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分类型讲解(60种)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奥数种类

四年级下册奥数种类

四年级下册奥数种类
以下是四年级下册奥数的一些常见种类:
1. 逻辑推理类: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包括找规律、填空、解谜等。

2. 计算技巧类: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数学运算规则的掌握和运算技巧的灵活应用,如四则运算、快速计算等。

3. 几何类: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几何形状的认知和几何关系的理解,包括图形的分类、相似、对称、投影等。

4. 排列组合类: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排列组合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包括求排列、组合的个数,解决装箱、分苹果等问题。

5. 递推公式类: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数列、图形等规律的分析和递推能力,包括找出规律、补充数字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奥数种类,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题目。

在学习奥数时,除了做题训练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分类分类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特别是在计数、数个数的问题中,分类的方法是很常用的;可分为这样几类:1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共4条,分别是:AB,AC,AD,AE;2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共3条,分别是:BC,BD,BE;3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共2条,分别是:CD,CE;4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1条,即DE;一共有线段4+3+2+1=10条;还可以把图中的线段按它们所包含基本线段的条数来分类;1只含1条基本线段的,共4条:AB,BC,CD,DE;2含有2条基本线段的,共3条:AC,BD,CE;3含有3条基本线段的,共2条:AD,BE;4含有4条基本线段的,有1条,即AE;有长度分别为1、2、3、4、5、6、7、8、9、10、11单位:厘米的木棒足够多,选其中三根作为三条边围成三角形;如果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11厘米,那么,共可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提示:要围成的三角形已经有一条边长度确定了,只需确定另外两条边的长度;设这两条边长度分别为a,b,那么a,b的取值必须受到两条限制:①a、b只能取1~11的自然数;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11 一种2、11 2、10 二种3、11 3、10 3、9 三种4、11 4、10 4、9 4、8 四种5、11 5、10 5、9 5、8 5、7 五种6、11 6、10 6、9 6、8 6、7 6、6 六种7、11 7、10 7、9 7、8 7、7 五种8、11 8、10 8、9 8、8 四种9、11 9、10 9、9 三种10、11 10、10 二种11、11 一种1+2+3+4+5+6+5+4+3+2+1=36种小学奥数解题方法2——化大为小找规律对于一些较复杂或数目较大的问题,如果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我们不妨把问题尽量简单化,在不改变问题性质的前提下,考虑问题最简单的情况化大为小,从中分析探寻出问题的规律,以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就是解数学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归纳,我们也可以叫做“化大为小找规律”;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提示:先不考虑10条直线,而是先看1条、2条、3条直线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几块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第一条直线:分成 2 块第二条直线:分成2+2=4 块第三条直线:分成2+2+3=7 块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我们发现这样的规律:=2+2+3+4+5+6+7+8+9+10=2+54=56块这就是说,10条直线可把长方形分为56块;小学奥数解题方法3——把未知量具体化一般情况下,题目中的未知量不可以随便假设;有时,问题中所求的未知量与其它相关的未知量具体是多少并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这些没有关系的未知量设为具体数;”幼儿园把一筐苹果平均分给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得6个;如果全部分给大班小朋友,那么平均每人可分10个;如果全部分给小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几个全部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几个,与苹果的总个数有关系,而与人数无论是两班人数,还是大班人数都没有关系;苹果总数=两班总人数×6苹果总数=大班人数×10所以,大班人数×10=两班总人数×6设两班100人大班100×6 ÷ 10=60人小班100-60=40人600 ÷40=15个小学奥数解题方法4——试验将一根长为374厘米的铝合金管截成若干根长36厘米和24厘米的短管;问剩余部分的管子最少是多少厘米提示:从题目的问句看,应抓住“最少”二字来思考,先考虑没有剩余,再考虑剩余1厘米、2厘米……1如果把这根长管截成若干根两种不同规格的短管后没有剩余,那么374应该是4的倍数,因为两种短管的长度36厘米、24厘米都是4的倍数,但374不能被4整除,所以没有剩余不可能;2如果截成若干根两种不同规格的短管后只剩下1厘米,根据36、24都是偶数,“偶数的倍数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偶数”可推知,原来铝合金管长应为奇数,这与管长374偶数的条件矛盾,所以,剩1厘米也不可能;3如果最后剩下2厘米;这种情况有可能;374÷36+24=6……14;这说明两种都截6根余14厘米,这时需要调整:少截一根24厘米长的,加上14,24+14=36+2,正好合一根36厘米长的,还剩2厘米;小学奥数解题方法5——移多补少在“平均”二字中,“平”就是“拉平”,也就是移多补少,“均”就是相等;“平均”二字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用“移多补少”的办法,使每份数量都相等;因此,移多补少是我们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的重要思考方法;新光机器厂装配拖拉机,第一天装配50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装配5台,第三、第四两天装配台数是第一天的2倍多3台,平均每天装配多少台用四天装配总台数除以4,综合算式为:50+50+5+50×2+3÷4=52台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假设每天都装配50台,那么四天一共多装配5+3=8台,把这8台平均分成四份,8÷4=2台,因此,平均每天装配50+2=52台综合算式为:50+5+3÷4=52台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角钱,问甲应收回多少钱以分为单位4角=40分40× 3=120分120÷ 8=15分15× 5-40=35分小学奥数解题方法6——等量代换“曹冲称象”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提示:我们根据“2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把木箱换成纸箱,也就是说,把300双球鞋全部用纸箱装,不用木箱装;根据已知条件,2个木箱里的球鞋刚好装满4个纸箱,再加上原来已装好的6个纸箱,一共是10个纸箱;这样,题目就变为“把300双球鞋平均装在10个纸箱里,平均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可以求出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也就能求出一个木箱装多少双球鞋;用两台水泵抽水,小水泵抽6小时,大水泵抽8小时,一共抽水312立方米;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于大水泵2小时的抽水量,两种水泵每小时各抽水多少立方米5小=2大大换小:8 ÷ 2 × 5=20 时小:312 ÷20+6=12立方米大:12 × 5 ÷ 2=30立方米小学奥数解题方法7——画图在数学中,“数”与“形”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亲兄弟;几乎所有的数量关系或数学规律都可以用生动形象的示意图来反映;A、B、C、D与小青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A 已经赛了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问小青已经赛了几盘两堆煤,第一堆16吨,第二堆10吨,5天内两堆煤烧掉同样多吨数,这样第一堆剩下的煤正好是第二堆所剩煤的4倍;问5天中两堆煤被烧掉了多少吨小学奥数解题方法8——反过来想当你按习惯思路解决问题困难时,不妨也反过来想想;反过来想,是我们解数学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用淘汰制比赛从200名乒乓球选手中产生一名冠军,问应进行多少场比赛淘汰199人需要比赛199场1至1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的和是多少从1至100的和中去掉9的倍数,就是不能被9整除的数的和了1+2+3+;;;+100=50509 ×1+2+3+…+11=5945050-594=4456小学奥数解题方法9——分析因果关系分析,也就是抓住结果找原因;我们解数学题,也应当学会这种顺藤摸瓜,分析因果关系的本领;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我们先把两次倒水的情况作一次比较;从连瓶重量来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重了“600-440=160克”,怎么会多160克的呢因为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倒了“5-3=2杯”水;这样,我们就容易求出每杯水的重量为:160÷2=80克;空瓶重量600- 80×5=200 克这类应用题的一般思路:1先比较两种情形,从数量上看出差别;2分析造成这种数量差别的原因;3利用这种因果关系来沟通题目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并求出正确答案;兴旺养猪场,如果每间猪圈养猪8头,就还有4头猪没有猪圈养;如果每间猪圈养猪10头,将空出2间猪圈;问这个养猪场有多少间猪圈共养了多少头猪10×2+4÷10-8=12间8×12+4=100头或10×12-10×2=100头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0——假设小华解答数学判断题,答对一题给4分,答错一题扣4分,她答了20道判断题,结果只得56分;小华答对了几题假设小华全部答对:该得4×20=80分,现在实际只得了56分,相差80-56=24分,因为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一题扣4分,这样,一对一错相比,一题就差8分4+4=8,根据总共相差的分数以及做错一题相差的分数,就可以求出做错的题数:24÷8=3题,一共做20题,答错3题,答对的应该是:20-3=17题4×17=68分答对的应得分4×3=12分答错的应扣分68-12=56分实际得分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63分,其中男生平均得60分,女生平均得70分,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名假设100名同学都是男生,那么应得分60×100=6000分比实际少得63×100-6000=300分原因是男生平均分比女生少70-60=10分求出女生人数为300 ÷ 10=30名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1——转化数学题常用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法——转化;这种转化通常是指转化条件或问题,特别是转化题中的数量关系;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这个两位小数是多少一个数的99倍是,求这个数;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1,余数是3;如果把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相加,它们的和是22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题目中前一句话换个说法就是:被除数比除数的21倍还多3;再换个说法就是: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比除数的“21+1”倍还多3;题目中第二句话换个说法是: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225-21+3=201;整个题目的意思换个说法就是:201比除数的22倍多3;从而可以先求出除数是:201-3÷22=9可求出被除数是:21×9+3=192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2——抓不变量数学题中,常常会出现数量的增减变化,但这些量变化时,与它们相关的另外一些量却没有改变;这种“不变量”往往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起到重要作用;例一今年小明8岁,小强14岁;几年后小明和小强岁数的和是40岁从年龄上不变来找解题的“突破口”小明和小强的年龄差是:14-8=6岁小明那一年是:40-6÷2=17岁是在几年之后呢17-8=9年例二王进和张明计算甲、乙两个自然数的积这两个自然数都比1大;王进把甲数的个位数字看错了,计算结果为91,张明却把甲数的十位数字看错了,计算的结果为175;两个数的积究竟是多少91=7×13 =1×91 ,所以175和91的公约数是1或7,因为乙数比1大,所以乙数一定是7;抓住:一个因数乙数没有变,乙是91和175的公约数91÷7=13……王进看错了的甲数175÷7=25……张明看错了的甲数;15×7=105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3——找隐蔽条件应用题中的隐蔽条件,往往是分析问题的突破口或者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审题时如果感到缺少条件,你不妨提醒自己:有没有什么隐蔽条件一个家庭由丈夫、妻子、女儿和儿子组成,他们的年龄和是73岁;丈夫比妻子大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4年前这个家庭成员的年龄和是58岁;请问:这个家庭成员现在的年龄各是多少岁隐蔽条件,可以推知:儿子今年才3岁;由“女儿比儿子大2岁”可以算出女儿今年是:3+2=5岁从而可知,丈夫与妻子现在的年龄和是:73-5+3=65岁由他们的年龄差是3岁,容易算出丈夫今年是:65+3÷2=34岁妻子今年是:65-34=31岁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厘米,其中有一条边长是6厘米,求另外两条边的长;等腰三角形的腰不能是6厘米,所以只能底是6厘米另两条边:24- 6÷2=9厘米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4——整体看问题从整体上观察思考,全面地审题;例一有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花去元;如果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花去元;现在买甲、乙、丙各1件,需要花多少钱买甲3件,乙7件,丙1件,花元①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花元②要想求出买甲1件,乙1件,丙1件,共需花多少钱,必须使上述①与②中对应的“件数”相差1;为此,可转化已知条件:将条件①中的每个量都扩大3倍,得:买甲9件,乙21件,丙3件,花元③将条件②中的每个量都扩大2倍,得:买甲8件,乙20件,丙2件,花元④所以,买甲、乙、丙各一件,共需要花的钱数为元例二一条马路长2000米,老张在马路的一端,老李在马路的另一端;他们分别从这条马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对而行;老张每分钟走60米,老李每分钟走40米;老张带着一条狗,狗每分钟跑120米;这条狗与老张一同出发,碰到老李时就向老张跑,碰到老张又向老李跑,……直到老张与老李相遇;问这条狗从出发到老张与老李相遇时共跑了多少米提示:不需要把狗每趟所跑的路分别算出来,只要用它的速度乘一共所跑的时间就可以了;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5——分情况讨论对于那些缺少条件,看上去无法回答的问题,经过全面深入的思考,分几种情况来讨论,是可以找到问题的完整全部答案的;例一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400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出发对开,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距80千米例二在连续的49年中,最多可以有多少个闰年最少应该有多少个闰年49年中有几个4年,一般就有几个闰年在通常情况下,连续49年中有12个闰年;49年必须是连续的;但它没有规定这49年的起止时间;但,当第一年是闰年时,最后一年也正好是闰年例三把一根竹竿垂直插入水中,在竹竿上刻上一个记号表示水深;再把这根竹竿掉过头来插入水中,也刻上一个记号表示水深;已知两个记号相距10厘米,是水深的十分之一;求竹竿的长;一种:水深:10×10=100厘米竿长:100+100+10=210 厘米另一种:水深:10×10=100厘米竿长:100+100-10=190 厘米例四一根铁丝可以弯成长、宽分别是4厘米、3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弯成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4+3×2=14厘米14 ÷8=厘米× =平方厘米4+3×2=14厘米14 ÷7=2厘米2 × 2=4平方厘米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6——逐步调整你可以根据题中的部分条件,找到一个与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准答案”,然后再对它进行修改或调整;这样一步一步地逼近,最后一定会得到符合题中所有条件的正确答案的;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7——合理变形把算式合理变形,是我们进行简便计算最常用的方法;99×99+199=100-1x100-1+200-1 =100x+1+200-1 =10000合理的变形可以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捷而灵活;怎样的变形才是“合理”的呢1题目变形之后,要使隐蔽的简算特点暴露出来;2只能变“形”,而不能改变数的大小;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8——用字母表示数方方、圆圆、丁丁、宁宁四个小朋友共有45本书,但是不知道每人各有几本书;如果变动一下:方方的减少2本,圆圆的增加2本,丁丁的增加一倍,宁宁的减少一半,那么四个小朋友的书就一样多;问:每个小朋友原来各有几本书解:设一样多是x本;X+2+X-2+X ÷ 2+2X=45X=10小学奥数解题方法19——借来还去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临终时决定把家里的17头牛全部分给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分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分得三分之一,小儿子分得九分之一,但不能把牛杀掉或卖掉;三个儿子按照老人的要求怎么也不好分;后来一位邻居用“借来还去”法顺利地把17头牛分完了;某汽水厂规定:用3个空汽水瓶可换一瓶汽水,某人买了10瓶汽水,问他总共可喝到几瓶汽水如果3个空瓶可换1瓶汽水,那么有2个空瓶就可喝到1瓶汽水;这是因为:有了2个空瓶,再到别人那里“借来”1个空瓶,就可换来1瓶汽水,喝完把空瓶给别人“还去”,这时不欠不余;10瓶汽水喝完后得10个空瓶, 10个空瓶又可换来5瓶汽水,总共可喝到“ 10+5=15”瓶汽水;。

