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PPT..
合集下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课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7570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a.png)
外加剂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外加剂品种的选择
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条件 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外加剂 品种,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
剂等。
外加剂掺量的确定
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最佳掺量 ,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和硬化后的力学性能满足要求。
外加剂质量控制
对进场的每批外加剂进行检验, 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严禁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外加
缺乏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仅凭经验进行设计
生产过程中控制不严格,导致 原材料质量波动
缺乏有效的试验和检测手段, 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确保原材料性能稳定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 制,确保生产出的混凝土 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方 法,根据工程要求进行设 计
抗冻性
抵抗冻融循环破坏的能 力,与混凝土饱水程度
、强度等级等有关。
耐腐蚀性
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 与混凝土成分、环境介
质性质等有关。
耐磨性
抵抗磨损的能力,与混 凝土强度、硬度等有关
。
02
配合比设计原理与方法
配合比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确保混凝土强度、耐 久性等性能满足工程 要求
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 ,便于施工
建立完善的试验和检测体 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0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践与 应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践环节
1 2
原材料选择与检测
详细阐述如何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掺合料和 水,以及如何进行各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
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
介绍试配法、经验公式法等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方法,详细讲解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ppt课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8c18a3fe4733687f21aa85.png)
要求:
1、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按枯燥资料计算〕。 2、施工现场砂含水率3%,碎石含水率1%,求施工配合比。
【解】:初步计算配合比的计 算
⑴、 确定配制强度〔fcu,o〕 fcu,o = fcu,k+1.645σ=30+
1.645×5.0=38.225 MPa ⑵、 确定水灰比〔W/C〕
碎石 αa=0.46 αb=0.07
W/C=αafce/(fcu,o+αa.αbfce) =0.46×46.7/(38.225+0.46×0.07×46.7)=0.54
由于框架构造梁处于枯燥环境,查表6- 14,〔W/C〕max=0.65,故可取w/c=0.54。
⑶、 确定一方用水量〔mwo〕 查表,取mwo=195 kg
⑷、 计算水泥用量〔mco〕 mco=mwo/(W/C)=195/0.54=361(kg)
•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根底上,确定混 凝土的水灰比;
• 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根底上,根据 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 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 余的原那么来确定砂率。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Ⅰ初步计算配合比
一方混凝土各原资料用量
Ⅱ 基准配合比
第二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目的:
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资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表示方法:
以每1混凝土中各项资料的质量表示,
水泥〔mc〕300 kg、水〔mw〕180 kg、砂〔ms〕720 kg、石子〔mg〕1200 kg;
以各项资料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
如
水泥:砂:石子=1:2.4:4,水:水泥=0.6
定
根据公式:
1、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按枯燥资料计算〕。 2、施工现场砂含水率3%,碎石含水率1%,求施工配合比。
【解】:初步计算配合比的计 算
⑴、 确定配制强度〔fcu,o〕 fcu,o = fcu,k+1.645σ=30+
1.645×5.0=38.225 MPa ⑵、 确定水灰比〔W/C〕
碎石 αa=0.46 αb=0.07
W/C=αafce/(fcu,o+αa.αbfce) =0.46×46.7/(38.225+0.46×0.07×46.7)=0.54
由于框架构造梁处于枯燥环境,查表6- 14,〔W/C〕max=0.65,故可取w/c=0.54。
⑶、 确定一方用水量〔mwo〕 查表,取mwo=195 kg
⑷、 计算水泥用量〔mco〕 mco=mwo/(W/C)=195/0.54=361(kg)
•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根底上,确定混 凝土的水灰比;
