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练习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3ae94df5335a8102d22044.png)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蜂王能分泌一种物质,使失散的蜂群能重新聚集在自己的周围,这种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的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激素调节2、美国科学家用浸有甲基丁香酚的纸片挂在柑橘园里,三天内诱得大量的雄性柑橘害虫。
这种药物属于()A.性激素 B.物理信息物质 C.化学信息物质 D.杀虫剂3、下列生物现象是受温度这一物理信息影响的是()A.蛾类在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 D.柳树喜欢在强光下生长4、生态系统的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下列不属于种间关系的是()A.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细胞内B.狼捕食兔子C.雌蚊能找准血管吸食哺乳动物的血液D.一个蜂巢中的蜂王和工蜂5、一阵微风吹过,蜘蛛在蛛网上静待不动;一阵狂风来袭,蜘蛛迅速逃离蛛网;一只小飞虫被粘在蛛网上拼命的挣扎,蜘蛛大步奔向小飞虫所在位置,美餐一顿。
由以上不同情况下蜘蛛的行为差异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蜘蛛可以从蛛网的振动中获得信息B.风的大小可以给蜘蛛提供是否有食物的信息C.蛛网上有给蜘蛛提供是否有食物的信息的化学物质D.小飞虫的挣扎为蜘蛛提供了行为信息6、雄孔雀开屏、蝙蝠捕虫时的“回声定位”,干旱季节蚯蚓的“深居”行为分别体现出动物的什么信息传递()A.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 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7、一种萤火虫能以别种萤火虫的雄虫为食物,它会发出别种雌虫的回应闪光以骗取雄虫自投罗网。
它能以闪光信号吸引4种其他种类的雄虫。
当别的雄虫热切地接近它并欲行拥抱之际,正好走向死亡之渊。
萤火虫的闪光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信息素8、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荧光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D.雄鸟的“求偶炫耀”9、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起的作用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动物只有在求偶时才表现出行为信息10、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换毛现象是感受到外界环境中的什么信息引起的()A.温度 B.光照强度 C.光周期 D.湿度11、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既有报警作用又有防御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364cd950b4e767f5acfcea8.png)
2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传播的消息、情报B.许多指令、数据C.很多信号等D.人的想法2.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密切相关的一项是A.花香引蝶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C.候鸟南飞D.警犬嗅寻毒品3.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 D.声信息4.下列不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 孔雀开屏B.蜜蜂跳舞C.雄鸟的求偶“炫耀” D.鸟类发出的声音5.下列哪一种是物理信息A.光B.乙烯C.蜜蜂跳舞D.生物碱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特征的描述,正确是的()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7.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狼根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不利于兔种群数量的稳定D.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的,信息交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利用的信息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①生产者的残枝、遗体、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后,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中氮气转化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所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A.①②③ B .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中,不是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人工合成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的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植物11.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蓄产品的产量C.对有害的动物进行控制D.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12.生态学中对生态系统成分的划分主要依据是()A.结构特点B.营养结构C.对环境的适应性D.生理功能13.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磷虾→海豹→虎鲸,按能量传递规律,若虎鲸靠吃海豹来增加1Kg体重的话,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A.1Kg B.10Kg C.125Kg D.1000Kg 14.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化能自养生物B.动物和微生物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D.绿色植物和动物15.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分析下列四个选项,其中能量不利于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的是()A.在森林中,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B.在草原牧场,使能量多流向牛和羊C.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人的食物)D.在养鱼池,让有机肥料以腐屑形式被鱼类或饵料动物直接摄取1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通常以哪个水平为前提()A.生物个体水平 B.营养级水平 C.种群水平 D..群落水平17.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转化顺序是()A.光能→化学能→热能B.热能→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光能→热能D.光能→热能→化学能18.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元素循环如右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9c3ebb97e21af45b207a853.png)
2021年高中生物 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一、非标准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二是信息还能调节生物间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D2.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用力抖动两翼,给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雄鸟给孵卵的雌鸟发出的是物理信息B.上述实例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C.上述实例可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D.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毫无意义解析:用力抖动两翼属于雄鸟发出的行为信息。
由于该信息传递发生在同种鸟之间,因此不能证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
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从而保证本物种不会灭绝,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答案:C3.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②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③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④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错: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④错: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间都有信息传递,但并非都存在各种形式。
答案:B4.若下图表示的是A与B之间的关系,则A与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解析:由题图可知,A与B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维持这种动态的制约关系的是双方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的作用。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c6dce1aa00b52acfc7ca35.png)
第5章第4节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可能发生在( )A.细胞与细胞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C.种群与种群之间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可能发生于细胞与细胞之间。
答案: A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于无机环境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于无机环境,也可于生物。
答案: A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鸡场在秋季通过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②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如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或利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
B选项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即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B4.蟑螂喜好夜间出来活动。
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
这个实验说明(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化学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解析:这个实验说明,光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
