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速算顺口溜
资料分析速解六大口诀
21.升入大学的学生最多的一组是( )。
A.3.0-3.4/700-999 B.2.0-2.4/700-999
C.3.5-4.0/400-699 D.2.5-2.9/700-999
22.在1959名学生中,SAT的分数低于700未能升入大学的学生大约占( )。
A.看书休闲 B.朋友聚会 C.和父母一起逛公园 D.上网
134.采取外出旅游休闲方式的市民中,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人数比约是( )
A.7:2 B.7:6 C.1:1 D.无法计算
五、五大要点
在资料分析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下面五个细节。
⑴ 注意时间单位细节
例7:下图显示我国近17年来GDP与财政收入的变化情况,根据下图,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约为( )万亿元。
A.45% B.40% C.35% D.30%
反过来,如果题目中出现“肯定不超过”、“肯定少于”的问题,一定选最大的那个数。
⑷ 尽量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
例12:
1.根据上图,该校工科学生所占比例约为多少( )
A.45% B.55% C.65% D.75%
这个题目不是用具体数据计算,而是根据图形进行定性分析。从图可知工科学生的比例肯定超过50%,但是又到不了75%,首先排除A和D。然后可以使用量角器,大致判断出其比例为55%,因此选B。
A.32 B.39 C.22 D.3.2
在这个题中,一定要注意到财政收入的单位是千亿,否则很容易错选A。
⑵ 利用常识判断
例8:1980年我国乡村消费属于( )。
A.绝对贫困状态的消费 B.勉强度日状态的消费
C.小康水平的消费 D.富裕状态的消费
公务员资料分析乘法速算技巧(超强)
乘法速算技巧乘法速算技巧一、十位数是1的两位数相乘的两位数相乘乘数的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相加个位与被乘数相加个位与被乘数相加,,得数为前积得数为前积,,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相乘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满十前一。
例:15×1715×1715 + 7 = 2215 + 7 = 225 × 7 = 355 × 7 = 35------------------------------255255即15×17 = 255 15×17 = 255解释解释::15×1715×17=15 ×=15 ×((10 + 710 + 7))=15 × 10 + 15 × 7=15 × 10 + 15 × 7=150 + =150 + ((10 + 510 + 5))× 7× 7=150 + 70 + 5 × 7=150 + 70 + 5 × 7=(150 + 70150 + 70))+(5 × 75 × 7))为了提高速度为了提高速度,,熟练以后可以直接用练以后可以直接用“15 + 7”“15 + 7”“15 + 7”,,而不用而不用“150 + 70”“150 + 70”“150 + 70”。
例:17 × 1917 × 1917 + 9 = 2617 + 9 = 267 × 9 = 637 × 9 = 63连在一起就是255255,,即260 + 63 = 323 260 + 63 = 323二、个位是1的两位数相乘的两位数相乘方法方法::十位与十位相乘十位与十位相乘,,得数为前积得数为前积,,十位与十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得数接着写得数接着写,,满十进一十进一,,在最后添上1。
学霸学渣看过来——资料分析技能口诀大总结-2月9日-数量魏坤
学霸学渣看过来——资料分析技能口诀大总结湖北分校 魏坤2021年湖北省公事员考试愈来愈近,小伙伴们的温习不知道进行到哪个阶段了呢?相信还有许多小伙伴还在为行测头疼吧?而资料分析作为行测考试中提升最快、技能性很强的一个模块,究竟应该如何提升呢?本文总结了资料分析中咱们应掌握的速算技能和口诀,小伙伴们注意接好!一、 计算技能资料分析三个环节:读——列——算。
最近几年来国考资料分析在读数据上增加了难度,许多中心语词语超级相近,或求A 可是资料中出现的是整体和B ,或求整体资料中出现的是几个部份。
因此考生在找数据时需要万分小心。
资料分析另外一个超级重要的环节即是计算。
在此按照常常利用的计算形式,对速算方式做整体上的梳理,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忙。
1.BA 此种形式一般出此刻求比重、平均数、倍数的计算中,一般的计算方式为直除、插值、估算。
2.RA +1 此种形式通常出此刻计算基期的计算中。
当R 的绝对值小于5%时,采用化除为乘,R A +1略大于A(1-R)=A-AR ,AR 部份一般可以估算当R 的绝对值大于5%时,采用直除、将R 或1+R 化为n1 (1+R)此种形式一般出此刻计算现期中。
A(1-R)=A-AR ,一般估算AR 的可能范围或将R 估算为n 1 4.RAR +1 此种形式一般出此刻增加量的计算中。
计算方式一般为将R 估算为n 1,此时式子可变换为n A +1; 若R 离n1不是很接近时,可采用放缩法。
(如23%介于1/4和1/5之间,因此把增加率当1/5算是其最小值,当1/4算是其最大值,真实答案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 5.DC B A ⨯ 两个分子两个分母的计算,一般出此刻基期比重、平均数/基期的倍数、基期倍数中。
计算方式:看是不是有分子A 、C 中是不是有一个与分母B 或D 接近,如有,可化为1,剩下一个分子除以一个分母,采用直除;如没有接近的分子、分母,观察分子、分母中存在的倍数、约分关系。
公考资料分析
1、一个数乘以1.5等于本身加本身的一半2、一个数乘以1.1等于错位相加12345*1.1=12345+ 1234.513579.53、一个数乘以0.9等于错位相减12345*0.9=12345—1234.511110.54、一个数除以5,等于这个数乘以2,小数点向前移一位一个数除以25,等于这个数乘以4,小数点向前移二位一个数除以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小数点向前移三位例如:24÷25=(24*4)÷(25*4)=96÷100=0.965、巧算(刷题班):当a%和b%比较接近时,他们的差小于5%。