• 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根底上,根据 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 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 余的原那么来确定砂率。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Ⅰ初步计算配合比
一方混凝土各原资料用量
Ⅱ 基准配合比
第二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目的:
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资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表示方法:
以每1混凝土中各项资料的质量表示,
水泥〔mc〕300 kg、水〔mw〕180 kg、砂〔ms〕720 kg、石子〔mg〕1200 kg;
以各项资料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
如
水泥:砂:石子=1:2.4:4,水:水泥=0.6
定
根据公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班PPT课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ae3c46f524ccbff0218493.png)
水剂等,掺用矿物掺合料。
第48页/共85页
二、对配合比的要求 1、水泥与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小于320kg; 2、砂率宜为35%-45%; 3、最大水灰比要求 4、宜采用最大水灰比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
Pt≥P/10+0.2
第49页/共85页
高强砼
一、对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的粒径、针片状、含泥量、泥 块含量,以及细集料的细度、含泥量、 泥块含量等指标对高强砼各项性能有显 著的影响,因此对骨料提出严格的指标 要求; 3、外加剂与矿物掺合料是配制高强砼必 不可少的组成材料。
JGJ55-2000
第8页/共85页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二、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三、设计方法和步骤 四、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五、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六、配合比计算实例
第9页/共85页
目的及适用范围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以满足 设计和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 质量且达到经济合理为原则。按原 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 行计算,并经实验室试配调整后确 定。
6、每种配比至少制作一组试件,标养至 28天抗压,或用早期强度推定。
第36页/共85页
拌合物性能影响因素
混凝土拌合物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 下,水泥浆用量越多,流动性就大。反 之则小。 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得情况下, 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稠,水泥浆 的粘聚力增大,使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 而流动性变小。增加用水量则情况相反。
第18页/共85页
3、回归系数αa 、αb可通过试验建立水灰比 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当无统计资料 时可按下表取
系数 αa αb
碎石砼 0.46 0.07
卵石砼 0.48 0.33
第48页/共85页
二、对配合比的要求 1、水泥与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小于320kg; 2、砂率宜为35%-45%; 3、最大水灰比要求 4、宜采用最大水灰比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
Pt≥P/10+0.2
第49页/共85页
高强砼
一、对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的粒径、针片状、含泥量、泥 块含量,以及细集料的细度、含泥量、 泥块含量等指标对高强砼各项性能有显 著的影响,因此对骨料提出严格的指标 要求; 3、外加剂与矿物掺合料是配制高强砼必 不可少的组成材料。
JGJ55-2000
第8页/共85页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二、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三、设计方法和步骤 四、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五、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六、配合比计算实例
第9页/共85页
目的及适用范围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以满足 设计和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 质量且达到经济合理为原则。按原 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 行计算,并经实验室试配调整后确 定。
6、每种配比至少制作一组试件,标养至 28天抗压,或用早期强度推定。
第36页/共85页
拌合物性能影响因素
混凝土拌合物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 下,水泥浆用量越多,流动性就大。反 之则小。 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得情况下, 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稠,水泥浆 的粘聚力增大,使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 而流动性变小。增加用水量则情况相反。
第18页/共85页
3、回归系数αa 、αb可通过试验建立水灰比 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当无统计资料 时可按下表取
系数 αa αb
碎石砼 0.46 0.07
卵石砼 0.48 0.33
混凝土的配合比PPT课件
![混凝土的配合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15c319aef8941ea76e05f6.png)
