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秀课堂实录——《《登高》教学实录
《登高》课堂教学实录5篇
《登高》课堂教学实录5篇教学实录让教学时间化。
优秀的语文教学实录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深化语文教学的内涵。
以下是整理的《登高》课堂教学实录,供您阅读,参考。
《登高》课堂教学实录1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生:愿意!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
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
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
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
能做到吗?生:能!师:我开始讲述。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长江边。
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
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
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
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
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
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
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
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
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
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
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登高》课堂实录完美版
登高》课堂实录完美版今天我们要讲___的《登高》这首诗。
但是,由于我的学生大多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理解这首诗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我要求___在黑板上默写这首诗,但他不会写“潦倒”这个字,所以我让他空着。
然后,我问学生:“除了《登高》之外,还有哪些古代诗歌以‘登高’为题材?”学生们纷纷列举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岳》、《登岳阳楼》、《登鹳雀楼》等等。
我接着问:“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登高呢?”___抢答道:“为了___!”我笑了笑说:“没错,这是其中之一。
古人登过许多楼,如岳阳楼、鹳雀楼、黄鹤楼、柳州城楼、宣州谢朓楼等等。
可见,在古代,登高是一种俗。
那么,古人主要在哪些日子里登高呢?”学生们纷纷回答:“中秋节!”“重阳节!”我点头说:“中秋节确实也有登高的俗,但主要是在重阳节,刚才提到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描述重阳节登高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叫‘人日’,大家知道‘人日’是哪一天吗?”学生们开始乱说一气。
我解释道:“‘人日’就是正月初七。
有一首诗歌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三年。
’这首诗的题目是《人日思归》。
实际上,最初登高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古人眼里,高处与天比较近,如果需要与天交流,一般需要登高。
古代天子要封禅,就是要与天交流。
既然是天子,自然要拜天了。
最常见的封禅地点就是泰山。
可见,最初的登高有着强烈的宗教意义。
后来,宗教意味逐渐淡去,登高成为文人们的一种消遣。
那么,登高最容易引发人们哪些思想感情呢?”学生们纷纷回答:“思乡!”“忧国忧民!”我接着问:“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登高以后就会忧国忧民?你们能讲出一个道理吗?再问,登高的时候人往往会高兴还是不高兴?”学生们回答:“不高兴。
”我解释道:“为什么会不高兴呢?实际上,古人讲过这样一句话:‘登高者处自卑。
’为什么登高者会自卑呢?当我们登上高处的时候,我们的眼界就会开阔,面对着广阔的自然宇宙,人会很自然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有一种沧海一粟的感觉。
登高课堂教学实录
56xiandai yuwen2008.02教导航备[教学任务]1.熟读成诵,解读诗篇。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4.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
5.培养诗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教学难点]培养自主探究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课师:近体诗是形成于初唐、完备于盛唐的一种格律诗,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对于唐诗,同学们都再熟悉不过了。
你们都喜欢唐诗,对吗?生:(点头)是。
师:从我们咿呀学语,就开始背诵名篇佳句,相信同学们都感受过古典诗词的魅力。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古老而神圣的文学殿堂,跨越时空,去感受一种磅礴飞动的气势,去领悟一份深沉真挚的情感。
请同学们随着我的讲述,在脑海中构成一幅场景逼真的画面。
二、授新(一)师深情讲述,设置情境多媒体出示背景图片: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
夔州,长江边。
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飘飘洒洒,漫山遍野满是衰败、枯黄的落叶。
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向前冲击。
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孤身一人,飘泊在外,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二)播放配乐朗诵片子,多媒体显示相关图片师: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那一年,杜甫55岁,是他一生中最为艰苦的岁月,身体多病,生活潦倒。
重阳节那天 ,他拖着病体,临江登高,触景伤怀,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三)学生带感情朗读(四)赏析内容师:通过朗诵,同学们可以很容易看出,诗的首联和颔联的内容是什么?生:描写秋景。
师:颈联和尾联的内容是什么?生:抒发感情。
师:这是一篇很典型的触景抒情之作。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实录
一、走进作者,感知诗歌情感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诗歌《登高》。
《登高》在杜甫诗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个位置。
明人胡应麟评价其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这首诗歌,可以说是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创作风格的极高成就。
关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
他,七岁学诗,15岁时,便名振洛阳。
他,胸怀壮志,凭了“一览众山小”的胸襟气魄,一步步登上了诗歌的巅峰。
然而,他却又一生坎坷,空怀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却四处奔走、终身失意,始终无法敲开高层统治集团的大门。
他,青年时壮游天下,豪情万丈。
壮年时困守长安,报国无门。
中年时遭逢乱世,历经磨难。
(音乐起。
二胡曲《江河水》的旋律轻轻飘荡在教室里)现在,他老了,病了,他居无定所,只能随了一叶扁舟飘零于凄风苦雨的江湖中了。
他又会怎样了呢?他的壮志还在吗?他的雄心犹存吗?国家的命运、人民的苦难,他还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吗?在这个九月九的重阳之日,杜甫拖着病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山峦,登上了我们的心灵。
师配乐范读全诗,营造意境,渲染氛围。
