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史刚复习资料
中亚通史期末复习
《中亚通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费尔干纳盆地(“中亚火药桶”)费尔干纳盆地又称费尔干纳谷地,是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交界地区。
盆地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170公里,海拔330至1000米,是中亚最大的盆地。
人口约600万。
费尔干纳盆地属大陆性气候。
1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2至3度,7月份为24至27度。
年平均降水量为100至500毫米。
2、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重新确立了马其顿在希腊各邦的统治地位后,开始将远征波斯的计划付诸实施。
亚历山大打着为希腊人报仇的口号,公元前330年,在波斯波利斯自称波斯王。
贝苏斯在公元前330年杀死大流士,自立为王,至此历时220年的阿赫门王朝灭亡了。
亚历山大宣布贝苏斯为篡位者,自己以阿赫门王朝继承者自居。
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杀死贝苏斯,阿赫门皇族至此被彻底消灭。
同年,亚历山大夺取撒马尔罕,花拉子模国王同亚历山大缔结同盟使亚历山大的军队有了新生力量。
从公元前328年起,亚历山大对中亚的政策从单纯的镇压转变为拉拢利用当地贵族。
公元前327年,出征印度。
经过十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他们带来了希腊的文化和习惯,打破了边远地区与世隔绝的状态,促进了希腊文化与中亚土著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发展,为中亚与外界商贸创造了有利条件。
3、迦腻色伽王迦腻色迦王,贵霜帝国君主(78—102年在位)。
在其统治时期内,贵霜帝国统治了中亚和南亚的广大地区,都城迁至白沙瓦,使贵霜帝国具有巨大的规模和世界意义。
他不但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而且是佛教的保护人和发扬光大者。
在佛教的护法明王之中,他的作用仅次于阿育王。
4、屈底波屈底波,又称古太白(670—715),全名屈底波·伊本·穆斯林(穆斯利姆),也叫库泰拔·伊本·穆斯林。
阿拉伯人,出生于今叙利亚(古称苫国)。
是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著名将领,深受到哈贾只的器重,曾被哈里发韦立德委任为倭马亚王朝呼罗珊总督。
中亚提纲答案
世界地理复习提纲4(中亚)1.在中亚图上填注: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锡尔河、阿姆河、乌拉尔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伏尔加河,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天山,帕米尔高原,哈萨克丘陵,40°N 50°N 50°E 60°E 80°E2.写出.中亚的气候类型.特点及成因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成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深居内陆;山地、高原阻挡湿润气流深入3.写出从连云港到鹿特丹沿线降水和自然景观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降水先减少后增加。
自然景观由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森林的变化。
变化原因是距海洋远近的不同,引起了降水变化。
4.中亚两大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盐碱化分析这两种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荒漠化:距海远,降水少;地表疏松,植被稀少;多大风天气;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盐碱化:气候干旱,蒸发强;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5.中亚的农业是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及分布小麦:哈萨克斯坦北部水稻:阿姆河和锡尔河下游地区两岸;棉花: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6.分析中亚水稻种植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导致用水紧张,咸海面积萎缩,加剧荒漠化7.评价中亚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中亚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①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②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④土质疏松,多沙质土。
不利:水源不足8.中亚石油的分布。
里海沿岸9.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巴尔喀什么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西部:伊犁河的淡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10..咸海面积萎缩的原因及影响咸海不断缩小的危害:(1)咸海面积缩小,周围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导致大面积耕地土地肥力下降,甚至丧失可耕性;(2)咸海周围沙尘暴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危害很大;(3)咸海生态平衡遭破坏,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1)气候变暖,咸海的水蒸发量增大,咸海水量减少,面积缩小;(2)人们为了扩大农业规模,大量引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3)大面积农垦,导致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中亚一轮复习
里海:世界最大的内流湖
咸海: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补给,近年来
湖泊
水量大减——①由于引河水灌溉,入
咸海水量减少;②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
2021/11/7
22
三、社会经济状况 1、居民
人口较少,多民族,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
2021/11/7
4
2、海陆位置
深居亚欧大陆内部 距海较远
中亚
距太平洋约3750千米 距阿拉伯海约1100千米
距北冰洋约1600千米 距黑海约1100千米
2021/11/7
5
一、位置范围 中亚五国
阿斯塔纳
哈萨克斯坦
比什凯克 塔什干
杜尚别
2021/11/7
6
一、中亚的位置与范围
1、位
置: 深居亚欧大陆中部
⑵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大西洋 、 北冰洋 ,其降水量 较多的原因是(7分)
