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教程(第1章)解读

合集下载

民诉法学_第一章_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学

民诉法学_第一章_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学

(1) 私力救济
私力救济,又称自力救济,是指依靠纠纷主体 自身的私人力量和私人资源,解决民事纠纷的 一种机制。 私力救济的特点: 第一,依靠纠纷主体自身的私人力量和资源解 决纠纷,无需第三者参加; 第二,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和实体规范调控, 任意性较大。
(2) 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和资源解决民事 纠纷的一种机制。 社会救济的特点: 第一,依靠纠纷主体之外的社会力量和资源解 决纠纷; 第二,主要依靠纠纷主体之间达成合意解决纠 纷; 第三,社会力量本身并没有强制解决纠纷的能 力。
2.民事纠纷的概念与特点 2.民事纠纷的概念与特点 民事纠纷,又称民事争议、民事冲突或者民事 法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产生的、以民事 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冲突。 民事纠纷的特点: 第一,纠纷主体的地位平等性。 第二,纠纷内容的民事性。 第三,纠纷解决方式和纠纷内容的可处分性。
3. 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私力救济。 自决、 (1)私力救济。如:自决、和解 社会救济。 仲裁、 (2)社会救济。如:仲裁、诉讼外调解 公力救济。 (3)公力救济。即:诉讼
(三)民事诉讼的流程
图一) (图一) 民事诉
讼运行 流程
起诉
立案和 受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审理前 的准备
开庭审理
判决和 裁定
上诉
执行
(图二) 民事诉讼程序 图二)
民事审判程序 民事争议案件 的审判程序 第一审程序 普通程序 简易程序 第二审程序 监督与再审程序 民事执行程序 民事非争议案件 的审判程序 特别程序 督促程序 公示催告程序 民事诉讼附属程序
(3) 公力救济
公力救济,是指依靠国家公权和国家机关的力 量和资源,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 诉讼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区别: 第一,诉讼的开始并不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共同 选择; 第二,诉讼的进行过程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 进行的,必须遵循较为严格的法定程序; 第三,诉讼裁判结果的实现有国家强制力的保 证。

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民事纠纷及其救济机制——第四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

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民事纠纷及其救济机制——第四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

第一编 绪 论第一章 民事纠纷及其救济机制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民事纠纷1.民事纠纷的形成纠纷可分为刑事纠纷、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是指民事主体基于一定的原因对民事权利义务状态或民事权利归属或民事责任的承担认识不一致所产生的矛盾。

民事纠纷的外在表现形式呈多样性,如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

民事纠纷的形成纠纷主体的平等性民事纠纷 纠纷内容的特定性民事纠纷的特点 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民事纠纷的可平息性 当事人自行协商和平解决纠纷 各种社会群体组织规劝平息纠纷 民事纠纷的非讼救济 有关部门依职权处理纠纷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 仲裁委员会仲裁纠纷 民事诉讼概述 民事纠纷的诉讼救济 民事诉讼的内部关系民事诉讼的外部关系 与其他救济形式的共性 与其他救济方式之间的差异 民事纠纷及其救济机制民事纠纷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有政治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原因,还有社会人文的原因以及主体个性差异等原因。

2.民事纠纷的特点(1)纠纷主体的平等性民事纠纷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和公民与法人之间产生的纠纷,纠纷主体之间不存在命令、服从、上下隶属关系,也不存在尊、卑、贵、贱之分。

(2)纠纷内容的特定性任何民事纠纷要么是财产权利义务之争,要么是人身权利义务之争。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基于不同的理由和动机,主体可以主张权利,也可以让渡权利,甚至可以放弃权利。

(4)民事纠纷的可平息性大多数民事纠纷都是可以采用和平的方法平息和解决的。

二、民事纠纷的非讼救济在我国,民事纠纷的非讼救济方式有如下五种:1.当事人自行协商和平解决纠纷当事人对自身的民事权利义务享有充分的处分权能,是否行使处分权能、何时行使处分权能以及以何种方式行使处分权能概由当事人全权决定。