小学奥数的6大板块知识点

小学奥数的6大板块知识点

⼩学奥数的6⼤板块知识点
⼩学奥数板块
⼀,计算板块
四则运算简算定律,等差数列求和通项公式,多位数乘法,平⽅差,⽴⽅差,平⽅求和,⽴⽅求和公式等内容。

⼆,计数板块
包含容斥原理,抽屉原理,排列数,组合数应⽤,⼏何计数,分类枚举,归纳法总结规律等内
容。

三,数论板块
数论知识⽐较宽泛,也是公认最难的部分。

包含奇偶分析,整除特性,质数合数,特殊数的分
解,余数定理,⼗进制和⼆进制转等内容。

四,⼩学应⽤题板块
应⽤题是⼩学数学的⼤类,包含归⼀,和差倍,盈亏,鸡兔同笼,平均数,页码,植树,⽅
针,⽜吃草等问题内容。

包含⼏何基础概念,周长,⾯积公式,⼏何五⼤模型举例,正⽅体展开图等内容。

包含基础⾏程(相遇与追及),⽕车过桥,流⽔⾏船,发车问题,时钟问题等内容。

小学奥数分类

小学奥数分类

一、行程问题:简单相遇、二次相遇、多次相遇、火车过桥、流水行船、环形跑道、基本行程、多人行程、钟面行程、走走停停、接送问题、发车问题、电梯行程、猎狗追兔、平均速度
二、数论问题:数的整除、约数倍数、余数问题、质数合数、奇偶分析、中国剩余定理、位值原理、完全平方数、整数拆分、进位制
三、几何问题:巧求周长、几何的五大模型、勾股定理与弦图、圆与扇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立体图形染色计数、其它直线型几何问题、格点与面积
四、计数问题: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组合、枚举法、标数法、捆绑法、插板法、排除法、对应法、树形图法、归纳法、整体法、递推法、容斥原理
五、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盈亏问题、年龄问题、植树问题、牛吃草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浓度问题、比例问题、还原问题
六、计算问题:数学计算公式、繁分数的计算、分数裂项与整数裂项、换元法、凑整、找规律、比较与估算、循环小数化分数、拆分、通项归纳、定义新运算。

【新】小学奥数知识点分类【完整】

【新】小学奥数知识点分类【完整】

小学奥数知识点分类小学奥数大约80 个知识点,可分成5 大类,数论和行程是重点也是难点。

基础知识和差倍、年龄、植树、周期、鸡兔、方阵、逻辑、容斥、排列组合等计算能力速算与巧算、分数百分数、循环小数、分数拆分、四则混合运算等等行程问题相遇、追及、行程、流水、过桥、时钟、圆周、发车间隔等等数论问题平方数、奇数、偶数、约数、倍数、质数、合数、整除、余数、进制图形问题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几何计数、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阴影面积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点列表1 归一归总9 鸡兔问题17 加法乘法原理2 和差问题10 方阵问题18 排列与组合3 和倍问题11 抽屉问题19 商品利润4 差倍问题12 容斥问题20 存款利息5 植树问题13 逻辑问题21 浓度问题6 年龄问题14 数字谜22 工程问题7 盈亏问题15 等差数列23 正反比例8 周期问题16 一笔画24 牛吃草问题第二部分计算能力万丈高楼平地起,计算能力任何时候都是学好数学的根基,必须高度重视!第三部分数论知识数论由于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且小学数论与中学的代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数论知识点列表1 定义新运算 6 整数进制2 约数倍数7 数的整除3 奇数偶数8 余数与同余4 质数合数9 高斯取整5 平均数10 不定方程第四部分图形知识图形属于小学奥数三大专题之一,主要考察学生们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建构、以及对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图形问题的重点在于等积变换的直线型面积数论知识点列表1 几何计数 4 体积与表面积2 周长与面积 5 阴影面积3 长方体与正方体 6 直线型面积第五部分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完整版)小学数学奥数35个专题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

(完整版)小学数学奥数35个专题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

6.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7.牛吃草问题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年:一年有366天;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平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9.平均数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基本算法: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10.抽屉原理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小学数学奥数题分类及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奥数题分类及解题技巧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 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 的和,差,倍数关系① (和-差 ) ÷ 2=较小数较小数+差 =较大数差÷ (倍数 - 1)= 小数和÷ (倍数+ 1)= 小数公式和-较小数 =较大数小数×倍数 =大数 小数×倍数 =大数② (和+差 ) ÷ 2=较大数小数+差 =大数和-小数 =大数较大数-差 =较小数和-较大数 =较小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 一般是那个“单一量”, 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 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植树问题在直线或者不封闭在直线或者不封闭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 基本类型的曲线上植树,两端 的曲线上植树,两 封闭曲线上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都植树端都不植树 植树植树基本公式棵数 =段数+ 1 棵数 =段数- 1 棵数 =段数棵距×段数 =总长棵距×段数 =总长棵距×段数 =总长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 置换问题、假设问题, 就是 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奥数题的分类

