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工程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学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景观设计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培养学生对于环境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 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流程;3.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4. 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5.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定义- 理解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素2. 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 了解景观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风格3. 景观设计的研究方法- 学习景观设计的调研和分析方法- 掌握景观设计的概念构建和设计表达技巧4. 环境美学与景观设计- 探讨环境美学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强调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的平衡5. 可持续发展与景观设计- 关注景观设计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倡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6. 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 分析不同类型的景观设计案例- 学习借鉴和总结成功的景观设计经验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2. 课堂讨论3. 案例分析4. 实践操作5. 课程作业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30%)2. 课堂作业(20%)3. 期末设计作品(40%)4. 课堂考试(10%)六、教材资料1. 《景观设计概论》2. 《景观设计原理》3. 《景观设计案例精选》七、参考资料1. 《景观设计导论》2. 《城市景观设计》3. 《自然景观设计与城市绿地》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相信学生们将能够全面了解景观设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景观设计学成为学生们探索与创新的起点,开启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景观设计教学大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景观设计人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旨在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
一、课程目标景观设计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目标。
景观设计的核心是通过设计创作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因此,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技能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应是课程目标的关键。
二、课程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石。
包括景观设计的历史演变、景观生态学、景观规划原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景观设计的整体认识。
2. 设计方法与技巧:景观设计的核心是创新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学生应该学习到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包括设计思维、设计表达、设计工具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3. 实践项目: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项目是课程内容中的重要部分。
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项目可以包括校园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堂讲座、分组讨论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实践教学: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践项目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景观设计的过程。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和讨论真实案例,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景观教学大纲
景观教学大纲景观教学大纲一、引言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环境、艺术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为了培养具备景观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制定一份完善的景观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景观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期为景观设计教育提供一些建议。
二、基础知识1. 环境学基础:学生需要了解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包括地理、气候、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2. 艺术基础:学生需要学习美学、色彩学、造型学等艺术基础知识,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技巧。
3. 社会科学基础:学生需要了解城市规划、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对景观设计的需求和影响。
三、设计理论1. 景观设计原理:学生需要学习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比例、对称、重复、层次等,以及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2. 设计方法与技巧: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包括手绘、CAD、模型制作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景观设计。
3. 可持续设计:学生需要了解可持续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包括节能减排、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等,以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四、案例分析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和研究不同类型的景观设计案例,了解不同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评估和评价一个景观设计方案的优劣,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实践训练1. 实地考察:学生需要参观不同的景观项目,包括公园、广场、城市街道等,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景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2. 设计项目: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设计项目,从小规模的花园设计到大型的城市规划,以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
3. 团队合作:学生需要参与团队合作项目,学习如何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如建筑师、工程师和环境科学家等,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综合评估学生需要参加综合评估,包括考试、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形式,以评估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设计能力。
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毕业和就业的重要依据。
景观工程及施工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园林景观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园林综合管线工程、石景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园桥与广场工程、绿化工程及景观照明工程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现场施工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准确指导施工。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园林景观工程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环境美学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园林景观工程的主要内容。