(1+b%)÷(1+a%)约等于1+b%-a%(已知现期求基期比重中应用)6、A超过B的N倍是,A>BN,不是多几倍的意思截位直除1、除前看选项差距(最接近的2个选项),差距大、截两位,差距小、截三位(截位题干时,注意下一位四舍五入)差距大:A、选项首位不同,B、选项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差距小:选项次位差小于首位或者等于首位2、一步计算截分母,多步计算上下截一步除法:12345 多步除法:12345 5678934567 34567 45678多步除法注意约分选项10倍以上考虑位数,否则不用分数比较1、两个分数,分别分母分子、一大一小,直接比,分子大的,分数大例:119/456 大于110/7892、两个分数,分别分母分子,同大同小,A、直接除,看首位,首位大的大B、横着看速度(即分子和分子比倍数关系,分母和分母比倍数关系,谁大谁牛逼,慢的看成1)例:7/24 和3/12 7是3的2倍多,24是12的2倍,分子大,所以分子流弊,分母小,就把分母看出1,于是等于7大于3,推出7/24 大于3/12快速找数1、文字材料,每段迅速找关键词(与众不同的)2、材料注意单位不一样基期现期基期:作为对比参照的为基期,基期=增长量/增长率A比B(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则B为基期,A为现期例如:2017年,小龙120元,小东100元问题1:2017年小龙比小东多多少(求增长率)(120-100)÷100=20%问题2:2017年小东比小龙少多少(求增长率)(100-120)÷120=16.6%化除为乘(R小于5%)A÷(1-R)=A(1+R)÷(1-R)(1+R)=A+A*R/(1-R^2)=A+A*R R^2无限趋近去0,A/(1+R)=A-A*R 加变成减,减变成家增长率和倍数关系是几倍=增长率+1 是几倍=多几倍+1增长率=多几倍翻番=2^N例:今年比去年多1倍即多100%,基期*(1+100%)=现期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可正可负,带符号比,30%>20%>10%>-40%降幅:必须为负,不带符号比,-30%>-20%变化幅度:可正可负,不带符号比(绝对值比较)-40%>30%>-20%>10%增速:带符号,高减低加降幅:先不带符号高减低加,后加上负号提高扩大都是高,减回落收窄都是低,加增长量超过10%,类似题目可以转换为现期-基期10%基期现期>基期+基期*10%比较类增速最快/最慢,增长幅度最大/最小,都是指增长率比较增长率R=现期/基期-1,因为都减1,所以可以不看1、当现期/基期=1 (不明显),用(现期-基期)/基期比较2、当现期/基期≧2(明显),用现期/基期间隔增长率R=r1+r2+r1*r2 如果r1和r2均小于10%,r1*r2可以忽略间隔倍数=间隔增长率+1间隔基期=现期/(间隔增长率+1)年份间隔是同比增长率,月份间隔是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最快、年均增速排序(1+r)^N=现期/基期(N等于现期和基期的年份差)比较时,N相同,直接比较“现期/基期”关于时间:1、2011年到2015年,基期就是2011年,现期就是2015年,年份差是2015-2011=4 2、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2011年到2015年基期为2010年,现期为2015年,年份差是2015-2010=5 R=[(现期÷基期)-1]÷年份差混合增长率部分混合得到整体例:进口+出口=进出口房产+地产=房地产1-11月+12月=全年是+非=全部混合居中、偏向基数大的已知进口增长率和贸易顺差增长率,求出口增长率出口—进口=贸易顺差出口=贸易顺差+进口,所以出口增长率在贸易顺差增长率和进口增长率之间求今年进出口差额与上年的差值,本质就是求增长量的差值(17出口-17进口)-(16出口-16进口)=(17出口-16出口)-(17进口-16进口)=17年出口增长量-17年进口增长量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量=(现期-基期)/年份差时间跟年均增长率一样增长趋势,只看首尾,只要尾巴比开头高就是增长趋势,递增趋势是一个比一个高百分点:是2个百分数做差得到的占比,一般是百分比,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比例增长贡献率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量/总体增量比较大小时,总体增长量一样的时候,就比较部分增量大小即可,可以为负数,可以为正数现期比重现期比重=A/B基期比重基期比重=(A/B)*(1+b)/(1+a)(交叉相乘的)A部分增长量,B总体增长量,a部分增长率,b整体增长率速算:1、先截位直除算A/B2、然后看(1+b)/(1+a)与1的关系,结合选项看答案两期比重比较识别:两个时期+比重+上升/下降遇到两期比重比较,先看a(部分增速)和b(整体增速)大小a》b ,今年比重上升a《b ,今年比重下降a=b,今年比重不变推出原理:两期比重实质=现期比重-基期比重现期比重=A/B基期比重=(A/B)*(1+b)/(1+a)当a》b,(1+b)/(1+a)《1,所以现期A/B》基期(A/B)*(1+b)/(1+a)当a《b,(1+b)/(1+a)》1,所以现期A/B《基期(A/B)*(1+b)/(1+a)当a=b,则(1+b)/(1+a)=1,所以现期A/B=基期(A/B)*(1+b)/(1+a)两期比重计算公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A/B-(A/B)*(1+b)/(1+a)=(A/B)*(a-b)/(1+a)速算:1、判定方向(a《b,上升,a《b下降)2、定大小:小于〡a-b〡平均数相关一、现期平均数识别:问题时间与材料一致+平均(均/每/单位)列式方法:后除前(截位直除)例如:人均收入=收入/人数每亩产量=产量/亩数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平均数=总数/个数= A/B (同现期比重)削峰填谷方便点类似比较12月与1-11月的平均值,给出12月和全年的12月与(全年-12月)/11 可以转换为12月*11与全年-12月比较,也是等于12月*11+12月=全年即12月*12与全年比较二、基期平均数:(A/B)*(1+b)/(1+a)(同基期比重)三、两期平均数:比较大小(同两期比重比较)识别:两个时期+平均数+上升/下降a》b ,今年比重上升a《b ,今年比重下降a=b,今年比重不变计算:识别:两个时期+平均数+上升/下降+百分之几公式:两期平均数的增长率=(a-b)/(1+b)倍数关系关键点在于看问法,是几倍?或者多几倍?现期倍数=A/B基期倍数=(A/B)*(1+b)/(1+a)遇到选项是比例就算出结果具体数值个位数增长是指1%到9.9%之间两位数增长是10到99.99%之间比重、平均数、倍数考点辨析注意事项时间陷阱:时间段和材料不一致主体陷阱:主体和材料不一致单位陷阱:计算单位不一致概念陷阱:1、近、将近是小于但是很接近目标2、超过就是大于3、约,可大可小4、持续增长、逐年增长:每年都比上一年增长5、增长趋势:一般看首尾6、说比重,必须要有明显的整体和部分关系,例如:可以说男生占全班比重,不能说男生占女生比重7、不足一年:当年新增加的。
资料分析蒙题口诀
资料分析蒙题口诀
在公考族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得数资者得行测,得行测者得天下”,由此可知这两大模块是多么重要,然而这两大模块要拿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运算能力不强的考生,如何“蒙”对题,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下面为大家提供资料分析五大蒙题口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选项全文字,答案往往C”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92.32%。
