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

合集下载

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健康状况的评估与监测方法研究

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健康状况的评估与监测方法研究

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健康状况的评估与监测方法研究第一章:引言土壤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基础,而微生物群落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健康状况的评估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目前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健康状况评估与监测的方法,并探讨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健康2.1 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土壤微生物群落包含多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它们在土壤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比如有益菌种可以帮助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而有害菌种则可能引发土壤病害等问题。

2.2 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健康的关系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参与土壤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抗病性调控等过程。

不同土壤健康状况下,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功能特征也会有所不同。

第三章:微生物群落评估方法3.1 文化基于方法文化基于方法是微生物群落评估的传统方法,通过分离纯培养菌株并进一步进行系统分类和功能分析来评估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受限于某些菌株难以培养以及培养基选择等问题。

3.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基于微生物DNA或RNA的序列信息进行微生物群落评估。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16S rRNA基因测序和ITS测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此外,还有PCR-DGGE、T-RFLP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群落评估。

3.3 元基因组学方法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元基因组学方法成为微生物群落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揭示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特征和代谢潜力。

这些方法包括元转录组学、元蛋白质组学等,其优势在于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第四章:微生物群落监测方法4.1 生物指示剂生物指示剂是通过观察特定微生物种群的分布和数量来评估土壤健康状况的方法。

例如,土壤中特定的蛋白质、酶活性或微生物细胞的含量可以被用作评估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可以揭示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动态变化。

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养分循环、有机质分解以及植物生长等起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行分析。

一、干旱环境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干旱环境下,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

研究表明,在干旱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明显降低。

这是因为干旱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限制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得一部分微生物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同时,干旱环境也影响了土壤中养分的分布,进而影响微生物的多样性。

因此,在干旱环境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低。

二、寒冷环境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寒冷环境下,土壤中的温度较低,土壤活性降低,这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寒冷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低温环境下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减慢,生长速度降低,导致微生物数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

此外,寒冷环境下的冻融作用也会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造成影响,这是因为冻融作用会破坏土壤结构,改变土壤中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微生物的分布和活动。

三、酸性环境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酸性环境是指土壤pH值低于7的环境。

酸性环境会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

研究发现,在酸性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

这是因为酸性环境下,土壤中的一些有益菌群会被抑制,而一些耐酸性的微生物会适应这样的环境,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

另外,酸性环境会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四、盐碱环境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盐碱环境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较高的环境。

盐碱环境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

研究表明,在盐碱环境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

这是因为盐碱环境下,土壤中盐分过高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导致一部分微生物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
DNA指纹图谱技术
利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DNA序列的差异,构建 DNA指纹图谱,用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 。
宏基因组学技术
01
宏基因组DNA提取
直接从土壤样品中提取所有微生物的总DNA,用于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02 03宏基因组构建将提取的宏基因组DNA片段化可获得土壤微生物的基因信息 和功能。
土壤肥力的提升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 腐殖质等物质,有助于提 高土壤肥力和保肥能力。
植物生长的促进与保护
植物营养供应
生物防治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矿化作用, 释放植物所需的矿质营养,促进植物 生长。
一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抗生素、毒素等 物质,抑制或杀死病原菌和害虫,保 护植物免受生物胁迫。
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土壤微生物作为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资 源之一,对于揭示生命起源、演化和生物 多样性等生命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02 土壤微生物的多 样性
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细菌
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 兰氏阴性菌等,是土壤 中最丰富的微生物类群

真菌
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和养分循环。
放线菌
主要参与土壤有机质的 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
有益作用
一些微生物能够与植物共生,促进植 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
微生物遗传的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包 括编码各种代谢途径、适应不同环境的基
因。
微生物进化
土壤微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 不同环境的遗传特性,使得它们能够在各
种极端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遗传物质交流
微生物之间通过基因水平转移等方式交流 遗传物质,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遗传的多样 性。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的计数与分析
• 一、培养计数法

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数量来 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的方法
(一)一般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 稀释平板法
• 最大或然数法(MPN稀释法) • 土粒法
• 稀释平板法:

用已知质量的土壤在适量的溶液中搅拌的时候,微生 物和土壤分离,这些分开的微生物细胞在营养琼脂平板上 生长成为分散的菌落,根据菌落数换算得单位重量土壤中 微生物的数量。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很多,因此必须取少 量样品制成土壤悬液,然后稀释,使发育在培养皿中的菌 落可以很好地分散开
测定是微生物在与野外环境完全不同的溶液 中的代谢活性,因此,也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能 否反映土壤区系的实际代谢情况;
二、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分析
• 磷脂脂肪酸法也称为PLEA法 •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法); • 磷酸脂肪酸是所有微生物细胞膜磷脂的组分,具有结构多 样性和较高的生物学特异性,用磷酸脂肪酸作为标记物来 研究鉴别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
?土壤微生物细胞利用31种碳源进行代谢以代谢过程产生的酶与四唑类显色物质如种碳源进行代谢以代谢过程产生的酶与四唑类显色物质如ttctv发生颜色反应的浊度差异为基础运用独有的显性排列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的代谢特征指纹图谱反映不同环境条件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发生颜色反应的浊度差异为基础运用独有的显性排列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的代谢特征指纹图谱反映不同环境条件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biolog测试板含有96个小孔除对照外其余孔内分别含有不同的有机碳源和一种指示剂通过接种菌悬液根据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时指示剂颜色变化差异来鉴定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个小孔除对照外其余孔内分别含有不同的有机碳源和一种指示剂通过接种菌悬液根据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时指示剂颜色变化差异来鉴定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该法优点?灵敏度高分辨力强?无需分离培养纯种微生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微生物群落原有的代谢特征无需分离培养纯种微生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微生物群落原有的代谢特征?测定简便数据读取与记录可以由计算机辅助完成测定简便数据读取与记录可以由计算机辅助完成?可以连续监测微生物的变化可批量分析该法缺点?特别依赖于群体生理活性不能监测休眠体也不能检测那些不能利用特别依赖于群体生理活性不能监测休眠体也不能检测那些不能利用biolog碳源底物的群体

环保领域中土壤微生物菌株的筛选研究

环保领域中土壤微生物菌株的筛选研究

环保领域中土壤微生物菌株的筛选研究土壤微生物菌株在环保领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有利于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环境生态平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究土壤微生物菌株的筛选研究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及意义。

一、土壤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传统的土壤微生物菌株筛选方法主要依靠培养基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对于一些难以培养的菌株无法得到很好的筛选。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借助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壤微生物菌株进行筛选,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可重复性强、不受环境和培养基的限制等优势,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筛选方法。

二、土壤微生物菌株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1、土壤修复土壤修复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土壤微生物菌株则可以通过其代谢产物对于土壤污染物进行分解、去除、转化等作用,从而促进土壤修复。

例如,亚硝酸盐可以通过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的转化作用被消除,如这些细菌的筛选及培养对于找到修复土壤中亚硝酸盐的生物菌株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环境治理土壤微生物菌株可以通过吸附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对于土壤中污染物质进行吸收和降解等作用。

例如,利用细菌对于重金属的吸附、运输和沉淀等作用,可以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污染。

在环境治理中,筛选和发现对于某些污染物具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农业生产土壤微生物菌株也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一些农业生产杀菌、抗病等问题,可以通过筛选和选育细菌来进行一方面的解决。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可有效抑制一些作物腐霉菌的生长,对于保障作物的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论土壤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具有地域特征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菌株,推动环境治理工作,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经济发展。

研究人员需要以有效的筛选方法和技术实现对于菌株的精准筛选,推动土壤菌株的发现、应用和推广。

土壤生态学的前沿研究

土壤生态学的前沿研究

土壤生态学的前沿研究土壤,是地球生命的重要基础,是支撑着全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的基石。

而土壤生态学,则是研究土壤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福祉的重要问题。

因此,土壤生态学的研究不仅需要了解土壤生物、生态过程和土壤碳循环等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关注全球土壤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治理手段和措施。

一、土壤微生物基因组学土壤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多功能性和适应性等特点,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和生物碳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土壤微生物的基因组学研究,为深入了解微生物与土壤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土壤细菌、真菌、原生生物等微生物的基因组学研究,可以探测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生境适应性、代谢途径、功能基因等,从而为深入理解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作用和环境适应性提供基础支撑。

同时,基于微生物基因组的重构和编辑,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生物功能,实现土壤养分利用、生物降解、环境修复等目标,为土壤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新的可持续性策略。

二、土壤碳循环与碳库效应土壤碳循环和碳库效应是近年来土壤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土壤碳循环包括土壤有机碳的输入、输出和转化过程等,它与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密切相关。

而碳库效应,则是指土壤有机碳在土壤中的储存能力和稳定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土壤碳循环和碳库效应已经成为制定土壤碳管理和治理策略的主要依据和方向。

因此,建立全面、精准的土壤碳循环和碳库效应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同时也可以提高全球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三、土壤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功能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的多样性和功能是评价其生态服务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

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土壤植物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

而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生态系统,其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也呈现出多样性和特殊性。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一、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氯仿熏蒸-K2SO4提取-碳分析仪器法)1、试剂(1)去乙醇氯仿制备:在通风橱中,将分析纯氯仿与蒸馏水按1 2(v : v)加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摇动1 min,慢慢放出底层氯仿于烧杯中,如此洗涤3次。

得到的无乙醇氯仿中加入无水氯化钙,以除去氯仿中的水分。

纯化后的氯仿置于试剂瓶中,在低温(4℃)、黑暗状态下保存。

(2)氢氧化钠溶液[c(NaOH)= 1 mol L-1]:通常分析纯固体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与酸作用时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影响滴定终点判断和测定的准确度。