师:在老师的朗读中,你体味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这情感从何而来?是老师的刻意营造,还是诗歌本身固有,或者是兼而有之?生1:一种悲凉、凄清的感情。
师:你的这感情从何而来?生1:从诗歌的意象中来。
诗歌所选择的急风、高天、哀猿、青渚、白沙、落木等景物,渲染出了这种悲凉与凄清。
生2:诗歌的气势比较开阔,有一种悲而不伤,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生3:感受到了一种悲壮。
师:悲在何处?壮又在何处?生3:悲在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壮在雄心不老,斗志犹存。
师:你从哪儿读出了雄心不老、斗志犹存?生3:“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
师:“不尽长江滚滚来”怎么就有了雄心不老的气势呢?生3:……师:一种主观感觉?二、走进文本,凝听文字背后的心动(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构建形象。
师:诵读,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沟通。
现在,你能透过这56个汉字,聆听到诗圣的心跳之声吗?你觉得自己读懂了杜甫了吗?请用你的心去静静地品味诗歌,用心感悟诗人的情怀吧。
《登高》课堂教学实录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解析 • 互动环节 • 课堂总结
01
课程导入
背景介绍
01 杜甫简介
介绍杜甫的生平、诗歌风格和成就,强调其在中 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02 《登高》的创作背景
简要说明《登高》的创作背景,包括安史之乱、 杜甫漂泊西南等历史背景。
预习下一首诗
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要 学习的诗歌,了解其作者 和创作背景。
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 体验,写一篇关于《登高 》的读后感。
下节课预告
1 2
学习下一首诗《春望》
简要介绍《春望》的作者、创作背景和诗歌内容 。
深入探讨杜甫的诗歌风格
结合《春望》等诗作,深入探讨杜甫的诗歌风格 特点。
03 诗歌主题
概括《登高》的主题,即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和 人民疾苦的忧虑。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
掌握《登高》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0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03 情感目标
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家 国情怀。
教学内容
朗读诗歌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纠正字音和节奏。
04
课堂总结
重点回顾
杜甫的生平与诗歌风格
回顾了杜甫的生平事迹和诗歌风格特点,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 的地位。
《登高》的创作背景
讲解了《登高》一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杜甫的人生境遇和时代背景 。
诗中表达的情感
总结了《登高》一诗中表达的孤独、悲愤和壮志未酬的情感。
作业布置
背诵《登高》一诗
要求学生背诵全诗,以加 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登高》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
《登高》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一、引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扮演着被动接受的角色。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我们追求更加开放、探究和参与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登高》为例的教学实录,通过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登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对《登高》进行初步了解,介绍作者杜甫和该诗的背景故事。
2. 探究与理解•学生分组进行课前准备,通过互相讨论和网上检索,了解《登高》的意境、作者的写作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教师组织全班对《登高》展开深入的阅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意象、表达手法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意义。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共同探究诗歌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 对话与交流•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开放式的对话,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新思考。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对话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交流,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讨论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登高》和诗歌的理解。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探究与对话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实践,学生通过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方式,对《登高》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不仅理解了诗歌的表面意思,还深入挖掘了其中的深层含义,培养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在对话和讨论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辩论能力,提高了思辨和表达能力。
五、反思与展望本次课程中,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方法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时间管理不够合理、学生在对话中参与度不够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在后续的课程中进行改进,例如增加互动的环节或者运用其他形式的对话和辩论。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
04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内容
回顾《登高》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01
总结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02
回顾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表 03 达技巧。
布置作业
01 背诵《登高》全文。
0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02 阅读杜甫其他诗歌,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 。
下节课预告
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和诗 歌创作历程。
分析杜甫诗歌中的人文关 怀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杜甫的另一首代表作 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THANKS
感谢观看
03
04
落木:落叶。
无边:没有边际,形容广大。
05
06
滚滚:形容江水翻滚的样子。
03
课堂互动
学生提问环节
学生提问
老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学生提问
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有何寓意?