第23页/共35页
▪ 1. 基本资料 (1)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强度保证率
为95%,施工单位无强度历史统计资料,根据表取 σ=5.0MPa;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30~50mm。 (2)所用原材料:
1)水泥。根据该工程情况,选用强度等级 42.5MPa的普通水泥。水泥实测强度=49.3MPa, 实测密度ρc=3150kg/m3。
拌合物稠度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项目 指标 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
10~30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165
坍 落 度 (mm )
35~50 55~70
200 180 170 210 190 180
160 210 195 185 175 170 220 205 195 185
W12 W8 W6 W4 W2
第9页/共35页
抗冻混凝土水灰比要求 抗冻等级 F50 F100 F150 F200 F300 水灰比 <0.58 <0.55 <0.52 <0.5 <0.45
第10页/共35页
▪ (3)确定单位用水量 ▪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粗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来选取,
参照表初步确定单位用水量 。
第20页/共35页
▪
对于大型混凝土工程,在确定初步水灰比时,
就同时选取3~5个值,对每一水灰比,又选取3~5种
含砂率及3~5种单位用水量,组成多种配合比,平
行进行试验并相互校核。
▪
通过试验,绘制水灰比与单位用水量,水灰比
与合理砂率,水灰比与强度、抗渗等级、抗冻等级
等的关系曲线,并综合这些关系曲线最终确定实验
▪ 1. 基本资料 (1)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强度保证率
为95%,施工单位无强度历史统计资料,根据表取 σ=5.0MPa;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30~50mm。 (2)所用原材料:
1)水泥。根据该工程情况,选用强度等级 42.5MPa的普通水泥。水泥实测强度=49.3MPa, 实测密度ρc=3150kg/m3。
拌合物稠度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项目 指标 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
10~30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165
坍 落 度 (mm )
35~50 55~70
200 180 170 210 190 180
160 210 195 185 175 170 220 205 195 185
W12 W8 W6 W4 W2
第9页/共35页
抗冻混凝土水灰比要求 抗冻等级 F50 F100 F150 F200 F300 水灰比 <0.58 <0.55 <0.52 <0.5 <0.45
第10页/共35页
▪ (3)确定单位用水量 ▪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粗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来选取,
参照表初步确定单位用水量 。
第20页/共35页
▪
对于大型混凝土工程,在确定初步水灰比时,
就同时选取3~5个值,对每一水灰比,又选取3~5种
含砂率及3~5种单位用水量,组成多种配合比,平
行进行试验并相互校核。
▪
通过试验,绘制水灰比与单位用水量,水灰比
与合理砂率,水灰比与强度、抗渗等级、抗冻等级
等的关系曲线,并综合这些关系曲线最终确定实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讲义ppt课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8b563450e2524de4187e81.png)
4、初步计算配合比
第一步:混凝土配制强度确实定
❖ 根据混凝土强度保证率95%的原那么: ❖ fcu.0 = fcu.k + 1.645σ ❖ σ确实定: ❖ 施工单位有强度历史资料时,统计法确定; ❖ 施工单位无强度历史资料时,查表确定 : ❖ ≤C20时:σ=4.0; C25~C45时:
σ=5.0 ❖ C50~C55时:σ=6.0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项目
指标
卵石最大粒径(mm)
10
20
40
维勃 16-20 175 160 145 稠度 11-15 180 165 150 mm 5-10 185 170 155
碎石最大粒径(mm)
16 20
40
180 170 155
185 175 160
190 180 165
流动性砼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根底上, 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定那么〔 鲍罗米公式〕
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根底上 ,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混凝土 的单位用水量—需水量定那么
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 略有富余的原那么来确定砂率—拨开系 数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mwamw(o1)
4、初步计算配合比
第四步 水泥用量〔mco〕确实定
计算——根据确定的水灰比〔W/C〕和选用
的单位用水量〔mwo〕,可计算出水泥用量
〔mco〕:
mco
mwo w/c
校核——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 得出的水泥用量还应满足<桥规>等规程规定 的最小水泥用量的要求;
取值——两者最大值。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PPT课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5f35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6.png)
▪ 按初步计算配合比称取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进行试拌
,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应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混 凝土搅拌均匀后,检查拌和物的性能。
▪ 当试拌出的拌和物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