配制时应先除去碳酸钠,根据碳酸钠不溶于浓碱,可先将氢氧化钠配成50%(w : v)的浓氧溶液,密闭放置3~4 d。

待碳酸钠沉降后,取56 ml 50%氢氧化钠上清液(约19 mol L-1),用新煮沸冷却的除去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释稀到1 L,即为浓度1 mol L-1 NaOH溶液,用橡皮塞密闭保存。

(3)硫酸钾提取剂[c(K2SO4)= 0.5 mol L-1]:取1742.5 g分析纯硫酸钾,用研钵磨成粉末状,倒于25 L塑料桶中,加蒸馏水至20 L,盖紧螺旋盖置于摇床(150 r min-1)上溶解24 h即可。

(4)六偏磷酸钠溶液[ρ(Na)= 5 g 100 ml-1,pH 2.0]:称取50.0 g分析纯六偏磷酸钠溶于800 ml高纯度去离子水中,用分析纯浓磷酸调节至pH 2.0,用高纯度去离子水定容至1 L。

要注意的是六偏磷酸钠溶解速度很慢应提前配制;由于其易粘于烧杯底部,若加热常因受热不均使烧杯破裂。

(5)过硫酸钾溶液[ρ(K2S2O8)= 2 g 100 ml-1]:称取20.0 g分析纯过硫酸钾,溶于高纯度去离子水中,定容至1 L。

值得注意过硫酸钾溶液易被氧化,应避光存放且最多使用7 d。

(6)磷酸溶液[ρ(H3PO4)= 21 g 100 ml-1]:量取37 ml 分析纯浓磷酸(85%),慢慢加入到188 ml高纯度去离子水中即可。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日益深入,对于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于土壤性质的影响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微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环境下相互作用的微生物群体,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真菌、细菌等群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对土壤生物活性和养分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也是了解土壤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

一、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种类可能相当繁多,从土壤的性质、环境和某些有益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这些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

通过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我们能掌握土壤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跃性的信息,并进一步理解土壤有机质的脆弱性、养分循环和氮固定等的过程。

此外,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的有机质降解和泥炭土形成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直接的影响。

对于土壤中的有机质水解和养分释放,微生物群落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这对土壤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土壤水、热、气和肥力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用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来推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此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也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固定和释放养分的影响微生物群落可以通过释放代谢产物、以及促进根系吸收养分等方式,对土壤中的养分释放和固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于生长旺盛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会将固定的养分耗尽,从而形成营养不足的土壤环境。

而一些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也可能引发化学反应和添加土壤改良剂的必要性,比如添加短链碳水化合物能真实构造出相应的垮地土壤、增强固氮活性等等。

四、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生态功能的影响微生物群落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分解有机质、养分生存、水平运输、抵抗紫外线辐射等方式,维持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Sdu微生物大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目的】1、从各地区土壤中筛选含几丁质酶的真菌及含果胶酶的菌株;2、通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菌株,掌握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技术、微生物的筛选、分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3、复习以前学过的各种染色方法,掌握生理生化试验的原理与方法。

4、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技术、菌种保藏技术。

【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此次实验采取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大部分不需要的微生物。

b.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等技术来完成。

微生物的观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也可以用肉眼观察其菌落形态。

前者是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技术,后者是微生物的肉眼观察技术。

2、霉菌: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 3-10μm ),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实验采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

3、果胶酶筛选培养基:配制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利用果胶的菌株才能够生长,依此来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产果胶酶的菌株。

刚果红(Congo Red,简称CR)是一种染料,它可与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果胶水解后的产物发生这种显色反应,在含有果胶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

环境中微生物检测方法

环境中微生物检测方法

环境中微生物检测方法微生物体积小、重量轻,因此可以到处传播以致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

微生物种类繁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又很强,只要生活条件合适,它们就可以迅速繁殖起来。

因此,它们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群生物。

无论是南极、北极、高山、海洋、陆地、淡水,还是土壤、空气、动植物体内外,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空气、水是维持人类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

它们直接进入人体或与人接触。

如果带有病原微生物,将成为传染疾病的媒介。

通过空气和水中微生物的检验,对环境质量进行控制。

1.1土壤中的微生物1.1.1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在自然界,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因为土壤具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各种环境条件。

1.1.1.1营养土壤中有大量动植物残体、植物根系的分泌物、人和动物的排泄物,这些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碳源、氮源和能源;土壤中丰富的矿质元素可以满足微生物对矿质营养的要求。

1.1.1.2水分和渗透压土壤中具有一定的持水性,可为微生物提供水分;土壤的渗透压对微生物是等渗或低渗环境,有利于微生物摄取营养。

1.1.1.3空气土壤团粒结构中的小孔隙充满空气,土壤中氧的含量比大气少,平均为土壤空气体积的7%-8%。

通气良好的土壤,氧的含量高些,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1.1.1.4pH值土壤的pH多接近中性,且缓冲能力强,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在酸性或碱性的土壤中,亦有与之适应的微生物生长繁殖。