韩军老师回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孤独、悲苦和怀才 不遇的情感。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景 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 思考。
个人背景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历经磨难。这 首诗是他流落夔州时,重阳节登高所感,表达了 他对国家前途和自身命运的忧虑。
诗词内容解读
首联
描述了作者独自一人,登上高山,俯瞰四周的景 象。通过“急风”、“高天”、“哀猿”、“清 渚”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悲凉、凄清的氛围。
颈联
通过“悲秋”、“作客”、“多病”、“独登台 ”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悲苦和无奈 。
颔联
通过“落木””等词语,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尾联
通过“苦恨”、“繁霜鬓”、“百年”等词语, 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无 奈。
《登高》诗课堂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
《登高》诗课堂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前言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诗歌教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缺少实际操作和交流。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结合探究和对话,让学生们在互动中理解诗歌。
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引导首先,老师在课前先引导学生读一遍李白的《登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觉,对这篇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环节:探究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就可以开始探究这首诗歌了。
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什么样的情景和心境能够触发一个人登山的欲望?•在登高过程中,有哪些意象、形象的描写表达了登山者的心情?•诗中“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句子表达了什么?老师借助这些问题和学生进行互动,任由学生畅所欲言,捕捉学生讲解中的亮点,将这些亮点挖掘出来,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诗歌。
第三环节:对话在探究完毕后,老师会提醒学生注意表达,为了不让这些好的讲解流失,老师将与学生进行对话,将学生的想法再次进行整合和提炼,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让学生去思考自己的表达方式,并与老师进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调整自己的表达,从而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教学反思通过这种探究和对话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地调动,诗歌教学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了。
学生们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进一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达到了比传统方式更高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通过这次教学实践,发现了对话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我们将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验语文魅力。
高中语文优秀课堂实录——《《登高》教学实录
《登高》教学实录执教:师: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登临高处感慨万千。
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就泪流满面地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而一代诗圣杜甫登临高处又有怎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杜甫,学习他的千古绝唱《登高》。
(板书课题,作者)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赏析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诗人深深的苦痛与忧思。
出示幻灯片:明朝学者胡应麟层这样评价《登高》:“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那么这首诗歌究竟好在何处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范读初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并注意字音和断句。
(师配乐朗诵)(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声音洪亮,也很有气势,但诗中丰富的情感还没有读出来。
要想读好一首诗,理解是关键。
只有理解了诗句的内容,把握了情感,才可能把这种多变的情感通过我们多变的声音传达出来。
(出示幻灯片:音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重音、停顿等)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大意,不懂的地方可以讨论交流或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生自读诗歌)师:这首诗歌的题目是“登高”,诗人是在什么时间登高的?生:重阳节登高。
师:诗歌主要写出了登高所见和登高所感。
哪些诗句是登高所见,哪些诗句是登高所感?生:前两联是登高所见,后两联是登高所感。
师:诗人登高都看到了什么?生:风、天……师:在后两联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基调,是哪一个字呢?生:悲。
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悲”这种情感在前两联的景物描写中是如何体现的呢?生:我觉得“猿啸哀”中的“哀”字最能体现全诗“悲”的基调。
生:“猿啸”也可以,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猿就是凄凉的意象。
生:诗人表面写猿啸,实际是诗人内心愤懑的宣泄。
师:是啊,杜甫的诗句“殊方日落玄猿哭”更是借猿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悲伤。
生:首联的“鸟飞回”也能体现诗人的悲伤。
师:解释一下。
生:“鸟飞回”就是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是回旋的意思。
师:你解释得非常好。
【《登高》诗课堂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 登高课堂实录