答案: A5.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C.信息传递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解析: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是循环流动、反复利用的。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24: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24: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9b1d785ada38376bae1fae11.png)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D.老马识途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也属于信息传递4.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前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D.有些金丝桃,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7.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
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
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8.如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9.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B.当日照达到一定时长时植物才能够开花C.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10.某种海龟的舌尖处有两条红色突起,它在捕食时,先张开口并让舌头来回摆动,很像小虫在蠕动。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练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练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d38219a0a8956bec0875e35b.png)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单选题1•念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是指C、H、O、N、P、S等化学元素B. 碳主要以CO?的形式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C. 生产者和分解者起着重要作用D. 消费者与物质循环无关2. 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流动的()A. 二氧化碳B.有机物C.碳酸盐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B.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 上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D.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形式循环4. 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 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大气圈一动物一植物.最后经分解者回到大气圈B.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02变成有机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传递C. 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能使碳含量始终保持平衡D. 大气中的CO?含虽:在一年四季中没有差异5.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0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B. 大力开发和使用淸洁能源,能减少CO?释放量C. 碳元素和能疑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D.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髙人均绿地面积6.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D代表了大气中的C02库B. C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 B代表的生物都是细菌D.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7.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 图中②③④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C. 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 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如图为某人工生态系统的碳流动模式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24eba13c1ec5da51e27023.png)
第5章第4节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达不行能发生在()A.细胞与细胞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C.种群与种群之间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达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行能发生于细胞与细胞之间。
答案: A2.以下对于生态系统信息传达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于无机环境B.信息能够调理生物的种间关系,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固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告有害昆虫,能够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分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于无机环境,也可于生物。
答案: A3.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达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升传粉率和结实率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供给能够采食的信息C.延伸光照时间,提升家禽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施发出不一样的声信号,诱捕或驱逐某些动物分析:信息传达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升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鸡场在秋天经过延伸光照时间提升产蛋率;②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如利用音响设施发出不一样的声信号,诱捕或驱逐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或利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
B 选项是信息传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即调理生物的种间关系,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固。
答案: B4.蟑螂爱好夜间出来活动。
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日和黑夜加以颠倒,大概经过一个礼拜,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 只管其实是白日) 。
这个实验说明 ()A.蟑螂能感觉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达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化学信息能够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能够感觉全部信息刺激分析:这个实验说明,光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物理信息的传达。
答案: A5.以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达模式图,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信息传达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假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达C.信息传达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样形式的信息传达分析: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是循环流动、频频利用的。
2020秋高二生物3第5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含解析
![2020秋高二生物3第5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19673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1.png)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含解析[基础对点]知识点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
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
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答案A解析蟑螂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光照是物理信息,不是行为信息,说明物理信息影响蟑螂的生命活动;题干中的内容不能说明B、D两项内容。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D.“我的地盘”--美洲豹:撒尿标记领地答案C解析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香甜的分泌液属于化学信息;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其传粉,臭味由化学物质组成,属于化学信息;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美洲豹撒尿标记领地,是通过尿液中的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3.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来往的路径;电鳗可输出电压高达300到800伏的电流把比它小的动物电击死而获取猎物;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
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一类信息传递()A.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C.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答案C解析狗的尿液和粪便属于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电鳗的电流可以电击死猎物,电流属于物理信息;蜜蜂发现蜜源后通过舞蹈动作来传递信息,这是通过行为来完成的。