1.1.1.5温度土壤还具有保温性,与空气相比,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要小得多。

即使冬季地面冻结,一定深度的土壤中仍保持一定的温度。

一般是10~25℃,适宜多种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1.1.2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因土壤类型、季节、土层深度与层次等不同而异。

如有机物含量丰富的黑土、草甸土等肥沃土壤,微生物含量较高,每克土可含几亿至几十亿个微生物;而红壤、棕钙土、盐土等贫瘠土壤,微生物的含量很少,每克土也含几百万至几千万个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与方法

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与方法

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与方法土壤微生物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古菌、原生生物等。

它们在土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有机物质的分解、养分循环以及土壤生物活性等过程。

因此,研究土壤微生物对于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1. 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指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通过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揭示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土壤环境的响应。

(2)微生物代谢活性: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代谢活性反映了其对有机质和养分的利用能力。

通过研究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可以评估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和活性,从而了解土壤的新陈代谢情况。

(3)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包括有机质的分解、养分的转化和循环、抗生素的合成等。

研究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可以揭示微生物与土壤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土壤养分管理和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理论支持。

2.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的提取和分离、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微生物代谢活性的测定以及微生物的生态功能评价等。

(1)土壤微生物的提取和分离:土壤中微生物的提取和分离是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第一步。

常用的方法包括土壤样品的稀释平板法、渗滤法、摇瓶培养法以及膜过滤法等。

对于某些特定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可以选择特定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分离出目标微生物。

(2)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生物多样性测定方法(如PCR-DGGE、PCR-TGGE、16S rRNA基因测序等)、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分布。

(3)微生物代谢活性的测定:微生物代谢活性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农业基础磷酸酶活性测定法、氢氧化酶活性测定法、呼吸代谢测定法、膜透性测定法等。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
说明饭前洗手,饭后刷牙的重要性; 以上用报纸包好倒置350C培养箱里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
培养 实验步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若成片菌苔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其余一半分布均匀,将此一半计数*2;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
将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 C温箱 将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0C温箱中培养24h;
实验步骤——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观察
0
中培养24h;统计所长出的菌落数; 然后同样方法,配置成稀释度为10-4,10-5,10-6的土壤溶液;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材料:
菌源:土样10g;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实验仪器:
取液器(5000 ul, 1000ul, 200ul 个一支); 培养箱,摇床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试剂:
1N NaOH, 1N HCl, 0.9% 无菌生理盐水;
1N NaOH, 1N HCl, 有较大片菌苔生长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弃用,以无片菌苔生长的平皿计数;
挑菌(不做) 然后同样方法,配置成稀释度为10-4,10-5,10-6的土壤溶液;
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 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
取液器(5000 ul, 1000ul, 200ul 个一支);
只有一个符合此范围时,以该平均菌落数乘稀 释倍数即为该样品中微生物总数;
有两个在30~300间时,按两者菌落总数比值决 定:比值小于2,取平均;比值大于2,取较少的菌落 总数;
实验步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菌落计数
所有菌落数均大于300,取稀释度最高的平 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

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与方法

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与方法

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与方法
土壤微生物是指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等。

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既能参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土壤形成和保护等生态过程,又能影响和调节植物生长、土壤质
量和健康、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方面。

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利用分离、鉴定、计数、培养等方法,对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微生物进行定量和定性
分析,了解其种类、密度、活性、分布等特征以及与土壤环境和作物
生长等因素的关系。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分离鉴定法:采用分离平板或液体培养基,将土壤样品培养出
不同的微生物单菌种,再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等特性进行种属鉴定。

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适当的基
因或序列作为指示剂,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目标微生物的数量。

3.微生物生态学方法:通过土壤酶活性、氧化还原电位、pH值、养分含量等环境因子,综合评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4.组学(metagenomcis)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
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代谢途径、基因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快速、全面地揭示土壤微生物的谱系和功能。

综合应用上述方法,可以深入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土壤
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关系,为促进农业发展和
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滴定法)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滴定法)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测定(滴定法)一、实验目的和内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10μm3活的微生物总量,是土壤有机质中最活跃的和最易变化的部分。

耕地表层土壤中,土壤微生物量碳(Bc)一般占土壤有机碳总量的3%左右,其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土壤耕作制度和微生物肥力的变化,并可以反映土壤污染的程度。

近30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由于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没有发现一种简单、快速、准确、适应性广的方法。

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包括:氯仿熏蒸培养法(FI)、氯仿熏蒸浸提法(FE)、基质诱导呼吸法(SIR)、精氨酸诱导氨化法和三磷酸腺苷(ATP)法。