位2于021/相11/7对较湿润的偏西风的迎风坡,且地势较高
40
读图,甲地年 均降水量为 680mm,丙河 年径流总量为 118亿m3(黄 河年径流总量 为575亿m3)。 回答(27分)
⑶乙湖具有明显的咸谈分区,它的 东部 (东部或西部)盐 度较高,成因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另一 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10分)
2021/11/7
29
中亚发展农牧业的限制因素:水源
(3)灌溉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灌溉 →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次生盐
渍化
蒸发强烈
2021/11/7
30
3、工矿业
①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
初中历史中亚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中亚古代史知识点归纳中亚古代史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一系列古代中亚地区的文明和历史事件。
本文将对中亚古代史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初中历史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中亚古代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中亚地区主要有三个重要文明:伊朗人、印度人和突厥人。
首先,我们来看伊朗人。
公元前1200年,阿契美尼德帝国建立,其中波斯人是主要族群之一。
阿契美尼德帝国是古波斯帝国的前身,该帝国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大流士一世和波斯王子德里阿玛尼达时期。
古波斯帝国发展了先进的行政制度,形成了著名的波斯文明,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我们来看印度人。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并与当地居民合并形成了古代印度的文明。
古代印度有两个重要的文明帝国:摩揭陀帝国和孔雀帝国。
摩揭陀帝国是古印度历史上第一个有统一政权的王朝,他们建立了著名的僧侣国家。
然后,我们来看突厥人。
公元6至13世纪,突厥人形成了中亚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
突厥人是能征善战的民族,他们曾在中亚地区建立起康居、回纥和突厥汗国等多个强大政权,对中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亚古代史中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
例如,中亚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对中亚地区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与宗教传播的桥梁。
通过丝绸之路,中亚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明可以互相交流、融合,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此外,在中亚古代史中还有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大月氏的覆灭、吐火罗王国的建立以及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如萨马尔罕和布哈拉等。
这些都是中亚古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和地点。
综上所述,中亚古代史是初中历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中亚古代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亚地区的历史文化,并在今天的世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希望本文可以为初中历史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第十一章中亚复习要点
第十一章中亚
1.中亚内陆干旱的环境与发达的农牧业
中亚距海远,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植
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饲料。
中亚多内流河、内流湖,为发展
灌溉业提供了水源。
小麦、棉花又具有耐旱习性,因此使中亚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白金之国”。
牲
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中亚棉纺织工业、地毯纺织和畜产品加工业都比较发达。
2.沟通亚欧的“桥梁”
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重要,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的西安,西经新疆,到黑海、地中海沿岸国家,是古代历史上
最长的一条商路。
现在,我国兰州至新疆的铁路已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连通;这样,从中国太
平洋沿岸经过我国内陆和中亚地区,与欧洲大西洋沿岸之间,架起了一座“亚欧大陆桥”。
这对中亚地区在陆地交通上将起着重要作用。
3.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储量大。
本区采矿、冶金、军事工业
相当发达,但木材缺乏,许多机械制品、轻工业产品需要进口
4.民族众多。
多信奉伊斯兰教
5.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也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
6.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也是中亚各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阿拉木图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首都:阿斯塔纳。
《中亚》高三一轮复习
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 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
水湖)。
《中亚》高三一轮复习
15
探究: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因素、危害及治理措施
湖泊 类型 影响因素 危害
治理措施
洞 庭 湖
咸 海
《中亚》高三一轮复习
16
湖泊 类型 影响因素
危害
治理措施
洞 外 围湖造田;上 对洪水的调控能 保护和恢复上游
(2)著名的河流: ①额尔齐斯河(外流河)、②锡尔河、③阿姆河、 ④伊犁河等。
(3)著名的湖泊: ①里海、②咸海、③巴尔喀什湖。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 流湖。
《中亚》高三一轮复习
11
正在消失的湖-咸海?
