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

合集下载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智障儿童的生活状况日益受到关注。

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或智力残疾的儿童,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生活自理能力是智障儿童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智障儿童面临的挑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为改善智障儿童的生活状况提供参考。

一、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1. 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水平如何?调查显示,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智障儿童可以完成简单的自理活动,如穿衣、洗脸、刷牙等,但也有许多智障儿童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特别是在需要独立进行复杂的生活活动时,如做饭、打扫卫生等,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差,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

2. 智障儿童在生活自理中面临的困难调查发现,智障儿童在生活自理中主要面临以下困难:一是缺乏自理的技能和意识,即使有能力进行自理,也不愿意或不知道如何去做;二是缺乏独立的行为能力,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一直指导和帮助;三是缺乏对自我卫生和健康的认识,对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缺乏自觉性。

3. 家庭和社会对智障儿童的支持和关注程度调查显示,家庭和社会对智障儿童的支持和关注程度较低。

在家庭中,智障儿童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教育,缺乏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在社会中,由于对智障儿童往往存在偏见和歧视,他们很少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二、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改进措施研究1. 加强对智障儿童的生活教育针对智障儿童普遍存在的生活自理困难,应加强他们的生活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认识水平。

家庭和社会应为智障儿童提供相应的生活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获得自理能力。

2. 鼓励智障儿童参与日常生活智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得到足够的参与和支持,家庭成员和社会人士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通过参与生活活动,智障儿童可以提高自我管理和协调能力,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

3. 提升社会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和支持智障儿童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社会应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
【摘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行为养成的初期,就应采用正确的行为养成方案。

智障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应从他们学会生活自理时,就应灌输。

因此,在这里对个案进行抓握和双手协调性动作,腕部动作和穿,插,剪,写,画等动作,手部功能性活动等精细动作训练,结果显示,智力落后儿童在饮食,穿上衣、穿裤子和穿鞋四种生活自理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

研究表明,加强训练精细动作可以改善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良好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精细动作训练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行为养成初期,就应采用正确的行为养成方案。

智障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他们学会生活自理时,就应该灌输。

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方法和要求。

1.研究方法1.1个案研究法
根据个案的智力滞后程度及其生活自理的行为表现,对此展开深入细致地的观测和分析,并使用自导的“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展开有关测评介绍其生活自理能力水平,最后展开个案训练计划设计。

1.2功能评定法
在这里使用自导“智障后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对个案展开评估。

评定表参考功能性单一制测量表中制订。

测评指标从基础性日常。

智障儿童最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培训个案论文

智障儿童最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培训个案论文

智障儿童最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训个案【摘要】日常生活自理活动是每日必须进行的最基本的活动,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如厕等。

这种能力对于一般人来说极为普通,但对于我们的特殊儿童来说,却往往是难于进行的高超技能。

【关键词】生活自理心理疏导生理动作基础【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52-011 学生基本情况小吴,男,7岁,是一名发育迟滞的智力障碍儿童。

虽然他的认知能力较好,但运动技能较差,肌肉耐力和控制能力较弱,尤其是手部运动功能差,肌张力异常,双手的抓握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均不足。

而且他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爷爷的保护照顾太多,对大人存在严重依赖性,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2 个案康复设想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以及平日里详细的跟踪观察,我慢慢地了解并掌握了他的一些基本情况和行为习惯。

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认为应首先从日常生活活动入手,对其展开一对一的矫正和训练,以培养其具有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3 训练内容及过程如厕是学生在校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然而小吴虽能独立褪掉裤子,提裤子却无法自理,时常会裤子不提就跑出来让老师帮助,对老师有严重依赖心理。

因此训练其如厕后独立提拉裤子和整理衣物,对其今后独立生活非常重要。

因此我决定以此作为切入点,对其展开最基本的生活训练。

3.1 训练前的心理疏导由于小吴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任性、偏执、不听指令等不良现象,于是在训练之初,我首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主要是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其明确独立提裤子的必要性,了解自己事情自己做是长大的表现;还用激励性语言鼓励他,如“你真棒”、“小吴满分”、“你又长大了”等,以激发其独立提裤子的兴趣和自信心。

3.2 生理动作基础的搭建由于小吴是发育迟滞的智力障碍儿童,在生理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在教学前我首先对其完成该动作的每个步骤所需要的生理能力基础进行了具体分析。

该活动所需用到的生理能力有:双手的抓握能力、手指和上肢的肌力控制、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双手和四肢的协调运作及手指的精细动作。

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日常实践训练方法

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日常实践训练方法

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日常实践训练方法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

他们需要特别的关怀和教育方法,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以提供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日常实践训练方法。

