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2014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环保局对油烟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保局制定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第一条:饮食、娱乐、服务业的选址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和环境要求。
配置防止污染的设施,保护周边的生活环境,上述企业的建设和经营,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防止环境污染。
第二条:饮食业必须设置收集油烟、异味的装置,必须通过专门的油烟管道排放,禁止利用居民油烟管道排放。
第三条:新建,改建,扩建,转产的饮食、娱乐、服务业有设计污染项目的,应按照环境保护法,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办理环境影响申报登记和审批手续。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实施本市《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的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实施本市《餐饮业油烟排放
标准》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4.10.24
•【字号】沪府[2014]77号
•【施行日期】2015.05.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实施本市《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的批复
(沪府〔2014〕77号)
市环保局、市质量技监局:
沪环保科〔2014〕415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B31/844-2014)为本市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请自行印发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按此执行。
特此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4年10月24日。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本标准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全文如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效率。
1.2适用范围1.2.1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成区。
1.2.2本标准适用于现有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管理,以及新设立饮食业单位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经营期间的油烟排放管理;排放油烟的食品加工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内部职工食堂,参照本标准执行。
1.2.3本标准不适用于居民家庭油烟排放。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GB3095一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
本标准规定的浓度标准值均为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数值。
3.2油烟指食物烹任、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统称为油烟。
3.3城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关于城市的定义相同,即: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4饮食业单位处于同一建筑物内,隶属于同一法人的所有排烟灶头,计为一个饮食业单位。
3.5无组织排放未经任何油烟净化设施净化的油烟排放。
3.6油烟去除效率指油烟经净化设施处理后,被去除的油烟与净化之前的油烟的质量的百分比。
P=(c前×Q前-c后×Q后)/(c前×Q前)×100%式中:P--油烟去除效率,%;C前--处理设施前的油烟浓度,mg/m3;Q前--处理设施前的排风量,m3/h;C后--处理设施后的油烟浓度,mg/m:;Q后--处理设施后的排风量,m3/h。
4标准限值4.1饮食业单位的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限值按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级;饮食业单位的规模按基准灶头数划分,基准灶头数按灶的总发热功率或排气罩灶面投影总面积折算。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饮食业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饮食业所产生的油烟排放对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规范饮食业油烟排放,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以下是具体内容:一、排放标准。
1. 饮食业油烟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限值。
2. 餐饮场所应安装合格的油烟净化设备,确保排放达标。
二、监测和检测。
1. 饮食业油烟排放应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排放达标。
2. 监测和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做好记录备查。
三、处罚和奖励。
1. 对于达标排放的餐饮场所,可给予奖励,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的排放状态。
2. 对于超标排放的餐饮场所,将依法给予处罚,并要求限期整改。
四、宣传和教育。
1. 加强对餐饮业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油烟排放标准的重视和认识。
2. 增加公众对饮食业油烟排放问题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
五、技术支持。
1. 政府应加大对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2. 鼓励饮食业主投资使用先进的油烟净化设备,提高排放效率。
六、监督管理。
1.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饮食业油烟排放的监督管理,确保标准的执行。
2. 对于违反排放标准的餐饮场所,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环境和公共健康。
七、总结。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部门、饮食业主和公众应共同努力,积极配合,确保《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的有效实施,为城市环境和公共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就是《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的相关内容,希望各界能够共同遵守执行,共同维护环境和公共健康。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饮食业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油烟排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油
烟排放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也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针对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饮食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应当结合饮食业的经营模式、用餐人数、厨房设备等因素进行科学制定,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
其次,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不仅要制
定合理的排放标准,更要确保饮食业能够执行这些标准。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饮食业的监管和指导,鼓励饮食业采取有效的油烟治理措施,确保排放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还应当充分考虑环保和健康因素。
在制定油
烟排放标准时,应当以保护环境和居民健康为首要目标,严格控制油烟排放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确保大气环境质量和居民健康安全。
最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
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饮食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排放标准的饮食业进行严厉处罚,确保排放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总之,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居民健
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推动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为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

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餐饮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行业,其油烟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油烟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公众健康,制定和执行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明确规定油烟排放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
监测方法应当科学可靠,监测频率应当足够密集,以确保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同时,应当规定监测数据的报送和公开透明机制,以便监管部门和公众对排放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其次,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明确规定油烟排放的限值要求。
不同类型的餐饮场所,应当根据其经营规模和设备情况,制定相应的油烟排放限值标准。
这些限值标准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公众健康安全,既要保证餐饮业正常经营,又要控制油烟排放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此外,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应当规定油烟治理设施的配置和运行要求。
餐饮业应当配备有效的油烟治理设施,包括油烟净化器、油烟收集器等,确保油烟排放达标。
同时,应当规定这些治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要求,确保其长期有效运行。
最后,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应当规定相关责任和处罚机制。
对于违反排放标准的餐饮业者,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同时,应当规定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餐饮业油烟排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排放标准的有效执行。
总之,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减少油烟污染,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促进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全国各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小型
中型
大型
小型
中型
大型
油烟
1.0
1.2
1.5
85%
90%
90%
颗粒物
-
-
-
-
非甲烷总烃
-
-
-
-
臭气
≤70(无量纲)
-
-
-
3上海地方标准
上海:《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B31/844-2014
最高排放浓度
(mg/m³)
最低净化率
小型
中型
大型
油烟
1.0
90%
90%
90%
颗粒物
-
-
-
-
非甲烷总烃
全国各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1国家标准
国标:《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
最高排放浓度
(mg/m³)
最低净化率
小型
中型
大型
油烟
2.0
60%
75%
85%
颗粒物
-
-
-
-
非甲烷总烃
-
-
-
-
臭气
-
-
-
-
2山东地方标准
山东:《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
最高排放浓度
(mg/m³)
最高排放浓度
(mg/m³)
最低净化率
小型
中型
大型
油烟
1.0
-
-
-
颗粒物
-
-
-
-
非甲烷总烃
-
-
-
-
臭气
-
-
-
-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是指餐饮场所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通过烟囱、通风设备等途径排放到大气中的行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发展迅速,但由此带来的油烟污染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各地纷纷制定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以规范餐饮场所的油烟排放行为。
首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
油烟排放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长期暴露在油烟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制定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是为了减少油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其次,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餐饮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餐饮业是一个高油烟排放行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排放标准,将会导致油烟排放量过大、排放设备不规范等问题。
这不仅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还会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
因此,制定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可以规范餐饮场所的油烟排放行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公众的生活质量。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餐饮场所的具体情况,包括烹饪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通风设施的完善程度、周边环境的敏感程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包括了油烟排放浓度、排放高度、排放方式、排放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餐饮场所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标准,合理布局厨房设备、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确保油烟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规范餐饮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餐饮场所应当严格遵守当地的油烟排放标准,合理布局厨房设备、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减少油烟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饮食业油烟排放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餐饮场所的排放情况的监测和检查,确保饮食业油烟排放达到标准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餐饮业健康发展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