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教材)精选全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教材)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1b8ce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6.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一项涉及到很多因素的工作。
一是要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结构强度和所要求的其他性能;二是要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而又不遗留隐患;三是在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下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四是对初步设计结果进行试配、调整使之达到工程的要求;五是要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一、配合比设计流程和基本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流程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使用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单位的工艺条件,结合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提出要求,做好配比委托内容的准备;第二阶段是选用材料、选用设计参数,这是整个设计的基础。
材料和参数的选择决定配合比设计效果以及设计是否合理;第三阶段是计算用料,可用重量法或体积法计算;第四阶段是对配合比设计的结果进行试配、调整并加以确定。
配合比确定后,应签发配合比通知书或者配合设计报告单。
搅拌站在进行搅拌前,根据仓存砂、石的含水率作必要的调整,并根据搅拌机的规格确定每拌的投料量。
搅拌后应留置试块并将试件强度反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则: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1)绝对体积法: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2)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如果原材料比较稳定,可先假设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mc0+mg0+ms0+mw0= mcp式中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mc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其值可取2400~2450kg 。
搅拌站出配合比设计报告
![搅拌站出配合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f37b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5.png)
搅拌站出配合比设计报告1. 引言搅拌站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设备,它负责对原材料进行配比混合,以获得满足特定工程需求的混凝土。
而搅拌站出配合比设计则是指根据工程需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确定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比例。
本报告旨在对搅拌站出配合比设计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为工程选择合适的配合比提供依据。
2. 配合比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因工程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调整。
一般而言,配合比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强度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抗压、抗拉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进而确定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
- 流动性要求:混凝土的流动性会影响施工过程中的浇筑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和料砂比。
- 耐久性要求: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耐久性,要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矿渣粉、粉煤灰或其他活性掺合料的掺量。
3. 配合比设计步骤搅拌站出配合比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原材料性能测试为了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对原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
常见的测试包括水泥标号、砂浆流动度、骨料质量等。
通过这些测试数据,可以初步确定配合比中各组分的比例范围。
3.2 配合比初选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初步的配合比初选。
根据设计强度等级、流动性要求和耐久性要求,确定配合比中水、水泥、砂、骨料等各组分的初步比例。
3.3 配合比试验根据配合比初选结果,进行配合比试验。
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细观结构。
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配合比,使其更加符合工程要求。
3.4 配合比评定根据配合比试验结果和工程需求,对配合比进行评定。
评定的主要依据是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其成本和施工性能。
4. 配合比设计实例为了更好地说明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以下是一个配合比设计实例:4.1 工程要求某高层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如下: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S10,流动度等级为F4。
搅拌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调整程序
![搅拌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调整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06909164afe04a1b171de25.png)
搅拌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调整程序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砂石含水率和碎石的实测筛分结果进行调整混凝土理论配合比,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具体步骤如下:
1、试验员每天应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当雨天或含水率有明显变化时,加大粗细骨料含水率检测频率),粗骨料的颗粒分析。
2、根据粗、细骨料的含水率检测结果,计算施工配合比;根据粗骨料的颗粒分析结果,计算各规格的比例。
3、混凝土搅拌前,由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审批《混凝土浇灌申请书》,试验人员接到申请单后,根据申请单内容填写《混凝土开盘鉴定》通知单。
4、试验人员将《混凝土开盘鉴定》,递交搅拌站搅拌机操作手,操作手根据混凝土施工配料单参数输入自动计量系统控制器,经试验员复核确认。