一、教案概述教案的标题: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训练方法教案目标:通过日常实践训练,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个人卫生、日常饮食、穿着、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教案内容: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小步骤、明确目标的方式,设计适合他们的实践训练活动,包括清洁自己、盥洗、穿衣、整理床铺等。

教案时长:根据实际情况,每个训练活动设定适当的时间。

二、教案详情1. 清洁自己在这个训练活动中,我们将教导智力障碍儿童如何清洁自己。

步骤一:教导正确的手洗步骤。

示范如何用肥皂和水洗手,并解释为什么需要保持手部清洁。

步骤二:让智力障碍儿童模仿示范,自己进行手洗。

步骤三: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洗手习惯。

2. 盥洗这个训练活动将教导智力障碍儿童如何独立进行盥洗。

步骤一:展示盥洗的正确步骤,包括淋浴或洗脸、刷牙、梳头等。

步骤二:让智力障碍儿童模仿示范,自己进行盥洗。

步骤三: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估,检查盥洗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3. 穿衣这个训练活动将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学会正确的穿衣方法。

步骤一:示范如何穿衣,包括穿上内衣、外衣、裤子、鞋袜等。

步骤二:让智力障碍儿童模仿示范,自己进行穿衣。

步骤三:以积极的方式给予他们鼓励和反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4. 整理床铺这个训练活动将教导智力障碍儿童如何整理自己的床铺。

步骤一:展示正确的床铺整理步骤,包括摊平床单、整理被子等。

步骤二:让智力障碍儿童模仿示范,自己整理床铺。

步骤三:指导他们自我评估,检查床铺是否整齐。

三、教案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进展,以及教案的有效性,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法:1. 学生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实践训练活动的表现,包括动作是否正确、理解是否透彻等。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智障儿童是指因脑部功能障碍或发育迟缓等原因而导致智力发育受损的儿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得到特殊的关爱和照顾。

随着社会对智障儿童关注的增加,人们也开始更关心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儿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动作,如穿衣、洗漱、吃饭等。

本研究旨在调查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一、研究目的1. 了解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2. 探讨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3. 提出针对性的帮助措施,以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智障儿童的家长和教育者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智障儿童的基本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的具体表现、家庭支持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也将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深入了解智障儿童的日常生活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

三、研究结果1. 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低。

调查发现,智障儿童在穿衣、洗漱、吃饭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大部分需要家长或教育者的帮助才能完成这些基本生活动作。

2. 影响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智力水平、家庭环境、教育资源等。

智力水平是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智障程度越严重的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越低。

3.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对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有支持的家庭和学校可以给予智障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低,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2.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对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3. 需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相关的支持措施,以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五、研究建议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提出相关的帮助措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到与其他儿童一样的生活。

培智学校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技能培养研究

培智学校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技能培养研究

培智学校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技能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智力障碍学生是指智力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的一类特殊学生群体,其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较弱,需要特殊的关爱和教育。

在培智学校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更是需要更加专门的关注和培养。

随着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如何提高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技能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背景章节需要对目前国内外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技能培养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在生活技能培养方面往往存在着不足和局限。

现有的培训模式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培训方法和评估机制来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培养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技能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培智学校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技能培养的现状,探讨现有培训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寻找适合该群体学生的有效培训方法。

通过评估目前培训效果,探讨如何进一步改进培训模式,提高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水平,为提高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为培智学校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为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为培智学校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技能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有助于提升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通过对该群体生活技能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模式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评估培训效果并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有助于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为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这一研究还可以促进社会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关注和理解,推动智力障碍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发展,为构建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智障儿童是指由于遗传、感染、外伤等原因导致智力发育异常,生活自理能力较低的儿童。

他们需要特殊的照料和关爱,以帮助他们适应正常的日常生活。

而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关爱。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为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为了了解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现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了调查。

经过对多个特殊学校和康复机构的智障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问卷内容包括智障儿童的基本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及其得分情况等。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低。

在饮食方面,超过80%的智障儿童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饭前准备和进餐;在卫生方面,有超过70%的智障儿童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洗漱和更换衣物等自我卫生活动;在生活起居方面,有超过60%的智障儿童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个人生活、学习和娱乐活动。

由此可见,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低,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

这种状况给智障儿童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不便,也给他们的家庭和学校带来了较大的负担。

二、影响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分析为了深入了解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

经过分析发现,影响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力水平: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因素。

智力水平越低,生活自理能力越低。

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也对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3. 个人意愿:智障儿童的个人意愿对其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智障儿童有自理的意愿,那么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引言智障儿童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智力发育不正常,智商低于正常人,且在学习、理解、判断和记忆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儿童。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直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帮助和支持。