《【《登高》诗课堂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登高课堂实录》摘要:下面请学们交流下(学生思考片刻有几举起了手)生1写了夔州秋天、落叶、长江、沙渚、猿鸣、飞鸟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视是从多角写,生(生沉寂)师请学们认真思考下杜甫当年老多病什么还要登高呢,(师黑板上画了三圈)生季节秋和人秋还渗透着国秋正是这秋充斥着诗人心胸并且与季节秋、人秋产生了共鸣只有这秋才是诗人所悲秋真正灵魂与学生起讨论写秋古代诗句学生举了多有关秋诗词名句从唐代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到刘禹锡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特别有学提到了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年多病独登台句可以说学们已不仅仅是从写景体现秋季回答问题而是多从秋所蕴涵感情色彩角展开讨论这种情况下我便萌生了上节《登高》课堂探究讨论课想法借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诗歌所表现图与思想情感能够既感受到诗歌形象性更能领会诗歌思想蕴涵深刻性培养学生对古诗歌审美识汲取古诗丰富营养学生课外古诗奠定基础提高欣赏品位导入师学们今天这堂课让我们起欣赏杜甫《登高》诗,学习诗办法是诵通诵可以走进作品描写境走进作者情感世界里从而受到感染获得启示首先我们起欣赏《登高》诗配乐朗诵和有关诗句画面(用多媒体放映诗与画《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万里悲秋常作客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学生认真地观看感受诗)师请学们有感情地再跟着画面朗这首诗讨论这首诗写了什么?又是怎样写?下面请学们交流下(学生思考片刻有几举起了手)生1写了夔州秋天、落叶、长江、沙渚、猿鸣、飞鸟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视是从多角写生2还有诗人登高远眺从他眼描幕了幅夔州三峡秋景图是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写采用了不视角上、下、远、近秋色塞满了整天地生3诗前四句写景四句写人事是借景抒情写法师很你们对诗容已很了那么前四句写景出现猿鸣、飞鸟、落叶、长江四象有什么寓呢?诗人图又是什么呢?有什么深刻蕴涵呢?生(生沉默)师哪位学能发挥下想像把这幅三峡秋景图具体描绘下让学们再深刻地感受下体味诗象从而更地领会诗人情感和图(有几位学基础些学生埋头纸上快速地写着)生这是唐代宗历二年深秋天阵阵秋风送山猿声声长啸山鸣谷应回荡天际令人心惊胆颤冷冷清清水洲泛着白光岸边沙石孤零零几只鸟其低飞秋风吹动稀疏白发诗人步履蹒跚独登上三峡处荒寂高台呼啸风声澎湃涛声凄厉猿声声声入耳那被风吹落片片枯叶满山遍野不落诗人脚下又很快被秋风卷走面对着凄凉萧杀景象漂泊西南诗人禁不住老泪纵横(不少学生鼓掌)师说得太了有V那种感觉学们想想我们学古诗猿鸣般是不是用表达人心种忧愁那么飞鸟呢?生1飞鸟既然是空飞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生2落叶有落叶归根思生3长江泻千里比喻流逝师诗境已深挖出了我们再系下万里悲秋常作客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然就更能体会诗人借景寄托心境再把这四句诗反复几遍组讨论下然作番交流(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生1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晚年心境因常作客指万里漂泊居无定所;年指年迈衰老;多病指疾病缠身;悲秋写得就很沉痛以往秋天都用比喻收获是喜悦但诗人想到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处境就生出了无限悲伤生2说心境不如说是处境诗人因漂泊无定备尝艰难潦倒苦使己白发满鬓;又因疾病缠身诗人喜喝酒而酒又没有了然就触景生情心悲伤难以排谴生3我觉得整首诗层次应该很清晰前四句写季节秋四句写人秋全诗用秋聚焦用悲贯穿充分体现了诗人晚年孤愁心境生4难道孤愁就是杜甫晚年就是国历史上伟现实主义诗人晚年心境吗?师我觉得这问题提得学们如用悲季节秋悲人秋概括这首诗思想情感并进而认这就是诗人晚年心境那还是杜甫吗?生(生沉寂)师请学们认真思考下杜甫当年老多病什么还要登高呢?生因他要望望那安史乱硝烟尚消散祖国山河虽然他知道登高望远满目都是秋但还是止不住那登临沉重脚步师能看到真硝烟吗?生看不到那是他心里硝烟那硝烟不断涌现出是唐衰微朝纲不振满目疮痍师那么回头我们再起思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难道仅仅是季节秋吗?艰难苦恨难道仅仅是由作客多病吗?让我们起走入诗人心灵深挖下诗歌思想蕴涵(再次播放诗与画《登高》片段让学生沉浸其感悟诗情)生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写照从江河东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历史变迁萧瑟秋饱含着杜甫多么深厚忧国忧民感情啊师说得啊生艰难苦恨也不是杜甫人万里作客悲伤繁霜鬓是由杜甫忧国忧民忧虑深重造成(发言学生很多这里不详述)师太感人了学们谈都很有道理只要我们从整体上感受诗氛围从触景生情感受无处不荡漾着灾难代痛楚声音就定能够理《登高》诗真正蕴现学们再讨论下季节秋和人秋还渗透着怎样秋呢?(师黑板上画了三圈)生季节秋和人秋还渗透着国秋正是这秋充斥着诗人心胸并且与季节秋、人秋产生了共鸣只有这秋才是诗人所悲秋真正灵魂师这就是杜甫身处人生秋望着季节秋心里装着国秋啊老师还觉得艰难与苦恨必然存种关系是什么关系呢?学们请认真思考下没有艰难何苦恨?这是什么关系呢?生是因关系艰难世事国处多事秋国难深重正是匹夫有责奋力报国候可是杜甫己却年老多病令他痛心疾首万分憾恨师噢原杜甫苦恨是己不能再国民尽力了这是诗人责他忧愤深广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政治上失能旷达、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曾问桃仙踪他活得太执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总是我张会儿上九天揽月会儿下五洋捉鳖;杜甫却总责己不能挽狂澜既倒不能救生民水火这才是苦恨真正底蕴这才是独无二杜甫心哪学们这节课老师和起讨论了《登高》诗思想蕴涵边说边谈边谈边说每活动细节都进行得很特别是有几位学发言很深刻关结构艺术方面问题由关系留着咱们下次说不?下课(师生道别)教感堂课师生对话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调动了己知识体验想象与直觉根据收集到信息分析释诗句含义与思想蕴涵取得了较效这样探究型语审美教学课使学生认真地作品师生平等尊重相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感受力而且也能从理性角更地把握作品所传递诸多信息。
《登高》课堂实录
课堂练习
总结词
学生实践运用所学知识
详细描述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布置了与《登高》相关的练习题,如诗歌鉴赏、意境描绘等,要求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练习,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04
课堂小结
重点回顾
杜甫的生平与诗歌风格
回顾了杜甫的生平事迹和诗歌风格,强调了其关注社会现实、忧 国忧民的特点。
诗词内容
• 诗句解析: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述 了登高远眺的景象,秋风劲急,天空高远,猿猴啼叫,凄凉清 冷。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表现了诗 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内容
