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7年级下】学案:8 木兰诗 学案2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8木兰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8木兰诗

8 木兰诗【课时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妙用及民歌语言的质朴生动,学到叙事有详有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讨论理解木兰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木兰忠、孝、勇、爱国情感。

【学法指导】1、学习本文要反复朗读。

朗读时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可按段或层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归纳的文字串通课文,复述课文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名师点拨《木兰诗》,北朝(体裁),选自《》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织:(市鞍马::(爷娘去: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若飞:(:驰千里足:(::(:我求助:【课堂探究】我收获:答案:【自主预习】1、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2、(è hán)ān jiān yān pèi róng jì tuò shuò3、(1)门(2)为此(3)出征(4)离开(5)只(6)军机、军事(7)过(8)有余(9)希望(10)裙子(11)爬搔(12)眯着眼4、(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关隘。

(2)将军和壮士们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次大大小的战斗,有的牺牲了,幸存者胜利归.5、征战沙场辞官还家6.昨夜见军帖……木兰无长兄7.爷娘闻女……磨刀霍霍向猪羊8.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开我东阁门……著我旧时裳9.扑朔迷离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

【课堂探究】问题一:示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

8、《木兰诗》导学案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 .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 .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4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1 .朗读背诵这首民歌。

2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 .理解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1 .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 .掌握民歌语言精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点。

第一课时自主预学一、作品简介(空白处填空,红字部分识记)《木兰诗》又称《木兰辞》,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

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

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郭茂倩,字德粲,郸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

劝孙,源明子。

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

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因此为学术界所重视。

互文简介: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பைடு நூலகம்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背景、内容和它所体现的家国情怀、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品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木兰诗》的学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方式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他们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经历,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花木兰这一角色的形象非常感兴趣。通过分析诗句,他们逐渐理解了诗中的修辞手法和生僻字词。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贴近生活的解释,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看到他们恍然大悟的表情,我觉得这一部分的教学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诗词仿写:学生可能缺乏仿写经验,不知道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创作,教师应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仿写技巧。
举例:在讲解生僻字词时,教师可以列举“戎装”一词,解释其意涵,并让学生尝试用这个词造句,加深理解。在分析修辞手法时,教师可选取“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一句,引导学生识别对偶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在诗句中的作用。在感悟文化内涵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家国情怀和孝道精神。在仿写环节,教师可以提供示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创作。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木兰诗》的背景和基本内容。《木兰诗》是一首描绘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叙事诗,它体现了家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女性的英勇形象,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力争熟读成诵。

2、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1.初读,熟读课文:第一遍自读课文,标明段序,圈出字词,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看注释查字典,并在课本上注音或解释;第二遍同桌轮读课文,纠正字音;第三遍全班齐读课文。

2.再读,译读课文:首先,结合课下注释独立译读,标出不明白的词句。

然后,同桌交流各自不明白的词句,同桌仍有不懂的可以请教邻桌。

(二)自学检测1、常识填空:《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弄清你不认识的字词,重点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可汗()朔气()鞍鞯()机杼()胡骑()阿姊()军帖()金柝()辔头()傍地()3、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当户织()看火伴()旦辞爷娘去()对镜帖花黄()4、翻译下列句子①马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整体内容默读诗歌,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节诗的内容。

请用四字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1、2节,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第3节,写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节,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第5节,写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6节,写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节,用比喻作结。

(三)我的疑惑二、合作探究1.你喜欢木兰这个人物吗?请你用原文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8《木兰诗》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8《木兰诗》学案新人教版

8 木兰诗【导学目标】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2.了解课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

3.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4.复述故事情节。

【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背诵全诗。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时至今日,现代人以它为题材打造了各种版本的文学或影视作品,有少儿版的动画片,有成人版的电视剧,塑造出风格各异的花木兰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去见识见识最原始版的花木兰形象。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溅.溅(jiān) 燕.山(yān)啾.啾(jiū)朔.气(shuò) 金柝.(tuò) 策勋.(xūn)霍.霍(huò) 阿姊.(zǐ) 云鬓.(bìn)(2)实词赏赐百千强.:有余. 胡骑.:战马。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出郭.相扶将:外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校内公开课定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校内公开课定稿)

