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英译汉高分攻略

合集下载

考研英语复习指导:英译汉解题四步法

考研英语复习指导:英译汉解题四步法

考研英语复习指导:英译汉解题四步法英译汉四步走:第一步,结构分析;第二步,句子切分;第三步,词义推敲;第四步,检查核对。

第一步,结构分析。

(1)判断需要翻译部分的句型;英语的句子一般分为两大类:简单句和复合句。

简单句是指没有从句的句子;复合名百指句子中有从句。

基本句型:五种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主语+系动词+表语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主语汉语与英语的基本句型是比较类似的,但其用途有差别:英语中的主语可以由名词、代词、动名词或者不定式来充当,谓语动词只能是动词,且必须有动词,宾语、表语由名词、代词、非谓语动词都可以。

汉语中主语是词都可以充当,谓语也是任何词都可以充当,宾语、表语也是任何词都可以充当。

在英语中判断句型,看有几个谓语动词,有一个谓语动词,一定是简单句,有一个以上的谓语动词,会出现几个谓语动词并列起来作谓语,或者出现从句出现。

(2)句子的主干、修饰语、词与词的关系;修饰语主要指定语、状语和插入语。

定语由形容词、名词、非谓语动词或者从句充当。

状语由副词、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短语或者从句来充当。

插入语由名词、名词短语或者从句充当的。

第二步,句子切分把句子进行简化。

原则:(1)主干与修饰成分要分开(2)主句与从句要分开(3)并列成分要分开(4)多个修饰语要分开(5)多个从句要分开(6)很长的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要分开第三步,词义推敲根据上下文,判断意向。

词义推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代词译成名词(2)把被动译成主动(3)把变化处理成重复依据根据常识从各种词义中作出正确的选择;根据词的本意发按想象力;根据相关的词进行搭配式处理;根据文章中心思想或者关键词对词义进行相应调整和加工。

第四步,检查核对。

重点:(1)代词翻译是否到位(2)名词翻译是正确(3)动词翻译是否准确(4)修饰语与被修饰的对象之间是否能很好配合(5)从句和主句的逻辑关系(6)惯用表达方法(7)译文是否有常识错误或者逻辑错误(8)整个译文是否完整性(9)句子是否通顺。

考研英语一翻译怎么做

考研英语一翻译怎么做

考研英语一翻译怎么做翻译部分在考研英语一中是比较重要的题型,主要是视察大家英译汉的能力。

那么,考研英语一翻译怎么做?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方法,希望大家喜爱!翻译有三个步骤:正确理解原文;用地道的译入语表达原文;对译文进行修改润色。

百分之百正确地理解原文,是做好翻译的前提。

考生在已有的英语理解基础上,应针对翻译部分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句子中相对应的部分。

请看例句:The behavioral sciences have been slow to change partly because the explanatory items often seem to be directly observed and partly because other kinds of explanations have been hard to find.这一句很显然可以分为A,B,C三个部分,A为果,B,C为两个并列的原因。

明白了这一点,可以解决两个问题:1.全句大的结构可以确立为:之所以有A,部分原因是B,部分原因是C;2.B 部分中explanatory items比较难以翻译,尤其是item一词,但结合C部分,可以确定explanatory items实际上就是explanations的意思,短语otherkindsof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

2.时态。

英译汉时,常必须借助着、了、过等助词和时间副词来表达原句的时态。

请看例句: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翻译本句,必须添加届时一词来表达原文的将来时态。

再请看: But even more..., for what they were seeing were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that existed 15 billion years ago.本句官方给出的参照译文是:因为他们看到的是150亿年前宇宙云的形状和结构。

考研英语翻译怎么拿高分

考研英语翻译怎么拿高分

考研英语翻译怎么拿高分
考研英语翻译怎幺拿高分,更多考研英语复习资料、考研英语备考经验、考研历真题及答案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研英语翻译考查考生理解所给英语语言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

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要求考生阅读、理解长度为150 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英语段落,并将其全部译成汉语。

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译汉的标准,一是“忠于原文”,二是“通医学考研论坛顺”。

所谓“忠于原文”,就是说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和观点,不得随意增补,不能遗漏,不能加入自己的立场观点。

当然,“忠于原文”并不是要逐字逐句地机械地翻译。

过分拘泥于原文反而经常造成译文的生涩难懂。

“通顺”,则是指译文语言合乎汉语的规范和语言习惯,不要有语病、错别字,力求做到明白晓畅。

最好打个草稿
在考试的时候,不要怕麻烦,现在草稿纸上誊抄一份,第一遍翻译之后,先检查有没有单词和语病的错误,及时修改并根据文章意义和汉语结构进行调整。

调整之后再誊抄在句子上,这样还保持了卷面的美观和整洁。

考研英语翻译7大技巧

考研英语翻译7大技巧

考研英语翻译7大技巧考研英语翻译7大技巧一、增译主语由于表达习惯不同,英文中常有省略主语的现象,在翻译成汉语时要把它们译出来。

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以抽象名词作主语,而中文的表达习惯则需要把抽象变为具体;英文中常常会为了避免重复而多用介词,中文则不怕重复,一个词会用上好几遍;英语中的复数名词译为汉语时,常常加入这些、各种、种种等,要视具体语境情况而定。

