(完整word版)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制取氧气知识点归纳

⒋收集方法:
⑴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⑵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将药品装入试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
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⑷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⑹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⑺熄灭酒精灯.
注: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⒍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⒎验满方法:
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氧气已满;
⑵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考点2 分解反应
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考点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考点4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考点5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 制取气体一、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方法的比较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 二、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

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氧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气体,它对于生命活动和许多工业过程都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制取氧气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分馏法分馏法是制取氧气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在该方法中,液态空气在高压下通入容器中,然后在常压下蒸发,通过分馏得到液态氮和液态氧。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空气压缩到很高的压力,使其变为液态,然后在分馏塔中加热蒸发,产生气态氮和氧,再将它们分开。
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N2 + O2 → 2NO2NO + O2 → 2NO23NO2 → 2N2O4 (在液态)2N2O4 → 4NO2 (在气态)通过以上反应,我们可以得到氧气。
2. 电解水法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电解水法。
该方法利用电解的原理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在该过程中,需要在水中加入一些电解质,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以提高电导率,同时,需要在电极之间加入电流。
这将导致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其中氧气产生在正极上,而氢气则产生在负极上。
电解水法的化学方程式为:4OH- → 2H2O + O2 + 4e-2H2O + 2e- → H2 + 2OH-通过以上反应,我们可以得到氧气。
3. 氧化剂法最后一种方法是氧化剂法,该方法也是制取氧气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氧化剂法中,过氧化氢(H2O2)是用作氧化剂的物质,将其加热至一定温度,就会分解产生氧气。
在此过程中,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两个氢氧自由基,然后这些自由基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氧化剂法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通过以上反应,我们可以得到氧气。
综上所述,分馏法、电解水法和氧化剂法是制取氧气的三种有效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我们都可以通过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 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三个制取氧气的表达式文字

三个制取氧气的表达式文字
制取氧气的方式有三种:
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分解与双氧水分解。
其文字表达式为:
1.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3.加热: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具体化学方程式如下:
1:加热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热分解的方程式存在争议,因为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会有差异
中学阶段反应方程式
2KMnO₄== K₂MnO₄+MnO₂+O₂↑(加热)
2:氯酸钾分解
制得的氧气中含有少量Cl₂、O₃和微量ClO₂;该反应实际上是放热反应,而不是吸热反应,发生上述1mol反应,放热108kJ
2KClO₃==2KCl+3O₂↑(MnO₂催化加热)
3:双氧水分解
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催化剂主要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氧化铜也可)。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氧气的制取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氧气的制取鉴于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性,小编为您提供了这篇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氧气的制取,希望对您在化学方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本节包括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检验方法三个知识点。
知识的特点是较强的操作性和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学习本知识时要结合实验操作来记忆、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或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
使用过氧化氢或者氯酸钾时常常需要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排水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已满。
向上排空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已满,否则未满,继续收集。
(4)操作步骤:(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之平铺在试管底部;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⑥离:把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多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
气。
具体做法是: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利用这种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较高的富氧空气。
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含氧90%以上的富氧空气。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化学式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化学式第一种方法:燃烧法制取氧气(2KClO3 → 2KCl + 3O2)燃烧法是制取氧气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高温下的氯酸钾(KClO3)的分解反应来制取氧气。
当加热氯酸钾时,其分解为氯化钾(KCl)和氧气(O2)。
该反应的化学式为:2KClO3 → 2KCl + 3O2。
在这个过程中,氧气通过收集装置收集起来。
第二种方法:过氧化银法制取氧气(2Ag2O → 4Ag + O2)过氧化银法是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过氧化银(Ag2O)被加热分解为银(Ag)和氧气(O2)。
该反应的化学式为:2Ag2O → 4Ag + O2。
与燃烧法不同,过氧化银法不需要外部燃料,只需加热过氧化银即可制取氧气。
第三种方法:双氧水分解法制取氧气(2H2O2 → 2H2O + O2)双氧水分解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双氧水(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水(H2O)和氧气(O2)。
该反应的化学式为:2H2O2 → 2H2O + O2。
常用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锰(MnO2)和过氧化铁(FeO2)。
催化剂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反应。
以上是制取氧气的三种常用方法。
燃烧法通过高温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银法通过加热分解过氧化银制取氧气,双氧水分解法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这些方法都是可行且常用的制取氧气的过程,并且它们的化学式清晰明了。
制取氧气的方法不仅在实验室中有重要的应用,也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获取纯净的氧气,满足各种需求。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 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及氧气性质验证(word版)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及氧气性质验证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的比较适用范围:收集不溶于水和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适用范围: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ρ气体>ρ空气)热膨胀法: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双手捂住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双手之后,在导管口形成一端倒吸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1: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向长颈漏斗加水,如在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端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2: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加水,如在分液漏斗下端形成一端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⑦⑧加热二、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适用于收集不溶于水三、利用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实验中的若干问题1.为什么该实验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答: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引起导管堵塞,导致试管破裂。
2.为什么该实验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答: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灼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破裂。
3.为什么该实验的导管稍伸入试管即可?答:有利于试管内的空气排出。
4.为什么该实验要先预热试管?答: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5.为什么该实验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答: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破裂。
6.为什么该实验要等气泡均匀且连续冒出后再收集?答:为了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
7.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8.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答: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四、空气中物质的检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更旺盛,则证明空气中有氧气。
水蒸气:将无水硫酸铜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二氧化碳:将空气通入二氧化碳中,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五、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若干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硫在氧气中燃烧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4.镁在氧气中燃烧5.磷在氧气中燃烧。
制取氧气方法