一、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是指智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能否自主完成基本的生活活动,包括穿衣、洗脸、刷牙、吃饭、上厕所、整理物品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智障儿童的成长和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可以设计一份针对智障儿童父母的问卷,了解他们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得到的支持和帮助。

2.观察记录:在智障儿童所在的学校或机构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自理能力情况。

3.深度访谈:可以选择一些智障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自理能力培养的体会和感受。

三、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结果1.自理能力存在差异: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生活活动,有的需要家人或老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

2.问题和困难:智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行为能力差、记忆力低、情绪不稳定等方面。

3.帮助和支持需求:智障儿童的家长和老师对于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四、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措施1.个体化培养:针对不同智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培养计划,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家庭支持:家长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社会支持:学校、社会机构和志愿者等可以为智障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融入社会。

运用感统游戏提高智力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个案研究靳晓东

运用感统游戏提高智力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个案研究靳晓东

运用感统游戏提高智力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个案研究靳晓东发布时间:2021-04-07T09:57:45.513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作者:靳晓东[导读]靳晓东湖北省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湖北十堰 442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126-02一、问题的提出智力障碍儿童多数存在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情绪行为障碍等。

由于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社交沟通技能等方面发展的严重不足,导致智力障碍儿童存在问题行为,严重的日常生活将会受到影响。

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过程中,感统训练,有利于帮助儿童融入集体生活并提高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情况介绍小宇,女,5岁,精神发育迟滞。

家长沟通后得知,吃饭要喂,穿衣要帮,入厕要颠。

协调差,走路容易摔倒,语言少只会简单的叠词如,爸爸、妈妈等。

祖辈包揽了家务劳动,忽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觉得孩子吃饭穿衣慢,就一手包办,缺乏锻炼。

(二)研究对象的评估分析 1、对研究对象感觉统合能力的测量和评估台湾的郑信雄教授②(1985)年根据中国文化背景,将几种综合症状检查表合起来,编制成感觉统合检查表。

感觉统合发展检查表是ayres感觉统合失调综合症状检核的综合。

量表由58个问题组成。

按“从不,很少,有时候,常常,总是如此”1—5级评分。

现评定结果如下:表1感觉统合评估结果项目原始分标准分前庭失调(大肌肉及平行) 34 18 触觉过分防御及情绪不稳定 55 16 本体感失调(本体感不佳,身体协调不佳) 26 12 (凡标准分小于或等于40者说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现象。

一般来说,标准分在30~40之间为轻度;20~30为中度,20分以下为重度)2、研究对象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表2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评估事项、内容与评分程度等级可自理轻度依赖中度依赖不能自理判断评分(1)进餐独立完成 0 0 需要协助3 完全需要帮助5 3 (2)梳洗独立完成0 能独立完成洗脸刷牙1 在协助下和适当时间内,能完成部分梳洗活动3 完全需要帮助 7 7(3)穿衣独立完成 0 0 需要协助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3 完全需要帮助 5 5(4)如厕:小便、大便等活动能自控不需要协助可自控0 偶尔失禁,但基本上能如厕或使用便具 1 经常失禁,在很多提示和协助下能如厕或使用便具5 完全需要帮助10 1(5)活动:站立行走,上下楼梯、户外活动独立完成所有活动0 借助较小的外力1 借助较大的外力5 卧床不起,活动完全需要帮助10 0总评分 16●无需依赖总分0~3分可自理●轻度依赖总分4~8分少部分需要他人照顾●中度依赖总分9~18分大部分需要他人照顾●重度依赖总分19分以上完全需要他人照顾3、评估结论研究对象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现象。

智障学生自理训练个别案例

智障学生自理训练个别案例

智障学生自理训练个别案例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成为百家争鸣的热门话题,来自不同学
校的智障学生也被行政部门所着重关注。

智障课程的定制越来越成为
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而智障学生自理训练也逐渐成为重点推动学校
教育改革的工作之一。

在这里,我举一个智障学生自理训练的个案,以便为大家展
示智障学生自理训练的重要性。

小明是一个智障学生,在学校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与自我照顾能力都不足。

在学校里,小明很容易受到他
人的照顾,但也不太会自己做些小事,如:将家规表贴在墙上,桌上
整理教材,或擦桌子椅子等。

因此,在学校的支持下,小明进行了智障学生自理训练项目,他
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一整套以加强自理能力为首要目标,以物理、
视觉、言语三个维度开展持续的练习。