He did not give us satisfied answer; this made us angry.他并没有给出我们满意的答复,这种态度使得我们非常生气。

There are solution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ublic problem.针对这一公共问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

二、增译谓语同理,需要增译谓语的情况也时有出现。

英语中出现两个或多个相同谓语时,常常会省略,以使句子不那么赘余,而中文中则要译出来,使其表达更加地道。

英文中的介词短语译为中文时往往要增译动词,而有些英语中的名词在译为中文时也要加入相应的动词,使其意义更加完整,表达更加明确。

We went to Xiamen this week, Shenzhen next week.我们这周去厦门,下周去深圳。

After the party, he has got a very important speech.参加完聚会后,他还要发表一个重要讲话。

三、时间状语的翻译1、时间状语常常可以直接翻译,一般译到主句前。

He came in while I was watching TV.我在吃饭的时候他进来了。

They burst into tears suddenly when they heard the sad news.他们听到这个悲惨的消息之后突然大哭起来。

2、有的时间状语从句引导词除了表示时间以外,还会附带条件性,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译出条件关系。

考研英语英译汉十大难点

考研英语英译汉十大难点

考研英语英译汉十大难点考研英语英译汉十大难点之代词翻译方法1.代词的处理方法内容比较简单的文章它会使用很多的代词,比较复杂的文章难懂的文章使用代词比较少。

代词在句子当中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和定语四大句子成分。

代词在种类上分成六大类:人称代词、物称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

(1)人称代词处理原则:人称代词出现在句首的时候,要求大家一定在文章里边找出他具体的对象,名词到底解释谁而且要把代词翻译成名词,如果人称代词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的地方,而且同时指代对象,我们一般可以把他译成人称。

如果划线部分有很多个名词,而且指代并不十分明确的时候,我们代词可以分为名词。

当我们把翻译,翻译成代词表达非常清楚的时候把它译成代词,表达不清楚的时候译成名词。

例:But even more important,it was the farthest that scientists had been able to look into the past,for what they were seeing were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that existed 15 billion years ago.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科学家们所能观测到的最遥远的过去的景象,因为他们看到的是150亿年前宇宙云的形状和结构。

(2)物称代词物称代词放在句首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或者要求我们找到名词来代替它,另一种是找不到名词可以代替它或者是要说清楚这个代词是什么,没办法代出代词。

如果这个物称代词放在句中或者句末的时候要根据句子情况的翻译来表达,关键是要清除。

例:This seems mostly effectively done by supporting a certain amount of research not related to immediate goals but of possible consequence in the future.给某些与当前目标无关但将来可能产生影响的科研以支持,看来通常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考研英语翻译复习英译汉的技巧

考研英语翻译复习英译汉的技巧

考研英语翻译复习英译汉的技巧英译汉是考研英语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掌握好英译汉技巧,对于提高翻译能力以及应对考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分享一些英译汉的技巧供参考,希望对考研英语复习有所帮助。

1.理解原文在进行翻译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原文,全面理解其内容。

理解原文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重点标记,提取关键信息。

这样有助于在翻译过程中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并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理清句子结构英语句子的结构和中文句子的结构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理清句子的结构。

分清主谓宾的关系,注意从句和定语从句的修饰关系,以及名词和动词的词组搭配等。

只有将句子的结构理清楚,才能将其准确而流畅地翻译成中文。

3.注意时态和语态的转换英语中的时态和语态经常需要进行转换。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语境和意思要求将其正确转换成中文相应的时态和语态。

例如,将英语中的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或者将一般现在时转换成一般过去时等。

掌握好时态和语态的转换规则,有利于准确翻译。

4.注意词语的选择和搭配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选用适当的词语,并将其正确搭配在一起。

词语的选择要考虑语境、用词习惯和中文表达的习惯等因素。

在翻译专业文本时,特别要注意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

5.保持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翻译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不要过于拘泥于原文表达方式的翻译,而是要根据中文语言习惯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改写。

合理运用省略、并列和排比等手法,使译文结构更加简洁清晰,并且能够流畅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6.注意表达逻辑关系英语中的逻辑关系有时与中文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表达逻辑关系。

适当添加连词、过渡词或者调整语序,使译文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一致。

尤其是在翻译科技、法律和逻辑学等领域的文章时,要特别注意表达逻辑准确性。

7.多练习,多积累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积累,才能不断提高英译汉的能力。

多读英文原著,培养语感和词汇量;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积累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增加对各类专业文本的翻译能力。