《中亚》高三一轮复习
12
探究:咸海面积减小的原因?危害?措施?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 (2)人为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工业、居民用水量 增多,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
《中亚》高三一轮复习
13
探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西部有伊犁河补给,东部没有河流补给 ②西部有大西洋西风带来的降水
东部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
③东西联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
《中亚》高三一轮复习
14
“白风暴”
“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
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 —— 里海沿岸 煤 —— 中东部 铁 —— 中部 铜 —— 中部
农产品:棉花和牲畜多
(2)工业部门:
采矿、冶金、军事工业、 纺织、地毯编织、畜产品加工 (3)不足: 木材缺乏,机械制品、 轻工业产品需要进口
中亚专题复习
பைடு நூலகம்
中亚
[素养目标] 1.读图识记中亚的主要地形区、河流和湖泊的位置。 2.能够根据中亚的气候特点,说明主要河流、湖泊的水 文特征。
3.能够根据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 位条件。
【夯实基础】
• 完成三新导学案的初高衔接
1.中亚的地理位置与其自然、人文环境特征的关系:
• [方法点拨] 中亚干旱特征的成因 • 1.位置因素 • 中亚深居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内部,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
2.中亚油气资源对我国的影响 (1)中亚油气资源的现状 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能源专家估计,即使不把里海石油计算在 内,中亚也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积区。中亚大部分的油气资源 蕴藏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临近里海区域。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能源需求 不大,因而出口潜力巨大。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的 90%、土库曼斯坦油气生产的 90% 供出口。
• 三新导学案山东模拟考
当堂达标
• 三新导学案达标测试题
质疑反思
所以中亚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常年干燥,使当 地呈现出一片干旱、半干旱的环境。 • 2.地形因素 • 中亚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平坦开阔,这种地形特征有利于地面 吸热、辐射,并导致蒸发量增大,所以地形助长了旱情。 • 3.周边气候环境 • 中亚深居内陆,处在北有温带草原气候,南有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的环抱中,正南还贴近亚热带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所以周边气候 环境对中亚调温调湿不利,加剧了干旱性。 • 4.中亚的植被 • 中亚的植被特点是林木稀少,以温带草原、荒漠为主,所以中亚植 被涵养水源、调温调湿功能十分微弱。 • 5.中亚的水资源 • 干旱气候条件下,旱情的缓解全靠地面水资源。而中亚地区水资源 不足且分布不均,现有水资源日趋减少,常年闹“水荒”。若没有 相应的措施,中亚的旱情会越来越严重。
初中历史会考第四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背诵提纲
第四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背诵提纲课标要求:1.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2.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一、中古时期亚洲各地区的特征。
二、重要问题(一)阿拉伯帝国(7-13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1258年被蒙古西征军灭)1.伊斯兰教创立的概况: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的言论后来被汇集为《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
2. 能在地图上指出阿拉伯帝国全盛时期疆域的范围。
3.阿拉伯帝国的特征?(政治、经济、文化)①政治: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君主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同时也是宗教最高精神领袖;(政教合一、专制统治)②经济:农业、手工业发达的同时,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呈现繁荣景象;③文化: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4.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有哪些特点?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等5.阿拉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来了怎样的贡献(影响)?贡献:保存了西方文化遗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欧洲科学和经济的进步。