5、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配料单的每盘施工用量,将各项材料的每盘施工用量储存在搅拌机电脑中。
6、混凝土混合料拌制2~3分钟后,试验人员立即对此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性能检测。
当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都达到规范、设计及施工要求后,严格按照此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执行;若当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达不到规范、设计及施工要求时,试验人员立即对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分析、调整,直到拌合物性能满足上述要求后,严格按照调整后
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执行,并且试验人员按照调整后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重新出具混凝土施工配料单。
上述《混凝土开盘鉴定》一式三份,工程部门、试验室、搅拌站各存档一份。
7、混凝土开始搅拌到浇筑完成期间,试验人员全过程进行监控,搅拌机司机禁止擅自对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更改。
年产3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
![年产3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https://img.taocdn.com/s3/m/bf11d8d703d8ce2f01662368.png)
年产3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工艺设计目录第一章设计条件 .................................................................................................................................................. 11.1原始材料参数 . (1)1.2 自然条件 (1)1.3 设计范围 (1)1.4技术指标 .......................................................................................................................................................... 1第二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 22.1 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22.2 确定水胶比 .. (2)2.3 确定用水量...................................................................................................................................................... 42.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4)2.5 确定合适的砂率 (4)2.6 确定配合比 (5)第三章物料平衡计算 (6)3.1生产能力计算 (6)3.2干物料 ........................................................................................................................................................... 63.3湿物料. (7)3.4物料平衡表 (7)第四章设备选型计算 (2)4.1 搅拌机............................................................................................................................................................... 84.2输送设备 . (9)4.3储仓及堆场 (12)4.4 骨料配料机 (14)4.5 计量系统 .......................................................................................................................................................... 154.6砂石仓 ........................................................................................................................................................ 17参考文献 ................................................................................................................................................................ 18第一章设计条件1.1原始材料参数:(1)水泥:P.O52.5级,水泥强度等级值得富裕系数为1.10;(2)砂:中砂,堆积密度为1.5g/cm3;(3)石:碎石,堆积密度1.6 g/cm3,石子最大粒径5~20mm;(4)水:自来水;(5)减水剂:FDN,减水率17%,掺入量0.8%。
混凝土搅拌方案设计及搅拌站
![混凝土搅拌方案设计及搅拌站](https://img.taocdn.com/s3/m/584e89d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c.png)
混凝土搅拌方案设计及搅拌站《篇一》混凝土搅拌方案设计及搅拌站一、搅拌站选址及布局1.1 搅拌站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原材料供应充足,且不影响城市规划、环保、安全等的前提下进行。
1.2 搅拌站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进度、原材料供应等因素合理规划,确保搅拌站的正常运行和混凝土的及时供应。
1.3 搅拌站内应设置足够的停车场、原材料仓库、混凝土存放区、废料处理区等功能区域。
二、混凝土搅拌方案设计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需求,结合原材料质量、强度、耐久性等因素,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2.2 搅拌设备选型及配置根据混凝土产量、混凝土种类、工程进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并进行合理配置。
2.3 搅拌工艺及操作规程制定合理的搅拌工艺流程,明确各岗位操作规程,确保混凝土质量。
2.4 搅拌站环境保护及安全措施制定搅拌站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搅拌站正常运行的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搅拌站运营管理3.1 人员配置及培训合理配置搅拌站工作人员,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3.2 原材料采购及管理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加强原材料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
3.3 混凝土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混凝土质量检测体系,加强混凝土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3.4 客户服务及售后保障优质的客户服务,及时解决客户问题,完善的售后保障。