奥数题的分类

奥数题的分类
1. 计数类奥数题呀,那可真是像数星星一样有趣呢!比如说计算从 1
到 100 所有数字的总和,这就像把一颗颗星星串起来一样,好玩吧!
2. 几何类奥数题,就像拼拼图一样有意思咧!像求一个奇怪形状的图形面积,不就是把拼图碎片拼出完整画面的挑战嘛!
3. 应用题类奥数题,嘿,这就像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呢!就好比说要算出几个人分苹果怎么分才最公平,这多贴近生活呀!
4. 组合类奥数题难道不是像搭积木一样吗?把不同的元素组合起来,哇,真是充满变化和惊喜呀!比如从一堆不同颜色的球里选出几个特定组合的球,太奇妙啦!
5. 逻辑推理类奥数题,简直如同侦探破案一般刺激呀!像通过一些线索推断出谁是小偷一样,需要我们超级敏锐的大脑呢!
6. 数论类奥数题,就如同探索数字世界的秘密宝藏一样呢!例如探究某个数的规律,这不是很神秘很吸引人嘛!
我觉得奥数题的这些分类都各有各的趣味和挑战,能让我们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发现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

小学奥数所有题型归类

小学奥数所有题型归类

小学奥数所有题型归类目录一、消去法二、页码问题三、还原法四、平均数五、定义新运算六、最大最小七、位置原则八、相遇行程九、追及行程十、火车行程十一、流水行程十二、牛吃草十三、方程十四、不定方程十五、假设法十六、设值法十七、面积计算十八、表面积、体积十九、图形计算消去法例1、学校第一次买了3个水杯和20个茶杯共用134元,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3个水杯和16个茶杯,共用去118元,问水杯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钱?例2、3娄苹果和5娄梨一共是86只,6娄苹果和4篓梨是112只,问每篓苹果和每篓梨各有多少只?例3、买一本故事书和一本科技书要用20元,买同样的3本故事书和4本科技书要用72元,问一本故事书和一本科技书各多少元?例4、7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425千克,同样的3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325千克,求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的重量?例5、甲买了8盒糖和5盒糖共用了171元,乙买了5盒糖和2盒糕共用了90元,问每盒糖和每盒糕各多少元?例6、到商店里买了2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要154元,买3个足球和5个篮球需245元,问买1个篮球和1个足球各多少元?例7、买9张桌子和3把椅子要780元,5张桌子的价钱比3把椅子的价格贵340元,问每张桌子和椅子各多少元?例8、买1千克水果糖,2千克奶糖和3千克巧克力共需76元,买同样的2千克水果糖,4千克奶糖和5千克巧克力共要136元,且奶糖单价是水果糖的1.25倍,求水果糖,奶糖及巧克力的单价?例9、学校购买篮球、排球和足球,第一次各买2个共用去71.4元,第二次买4只篮球2只足球,3只排球共用113.7元,第三次买5只篮球,4只排球,2只足球共用去140.7元,问篮球、排球和足球每只各多少元?例10、小明妈妈用188元买了一件大衣,一条裤子和一双鞋,妈妈记得大衣的价钱比裤子贵117元,大衣和裤子一共比鞋贵138元,问每件价钱是多少?例11、运一批砖,用2辆车和3台拖拉机运,32次运完,如果用5辆汽车和2台拖拉机运,16次运完,现在用11辆汽车装运,几次可以运完?例12、一些人共同分担购买小船的款,其中10人后来决定不参加,余下的人没人要多分担1元,当实际付款时,又有15人退出,最后余下的人每人又多负担2元,问原先同意购船的是多少人?例13、李明、张斌、王刚三人去文具店买练习本,圆珠笔和橡皮,李明买了4本练习本,一只圆珠笔和10块橡皮,共付11元,张斌买了3本练习本,一只圆珠笔和7块橡皮,共付8.9元,王刚买了一本练习本,一只圆珠笔和一块橡皮,问王刚共付多少钱?例14、学校用一笔钱买奖品,若一只钢笔和二本日记本为一份奖品,则可买60份奖品,若以一只钢笔和三本日记本为一份奖品,则可买50份奖品,问这笔钱全部用来买钢笔或日记本,可买多少?例15、甲、乙、丙三人共同去解100道数学题,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60道题,将其中只有1人解出的题叫难题,2人都能解出的题叫中等题,3人都解出的题叫容易题,问,难题多还是容易题多?多多少道题?例16、李强租中了张大伯一块土地,他每年要支付给张大伯800元钱和若干千克小麦,某天他心里打起小算盘,当时小麦的价格为每千克1.2元,这笔开销相当于每亩地70元,但现在小麦市场价已经涨到每千克1.6元,所以他所支付的相当于每亩地80元,通过李强的小算盘,你知道这块土地有多少亩吗?页码问题例1、一本书共204页,问需多少个数码编页码?例2、一本小说的页码,在排版时必须用2211个数码,问这本书共多少页?例3、一本书页码从1至62,即共有62页,再把这本书的各项的页码累加起来时,有一个页码被错误的多加了一次,结果得到的和为2000,问这个被多加了一次的页码是几?例4、有一本48页的书,中间缺了一张,小明将残书的页码相加,得到1131,问缺了哪一页?例5、将自然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无间隔地排成一个大数,123456789101112……问,左起第2000位上的数字是多少?例6、一本书共有205页,给他编上页码1,2,3……205,问数码“1”一共出现了多少次?例7、有一列数1,2,3……999,1000中,数字“0”出现次数为多少?还原法例1、把一个数乘以4以后减去46,再把所得的差了除以3,然后减去10、最后得4,问这个数是几?例2、小马虎在做一道题目时,把一个加数个位的5看成了9,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是123,问正确的结果是多少?例3、学校运来36棵树苗,乐乐与欢欢两人争着去栽,乐乐拿了若干树苗,欢欢看到乐乐拿的太多,就抢了10棵,乐乐不肯,又从欢欢那里抱回来6棵,这时乐乐拿的是欢欢的2倍,问乐乐最初拿了多少棵树苗?例4、甲,乙,丙三组共有图书90本,乙组向甲组借三本后,有送给丙组5本,结果三个组拥有相当数量的图书,问,甲,乙,丙三个组原来有多少本图书?例5、在A商店我花了所带钱的2/3,在B商店又花了省下钱的1/3,离开B商店时,我还有4元钱,问进A商店时我身上有多少钱?例6、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问这捆电线原来有多少米?例7、有一堆棋子,把它四等分后剩下一枚,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份又剩一枚,再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份又剩一枚,问原来至少有多少枚棋子?例8、袋里有若干个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球,这样共操作了5次,袋中还有3个球,问袋中原来有多少个球?例9、三堆苹果共48个,先从第一堆中拿出与第二堆个数相等的苹果并入第二堆,再从第二堆中拿出与第三堆个数相等的苹果并入第三堆,最后又从第三堆中拿出与这时第一堆个数相等的苹果并入第一堆,这时三堆苹果树恰好相等,问:三堆苹果原来各有多少个?例10、有甲、乙、丙三个油桶,各盛油若干千克,先将甲桶油倒入乙丙两桶,使他们各自增加原有油的一倍,再将乙桶油倒入丙、甲两桶,使他们的油各增加一倍,最后按同样的规律将丙桶油倒入甲、乙两桶,这时各桶油都是16千克,问各桶原有油多少千克?例11、兄弟三人分24个橘子,每人所得个数分别等于他们三年前各自的岁数,如果老三先把所得的橘子的一半平分给老大与老二,接着老二把现有的橘子的一半平分给老三和老大,最后老大把现在的橘子的一半平均分给老二和老三,这时每人的橘子数恰好相同,问兄弟三人现在的年龄各多少岁?例12、在电脑里先输入一个数,它会按给定的指令如下运算,如果输入的数是偶数,就把它除以2,如果输入的是基数,就把它加上3,同样的运算,这样进行了3次,得出的结果是27,问原来输入的数可能是多少?