《木兰诗》导学案一、导标明学1.掌握文言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重点)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二、导案预学预习检查,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唧.()机杼.()军书十二卷.()鞍鞯..()戎.()机朔.()气云鬓.()辔.()头(2)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民歌,读准节奏和重音。

(3)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并试着翻译课文。

三、导问探学(一)交流讨论“自主预习”内容。

(二)合作探究用自己的话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三)自由朗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内容探究】说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写法探究】本诗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3.【形象探究】你认为木兰诗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四、导练评学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当.户织()何所忆.()愿.为市.鞍马()()赏赐百千强.()当户理.红妆()()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雌雄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诗句中的“东”“南”“西”“北”是实指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导思慧学听读课文,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情节,然后将它扩充成具体生动的故事片段。

要求:(1)在原著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2)重点突出“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可以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3)说说这样构思的理由教后记。

《木兰诗》精品教案两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木兰诗》精品教案两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木兰诗》精品教案两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木兰诗》精品教案两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木兰诗》精品教案两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一:《木兰诗》鉴赏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木兰诗》的历史背景,掌握其基本情节。

2、理解《木兰诗》的艺术特征,明白其形式结构,领会其语言特点。

3、懂得《木兰诗》所表达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而探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二、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木兰诗》的艺术特征,如诗的抒情性、叙事性、形式美等。

2、学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正确理解《木兰诗》的艺术特征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学生如何激发其英雄主义精神,从而感知《木兰诗》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1、翻译尽可能多的古语言注解,让学生了解《木兰诗》的语境。

2、通过朗诵、歌唱、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二:《木兰诗》创作课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古代英雄传说,认识区别古代英雄和现代英雄的不同。

2、学生借助学到的技巧和方法,尝试创作一篇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悟的文章。

3、学生在创作中体会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增强自信。

二、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英雄故事的结构和特点。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把自己的真实经历生动地呈现出来。

三、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创作出生动、有趣、幽默、真实的文章。

2、如何揭示学生们的思维过程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策略1、组织学生读一些充满生动感悟的故事,启发他们创作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

2、让学生们跟同桌交流他们的创作,分享和检验自己的思考和技巧。

通过这两则《木兰诗》课堂教法的讲解,相信会让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英雄主义精神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水平。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更好地体现中华文化的价值,同时也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对《木兰诗》的课堂教法讲解,我们了解到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策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8《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8《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8《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叙事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转战十年,凯旋而归的故事。

这首诗表现了木兰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同时也展示了她女性的柔韧和智慧。

本诗语言优美,情节生动,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他们对英雄人物有一定的崇拜心理,容易为木兰的英勇事迹所吸引。

但同时,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还需培养,对于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还需深入体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木兰诗》,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文的能力,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木兰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木兰诗》,理解诗歌的大意。

2.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鉴赏诗歌的美。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在讨论中理解诗歌的意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木兰诗》的朗读录音、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木兰诗》,了解诗歌的大意,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木兰诗》的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然后引导学生分享预习的成果,对诗歌的大意进行梳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木兰诗》的全文,让学生跟读,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解释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木兰诗》,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气和节奏。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回答,以检验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学案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学案设计

《木兰诗》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对实词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虚词积累比较少。

在朗读和理解上也需要点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乐府民歌知识。

理解互文、对偶、排比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1、注重朗读,在读中感知人物形象;2、采用提问引导式教学,使学生了解木兰的英雄性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赏析木兰形象。

教学难点:词语、修辞、格律等文言知识的积累。

预习任务1、了解作品背景《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了解人物花木兰:是北朝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

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

凯旋而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辞官回乡。

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

并修建花木兰祠。

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

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3、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辔.头() 燕.山() 胡骑.() 鸣啾.啾()鸣溅.溅() 赴戎.机() 传金柝.() 阿姊.()著.我旧时裳.()()磨刀霍霍.()zhùtiěkèhán ānjiān pèi Yān jìjiūjiān róng tuòzǐzhuócháng huò4、朗读全诗,注意朗读节拍同样是五字句,有的“二一二”节拍,有的组为“二三”节拍,有的“二二一”节拍。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导学案2-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导学案2-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8 木兰诗导学案2 新人教版学习内容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 清文章思路,并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2.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3. 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重、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并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2、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时间预计:导课分、自学分、交流分、展示分、小结__分、巩固分钟学习流程学习流程学案导案(学法指导)一、温故知新1、回顾文学常识。