6.为什么说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原因: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印度的数学、稻米、棉花、食糖,均经过阿拉伯人传入西方,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7.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原因:①统治者开放宽容的文化态度——继承吸收,兼收并蓄,交流发展,开拓创新;②地理位置优越——处欧、亚、非洲交界处,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③工商业繁荣。
(二)奥斯曼帝国(13-20世纪初)(1453年灭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建立奥斯曼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1.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特征?①政治: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国家元首、宗教首领,又是军队主宰和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②经济:15—16世纪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③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2.奥斯曼帝国如何深刻影响欧洲和亚洲历史的?①文化上: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中亚细亚知识点总结
中亚细亚知识点总结1.历史概述中亚细亚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这里曾是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等众多古代文明的重要领地。
在中亚细亚地区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帝国,如波斯帝国、塞琅尼王国、伊斯兰帝国等。
在这一地区,宗教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在这里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对当地的文化、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亚细亚地区经历了一系列战争与革命,且在国际政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地理环境中亚细亚地理环境多样,包括了高山、平原、沙漠等不同类型的地貌。
其中天山、帕米尔高原等著名山脉,是世界上重要的地质景观。
此外,中亚细亚地区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天然气、石油、稀有金属等,这些资源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文化传统中亚细亚地区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包括了宗教、语言、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形式。
伊斯兰教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宗教,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族群也在中亚细亚地区居住,包括了鞑靼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等。
这些民族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和文化表演形式。
4.经济发展中亚细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这一地区的农业、畜牧业、矿产业等发展都比较成熟,拥有着丰富的资源。
同时,这里的地理位置也使其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连接了不同地区的贸易场所。
另外,近年来,中亚细亚地区的能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5.国际关系中亚细亚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在国际政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一地区连接了欧洲、中东和亚洲的重要贸易通道,同时也会受到世界大国的重视。
在国际政治中,这一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中亚细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也备受关注。
总的来说,中亚细亚地区是一个拥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区。
在当今世界格局中,中亚细亚地区的发展与变革备受人们关注,它的发展将会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埃及中亚精选知识框架和习题75页文档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源自 我们的 后面。•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中亚史纲课件《相继登上舞台的波斯人、希腊人、贵霜人、曮达人》
2019年11月28日星期四
17
2019年11月28日星期四
亚历山大帝国统治下的中亚
马其顿的兴起 马其顿与波斯人的战争(电影
《亚历山大大帝》)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灭亡 粟特人的抵抗运动 巴克特里亚人的抵抗运动 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亚历山大帝国内的文化交流 亚历山大的死亡和帝国的分
4
中亚的远古社会
中亚原始社会
1、旧石器时代
捷希克塔什洞遗址
2、新石器时代(约公 元前7000-前4000年)
哲通文化---原始农业文化 克米纳特尔文化—牲畜家养
2019年11月28日星期四
哲通文化(前6000-前5000年
5
中亚的远古社会
பைடு நூலகம்
中亚原始社会
3、金石并用时代
约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形成了游牧部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安诺北丘文化 纳马兹达坂文化 约公元前2000年中期-前1000年初 塔扎巴格雅布文化 苏雅儿文化