英语专业考研汉英翻译高分特训100篇(汉译英技巧指南)

英语专业考研汉英翻译高分特训100篇(汉译英技巧指南)

第1章汉译英技巧指南英汉两种语言属不同语系,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构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因此,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对做好英汉互译是十分重要的。

英汉翻译的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

在具体介绍英汉翻译技巧之前,本部分将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宏观上的对比,以助于译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并在翻译时自觉运用这些特点,译出更符合目标语的译文。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意。

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而严密规范,采用的是焦点句法。

与英语造句手段不同,汉语造句注重隐形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注重意念连贯,不求结构齐整。

句子以意役形,以神统法,因而流泻铺排,采用的是散点句法。

汉语很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

英译汉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才能确定句子的功能、意义;汉译英时,则要先分析句子的功能、意义,才能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这样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

二、英语是综合语,汉语是分析语英语是综合性语言,它主要通过本身的形态变化(如数、时、格等)来表达其语言意义。

如表示不同时态时,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在动词原形后加-ed,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都各有不同变化。

汉语是分析性语言,它的语法关系和句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语本身来体现,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表示出来的。

比如,单看“工作”这个词,很难判断其词性,但如果说“努力工作(work hard),找工作(to find jobs)”,就很容易看出来了。

三、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在表达多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

例如:The visit gives me the opportunity which I have long sought, to see for myself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hinese people.这次访问使我有机会亲眼看一看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这是我向往已久的。

考研英语翻译答题技巧大全

考研英语翻译答题技巧大全

考研英语翻译答题技巧大全考研英语翻译答题技巧考研英语翻译是广大考生英语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其实英译汉的重点在于阅读理解,适用于阅读理解的很多部分均适用于英译汉的复习与解答。

英译汉是把一种语言承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要充分、准确、迅速地传达原文信息,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

如果理解不准确,好的翻译就无从谈起。

从近年来的研究生入学试题来看,划线的部分一般来说句子结构都比较复杂。

如果不弄清楚他的语法结构,很难正确地理解原文的要求。

在分析划线部分句子的结构时,我们要注意首先把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找出来,这样句子的主干结构也就清楚了。

下面我们以_年英译汉第46题为例说明句子结构的分析方法:but (46) he believes that this very difficulty may have had the compensating advantage of forcing him to think long and intently about every sentence, and thus enabling him to detect errors in reasoning and in his own observations.解析:这是一个复合句,句子的主干为he believes,that后引导宾语从句,宾语从句的主干是difficulty may have had the compensating advantage。

of引导介词短语修饰advantage。

不定式结构 to think long and intently about every sentence和to detect errors 是him的宾语补足语。

这样通过详细的分析,在弄清句子的具体结构之后,再动笔翻译就简单多了。

又如:There are two principal influences that shape the terrain: constructive processes such as uplift, which create new landscape features, and destructive forces such as erosion, which gradually wear away e某posed landforms.解析:本句的主句结构是一个there be结构,句子的主语应该是 two principal influences,主句的意思是“两个主要的影响决定了地形”,后面的标点符号用冒号,表示冒号后面使用并列句对主语进行具体解释,并在每个并列的分句中都插入了一个定语从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英语英译汉高分攻略
1.近年英译汉考题内容
英译汉短文内容大体上涉及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普等方面的一般常识或社会、自然科学与技术常识的题材。

体裁多为议论文。

科学常识性的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平均值:短文词数:370词;要求翻译的词数:160词
从英译汉试题内容分析,考生就应明确认识到,要想在英语考试中取得成功,必须在基本训练上狠下工夫。

首先要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考生如果熟悉试题内容,将有助于对短文的深入理解,增强信心,提高翻译水平。

考生应利用各种渠道,特别是通过大量浏览中、英文报纸杂志,扩大相关的知识面。

2.近年英译汉考题的特点
从题型改革后、特别是2018年以后的试题分析,命题组更侧重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题难度加大,形成一种趋势。

考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句、全段或全文的基础上,把语法、词汇的意思和上下文结合起来理解,表面看上去画线的句子语法不很复杂,词汇似乎也不陌生,但翻译时很多考生觉得难以动笔,难度增大体现在?不能采用就词论词、就句论句的简单直译方法,而要求把词和句子放在篇章里去理解,还可强调英语习惯用法、语感和翻译技巧的掌
握。

这样仅靠熟悉语法规则和孤立地背单词已远远不够了。

这也是考生得分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英译汉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1) 反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常识性、科学类和报刊评论文章占很大比例;?
(2)考题难度加大;
(3)语法现象难度有所降低;?
(4)突出简单翻译技巧,如:词、词组的省略及补译,译出it,they,this,that等代词的真正代表的含义,词义选择、引申、词性转换,长句的拆句与逆序翻译法等。