2.“选项是国家,中国非答案”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高达100%。
3.“题干含有约,选项非整数”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100%。
4.“答案在选项前,部分相同选项中”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92.17%。
5.“数字选项中,B项概率大”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90.71%。
资料分析秒杀技巧(必备)
资料分析秒杀技巧平方数速算:牢记常用平方数,特别是11~30以内数的平方,可以很好地提高计算速度: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尾数法速算:因为资料分析试题当中牵涉到的数据几乎都是通过近似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计算的时候多强调首位估算,而尾数往往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资料分析当中的尾数法只适用于未经近似或者不需要近似的计算之中。
历史数据证明,国考试题资料分析基本上不能用到尾数法,但在地方考题的资料分析当中,尾数法仍然可以有效地简化计算。
错位相加/减:A×9型速算技巧:A×9=A×10-A;如:743×9=7430-743=6687A×9.9型速算技巧:A×9.9=A×10+A÷10;如:743×9.9=7430-74.3=7355.7A×11型速算技巧:A×11=A×10+A;如:743×11=7430+743=8173A×101型速算技巧:A×101=A×100+A;如:743×101=74300+743=75043乘/除以5、25、125的速算技巧:A×5型速算技巧:A×5=10A÷2;A÷5型速算技巧:A÷5=0.1A×2例8739.45×5=87394.5÷2=43697.2536.843÷5=3.6843×2=7.3686A× 25型速算技巧:A×25=100A÷4;A÷ 25型速算技巧:A÷25=0.01A×4例7234×25=723400÷4=1808503714÷25=37.14×4=148.56A×125型速算技巧:A×125=1000A÷8;A÷125型速算技巧:A÷125=0.001A×8例8736×125=8736000÷8=10920004115÷125=4.115×8=32.92减半相加:A×1.5型速算技巧:A×1.5=A+A÷2;例3406×1.5=3406+3406÷2=3406+1703=5109“首数相同尾数互补”型两数乘积速算技巧:积的头=头×(头+1);积的尾=尾×尾例:“23×27”,首数均为“2”,尾数“3”与“7”的和是“10”,互补所以乘积的首数为2×(2+1)=6,尾数为3×7=21,即23×27=621106、北京奥运会八月八日晚上八点举行,问全世界和中国在同一天有多少国家? ()A.没有一个B.全部国家C.全部国家二分之一以下D.二分之一以上这题没得说,考的是地理,不是数算107.小王忘记了朋友的手机号的最后两位,只记得手机号的倒数第一位是奇数,那么小王最多要拨打多少次才能保证打通朋友的电话?( )A.90 B.50 C.45 D.20本部分设定了隐藏,您已回复过了,以下是隐藏的内容倒数第一位奇数有5个,倒数第二位有10个,5*10=50108.用六位数字表示日期,比如980716表示1998年7月16日,用这种方法表示2009年的全部日期,那么全年中六个数字都不同的日期有几天?( )A.12 B.29 C.0 D.1从月份上考虑,1-10月都有0,肯定不行,11自身就重复也不行,只有12月有可能,再看日里面012三个数字必有其一,所以不重复的一个都没有109.甲乙共有图书260本,其中甲有专业书13%,乙有专业书12.5%,那么甲的非专业书有多少本?( ) A.75 B.87 C.174 D.67看一眼,甲的非专业书应为87的倍数,BC都符合,带入B试试:简单画个表:甲乙专业书13 20(12.5%)非专业书87 140(87.5%)100 160符合110.一条隧道,甲用20天的时间可以挖完,乙用10天的时间可以挖完,现在按照甲挖一天,乙再接替甲挖一天,然后甲再接替乙挖一天…如此循环,挖完整个隧道需要多少天? ( )A.14 B.16 C.15 D.131/20+1/10=3/20,3/20*6=18/20,用时12天,剩2/20,甲挖1天挖不完,所以还要用2天,总共用时14天111.甲乙有相同数目的萝卜,其中甲打算卖1元2个,乙打算卖1元3个,后来甲乙一起以2元5个的价钱把萝卜卖了出去,结果比预期的收入少了4元钱。
资料分析速解六大口诀
资料分析速解六大口诀一个目标:做前3个两种结构:总分式、一段式三种工具:机械表、带刻度的直尺、量角器四种图形:折线、饼图、柱图、其他图五大要点:时间、单位细节、常识判断、特殊表述、定性分析、组合选择六大技巧:估算、插值、放缩凑整、通分、近似、差分一、一个目标资料分析的目标:做前3个,适当放弃后2个。
总结历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可以发现:每篇资料分析的前3个题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从资料中查找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者辅以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就很容易做出来,而后面的2个题比较复杂,往往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计算,以及多个选项的对错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不完全部资料分析题,建议考生做完前三个而放弃后两个。
有目的的放弃,将时间投入到其他模块相对容易的题中,可以保证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两种结构在资料分析的三种题型中,考生反映文字阅读是最难的,而其难就难在阅读和查找数据。
为提高做题效率,建议考生熟练掌握“结构阅读法”。
一般而言,文字资料分为两种结构:总分式、一段式。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字结构,如何使用结构阅读法,下面通过例子进行详细阐述。
⑴ 总分式例1:2003年6月份,“国房景气指数”达到107.04,比5月份上升0.76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39点,具体的各分类指数情况如下:6月份竣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11.46,与5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7.42点。