4.下列各项信息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蜘蛛感觉到蛛网上有异常振动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D.蜜蜂跳圆圈舞或摆尾舞答案D解析蝙蝠的“回声定位”利用的是声波,属于物理信息;蜘蛛感觉到蛛网上有异常振动,属于物理信息;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也属于物理信息;蜜蜂跳圆圈舞或摆尾舞属于行为信息,故选D。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20: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20: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6fbb4c6bc8d376eeafaa3121.png)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B.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C.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行为信息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2.春季,雄鸟长出鲜艳的羽毛,不断鸣叫,并对雌鸟摆出各种姿态.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雄鸟感受物理信息,并能发出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B.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和种群基因库的发展C.雌鸟接受信息后,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增加D.雌鸟体内性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垂体的合成与分泌活动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B.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由生物种群间的数量变化引起,与信息传递无关C.信息传递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B.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无机环境C.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行为信息的传递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5.研究人员最近人工合成了雌蟑螂吸引雄蟑螂的性外激素成分.研究人员把这种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55cm的位置,在lmin内有60%的雄蟑螂被这种激素所吸引.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蟑螂的性外激素具有挥发性B.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作用6.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7.为了控制牧区草场上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者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牧草与害虫、蜘蛛与害虫之间均存在信息传递B.通过图中的生物防治,使流向人类的能量传递效率有所提高C.在图中的C期间,害虫至少能获得牧草所固定能量的10%D.在图中的C期间害虫数量已经很少,主要原因是受到生产者的数量限制8.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A.适时灌溉与定时饲喂B.施放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信息的实例是某种动物用自己的尿液来标记领地B.昆虫被蜘蛛网粘住时,蜘蛛网的振动频率是一种物理信息C.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有害昆虫的雌雄交配,使昆虫的繁殖力下降,属于生物防治D.孔雀开屏这种“求偶炫耀”是一种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间传递信息,不能在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10.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6: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6: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ff7a3788a76e58fafbb0031d.png)
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是()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2.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绿色植物接受光刺激B.蛾类具有趋光性C.动物的性外激素D.孔雀开屏3. 利用电子仪器产生的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声音,当蜜蜂感受这一信息后,就会飞到花园采蜜,这是利用什么信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营养信息D.行为信息4.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A.花香引蝶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C.候鸟南飞D.警犬嗅寻毒品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D.老马识途6.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A.候鸟南飞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C.花香引蝶D.警犬嗅寻毒品7.下列哪项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A.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B.作用于生物种群的繁衍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8.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A.种群与种群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之间C.生物和环境之间D.以上三项都有9.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A.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B.人工合成、施放性外激素,干扰害虫的交尾C.喷洒农药,杀死危害森林的松毛虫D.适当缩短日照,使菊花提前开花10.在草原上,当草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追捕,这说明()A.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D.信息的存在对物种生存是不利的11.一些鸟类在求偶时的行为更独特,通常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种特征属于下列那一种信息()A.物理信息B.行为信息C.化学信息D.声信息12.不属于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的是:()A.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B.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有害昆虫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D.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13.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不属于物理信息传递的是()A.有些侯鸟的迁徙,在夜间是靠天空星座确定方位的B.含羞草在强烈声音的刺激下,就会表现出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的运动C.鳗鱼、鲑鱼等能按照洋流形成的地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D.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起到报警和防御的功能14.研究人员把人工合成的雌蟑螂吸引雄蟑螂的性外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55厘米的位置,结果在1分钟内有60%的雄蟑螂被这种激素所吸引;在猪圈里放置了千分之一克这种性外激素,结果一个晚上诱捕30只雄蟑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039fcd5f121dd36a32d8282.png)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III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基础达标]1.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是()A.信息素B.有机酸C.孔雀开屏D.温度解析:选D。
信息素和有机酸属于化学信息,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2.下列各项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哺乳动物的体温B.昆虫发出的声音C.昆虫的性信息素D.蜜蜂跳舞解析:选C。
化学信息主要是指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如昆虫的性信息素;哺乳动物的体温、昆虫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
3.萌发的种子通过低温处理后,可提前开花和成熟。
如春小麦经过春化处理后,可早熟5~10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一种物理信息B.该材料体现了信息传递对植物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C.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D.影响春小麦生长发育的信息只有温度解析:选D。
春小麦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光、温度、水分、空气等多种信息的影响。
4.(2019·湖北武汉期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B.具有警戒色的生物会向其他的生物发出不能捕食的信息,警戒色属于物理信息C.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要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D.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选C。
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在秋季开花。
若要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适当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
5.运用信息传递作用防治害虫的优点是()①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②防止环境污染③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④容易操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A。
生物防治的优点:无污染、效果好且持久、成本低等。
6.蟑螂可以传播多种病菌。