2019年11月28日星期四
6
中亚的远古社会
中亚原始社会
4、铁器时代的开始
(公元前1000年) 阿密拉巴德文化;第二次社会
分工
5、中亚原始文化的特点 6、中亚原始社会的解体
2019年11月28日星期四
7
中亚的远古社会
中亚的早期国家
巴特克利亚 索格蒂亚娜 花剌子模 马尔基亚那
社会等级 农业进步 进入奴隶社会
2019年11月28日星期四
8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下的中亚
伊朗高原的环境和雅利安人的迁入 米底人建立在伊朗高原的统治 波斯居鲁士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 大流士对中亚的征服 波斯人的统治 中亚的作物和商贸 波斯的文字 波斯帝国的瓦解
中亚史纲复习题
中亚史纲复习题中亚史纲复习题中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到成为希腊化、波斯化和伊斯兰化的交汇点,中亚一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
本文将通过一些复习题,带你回顾中亚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文化。
1. 谈谈中亚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丝绸之路是中亚古代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连接了东西方文明。
它不仅仅是一条贸易路线,还是文化、宗教和技术交流的桥梁。
通过丝绸之路,中亚传播了丝绸、瓷器、茶叶等东方商品,同时也接受了西方的艺术、宗教和科学知识。
这种交流对中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
2. 谈谈中亚希腊化时期的特点。
希腊化时期是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的重要时期。
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下,希腊文化开始传入中亚,并与当地文化融合。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城市化和希腊化。
许多城市如撒马尔罕、巴米扬和塔里木盆地的美索不达米亚等迅速发展起来。
希腊化时期的中亚艺术和建筑也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亚的波斯化时期。
波斯化时期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中亚的重要时期。
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下,波斯文化开始影响中亚。
波斯化时期的中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了波斯的影响。
波斯化时期的中亚艺术和建筑也呈现出独特的波斯风格。
同时,波斯化时期还见证了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佛教艺术在中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4. 中亚的伊斯兰化过程是怎样的?伊斯兰化是指伊斯兰教在中亚地区的传播和接受过程。
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了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开始传入。
伊斯兰化过程中,中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伊斯兰教成为中亚主要的宗教,对中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斯兰化时期的中亚建筑和艺术也呈现出独特的伊斯兰风格。
5. 中亚的历史遗产有哪些?中亚地区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产,如撒马尔罕的瑞格斯坦广场、布哈拉的伊斯兰学院和喀什的艾尼墓等。
这些遗产代表了中亚古代文明的辉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中亚讲义含课后练习(含答案)知识分享
中亚讲义含课后练习(含答案)中亚一、位置和范围—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主要部分 50ºE –80ºE,40 ºN--50 ºN。
(2)海陆位置: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
西起里海,东与中国为邻,北接俄罗斯,南与伊朗、阿富汗毗连。
(3) 包括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2、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 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即成为各民族迁徙、征战和融合之地,也是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
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起我国长安(今西安),经中亚,西抵欧洲黑海、地中海沿岸。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经过的地区:现在中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北疆线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通,在中国太平洋沿岸的连云港,经中亚,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之间架起了“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二、自然区域特征1、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1)特征:中亚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2)分布: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是帕米尔高原,地势高峻.海拔5 000米左右,以高山气候为主,多山地冰川和高山湖泊、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东部:天山山脉山体高大,绵延到我国新疆境内;西部: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北部:为丘陵(哈萨克丘陵);2、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1)特征:中亚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2)分布: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西南部的卡拉库姆沙漠为世界著名的大沙漠之一。
