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11.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青岛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教学设计

【课题】

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具有惯性,知道什么是惯性;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识物体的惯性;

2、会利用物体的惯性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过程与方法】

1、能设计并进行一些有关物体具有惯性的探究试验;

2、能够验证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探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

2、树立应用科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3、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材分析

惯性是自然界中的物体所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表现为物体总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正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这种性质,所以当没有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惯性定律。但是,惯性和惯性定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是物体在不受力时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本课就是以此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初步认识惯性,然后解释隐含在自然事物中的惯性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知道物体具有惯性。

【教学难点】

知道什么是惯性,乐于用学到的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教学建议

对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学生能通过教材上面设计的探究活动就能够理解,但是怎样利用惯性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怎样防止惯性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学生们却难以理解和应用。教师应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视频资料或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此部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善于把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

探究活动设计

本节教学设计的探究活动:1、改变运动物体的状态

探究目的:运动物体是否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

探究步骤:

1、小车模拟汽车,木块模拟乘客。

2、推动小车,让小车运动。

3、在小车前面放一障碍物,观察小车突然刹车时,木块有什么变化。

预期效果:了解运动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

探究活动:2、改变静止物体的状态

探究目的:静止物体是否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

探究步骤:

1、在玻璃杯口盖一塑料板,塑料板上放一枚鸡蛋,快速抽出塑料板时,鸡蛋会跟着飞出去

吗?

2、一摞棋子,用尺子快速击打最下面的一个棋子,上面的棋子会怎样?

预期效果:知道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

✧教学案例设计

本课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三课。是在前两课学习正确描述和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也就是惯性;会用学到的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汽车急刹车现象引入,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围绕要研究的问题,教材设计了三个典型而又富有趣味性的探究性实验,启发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不论是运动状态的物体还是静止

状态的物体,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属性: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的状态,从而归纳出惯性概念。在惯性概念的建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践和体验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有效的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当乘坐汽车时,相信同学们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景(课件展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乘客的身体会怎样?

生:猜测:身体向前趴。

师: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有)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观看视频)

生:观看视频。

师:确实如大家所说。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为什么会向前倾倒?

师:其他同学是不是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

【设计意图】: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探究的问题自然生成,使学生对探究问题产生浓厚兴趣,老师的质疑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二、探究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一)初步分析,作出假设

师:大胆猜测一下,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1:由于惯性。

生2:刹车后,车虽然静止,但乘客仍然运动,所以会向前倾倒。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对汽车和乘客在急刹车前后表现出来的不同运动状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到现象发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意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这样的训练,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师:科学探索讲究证据,只有用事实验证的假设才能成为真理。现在我们不妨来设计一个实验:模拟行驶的汽车遇到障碍物时,突然刹车的情景,从而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这几种材料(出示课件)。利用现有的材料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生: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

生:学生汇报方案。

师:表述的非常完整。大家同意他们小组的方案吗?

你认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生:推动小车时,用力不要太大;小车和障碍物之间不要太远。

师:你想的真周到。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出示实验要求:(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一下)

1、在实验过程中请各位“驾驶员朋友”把握好方向和力度,“车”不可开

得太猛?

2、仔细观察刹车前后“车”和“乘客”的状态。

3、小组分工合作,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师:实验顺利完成的小组请主动坐好,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实验等着你。

现在开始实验吧。

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实验都很投入,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发现。现在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与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对照,不同的地方可以补充。(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

生:多媒体展示汇报。

师:现在我用慢镜头回放小车和木块的的整个运动过程。

刹车前:小车和木块处于什么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