其中,物理维度包括拿取用品、摆放物品、穿衣打扮等;视觉维度包括识别颜色、图案、种类,以及
辨认不同的人物;言语维度则是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提出建议等。

在持续反复的训练过程中,小明的自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在
一段时期内,他可以独立完成穿衣打扮、识别不同物品、表达情感,
甚至可以自主完成一些日常家务。

通过这种训练,小明不仅能让他变
得更主动,而且还提高了他的独立性,从而有效地帮助他参与某些社
会活动。

总之,以小明为例,智障学生自理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
要及时组织开展此项活动,通过个体化的训练,让智障学生锻炼个人
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与其他同学站在一个起跑线。

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

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

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摘要]智力障碍儿童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是其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培养智障儿童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还能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自信心,使其融入社会,回归主流。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个案研究一、前言我国在特殊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已经成为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是儿童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国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完善教育制度,让特殊儿童受到应有的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包括自理能力的发展。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其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智障儿童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精神和人生态度。

所以,智障儿童必须学会生活自理。

然而智障儿童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与独特的情绪情感体验,使他们比普通正常孩子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长期得不到社会各界重视,自身也有生理缺陷,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且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因此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已成当务之急。

本文探究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因及状况,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二、个案基本资料(一)基本情况庄媛,女,8岁,现就读于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培智一年级,个案注意力分散,智力低下,常常不在状态,不能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但能听见,会咿咿呀呀,但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在生活方面不会完成自己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大小便等基本的自理。

三、训练过程(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观察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初步记录了个案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观察内容具体有洗脸、刷牙、穿衣、吃饭、如厕等一些日常最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问题。

详细情况见表1。

2.访谈针对上面表1出现的问题,我们对个案庄媛的妈妈进行了访谈,目的是找出造成个案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深入挖掘表象与内在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自身现阶段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方案。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摘要】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研究,旨在探讨他们的现状和提升方法。

调查对象选择了一定数量的智障儿童,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观察法进行数据收集。

调查结果显示,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偏低,影响因素涵盖了认知水平、家庭环境等方面。

在分析了影响因素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提升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建议,包括个性化训练、家庭支持和社会协助等方面。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促进智障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自立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影响因素、训练方法、现状、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智障儿童是指在智力发育上存在障碍或延迟的儿童,他们通常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来进行日常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残障群体的关注增加,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了解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探讨提升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些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发育的障碍,无法进行基本的自我照顾,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这不仅给他们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也限制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参与和发展。

有必要深入调查研究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为提升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正文2.1 调查对象本研究以智障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智障儿童是指由于智力发育迟滞或发育不完全而导致智力水平低于正常水平的儿童。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和照料,包括饮食、个人卫生、穿衣、睡眠等方面。

调查对象的选择是基于其生活自理能力的需要和重要性。

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各项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自我照料、社交互动、家务劳动等方面。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智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摘要】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时,应提供适合的训练环境,并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通过日常生活情境进行训练,可以加强他们的技能和自信心。

激励和奖励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训练。

通过持续关注和指导,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成果也将逐渐显现出来。

重视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并给予适当支持和关注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训练环境、个性化计划、日常生活情境、激励、奖励、成果、关注、指导1. 引言1.1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智力障碍儿童是指在智力发展上存在明显延迟或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的一类特殊群体。

他们需要额外的关注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智力障碍儿童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能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培养他们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如自我清洁、穿衣、进食等,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人的负担,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

具备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与他人的良好关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应该被高度重视和关注,只有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和指导,才能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实现和自主生活的目标。

2. 正文2.1 如何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智力障碍儿童是一群特殊的孩子,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

下面将介绍如何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了解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每个智力障碍儿童的情况都不相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分析,了解他们的能力水平和自理技能的发展情况。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摘要】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从定义、方法、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提升自理能力。

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是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因素,而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则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全面的培养,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获得更多独立性。

在未来,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加强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更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支持、心理辅导、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智力障碍儿童往往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障碍,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自己,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认可。

智力障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自理能力不足、沟通困难、社交障碍等。

如果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将难以独立生活,与他人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甚至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正常人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在实践中,越早开始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效果越好。

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应该共同努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积极的生活自理习惯,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2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是指智力障碍儿童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包括洗漱、穿衣、吃饭、上厕所、整理个人物品等。

中重度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个案研究

中重度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个案研究

中重度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个案研究特殊教育应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遵循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生活适应能力的形成提供合适的教育。

本文从一位中重度智障学生入手,对之进行训练,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处理简单家务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帮助其尽早适应社会,回归主流。

标签:中重度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个别化教育计划在国内外特殊教育大力倡导“教育一体化”“融合教育”的今天,尤其是随着国家对适龄特殊儿童义务教育阶段“零拒绝”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回归主流”。