研究人员人工合成出雌蟑螂吸引雄蟑螂的性外激素成分,然后把这种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55 cm的位置,结果在 1 min 内有60%的雄蟑螂被这种激素所吸引。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练 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练 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ab53344ccc7931b765ce1582.png)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单选题1.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指C、H、O、N、P、S等化学元素B.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C.生产者和分解者起着重要作用D.消费者与物质循环无关2.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流动的( )A.二氧化碳B.有机物C.碳酸盐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4.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大气圈→动物→植物,最后经分解者回到大气圈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变成有机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传递C.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能使碳含量始终保持平衡D.大气中的CO2含量在一年四季中没有差异5.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 , 错误的是( )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 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释放量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D.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6.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D代表了大气中的CO2库B.C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B代表的生物都是细菌D.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7.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②③④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C.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8.如图为某人工生态系统的碳流动模式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碳元素以CO2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①、②、④C.该生态系统碳元素的流动需要能量驱动D.该人工生态统的建立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Ⅰ-Ⅳ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⑧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①过程实现的C.图中以CO2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①⑥⑦⑧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②③④⑤D.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10.下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
高中生物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df9c5d2aaea998fcd220e10.png)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地甫鸟的雄鸟在发现天敌后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有人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椿象的逃跑。
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以上信息分别属于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B.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C.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信息传递的负反响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根底解析: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还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如颜色、湿度、温度、磁力等。
答案:B2.以下现象所利用的信息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求偶炫耀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解析: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海芋释放的臭味、美洲猎豹撒的尿等均属于化学信息,而孔雀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应选C。
答案:C3.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直接作用 ( )A.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与生物种群的繁衍有关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增加生态系统中基因的多样性-1-解析: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C正确;信息传递与生物种群的繁衍有关, B正确;基因的多样性与个体和种群数量相关,与信息传递无直接关系,D错误。
答案:D4.蝙蝠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必须接受光信息才能萌发,这些说明( )A.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信息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此题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正确,但只有A选项与题干相符。
蝙蝠的回声定位是依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进行的,是物理信息;光对于莴苣种子也是一种物理信息;都有利于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高中生物 专题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专题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a0bd3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5.png)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选择题1.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A.种群和种群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C.生物和环境之间D.以上三项都有【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某某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答案】B3.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果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
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答案】B【解析】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体现了行为信息的作用;某植物根系分泌一种化合物可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
4.下列各项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蚊子飞翔时发出声音B.獒犬嗅寻毒品C.豪猪遇敌时竖起体刺D.海豚借助超声波确定方位【答案】C5.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A.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B.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C.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答案】B【解析】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体现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未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蝙蝠通过回声定位对被捕食者进行捕食,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高中生物 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98ade1083c4bb4cf7ecd142.png)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概念及种类1.信息的概念: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______、指令、______与信号等。
2.物理信息。
(1)概念:通过________传递的信息。
(2)举例:____、声、______、湿度、磁力等。
(3)感受部位。
动物:眼、____、皮肤;植物:叶、____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光敏色素等)。
(4)来源:________、生物。
3.化学信息。
(1)概念: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________。
(2)举例:植物的________、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________等。
(3)来源:生物的代谢活动。
4.行为信息。
(1)概念:动物的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之间传递信息。
(2)举例:蜜蜂跳舞、雄鸟的“________”。
(3)来源:生物的______特征。
[判断](1)物理信息包括光、声音、温度、湿度等,只来源于无机环境。
( )(2)化学信息是动物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
( )(3)动物的行为信息可以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也可以在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 )(4)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其传递一般是单向的。
( ) 答案:1.情报数据2.(1)物理过程(2)光温度(3)耳芽(4)无机环境3.(1)化学物质(2)生物碱性外激素4.(1)特殊行为同种或异种生物(2)求偶炫耀(3)行为[判断](1)×提示: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生物。
(2)√(3)√(4)×提示: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生产中的应用1.作用。
2.应用。
(1)提高______________的产量。
举例:若能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________,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________。
(2)对______________进行控制。