1-6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81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4%,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
6月份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08.47,比5月份上升2.41点,比去年同期上升4.68点。
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达5723亿元,同比增长48.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3.4个百分点。
6月份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达到108.91,比5月份上升0.17点滴,比去年同期上升3.44点。
1-6月份,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为2.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1%,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11.2个百分点。
行测考试技巧顺口溜
行测考试技巧顺口溜
行测考试技巧顺口溜如下:
1.常识判断不需记,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2.言语理解要记牢,文章全篇找主题。
3.图形推理就几样,细心观察找规律。
4.定义判断很简单,记住要点是关键。
5.类比推理要记清,词语间关系要分清。
6.逻辑推理分两种,必然和可能要分清。
7.资料分析很重要,公式技巧要记牢。
8.数学运算很简单,计算细心就行啦。
9.常识判断要记牢,多看多记是关键。
10.逻辑推理有方法,归纳演绎和排除。
以上是行测考试的一些技巧顺口溜,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提高资料分析做题六句口诀
提高资料分析做题六句口诀提高资料分析做题六句口诀一个目标:做前3个做前3个,适当放弃后2个。
两种结构:总分式找关键词、一段式注意特殊符号。
三种工具:机械表钟表问题、带刻度的直尺、量角器判断各部分的比例四种图形:折线、饼图、柱图、其他图。
看清楚横、纵坐标的刻度和单位五大要点:注意时间、单位细节、利用常识判断、注意一些特殊表述(“肯定超过”、“肯定多于”的问题,一定选最小的那个数。
“肯定不超过”、“肯定少于”的问题,一定选最大的那个数)、尽量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组合选择(根据选项的分布进行判断,四个选项都有的命题(如Ⅰ)、四个选项都没有的命题(如Ⅱ),都不用判断;一旦判断出某个命题错误(如Ⅲ),则含有该命题的选择项就可以直接排除掉。
)1. 概括的基本精神:所有的概括都是依据材料的,尊重材料,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勿需升华)2.主要内容与主要问题的两种题型的区别联系: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都是概括题,都要尊重材料,不能脱离材料,也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
有时候两者可以相互转换,并不是绝对的,譬如有时主要内容就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即主要内容。
区别:①在外延上:主要内容的外延大于主要问题(这里外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范围,与外延相对的内涵即本质)主要内容的外延是全面的而主要问题的外延是局部的,部分的②在内涵上:主要内容——材料所有的要点主要问题——所有要点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要解决的部分③在作答思路上:主要内容需要概括特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而概括主要问题只需要概括特定事实的表现和原因即可。
3. 主要内容的作题思路基本原则:有逻辑的整和所有要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缘起现状原因结论事件的发展顺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罗列要点4.主要问题的作题思路基本原则:围绕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①现象本质现状原因结论②围绕主要问题展开主要问题是什么主要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重点,以200字为例,130-1 40字主要问题的原因/影响解决主要问题的对策5.概括的具体步骤:①眉批②合并同类项,写出所给材料的逻辑图③分析要点(根据具体题型要求)④选取要点⑤列出提纲草稿6.概括中应注意的要点①由于概括题是根据要点来给分的,所以得抓住采分点——实实在在的要点,要有实际的信息量②要合理的处理好材料和自己北京知识的联系,不能脱离材料,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③科学的整和材料在抽象和平实中寻找最佳的平衡点④要点要重于逻辑⑤词的运用要少用形容词,副词⑥语言要做到精炼、规范、流畅⑦要求字数少的时候少举例子或文中所给的数据⑧关于字数不多于200字——(160到200)300字左右——(250到350)不少于200字——(200到250)标点符号都要占一格:,。
分析十大速算技巧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资料分析速算技巧难易判断:题干短优于题干长;不需计算优于需计算;单个计算优于多个计算;易找到原文信息优于不易找到原文信息。
十大速算技巧在运用技巧之前,比较选项区别,当且仅当选项差别较大时才能用估算法,当且仅当选项首位不同时才用直除法,当且仅当相差一个1/n时采用插值或倒数型直除法。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要点:"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因为资料分析当中计算存在大量“近似”,因此运用直除法的时候一定一奥注意这个特殊情况,熟练掌握。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大小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大小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注意:少量动手计算是不可避免的。
国考讲堂:资料分析口诀速记!0基础必背!
国考讲堂:资料分析口诀速记!0基础必背!