四、搅拌站信息化建设4.1 建立搅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混凝土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4.2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搅拌站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4.3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对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混凝土搅拌站的设计和运营一套全面、细致的指导,以保证混凝土搅拌站的正常运行,提高混凝土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篇二》混凝土搅拌站施工方案的细化与实施一、搅拌站的建设与布局1.1 搅拌站的建设应考虑到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及与施工地点的便捷连接,确保混凝土的运输效率。
C3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5fe2024b73f242336c5f48.png)
精心整理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文献综述一、自密实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如水泥)和各种矿物掺合料、骨料(如砂石)及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合形成混合物,经过一定时间的凝结硬化,形成具有力学性能的人造石材。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nsolidatingConcrete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工作奠定了基础。
1、国内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国内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开始于90年代初期。
1987年冯乃谦教授提出了流态混凝土概念,奠定了这一研究的基础。
1993年,北京城建集团构件厂在研制出C60-C80大流动性高强度混凝土的基础上开始着手于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于1996年获得了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国家专利。
之后,中建一局、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及深圳、济南、天津、宁夏等地陆续有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报道。
2003年广州西卡建筑材料公司天津分公司先后在天津和北京举办“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研讨会”,推动了津京地区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此外,清化大学的廉慧珍教授、覃维祖教授、武汉工业大学的马保国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巴恒静教授、福州大学的郑建岚教授、中南大学的谢友均教授、山东建工学院的李志明教授以及江苏建材研究院、天津3、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现状目前,自密实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民用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及水下工程、预制构件中,国内也已有自密实混凝土用于特殊结构施工报道,如大型爆炸洞、水工建筑物、窄径深孔井桩、钢管混凝土等。
加拿大、英国有报道通过高掺量粉煤灰生产出28天强度为28-46MPa和30-35MPa的自密实混凝土;世界上跨度最大(主跨1990m)的悬索桥一明石海峡大桥工程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成功应用的典范。
明石桥的2个锚锭分别使用了24万m3m和15万m3m强度为25MPa的自密实混凝土。
搅拌站配比实验报告
![搅拌站配比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148f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6.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配制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验证不同配合比对混凝土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混凝土配比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水泥:P·O 42.5级水泥,密度为3.1g/cm³。
2. 砂:中砂,细度模数为2.8,密度为2.6g/cm³。
3. 石子:粒径为5~25mm的碎石,密度为2.7g/cm³。
4. 水:自来水。
5. 外加剂:萘系减水剂。
三、实验设备1. 混凝土搅拌机:JS2000型。
2. 水泥净浆搅拌机:JS2000型。
3. 电子天平:最大称量1000g,精确度0.01g。
4. 砂石筛分机:标准筛。
5. 混凝土试模:150mm×150mm×150mm。
6. 混凝土养护箱: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上。
四、实验方法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具体如下:(1)C20混凝土:水泥:砂:石子:水=1:2.5:4.5:0.4。
(2)C30混凝土:水泥:砂:石子:水=1:1.5:3:0.3。
(3)C40混凝土:水泥:砂:石子:水=1:1:2:0.2。
2. 混凝土制备:按照设计配合比,准确称取水泥、砂、石子、水,放入搅拌机中,搅拌5分钟。
3. 混凝土试件制备: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150mm×150mm×150mm的试模中,捣实,脱模后放入养护箱中养护。
4. 混凝土性能测试:在养护期满后,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C20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1)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为21.2MPa。
(2)和易性:坍落度为18mm。
(3)耐久性:抗渗等级为P6。
2. C30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1)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为30.5MPa。
(2)和易性:坍落度为22mm。
(3)耐久性:抗渗等级为P8。
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9584f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b.png)
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一、前言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或工地上将水泥、石子、砂子、水和必要的添加剂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进行搅拌、运输、倒入模具或施工现场的混凝土。
它具有质量稳定、强度高、施工方便、工期短等优点。
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果,制定了以下技术规程。
二、原材料的选择和储存2.1 水泥2.1.1 选择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
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选择不同标号的水泥。
同时,应注意水泥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优先选用新鲜水泥。
2.1.2 储存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库房中,不得与有机物质接触,避免受潮和结块。
水泥应按照生产日期和品种分类储存,先进先出原则使用。
2.2 石子和砂子2.2.1 选择石子和砂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用石子和砂子。
同时,应根据不同工程要求,选择不同粒径的石子和砂子。