纠纷双方的处分行为将演化为相互妥协、协商,协商的上乘结果即达成和解。

2.各种社会群体组织规劝平息纠纷在古代,族有族长,家有家长。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学会、宗教、寺院、同乡会等,都不同程度地处理着部分民事纠纷。

民事诉讼第一编(超详细笔记)

民事诉讼第一编(超详细笔记)

民事诉讼法学第一编绪论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第一节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民事诉讼法学是分析研究民事诉讼的产生、发展及其实施规律和它与邻近法律相联系和相区别的规律的科学。

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对象第一,民事诉讼法。

第二,民事审判实践。

第三,研究国外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三、程序法与实体法相结合的方法四、原则性规定与具体条款规定相结合的方法五、现行法与历史的、外国的法相比较的方法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一、民事纠纷及其处理机制●(一)民事纠纷●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争议。

●民事纠纷的特征:●1、它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2、它以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3、它以违反民事实体法的规定为形成原因;●4、它的解决具有可处分性(二)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1.自决与和解(自力救济)●2.调解(社会救济)●3、仲裁(社会救济)4.诉讼(公力救济)●1.自决与和解(自力救济)●自力救济是当事之间凭自己的力量来解决纠纷。

它主要包括自决和和解。

●【讨论案例】赵某,男,19岁,驾驶汽车在运输途中为避让车辆将正在横穿马路的一女子撞倒,赵某下车查看发现女子躺在血泊中人事不醒,出于恐惧赵某驾车逃跑。

女子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交警认定赵某无证驾驶对事故负全责。

赵某于是找到女子家属希望私了。

●问:本案如何处理?●2、社会救济:依靠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机制。

●社会力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

●二是仲裁,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土地承包争议仲裁。

幻灯片14●3、公力救济:它的实质是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参加下,对特定的社会纠纷进行最终的处理。

公力救济的主要方式是诉讼。

现代公力救济的方式能够使纠纷更公平和合理解决。

●民事诉讼与民商事仲裁都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方式,但两者在制度上有所区别。

民事诉讼法-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

民事诉讼法-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
(1)基本概念 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 (2)本章基本知识 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 当事人主义模式、职权主义模式 民事诉讼法的性质、效力 (3)本章重点内容 民事诉讼的概念、特点 。
41
15
刑事法庭图片3
16
(2)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各种民
事权益,因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而产生纠
纷,起诉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
序,适用民事法律,对当事人争执的问题进 行审理和裁判的全过程。
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先进行调解,一般只对 调解无效的作出裁判。
28
审前程序在美国
1999年,在联邦法院系统中起诉起诉的 案件进入到审判程序的不到3%,其余 都在审前阶段中得到解决。
美国的审前实务包括: 审前会议、动议、证据开示、即决判决
29
(2)大陆法系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 以德国为典型
总结:当事人主张程序与证据调查 程序未分开,混合进行。
30
36
2、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二:
(2)公法
诉权、诉讼权利、 审判权、强制执行权
37
Due Process Clause:
——the Fifth and Fourteenth Amendments:
No person (here, including artificial persons) may be deprived of life, liberty, or property 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
缺点:软弱性,以当事人自愿履行保证 其效力。
8
(3)公力救济:
优点: 公正性、时效性,争议的真正解决。

民事诉讼法学课本

民事诉讼法学课本

民事诉讼法学课本在现代社会,民事纠纷频繁发生,人们对于民事诉讼法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民事诉讼法学作为一门法学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民事诉讼的法律原理与实践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事诉讼法学的相关内容,让读者对该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章诉讼权利和义务1.1 诉讼原则民事诉讼的核心原则是公正、平等、公开、合法和有效。

这些原则确保了每个公民在民事纠纷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1.2 诉讼主体根据我国法律,具备诉讼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作为原告或被告参与民事诉讼。

诉讼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诉讼程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3 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应诉、举证、庭审、判决和执行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着特定的程序规定和操作要求,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和权益的保护。