举例:利用昆虫________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B.孔雀开屏展现的鲜艳颜色传递的是行为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与生物种群的繁衍有关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2、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不存在信息传递B.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及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C.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来实现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3、雄性安乐蜥在求偶时,一边伏在领地上做着“俯卧撑”,一边伸缩颈部色彩鲜艳的垂囊,这种展示包含了颜色和运动两个因素,有人用墨水改变垂囊的颜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由此说明雄性安乐蜥在求偶时利用的信息是(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4、下列信息传递实例中,属于行为信息传递的是( )A.毒蜂身上的斑斓花纹表达了警告、威吓的意思B.蚂蚁分泌出的尾迹素可以告诉其他的蚂蚁一些信息C.蜜蜂发现蜜源时通过舞蹈动作来告诉其他同伴D.田鼠多的地方能够吸引饥饿的老鹰前来捕食5、下列所利用的信息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B.“臭名昭著”一一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求偶炫耀D.“我的地盘”一一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6、某种海龟的舌尖处有两条红色突起,它在捕食时,先张开口并让舌头来回摆动,很像小虫在蠕动。
这种信息传递的意义是引诱猎物,以利于捕食。
海龟的这种活动包含下列哪种信息的传递( )A.物理和化学信息B.行为和化学信息C.物理和营养信息D.物理和行为信息7、蚂蚁运动时能把一种物质分泌到地面上,使后来的蚂蚁能沿此路线往返。
蚂蚁分泌的这种物质是( )A.性外激素B.信息激素C.保幼激素D.蜕皮激素8、下图表示的是A与B之间的关系,则A与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9、狒狒种群中存在等级,经个体间的战斗较量之后,体格最强壮、最凶猛的雄狒狒成为“首领”,它在选择食物、与雌性交配中都处于优先地位。
“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种群,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种群。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狒狒种群通过种间竞争建立了等级制度B.狒狒种群内个体的分工合作需要信息交流C.“首领”优先享有配偶有利于优良基因的传递D.战斗较量对战败个体不利,对种群的延续有利10、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和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这个事实说明(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11、下列有关化学信息和化学防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信息是生物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B.化学防治的原理是利用农药的生物活性,对有害生物种群进行控制C.化学防治的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压低虫口密度D.利用化学信息防治害虫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 , 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 ,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C.延长光照时间 , 提高家禽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 ,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13、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A.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B.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C.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D.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C.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15、蜜蜂可通过信息传递发现蜜源。
某学习小组运用模拟探究的方法,试图通过实验探究“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具体如下: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同的蜜蜂若干,同种常见蜜源(粉色桃花)若干,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白纸,剪刀,染料等。
第1组实验假设:通过花的外形识别;第2组实验假设:通过花的颜色识别;第3组实验假设:通过花的气味识别。
1.生态系统的功能除了信息传递,还有_____。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三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信息、_____信息、_____信息。
2.第2组实验的“模拟花”在颜色、气味和外形上的要求是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A正确;孔雀开屏动作传递的是行为信息,但展现的鲜艳颜色传递的是物理信息,B错误;生物种群的繁衍等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信息传递,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物间关系,对捕食者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D正确。
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酵母菌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过程存在遗传信息的传递,A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不一定需要受体,如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依靠胞间连丝,受体也不一定在细胞膜上,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通常是双向的,D错误。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求偶行为利用的主要信息是动作,而不是颜色(有人用墨水改变垂囊的颜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所以该信息属于行为信息。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毒蜂身上的斑斓花纹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蚂蚁分泌出的尾迹素属于化学信息,B错误;蜜蜂发现蜜源时通过舞蹈动作来告诉其他同伴,传递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C正确;田鼠多的地方能够吸引饥饿的老鹰前来捕食,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D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海芋释放的臭味、美洲猎豹撒的尿等均属于化学信息,而孔雀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故选C。
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某种海龟的舌尖处有两条红色突起,它在捕食时,先张开口并让舌头来回摆动,很像小虫在蠕动,体现了物理和行为信息,D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能在同种个体之间传递化学信息,因此这种物质是信息激素:性外激素也属于信息激素,但其作用是吸引异性来进行交配。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属于内激素, 故B项符合题意。
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A与B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双方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的作用。
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物理、化学、行为信息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因此,题干信息表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化学信息是生物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A正确;化学防治的原理是利用农药的生物活性,对有害生物种群进行控制,B正确;化学防治的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压低虫口密度,C正确;利用化学信息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点: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成本低、对人畜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节约能源,不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D错误。
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化学信息是生态系统信息的一种方式,故A正确.草原返青时的绿色,是利用自然界的物理信息,不属于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故B错误.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是利用物理信息,故C正确.利用音像设备驱赶动物属于物理信息,故D正确.1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正确: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食”与“被食”的关系说明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B正确: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说明物理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C错误: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说明了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D正确: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也说明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1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査昆虫的种群密度,是利用了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这属于对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应用,A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是由“日照长短”这个物理信息对黄麻的刺激引起的,D正确。
15答案及解析:答案: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物理物理化学2.“模拟花”除颜色不同外,其他均与花相同,即白纸保持颜色不变,味道、形状与花相同解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组实验中花的外形和花的颜色都属于物理信息,花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2.第2组实验是针对“通过花的颜色识别”进行实验的,因此可设计“模拟花”除颜色不同外,其他均与花相同,即白纸保持颜色不变,味道、形状与花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