我国大多数轻度智障儿童都选择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从而使培智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重度智障生占据了学生主体。

这些孩子接受文化知识较困难,社会支持度较低,难以完成《中、重度智障儿童教育大纲(草案)》规定的内容。

草案指出对中重度智障儿童教育的核心应是生活技能的训练。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些孩子在学校学习并生活了九年,毕业时竟然不会系鞋带,不懂得看红绿灯,不能独自到超市购物,有的甚至连穿衣洗漱都有困难。

为了使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有所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回归主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我们分别设计了多种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以便促使学生发展能力,适应社会。

一、个案基本情况××,男,2009年出生时难产,肌张力高,中重度智力障碍。

出生至今没有接受过康复训练。

父母离异,爷爷奶奶帮助抚养。

无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差,害怕见到陌生人。

语言能力差,无法与人沟通。

二、入学评估入学第一个月里,对孩子进行入学评估。

评估分为主观性评估与客观性评估两种,其中主观性评估为主,客观性评估为辅。

通过观察发现,××只能听懂简短字词,理解极少量指令,不会表达复杂的语句;不与他人进行眼神对视,对话应答、沟通理解能力差;会自己喝牛奶,但不会插入吸管;会咀嚼,但不会用勺子吃;不会穿衣服;不会系鞋带;无法控制大小便;不会脱裤子,不会擦屁股;穿脱衣服需要有家人的协助;不会洗漱;等等。

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5篇]

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5篇]

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5篇]第一篇: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XXXX智障人士服务机构为例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背景:1、智障儿童现状:随着工业社会以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全世界智障儿童总数也有所增加。

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陆地区有600万以上的智障儿童。

这是一个不小的社会群体。

对于这一社会群体,应当怎样更好地关心帮助他们,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章“特殊教育”中,明确指出,要“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我国残障人的绝对数量庞大,残障人士特别是智障群体在我国社会的“弱势”和“边缘化”程度比较突出,且学龄智障儿童少年的教育福利普及不广泛,智障儿童的生存、教育、康复与发展状况颇令人担忧。

由于甘肃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度与认同度普遍不高,社会捐助也不是太发达,导致我省大部分的智障儿童生活能力是否足以在社会中正常生活还是值得深思。

2、生活技能的重要性:生活能力是一个人正常生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教育”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员所接受,并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因素:那么对于智漳儿童的教育而言,培养孩子们的生活、生存能力就更加重要了。

《智力障碍儿童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智障儿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因为智障儿童中的绝大多数人走出校门后,首先面临的是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大家都知道对智障儿童的护理和照顾是有时空限制的,别人不能跟他们一辈子,终究还得孩子自己独立生存,无微不至的替代不等于孩子生活能力的形成。

所以我们确立研究目标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孩子们学会生活技能,能够自主自立上,能够更好地生活他们将来要融入社会,与社会其他成员交往、共处所要碰到的问题是很多的,所以说对他们而言,诸如购物、向人问路、乘车、使用公共设施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很难适应家庭和社会的生存:换句话说,特殊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学会生存技能,将会比学习概念化的文化知识更有实用的价值。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 引言1.1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智力障碍儿童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智力发育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儿童。

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学会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如穿衣、洗脸、刷牙等,孩子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个能够自主完成日常生活所需的孩子,更容易独立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降低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生活效率。

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实现更好的社会融合。

这也是社会各界应当关注和支持的一个重要领域。

【字数:227】2. 正文2.1 评估孩子的现状和潜力评估孩子的现状和潜力是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目前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包括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哪些日常生活活动,例如穿衣、洗脸、刷牙等。

也要考虑孩子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情绪状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自理能力培养过程。

在评估孩子的现状的也要关注他们的潜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我们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有的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来帮助他们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全面评估孩子的现状和潜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为接下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打下基础。

评估是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第一步,也是确保培养计划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

【字数:204】2.2 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是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步骤之一。

每个儿童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需要根据其具体的需求和能力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操作训练活动

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操作训练活动

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操作训练活动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儿童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操作训练活动为了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

本文将分享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活动简介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提供模拟环境和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提升他们的自我照顾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活动目标1.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包括穿衣、洗脸、刷牙、洗手等。

2.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饮食能力,包括自己动手准备简单的食物。

3.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居住环境整理能力,包括整理书包、房间等。

4.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搭建模拟环境:在教室内设置各种实际操作的模拟环境,如洗手台、床铺、餐桌等。