资料分析是在公考中的一个拿分模块,它的难度相对是不大的,所以只要我们能把考试中的考点做遍的话,就不会再担心拿不到高一点的分数了。
那么在资料分析的考查中除了有计算类的问题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比较大小类的,下面图图老湿就为大家梳理一下基期量比较大小的方法。
口诀记忆
为了提高作答速度和正确率,这个基期量比较大小的口诀一定要记住!
1.基期量比较大小,先看现期量,如果现期量足够大(接近2倍或2倍以上)现期量一定大;现期量足够小,基期量一定小。
2.通过比较“分数的分子大,分母小,分数值一定大;分子小,分母大,分数值一定小”观察比较大小。
3.如果分母比较简单,优先直除比较大小(截位直除)。
4.以上都不可取,考虑化同法。
(1、分数的分子或者分母之间存在明显的倍数关系;2、被比较的分数量级完全不一样)。
5.考虑差分法(分子以及分母之间相差不大)。
学以致用
2009年4月我国入境旅游的第三大客源市场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马来西亚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4月份”入境人数所在列。
第三步,根据“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原则,可知韩国、日本基期量明显大于美国,美国基期量明显高于5~16名的国家;分母从左向右截前三位并保持量级不变,
根据分数性质可以得知美国基期量()高于俄罗斯基期量(),故2009年4月入境旅游的第三大客源市场是美国。
因此,选择A选项。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顺口溜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顺口溜简便计算三字经做简算,是享受。
细观察,找特点。
连续加,结对子。
连续乘,找朋友。
连续减,减去和。
连续除,除以积。
减去和,可连减。
除以积,可连除。
乘和差,分别乘。
积加减,莫慌张,同因数,提出来,异因数,括号放。
同级算,可交换。
特殊数,巧拆分。
合理算,我能行。
常用的七种简便运算方法方法一:带符号搬家法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某b某c=a某c某ba÷b÷c=a÷c÷ba某b÷c=a÷c某ba÷b某c=a某c÷b方法二:结合律法(一)加括号法1.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二)去括号法1.在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
2.在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
方法三:乘法分配律法1.分配法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8某(3+7)=8某3+8某7=24+56=802.提取公因式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9某8+9某2=9某(8+2)=9某10=90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例:8某99=8某(100-1)=8某100-8某1=800-8=792方法四:凑整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9999+999+99+9=(10000-1)+(1000-1)+(100-1)+(10-1)=(10000+1000+100+10)-4=11110-4=11106方法五:拆分法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公务员考试速算技巧口诀
公务员考试速算技巧口诀
好不容易找数据,好不容易列出式,
好不容易想算出,然而然而然而然。
姑娘小伙想多了,还想携带计算器?
其实速算有技巧,一定不要闷头算。
我也知道想多了,算不出来真着急,
浪费时间又太多,难道资料是鸡肋?
速算技巧有以下,方法根据个人选,
今天介绍有几种,眼熟心熟很好用。
资料分析列完式,先不计算看选项,
切记习惯很重要,闷头苦算不可取。
第一大法数估算,内容大致有两项,
四舍五入从小用,凑整思想很方便,
尤其选项差距大,首要之选是估算。
再来说说直除法,顾名思义直接除,
同时也要看选项,不同情况要分清。
选项首位就不同,分母直接留两位,
首位同来二位异,四舍五入留三位。
截位方法是配合,估算直除结合用,
事先处理是简化,方便快捷又准确。
插值方法很好用,乘法要比除法强,
如果观察两选项,特殊分数很靠近。
一大一小易比较,大胆使用插值法。
公式法用范围小,化除为乘要记牢,
经常用于基期量,适用范围数值小。
间隔增长是典型,年份中间有空好,
两年之和加乘积,最易计算方法巧。
最后叮嘱千万遍,熟能生巧是良策,
资料分析靠做题,不是鸡肋是鸡腿。
粉笔2019省考880之资料分析
速算:截位直除 (二)、比较
识别:增速最快/最慢、增长幅度最大/最小
已知:现期、基期,比较:增长率→r=
方法:看现期和基期的倍数关系是否明显
速算:分数比较 二、特殊增长率
①间隔增长率 识别:2018年比 2016年增长了百分之几?(隔一年,求增长率)
公式:间隔
(和+积)
速算:若 r1、r2绝对值均小于 10%时,r1×r2可忽略 不能忽略时,一个不变,另一个百化分(乘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即可)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一句话:遇两期比重比较,看 a(部分增速)和 b(总体增速)大小
a>b,今年比重上升
a<b,今年比重下降
a=b,今年比重不变
②两期比重计算
识别:两个时期+比重+上升/下降+多少个百分点
【例】2015年一季度,该省园区企业上缴税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 重比上年同期:
第四节 增长率
一、普通增长率 (一)、计算
①给百分点型,高减低加 高频易错点 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增长 10%,增速比去年提高 5个百分点。则 2016 年的增长率为: 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增长 10%,增速比去年回落 5个百分点。则 2016 年的增长率为:
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降幅比去年扩大 5个百分点。则 2016 年的降幅为多少?增长率为多少?