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时,应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 相应调整用水量和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 然后提出供检验强度用的基准配合比。
m so
35%
mso mgo
解得:mgo=1189 kg mso=641 kg
B、 用体积法计算 方程略 解得:mgo=1211 kg, mso=652 kg
两种方法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果相近。
配合比的试配、调整
▪ 1、按初步计算配合比试拌15 L,其材料用量为
水泥 0.015×373=5.63 kg 水 0.015×195=2.93 kg 砂 0.015×641=9.62 kg 石子 0.015×1189=17.84 kg
▪ 拌和用水──水质情况;
▪ 外加剂──品种、性能、适宜掺量;
▪ 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硅粉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参数
Ⅰ、水与水泥之间的比例关系——水灰比表 示;
Ⅱ、砂与石子之间的比关系——砂率表示; Ⅲ、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单位
体积用 水量来表示。
确定三个参数的基本原则:
▪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
第三步 选取M3混凝土的用水量(mwo)
▪ 根据所用粗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
值,查表选取1 m3混凝土的用水量。
第四步 计算1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o)
▪ 计算——根据确定的水灰比(W/C)和选用的单位用水量
(mwo),可计算出水泥用量(mco)。
,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应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混 凝土搅拌均匀后,检查拌和物的性能。
▪ 当试拌出的拌和物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
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时,应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 相应调整用水量和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 然后提出供检验强度用的基准配合比。
m so
35%
mso mgo
解得:mgo=1189 kg mso=641 kg
B、 用体积法计算 方程略 解得:mgo=1211 kg, mso=652 kg
两种方法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果相近。
配合比的试配、调整
▪ 1、按初步计算配合比试拌15 L,其材料用量为
水泥 0.015×373=5.63 kg 水 0.015×195=2.93 kg 砂 0.015×641=9.62 kg 石子 0.015×1189=17.84 kg
▪ 拌和用水──水质情况;
▪ 外加剂──品种、性能、适宜掺量;
▪ 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硅粉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参数
Ⅰ、水与水泥之间的比例关系——水灰比表 示;
Ⅱ、砂与石子之间的比关系——砂率表示; Ⅲ、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单位
体积用 水量来表示。
确定三个参数的基本原则:
▪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
第三步 选取M3混凝土的用水量(mwo)
▪ 根据所用粗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
值,查表选取1 m3混凝土的用水量。
第四步 计算1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o)
▪ 计算——根据确定的水灰比(W/C)和选用的单位用水量
(mwo),可计算出水泥用量(mco)。
混凝土配合比PPT课件
![混凝土配合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4ad95b58fb770bf78a5586.png)
5
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合比设计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粗骨料
细骨料
水泥
水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材料用量范围
低等级 普通 高等级
6
1)拌合物的工作度 (Workability of mixture)
施工工艺
坍落度(mm)
Construction technics
fcu.0 ≥ fcu.k + 1.645σ
式中:
fcu.0— 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 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σ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标准差按照混凝土搅拌站的 实际生产控制水平而定。12
3)耐久性(以防波堤为例)
环境条件 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 素混凝土
大气区
量
最大水灰比(水胶比)、最小水泥用
浪溅区
含气量、抗氯离子扩散能力
水位变动区
13
3.7.2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内 容
得出生产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要的 各组分材料用量 。
普通混凝土比重约 2400Kg/m3;各 组分相互制约:改变一种组分材料的用 量时,其他组份也相应变化。
14
控制参数:
拌合物的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水灰比 水泥浆体与骨料用量之比——浆骨比 砂用量/砂石骨料用量之比——砂率 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的使用
2.40 2.60 2.80
3.00
10
0.50 0.48 0.46
0.44
12.5
0.59 0.57 0.55
0.53
20
0.66 0.64 0.62
0.60
25
0.71 0.69 0.67
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合比设计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粗骨料