3、内流河湖(1)水系水文特征:中亚河流多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内流湖(咸水湖),大部分地区为内流区或无流区,地表径流少,河水流量小。
(2)著名的河流:①额尔齐斯河(外流河)、②锡尔河、③阿姆河、④伊犁河等。
(3)著名的湖泊:①里海、②咸海、③巴尔喀什湖。
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湖。
(4)“咸海”的变化:咸海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原来是重要的渔业基地。
中亚复习提纲
区域地理中亚知识提纲(1)经纬度位置:35°N-55°N 48°E-88°E(2)海陆位置:狭义的亚洲中部地区,西起里海、东与中国为邻,北与俄罗斯毗连,南与伊朗、阿富汗接壤(3)范围:哈、乌、吉、塔、土(4)中亚位置的地理意义①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途径中亚的塔什干、撒马尔罕和布拉哈等地②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必经要道,有利于我国东西部之间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加速西部开发;加强我国同中亚及欧洲国家的友好往来(利于和平)和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周边环境2. 中亚自然地理概况(1) 中亚自然地理概况(2) 中亚的河流卡拉库姆运河的问题✿中亚著名引水灌溉渠道,将阿姆河水输送到土库曼的境内,成为重要的灌溉水源。
✿经过地区的灌溉农业发达,是重要的产棉区, ✿由于灌溉用水多和蒸发等原因,流入咸海的阿姆河等河流的水量日益减少,使咸海面积不断缩小,并有消失的可能;使阿姆河两岸的湿地、植被减少,沙化加剧;灌区的土地次生盐碱化和水分流失严重。
里海的资源和航运:石油资源,生物资源,化学工业资源(盐)十分丰富。
里海地区航运业较发达。
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及伏尔加—顿河(亚速海-黑海)等运河,实现了白海(北冰洋)、波罗的海、里海、黑海、亚速海五海通航。
(4)咸海的变迁3.中亚的人文地理概况 (1) 中亚的人文地理概况①地处亚洲大陆内部,降水稀少,但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②图兰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是沙质土壤,有利于棉花根系发育③还有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水作为灌溉水源④秋季降水少,有利于棉花后期管理和收摘(2)里海石油的问题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萨克斯坦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估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
中哈石油管道的战略意义:①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减轻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减少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中亚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中亚知识点中亚地区是一个辽阔而几乎被荒漠覆盖的地区,它由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个国家组成。
这个区域无疑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地方,不仅有着引人入胜的历史,还有丰富的文化和生态环境。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中亚知识点的一些内容:地理中亚地区被指定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它地处欧亚大陆中央,毗邻印度、中国和俄罗斯。
整个中亚地区由若干个地理区域构成,在历史上,这些地理区域一直是战争和贸易的交汇处。
历史中亚地区的历史是缤纷多彩的,它的历史也充满了复杂性。
这个地区的封建国家征战了3000年的历史,直到19世纪才被俄罗斯帝国征服。
在这个地区,你可以了解到人们在古代时期所创造的一些重要科技,耐心用手工编织的玳瑁绸缎便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工艺品。
文化中亚地区的文化在影响全世界的同时,也可充分见证了这个地区所涌现出的人才和才华。
文化半岛上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融合了不同宗教和文化的元素,拥有了丰富多样并获得了全球认可的综合文化。
音乐艺术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享誉全球的音乐大国,以其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新颖独特的风格而驰名。
这里的音乐创作是有的,也不乏新混音艺术和风格开创者。
在音乐方面,中亚地区有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和工匠,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技巧被广泛接受和流传。
自然景观中亚地区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
它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包括高山、沙漠、草原和湖泊。
这个地区有很多独特的植物和动物,例如野马、狼和狍子等,这些物种在这里得到了保护。