第二章诉讼请求和举证责任2.1 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是民事诉讼中原告对被告提出的具体要求,它应该具备明确性、合法性和实质性。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诉讼请求才能被法院受理和审理。

2.2 举证责任举证责任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各方需要根据诉讼请求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原告主要承担举证责任,但被告也有举证的责任,以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三章判决与执行3.1 判决民事诉讼的判决是根据法院对案件进行的调查和审理,最终对纠纷做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定。

判决不仅解决了具体案件的纠纷,同时也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

3.2 执行判决书作为一种执行文书,是民事诉讼中强制执行的法依据。

执行程序包括查封、冻结、拍卖财产等手段,以确保判决结果得到有效执行。

第四章诉讼中的救济措施4.1 申请诉讼保全在民事诉讼中,当一方认为对方的行为可能导致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申请诉讼保全,保全的形式包括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

4.2 申请诉中禁令针对可能对案件进行恶意干预或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行为,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相关人员作出禁止令。

第五章民事和解5.1 民事和解的意义民事和解是指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民事纠纷,并得到法院确认。

1第一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

1第一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

1第一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第一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民事诉讼法是我国司法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民事诉讼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章将从民事诉讼法的起源、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诉讼程序等方面,介绍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

一、起源与发展民事诉讼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刑辩制度。

在宋代,刑辩制度逐渐形成,并逐步发展出一套完整的诉讼程序。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事诉讼法逐渐与刑事诉讼法分离,并在清朝时期形成了初步的民事诉讼制度。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我国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

特别是2007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的程序、原则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

二、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民事纠纷的解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纠纷包括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财产损害责任纠纷、合同纠纷等。

但是,对于特定的民事纠纷,法律也作出了一些特别的规定,如婚姻家庭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

三、基本原则1. 平等自愿原则: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起诉或被诉。

2. 公正公平原则: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应当公正、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并依法行使审判权。

3. 确权便民原则:民事诉讼法倡导通过诉讼解决民事纠纷,帮助当事人实现权益保护与维权。

4. 审判独立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

四、诉讼程序1. 筹备和受理:民事诉讼开始前,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法院对其受理进行审查。

2. 审理和调解:诉讼进入审理阶段后,法院将组织进行开庭审理,同时鼓励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和解协议。

3. 判决和执行:在审理结束后,法院将根据事实、法律作出判决,并由当事人履行判决结果。

五、补充规定在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框架下,法律对一些特殊情况作出了补充规定,如诉讼费用、诉讼时效、证据等。