2. 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
难点:1. 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
2.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向学生展示一些园林景观工程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园林景观工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二)讲解园林景观工程的主要内容1. 土方工程:包括挖方、填方及场地平整。
2. 园林综合管线工程: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热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管线及其相关附属设施。
3. 园路、园桥与广场工程:包括路基、垫层、面层(包括各式铺装)、边石、景观桥、广场铺装(包括草坪)。
4. 园林景观小品工程:包括石景工程、水景工程。
5. 园林绿化工程:包括园林土方工程、园林植树工程、草坪工程、园林养护工程等。
6. 园林景观照明工程。
(三)讲解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1. 水景工程:讲解静态水体、流水景观、跌水瀑布、喷涌水景和水生植物景观营造的施工技术。
2. 园林绿化工程:讲解大树移植技术、花灌木栽植技术和草坪与地被种植技术。
3. 其他工程:讲解土方工程、园路、园桥与广场工程、石景工程等的施工技术。
(四)案例分析1. 分析一个实际的园林景观工程案例,讲解其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五)总结1. 总结园林景观工程的主要内容、施工技术和注意事项。
2. 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要注重安全,提高施工质量。
四、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了解园林景观工程的基本知识。
2. 分析一个园林景观工程案例,撰写施工方案。
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大纲
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大纲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大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城市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景观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大纲应该首先明确课程的背景与目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城市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1)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介绍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景观生态学、景观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2)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探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城市绿地规划、城市公园设计、城市广场设计等。
(3)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乡村旅游规划、农村生态恢复等。
(4)历史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介绍历史文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古建筑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
2. 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和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应该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对于景观规划设计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估。
2. 实践项目: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于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四、课程改革与发展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大纲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更新和改革。
景观设计实践教学大纲(2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设计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景观设计实践教学是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大纲旨在明确景观设计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课程目标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审美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景观设计项目管理和实施能力。
5.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内容1. 实践教学项目(1)校园景观设计:以校园内某一区域为设计对象,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
(2)居住区景观设计:以某一居住小区为设计对象,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
(3)公园景观设计:以某一公园为设计对象,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
(4)广场景观设计:以某一广场为设计对象,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
(5)滨水景观设计:以某一滨水区域为设计对象,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
2. 实践教学内容(1)景观设计基本理论:包括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设计流程、设计方法等。
(2)景观设计软件应用:学习并熟练掌握CAD、SketchUp、Photoshop、3ds Max 等景观设计软件。
(3)景观设计表现技法:学习并掌握景观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三维建模等表现技法。
(4)景观设计项目实施与管理:了解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施流程、管理方法、质量控制等。
(5)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优秀景观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景观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景观设计软件和表现技法。
4. 团队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
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大纲
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涉及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规划和设计美丽、功能完善的景观空间。
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4.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历史发展与现状;3.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逻辑与流程;4.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5.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案例分析与评价;6.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项目与实验。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项目和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实际设计操作;3.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引入问题讨论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4. 独立研究:要求学生进行相关文献查阅和独立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5.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态度积极性、问题解决能力等;2. 课程作业:包括项目设计作业、实践报告、小组讨论等;3. 课程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4. 课程项目: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5.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景观规划与设计教材;2. 参考书目: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和期刊论文;3.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演示文稿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第3-4周: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第5-6周: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逻辑与流程;第7-8周: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第9-10周: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案例分析与评价;第11-12周: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项目与实验。