2. 准备教具和材料:根据活动内容准备好有关的教具和材料,如洗衣盆、毛巾、牙刷、筷子、水果等。

3. 制作教具和图片卡片:制作一些简单易懂的教具,如图示化的穿衣卡片、刷牙步骤卡片等。

四、活动步骤1. 活动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操作训练:根据预设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相关操作训练。

例如,引导学生按照穿衣卡片上的步骤正确穿衣;引导学生按照洗手台上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洗手动作等。

3.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参与进去并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安排学生在模拟的餐厅环境中自己动手夹取食物;安排学生自行整理课桌等。

4. 应急处理训练:模拟一些紧急情况,让学生学会正确应对,如火灾、意外伤害等。

通过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

五、活动要点1. 温馨提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经常给予学生温馨的提示,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

2. 简明扼要: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尽量减少指令的数量和复杂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水平低于同龄人水平的儿童。

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帮助。

为了了解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某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智障儿童,共计50人,男女比例相近,年龄在6至16岁之间。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于获取智障儿童的基本情况和自理能力表现情况,访谈法主要用于深入了解智障儿童的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调查结果1.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智障儿童的家庭大多数是低收入或单亲家庭,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智障儿童的兄弟姐妹有一定比例为智障或疾病儿童。

2.生活自理能力表现(1)个人卫生调查结果显示,50%智障儿童能够自主洗脸和刷牙,20%以上智障儿童能够自主穿衣、整理床铺和洗澡。

但仅有10%的智障儿童能够自主剪指甲和洗衣服。

(2)进餐调查结果显示,30%智障儿童能够独自进食,但任然有30%智障儿童需要与家人或教师的帮助才能完成进食。

(3)户外活动调查结果显示,40%智障儿童能够自主出门活动,但需要外界的指引,另外40%的智障儿童需要家人或教师的陪伴才能出门,而剩余20%智障儿童几乎无法出门。

访谈结果通过访谈儿童、教师和家长,了解智障儿童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需求较大的生活技能包括独自剪指甲、洗衣服、做饭等,这些难以独自完成的生活技能会对智障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2)智障儿童对情感的需求较高,他们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以及社交活动的机会。

但目前社会中存在着对智障儿童的歧视和排斥,这些都是智障儿童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3)智障儿童的自尊心较低,他们更容易被动物化,缺乏发言权和选择权,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结论智障儿童是一类需要家庭和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

调查显示,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较为薄弱,需要家庭、教师和社会的多方面支持。

同时,智障儿童也存在着较高的心理需求,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智障儿童是指智力水平低于正常人的儿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完全自理。

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当前社会中,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不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困难也各不相同。

有的智障儿童可能无法独立完成简单的生活动作,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而有的智障儿童则可能能够通过一些训练和指导逐渐提高自理能力。

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了解智障儿童目前的生活自理情况,探讨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其自理能力的方法,可以帮助更多的智障儿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也可以为未来的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是指智力发展迟缓或受损的儿童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自我照顾、卫生、饮食、穿着等方面。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探讨提高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探讨智障儿童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并通过实践案例展示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提升情况,从而更好地引起社会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本研究,有助于为智障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支持,促进其自立自强,提高生活质量,进而促进智障儿童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意义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认同。

增强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压力,提高社会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也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提升生活质量。

研究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实现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摘要]智力障碍儿童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是其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培养智障儿童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还能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自信心,使其融入社会,回归主流。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个案研究一、前言我国在特殊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已经成为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是儿童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国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完善教育制度,让特殊儿童受到应有的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包括自理能力的发展。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其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智障儿童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精神和人生态度。

所以,智障儿童必须学会生活自理。

然而智障儿童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与独特的情绪情感体验,使他们比普通正常孩子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长期得不到社会各界重视,自身也有生理缺陷,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且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因此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已成当务之急。

本文探究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因及状况,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二、个案基本资料(一)基本情况庄媛,女,8岁,现就读于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培智一年级,个案注意力分散,智力低下,常常不在状态,不能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但能听见,会咿咿呀呀,但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在生活方面不会完成自己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大小便等基本的自理。

三、训练过程(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观察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初步记录了个案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观察内容具体有洗脸、刷牙、穿衣、吃饭、如厕等一些日常最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问题。

详细情况见表1。

2.访谈针对上面表1出现的问题,我们对个案庄媛的妈妈进行了访谈,目的是找出造成个案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深入挖掘表象与内在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自身现阶段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方案。

以下是根据访谈所记录的内容:据个案妈妈说庄媛小时候持续不断地发高烧,大脑器质性方面遭到损伤导致她智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阻碍。