考生应针对这些特点认真做好适当的准备。

3. 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症结
有的考生英语阅读能力比较强,能正确理解句子。

但是,一翻译就往往有一种想说说不出来的感觉。

或者即使翻译出来了,总觉得自己的译文没有把事情说清楚,找不到贴切的词来表达。

4.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只有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开始翻译。

英语是用大量的关系词、连接词和引导词等连接起来的结构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形态语”,所以理解的时候就必须理清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清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即找出句子的主干,弄清句子的各个修饰成分以及修饰关系。

5.根据汉语习惯适当调整
如上所述,必须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寻找贴切的汉语来表达。

如何展开
联想、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得到“神来之笔”呢?根据汉语习惯,通过“适当调整”就可以。

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深知汉语语言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

同时,调整的是各个句子的成分,比如?后置定语可以翻译在其中心词前?定语从句如果易于表达、信息量不大可以提到先行词前,如果信息量大,放在先行词前表达起来很累赘,就可以考虑独立成一句话?表示时间、条件、原因等的状语从句可以放在主句之前或之后来翻译。

6. 英译汉的标准
最为提倡的翻译标准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

大学英语测试中的英译汉虽然是应试之作,但对“信、达、雅”文字原则一样可行。

“信”即忠实,译文须忠实于原文?“达”即通达顺畅,读来流畅,符合译文的语言习惯?“雅”是对语言的更高要求,即译文要雅致,是优美的汉语。

对于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译汉必须掌握前两个标准,在达到“信”和“达”的标准后,可以追求最后的“雅”。

7. 英译汉三步走
翻译的过程大致分为三步?理解、表达与校正。

理解指对原文的理解,主要是指首先找到要翻译句子的主谓结构,看看这句话主要讲什么,然后再找出句子的其他成分,如定语、宾语、状语等。

表达是指把原文分析后,用译文表达。

校正就是在完成了表达之后,对照原文进行检查,看看所选词义是否符合上下文,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有没有表达错误,汉语的译文中意义上是否与原文对等,译文有没有译者增加的不是原文作者的意思,或者译者删减,丢失了原文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8.理解句子的十大原则
理解原文是翻译最关键、最易出问题的一步。

译文的模糊不清很多时候是源于译者对原文理解得不透彻、不仔细。

理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搞清句子结构,辨别主语和谓语。

抓住了句子的主干,各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也就看得比较清楚,有益于从整体把握句子。

(2)理解虚拟语气。

虚拟语气是英语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包括对现在、未来、过去的假设,在英语中有多种表现,译成汉语时一定要弄清它的对象和范围,尽量把虚拟的意思传达出来。

(3)搞清楚关系。

句中如果有代词,应根据上下文找出其所指代的内容,并将其准确地翻译出来。

(4)明白否定的方式。

英语思维的特点也表现在它对否定式的用法上,中国读者往往容易在这里产生错误。

例如?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在这里是以全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部分否定的事实。

英语也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这种现象英语中常见,汉语中并不常见,翻译时需要多加注意。

(5)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很常见的现象。

判断词义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其具体的义,不能因为是过去认识的词便不加深究,便草率地按以前的理解翻译而产生错误。

如? There is company downstairs.(楼下有客人)如按通常的理解以为company是“公司”的意思,就出错了。

(6)注意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不同。

英美语言之间有很多差异,比如?英国英语中continent指欧洲大陆,而在美语中,continent却指美洲大陆?又如?英语中homely是“家常的、朴素的”的意思,并无贬义,在美语中却是“不漂亮的”。

所以翻译时一定要搞清文章是英语作者还是美国作者写的。

(7)成语。

成语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属于语言中较难理解的部分。

英语的某些成语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可以和汉语相吻合,比如? Strike the iron as it is hot.(趁热打铁)但有一个成语的含义与我们的理解大相径庭,如?Claw me and I will claw thee.(互相吹捧)所以翻译时一定要小心。

(8)语意的褒贬与轻重。

翻译时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即它是褒、是贬,还是中性。

这种感情色彩往往表明了作者的主观态度,好恶与爱憎。

把握住它对于正确、传神的翻译是非常必要的。

有时单凭个别词是难以判断的,还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因为为达到讽刺的目的,作者可能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9)注意文章的语体色彩。

如果是专业文章,那么术语一定很多,叙述也较客观,少有个人色彩,翻译时应多选用正式的词语。

如果是一般的叙述,则可能日常用语较多,小词和短语较多。

翻译时也要注意这一点,以此来确定词语的选择。

(10)留心文化背景。

中西文化的差异非常明显。

比如,中国的亲戚划分非常仔细,而英文中的cousin一词对应的中文可以是表(堂)兄弟(姐妹),可以有八个词义之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