【例 1】增长率=
量:基期量(用现期量代替)
比例:基期量之比
【例 2】男(女)博士比重=
量:男(女)性总人数
比例:男总人数:女总人数
【例 3】男(女)人均网购次数=
量:男(女)性受访人数
资料分析解题思路与技巧整理
一、口诀:“带着问题读材料,能做一道做一道;估算比例结合用,具体排除更巧妙!!”(一)带着问题读材料,能做一道做一道解析:在做资料分析(主要指文字类的)、短文章阅读和申论时我都是先看问题再看资料,带着第一道题读材料,能做了立即停止阅读,答题;在停止阅读处做好标记,以便接着读,答完第一题后再带着第二题接着读;依此类推。
好处有三:1.针对性强,准确率高;2.有时很多材料的段落根本用不上,可以节省时间;3.完全符合“应试”的思维。
(二)估算比例结合用,具体排除更巧妙具体到资料分析上我们举例说明:(以06年国考原题为例)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9.3亿元,增长19.5%,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
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6%;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9%。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0.5%。
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1.2003年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为( )。
A.24387.5亿元 B.5002.6亿元 C.3979.6亿元 D.816.3亿元2.2003年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之比约为( )。
A.1:6.87 B.6.87:1 C.1:2.37 D.2.37:13.与2002年相比,2003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绝对增长量最大的执行部门是( )。
A.各类企业 B.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 C.高等学校 D.无法得知4.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约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 )。
省考国考资料分析提分技巧
资料分析第一节速算技巧一、计算型1.速算技巧:(1)一个数*1.5→本身+本身的一半。
例:86.4*1.5=86.4+43.2=129.6。
(2)一个数*1.1→错位相加。
例:12345*1.1=12345+1234.5=13579.5。
(3)一个数*0.9→错位相减。
例:12345*0.9=12345-1234.5=11110.5。
(4)练一练:①124.6*1.5=124.6+62.3=186.9。
②13579*1.1=13579+1357.9=14936.9。
③13579*0.9=13579-1357.9=12221.1。
2.截位直除:(1)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
(2)多步计算:建议上下都截。
截几位:(1)选项差距大,截两位。
①选项首位不同。
②选项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2)选项差距小,截三位。
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小于等于首位。
总结:(截位直除)(1)差距大,截两位;差距小,截三位。
(2)一步除法,截分母;多步计算,上下截。
注意:除前看选项,差距比较大,存在10倍以上的差别,位数和小数点不能忽略,保留两位计算。
二、比较型1.分数比较(1)一大一小,直接比,分子大,分数大;(2)同大同小,竖着直接除,横着看速度(倍数)。
谁快谁牛皮,慢的看成 1。
例:①7/24和 3/12如何比较。
分子:7>3,分母:24>12,分子大分母也大,同大同小。
方法一:竖着直接除,看首位商几。
方法二:横着看速度,速度相当于倍数,24是 12的 2倍,7是 3的 2+倍,分子的倍数大,慢的看成 1,即分母看成 1,7/1>3/1,因此 7/24>3/12。
②3/5和 6/15横着比较。
分子:3和 6之间为 2倍的关系,分母:5和 15之间为 3倍的关系,谁快谁牛皮,分母快,把分子看成 1,分母小的分数大,1/5>1/15,因此 3/5>6/15。
第二节快速找数1.文字材料就找关键词(1)5~10秒内,每段总结出 1~2个关键词。
资料分析三大速算技巧及答案
资料分析三大速算技巧根据选项差距的大小,将需要计算的数字四舍五入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进而简化计算。
1. 一步除法中分子不变,分母进行截位计算:选项差距大,分母截两位;选项差距小,分母截三位。
【适用题型】基期值、一般增长率、现期比重、现期倍数、现期平均数。
2. 多步除法中分子分母都截位计算:选项差距大,分子、分母都截两位;选项差距小,分子、分母都截三位。
【适用题型】复杂列式情况。
判断选项差距的方法:1)选项差距大,截两位①选项首位都不同②选项首位有相同,第二位差值>首位2)选项差距小,截三位①选项首位有相同,第二位差值=首位。
②选项首位有相同,第二位差值<首位。
【材料1】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年共接收173017项各类申请,同比增长约10%,择优资助各类项目40668项,比上年增加1579项,资助直接费用218.8亿元,平均资助强度(资助直接费用与资助项数的比值)53.8万元,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人才项目系列方面,地区科学基金资助2829项,比上年增加78项,直接费用10.96亿元,有力推进了欠发达区域人才稳定与培养。
【例1】(2017浙江)2015年地区科学基金资助的直接费用占各类资助项目总额的比重约为:A. 10%B. 8%C. 5%D. 3%【解析】【答案】C【材料2】【例2】(2018浙江)2016年该市上划中央收入同比约增长了:A. 37% B. 44%C. 51%D. 58%【解析】【答案】C将百分数通过近似转化成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适用题型】已知现期和增长率,求增长量常见百化分表除了1~20分之一的百分数需要我们记忆之外,考试中遇到的其他百分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进行百化分转化:【材料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16年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082亿元,同比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75亿元,同比增长11.2%。
1~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4249亿元,同比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889亿元,同比增长11.0%。
公务员备考—你想要的资料分析速算小技巧
你想要的资料分析速算小技巧
截高位、直接除
尾数法:看尾巴,细节,结果精确(A-B+C,尾数法)
直除法:看开头,大小,结果模糊(A÷B-B,估算)
四个层次,三个细节
第一层次:A/B
三个细节:被除数不动,除数取前两位,结果取前两位
例:9527/3624≈9537/36
第二层次:已知部分和比重,求整体
例:已知2017年服装售出2348.79万元,占总体的比重为49.7%,求总体售出的价格?