这些规定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确保民事诉讼的公平性和效率。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一章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一章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结。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非诉讼解决机制
包括调解、仲裁等方式,通过协商、 妥协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不经过法 院审判程序。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
选择因素
选择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时,需要考虑纠纷的性质、复杂程度、当事人的意愿和能力等因素 。
诉讼与非诉讼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简单的民事纠纷可以选择非诉讼解决机制,而复杂的民事纠纷则可能需要通 过诉讼解决。
损害司法权威:如果民事纠纷不 能通过合法途径得到有效解决, 可能导致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不信 任,损害司法权威。
影响社会稳定:民事纠纷如果得 不到妥善解决,可能激化矛盾,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耗费社会资源:解决民事纠纷需 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等社会资源。
因此,建立健全民事纠纷解决机 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 济发展、节约社会资源以及树立 司法权威都具有重要意义。
定义:诉讼制度是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是由国家司法机 关序 进行,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权威性:由国家司法机关主导,其判决 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执行力。
特点
公正性:诉讼制度以法律为基础,确保 纠纷的解决是公正、公平的。
05
仲裁制度
仲裁制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仲裁制度是指当事人通过协议,将民事纠纷 提交给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按照法定程序 和仲裁规则进行审理,并作出具有法律约束 力的裁决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
特点
仲裁制度具有自愿性、民间性、专业性和一 裁终局性等特点。当事人自愿选择仲裁解决 纠纷,仲裁机构通常是民间组织,仲裁员具 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并且一裁终局。
执行力:判决生效后,被判决人应当履行判决,如果被判决人不自觉履行,当事人可以向司 法机关申请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一章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一章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优势
调解解决能够快速解决问题,节约时间和成本;能够维护双 方的关系,避免对抗和冲突;能够提高纠纷解决的满意度, 减少上诉和再诉的可能性。
局限性
调解解决需要双方自愿参与,可能不适用于强制执行;调解 结果可能不如法院判决具有权威性;调解过程需要双方妥协 ,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一方的利益。
调解解决的程序和技巧
调解解决的程序
调解过程一般包括申请、受理、 调解员选定、调解会议、协议达 成和履行等步骤。
调解技巧
调解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调解技巧 ,如倾听、沟通、协商和引导等 ,以促进双方达成共识。
调解解决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合同纠纷案,双方在调解员的协助 下达成和解协议,避免了诉讼和损失 。
案例二
某家庭纠纷案,通过调解解决了财产 分割和赡养问题,维护了家庭关系。
局限性
仲裁协议的效力有限,仲裁裁决可能 面临执行难的问题,且仲裁费用较高 。
仲裁解决的程序和技巧
程序
提交仲裁申请,选定或指定仲裁员,进行调解和裁决。
技巧
充分准备证据材料,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和仲裁员,注意调解环节的运用。
仲裁解决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通过 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
繁琐的程序
诉讼解决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程序较为繁琐,可能影响纠纷解决的 效率。
诉讼解决的程序和技巧
诉讼解决的基本程序
起诉、受理、审理、裁决和执行等阶段。
诉讼解决的技巧
选择合适的法院和法官、准备充分的证据、 合理利用举证规则、有效辩护等。
诉讼解决案例分析
案例一
合同纠纷案
案例二
侵权纠纷案
案例三
婚姻家庭纠纷案

民事诉讼法第一章——概论

民事诉讼法第一章——概论

民事诉讼法第一章——概论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性质、适用范围和基
本原则等进行了规定。

首先,第一章明确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

其中,民事诉讼是指解
决民事纠纷所采用的法律程序,是通过法院审理和判决来保障个人和社会
权益的重要手段。

此外,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其他一些相关的法律概念,
例如法院、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等。

第三,第一章明确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
许多重要的基本原则,如公正公平、合法程序、当事人权利平等、保护和
尊重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等。

同时,第一章还规定了国家对民事诉讼实行
的吹毛求疵原则。

最后,第一章还对民事诉讼的组织机构和审判程序进行了规定。

例如,民事诉讼的组织机构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审判程序包括一审、二
审和再审等。

此外,第一章还规定了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和诉讼费用等相
关问题。

总结来说,民事诉讼法第一章是中国民事诉讼法的开篇之作,明确了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性质、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等,为后续章节的规
定和实施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该章节的规定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和指导作用。

民事诉讼法第一章——概论

民事诉讼法第一章——概论
LOGO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六)重点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4、《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5、《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6、《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7、《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 》 8、《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
ABCD
LOGO
第二节 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1.诉讼的定义。 诉讼一词,通常的理解,是指国家司法机关 按照一定程序和方式解决纠纷的活动。 2.民事诉讼的定义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 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 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 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LOGO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七)课程考核 平时成绩20% 小组发言20% 期末考试60%
考勤、课堂讨论、作业 团队和个人
LOGO
民诉法重点问题主题报告
1、讲学生分为几个讨论组。给予每个小组一个主 题,各小组就该主题进行主题报告发言,并记录上 交。 2、主题报告与问题答辩程序。其他小组综合后提 出问题。
LOGO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al Law
法律
程序法
立法程序法 行政程序法
实体法 民法 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LOGO
苏姗娜与长老的故事