结论七年级下册中亚知识点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中亚地区有着迷人和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艺术和自然景观,理解这些知识点将更好地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地区,并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中亚包括全部知识点共26页文档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中亚包括全部知识点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中亚一轮复习学习资料46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萨法尔:波斯萨法尔王朝创建者。
原为铜匠,曾参加由亡命者组成的军事组织,兼事抢劫,聚集一支武装力量。
后被锡吉斯坦总督利用镇压该地区的派暴动,后被任为驻军司令,据有锡吉斯坦全境。
867年,自称埃米尔,创建萨法尔王朝。
他派使臣到巴格达,向阿拔斯王朝哈里称臣纳贡。
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为阻止萨法尔西进,将巴尔赫、吐火罗斯坦、信德诸省作为采邑封给他。
他曾派部将攻占喀布尔,将伊斯兰教传到阿富汗。
876年萨法尔向巴格达进军,被阿拔斯王朝击败,退至巴比伦尼亚边界。
王朝继承人沦为萨曼王朝的附庸。
2、加齐:在中亚农业地区,为防卫游牧民族的侵扰,曾建立起一支志愿武装,称为“加齐”,意为捍卫信仰的宗教战士。
3、桃花石汗(二汗):喀喇汗王朝分裂后的西支汗易卜拉欣曾使用桃花石汗,即中国的汗和“东方和中国之王”的称号。
4、伊克塔制度:中亚地区萨曼王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制度,即把土地分给汗室成员和官吏,以土地上的赋税充作俸禄,但以后这种份地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
5、卡特万草原会战(二战):1141年,塞尔柱克王朝军队与西辽军队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激战,结果桑贾尔惨败,妻子亦被俘。
从此,塞尔柱克王朝的势力被逐出河中,西辽占领河中,西部喀喇汗朝亦成为西辽的附庸。
6、菊尔汗(二汗):西辽最高统治者的突厥语称号,西辽建立者耶律大石曾被称为菊尔汗,意为众汗之汗或普天下的、英雄的、光荣的汗。
7、怛逻斯战役(二战):751年因高仙芝征讨石国而触发了唐与阿拉伯军的怛逻斯大战,唐军大败。
自此,唐失去威慑中亚的军事力量,在河中地区的影响进一步削弱。
8、月即别人(一人):14世纪初,金帐汗国分为西部的蓝帐和东部的白帐。
1380年,脱脱迷失攻占金帐汗国都城萨莱,自称为金帐汗;昔班后裔则乘机占有白帐汗国之地。
此时,白帐汗国境内的居民主要由突厥、蒙古等所属的不同部族组成,突厥语已成为白帐汗国居民的通用语言,他们被称为“月即别”人。
9、异密:又称艾米尔,是中亚地区掌管政治权力或军事权力的部落首领。
蒙古及元代中亚头衔之一。
本意为“侍卫”、“随从”等。
异密,又译“艾米尔”。
其词来源于阿拉伯语,原意为“受命的人”、“掌权者”,伊斯兰教国家对上层统治者、王公、军事长官的称号。
原为阿拉伯统帅的称谓,现为某些君主世袭制国家元首的称谓。
其意义比较笼统和广泛:从其军事统帅意译为总督;亦从其功能意译为国王、酋长、头人、头目、首领、长官等;亦见有人以其作为贵族最高爵位之功能意译为亲王、大公等等。
与苏丹职称相似。
10玉兹(三玉兹):突厥语,意为“部分”或“方面”。
是哈萨克汗国分裂后的三部的名字。
是哈萨克汗国时期部落联盟制度与地区行政管辖相结合的一种统治方式玉兹,哈萨克语地区之意,16世纪初哈萨克汗国分大、中、小三个玉兹,大玉兹称右部,中玉兹称左部,小玉兹称西部。
每个“玉兹”又包括若干部落,三个玉兹有三个小可汗,上面有大可汗。
这三个部落基本在历史上是独立发展的,根据中亚史纲研究,中小玉兹联系比较紧密,历史上关系较好,大玉兹则比较独立。
1723年,大玉兹和中玉兹向准噶尔汗国投降,小玉兹汗(贾尼别克汗后裔)西逃,向沙俄递交国书,请求并入俄国,获得批准。
1757年,在清朝攻灭准噶尔汗国,大、中、小玉兹归附清朝。
大玉兹部落定居爱唐苏河附近,中玉兹人后来迁居伊犁和塔尔巴哈台。
①古代部落联盟形成与当时的行政管理地区相结合的一种管理制度②哈萨克汗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政治解体过程③哈萨克汗国分裂的结果④建立在草原分散游牧经济基础上的部落联盟或集团,利用其首领威勇形成11、高加美拉战役(二战)P9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进攻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高加美拉与波斯军决战,尽管波斯军装备精良,人数众多,依然被彻底击溃。
大流士三世逃亡东方,马其顿军长驱直入波斯本土、12、昭武九姓P21昭武九姓,亦称九姓胡,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西域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流域的粟特民族和国家及其来华后裔之统称。
即中亚操东伊朗语的粟特胡人所建的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花剌子模)和戊地九姓(出自《新唐书》,又有包括穆、东安、毕、沛捍、那色波、乌那曷、穆、漕等姓的说法),唐代又称九姓胡。
《隋书》记载,九姓的祖先是月氏人,原居祁连山昭武城(今甘肃张掖市临泽县)(“张掖”即“昭武”转音),为匈奴所破,迁居葱岭,分为多个小国,其王均以昭武为姓。
昭武九国在南北朝时隶属恹哒,隋朝时隶属西突厥。
唐朝平西突厥后,划入康居都督府,归安西都护管辖。
康国为康居都督府、史为怯沙州、安为安息州、石为大宛都督府、米为安息州、何为南谧州。
昭武九姓人善商贾,和中国通商很早,唐代在中国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又以康国人、石国人为主。
九姓由于世代经商,成为古代西亚文明、南亚文明与东亚文明的重要媒介。
石国、康国的胡腾舞、胡旋舞和柘枝舞曾传入长安,为唐人所喜爱。
而狮子、哈巴狗、汗血马等物种传入东土,也与九姓有关。
13、十姓部落P21西突厥部落本身由两厢部落组成,楚河以东称左厢,以西称右厢,两厢各辖五姓,每姓各授令箭,故也称为“十姓”。
14、画革旁行P12(安息王朝使用的文字)二、简答题1、月支为匈奴所灭,遂迁于大夏,分其国为哪几部翕侯?(五部翕侯)(贵霜王朝五翕侯)答:休密、双靡、都密、贵霜、肸顿。
中亚属西突厥的三地区:吐火罗(巴克特里亚)、粟特(索格底亚那)、花喇子模2、列举中亚13世纪由突厥语族建立的王朝的名称,建立者,年代及首都。