制取氧气方法
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气体之一,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
要的应用,比如医疗、工业和生活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取氧气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分馏空气来获取。
我们知道,空气中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而氧气的沸点要比
氮气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将空气冷却至低于氮气的沸点,然后
将氮气和其他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氧气。
这种方法虽然
效果好,但是成本较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并不常用。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是通过电解水来获取。
水分子由氧气和氢气组成,我们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来将水分解
成氧气和氢气。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因此在实际生产中
应用较为广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电解水时要注意控制电流和
电压,以免发生意外。
此外,还可以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来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在一
定条件下会分解成水和氧气,我们可以通过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来
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从而得到氧气。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需
要注意安全,避免因加热过程中温度过高而引发意外。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比如通过化学反应、分子筛吸附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总的来说,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大家对制取氧气的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收:收集气体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氧气制备——初中知识

1.氧气的制备方法:常见的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氧化金属、电解水等。
2.过氧化氢的分解制备氧气: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存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常用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锰(MnO2)。
除此之外,还有加热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分解两个方法。
三个化学方程式依次如下:
2H202 = 2H2O + O2 (MnO2催化)
2KnO4 = K2MnO4 + MnO2 + O2(加热)
2KClO3 = 2KCl + O2(MnO2催化加热)
3.加热氧化金属制备氧气:将氧化铜(CuO)等氧化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可使其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
4.电解水制备氧气:将水进行电解,通过电解反应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在电解水中,阳极上产生氧气,阴极上产生氢气。
5.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可以通过水封法、排水法或气体收集瓶等方法进行收集。
6.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它能使火焰燃烧更旺,促进物质的氧化反应。
7.氧气的应用:氧气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冶金等领域。
在医疗,氧气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在工业中,氧气可用于燃烧和氧化反应;在冶金中,氧气可用于炼钢等过程。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法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法氧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化学元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氧气的制法对于学习化学知识和实验技术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化学中常用的氧气制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氯酸钾分解制氧法氯酸钾分解制氧法是一种常见的制氧方法,也是九年级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制氧实验之一。
氯酸钾经加热分解产生氧气和氯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KClO3 → 2KCl + 3O2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放入干燥的试管或烧杯中。
2. 加热试管或烧杯,直接用火焰或电炉加热均可。
3. 观察试管或烧杯内部情况,观察是否产生气泡和气体。
这种方法制得的氧气通常带有少量的氯气,因此在实验中需要小心操作,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二、过氧化钠分解制氧法过氧化钠分解制氧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制氧方法。
过氧化钠经加热分解产生氧气和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Na2O2 → 2Na2O + O2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过氧化钠,放入试管中。
2. 加热试管,直接用火焰或电炉加热均可。
3. 观察试管内部情况,观察是否产生气泡和气体。
过氧化钠分解制氧法相对于氯酸钾分解法制得的氧气更为纯净,在一些实验和应用中要求氧气纯度较高时常会选择这种方法。
三、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制氧法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制氧剂组合,可以通过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的反应制取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NaOH + H2O2 → Na2O2 + 2H2O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放入试管中。