2.2.2 储存石子和砂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避免受潮和污染。
石子和砂子应按照不同规格和品种分类储存,在使用前应进行筛分。
2.3 水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或地下水。
水应清洁、无色、无臭、无味,PH值应在6~8之间。
2.4 添加剂应根据不同工程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添加剂。
添加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避免受潮和污染。
三、预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3.1 配合比设计原则预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可加工性和经济性为原则。
3.2 配合比设计的方法3.2.1 等级法按照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水泥用量,根据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工作性能确定石子、砂子用量,再根据配合比的设计原则确定水的用量。
3.2.2 设计法根据预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确定各种原材料的用量,然后进行混合试验,优化设计配合比。
四、预拌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4.1 搅拌4.1.1 搅拌设备预拌混凝土的搅拌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机的容量应根据工程施工量和搅拌周期进行选择。
现场混凝土搅拌施工方案(3篇)
![现场混凝土搅拌施工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dadf8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a.png)
第1篇一、项目背景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本方案针对现场混凝土搅拌施工进行详细规划,旨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 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
-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掌握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等相关技能。
2. 材料准备- 确保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准备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车辆、泵车等机械设备。
3. 设备准备- 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振动器等。
- 运输设备:混凝土搅拌车、泵车等。
- 浇筑设备:振捣器、平板振动器等。
4. 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场地平整、排水良好。
-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工艺1. 原材料检验- 对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需求,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3. 混凝土搅拌- 搅拌前,检查搅拌机是否正常运转。
- 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按配合比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 搅拌时间根据混凝土种类和搅拌机性能确定,一般不少于2分钟。
4. 混凝土运输- 使用混凝土搅拌车或泵车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
- 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混凝土离析、泌水等现象。
5. 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前,检查模板、钢筋等是否到位。
- 按照设计要求,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
- 浇筑过程中,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6. 混凝土养护- 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因水分蒸发而开裂。
- 养护方法可采用覆盖草帘、洒水等方式。
四、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 严格控制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混凝土配合比- 精确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3. 混凝土搅拌- 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应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混凝土搅拌站配比
![混凝土搅拌站配比](https://img.taocdn.com/s3/m/89950f7e8e9951e79b8927eb.png)
45% 44% 42% 41% 39% 37% 36%
注:1、根据运距及天气情况,砼出厂塌落度可放大1~3cm;根据原材料实际情况,可调整减水剂用量0.2~0.5Kg/m3; 2、生产时根据砂、石实际情况以及地泵、车泵等因素适当调整砂率和细石的掺量;若砂太粗,可适当增加煤灰用量,保证料的和易性; 3、本配合比为设计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用水量严格按照测定的骨料含水率进行修正; 4、批准日期: 作废日期:
2016 2516 3016 3516 4016 4516 5016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890 904 920 940 950 960 970
130 130 130 130 140 150 150
836 804 776 740 698 660 628
140 170 200 225 260 295 325
塔牌P.O42.5R、LM、竖向砼配比表(1-3石)
SL=14~16cm(泵送)
配 比 强 度 石 子 砂子 编 号 等 级 (1-3)(0.5- 1) 42.5 水泥 粉煤灰 S95 LM
(kg/m3) 水胶比 砂率
矿 粉
水
减水剂 容 重
技 术 参 数 超 量 煤 灰 矿 粉 外加剂 系 数 掺 量 掺 量 掺 量 1.6 1.6 1.6 1.6 1.6 1.6 1.6 28.3% 16.1% 1.94% 24.6% 14.9% 1.97% 20.8% 14.1% 2.08% 18.2% 14.5% 2.21% 15.0% 14.6% 2.34% 12.9% 14.6% 2.47% 11.2% 14.7% 2.63%
120 115 105 100 90 85 80
50 50 50 55 60 65 70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1立方混凝土配合比表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1立方混凝土配合比表](https://img.taocdn.com/s3/m/434cff2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f.png)
混凝⼟配合⽐计算⽅法,1⽴⽅混凝⼟配合⽐表⼀、搅拌站使⽤混凝⼟配合⽐的概念及调整步骤混凝⼟配合⽐是指混凝⼟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例关系。
调整混凝⼟的步骤为设试验室配合⽐为:⽔泥:⽔:砂⼦:⽯⼦=1:x:y:z,现场砂⼦含⽔率为m,⽯⼦含⽔率为n,则施⼯配合⽐调整为: 1:(x-y*m-z*n):y*(1+m):z*(1+n)。
但以上的计算⽅法,真正需要知道混凝⼟配合⽐的能看明⽩的有⼏个呢?除了商混站技术⼈员及相关技术专业的,⼀些⼩⼯地估计可以算出来的不多吧,91搅拌站⽹这⾥为⼤家整理⼀下混凝⼟配合⽐的计算⽅法,我们认为提供⼀个常⽤的混凝⼟标号1⽴⽅混凝⼟配合⽐表,⼤家就可以清楚的去计算,这⾥的配合⽐数据供⼤家参考具体要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来计算。