氯仿熏蒸浸提法(FE)的原理是:土壤经氯仿熏蒸处理,微生物被杀死,细胞破裂后,细胞内容物释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中的可提取碳、氨基酸、氮、磷和硫等大幅度增加。

通过测定浸提液中全碳的含量可以计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仪器:培养箱;真空干燥器;真空泵;往复式振荡机(速率200次每min);1L广口玻璃瓶;定量滤纸;紫外分光光度计;LNK-872型消煮炉(江苏省宜兴市科教仪器研究所)试剂:1.无乙醇氯仿:市售的氯仿都含有乙醇(作为稳定剂),使用前必须除去乙醇。

方法为:量取500ml氯仿于1000ml 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硫酸溶液[ρ(H2SO4)=5%],充分摇匀,弃除下层硫酸溶液,如此进行3次。

再加入50ml去离子水,同上摇匀,弃去上部的水分,如此进行5次。

将下层的氯仿转移存放在棕色瓶中,并加入约20g无水K2CO3,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备用。

2.硫酸钾溶液[c(K2SO4)=0.5mol·L-1]称取硫酸钾(K2SO4,化学纯)87.10g,先溶于300ml去离子水中,加热,转移溶液至容器中,再加少量去离子水溶解余下的部分,转移溶液至同一容器中,如此反复多次。

最后定容至1L;3.重铬酸钾[c(1/6 K2Cr2O7)=0.4000mol·L-1]:称取经130℃烘干2~3h的重铬酸钾(K2Cr2O7,分析纯)19.622g,溶于1000ml去离子水中;4.邻啡罗啉亚铁指示剂:称取邻啡罗啉(C12H8N2H2O,分析纯)1.49g,溶于含有0.70gFeSO4·7H2O的100ml 去离子水中,密闭保存于棕色瓶中;5.硫酸亚铁溶液[c(FeSO4·7H2O)=0.0667mol·L-1]:称取硫酸亚铁(FeSO4·7H2O,化学纯)18.52g,溶解于600ml~800ml去离子水中,加浓硫酸(化学纯)15ml,搅拌均匀,定容至1000ml,于棕色瓶中保存。

微生物与土壤生境关系研究

微生物与土壤生境关系研究

微生物与土壤生境关系研究微生物和土壤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独特的关系,这种关系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土壤质地、水分、温度、氧气、pH等等。

微生物是土壤中最为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如调节土壤物理、化学、生态等方面的过程。

因此,微生物与土壤生境的关系的研究对于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至关重要。

1. 微生物是什么?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古菌、病毒。

它们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包括水、土壤、空气、生物体内等等。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运转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土壤中,它们能够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固氮、矿物质的溶解等,同时,微生物还与土壤质量、土壤排水能力、植物生长、废弃物降解等方面密切相关。

2. 微生物-土壤相互关系i. 各种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微生物的分布与土壤的性质关系密切,例如耐干旱细菌可以在干旱的条件下生存,而产氨菌则喜欢碱性土壤。

由此,对于沙漠、高山等特殊的土壤类型,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分布也存在差异。

ii. 微生物对于土壤生理化性质的影响:微生物分解和保存有机物,改变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土壤气体等性质,为土壤提供养分,同时还能提高植物的养分利用率和生长发育过程。

例如,根瘤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同生存,它们能够将氮气转换成植物能够利用的氨,从而促进豆科植物的生长。

iii. 微生物与土壤恢复的关系: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下降,微生物数量减少。

因此,在进行土壤恢复工作时需要注重重建微生物群落。

建立恢复的微生物群落,能够加速有机物分解过程,提高农田土壤质量多方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3. 计划之微生物-土壤关系关键因素微生物-土壤关系有许多影响因素,在这里,我们列出了一些关键因素:i. pH值: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pH条件下生长繁殖的能力不同。

例如,土壤中硫酸盐还原菌在pH低于7.8以上的条件下很难生存和繁殖。

ii. 水分:微生物需要水分才能生长繁殖。

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功能

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功能

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功能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功能在自然界中,微生物和环境微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具有显著的影响。

微生物的丰富多样性和功能性使其成为了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功能,并探讨其对环境的重要性。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功能1. 分解有机物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释放出养分。

这些养分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微生物还参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循环,促进土壤的发育和改良。

2. 固定氮气一些微生物如根瘤菌能够与植物共生,通过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植物利用的氨。

这种固定氮气的能力为植物提供了可持续的氮源。

3. 降解污染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具有降解有害化学物质的能力,如石油和农药等。

它们通过代谢和分解这些污染物,将其转化为较为无害的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功能1. 维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水体中的微生物参与了许多生态过程,如生物循环、营养物转化和有害物质去除等。

它们通过分解和代谢有机物质,维持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平衡,防止富营养化。

2. 降解有机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具有降解有机废物的能力,如污水、悬浮物和有机物质等。