滨河景观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滨河景观设计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三、课程学分:2学分四、课程学时:32学时五、适用专业: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滨河景观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设计原则;(2)掌握滨河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方法;(3)熟悉滨河景观的材料、构造及施工技术。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滨河景观设计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七、教学内容:1. 滨河景观概述1.1 滨河景观的概念及分类1.2 滨河景观的发展历程1.3 滨河景观设计原则2. 滨河景观规划与设计2.1 滨河景观规划方法2.2 滨河景观设计流程2.3 滨河景观设计要点3. 滨河景观材料与构造3.1 滨河景观常用材料3.2 滨河景观构造技术4. 滨河景观施工技术4.1 滨河景观施工组织4.2 滨河景观施工工艺5. 案例分析5.1 国内外滨河景观设计案例分析5.2 滨河景观设计优秀案例点评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滨河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滨河景观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滨河景观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九、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占20%,包括出勤、课堂讨论、提问等;2. 平时作业:占30%,包括滨河景观设计方案、设计草图等;3. 期末考试:占50%,包括笔试和设计实践。
十、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滨河景观设计》2. 参考书目:《景观设计原理》《滨河景观设计手册》《现代景观设计》十一、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滨河景观概述、滨河景观规划与设计2. 第5-8周:滨河景观材料与构造、滨河景观施工技术3. 第9-12周:案例分析、滨河景观设计实践4. 第13-14周:课程总结与考核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景观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基础教学大纲景观设计基础教学大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因此,景观设计的教学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景观设计基础教学的内容1. 理论基础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
教学大纲中应包括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理论体系、相关概念和原则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景观设计特点,培养对景观设计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2. 设计方法与技巧景观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大纲中应包括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流程、设计工具的使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设计方法和技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描与表达素描与表达是景观设计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教学大纲中应包括素描技法、透视原理、色彩运用等内容。
通过素描与表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对景观元素的感知和理解。
4. 植物学与园艺学植物学与园艺学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学大纲中应包括植物分类、植物生态、植物应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植物学与园艺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为景观设计提供合适的植物选择。
5. 土木工程与施工技术土木工程与施工技术是景观设计实施的重要环节。
教学大纲中应包括土木工程基础知识、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土木工程与施工技术,学生可以了解到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和实施过程,提高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
二、景观设计基础教学大纲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景观设计基础教学大纲的制定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景观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促进学科发展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需要有系统的教学大纲来指导。
景观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景观工程课程编码:CGB016学分: 3.5 总学时:56 实践:20 讲课:36开课对象:城镇规划专业(城镇建设方向)二年级一、课程的性和任务《景观工程》是城镇规划专业(城镇建设方向的专业课之一,也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实验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园林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景观工程基础是通过对园林构筑物,包括土方、水景(包括河道景观)、园路、给排水、假山等的布置、设计方法的介绍,结合适量的实验内容,使学生掌握造园要素的基本使用方法和一定的工程技术技能,并培养学生一定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了解园林工程发展史2.园林工程的定义及其含义3.园林工程的意义:园林工程的精髓就是使园林构物等景观化,使构筑物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艺术的加工,形成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景观,体现出园林的一切都是为了造景(例)。
4.了解我国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成就。
(包括从古至今的情况)尤其是解放以后建设情况。
5.介绍当今时代与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成就,主要介绍现代园林的特点及现代观念对园林景观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章土方工程(8学时)第一节竖向设计及土山设计1、什么是竖向设计?2、竖向设计解决的问题1)解决造景的需要,满足造园和其它功能的要求来完成造园的骨架。
2)组织园林景象空间。
3)组织地面水的排除,创造有利于铺设地下管线的条件。
4)为不同动植物创造不同的相适应的生态条件。
5)为园林建筑提供良好的基质条件。
6)满足土方计算的要求。
7)满足其它功能的要求。
3、介绍竖向设计所遵循的原则4、掌握竖向设计的方法:a.等高线法;b.断面法c.综合法1)什么是土山设计?2)土山设计的内容及特点。
主景山的设计;配景山的设计;障景山及障山的设计;山的朝向及位置的选择与确定;造山要法介绍;造山具体手法举例。
3)山地风景空间属性及其(简要)分析。