美丽的苏姗娜是有钱有势的Joakim的妻子。 Joakim好客,一天到晚门庭若市。在他的客人中, 有两位长老一直觊觎苏姗娜的美貌,经常来作客。 有一天,他们碰巧看到苏姗娜独自一人在家沐浴, 两位长老百般引诱苏姗娜,但遭到苏姗娜的断然拒 绝。恼羞成怒之下,长老们威吓苏姗娜,倘若不从 就诬告她与别人通奸。苏姗娜宁愿屈死于长老的诬 告,也不愿在上帝面前犯罪。于是,长老气急败坏 地诬告苏姗娜。不幸的是,众人相信了长老的话, 判定苏姗娜有罪。

1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1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1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民事纠纷及其救济途径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第一节民事纠纷及其救济途径一、民事纠纷(一)概念界定(二)特征二、民事纠纷救济途径(一)非讼救济途径(二)诉讼救济民事诉讼法(一)概念界定:民事纠纷,又称民事冲突、民事争议,是指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种社会法律纠纷。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与社会主体需求的膨胀倾向之间的冲突是永恒的,民事实体法律为协调这种冲突设定了静态的规范体系。

而基于利益冲突,民事主体间对这种规范体系的疑问、争执和违反则构成民事纠纷、民事争议。

民事诉讼法(二)特征:1、纠纷主体的平等性:法律地位的平等。

2、纠纷内容的特定性:以民事权利义务争执,即民事权益争执为内容。

3、纠纷内容的可处分性:实体性民事交易领域中“意思自治原则”的延伸。

4、纠纷的可平息性及救济途径的多样性:根源于前三项属性民事诉讼法解决民事纠纷的各种程序方法,共同构成一定社会形态下所适行的、有效解决和消除民事纠纷的制度体系。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非讼途径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一)非讼救济:1、自决与和解2、自治性社会群体、组织平息纠纷3、公权性社会机构对纠纷的职权性处理4、人民调解委员会(组)调解5、仲裁民事诉讼法1、自决与和解界定:纠纷主体在无第三方主体介入的情况下,运用自身力量或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特点:1)自力;2)无第三方参与;3)无硬性外在规范作为依据;4)纠纷解决结果无法律强制力。

Eg:古罗马(杀戮、分尸、卖奴、就财产权益采取直接的私力措施);现代(留置权的行使)。

民事诉讼法2、自治性社会群体、组织平息纠纷界定:民间自治性的社会群体、组织,对发生在内部成员间,或与自己内部成员相关的民事纠纷,通过规劝、引导的方式,运用组织内部力量,加以解决。

EG:封建社会宗教体系及其在现代的延续;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协会、组织。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信息中心==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重点难点解析】1.民事诉讼(1)民事诉讼是国家解决民事冲突的一种手段;(2)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排难解纷;(3)民事诉讼是一种活动;(4)该活动的主体有法院、当事人、诉讼参加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5)主体必须依法活动;(6)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仲裁、单位处理以及当事人自我平息冲突有诸多不同点。

2.民事诉讼法(1)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立法机关依法制定的;(2)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3)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4)民事诉讼法是法院、当事人以及所有诉讼参与人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5)一般所谓民事诉讼法是指广义的民事诉讼法。

3.民事诉讼法的任务(1)保证法院审理民事案件;(2)便于当事人行使诉权;(3)宣传法制。

【答疑解惑专栏】疑问1:解决民事冲突的方式有五种,请问,民事诉讼居于何种地位?解答: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冲突的重要方式。

表现在:(1)它是国家权力作用的结果。

其他四种解决民事冲突的方式都是民间的解决方式。

(2)它是解决民事冲突的最后一道防线。

也就是说,当其他方式不能解决民事冲突时,最后还可以寻求民事诉讼的解决方式。

(3)它是解决民事冲突中的最权威方式。

因为它具有特殊的法律强制性。

这一点在其他四种解决民事冲突的方式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疑问2: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有何区别?解答:民事诉讼是一种活动,民事诉讼法是一种法律规范;民事诉讼是多个主体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一个过程,民事诉讼法则是立法机关行使权力后的产物。