它们通过生物降解的过程将这些有机废物转化为无机物质,减少水体的污染。

3. 维持水体健康水体中的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它们在食物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分解和消耗有机物质,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三、大气中的微生物功能1. 参与氮循环大气中的微生物参与了氮的循环过程。

一些微生物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并将其转化为氨,进而供给其他生物利用。

这种氮的转化关系着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2. 影响天气与气候大气中的微生物能够作为冰核起云的作用,促进云的形成和降水的发生。

此外,它们还参与了气溶胶的形成,并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地理学前沿方法

土壤微生物地理学前沿方法

土壤微生物地理学前沿方法我一开始弄土壤微生物地理学前沿方法的时候,那真的是一头雾水,完全就是瞎摸索。

我最早尝试的方法就是传统的培养法。

心想微生物嘛,给它适宜的环境在培养基里培养,然后再去研究不就得了。

我弄了各种培养基,像什么营养琼脂之类的,就想把土壤里的微生物都给培养出来。

但我发现这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好多微生物根本就不买账,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本培养不出来,可当时我还傻愣愣地在那儿不断调整培养条件,浪费了好多时间,这是我失败的一个大教训。

后来我了解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好像很厉害。

就像是有了一把超级钥匙一样。

我开始尝试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想要把微生物的特定基因片段扩增出来,通过检测这些基因来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我当时按照书上和网上查到的步骤,小心翼翼地做着。

先提取土壤中的DNA,这过程就像从一堆沙子(土壤)里找特别微小的钻石(DNA)一样难以操作,我失败了好多次才勉强提取到质量还可以的DNA。

然后进行PCR反应,配置各种试剂的时候就像在做一个精细的化学实验,剂量一不对就不行。

不过这个方法也有点让人头痛的地方,有时候会出现假阳性或者产物不纯的情况。

还有高通量测序技术,这可是个大宝贝,虽然一开始我被那些复杂的仪器和原理弄得晕头转向。

就比如说,这高通量测序就像是一下子去开采好多小金矿(不同微生物的DNA信息),非常全面。

但是处理海量的数据又成了个麻烦事,我就一边找数据分析软件,一边学习怎么分析那些看起来乱七八糟的数据。

我试过好几个不同的分析软件,有些软件操作界面很不友好,有些分析结果让人觉得不靠谱。

我现在觉得啊,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用可能才是比较靠谱的。

比如说先用传统培养法得到一些能培养的微生物基本信息,再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全面地探测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基因信息,最后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更宏观的群落结构分析。

当然我也还在摸索过程中,毕竟土壤微生物地理学的前沿方法一直在不断发展。

我给想尝试这些方法的朋友的建议就是别怕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有价值的,它能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方法的关键和要点。

土壤微生物作为环境指标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评估

土壤微生物作为环境指标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评估

土壤微生物作为环境指标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评估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物量和活动度可以反映土壤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因此,土壤微生物已经被广泛用作环境污染和土地利用研究的指标。

但是,由于复杂性和多样性,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评估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土壤微生物作为环境指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评估。

一、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可靠性评估1.1 生物量法生物量法是评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密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密度与土壤环境因素的关系,如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含量、温度等。

在理想的情况下,生物量法可以准确地估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密度。

但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有一些限制和挑战,如:不同微生物群体之间的差异、样品的选择和处理、标准化等方面的差异。

1.2 蛋白质和酶活性法蛋白质和酶活性法是评估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部分土壤微生物的代表性蛋白质和酶活性与土壤环境因素的关系,如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含量、pH等。

与生物量法相比,蛋白质和酶活性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并可以在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如生理、生态学和分子水平)上评估微生物活性。

1.3 生物多样性法生物多样性法是评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素的关系,如土壤pH、土地利用方式、氮素和磷素等。

生物多样性法具有许多有用的优点,如简单易行、能够评估微生物群体的结构、能够通过评估微生物多样性来评估土地利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但它也面临着某些挑战,如样品处理和分析的复杂性、不能直接评估微生物活性、不能确定不同微生物群体之间的生态学功能等。

二、土壤微生物指标的有效性评估2.1 土地利用状况评估土地利用状况评估是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体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种主要方法。