例13、小明每分钟吹一次肥皂泡,每次恰好吹出100个,肥皂泡吹出之后,经过一分钟有一半破了,经过两分钟还有十分之一没有破,经过两分半钟肥皂泡全部破了,小明在第20次吹出100个新的肥皂泡的时候,没有破的肥皂泡共有多少个?平均数例1、某班有学生41人,数学考试时有三位同学因病缺考,平均成绩是80分,后来这三位同学补考,成绩为100分,96分和85分,问这时全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例2、五年级同学进行达标抽测,10名学生的跳高成绩分别是99、106、110、97、96、95、82、90、92、93厘米,求他们跳高的平均成绩?例3、30名女生平均体重为22千克,30名男生的平均体重为28千克,问男生女生平均体重是多少?例4、女生是男生人数的2倍,女生平均的体重是22千克,男生平均体重为28千克,问男生女生平均体重是多少?例5、一辆汽车以40千米/小时速度行了120千米,返回时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进,求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例6、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速度行完了一段路程,返回时速度为60千米/小时,求汽车的往返平均速度?例7、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0,如果把这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5,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5,问中间那个数是多少?例8、 一个学生前六次测验平均分数是93,他第七次考多少分就可以使七次平均分数变成94分?例9、 一位同学前六次测验平均分数是93分,他第七次测验成绩比七次测验平均成绩分数高3分,他第七次测验成绩是多少?例10、 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一个数改成1,则5个数平均数是8,问改动的数是几?例11、 ABCD 四个数平均数是75,AB 平均数比CD 平均数多2,A 是90,问B 是多少? 例12、 A 、B 、C 、D 、E 五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求出另四个数的平均数,这样算了五次,得到5个数17、25、27、32、39、问原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例13、 有三个数,每次选出其中两个求得其平均数再加上余下的第三个数,三次得到三个数35、27、25、问三个数分别是多少?例14、 数学测验满分100分,6位同学平均91分,而且分数各不相同,其中最低分65分,问第三名至少的多少分?例15、 数学竞赛男女平均分是63分,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生平均分是70分,问男生女生人数比是多少?例16、 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78分,男生平均75.5分,女生平均81分,问男生是女生人数的几倍?例17、 5个人轮流背两个行李包,从甲地去乙地,已知甲乙两地相聚15千米,问平均每人背包几千米?例18、 9个人在两张乒乓球台上进行单打练习,从9点开始,12点结束,平均每人练习了几分钟?例19、 小刚在计算11个数的平均数时,四舍五入得15.35,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问正确结果是多少?例20、 甲、乙、丙三人买了8个汉堡,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汉堡的钱,乙拿出3个汉堡的钱,丙没带钱,吃完一算丙应拿出4元钱,问甲,乙各应收回多少钱?例21、 甲、乙、丙三人共买一斤三两包子,甲没带钱,乙付了7两包子钱,丙付了6两包子钱,甲和乙吃的一样多,丙比甲多吃一两,吃完一算,甲应付20元,问丙应收回多少钱?例22、 甲、乙、丙、丁四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伙买回同样价格物品若干件,买回后,甲、乙、丙分别比丁多拿了3件,7件,14件,最后一算,乙应给丁14元,问丙应给丁多少元?例23、 黑板上写着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擦去其中的一个后,其余各数的平均数是35717,问擦去的是几?定义新运算例1、 已知a △b=3a-b 2,求10△6=? 例2、 已知4⊕2=4+442⊕3=2+22+2221⊕4=1+11+111+1111求3⊕5? 例3、 对于任意数a 、b 、c 、d 规定<a 、b 、c 、d >=2ab- d c,已知<1,2,3,x >=2,求x ?例4、 对于任意自然数规定n !=1×2×3×4×.....×n ,求1!+2!+3!+.....+100!的个位数字?例5、规定2Θ3=2×3×4 4Θ5=4×5×6×7×83Θ4=3×4×5×6 求a Θb ?例6已知a*b=(a+b )-(a-b ),求9*2例7、a ,b 表示两个数,规定a ⊙b=a+b 2问:①2⊙(23 ⊙45 ) ②34 ⊙16 ⊙x=12,求x 例8、对平面上两点M 、N,,定义运算M △N 表示M 和N 的中点,已知A 、B 、C 、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求以A △B ,B △C 、C △D 、D △A 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例9、a 、b 为任意自然数,R 为常数,规定a △b=ab+R (a+b ),而且1△1=5,求5△8 例10、定义运算a ⊙b=3a+5ab+kb ,其a 、b 为任意数,k 为常数。

小学奥数常见的21个模块知识详解

小学奥数常见的21个模块知识详解

小学奥数最常见的21个模块知识详解,附公式及例题!题型一: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单一量单一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或总量A÷(总量B÷份数B)=份数A【解题思路】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买5支铅笔需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先求出一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再求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题型二: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先找出“总数量”,再根据已知条件解决问题的题型。

所谓“总数量”可以指货物总价、几天的工作量、几亩地的总产量、几小时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一份数量=份数【解题思路】先求出总数量,再解决问题。

【例】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剪裁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问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衣服?解:先求这批布总共多少米——3.2×791=2531.2(米)再求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题型三:和差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解题思路】简单题目直接套用上述公式,复杂题目变通后再套用公式。