• “猿啸哀”
猿猴的叫声凄厉悲哀。
• “萧萧”
形容风吹叶落的响声。
• “滚滚”
02
课文讲解
诗词背景
创作背景
公元767年,杜甫在漂泊西南时,因病滞留夔州。此时,杜 甫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而登高远眺是他消忧解闷、 派遣愁闷的方式。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歌多涉及社会矛盾、民族危机 、以及人民疾苦,语言凝练,风格沉郁,被誉为“诗史”。
形容江水汹涌翻腾。
诗词意境
意境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 通过登高远眺,将内心的感受融入自然景象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和思考。
艺术手法
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落木”、“长江”等,这 些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诗歌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还运用了 对仗、平仄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精炼、含蓄。
01
意和艺 术手法。
《登高》课堂教学实录
《登高》课堂教学实录一、文章类型和写作目的本文旨在记录一次《登高》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展示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反应和表现,以及课堂互动情况,为读者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同时,本文旨在探讨教学方法的优劣,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关键词分类和素材挖掘1、关键词分类:课堂教学实录、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和表现、课堂互动2、素材挖掘:课程介绍、教师背景资料、学生群体特点、课堂互动情况、教学成果及反思三、课堂教学过程记录1、课程介绍:《登高》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篇目,描写了作者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登高远眺的描写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2、教师背景资料:李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她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使得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学生群体特点:本班学生群体特点较为活跃,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持有较高的热情,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4、课堂互动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小组讨论和登高实践等。
学生们积极参与,反应热烈。
例如,在提问环节中,李老师让学生们回答课文中描述登高远眺的句子及其作用,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
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们自发组成小组,针对课文中的主题和描写技巧进行深入探讨。
在登高实践环节中,李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学校附近的山上,让学生们亲身感受登高远眺的魅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教学成果及反思: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登高》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登高远眺的描写技巧,并且在课堂互动中锻炼了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李老师在反思中发现,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登高远眺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今后可以更多地采用实践教学法。
四、全文总结和归纳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实录,我们展示了一次生动的《登高》课程教学过程,展现了李老师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以及学生们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登高教学实录1-人教课标版
《登高》教学实录【教学过程】: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上杜甫的《登高》时,我作了新的尝试,以下为课堂实录:序幕:录音机提供伴读音乐《二泉映月》。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登高》这首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面,看看这首诗。
(生自己看课文),教师板书这首诗的题目——师:这首诗和前面所学的《秋兴》《咏怀古迹》这两首诗都是杜甫在同一时期写的作品,其中《登高》写于公元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
当时安史之乱的硝烟还未散去,外敌入侵,藩镇割据,战争仍在继续。
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六岁,在外漂泊多年,而且疾病缠身。
重阳节,正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
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已经走到生命的晚秋。
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面对万里长江,面对衰败的枯树,这位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师:谁来朗诵这首古诗。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生齐读,以《二泉映月》伴读)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生:这首诗写了自己秋天登高看到的景象。
师引导: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生:看到了天很高、听到了猿在悲啼。
还看到了清清的水中沙洲,看到了洁白的沙,看到了鸟在上面盘旋。
还看到了无边的掉落下来的树叶,发出萧萧的声音。
还看到无边无际的长江波涛滚滚地奔涌而来。
师引导:说得很好。
他还想到了什么?生:想到自己常年在外面漂泊,想到自己年纪已经很大了,身体不好,病痛多。
想到自己的鬓发都已经花白了,想到因为病痛,连浊酒都不能喝了。
)师:直接抒发自己情感的是哪一些字词?生:“悲”或“苦恨”生:“艰难苦恨”。
师:强调:注意是“直接抒情”。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实录及课堂观察