微生物生物量和密度的改变可以反映土地利用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改变,比如从农田转变为草地、林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92)第一节一般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92)一、稀释平板法 (92)二、MPN稀释法 (94)三、土粒法 (96)第二节厌氧微生物的分离 (96)一、充氮厌氧培养法 (96)二、焦性没食子酸吸氧法 (97)三、专性厌氧细菌的分离法 (98)第三节土壤主要类群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99)一、好氧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99)二、丝状真菌的分离与计数 (100)三、放线菌的分离与计数 (100)第四节土壤中功能微生物的测定 (101)一、氨化细菌的测定 (101)二、硝化细菌的测定 (102)三、反硝化细菌的测定 (104)四、好氧性自生固氮细菌的测定 (105)十一、纤维分解菌的测定 (106)十二、光合细菌的测定 (108)十三、甲烷产生菌的测定 (109)十四、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的测定 (110)十五、重金属抗性菌的测定 (111)第八章根圈微生物分析 (111)第一节根圈细菌的分析 (112)一、根圈的分区 (112)二、根圈细菌的分离 (112)三、根圈优势菌株的分群 (114)第二节植物组织内微生物的分离 (115)一、植物材料的选择 (116)二、组织表面消毒 (116)三、分离方法 (117)第十五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119)第一节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119)第二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析 (120)一、熏蒸提取——容量分析法 (120)第三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分析 (124)一、熏蒸提取——全氮测定法 (125)二、熏蒸提取——茚三酮比色法 (127)第四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分析 (129)一、熏蒸提取——全磷测定法 (129)第十七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强度测定 (130)第一节土壤呼吸作用 (130)一、密闭静置培养测CO2法 (130)二、通气培养测002法 (131)三、田间收集C02法 (132)第二节土壤氨化作用 (133)一、土壤培养法 (133)二、氨化菌培养液培养法 (134)第三节土壤硝化作用 (135)一、土壤培养法 (136)二、培养基接种土壤悬液法 (137)三、纯菌培养法 (138)四、环流法 (139)第四节土壤反硝化作用 (140)一、硝酸盐消失法 (140)二、气相色谱法 (142)第五节土壤固氮作用 (145)一、土壤培养测全氮法 (145)二、无氮培养液培养法 (146)三、乙炔还原法 (147)第六节土壤磷素的转化作用 (151)第十八章土壤酶活性测定 (152)第一节氧化还原酶 (153)一、脱氢酶 (153)二、多酚氧化酶 (154)三、过氧化氢酶 (155)四、过氧化物酶 (156)五、硝酸还原酶 (158)六、亚硝酸还原酶 (159)七、硫酸盐还原酶 (160)第二节水解酶 (161)一、脲酶 (161)二、蛋白酶 (163)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164)四、脂肪酸 (165)五、转化酶(蔗糖酶) (166)第七章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也是人类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

土壤微生物区系(soil microflora)是指特定土壤生态系统中生活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状况,是反映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重要指标。

由于在不同的地理地带、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土壤条件以及农业措施等影响下,微生物的数量组成是不同的,因此,对了解不同土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及挖掘所需的土壤微生物资源,与对了解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一样,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一般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从自然界或混有杂菌的培养体系中将所需要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称为菌种分离。

分离土壤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也各有利弊.常用的有稀释平板法、MPN(most Probable number)稀释法和土粒法。

一、稀释平板法稀释平板法是测定土壤中活的微生物数量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便,而且可以同时从土壤中分离获取较多种类的微生物,井进行计数。

(一)基本原理本方法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当已知质量的土壤在适量的溶液中搅拌的时候,微生物与土粒分开,这些分开的微生物细胞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成为分散的菌落,根据菌落数换算得单位重量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很多,因此必须取少量样品制成土壤悬液,然后稀释,使发育在培养皿中的菌落可以很好地分散开来,以便于计数和移植。

(二)操作步骤1)用1/100感量的天秤称取10g土样加入盛有100mL无菌水的500mL 三角瓶中。

同时称取待测土样10~llg(记下准确质量),经105'(2烘干8h,置于干燥器中,待冷却后称重,按下式计算土壤含水量的百分数。

土壤含水量(%)=(湿土重—干土重)/湿土重*1002)将盛有10g土样和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放在振荡机上振荡10min,使土样均匀地分散在稀释液中成为土壤悬液。

3)土壤分散后,吸取1mL土壤悬液到9mL稀释液中(或吸5mL到45mL稀释液中),依次按10倍法稀释,通常稀释到10-6。

所用的吸管在每次吸取悬液时,在稀释中反复吸人吹出悬液3~5次,以减少因管壁吸附而造成的误差,并使悬液进一步分散。

4)根据各类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多少选择经过适当稀释的悬液接种。

一般真菌采用的稀释度为10-3一10-1,放线菌为10-5~10-3,细菌为10-6 10-4,每一稀释度必须重复3~5次,重复越多,越准确。

’5)土壤悬液接种刮刀法先于灭菌培养皿中倾注18mL左右选择性培养基,凝固后,用1mL无菌吸管于瑚9表面加0.05mL(相当于1/20ml)或用无菌移液枪吸50μL一定稀释度的土壤悬液,然后立即用玻璃刮刀将悬液均匀地涂抹于琼脂表面。