2. 充分搅拌混合试管内的溶液。
3. 观察试管内部情况,观察是否产生气泡和气体。
使用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制氧法制得的氧气纯度较高,适用于某些特定实验和应用中。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制氧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操作环境要良好通风,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2. 操作时需佩戴安全眼镜和手套,防止溅溶液或碎片对身体造成伤害。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方法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方法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关注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人的发现和应用。
其中,氧气作为化学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对于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及促进许多化学反应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取氧气呢?一、热分解氢氧化过氧化锂法氢氧化过氧化锂,简称过曙红,具有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加热分解过氧化锂化合物来制取氧气。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小块过曙红放入锥形烧瓶中,通过一根玻璃吸管将硫酸滴入烧瓶中;2.关闭烧瓶口,焖烧瓶直至生成氧气为止;3.打开烧瓶口,用试管放置在烧瓶口下采集氧气。
这种方法制取的氧气主要用于化学实验研究中。
二、还原氧化铜法氧化铜是一种富氧化物,如果能将其还原,就可以制取到氧气。
还原氧化铜制取氧气的具体过程如下:1.将适量的氧化铜与膨胀砂混合均匀,倒入石棉瓶中;2.用橡皮塞封住石棉瓶口,穿过橡皮塞插入一根净化的集气管,另一端插入水中;3.在石棉瓶底部点燃一小堆纸屑,用石棉网罩住;4.等待一段时间,随即观察到氧气通过集气管冒入水中;5.关闭石棉瓶的瓶口,用试管接收采集氧气。
这种方法利用还原反应制取氧气,可以应用于小规模的实验或教学活动中。
三、金属过氧化氢分解法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通过将其分解可以制取到氧气。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氢本身具有高度的活性,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制取氧气的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少量金属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2.将一根不锈钢管插入溶液中,尽量不让空气进入管中;3.用酒精灯或碘化钠灯加热管中的溶液,在管口观察并等待一段时间;4.观察到气泡冒出,并通过气泡的行为,确定氧气的生成;5.及时将氧气通过吸管导入试管中,完成氧气的采集工作。
这种方法制取的氧气可以应用于小规模的实验中,但需要注意安全操作。
从以上三种方法可以看出,制取氧气需要选择适合的化合物,并且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相应的操作。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法制取氧气,比如电解水和蒸馏法等。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氯酸钾MnO 2△氯化钾 + 氧气KClO 3MnO 2 △KCl + O 2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九年级化学制造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造氧气知识点氧气在化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许多化学反应以及生物过程的必需物质。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制造氧气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制造氧气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
一、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造氧气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氢氧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O2。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这种方法制备氧气比较简单,只需要将过氧化氢注入反应瓶中,加入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锰),就能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氢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在使用时要小心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二、通过电解水制造氧气电解水是另一种制造氧气的方法,它是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 → 2H2 + 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电解槽,将带有电解质(如盐或硫酸)的水注入至槽中,然后用电极通电。
正极(即阳极)会产生氧气,负极(即阴极)会产生氢气。
通过将导管引导到不同容器中,就可以分别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三、通过过氧化钾和重铁盐制造氧气过氧化钾和重铁盐反应也可以制备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KClO3 + 2FeCl2 → 2KCl + 2FeCl3 + 3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先将过氧化钾和重铁盐混合,然后加热。
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氧气气体,可以用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
四、通过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制造氧气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气体。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gO → 2Hg + 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汞)加热,并烧结成固体,然后通过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
利用这种方法制造氧气时需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接触高温器具以及对有毒物质的处理。
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自然界中,氧气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制取氧气的方法