父母觉得造成庄媛这种情况可能与自己有关,因此对她更心疼加宠爱,以至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刚开始时,王清觉得这些像玩耍一样自己会动手尝试,却每次都会有失误,母亲脾气比较急躁,觉得让庄媛来做反而会有麻烦更加耽误时间,直接帮助其完成,而父亲工作繁忙无暇管教孩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母亲包办庄媛日常生活的所有事宜,最终导致了个案庄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不会。

根据上面的访谈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造成个案现阶段状况有两种原因:(1)个案自身原因,(2)父母家庭教育问题。

但本研究仅研究和训练个案本身。

据此设计一下训练方案。

1训练预期目标表22选择强化物在训练个案生活自理技能时,选择强化物对对个案进行训练,有利于促进个案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根据庄媛的爱好,选择微笑、漫画、新玩具、贴纸等作为强化物。

3训练计划实施(1)针对洗脸这一项生活自理技能,我们设定了预期目标是:庄媛“知道早晚要洗脸”。

本研究采用了行为改变技术中的塑造法对个案进行训练。

所谓塑造法是指在建立一个新行为,从起点开始对与该行为有关的一系列反应逐个进行正强化来达到最终的预期目标。

在认知领域建立早晚洗脸的概念和意识。

起初,教师将庄媛带到生活适应功能室,给庄媛播放与洗脸有关的视频,并且热情亲切的和个案聊天。

让个案模仿老师洗脸的过程,并跟着老师做,老师在早晚时候,提醒和指导个案洗脸,让个案知道早晚洗脸的概念。

根据对庄媛的了解,我们在生活适应功能室放了许多庄媛最喜欢的漫画书。

因此,个案去生活适应功能室的行为被强化了。

庄媛就很喜欢去生活适应功能室。

过几天,老师要求个案庄媛看漫画书之前先进行洗脸10秒,在洗完脸后,老师便及时给她漫画书看。

第二天,洗脸时间延长到10秒,这样庄媛就洗脸20秒之后才可以看漫画书。

当她能够知道早晚要洗脸后,我们就可以不给予强化物了。

最终,庄媛能够知道早晚要洗脸。

(2)在刷牙方面,该个案现阶段所具有的情况:是刷牙时吞咽牙膏泡沫,据此我们想通过训练让庄媛“知道要吐掉牙膏泡沫”。

在训练过程,本研究中采用模仿法对个案进行训练。

在训练前,我准备好牙膏、牙刷、水杯。

在训练时,我在班里挑选两个会刷牙的学生与庄媛一起进行刷牙吐泡沫这个训练。

我运用模仿法中的榜样法来增强个案吐牙膏泡沫的行为,并以自己的关注和表扬作为强化物。

每当其他两位同学能准确吐掉牙膏泡沫,我就关注她们并对她们进行表扬和给予个案喜欢的东西;而庄媛没有完成吐掉牙膏泡沫,则不给予任何反应。

在以后的几天里,班里的两位学生一直得到奖励。

庄媛便开始模仿两位同学的行为以获取老师的关注和奖励。

当庄媛能够吐掉牙膏泡沫,不再吃掉后,老师立即对庄媛进行关注并表扬他,给予她喜欢的东西。

直到最后能不用强化物就可以自己吐掉牙膏泡沫。

(3)对于穿衣这一项生活自理技能,我们设定预期目标是:庄媛“会穿好开衫上衣,并拉好拉链”。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逆向链锁法对个案进行训练。

让其最终学会穿拉链式开衫上衣。

在训练前:准备一件宽松并易于穿着操作的拉链开衫,将穿好拉链的开衫上衣的整个过程分解成具体的行为环节如下——1)把拉链开衫从衣柜拿出来,放在自己面前;2)双手拿起开衫衣服,左手抓住衣领,右手对准开衫一个相应的衣袖里;3)左手抓住衣领,右手前臂伸进开衫一个相应的衣袖里;4)左手抓住衣领往肩的方向拉,同时右手从袖口伸出,穿好一个衣袖;5)右手拉住衣领,左手对准开衫另一个衣袖里;6)右手拉住衣领,左手前臂伸进开衫一个相应的衣袖里;7)右手拉住衣领,往肩的方向拉,同时左手从袖口伸出,穿好另一个衣袖;8)捏住开衫两侧的下摆,把开衫向下拉好;9)双手分别握住拉链下方的两端;10)用手把拉链下方的一端对准另一端,并插入拉链槽内;11)用一只手捏住拉链下端,另一只手握住拉链链头慢慢往上拉。