《登高》教学实录及课堂观察一、《登高》教学实录师:同学们,老师拟了一副对联,请看:“茅屋连黎庶,宿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
大家说我写的是谁呀?生:杜甫。
师:有何依据?生: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师:说得不错,“黎庶”就是“百姓”,杜甫的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
尤其是在七律方面,他的贡献最大,有“七律圣手”之美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最负盛名的七律——(学生齐读)《登高》,请同学们先把这首诗集体朗读一遍。
师:读得很有气势,但是这首诗中丰富的情感,你们还没有读出来。
有人曾经评价“这首诗是杜甫用一生血泪铸就的,沉郁悲凉,读后令人荡气回肠”,你们想不想读出“荡气回肠”的感觉? 生:(学生很兴奋)想。
师:要想读好一首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
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哪些词语有困难,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自由提问:为什么诗人说“百年多病”?“浊酒杯”怎么理解?……)师:请大家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讨论。
(学生思考并讨论)师:请谈谈你们的理解。
生:“百年”就是晚年的意思,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晚年多病。
师:你对“百年”的理解是对的,但是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晚年”呢?生:因为诗歌讲究对仗,前一句有“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这样写是为了与“万里”对仗。
师:你说得很好,希望大家以后思考问题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全面。
下面还有哪些同学为大家解答其他的问题?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诗意,那么谁能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生: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登高所见所闻的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因为身体多病和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而产生的悲苦之情。
师:说得很好,我们来看看读的效果如何,哪位同学再把这首诗读一下。
注意:要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出来。
(学生读,很投入,但是由于对杜甫情感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所以还不太感人。
)师:你的声音很有穿透力,我已经感受到了秋意。
不过情感还不够丰富。
你想不想读得更好? 生:想。
《登高》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教学实录师:金圣叹的“六才子书”都是什么?按顺序说。
生: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
师:杜之律诗排在第四,就是第四才子书,而第四才子书里面排在第一的就是我们下面要学的这首诗《登高》。
请看它写在何时?生:公元767年。
师:767年。
有些诗人太重要了,他的生卒年我不用记就能记住,脱口而出,比如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
而这首诗写在767年,写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
下面找一位男同学来读一下。
上节课我不是说了吗,写秋天的诗,还得爷们儿能写好,女诗人善写春。
怨女怀春,志士悲秋。
所以写秋天的诗,男同学读还是比较合适的。
好,你读吧。
(生读,有掌声)师:最后一句啊,他处理得非常好。
你发现了吗?杜甫的最后一句“潦倒新停浊酒杯”,是高八度收束吗?生:不是。
师:你回忆一下,有些诗词,比如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怎么收束的?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师:高八度收束。
你看《沁园春·雪》,怎么收束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注意,都是高八度式的收束。
音乐高八度懂吧?这是一种结尾方式。
但杜甫这首诗的结尾,不是高八度式的。
因为你看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已经写到什么程度了?生:很高了。
师:已经写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所以再高八度高不了了。
还怎么比“万里”再高?还怎么比“百年”再高?人能活一千年吗?人生不过百年,已经再高不了了。
那么怎么处理?杜甫就用“软冷”的方式来处理,这是一种文章结尾的方式。
(板书:软冷)不是那么大气磅礴的,显得软了,但是这种软是冷的,不是热的。
用“软冷”来收束全诗——“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范读尾句,缓慢,“浊”字拉长)这首律诗的韵脚都是什么?生:回、来、台、悲。
师:啊,找韵脚得到双数句末尾去找。
那么第一句的“哀”是不是韵脚?生:是。
师:律诗的第一句在押韵上有什么要求了?生:可押可不押。
师:是的,但七律以首句押韵为常见。
《登高》教学实录完美版
《登高》教学实录新余一中李小莲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压轴之作《登高》师:我们古典诗歌极讲究扣题。
课文的题目是“登高”,诗歌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写的是登高?生:“风急”。
师:对,高处的风总是比地上大一些,急一些。
生:“天高”。
师:对,古人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深也。
生:“鸟飞回”。
师:在地上虽说也可以看到“鸟飞回”,但在高处看得更清晰,更有感觉。
诗歌的首联一般要点题。
不过大家看看,还有什么地方在扣题?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是的,这非登高不可以看见,当然即使登高也不一定可以看见,因为有的看是要用想象的。
学生笑。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师:这也是。
“登台”二字明白地扣题,那么前面诗句是怎样的扣题?生:暗扣。
师:律诗一共四联,其内在写作理路也是有个一般性讲究的。
首联的作用是“起”,颔联是“承”,颈联是“转”(开始有同学应和),尾联呢?生:合。
师:这不是“八股”来着么?学生笑。
师:我希望我的学生不要染上这样的恶习——对不了解的东西深恶痛绝,一谈到“八股”,就嗤之以鼻。
其实,文章八股自有它存在的理由,这里就不多谈了。
师:大家看“起”的部分和“承”部分,有什么联系?生:都是写景。
师:那么“转”的部分是——生:抒情。
师:诗歌第一句写的是什么景?学生无语。
师:我们与第二句联系起来看,“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的是什么方面的景?诗人这时望向什么地方?有学生说:水。
师:对,那么,第一句诗人是望着什么?生:山。
师:“无边落木萧萧下”写的是哪方面的景?生:山。
师:不言而喻,“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的自然就是水。
同学们把第二联和第一联联系起来看,是不是“起”与“承”的关系?生:是。