制取氧气的方法
氧气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气体,它在人类生活中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制取氧气呢?下面我们将介绍几
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电解水来获得氧气。
电解水是利用电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水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氧气被收集起来。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
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其次,另一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是通过分馏空气来获得氧气。
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通过分馏空气的方法可以将氮气
和氧气分离开来。
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被冷却至液态,然后通过不
同的沸点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大规模生产高纯度
的氧气,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得
氧气。
例如,过氧化氢可以通过分解反应来产生氧气。
过氧化氢在
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氧气和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生产氧气,但由于过氧化氢本身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格
外小心。
总的来说,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无论是电解水、分馏空气还是化学反应,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所需的氧气,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便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制取氧气的方法有所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三个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

三个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一、分解过氧化氢法分解过氧化氢法是制取氧气常用的方法之一。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可以通过加热来分解产生氧气。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过氧化钠(Na2O2)和稀硫酸(H2SO4)来制备过氧化氢。
首先,将过氧化钠和稀硫酸加入反应瓶中,然后加热反应瓶,过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在加热过程中会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通过收集分解产生的氧气,就可以制取氧气。
二、氧化铁法氧化铁法是另一种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氧化铁(Fe2O3)是一种黑色固体,可以通过加热还原来获得氧气。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氯化铁(FeCl3)和氨水(NH4OH)来制备氧化铁。
首先,将氯化铁和氨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然后,将氢氧化铁沉淀加热至高温,氢氧化铁还原为氧化铁。
氧化铁在高温下会进一步分解,产生氧气。
通过收集分解产生的氧气,就可以制取氧气。
三、电解水法电解水法是制取氧气的一种常见方法。
水(H2O)可以通过电解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电解槽和电解质溶液来进行电解水。
首先,将电解质溶液倒入电解槽中,然后将两个导电电极(阳极和阴极)插入溶液中。
通电后,水分子会在电解槽中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氧气和氢气。
氧气会在阳极上生成,而氢气会在阴极上生成。
通过收集阳极上生成的氧气,就可以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分别是分解过氧化氢法、氧化铁法和电解水法。
这些方法在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论是通过加热分解过氧化氢、还是通过高温还原氧化铁、又或者是通过电解水,都可以制取到纯净的氧气。
制取氧气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定的操作步骤。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制取氧气的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制取气体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假设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考前须知: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响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开始出现气泡时,为什么不能立即收集?而要等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答:刚开始出现的气泡中,混有空气;为了排尽装置内空气,使收集到的氧气更纯洁。
7、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氧气?答:用排水法收集时,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8、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代表收集满了?答: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9、实验完毕为什么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熄灭酒精灯呢?答: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沿而使试管炸裂。
10、排水法收集气体不纯洁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①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气体②集气瓶内未装满水三、气体制取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反响物和反响条件的特征:反响物都是固体,反响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的出口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水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响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②〕◆反响物和反响条件的特征:反响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响不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b、c、d装置):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从漏斗中加水。
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不下降,那么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制取气体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方法的比较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
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
氯酸钾
MnO 2
△
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 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气体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收集装置
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
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 二、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
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验满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
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
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
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
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开始出现气泡时,为什么不能立即收集?而要等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答:刚开始出现的气泡中,混有空气;为了排尽装置内空气,使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7、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氧气?
答:用排水法收集时,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8、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代表收集满了?
答: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9、实验完毕为什么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熄灭酒精灯呢?
答: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沿而使试管炸裂。
10、排水法收集气体不纯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①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气体②集气瓶内未装满水
三、气体制取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的出口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水中出现
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
⏹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②)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b、c、d装置):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皮
塞,从漏斗中加水。
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b)(c)(d)四种装置。
●装置(a)的特点:装置简单,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增加药
品不太方便。
●装置(b)的特点: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装置(c)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装置(d)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固体药品通过锥形瓶口加入,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2.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注意事项:
●收集完毕后,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
瓶口应该朝上;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口应该朝下。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暂存气体时,只需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盖上毛玻璃片就可以了。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且不与
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暂存气体时,需要盖上毛玻璃片并将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1、排空气法收集:(如图1)
①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氧气),气体从b端进
②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氢气),气体从a端进
2、排水法收集:(如图2)
瓶中盛满水。
气体从a端进,水从b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