在训练时:第一步,先训练最后一步。

即按照上面的开衫链锁分解,帮助庄媛完成1)—10)步,11)步则手把手地教她。

当庄媛把拉链拉好后,给予她所喜欢的小贴纸作为奖励;第二步,在熟悉和掌握了第11)步后,开始训练倒数第二步,先帮庄媛完成1)—9)步,10)步手把手地教她。

在教她10)步的同时,还紧接着练习11)步。

在庄媛掌握了10)步后,给予言语赞扬以及她喜欢的事物、、、就这样,一步接一步地这样依次进行逆向训练。

直到庄媛学会了穿拉链开衫上衣。

(4)吃饭是人生存下去必备的生活技能之一,因此对个案的吃饭技能培养也是我们训练的重中之重。

让庄媛“缩短进餐时间,能较快地咽下食物”。

是训练的关键点。

本研究决定采用行为改变技术中的消退法和正强化来对个案进行训练。

在训练初期,我们对庄媛进餐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更不喂她,结果庄媛的进餐时间更长了。

因此,我决定改变策略,开始跟庄媛讲道理,让她知道老师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她能较好的进餐,使身体长得好。

并且活动课的时候给她讲“良好进餐习惯”的故事给她听,让她懂得良好进餐习惯的好处。

在一次吃中午饭的时候,吃的是肉丸子西红柿鸡蛋汤,庄媛很喜欢吃并且吃的也很快,我抓住这一点变化,马上给予强化,表扬她并给她喜欢的漫画书或者新玩具。

庄媛非常高兴,老师继续鼓励她要大口吃饭,吃得快一些,这样就可以给她喜欢的新图书让她看。

果然庄媛有一些进步。

后面又继续鼓励庄媛吃饭的速度提高一些,然后给她喜欢的新玩具作为奖励。

在训练过程中,每当庄媛吃得比较慢时,不理睬她,而当她自己吃得有一点点进步时,就鼓励强化。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良好行为的强化刺激,庄媛在进餐时间和习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5)在表2中,明确列出对庄媛大小便这一生活技能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庄媛“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便意,较能控制大小便”。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行为改变技术中的渐隐法进行训练。

给庄媛充足的水。

让吃较咸的食物和喝足够的水(每天8-10杯水)来让庄媛有想上厕所的意愿,在给庄媛喝了很多水之后,带着庄媛到厕所,让庄媛跟着老师说(老师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我想要上厕所”,当庄媛模仿跟着说“我想要上厕所”,老师就带她上厕所。

说对了便奖给她一个喜欢的新玩具,同时语言奖励说“好孩子”,说不好,就重做。

第二步,老师指着厕所说(老师的声音放低只起到提示作用):“我想要上厕所”,个案庄媛能模仿说出“我要上厕所”,老师就带她上厕所,说对了便奖给她喜欢的新玩具。

第三步,老师指着厕所,让庄媛自己说我要上厕所,并带她进入厕所,如厕。

说对了仍然给予奖励,说不对重新做一遍,直至完成任务。

五、训练结果经过三个月对个案生活自理能力技能进行训练,个案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一)个案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结果如下:(二)个案庄媛由最初的什么都不会,什么也不干,到现在能自己洗脸、穿衣、吃饭,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可以完成刷牙、大小便。

个案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

六、反思(一)确定强化物,吸引个案兴趣进行训练对于重度智障儿童来说,抓住他们的心理,确定强化物来吸引兴趣进而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用他们所喜欢或者易接受的事物来鼓励他们,会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二)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在整个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总结到不能急于求成,对个案过分要求,这样反而容易出错。

要将任务分解,采取小步子,多循环的方式,不断深化巩固期望行为,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中让个案循序渐进的达到目标行为。

从训练后期庄媛生活自理能力有提高时,与原问题相对比,可以发现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三)多方支持合作,注重强化巩固训练计划的实施,需要学校环境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该个案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母亲包办代替,因此,家长应该和教师联合起来对孩子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有必要对训练结果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巩固。

回到家后家长也应该适时作出一些训练来促进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定期地将孩子的生活自理情况记录下来报告给老师。

本研究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

训练过程只有2个月,对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来说,持续时间更长的训练过程可能效果会更好,需生活老师或者其他老师对个案后期生活自理能力加强训练。

[参考文献][1]郝传萍、张瑜、马薇.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的个案研究[C].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17期[2]蒋姿.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J].教苑教学研究,2015年09期[3]王桐娇.提高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案研究[J].智力障碍研究,2015年10期[4]韩晓兵.提高智障儿童个人卫生自理能力的个案研究[N].科研天地,2014年01期[5]杨世容.浅谈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T].专业视窗,2015年11期[6]庞健、周萍.浅谈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P]教育讲坛,2013年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