师:诗歌前面四句写景,写的是自然,诗歌接下来转向写人生。
师:同学们,首联写了哪些景物?或者说写了哪些意象?生:风。
生:天。
生:猿。
师:是写猿吗?生:猿啸师:我们为什么答错了呢?看看前面景物和“猿啸”有什么不同?生:“猿啸”是声音。
《登高》教学实录6
《登高》教学实录6《登高》教学实录6设计思路:从标题入手,抓住季节秋,层层突破,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到国家之秋。
师:对诗歌的热爱程度就是对生活的热爱程度,说到诗歌,大家一定会在诗前面加上一个朝代生:唐诗师: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唐诗。
(课堂上一片热闹)(学生背诵了老三篇骆宾王的《咏鹅》孟浩然的《春眠》李白的《静夜思》师:《鹅》是神童的诗,据说骆宾王当时只有8岁,就写出流传千古的诗,很牛。
《春眠》就是孟浩然的,这位老兄晚上听听风雨,早上看看落花,很惬意,至于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历来有误解(老师解释“床“的意思,井栏)师:诗歌是要慢慢的品味的,否则我们就太没品位了,今天我们学习唐代的一位大诗人杜甫的《登高》。
说到杜甫,我们一定会想到他的绰号生:诗圣师:为何杜甫叫诗圣,而不叫诗仙?生;诗仙是李白,师:哦,诗仙被李白抢去了,师:所以登高生:老人希望长寿,为自己祝福。
师:写这首诗时,杜甫经历了生活的沧伤,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家,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岁月留给他是更深的伤痛,他生活的幸福指数极低。
不幸出诗人,(师生共同朗读这首诗)师:这首诗就是登高所见和登高所感,哪几句是所见,哪几句是所感。
(生回答)师:老师说了,登高是在秋季,能在登高和秋之间填一个词吗?生:悲、叹生:伤、哀师:反正不可能是颂、赞这类很阳光的词。
师:写诗要扣住标题,登高悲秋在所见的内容是怎样扣住标题来写?所见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生:很急的风,并且很冷,只有在高处能有这样的体验,登得越高风越大。
生:天很高,在秋季,天高气爽,写出了秋季的特点,在高处更写出天之高远。
师:唐代陈子昂不是也登高吗,也写了一首很牛的诗。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在高远的地方,衬托个人的弱小和渺小。
生:猿猴的叫声凄凉,只有在高处,再加上风吹过来,会听得更加清晰,还是写登高。
师:三峡中猿猴在唐代的确比较多,保护措施得力啊!两岸猿声啼不住,猿猴的声音是怎样的声音?生:很高兴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教学实录执教:师: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登临高处感慨万千。
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就泪流满面地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而一代诗圣杜甫登临高处又有怎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杜甫,学习他的千古绝唱《登高》。
(板书课题,作者)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赏析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诗人深深的苦痛与忧思。
出示幻灯片:明朝学者胡应麟层这样评价《登高》:“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那么这首诗歌究竟好在何处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范读初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并注意字音和断句。
(师配乐朗诵)(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声音洪亮,也很有气势,但诗中丰富的情感还没有读出来。
要想读好一首诗,理解是关键。
只有理解了诗句的内容,把握了情感,才可能把这种多变的情感通过我们多变的声音传达出来。
(出示幻灯片:音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重音、停顿等)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大意,不懂的地方可以讨论交流或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生自读诗歌)师:这首诗歌的题目是“登高”,诗人是在什么时间登高的?生:重阳节登高。
师:诗歌主要写出了登高所见和登高所感。
哪些诗句是登高所见,哪些诗句是登高所感?生:前两联是登高所见,后两联是登高所感。
师:诗人登高都看到了什么?生:风、天……师:在后两联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基调,是哪一个字呢?生:悲。
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悲”这种情感在前两联的景物描写中是如何体现的呢?生:我觉得“猿啸哀”中的“哀”字最能体现全诗“悲”的基调。
生:“猿啸”也可以,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猿就是凄凉的意象。
生:诗人表面写猿啸,实际是诗人内心愤懑的宣泄。
师:是啊,杜甫的诗句“殊方日落玄猿哭”更是借猿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悲伤。
生:首联的“鸟飞回”也能体现诗人的悲伤。
师:解释一下。
生:“鸟飞回”就是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是回旋的意思。
师:你解释得非常好。
在杜甫的诗中,也常有对鸟的描写。
出示幻灯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与诗中的这些鸟相比,《登高》中的鸟在形态上、生存状态上有什么不同?生:这些鸟给人安详、自在、轻松的感觉,而《登高》中的鸟则给人急促、急迫的感觉。
师:你的鉴赏力非常强。
这是一群在疾风中挣扎回旋的鸟儿。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眼前的这种景象描述一下?生:在旷远的天空下,呼呼的秋风吹着,一群江边的鸟,在狂风中羽毛凌乱,上下翻飞,还时不时发出凄厉的鸣叫……诗人此时登高远望,他在瑟瑟的寒风中陪伴着这群鸟儿,或者是鸟儿陪伴着他。
这上下翻飞、挣扎回旋的鸟儿应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师:同学们是不是也从其他的景物中读出了诗人的悲伤?生:我从“落木”中读出了一种苍凉。
师:哦?什么是“落木”?生:“落木”就是落叶。
师:哦,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生:秋天嘛,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师:对呀。
生:古人好写悲秋,是因为“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诗人眼中景物的凄凉或许正是诗人内心凄凉的体现吧。
生:我从“风急天高”“无边”“不尽”这些词中读出了一种开阔。
(这个问题不好发现,如果学生没能提到,我想这样来引导:“风急天高”“无边”“不尽”是不是也可以传达一种悲伤?)师:哦?解释一下。
生:秋风强劲,蓝天高远,无边无际的落叶,一望无垠的江水,给我们一种开阔、阔大的感觉。
师:同学们把颔联的“无边”“不尽”去掉读一读,和原诗句比较一下,是不是也给人一种阔大的感觉?生:是这样。