⼆、混凝⼟配合⽐的重要性1、满⾜混凝⼟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施⼯要求的混凝⼟和易性。
3、满⾜混凝⼟使⽤要求的耐久性。
4、满⾜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泥和降低混凝⼟成本。
三、混凝⼟配合⽐为什么每个地⽅数据都不统⼀呢?因为每个地⽅的地质、⽯材原料不⼀样,所以在实际施⼯当中需要考虑采⽤不同的混凝⼟配合⽐。
四、常⽤C15~c40混凝⼟配合⽐表参考数据C15:⽔泥强度:32.5Mpa 卵⽯混凝⼟⽔泥富余系数1.00 粗⾻料最⼤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每⽴⽅⽶⽤料量:⽔:180 ⽔泥:310 砂⼦:645 ⽯⼦:1225 配合⽐为:0.58:1:2.081:3.952 砂率34.5% ⽔灰⽐:0.58C20:⽔泥强度:32.5Mpa 卵⽯混凝⼟⽔泥富余系数1.00 粗⾻料最⼤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每⽴⽅⽶⽤料量:⽔:190 ⽔泥:404 砂⼦:542 ⽯⼦:1264 配合⽐为:0.47:1:1.342:3.129 砂率30% ⽔灰⽐:0.47C25:⽔泥强度:32.5Mpa 卵⽯混凝⼟⽔泥富余系数1.00 粗⾻料最⼤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每⽴⽅⽶⽤料量:⽔:190 ⽔泥:463 砂⼦:489 ⽯⼦:1258 配合⽐为:0.41:1:1.056:1.717砂率28% ⽔灰⽐:0.41C30:⽔泥强度:32.5Mpa 卵⽯混凝⼟⽔泥富余系数1.00 粗⾻料最⼤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每⽴⽅⽶⽤料量:⽔:190 ⽔泥:500 砂⼦:479 ⽯⼦:1231 配合⽐为:0.38:1:0.958:2.462 砂率28% ⽔灰⽐:0.38。
c40混凝土配合比
![c40混凝土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ee3d901ba300a6c30c229f58.png)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工程概况预制空心板梁、T梁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
根据梁结构尺寸及施工工艺,取碎石最大粒径31.5mm(5~31.5mm连续级配),设计坍落度取70~90mm。
配合比设计依据为施工图、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及混凝土施工有关要求。
二、原材料情况1、水泥采用两种水泥进行比较选择,分别为:四川华崟山广能集团崟峰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生产“蓉峰牌”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均不考虑水泥强度富裕系数。
2、细集料采用长寿河砂,该砂符合Ⅱ区中砂级配;3、粗集料采用华崟山碎石厂生产碎石,按5~20mm:16~31.5mm=50:50(质量比)配为5~31.5mm连续粒径;4、外加剂选用两种外加剂进行比较选择,分别为:西安方鑫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UNF-FK高效减水剂,掺量取0.8%C,实测减水率20%;陕西博华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FDN-HA高效减水剂,掺量取0.8%C,实测减水率24%。
5、拌合及养护用水饮用水。
以上材料均检验合格。
三、配合比初步确定一〉、空白基准配合比确定1、配制强度fcu0fcu0=fcuk+1.645σ=40+1.645*6.0=49.9MPa2、基准水灰比W/C=(αa*fce)/( fcu0+αa*αb* fce)=(0.46*42.5)/(49.9+0.46*0.07*42.5)=0.383、用水量及水泥用量确定根据JGJ55-2000,用水量取mw0=205 kg/m3,则mc0= mw0/(W/C)=539 kg/m3。
4、粗细集料用量确定根据集料情况及施工要求,砂率确定为38%,混凝土假定容重为2400 kg/m3,按重量法公式计算:mc0+ms0+mg0+mw0+mf0=2400ms0/(ms0+mg0)=0.38求得ms0 =629 kg/m3 mg0=1027 kg/m35、材料用量为(kg/m3)mc0=539 ms0 =629 mg0=1027 mw0=2056、拌合物性能测试试拌混凝土25L,材料用量为:mc=13.475kg ms=15.725kg mg=25.68kg(其中m5~16=m16~31.5=12.84kg) mw=5.125kg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实测结果如下:坍落度:80mm表观密度:(26.40-1.95)/10.115=2415 kg/m3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拌合物性能满足初步设计要求,制作强度试件2组(编号P011),同时按此配合比值作为掺外加剂的空白参数。
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施工质量控制
![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施工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05fbf9583d049649b66585b.png)
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施工质量控制摘要:针对严寒地区混凝土因冻融破坏,造成巨额的维修费用,通过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在配合比上进行控制,不增加成本,又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社会综合效益。
关键词:抗冻混凝土配合比生产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混凝土抵抗气候变化、化学侵蚀、磨损或任何其它破坏过程的能力,当在暴露的环境中,能耐久的混凝土应保持其形态、质量和使用功能。
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内容包括:钢筋锈蚀、化学腐蚀、冻融破坏、碱集料破坏。
混凝土的抗冻性作为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北方寒冷地区工程中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有相当大的部分处于严寒地带,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是我国建筑物老化病害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和安全运行,为使这些工程继续发挥作用和效益,各部门每年都耗费巨额的维修费用,而这些维修费用为建设费用的1~3倍。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1、混凝土抗冻等级有抗冻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采用设计规定的抗冻等级。
表1冻融破坏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作用等级D1、D2、D3、D4 D1、D2、D3、D4 D1、D2、D3、D4 抗冻等级(56d)≥F300≥F250≥F200环境作用等级环境条件特征D1 微冻地区+频繁接触水D2 微冻地区+水位变动区严寒和寒冷地区+频繁接触水微冻地区+氯盐环境+频繁接触水D3 严寒和寒冷地区+水位变动区微冻地区+氯盐环境+水位变动区严寒和寒冷地区+氯盐环境+频繁接触水D4 严寒和寒冷地区+氯盐环境+水位变动区注: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微冻地区是根据其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划分的。
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微冻地区最冷月的平均气温t分别为:t≤-8℃, -8℃<t<-3℃和-3℃<t<2.5℃。