混菌法吸取1mL悬液于直径为9cm的灭菌培养皿中,然后倾注已熔化并冷至45℃的选择性培养基约15mL与培养皿中的土悬液充分混匀,待凝固后倒置保温培养。

6)接种了土壤悬液的培养皿,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28~30'C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细菌2~3天,真菌3~5天,放线茵5~7天)后取出,细菌和放线苗选取出现菌落数在20~200的培养皿,真菌选菌落数在10~100的培养皿,被扩散性细菌或真菌菌落占据琼脂表面15%的培养皿应该剔除,因为它们抑制了其他菌落的正常发育,从而造成试验误差。

7)结果计算用刮刀法接种的计算方法:用混菌法接种的计算方法:通常以cfu (colony forming unit)/g千土表示。

(三)注意事项1)用同一支吸管接种同一样本不同稀释度的悬液于培养皿时,应从高稀释度开始,然后依次接种较低稀释度的悬液。

2)分离细菌时,为了避免由于某些细菌菌落扩散造成误差,倒皿时培养基温度不宜太高或待倒人的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皿微启,倒置于60~ 70℃烘箱中15~20min,待琼脂表面冷凝水烘干或隔夜平板经检查确认无菌后,用同法涂抹土壤悬液。

3)分离芽孢杆菌时,应事先将样品中无芽孢细菌杀死。

所以要预先选取适当稀释度的土壤悬液于75~80'C水浴中煮15rain,然后再按上述方法涂抹于琼脂表面。

4)稀释平板法可因下列原因造成误差,因而对土壤中实际存在的微生物数量可能估计过低:①土壤悬液中有的菌成群聚集在一起或附在土粒上未被分散,因此在乎板上形成的菌落数比实际菌数低;②稀释液可能杀死某些微生物,③有的孢子在这种条件下不Q9发芽,因而不能发育成肉眼可见的菌落;④有的细胞在操作过程中被吸附在管壁上;⑤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有较高的选择性,以致相当一部分微生物不能正常发育形成苗落,5)稀释平板法并不是对所有的微生物类群都同样适用,一般来说这个方法最适用于苗体大小和重量都差不多的类群,如细菌和酵母。

放线苗和真菌因菌体的不同部分的大小和质量相差较大,如菌丝、孢子和其他孢子器等质量大小均有较大差异。

严格来说,用此法所得菌落多数从孢子发育而来,而且与菌丝发育而成的菌落不能区分。

6)用此法时干扰结果的因素较多,因此各个实验室对操作程序的每一细节都应有自己的规定,以便于结果之间的相互比较。

二、MPN稀释法对具特殊生理功能的细菌,常采用稀释法计数,又称最大或然数法。

如硝化菌、反硝化菌、厌氧固氮菌、硫化苗、反硫化菌、纤维素分解菌等。

(一)基本原理本方法是基于选择适当稀释倍数的土壤悬液,接种在特定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再检查培养液中是否有该生理类群微生物的生长。

根据不同稀释度接种管的生长情况,用统计学方法求出每克土壤中某生理类群的微生物数量。

(二)操作步骤1)土壤悬液制备方法同稀释平板法1)一3)。

2)根据微生物各类群在土壤中的大概数量选择5个相连的稀释度,将不同的稀释度悬液分别接种至不同培养基的试管中。

每管接悬液1mL,每一稀释度重复5管(3—5管均可,重复越多,结果越准确),即一个样品每种培养基25管。

3)于28℃培养7~14天,根据各生理群的生长或反映,分别记载结果。

4)根据各稀释系列试管中有无待测微生物生长或其生理反映的正负得出数量指标,并根据重复数量不同而在相应的稀释法测数统计表中查出细菌近似值。

应用稀释计数法计数时,菌液稀释度要合适,要求在稀释系列中最低稀释度的所有重复都应有菌生长,而必须最后一个最高稀释度所有重复都没有微生物生长。

确定数量指标系取稀释系列中所有重复都有生长(或呈正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为数量指标的第一位数字。

例如,稀释度10-110-210-210-4,10-5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复数 5 5 4 2 0数量指标为542,由表查得近似值为25。

如果在所有重复试管内都有微生物生长的稀释度之后仍有三个数字,则将最后二个数字加到前一个数字上。

例如,稀释度10-110-210-310-410-5生长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复数 5则数量指标为542+2=5445)结果计算每克干土中菌数=设样品含水量为20%,则干土为80%每克干土中菌数=25*102*100/80三、土粒法对于在土壤中数量较少的某些微生物,有人采用将土粒直接按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方法来分离计数。

如好氧性自生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苗及其他种类的微生物等。

(一)基本原理本法是把供试土壤颗粒,排列在适于某一生理类群微生物生长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上,这一类微生物的南落围绕着颗粒发育起来。

由这些颗粒在试样中所占的百分数可以得到这类菌在土壤中的含量及其近似值。

(二)操作步骤1)取少量土样加无菌水调成糊状。

2)用粗细适当的圆头玻璃棒沾糊状土样,点在已凝固的选择性琼脂平板上。

3)于28℃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生长情况,结果以百分数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