民事诉讼是一种动态,民事诉讼法则是一种静态。

民事诉讼离不开民事诉讼法的调整,民事诉讼实践反过来又会丰富民事诉讼法。

疑问3: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有何不同?解答: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一种法律规范,民事诉讼法学则是学者们们从事的一种理论研究科学;民事诉讼法是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对象,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内容人民法院必须实行,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必须遵守,它具有特殊的强制性,而民事诉讼法学的内容则只能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它并不能也不要求法院、当事人一一照办。

民事诉讼法课程讲义1-6章

民事诉讼法课程讲义1-6章

原告
诉讼理由 诉讼请求
被告
第二章 诉与诉权
第一节 民事之诉 一、诉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一)诉的含义 诉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审判特定的实体主张的请求。 (二)构成要素 1、诉的主体: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 2、诉的客体: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 3、诉的原因:案件实体事实 二、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 1、诉讼标的:当事人之间争议的,请求法院审判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或 民事实体权利。 2、诉讼请求:当事人以诉讼标的为基础所提出的具体的实体请求。
给付货款请求权,案件事实是B拖欠货款;而B是基于买卖合同所拥有的交
付合格货物和赔偿损失的请求权,案件事实是A的货物不合格和B因此而受 损。因此,案例1中实际上存在不同的诉。
四、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 (一)起诉要件:程序要件,如提交起诉状、缴纳诉讼费。 (二)诉讼要件:实体要件,如法院是否有管辖权、当事人是否适格、案 件是否 具有诉的利益等。 五、诉的合并与变更 1、合并的条件 (1)由相同的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提出 (2)能适用相同的诉讼程序 (3)受诉法院有管辖权,即不属于其他法院的级别管辖、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 2、变更的条件 (1)适用相同的诉讼程序 (2)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变更 (3)不属于其他法院的级别管辖、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 关于请求权竞合与诉的变更、合并,请同学们认真看教材P40-41页的 案例2-3。
(三)空间效力: 我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以及领土的自然延伸部分
(四)时间效力
我国现行民诉法的生效时间为1991年4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生效时间为2008 年4月1日。
民诉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三、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 1、 从实质意义上说,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密不可分、互为依存的;从形式意义 上说,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可以相互脱离的。

民诉第1章 总论

民诉第1章 总论

民事诉讼法学第一章总论一、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一)基础理论1、三大基础理论难题:目的是指国家设计的民事诉讼制度所企求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标的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提请人民法院确认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

既判力民事判决的既判力是指确定判决对当事人和法院的实质上的拘束力。

既判力具有实体法和诉讼法双重性质,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是以在确定判决中经裁判的诉讼标的为限,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就是诉讼标的所涉及的主体的范围。

2、基础理论:法律关系法律行为诉权模式民事诉讼模式,也称为民事诉讼结构,是指以一定的国情为背景,在一定的民事诉讼价值观的支配下,为实现一定的民事诉讼目的,通过在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分配诉讼权利与义务而形成的法院与当事人之间不同的诉讼地位和相互关系。

民事诉讼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关系问题。

3、基本制度基本原则(二)程序总论1、主体论:(1)法院(主管和管辖)(2)当事人(单数、复数--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原告、被告、第三人) 2、证据和证明:静态和动态(三)诉讼程序分论1、一审、二审、再审(宏观的纵向,但不是直线链接)2、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横向,但可以相互转化)简易程序: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所适用的程序3、结案方式:裁定、裁判、调解、和解4、微观的纵向:审前程序庭审程序(四)审理程序(诉讼程序、特别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1、非讼程序〔特别、公示催告、督促〕2、特别程序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死亡认定公民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的宣告(五)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1、海事特别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99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2、涉外程序(包括诉讼和执行)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则第二十四章管辖第二十五章送达、期间第二十六章财产保全第二十七章仲裁第二十八章司法协助二、民事纠纷(一)概念1、定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争议。