2、抗冻混凝土设计参数⑴. 基本规定①C30及以下的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kg/m3,C3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450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500kg/m3。
第五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
![第五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046882f7375a417866f8f77.png)
第五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第一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根据材料的技术性能,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等,确定混凝土各组分的配合比例。
一、配合比设计要求要达到的目的1.确保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2.保证混凝土能达到结构设计和施工进度所要求的强度。
3.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即在长期使用中能达到抗冻、抗渗、抗腐蚀方面的要求。
4.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水泥,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混凝土试配强度可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的要求,查表5-1确定。
表5-1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混凝土配制强度也可按混凝土配制强度公式计算确定。
混凝土配制强度公式: =fcu+1.645 σ式中:-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见表5-2。
表5-2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2,计算水灰比当采用碎石或卵石时,可按下面两个公式计算水灰比.采用碎石时: =0.46 f ce(W/C-0.07)W/C=0.46 f ce/( +1.032 f ce)采用卵石时: =0.48 f ce(W/C-0.33)W/C=0.48 f ce/( +1.158 f ce)式中 -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 ce-水泥实测强度(MPa).可按f ce=1.13f cek带入,f cek为水泥的标准抗压强度值(MPa);C/W-水灰比。
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最大水灰比值,以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如果计算水灰比值超过表中规定值,应按表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选取。
3.确定用水量(M w)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该力求采用最小单位用水量。
按骨料品种、规格、施工要求的坍落度等,并根据本地区或本单位的经验数据选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https://img.taocdn.com/s3/m/746fedfe04a1b0717fd5dd81.png)
[导读] 配合比设计是实现预拌混凝土性能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宋波(江苏固鼎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针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确定混凝土配比时“重设计、轻试配”的现状,结合配合比设计的条件要素,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调整三个方面,系统阐述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突出强调了试配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在经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过程。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适配调整0 引言配合比设计是实现预拌混凝土性能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配合比的确定比较随意,表现在对试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不经试验确定配合比,纯凭经验确定配合比,想当然确定配合比,不能够根据原材料变化情况和用户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本文针对上述状况,结合本人实践经验,系统阐述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重点讲述混凝土试配过程。
1 配合比设计的条件要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条件要素包括:工程信息资料、工程技术要求、原材料质量情况、环境条件、搅拌站的生产数据和经验积累等。
1.1 任何预拌混凝土都是为工程及工程施工服务的,配合比的设计必须满足工程要求。
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工作性的要求。
此外,为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还必须满足相应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的要求。
1.2 目前预拌混凝土市场发展迅速,市场上原材料供应紧张,原材料来源复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必须针对原材料实际状况而确定,并能根据原材料波动情况及时作出配合比调整。
1.3 环境因素一般包括温度、湿度、交通状况等。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不同,如夏季施工,由于气温较高,混凝土表面水蒸发速度较快,应考虑防止预拌混凝土干缩裂缝和混凝土坍损过大,这就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适当降低砂率,降低砂率可加快现浇混凝土表面水析出速度,以平衡混凝土表面水蒸发速度,防止干缩裂缝。
同时,降低砂率还有利于减少坍损。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搅拌站)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搅拌站)](https://img.taocdn.com/s3/m/544ab509cc7931b765ce154e.png)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管理制度一、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各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性能要求和用途,按照JGJ/T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进行计算,并经试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进行调整后确定生产用基准配合比。
二、配合比设计和应用除应符合JGJ/T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外,还应符合与混凝土性能要求及应用有关的,现行有效的,其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的规定。
三、根据本公司常用材料设计试配,确定出普通混凝土的系列配合比备用。
系列配合比每年验证复核不得少于两次,均需有原材料试验、试配计算书、经验资料,同时结合快速测定水泥强度,以及有效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历史检测数据,对配合比进行确定。