细骨料
水泥
水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材料用量范围
低等级 普通 高等级
6
1)拌合物的工作度 (Workability of mixture)
施工工艺
坍落度(mm)
Construction technics
fcu.0 ≥ fcu.k + 1.645σ
式中:
fcu.0— 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 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σ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标准差按照混凝土搅拌站的 实际生产控制水平而定。12
3)耐久性(以防波堤为例)
环境条件 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 素混凝土
大气区
量
最大水灰比(水胶比)、最小水泥用
浪溅区
含气量、抗氯离子扩散能力
水位变动区
13
3.7.2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内 容
得出生产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要的 各组分材料用量 。
普通混凝土比重约 2400Kg/m3;各 组分相互制约:改变一种组分材料的用 量时,其他组份也相应变化。
14
控制参数:
拌合物的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水灰比 水泥浆体与骨料用量之比——浆骨比 砂用量/砂石骨料用量之比——砂率 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的使用
2.40 2.60 2.80
3.00
10
0.50 0.48 0.46
0.44
12.5
0.59 0.57 0.55
0.53
20
0.66 0.64 0.62
0.60
25
0.71 0.69 0.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三点分别叙述了三种流动度范围内混 凝土单位用水量的选择方法,无论是所引 用的表格,还是一些计算公式、原则,只 是一种参考而非规定,而最终决定单位用 水量还是要经过试验试配的过程,由试验 结果决定。
4、确定水泥用量
计算水泥用量:
W C W /C
在确定水泥用量时,还应按表“混凝土的最 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规定值”的要求复 核最小水泥用量,在该表规定的值和上式 计算的值之间选择较大的值作为最终的水 泥用量。
31.5
175 185 195 205
40
165 175 185 195
坍 35~5 0 落 度 55~7 /mm 0
75~9 0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以上表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坍落 度每增加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 掺减水剂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用水量为:W=Wo(1-β) W:为掺减水剂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Wo:为未掺减水剂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β:为减水剂减水率.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 料相互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和选择,主要要依据原材料性能、结 构要求、施工要求以及结构使用环境 条件要求,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 确定各种材料的使用数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很多, 重点介绍以下三种: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1.0
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确定配制强度 确定水灰比 确定单位用水量 计算水泥用量 确定砂率 确定砂石用量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水灰比(W/C) 用水量( mw) 水泥用量(mc) 合理砂率(mc) 砂用量(ms)和石子 用量(mg) 水灰比(W/C)、粗骨料 种类、最大粒径 重量法或体积法 耐久性要求 和易性指标(坍落度等)和粗 骨料种类、最大粒径
另外,在骨料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砂率过小,石 子包裹不好,可能使得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差, 易离析、泌水;在水泥浆一定的前提下,砂率过 大,可能造成包裹砂子的水泥浆过少,砂粒之间 的摩擦阻力加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差。 砂率不足,往往会造成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 因此,砂率的确定,必须进行试验调整,从而选 择较恰当的砂率,保证尽可能少的单位用水量、 尽可能少的水泥用量,同时保证混凝土具有最大 的流动性,不离析、不泌水。砂率的确定,关键 在于试验、调整。
(一)计算初步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 混凝土四种基本材料(水泥、用水量、细 骨料、粗骨料)的数量。为此,必须建立 四个方程式(或条件),从而求解四种材 料用量,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1、确定配制强度
配制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f cu, 0 f cu,k 1.645 式中: f cu, 0 混凝土配制强度 ( MPa); f cu,k 混凝土立方强度抗压强 度标准值( MPa);
3、单位用水量(W)
单位用水量是指单方混凝土中用水量的多少。单位用水 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 黏聚性和保水性。在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的前提 下,可以认为单位用水量W越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越高。 但单位用水量过大,可能造成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离 析和泌水的混凝土在浇筑成型时,会形成不均匀的结构, 形成缺陷,给混凝土结构造成隐患。因此,选择单位用 水量时,前提条件下是不能离析和泌水。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一、设计前资料的收集