民事诉讼法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第一章

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都称为诉讼上的
法律事实。包括诉讼事件和诉讼行为两类。
诉讼事件 诉讼事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能够引起诉讼上一定法律后果的客观 情况。它是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 生、变更和消灭的重要原因。不同的 诉讼事件将引起不同的法律后果。 1、当事人死亡 2、法人消灭 3、非法人组织被撤消或者消灭
诉讼行为
诉讼行为,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主体所实施的,能够引起诉讼上一 定法律后果的各种活动。它是引起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 灭的主要原因。
诉讼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表
现形式。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性质
(一)概念
民事诉讼法,就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用以调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诉讼法律 关系主体的诉讼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1、当事人和法院之间指向的客体是-----“案件 事实、实体权利请求和诉讼权利请求”; 2、法院与检察院之间指向的客体是-----“生效 裁判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

3、法院与诉讼代理人之间指向的客体
奴隶社会的民事诉讼制度
我国在奴隶社会就有了自己的民事诉
讼制度。

1、没有成体系的司法机关 ,国王享有 最高审判权,在国王之下的中央机关 中,行使司法权的是商朝的司寇和周 朝的大司寇。商、周时期在地方还设 有行使司法权的地方司法机关,如周 朝的乡士,遂士、臬士等。但是他们 不仅兼审民事和刑事案件,同时也没 有从地方行政机关中独立出来。
我国近代民事诉讼制度 1、我国近代民事诉讼制度发展概况 1906年编成了《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 但由于该法违背封建社会的基本原则,遭到清政 府的否决。 1911年初以德国民事诉讼法为蓝本,并参以日、

民事诉讼法学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学第一章

(二)民事诉讼法的性质
1.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 2.民事诉讼法是部门法 3.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三、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效力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1.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2.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合法、及时地审
理案件 3.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
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
1.人民法院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2.人民检察院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3.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4.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5.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 消灭的条件
(一)民事诉讼行为
民事诉讼行为,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
(二)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1.对人的效力 2.对事的效力 3.对空间的效力 4.对时间的效力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 概念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诉讼法
所调整的,以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以及诉讼参 与人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为内容的一种社 会关系。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
请问:本案的诉讼标的是什么?本案的当事人有
哪些?诉讼参加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各有哪些?本 案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
第 节 民事诉讼及民事 诉讼法
第 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节
诉与诉权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国家为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维
护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民事权益,在当事人和 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承审法官依法审理和解决 民事冲突以及强制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活动。
(二)民事诉讼的特点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民事诉讼法学》第一章第一节讲义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民事诉讼法学》第一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民事诉讼法学》第一章第一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一、民事纠纷1.民事纠纷的概念与特征(1)民事纠纷的概念: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纠纷。

这句话最主要强调平等主体。

当事人之间一定是平等的。

和平等主体相对应的,就是不平等的主体,比如税务局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

(2)民事纠纷的特征:①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平等性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相互管理、相互服从的一种隶属关系,他们之间是一种横向平等关系。

行政纠纷的主体是一种服从与管理的关系,是一种纵向的隶属关系。

②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具体是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的争议;只有围绕着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而发生的争议,才能够称为一种民事争议。

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争议,构成了民事纠纷的内容。

那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很显然就不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

③民事纠纷具有可处分性。

纠纷主体依法拥有对发生纠纷的民事权益的处分权。

可处分性是指民事纠纷最终如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来决定的。

【注意】民事纠纷是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的争议。

实践中,这两种权利争议的界限并不是完全清晰的,有很多时候这两种纠纷是并存的。

2.民事纠纷的分类根据民事纠纷的特点,可以将民事纠纷分为两大类:(1)有关财产所有关系的民事纠纷和财产流转方面的民事纠纷。

(2)有关人身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

两种纠纷交互并存,财产关系的民事纠纷和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的发生互为前提。

二、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一共有三个途径,自力救济、社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