A.2989.6
B.3769.5
C.4236.8
D.4697.6
2348.79÷49.7%≈2348.79÷50,直除前两位商47。
与D选项最接近,选D。
第三层次:已知现期和增长率(正值),求基期。
例:已知2017年服装售出2348.79万元,比去年增加49.7%,求去年售出的价格?A.1466.8 B.1279.8 C.1565.8 D.1746.5
2348.79÷(1+49.7%)≈2348.79÷15,直除前两位商15。
选C。
第四层次:已知现期和增长率(负值),求基期。
例:已知2017年服装售出2348.79万元,比去年减少23.44%,求去年售出的价格?A.3050.4 B.2899.7 C.4012.9 D.1897.5
2348.79÷(1-23.4%)≈2348.79÷77,直除首位商3。
选A。
截位直除:
1.四个层次,三个细节
2.忽略小数点,单位,式子等细节
3.+,—,×,÷都可用截位。
资料分析常用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常用速算技巧
一、直接估算法(数值精度不高,选项差距大)
直接估算结果的大小的判断(其中a、b均为正数)
常用的几个分数值:
%3.3331≈ %7.6632
≈ %254
1
≈ %754
3
≈
%7.1661
≈
%3.836
5
≈ %3.147
1
≈ %5.128
1
≈
%5.378
3
≈
%5.378
5
≈
%5.878
7
≈ %1.1191≈ %2.2292
≈ %09.911
1
≈
%18.1811
2
≈ 二、乘除转化法
1. 在计算精度允许的条件下,将计算过程中的除法(乘法)转化成乘法(除法)。
2.一般要求X 在-5%-5%范围内,在选项误差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将X 的范围扩大为-10%-10%。
三、拆分消除法
在计算性题目中,拆分消去法一般包含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1.在乘法或除法运算中,将某个数拆分成两个或多个容易计算的数,从而快速得到运算结果。
2.在一些多步计算题中,先列出最终算式,然后通过整理消去相同或相近的数值,从而简化运算。
四、首尾数法
1.首数法是根据首位数(首一位或者首两位)来确定答案。
2.尾数法是根据尾数(最后-位或者两位)来确定答案。
3.在做商或做差时,一般采用首数法。
4.在求和、求积或做差时,一般采用尾数法。
资料分析重点知识
资料分析第一节:速算技巧1速算技巧1.1加法:高位叠加二位数:55+32:十位5+3=8,个位5+2=7,55+32=87三位数:692+516:在十位、个位中间划线,69+51=120,2+6=8,692+516=12081.2划线减法(1)临界值:314-289:中间插入300,314-300=14,300-289=11,314-289=14+11=25。
(2)划线减法:692-516:百位、十位中间划线,6-5=1,92-16=76,692-516=176。
926-532:如果在百位、十位中间划线,26-32是负数,以不借位为前提,在十位、个位中间划线,92-53=39,6-2=4,926-532=394。
(结果为负,用大数减小数)1.3乘法(1)依托两位数*个位数。
(2)口算:两位数*个位数。
97*2:9*2=18,7*2=14,97*2=194。
2截位直除2.1截谁(1)一步除法:只截分母。
如84364/41763、42864/(1+21%)。
(2)多步除法:分子、分母都截(截完约分)。
如(71774/35881)÷ (12482/47620)。
2.2截几位(1)选项差距大,四舍五入保留两位(+1、-1进行微调,将奇数变为偶数,方便约分)①首位均不同。
例:6762/127.36≈()。
A.65 B.53 C.47 D.38 答:选项首位均不相同,选项差距大,截两位,转化为6762/13,首位商5,对应 B 项。
②首位相同,但次位差>首位。
例:6762/127.36≈()。
A.65 B.53 C.59 D.47 答:B、C 项首位相同,次位差是第二位的差,B、C 项次位差9-3=6>首位5,选项差距大,截两位,转化为6762/13,首位商5,次位商2,B项最接近。
(2)选项差距小,四舍五入保留三位。
首位相同,且次位差≤首位。
(老老实实算吧)例:6762/127.36≈()。
A.65 B.53 C.58 D.47 答:B、C 项首位相同,次位差8-3=5=首位5,选项差距小,截三位,转化为6762/127,首位商5,次位商3,对应B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速算顺口溜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
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
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
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
“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
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
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
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这样的效果,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下面是20天行测申论突破80分的详细方案:在讲方案之前,我需要先和你分享4个理念,否则这些方案根本不会帮助到你:第1个理念:你要相信你可以考上。
我在家里举办的每期10个人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们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问他们:“你们想考上公务员的请举手。
”10个人都举手了,我又问:“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相信自己能考上的,请举手。
”结果都不举手了,他们说:“考上公务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各位朋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你如果认为很难,甚至根本办不到,也许做了也不会有结果时,你还会不会去做?会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做?所以,我首先要帮你建立信心,只有这样你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学习和考试。
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在家里以及网上指导过的1200多考生的经验,肯定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考上公务员真的不难,你完全可以考上,特别是省考,比国考要竞争小得多。
为什么我同学能考上?因为他到那位命题组老师的家里去了,手把手现场给他了详细的考试方案和建议,我同学相信,他可以考上,所以他用了20多天时间全力以赴地学习,考上了;我为什么能考上?因为我看到我同学能考上,我相信我用他的方法应该也能考上,所以我也是全力以赴,所以也考上了;为什么到我这里学习的那些人比我在网上指导的考生录取率高10%?因为这些到我家里来的人,都相信自己是可以考上的,所以全力以赴按我给他们方案去执行了。
第2个理念: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定有人可以帮你达成目标,而不需要你自己去摸索。
公务员考试也是一样,谁最了解公务员考试?谁最能给你最大的帮助?第一类人是参加过命题组的那些人,还有申论阅卷老师,这一点上,我和6位参加过命题组的老师和4位参加过申论阅卷的老师做过详细的交流;第二类人是以高分考上公务员的人,如果你只找到1个这样的人,可能他的方法不适合你,最好是找到8到10个这样的人,找到他们在备考和考试中所使用的共同方法,我自己和23位同事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