四、混凝土生产用配合比的更换、调整前提和原则:1、根据气候/环境或季节变化进行变更或调整:①环境气温连续五天日平均温度在5℃以上,开始应用常温配合比;(在基准配合比基础上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微调)②环境气温连续五天日平均温度低于5℃,开始应用冬季施工配合比;(在基准配合比基础上根据环境气温实际变化情况更换适用于-10℃、-15℃或-20℃的环境温度的防冻型外加剂并实时对配合比进行微调)2、当原材料品质出现较大波动时(在原材料进场验收标准要求范围内),应根据品质变化情况,经试拌检验后进行调整。
具体如下:①水泥抗压强度、标稠用水量、粉煤灰需水量比、活性、烧失量、以及外加剂减水率变化等因素导致的预计混凝土强度等性能出现变化的或导致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调整胶凝材料用量或掺合料的取代率。
②砂、石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出现较大波动应及时调整砂率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③因砂石含泥量、泥块含量出现较大波动,应调整胶凝材料用量、外加剂用量、等以保证混凝土质量;④因外加剂减水、坍落度损失控制、以及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调整混凝土流动性或凝结时间的,调整外加剂掺量。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fcbb70ec3a87c24128c4e2.png)
混凝土配合比——组成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1)单位用量表示法——以每1m3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Kg)表示;(2)相对用量表示法——以水泥的质量为1,其它材料的用量与水泥相比较,并按“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灰比”的顺序表示。
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1、施工工作性的要求满足拌和、运输、浇筑、捣实等要求。
2、设计强度的要求应满足结构设计或施工进度所要求的强度和其它有关力学性能的要求。
3、耐久性的要求满足抗冻性、抗渗性等耐久性的要求。
4、经济性的要求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水泥,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二、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步骤1、三个参数及其确定原则①水灰比;②砂率;③单位用水量。
(1)原材料情况①水泥品种和实际强度、密度。
②砂、石特征。
品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级配;细度模数、最大粒径、压碎值。
③拌和水水质及水源。
④外加剂品种、名称、特性、适宜剂量。
(2)混凝土强度等级图5-31 混凝土配合比三个参数的确定原则(3)工程耐久性要求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抗渗、抗冻、耐磨等性能。
(4)施工条件及工程性质包括搅拌和振捣方式、要求的坍落度、施工单位的施工及管理水平、构件形状及尺寸、钢筋的最小净距等。
三、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与原理1、体积法的基本原理)(L m m m m gg ss ww cc 1000100=++++αρρρρ (5-21)2、质量法的基本原理cp w s g c m m m m m =+++0000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四步进行,此过程共需确定四个配合比。
第一步:计算——确定初步配合比。
第二步:试配、试验、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
第三步:成型、养护、测定强度——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第四步:换算——确定施工配合比。
(一)计算——确定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o cu f ,)(1)计算配制强度o cu f ,≥k cu f ,+1.645σ (5—22)(2)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的确定 ①计算1122--=∑=n f n fni cuicu μσ, (5—23)②查表(1)按混凝土要求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b cea o cu WCf f αα-= (5—24)g ce c ce f f ,⋅=γ (5—25)ceb a o cu ce a f f f C W⋅⋅+⋅=ααα,(2)按混凝土要求的耐久性校核水灰比 3、选定单位用水量(wo m )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3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ad9953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1.png)
自密实混凝土是拥有突出的流动性、填充性和保水性的,所以它在合理通过骨料级配控制、高效减水剂混合应用后,可进一步实现混凝土的高填充性与高流动性要求。
在针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多点技术细节内容。
一、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自密实混凝土在当前建筑施工新技术、新设备的有效带动下得到了广泛推广与普及应用,它促进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有效提升。
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它的变形性能、耐久性能表现十分突出,可被合理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领域中,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作用,对提高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很有帮助。
而为了顺利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针对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在制备高质量自密实混凝土方面非常具有现实价值与意义。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有别于普通混凝土,因为它所采用的绝对体积法(JGJ/T283)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不同。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满足以下几点:第一,要保证单位体积用水量在155~180kg(JGJ/T283)范围内。
第二,要保证其水胶比根据粉体种类、掺量不同进行调整,其体积比应该取值为0.8~1.15(JGJ/T283)。
第三,要根据单位体积用水量与水胶比计算单位体积粉体量,将其数值控制在0.16~0.23(JGJ/T283)范围内。
第四,要将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浆体量控制在0.32~0.40(JGJ/T283)范围内。
考虑到自密实混凝土会产生早期收缩问题,所以必须有效控制其水胶比,计算它的单位体积粉体量。
从自密实混凝土的适用范围看来,它比较适用于浇筑量较大、浇筑深度较深且高度较大的工程结构。
在该过程中要保证配筋密实、结构复杂、结合施工空间限制工程结构、工程进度以及其它因素限制影响,需要重新调整自密实混凝土工程结构空间。
二、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一)工程项目概况本文选取了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罗甸至望谟段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设计中采用了多项新材料、技术与工艺内容,并对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进行分析。
预拌混凝土(商砼)搅拌站生产工艺流程图