师:置身于这样一种阔大的境界中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生思考)师:类似意境的诗句杜甫还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幻灯片出示诗句)繁星低垂,远野开阔,大江奔涌,明月高悬,在这种阔大的境界里,诗人只感觉自己像一只飘飞的鸥鸟。
这时的诗人是不是也有这种孤独、寂寞、渺小之感呢?生:是。
师:所以,境界越是开阔,人就——生:越显得渺小。
师:长江越是无穷,人生就——生:越显得短暂。
师:所以,诗人很伤感。
生:我从“渚清沙白”中读出了一种凄清。
师:解释一下。
生:冷色暗色代表凄清、荒凉、伤感,暖色亮色给人温暖、愉快、生机勃勃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可以由画面的色调,推及诗人的情感思想。
师:你说得真好,诗人王维的诗中就大量运用了冷色调。
生:所以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冷色调同样也传达了一种悲伤。
师:滚滚而来的长江水是不是也可以传达诗人悲伤的情感呢?(生思考、讨论)师:南唐后主李煜也有关于水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则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都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愁。
所以滚滚而来的长江水不仅写出了一种气势,更是诗人无边愁绪的体现。
师:让我们齐读前两联,感受作者的悲凉心境吧。
(生齐读)师:前两联凄清阔大的景象不正是诗人悲伤心情的体现吗?也可能诗人郁积在心中的悲愤之情太多了,以致借景不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的悲伤,于是他直抒胸臆,写出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宋代的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学生发言积极热烈,大都能读出其中的七层意思,为了体现诗人杜甫的悲之浓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又作了如下补充)师:万里,地之远也。
写这首诗歌的时候诗人在夔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
而杜甫的老家是哪里呢?河南,远吧。
秋,时之凄惨也。
秋这一季节本身就是萧瑟凄凉的,柳永也有诗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作客,请看幻灯片:755年,安禄山反,杜甫自长安至奉先,丧幼子。
756年,被叛贼囚禁。
757年,四月,归凤祥。
闰八月自鄜州至京师。
759年,字东都归华州(陕西华县),七月到甘肃天水。
760年,寓居成都浣花溪草堂。
765年,五月,携家离草堂南下,至嘉州(四川乐山)。
六月,至戎州(四川宜宾)。
自戎州至渝州。
入秋,至忠州(四川忠县),居龙兴寺院。
九月,至云安县(四川白帝城)。
766年,移居夔州。
767年,在夔州。
老师列举的是从安史之乱到诗人写作这首诗歌前后十几年的时间。
其实诗人二十多岁就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涯,只不过在他三十五岁之前,由于诗人年轻气盛,有着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种客居他乡的漂泊之情没有显现出来,后来是十年困守长安,再后来就是这一段时间。
(出示罗大经的解释,重点解释“台,高迥处也”也是一层悲,悲在何处呢?我想听听大家的理解。
生:重阳节登高,诗人应该有一种思乡的情感。
师:很有道理,重阳节是应该在家乡度过。
而诗人此时却是在远离家乡的夔州,思念家乡的情感应该是有的。
谁来解释一下“台,高迥处也”的意思?生:“迥”是远的意思,“台”应该是一个地方。
师:什么地方?生:登台应该就是登高吧。
师:诗人为什么不写登高而写登台呢?生:应该是为了押韵。
师:对呀。
古人是登高必赋,登高必有感慨。
生:刚才老师不是说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就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吗?你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间永恒、邈远;天地悠悠,境界开阔,一个人在这样的境况下非常的渺小,禁不住泪流满面。
师:你解释得真好,现在再看杜甫,你觉得他的形象怎么样?生:那么多的悲愁集于一身,这老人怪可怜的。
师:老师现在有一点困惑,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望见之景,境界宏大,而颈联只感叹自己的命运,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这首诗的前后诗句的境界并不吻合。
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生自主发言)师(适时引导):难道宏阔的背景只是为了抒发小我之苦痛吗?诗人只是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吗?生:不是。
还感叹国家的命运。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艰难。
艰难是指国家命运个个人命运的艰难。
师:767年,诗人写下了这首诗歌,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极其严重,而且在边疆和少数民族的战争接连不断,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杜甫也是“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师:“苦恨”是什么意思?生:极度遗憾。
师:杜甫遗憾什么?生: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都极其艰难。
师:解释一下这句诗。
生:我非常遗憾自己已经两鬓斑白,不能为国家为百姓出力流汗了。
师:同学们还觉得杜甫只是一个可怜巴巴的老人吗?生:不是,我看到了杜甫忧国忧民,形象非常高大。
师: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杜甫是无论穷达,都在兼济天下。
个人之愁,国家之愁,压得杜甫喘不过气来。
古人有愁好喝酒,杜甫也不例外,他是喜也喝酒,忧也喝酒。
可是现在杜甫老人还喝酒吗?生:不喝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不能喝酒了,老人满心的悲愁如何消解呢?不能消解,无法消解,只能郁结在诗歌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中,郁结在我们大家的心中。
(指导诵读,出示诵读知道幻灯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再次走进诗歌的意境:1200多年前,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在夔州,长江边,大风猎猎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
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
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
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长江之滨。
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他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满身疾病、一生坎坷,他心忧天下、心怀祖国,他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百感千愁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