2011年4月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我通过家里的小型培训班和网上指导(主要以资料和方案的形式),已经帮助1200多位考生中的700多位成功考上了公务员。
第3个理念: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千万不要放弃,凡事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像爱迪生发明灯泡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就不在这里和你重复了。
马上就要考试了,不要慌,制订好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学习就可以,你有20天时间要考试,就做一个20天的计划,有3天就要考试了,就做个3天的计划;考试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慌,我们是有办法来大大提高不会做的题目的正确率的。
不到最后交卷,就不要放弃。
行测20天突破80分方案:行测短短120分钟时间,135道题,每道题花费的时间不能超过53秒!更何况大部分需要通过大量文字阅读和数字计算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所以行测要取得高分,就要使用技巧。
公考成功的考生都在强调一个道理:做题必须要找对思路,使用技巧!1,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一定要掌握“快速识别考点”的方法,就是考试时,看到一个题,马上就能识别这个题目属于哪个考点,这类的题目应该怎么解。
这样既能提高做题速度,又能达到非常高的正确率。
虽然我在网上无法手把手地教你,但是我花了2980元加入了最新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会员,下载到了这个培训班的全套视频课程,我发现华图培训班视频中的顾斐老师可以帮你快速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视频中的蔡金龙老师可以帮你快速掌握判断推理。
这样,我在赠品里送你这套最新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视频,你就可以快速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了。
2,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一定要掌握“快速解题法”,这些看上去需要数学计算的题目,事实上,在出题时已经设计好了,有80%的题目是可以不用计算,或通过简单计算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的,而不需要你真正去按部就班做算数题。
在我给你的赠品里这套培训班视频中的李委明老师可以帮你快速学会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让你80%的数量计算类的题目,不需要计算或是经过简单估算就能快速得出答案。
3,常识判断:绝大部分考点,教材上都已经有了,只要认真学习教材上内容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别的交待。
4,对于你不会做的题目,或者是没有时间做的题目,我这里有一套非常好的技巧,可以帮你大大提高正确率,如果你4选1,正确率只有25%,而事实上,根据2002年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的统计:行测考试中,5种题型,每1种题型,最少有5种规律可以帮你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或者帮你马上排除1到2个选项,每张试卷中,有60%的题目可以使用这些规律,正确率达到80%以上。
我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和技巧,只需要2小时就可以看完一遍,3天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握,提高15分以上。
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你使用这些规律和技巧,3天内能帮你提高多少分呢?下面我帮你计算一下:不使用规律技巧的情况:你会的题目分数A分,不会的题目分数B分。
对于不会的题目,你猜对的正确25%,因为是4选1。
假如说你现在行测可以考50分,那么A+B=100;A+B*25%=50;得出A=67分,B=33分,也就是说你能考出50分的成绩,其实你真正会的分数是33分,不会的分数是67分,因为你67分的题目,你猜对的概率是25%,所以最终你能考出50分。
使用规律技巧的情况:可以使用行测技巧的题目占整套试题的60%,正确率是80%你不会做并且不能使用技巧的题目:67*40%*25%=6.7分,你不会做并且可以使用技巧的题目:67*60%*80%=32.16分,那么使用技巧后,你的行测分数就从50分,提高到33+6.7+32.16=71.86分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公式,你不使用规律技巧能考出的成绩是C,使用技巧后能考出的成绩是X,有60%的题目可以使用技巧,你不会并且可以使用技巧题目的正确率是80%,(60%的应用率和80%的正确率是统计2002年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得出来的):X=(C-100*25%)/(1-25%)+(C-100)*40%*25%/(25%-1)+ (C-100)*60%*80%/(25%-1)得出:X=(0.42C+33)/0.75即:如果你现在的成绩C=50分,则使用技巧后成绩提高到X=72分如果你现在的成绩C=60分,则使用技巧后成绩提高到X=77.6分如果你现在的成绩是C=70分,则使用技巧后的成绩提高到X=83.2分所以,在使用技巧之前,先掌握教材知识点,学习赠品里的华图培训班视频课程,快速打好行测基础,把行测成绩提高到65-70分,再使用技巧,就可以达到75-80分的高分。
(具体的行测规律技巧在后面单独给出)申论2天突破75到80分的方案:申论考试中给出的材料,你都读懂了,申论需要你回答的题目也都读懂了,感觉答的不错,字迹也很工整,分数却总是徘徊40分50分,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不懂申论的答题方法,只有申论阅卷老师才是最了解的申论打分规则的人,他们给出的答题方法和建议,只需要你花1个小时的时间来读完,并花2天时间来细细品味和理解,就可以帮你快速突破70到80分。
或许你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真经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目前市面上很多申论指导书严重误导了考生,导致有的考生不学申论能考50分,第二年认真学申论,只考了35分这样的结果。
使用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的方法答题,拉开竞争对手20分,是比较容易的。
1,申论考试中,第一二道题是得分的关键。
这是因为,客观的点好找,容易达成共识,老师们数着采分点给分,一般差距不大,分数得的也理直气壮;所以考前努力抓好前两道题,练习找准采分点,比使劲练大文章要有用得多。
采分点大多使用材料中给定的关键词,并且要使用正确的答题结构,字迹工整。
(详细讲解在后面单独给出)2,最后的文章题,是分档次打分,就是分一二三档次,档次一是多少分到多少分,档次二是多少分到多少分。
一定要站在政府公务员的立场来写,标题决定了你的文章属于哪个档次。
文章内容如何编织都是有章可循的。
(详细讲解在后面单独给出)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包括理念、方案和技巧资料),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我在家里,也组织了几期小型的面授班,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直接到我家里来以聊天的形式传授考试方案和技巧,因为家里空间有限,每期只招收10个学员,一共30个小时左右,每人收费1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