答:(1)伽色尼王朝,萨布克特勤,977年(977—1186),伽色尼;(2)喀喇汗王朝,庞特勤,840年(999—1212),喀喇斡耳朵(虎思斡耳朵);(3)塞尔柱克王朝,图格里尔,1040年(1040—1157),巴格达;(4)花剌子模王朝,讷失特勤,1077年(1077—1231),玉龙杰赤。
3、中亚早期国家:巴克特里亚、花剌子模、索格底亚那、马尔基亚那4、中亚地区统属于西突厥的三个地区:吐火罗(原巴克特里亚)、花剌子模、粟特(原索格底亚那)5、怯伯统治时期的措施:(1)与元恢复和平友好关系;(2)察合台汗国势力进入吐鲁番地区,巩固了在这里的统治;(3)汗国中心由阿力麻里西移至那里沙不;(4)改善与伊尔汗国的关系;(5)将领地划分为一些行政单位,加以管理;(6)第一个铸造钱币的蒙古汗;(7)尊重伊斯兰教;(8)迎立也先不花。
6、帖木儿帝国的领土扩张:(1)多次进攻察合台汗国;虽胜但未能占其地(2)在西方,于1388年灭花剌子模;(3)北方,与(战)术赤后王、白帐汗国的脱脱迷失征战近20年,于1395年在伏尔加河下游将其击败;(4)南方,先后攻占赫拉特、呼罗珊、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及伊朗西部,随后攻占巴格达,进掠印度;(5)1400年,击败埃及马陌路克朝苏丹,1403年俘虏奥斯曼帝国苏丹拜牙即,占小亚细亚。
7、《西西伯利亚吉尔吉斯人条例》P72【俄国对中亚的管理】8、土库曼人迁徙的原因?P1259、外里海州的建立?P13210、简述扎吉德运动?P14911、波斯大流士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P7三、论述题1、试论述塔吉克民族的形成。
答:(1)塔吉克民族形成于萨曼王朝时期。
塔吉克人是中亚最古老的土著居民,它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东伊朗的民族成分和伊朗语。
因此塔吉克人是东伊朗人,但它是独立发展的,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关于塔吉克一词的含义,有众多的推测。
按照塔吉克人自己的说法,是居住在中亚、帕米尔、阿富汗的操伊朗语、定居、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
其分为平原塔吉克人和高山塔吉克人,前者从事农业,后者从事畜牧业。
(2)随着阿拉伯哈里发国家统治的衰弱和本地民族主要是塔吉克族王朝的建立,在文化上也出现了一股民族复兴的浪潮。
在萨曼王朝时,达里语逐渐成为国语,同宗教无关的官方文件主要使用达里语。
(3)7世纪时,结合成塔吉克民族的诸部族,在地域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共同性大为增强,具备了形成统一民族的一切条件。
阿拉伯人的入侵曾经阻挠但未能终止这一过程。
萨曼王朝时期,塔吉克民族形成的过程得以完成。
阿拔斯王朝时中亚地区建立的波斯—伊斯兰教封建王朝(874~999),10世纪为中亚乃至世界强国之一,其领土以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囊括哈萨克斯坦南部,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以及伊朗大部分,与西部的布韦希王朝遥相呼应。
波斯文化在此期间复兴,为突厥—波斯—伊斯兰混合文明的形成奠定基础。
2、试论述哈萨克民族的形成。
答:(1)哈萨克民族是在中亚古代民族不断迁徙和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近代民族。
虽然哈萨克民族的形成与确立是在16世纪,但这个民族来源却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
(2)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居中亚的乌孙诸部族均已衰落,鲜卑等先后进入西域及中亚,不同部族、民族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语言与风俗习惯以及人种血统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趋于同化,由此导致了西域及中亚地区的又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3)13世纪蒙古人征服中亚及南俄草原后建立了钦察汗国,蒙古人与突厥人为同一语系,两者有诸多共性,相互融合的进程很快,并在较晚一些时候形成了一个新的融合种族—“南西伯利亚蒙古人种类型”,哈萨克民族正是在这次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
(4)15世纪中期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的西迁,可以看成是哈萨克民族形成的开始。
而1480年哈萨克汗国建立所形成的统一政体,“促使了哈萨克民族形成过程的完成”。
16世纪初,月即别昔班尼汗大举南下,完全占领了中亚河中地区。
由于经济生活的一致及政治的统一,锡尔河以北及钦察草原地带的哈萨克各部落很快与未随昔班尼汗南下的月即别人相互融合为一个统一的联合体。
这时,哈萨克民族才最终形成。
3、试论述乌兹别克民族的形成。
答:(1)14世纪,在钦察草原的月即别人与后来在河中地区形成的乌兹别克民族尽管俄语对音相同,但也有区别。
在学术用语上,月即别人指14-16世纪术赤兀鲁思东北部的游牧民,而乌兹别克人则指今乌兹别克斯坦的乌兹别克民族。
(2)16世纪初,乌兹别克人(及南下的月即别人)驱逐了中亚的帖木儿后王,成为中亚的统治者,游牧的乌兹别克人开始大量迁入中亚绿洲。
(3)进入中亚的乌兹别克人保存着氏族部落的制度,以部落联盟为单位分布,每个氏族在转向定居时还保持着统一的整体。
(4)乌兹别克民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民族最终形成的时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16世纪中叶乌兹别克人还未定居;16世纪末,乌兹别克游牧民向定居生活过度的进程加快起来;17世纪文献中就只提到“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17世纪末18世纪时,出现了大量以乌兹别克氏族、部落组织命名的村落。
乌兹别克人并非河中地区土著居民,当乌兹别克人以征服者、统治者的身份把自己部落的名称转给乌兹别克民族的时候,乌兹别克民族最终形成。
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发展:公元8世纪之前,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的河中地区受中国和波斯文化的影响,居民多信奉佛教和世代相传的祆教、摩尼教、萨满教、景教及其他崇拜精灵的原始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