2、齐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一)、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部分内容。

1、停机叹息8句2、决心从军8句3、整装、出征4句、8句4、十年征战6句5、辞官还乡8句6、合家欢聚16句7、比喻赞美 4句(二)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

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什么叫“巾帼英雄”?——女性中的英雄人物。

“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巾帼”借指妇女。

二、温故知新1(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

一般的就略写。

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

由于诗的重点不在于诓歌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她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所以对战场和战争略写。

三、合作交流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1)唧唧复唧唧,……惟闻女叹息。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2)词汇与句式理解:掌握诗中的生僻词汇和特殊句式,如“戎机”、“十二年矣”等,理解其字面意义及在诗中的深层含义。
-举例:解释“戎机”一词,指出其在古代指代战事,在这里特指木兰替父从军的事迹。
(3)修辞手法分析:识别并理解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它们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举例:分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比喻手法,理解其通过兔子形象隐喻木兰的机智和勇敢。
-对比:诗中“关山度若飞,寒光照大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木兰勇敢的形象。
2.题型二:赏析《木兰诗》的韵律美。
-例题:请分析《木兰诗》中的韵律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
-诗歌采用了古代乐府诗的韵律形式,每句七言,韵脚规律,如“飞”、“旗”等字在诗中重复出现,形成了和谐悦耳的韵律效果。
3.题型三:解析《木兰诗》中的人物形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韵律美、修辞手法和创作背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木兰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木兰精神的现实意义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以《木兰诗》为主题的现代诗。
(5)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体验勇敢担当、助人为乐的精神,将《木兰诗》中所学的优良品质付诸实践。
教学反思
在上完《木兰诗》这一章节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我发现,学生们对这首诗的韵律美和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理解诗歌情感和古代文化背景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对文化背景的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2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2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乐府民歌知识。

(3)理解互文、对偶、排比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注重朗读,在读中感知人物形象采用提问引导式教学,使学生了解木兰的英雄性格(3)加入情景剧表演,帮助同学们理解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感受木兰形象三、教学难点:认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四、教学时数:____课时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导入语:豫剧《花木兰》歌词: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乡亲门才有这吃喝穿你要不相信那就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都是他们裢那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婚来嫁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个不如儿男唉咳唉咳唉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啊啊啊尊一声贺元帅细听端详阵前的花木力就是末将我原名叫花木兰呢是个女郎都只为边关紧军情急征兵选将我的父在军急就该保边疆见军贴不由我愁在心上父年迈弟年幼怎比胡狼难回答忠孝心来广议啊要替父去从军不用商量我的娘疼女儿她苦苦阻挡说木兰我发了疯啊言语巅狂为从军避仆人我好说好讲为从军设妙计女扮男装为从军与爹爹俺比箭较量胆量好武艺强啊喜坏了高堂他二老因此上才把心来放花木兰呢啊啊啊花木兰改木力我的元帅啊你莫保证荒.唐啊啊啊竟有此事啊自那日才改扮呢巧装男子移千山涉万水轻丝重金在军阵常胆心我是个女子啊举止间是女藏在心里唯恐她被发觉犯了军纪贻误了军情事难退强敌那一日在军阵中箭伤疗孟元帅来看病又把亲来提那时我赖箭伤啊装腔作势啊险轻点露出来女儿痕迹随元帅十二载转回故里啊收拾起纺织袍穿上我的旧时啊啊啊2、欣赏花木兰图片二、配音朗读,幻灯片显示。

1、出示本文重点字音,让学生读并纠正。

机杼(Zhù) 可汗( hán) 鞍鞯(jiān)辔头(Pèi) 燕山:(yān)胡骑(jì) 戎机(róng) 朔气Shuò) 金柝(tuò) 著(Zhuó)学生齐读:3、指导阅读学生分层模仿朗诵,师生讨论归纳朗诵注意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乐府诗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 体会木兰代父从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 难点:体会木兰代父从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片段,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思考问题: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
1. 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2. 品味文章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讨论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现代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其他女英雄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木兰的人物形象。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

2. 写一篇关于“我心目中的花木兰”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木兰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学习了乐府诗的特点以及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叙事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转战十年,凯旋而归的英勇事迹。