【例】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解:直接套用公式——甲班人数=(98+6)÷2=52(人)乙班人数=(98-6)÷2=46(人)【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小学奥数知识树 最全知识体系 最细分类

小学奥数知识树 最全知识体系 最细分类
Level 1
Level 2
整数
定义新运算 代数与方程(非应用题)
代数与方程(非应用题) 数列(使用到公式) 数与运算模 块 小数(不涉及分数)
分数
比和比例 乘方 公式类计算 百分数 取整 枚举法
平面图形计数
最短路线计数问题
最短路线计数问题 加乘原理
计数模块
排列组合
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 抽屉原理
已知页码求数字和 页码错加漏加 基本工程问题(包括求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合作型(包括同时合作和接替型工程问题) 请假型
帮忙型
周期交替型 变速型 列方程解工程问题
头和脚和型
头和脚差型 头差脚和型 和差倍类型 鸡兔互换型 应用题中的等量代换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列不定方程或不定方程组解应用题 图形中的周期 日期中的周期 数列中的周期 尾数中的周期 其他周期问题 基本草长型 基本草减型 多种动物型 草量不同型 牛数变化型(买来几头或卖掉/吃掉几头) 变形牛吃草(抽水、传输、排队等)
多边形

曲线型图形或轨迹(圆与扇形) 图形操作类问题 观察物体 常见立体图形
常见立体图形
组合立体图形
小正方体堆砌数量相关计算
简单行程 s-v-t图像分析相关问题 相遇问题(包括简单与复杂的单纯的相遇问题以及疯狗 问题) 追及问题(包括简单与复杂的单纯的追及问题) 相遇追及综合 多人相遇/追及(三人及以上的相遇/追及问题) 多次相遇/追及(双人) 多人多次相遇/追及综合(不包括接送问题) 火车过定点 火车过桥(包括桥桥组合:一车过两桥和两桥夹一车) 火车过动点(包括火车过火车上的人) 过点过桥组合 错车与超车 一水一船(包括简单知二求二以及反比法方程法解一水 一船问题) 水速变化船速不变问题 船速变化水速不变问题(不涉及相遇追及) 流水行船中的相遇与追及(包括在水里掉东西的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解析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解析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解析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2、有137吨物资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旳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旳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旳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旳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4、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如何样安排四人旳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旳总时刻最少,并求出那个总时刻。

5、甲、乙、丙、丁四个人过桥,分别需要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

因为天黑,必须借助于手电筒过桥,但是他们总共只有一个手电筒,同时桥旳载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两个人旳重量,也确实是说,每次最多过两个人。

现在希望能够用最短旳时刻过桥,如何样才能做到最短呢?你来帮他们安排一下吧。

最短时刻是多少分钟呢?6、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需2分钟,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赶一头牛过河。

要过河时刻最少?是多少?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一〕1.【试题】计算9+99+999+9999+999992【试题】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3【试题】计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4【试题】计算9999×2222+3333×33345.【试题】56×3+56×27+56×96-56×57+566.【试题】计算98766×98768-98765×98769四年级奥数题:年龄问题1、父亲45岁,亲小孩23岁。

小学奥数知识点分类大全

小学奥数知识点分类大全

小学奥数知识点分类大全可分成5大类,数论和行程是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部分计算基础基本公式1.运算顺序第一级:括号:()→[ ] → { }第二级:×÷第三级:+-同一级别可以交换运算次序2.去括号①a+(b+c)=a+b+c a+(b-c)=a+b-c②a-(b+c)=a-b-c a-(b-c)=a-b+c③a×(b×c)=a×b×c a×(b÷c)=a×b÷c④a÷(b×c)=a÷b÷c a÷(b÷c)=a÷b×c3.分配律/结合律乘法: a×(b+c) = a×b+a×c a×b+a×c= a×(b+c)除法:(a+b) ÷c= a÷c+b÷ c a÷c+b÷ c =(a+b) ÷c4.两个必须掌握的性质两个数的和一定,则两数越相近,积越大两个数的积一定,则两数越分散,和越大5.几个计算公式完全平方和(差)公式:(a±b)2 = a2±2ab+b2平方差公式: a2-b2 = (a+b)(a-b)求和公式一:1+2+3+……+n =求和公式二:12+22+32+……n2 =求和公式三:13+23+33+……n3 =6.速算巧算基本方法凑整法、改变运算次序法、连续数求和、基准法、分组法、拆分法7.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拆分与裂项】,【换元法】,【错位相消法】,【构造法】等较难的计算方法。

拆分裂项公式:等差数列公式:简单等比公式:第二部分基础题型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 份数量1 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小学奥数--几何模型分类总结汇总版(鸟头、燕尾、风筝、一般模型等)

小学奥数--几何模型分类总结汇总版(鸟头、燕尾、风筝、一般模型等)

小学奥数--几何模型分类总结汇总版(鸟头、燕尾、风筝、一般模型等)目录模型一——《等积变换》一、知识点梳理二、例题精讲三、自我提升模型一——《等积变换》一、知识点梳理等积变换是指平面图形在平移、旋转、翻折、错位四种变换中,不改变其面积大小的变换。

在等积变换中,图形的各个部分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因此,等积变换也称为等面积变换或保角变换。

在等积变换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概念:1.平移:指图形沿着某一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保持图形大小和形状不变。

2.旋转:指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保持图形大小和形状不变。

3.翻折:指图形沿着某一直线对称,保持图形大小和形状不变。

4.错位:指图形中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规律移动,保持图形大小和形状不变。

二、例题精讲例1:如图,正方形ABCD经过变换后得到图形A'B'C'D',则该变换是什么变换?解析: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图形A'B'C'D'与正方形ABCD的形状相同,因此,该变换是等积变换。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图形A'B'C'D'是将正方形ABCD逆时针旋转了90度得到的,因此,该变换是旋转变换。

例2:如图,图形ABCD经过变换得到图形A'B'C'D',则该变换是什么变换?解析: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图形A'B'C'D'与图形ABCD的形状相同,因此,该变换是等积变换。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图形A'B'C'D'是将图形ABCD沿着直线EF翻折得到的,因此,该变换是翻折变换。

三、自我提升1.如果一个图形经过等积变换后,其面积大小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变换是什么变换?2.如果一个图形经过等积变换后,其形状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变换是什么变换?3.如果一个图形经过等积变换后,其面积大小和形状都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这个变换是什么变换?四、答案与解析本部分为题目的答案和解析,帮助读者检验自己的答题情况和巩固知识点。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分类法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分类法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分类法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分类法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分类分类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特别是在计数、数个数的问题中,分类的方法是很常用的。