![预拌混凝土(商砼)搅拌站生产工艺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67f9a045a6c30c2258019e2f.png)
计量设备进行校核
搅拌站设备是否正常
称量最大允许误差
细骨料
水泥、粉煤灰(矿粉)
(搅拌均匀)
水
(搅拌)
粗骨料 (充分搅拌)
外加剂
自全部原材投入后总搅拌 时间不宜小于2分钟也不宜 大于3分钟
坍落度、扩展度、温 度和含气量
水泥、掺合料±1% 外加剂±1%
碎石、砂±2% 拌和水±1%
每100方取样一次、每班 或每一结构物至少2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生产工艺流程图
按设计文件技术要求通 知施工(施工方)
商品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订货单
测定粗、细骨料含水率
(试验室) 按相应理论配合比及含水
率开出施工配料单 (试验室)
开盘前检查 (搅拌站)
按施工配合比称量 (搅拌站)
按要求分步骤投料 (搅拌站)
搅拌 (搅拌站) 检查混凝土 (试验室)
原材料规格品牌 是否相符
搅拌站混凝土配合比问题及处理措施
![搅拌站混凝土配合比问题及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e1ed07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0.png)
搅拌站混凝土配合比问题及处理措施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应注重导向性我国国家标准制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归口很严,全部由相应归口制定标准;第二阶段,全部放开,分为国标、行标、地标、企标4个层次;第三阶段,国家层面只制定强制标准,现有的6000多个建设部标准,只保留38个全文强制标准,其他全部转为推荐性标准。
推荐标准可以不采用,强制标准必须执行。
但是,强制标准还不是法规,下一步会把强制标准上升到技术法规。
标准如果再修订,配合比设计不要制定太多具体要求,应该偏向于制定规范方向性的、原则性的要求。
比如,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是什么?还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四组分三参数”原则?如果不是的话,应该考虑哪些参数?如何确定这些参数?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很多规范标准等同于法规。
现在更多的标准则是建议性的,可执行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执行。
混凝土作为各种工程的过程产品、中间产品、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家制定标准要有一些方向性的东西,相关从业人员要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做标准的执行人,而不是机械照搬标准。
因此,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工程类型,应该会出现更多的地标、企标、施工规范、施工指南,这样才比较合理。
地区有的工程不允许用机制砂,也不允许用河卵石,还有的文件要求任何一组试块强度必须≥115%,否则要进行回弹或者取芯检测,这明显跟标准规定的95%不符。
搅拌站现在最头痛的不仅在于标准的具体要求,而且在于来自政府的、监理的各种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相关的从业人员都见过混凝土,都做过混凝土试配,都觉得自己比较懂混凝土,施工方也懂、监理也懂,甚至政府官员也懂。
所以,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对搅拌站提出自己的要求,这会让搅拌站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标准制定时,应尽量将来自各方的要求统一起来。
现在逐渐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大部分水泥用量的规定要求都取消了,改成胶凝材料总量的要求了,但总体观念逻辑相对落后。
有些规定表述让人看得啼笑皆非,《规程》“条文说明”第3.0.5:“规定矿物掺和料最大掺量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试拌调整(略)
生产用配合比调整
• 有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水泥:270,粉煤灰:72,矿粉108, 水175,砂:694,石子:1131.砂中5mm以上颗粒含量25%,含 水5%,石子含水均小于0.2%,石子最大粒径40mm,5-20 mm占 40%,20-40mm占60%,试计算生产用配合比。 • 1、计算砂用量:694/(1-25%)=925(干燥状态砂) 925/(1-5%)=974 2、计算水重量:175-(974-925)=126 3、计算石子重量:5-20mm石子=1131*0.4-(925-694)=221 20-40mm石子=1131*0.6=679 得生产用配合比为:水泥270,粉煤灰72,矿粉108,水126, 砂974,5-20mm石子221,20-40mm石子679.
• 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 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 定。
• 3.0.8 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混凝土中 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并宜掺用适量粉煤灰等矿物掺 合料;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 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mix proportion design of ordinary concrete (征求意见稿)
•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规定。 •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 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1、前期准备
• 所用原材料尽量一次备齐。 • 对所用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测。 • 试验环境,试验设备要满足相关要求。 • 人员素质要满足所检项目的要求。 • 根据试验目地,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案。 • 制定各类相应的图表以利汇总分析。 1、原材料检测表格 2、粉煤灰、矿粉不同掺量数据 3、外加剂不同掺量减水率数据
一、设计基本步骤
1、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计算
1、采用实际数据法,查试验数据直接代入计算。 • 查值:当普通42.5水泥28天抗压强度值为49.2,掺粉煤灰12%、 矿粉18%时28天抗压强度值为46.3。
• 2、采用计算公式法: • fb=1.1*0.9*0.95*49.2=46.3 用Excel计算
谢
谢
二0一一年三月
2、设计举例
• 基本参数设定: • 采用天山P.C32.5水泥、乌鲁木齐地区常用天然砂、卵石,最大 粒径40mm,八道湾电厂F类Ⅲ级粉煤灰,八钢矿粉S75级,自配 泵送剂,掺量0.8-2.5%减水率10.5-33.8%。 • 掺粉煤灰泵送普通混凝土。 • 强度等级C15-C35。 • 混凝土重量每立方2450 • 采用固法采用EXCEL表格进行计算
试拌
• 将计算的配合比填入试拌表格 • 试拌记录表格 • 试拌计算小条
调整
• 根据试拌的情况现象和数据进行调整 • 再行验证后,符合要求可进行生产。
成本分析
• 成本分析表格
• 向表格内输入相应材料单价和配合比数 据。
正在修订的配合比设计简介
混凝土搅拌站配合比设计步骤
王军
新疆恒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概述
• 混凝土公司是专业生产混凝土的单位,这就要求公司要有相当 数量的配合比储备且要有系统性,那么怎么能快速准确的得到系 统的配合比呢,下面就本人的设计习惯与大家进行交流,因为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只要遵寻相关的规程标准每个人都有个人习惯, 如有不到不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