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要求的混凝土施工流动性(如坍落度或维勃稠度); 使用的水泥品种和水泥强度; 使用骨料的情况:粗细骨料的种类、各参数技术指标; 技术使用的外加剂与外掺料的要求及技术资料; 施工条件:如搅拌方式、运输方式、运输距离、灌注高 度、振动密实方式以及结构物的钢筋布置情况等等; 施工和使用的环境条件:如春、夏、秋、冬及风、雨、 霜、雪、温度、湿度、环境水以及环境介质是否有侵蚀 性等; 养护方法:如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压蒸养护等。
试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试配使用的原材料应与工程中实际的材料 相同,其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 相同; 试配的数量,应根据粗内料最大粒径选定, 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时,拌和的 数量不少于15升;粗骨料最大粒径大于或 等于40mm时,拌合物数量不少于25升。采 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数量级不应小于搅 拌机额定搅拌量的四分之一; 所使用的砂石材料应以干燥状态为基准。
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参考值(kg/m3)
拌合物流动 度
卵石最大粒径(mm) 10
190 200 210 215
碎石最大粒径(mm) 10
200 210 220 230
项目 指标
10~3 0
20
170 180 190 195
31.5
160 170 180 185
40
150 160 170 175
20
185 195 205 215
混凝土强度等级 标准差(MPa) 生产单位
C20~ C40
<C20
>C40
预制混凝土构件厂
3.0
4.0
5.0
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施工单位
3.5
4.5
5.5
2、确定水灰比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水灰比按下列公式 计算:
a f ce W /C f cu,0 a b f ce
c a b
水灰比—强度关系
75.0 70.0 65.0
强度(MPa)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水灰比
2、砂率
砂率是指骨料中砂子所占的比例,即砂重 与砂、石总重量之比。混凝土是一种层状 结构,可以近似考虑成水泥浆包裹砂子成 为砂浆,砂浆再包裹石子成为混凝土,因 此正确地选择砂率,使得砂、石、水泥浆 比例恰当,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黏 聚性、保水性,使混凝土达到密实状态。 普通混凝土的砂率一般在30%~44%之间。 影响砂率选择的因素很多,如石子的形态 (使用卵石时可选择相对较低的砂率)、 粒径、空隙率、水灰比等,对细砂或粗砂, 可相应选用较低或较高的砂率 。
中铁八局2011年铁路试验工程师 /试验员培训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二○一一年八月
简
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质量保证的根本,普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是: 满足结构设计和施工进度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以满足施工 条件的要求; 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满足抗冻、抗渗、 抗腐蚀等要求,从而使混凝土达到经久耐用的使用目 的; 在保证上述质量和施工方便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水 泥,合理使用原材料,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取得良好 的经济效益。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主要基于“水灰比定则”, 即鲍罗米公式。
R a Rc (C / W b )
常数 a 的物理意义是:水泥强度转化为混 凝土强度的换算系数,它主要反映混凝土 的内聚力,其中包括水泥石本身的内聚力 和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 常数 b 的物理意义是:当混凝土强度等于 零时的灰水比,这个灰水比是虚拟的,所 以称为虚拟灰水比,它反映了的水化强度 及骨料在混凝土中的骨架作用对混凝土强 度的影响。
式中:
i 1
N
2 2 f cu n ,i fcu
n 1
f cu,i : 第i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 压强度值( MPa);
fcu : 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 压强度平均值 ( MPa);
n : 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的 混凝土试件组数 (n 25).
当无统计强度资料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 以按下表取值
a
保罗米公式的前提是混凝土的流动性一致。 即只有在混凝土流动性保持一致的情况下, 用相同的密实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密实结 果,则混凝土强度与灰水比有线性关系。
保罗米公式的各项参数均有现实的物理意义,公 式可以表达如下的概念: 混凝土强度R与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即水泥强度越 大则混凝土强度越高,两者之间有确定的关系; 混凝土强度R与灰水比C/W有关,即灰水比越大, 混凝土强度越高; 如果以灰水比为横坐标,混凝土强度为纵坐标, 则混凝土强度—灰水比关系曲线因水泥强度不同 成为一组平行的直线。它与纵轴交于 a b Rc ,与 横轴交于 b 。当水泥强度 R 固定时,混凝土强 度大小仅决定于灰水比。在JGJ55-2000《普通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了 和 。
6、确定砂石用量
体积法计算:
C
c
S
s
G
g
W
w
0.01 1
Sp
S S G
重量法计算:
C S G W M cp S Sp S G
(二)配合比试配与调整
当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完成后应进行试配, 其目的是检验计算的混凝土配合比是否达 到强度等级和施工条件的要求,如有不符 合,应进行调整。试配是一个关键环节。 仅用级配、粒径等还不能完全反映砂子、 石子的颗粒及填充情况,同时砂率、用水 量也是经选择确定的,是否恰当,这些因 素决定了配合比计算中还存在相当的不确 定性,因此必须进行试配才能够确认计算 的配合比是否恰当,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