可分为这样几类:(1)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共4条,分别是:AB,AC,AD,AE;(2)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共3条,分别是:BC,BD,BE;(3)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共2条,分别是:CD,CE;(4)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1条,即DE。

一共有线段4+3+2+1=10(条)。

还可以把图中的线段按它们所包含基本线段的条数来分类。

(1)只含1条基本线段的,共4条:AB,BC,CD,DE;(2)含有2条基本线段的,共3条:AC,BD,CE;(3)含有3条基本线段的,共2条:AD,BE;(4)含有4条基本线段的,有1条,即AE。

有长度分别为1、2、3、4、5、6、7、8、9、10、11(单位:厘米)的木棒足够多,选其中三根作为三条边围成三角形。

如果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11厘米,那么,共可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提示:要围成的三角形已经有一条边长度确定了,只需确定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设这两条边长度分别为a,b,那么a,b的取值必须受到两条限制:①a、b只能取1~11的自然数;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11 一种2、11 2、10 二种3、11 3、10 3、9 三种4、11 4、10 4、9 4、8 四种5、11 5、10 5、9 5、8 5、7 五种6、11 6、10 6、9 6、8 6、7 6、6 六种7、11 7、10 7、9 7、8 7、7 五种8、11 8、10 8、9 8、8 四种9、11 9、10 9、9 三种10、11 10、10 二种11、11 一种1+2+3+4+5+6+5+4+3+2+1=36种。

[奥数题]小学经典奥数题类型

[奥数题]小学经典奥数题类型

[奥数题]小学经典奥数题类型小学经典奥数题类型奥数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

那么小学经典奥数题类型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1、差比问题(差倍问题)来一题:甲数比乙数大12,甲:乙=7:4,求两数。

口诀:我的比你多,倍数是因果。

分子实际差,分母倍数差。

商是一倍的,乘以各自的倍数,两数便可求得。

解答:先求一倍的'量,12/(7-4)=4,所以甲数为:4X7=28,乙数为:4X4=16。

2、工程问题来一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

甲乙同时做2天后,由乙单独做,几天完成?口诀:工程总量设为1,1除以时间就是工作效率。

单独做时工作效率是自己的,一齐做时工作效率是众人的效率和。

1减去已经做的便是没有做的,没有做的除以工作效率就是结果。

答案:[1-(1/6+1/4)X2]/(1/6)=1(天)3、植树问题来一题:在一条长为120米的马路上植树,间距为4米,植树多少颗?口诀:植树多少颗,要问路如何?直的减去1,圆的是结果。

解答:路是直的。

所以植树120/4-1=29(颗)。

再来一题:在一条长为120米的圆形花坛边植树,间距为4米,植树多少颗?解答:路是圆的,所以植树120/4=30(颗)。

4、盈亏问题来一题: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

求有多少小朋友多少桃子?口诀:全盈全亏,大的减去小的;一盈一亏,盈亏加在一起。

除以分配的差,结果就是分配的东西或者是人。

解答:一盈一亏,则公式为:(9+7)/(10-8)=8(人),相应桃子为8X10-9=71(个)再来一题:士兵背子弹。

每人45发则多680发;每人50发则多200发,多少士兵多少子弹?解答:全盈问题。

大的减去小的,则公式为:(680-200)/(50-45)=96(人)则子弹为96X50+200=5000(发)。

总共有13道题,你是几年级,你会做几道呢?随便说说你的爸爸妈妈会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奥数类型集锦1、最值问题【最小值问题】例1 外宾由甲地经乙地、丙地去丁地参观。

甲、乙、丙、丁四地和甲乙、乙丙、丙丁的中点,原来就各有一位民警值勤。

为了保证安全,上级决定在沿途增加值勤民警,并规定每相邻的两位民警(包括原有的民警)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现知甲乙相距5000米,乙丙相距8000米,丙丁相距4000米,那么至少要增加______位民警。

(《中华电力杯》少年数学竞赛决赛第一试试题)讲析:如图5.91,现在甲、乙、丙、丁和甲乙、乙丙、丙丁各处中点各有一位民警,共有7位民警。

他们将上面的线段分为了2个2500米,2个4000米,2个2000米。

现要在他们各自的中间插入若干名民警,要求每两人之间距离相等,这实际上是要求将2500、4000、2000分成尽可能长的同样长的小路。

由于2500、4000、2000的最大公约数是500,所以,整段路最少需要的民警数是(5000+8000+4000)÷500+1=35(名)。

例2 在一个正方体表面上,三只蚂蚁分别处在A、B、C的位置上,如图5.92所示,它们爬行的速度相等。

若要求它们同时出发会面,那么,应选择哪点会面最省时?(湖南怀化地区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预赛试题)讲析:因为三只蚂蚁速度相等,要想从各自的地点出发会面最省时,必须三者同时到达,即各自行的路程相等。

我们可将正方体表面展开,如图5.93,则A、B、C三点在同一平面上。

这样,便将问题转化为在同一平面内找出一点O,使O到这三点的距离相等且最短。

所以,连接A和C,它与正方体的一条棱交于O;再连接OB,不难得出AO=OC=OB。

故,O点即为三只蚂蚁会面之处。

【最大值问题】例1 有三条线段a、b、c,并且a<b<c。

判断:图5.94的三个梯形中,第几个图形面积最大?(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初赛试题)讲析:三个图的面积分别是:三个面积数变化的部分是两数和与另一数的乘积,不变量是(a+b+c)的和一定。

其问题实质上是把这个定值拆成两个数,求这两个数为何值时,乘积最大。

由等周长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原理可知,(a+b)×c这组数的值最接近。

故图(3)的面积最大。

例2 某商店有一天,估计将进货单价为90元的某商品按100元售出后,能卖出500个。

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

为了使这一天能赚得更多利润,售价应定为每个______元。

(台北市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因为按每个100元出售,能卖出500个,每个涨价1元,其销量减少10个,所以,这种商品按单价90元进货,共进了600个。

现把600个商品按每份10个,可分成60份。

因每个涨价1元,销量就减少1份(即10个);相反,每个减价1元,销量就增加1份。

所以,每个涨价的钱数与销售的份数之和是不变的(为60),根据等周长长方形面积最大原理可知,当把60分为两个30时,即每个涨价30元,卖出30份,此时有最大的利润。

因此,每个售价应定为90+30=120(元)时,这一天能获得最大利润。

2、最值规律【积最大的规律】(1)多个数的和一定(为一个不变的常数),当这几个数均相等时,它们的积最大。

用字母表示,就是如果a1+a2+…+a n=b(b为一常数),那么,当a1=a2=…=a n时,a1×a2×…×a n有最大值。

例如,a1+a2=10,…………→…………;1+9=10→1×9=9;2+8=10→2×8=16;3+7=10→3×7=21;4+6=10→4×6=24;4.5+5.5=10→4.5×5.5=24.75;5+5=10→5×5=25;5.5+4.5=10→5.5×4.5=24.75;…………→…………;9+1=10→9×1=9;…………→…………由上可见,当a1、a2两数的差越小时,它们的积就越大;只有当它们的差为0,即a1=a2时,它们的积就会变得最大。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也是一样的。