第二节土方工程量计算(实验课)土方量计算的方法:用求体积公式估算法;断面法;等高面法d、;方格法;(属精确计算法、重点讲授)第三节土方施工1、介绍土方施工的基本知识1)土方工程的种类及其施工要求;2)土壤的工程性及工程分类;土壤的容重;土壤的自然安息角;土壤的含水量;土壤的相对密实度;土壤的可松性。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景观设计教学大纲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规划、设计和管理来创建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外部空间。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景观设计教学大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景观设计概论在景观设计教学的初期,应该向学生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景观设计的起源和演变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到景观设计的学科特点以及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此外,还应该对景观设计在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景观设计师在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责任和使命。
2. 规划与设计原理规划与设计原理是景观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场地分析、功能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制定。
他们将学习如何考虑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和人类行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并将其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植物与景观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植物的分类、生态特征和适应性,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植物来实现景观设计的目标。
他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植物配置、植物群落设计和植物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践和实验,学生将培养对植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并学会运用植物来创造美丽和功能性的景观。
4. 材料与技术景观设计需要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来实现设计方案。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他们将学习如何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和混凝土等,来实现景观设计的效果。
此外,还将学习景观照明、水景设计和排水系统等相关技术,以提高景观设计的品质和可持续性。
5. 历史与文化景观设计是与历史和文化紧密相关的学科。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风格和理念。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景观设计课程英文名称:The Design of Landscape 课程编号:02060910开课教研室:室内设计教研室授课对象:建筑学专业开课学期:第七学期学时数:42学时学分数:2学分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环境心理学概论后续课程:无执笔人:王俊德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及其设计方法,重点培养和训练学习建筑外部环境空间的整体设计能力。
2、知识要求:过学习能够了解外部环境中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庭院空间等不同空间类型的景观特征和设计方法,并掌握其设计美学规律、地域环境特征及景观设计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3、能力要求:培养和训练学生建筑外部空间的整体设计能力,对外部空间功能核设计要求等具有一定分析能力,并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创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室内、外空间空间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景观设计元素,外部环境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景观设计规律及功能复杂的空间序列组织的设计。
基本要求:在掌握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居住组团的环境景观设计四、学时数的安排(1)理论授课(8学时)(2)布置任务书,讲解要求,收集资料(2学时)(3)一草阶段:主要解决总体环境设计(8学时)(4)二草阶段:主要进行总图、景观植物配置图、道路系统图、透视图(12学时)(5)三草阶段:修改方案、综合解决方案问题(12学时)(6)方案定稿正式绘图:1个设计周五、教材及参考书目:《园林工程景观设计》赵世伟《景观设计学》[美]约翰.西蒙兹《花园设计》[美]卢安内.厄弗《景观设计》[美]芭芭拉.普莱曾特《城市规划设计手册》郑毅六、成绩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20%,设计成绩占80%。
七、大纲说明1、本课程主要以专业设计为主,涉及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等专业范畴。
2、习题、作业量与质的要求:1)题目:居住组团环境景观设计2)图纸、内容要求:图纸规格:840*594(一号图)不少于三张图纸内容:详见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环境分析(人文环境、地域环境)设计说明及主要经济指标3、与本课程相对应的实习、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工程》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景观工程
课程英文名称:Landscape Project
课程编号:
学时:40
学分:2
适用对象: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景观工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和掌握风景园林设计中涉及的材料、构造、施工等技术措施,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项目分析和设计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景观工程的技术方案的确定、具体技术措施,工程施工设计及其在各种场合的灵活运用。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景观工程是通过对现有地形地貌的分析,结合景观设计的需要和目标进行地形设计和土方工程的计算与施工计划,对景观构筑物,包括亭台楼阁、道路、铺地、水景、植物、假山、小品、给排水等的设计施工技术的介绍,结合施工图的绘制,使学生掌握景观工程的各要素的材料、构造技术和灵活运用于景观工程设计的能力,通过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课程理论部分
第1章绪论(2学时)
1.1 景观工程的历史
1.2 景观工程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
1.3 景观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1.4 景观工程课程在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当今时代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成就,
1.6 新材料新技术的灵活运用等。
第2章场地评估与分析(4学时)
1.1 场地评估与分析理论(1.5学时)
1.2 地评估与分析技术(1.5学时)
1.3 生态环保与可持续理念的灵活运用(1学时)
第4章场地工程(5学时)
2.1 竖向设计(1.5学时)
2.2 场地与排水(1学时)
2.3 场地道路(1学时)
2.4 管线综合(1.5学时)
第4章景观工程细部的构造及材料应用(21学时)
3.1 土方工程(3学时)
3.2 理水与水景工程(3学时)
3.3 石景、假山、挡墙、护坡工程(3学时)
3.4 道路、铺地工程(3学时)
3.5 绿化工程(3学时)
3.6 园林建筑构造(3学时)
3.7 景园小品(3学时)
(二)课程实践部分
课程设计1:风景园林场地分析与场地工程设计(3学时)课程设计2:风景园林细部设计(5学时)
四.建议学时分配表
四、考核形式:课堂讨论、设计论文和设计图纸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1、孟兆祯等园林工程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
2、赵兵.园林工程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托马斯H.罗斯.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王胜永.景观工程设计技术丛书--景观建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 弗吉尼亚·麦克利奥德.当代世界景观建筑细部图集.(1CD).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6、刘新艳.景观工程建设图纸的绘制与识别.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陈祺.园林工程师宝典--山水景观工程图解与施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8. 詹姆士.埃里森. 园林水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9、陈祺,周永学.园林工程师宝典--植物景观工程图解与施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