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活动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产生整理,并初步感受和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计算和估算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知平均分和求平均数的异同。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出示主题图,谈话:学校开展“捡出一个美好环境”活动,这是三一班第一小组的学生在向老师汇报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

小红:14个

小兰:12个

小亮:11个

小明:15个

2. 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怎样解答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

(1)小组内讨论:你们能先猜一猜,这个数大约在哪两个数之间呢?(11-15)它会

不会大于15或小于11呢?为什么?

(2)汇报: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3)你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13个的呢?小组内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一下。

(14+12+11+15)÷4=13

(4)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13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板书:平均数)在这里,13就是14、12、11、15这一组数的平均数。(5)想一想:平均数是这一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那是怎样的数?用自己的话说说。

(6)想一想,说一说平时生活中在什么地方用到或见到过平均数?什么时候需要算平均数?(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及运用,如:房屋均价,平均每天游客接待量,平均每天每人用水量)

2. 出示主题图: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种思考方法:

(1)从图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他们4个人,每人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上标注,成为下图:(或用课件演示)

(3)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多,就得到了他们的平均数。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移多补少)

(4)还有其他方法吗?

(5)想一想,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为什么?

(14+12+11+15)表示什么?(板书:总数量)4又表示什么呢?(总份数),

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

(6)指导学生完成解答:

(14+12+11+15)÷4

=52÷4

=13(个)

3. 延伸:

(1)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知道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收集13个矿泉水瓶。如果他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

(2)讲述: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我们可以根据平均数推算出全班,甚至全年级收集的个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老师这里有一组数据,出示下列信息:

(1)蒙山万人登山节开幕后,第一天参观的有2万人;第二天参观的有3万人;第三天参观的有1万人。

(2)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第二次中了9环,第三次与第四次共中了16环。

问:你能求什么问题?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

反馈时强调: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2. 课件出示(或小黑板出示)

(1)2004年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

单位:吨

A、(16+20+30+25)÷4

B、(16+20+30+25)÷12

C、(16+20+30+25)÷365

(2)学生选择,并展开辩论、分析:

题目问的是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那一个季度有多少个月?(一个季度3个月)

那一年有多少个月?(12个月)除以4求的是什么?(平均每个季度用水情况)

除以12呢?(平均每月用水情况)除以365呢?(平均每天用水情况)

(3)小结:这道题告诉我们求平均数找准份数是非常重要的。

3. 完成表格并计算一周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4. 想一想:小明会有危险吗?

屏幕出示画面,师配以画外音: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穿过了一片土地,平均水深110厘米,你们看,小明来了!小明说:“我不会游泳,但是我告诉大家,我的身高可是135厘米呀,如果我从这条河里淌过去,有没有可能遇到危险?”

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意见。

问:为什么有可能?平均水深是什么意思?

(有的地方很深,有的地方很浅。但是平均起来是110厘米。如果小明到了很深的地方,就会淹下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2. 课下作业:调查你们小组内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并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

重大约各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