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举例。

由“积最大规律”,可以推出以下的结论:结论1 所有周长相等的n边形,以正n边形(各角相等,各边也相等的n边形)的面积为最大。

例如,当n=4时,周长相等的所有四边形中,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

例题:用长为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宽如何分配时,它的面积为最大?解设长为a厘米,宽为b厘米,依题意得(a+b)×2=24即 a+b=12由积最大规律,得a=b=6(厘米)时,面积最大为6×6=36(平方厘米)。

(注: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即特殊的长方形。

)结论2 在三度(长、宽、高)的和一定的长方体中,以正方体的体积为最大。

例题:用12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如何分配,它的体积才会最大?解设长方体的长为a米,宽为b米,高为c米,依题意得(a+b+c)×4=12即a+b+c=3由积最大规律,得a=b=c=1(米)时,长方体体积为最大。

最大体积为1×1×1=1(立方米)。

(2)将给定的自然数N,分拆成若干个(不定)的自然数的和,只有当这些自然数全是2或3,并且2至多为两个时,这些自然数的积最大。

例如,将自然数8拆成若干个自然数的和,要使这些自然数的乘积为最大。

怎么办呢?我们可将各种拆法详述如下:分拆成8个数,则只能是8个“1”,其积为1。

分拆成7个数,则只能是6个“1”,1个“2”,其积为2。

分拆成6个数,可得两组数:(1,1,1,1,1,3);(1,1,1,1,2,2)。

它们的积分别是3和4。

分拆成5个数,可得三组数:(1,1,1,1,4);(1,1,1,2,3);(1,1,2,2,2)。

它们的积分别为4,6,8。

分拆成4个数,可得5组数:(1,1,1,5);(1,1,2,4);(1,1,3,3);(1,2,2,3);(2,2,2,2)。

它们的积分别为5,8,9,12,16。

分拆成3个数,可得5组数:(1,1,6);(1,2,5);(1,3,4);(2,2,4);(2,3,3)。

它们的积分别为6,10,12,16,18。

分拆成2个数,可得4组数:(1,7);(2,6);(3,5);(4,4)。

它们的积分别为7,12,15,16。

分拆成一个数,就是这个8。

从上面可以看出,积最大的是18=3×3×2。

可见,它符合上面所述规律。

用同样的方法,将6、7、14、25分拆成若干个自然数的和,可发现6=3+3时,其积3×3=9为最大;7=3+2+2时,其积3×2×2=12为最大;14=3+3+3+3+2时,其积3×3×3×3×2=162为最大;由这些例子可知,上面所述的规律是正确的。

【和最小的规律】几个数的积一定,当这几个数相等时,它们的和相等。

用字母表达,就是如果a1×a2×…×a n=c(c为常数),那么,当a1=a2=…=an时,a1+a2+…+a n有最小值。

例如,a1×a2=9,…………→…………1×9=9→1+9=10;3×3=9→3+3=6;…………→…………由上述各式可见,当两数差越小时,它们的和也就越小;当两数差为0时,它们的和为最小。

例题:用铁丝围成一个面积为16平方分米的长方形,如何下料,材料最省?解设长方形长为a分米,宽为b分米,依题意得a×b=16。

要使材料最省,则长方形周长应最小,即a+b要最小。

根据“和最小规律”,取a=b=4(分米)时,即用16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所用的材料为最省。

推论由“和最小规律”可以推出:在所有面积相等的封闭图形中,以圆的周长为最小。

例如,面积均为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圆,正方形的周长为8分米;而的周长小于正方形的周长。

【面积变化规律】在周长一定的正多边形中,边数越多,面积越大。

为0.433×6=2.598(平方分米)。

方形的面积。

推论由这一面积变化规律,可以推出下面的结论:在周长一定的所有封闭图形中,以圆的面积为最大。

例如,周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分米;而周长为4分米的圆,于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面积。

【体积变化规律】在表面积一定的正多面体(各面为正n边形,各面角和各二面角相等的多面体)中,面数越多,体积越大。

例如,表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四面体S—ABC(如图1.30),它每一个面均为正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面积为2平方厘米,它的体积约是1.1697立方厘米。

而表面积为8平方厘米长约为1.1546厘米,体积约为1.539立方厘米。

显然,正方体体积大于正四面体体积。

推论由这一体积变化规律,可推出如下结论:在表面积相等的所有封闭体中,以球的体积为最大。

例如,表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四面体,体积约为1.1697立方米;表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六面体(正方体),体积约为1.539立方厘米;而表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球,体积却约有2.128立方厘米。

可见上面的结论是正确的。

【排序不等式】对于两个有序数组:a1≤a2≤…≤a n及b1≤b2≤…≤b n,则a1b1+a2b2+……+a n b抇n(同序)T≥a1b抇1+a2b抇2+……+a n b抇n(乱序)≥a1bn+a2b n-1+……+a>n b1(倒序)(其中b抇1、b抇2、……、b抇n为b1、b2、......、b n的任意一种排列(顺序、倒序排列在外),当且仅当a1=a2=...=a n,或b1=b2=...=b n时,式中等号成立。

)由这一不等式可知,同序积之和为最大,倒序积之和为最小。

例题:设有10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同时到一个水龙头下接水。

水龙头注满第一、第二、......九、十个人的桶,分别需要1、2、3、 (9)10分钟。

问:如何安排这10个人的排队顺序,可使每个人所费时间的总和尽可能少?这个总费时至少是多少分钟?解设每人水桶注满时间的一个有序数组为:1,2,3,……,9,10。

打水时,等候的人数为第二个有序数组,等候时间最长的人数排前,这样组成1,2,3,……,9,10。

根据排序不等式,最小积的和为倒序,即1×10+2×9+3×8+4×7+5×6+6×5+7×4+8×3+9×2+10×1=(1×10+2×9+3×8+4×7+5×6)×2=(10+18+24+28+30)×2=220(分钟)其排队顺序应为:根据注满一桶水所需时间的多少,按从少到多的排法。

3、最优方案与最佳策略【最优方案】例1 某工厂每天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按工艺规定,每件甲产品需分别在A、B、C、D四台不同设备上加工2、1、4、0小时;每件乙产品需分别在A、B、C、D四台不同设备上加工2、2、0、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