这首诗表现了木兰的爱国情怀和英勇善战的形象,同时也赞扬了她的机智和坚强。

本诗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还需要引导。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诗中的意境,理解诗中的人物形象,感受诗中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于花木兰这一人物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木兰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把握诗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爱国情怀和英勇善战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勇敢坚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木兰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把握诗的大意。

2.难点: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感悟诗中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的大意。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木兰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木兰诗》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准备录音机或者电脑,以便播放朗读录音。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木兰诗》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木兰诗》,边读边解释生词和难句,让学生理解诗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和领悟《木兰诗》的内容、形式和意义。

2. 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和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2. 掌握《木兰诗》的朗读技巧和节奏感。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并把握《木兰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教材和课外资料。

2. 录音机或者CD。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问好。

2. 引入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木兰诗》是一首描写花木兰的军旅事迹的古代诗歌,要求学生先自己读这首诗,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阅读课文(15分钟)1. 让学生逐句朗读诗歌,注重语音语调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节奏感。

2. 向学生提问诗歌中出现的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三、理解诗歌(15分钟)1. 师生共同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2. 师生讨论诗歌中花木兰奋发向上的精神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四、学习诗歌欣赏(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互相朗读诗歌,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2. 向学生介绍其他与《木兰诗》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扩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巩固反馈(10分钟)1. 随堂练习:出示诗歌中的部分句子,要求学生解释其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汇总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和点评。

六、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木兰诗》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活动:邀请学生表演《木兰诗》的情景剧,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讨论和小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不过,由于课时有限,学生的表达时间较短,下次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表达和展示。

《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_0

《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_0

《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主备人:杨筱龙参备人:计划课时数: 2 课时备课类型:第 1 课时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二、自学提纲1、文学常识(1)本诗选自朝代的编的《》。

(2)《木兰诗》是一首时期的一首。

(3)乐府诗是一种什么样的诗?这种诗从句数来看有什么特点?2、花木兰的故事讲什么内容?请简要讲述。

3、给下列字词注音: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金柝()著( ) 傍地走()4、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天子座名堂()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愿驰千里足( ) 著我旧时裳( ) 扑朔()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 )5.解释下列古今异义字卷卷有爷名古义:今义:双兔傍地走古义:今义: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今义:出郭相扶将古义:今义:6.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以上这种修辞现象叫7、自主疏理诗歌的含义,并能复述诗歌内容。

三、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指导)1-7个人自主完成。

四、自学交流展示1、作者简介——黑板展示2、疏理字词——黑板展示3、6-9自主完成,口头展示交流——指定五、教师小结六、附注1.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木兰诗》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师寄语:“巾帼英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巾帼英雄即女中豪杰。

”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了解木兰这一文学形象。

重(难)点预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人物美。

学习流程:一、情境导入二、目标展示三、自学检测1.文学知识:《木兰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祖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叙事诗,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给加点字注章: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戎机()朔气()金柝()策勋()十二转()阿姊()著我旧时裳()云鬓()四、自学指导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清晰。

2.点名读,师生评议。

3.听课文录音,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和朗读时的感情。

4.教师指导朗读,思考用怎样的语气读。

5.点名读,师生评议。

6.男女生诵读大比拼。

五、当堂训练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用四字词语概括每段的情节。

停机叹息--()──()──()──()--()--比喻赞美六、合作释疑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哪些具体的情节看出?七、拓展延伸在诗中找出相应的诗句。

1.诗中写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

2.诗中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的生活画面是:,。

3.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5.成语“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看清真相。

它是由本课中的“,”两句演化而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木兰诗》导学案
《乐府诗集》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一、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三、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木兰诗》又叫,选自朝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加粗的字注音:
机杼()可()汗()戎()机辔()头燕()山
胡骑()鞍()鞯()朔()气金柝()红妆()
三、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四、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讨论木兰的英雄形象。

二、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吗?
二、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一、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A.次B.回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A.多B.大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A.市场B.买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A.希望B.愿意C.能够
二、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

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三、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四、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
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
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
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
五、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六、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无题
黑板上赫然写着:学杂费总计97.5元。

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的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

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
②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槛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

他听见过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唠叨:“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颤地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
③“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

“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

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

④打开堂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

母亲说:“娃,你等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