1.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两种方法。

二者都是一种民间行为。

自决与和解,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自决是指纠纷主体一方强调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相互妥协和让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13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二、有关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学说
3、多面说
法院
原告
被告
其他诉讼参与人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14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
1、审判关系——以法院为中心 2、争讼关系——以当事人为中心
2020/11/16
6
(2008) 88.民事诉讼与民商事仲裁都是解决民事纠纷 的有效方式,但两者在制度上有所区别。下列哪些选 项是正确的?
A.民事诉讼可以解决各类民事纠纷,仲裁不适用与 身份关系有关的民事纠纷
B.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
C.民事诉讼判决书需要审理案件的全体审判人员签 署,仲裁裁决则可由部分仲裁庭成员签署
C.对法院判决不服的,当事人有权上诉或申请再审 ,对于仲裁机构裁决不服的可以申请重新仲裁
D.当事人对于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都有权申请法院 裁定不予执行
参考答案:A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4
(2006年) 36.甲公司与乙公司就某一合同纠纷进行仲 裁,达成和解协议,向仲裁委员会申请撤回仲裁申请 。后乙公司未按和解协议履行其义务。甲公司应如何 解决此纠纷?
A.甲公司可以依据原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 B.甲公司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C.甲公司既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与乙公司 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D.甲公司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恢复仲裁程序
参考答案:A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5
(2006年)80.王某是某电网公司员工,在从事高空作 业时受伤,为赔偿问题与电网公司发生争议。王某可 以采用哪些方式处理争议?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我国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明确我国 民事诉讼法的特点及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 系。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1
第一节 民事纠纷及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
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纠纷。特点: 1、发生在平等主体之பைடு நூலகம்; 2、其内容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3、当事人对发生纠纷的民事权益具有处 分权。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2
第一节 民事纠纷及解决机制
二、解决机制 根据纠纷解决中的力量来源可分为:
1、自力救济,如当事人和解; 2、社会救济,如调解、仲裁等; 3、公力救济,典型的是诉讼。
根据解决纠纷方案的意思来源可分为:
1、自决型,如当事人自助、和解、调解等; 2、他决型,如仲裁裁决、诉讼判决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15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主体
指民事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的承担者,在我国有 1、法院
2、当事人 3、检察院 4、其他诉讼参与人。
二、内容
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16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检察院何以参加民事诉讼?
8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1、狭义:民事诉讼法典 2、广义:一切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的法规
二、民事诉讼法的性质
1、公法; 2、部门法; 3、基本法; 4、程序法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9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
三、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1、对事的效力。其实就是民事诉讼中的 主管问题。
2、对人的效力。无范围限制,有条件要 求。
3、空间效力。中国领域,包括:领土、 领海、领空以及领土的延伸部分。
4、时间效力。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10
补充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以及 产生的依据,认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重 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1、依法提起抗诉要求再审,在再审中参与民事诉 讼;
2、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2012年新修订民诉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 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
此外,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 (民诉法第14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 律监督),分别情形提出“纠正违法通知”和“检察 建议”。
与其他方式相比,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解决 方式。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3
司考真题
(2006年)35.下列关于民事诉讼和仲裁异同的哪一表 述是正确的?
A.法院调解达成协议一般不能制作判决书,而仲裁 机构调解达成协议可以制作裁决书
B.从理论上说,诉讼当事人无权确定法院审理和判 决的范围,仲裁当事人有权确定仲裁机构审理和裁决 的范围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17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客体
主体间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人民法院与当事人(含诉讼代理人)之间的:
案件事实和权利请求。 2、人民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案件事实。 3、当事人(含诉讼代理人)之间的:案件事实及
A.可以向本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 解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B.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 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C.可以不申请劳动仲裁而直接向法院起诉
D.如果进行诉讼并按简易程序处理,法院开庭审理 时,可以申请先行调解
参考答案:ABD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11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有关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学说
1、一面说 法院
原告
被告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12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二、有关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学说
2、两面说
法院
原告
被告
2020/11/16
D.民事诉讼中财产保全由法院负责执行,而仲裁机 构则不介入任何财产保全活动
参考答案:ABC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7
第二节 民事诉讼
1、民事诉讼目的:解决纠纷 2、民事诉讼属性:公力救济 3、民事诉讼启动:当事人请求 4、民事诉讼进行:国家义务
2020/11/16
华东政法学院民诉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