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电影与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翻译

年级2014 级

姓名刘海涛

论文题目关于《十二怒汉》和《十二公民》的比较与分析指导教师王艳职称讲师

成绩

2012年12月 1日

美国经典电影《十二怒汉》和中国戏剧电影《十二公民》比较与分析

最近上映票房和评价都比较高的《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西德尼·吕美特导演的美国经典电影《十二怒汉》。虽然改编自《十二怒汉》,但其本土化做得非常地道,完全从北京市井文化中生长出来。尽管借鉴了原着的结构框架,但内容讲的的的确确是中国社会原汁原味的话题,从不同背景里走出来的人因其特有的立场和偏见而产生矛盾冲突。但如果深入的去比较分析,会发现中西方社会矛盾的普遍共同之处与政治制度的巨大差异,会领略文化间的碰撞和借鉴融合

美国版:《十二怒汉》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故事不仅涉及法律,也探讨了人性与制度两个议题。故事很简单,故事简单得足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个孩子被凿凿铁证认为有重大的谋杀嫌疑,陪审团里本有11人坚信他有罪,但由于一个人的反对及其条分缕析的细致推理,最终说服了其他人统统转变为无罪推定。这一戏剧性的过程,肇始于美国社会最常见的弊病——偏见。由于嫌疑犯成长于贫民窟,他所代表的人群被认为偷盗吸毒乃家常便饭,情急之中行凶害命也丝毫不令人惊异。带着这层天然的偏见,11位陪审团还夹杂了各自的生活经历与情绪,将自己对个人境况的牢骚与不满,都统统诉诸毫不相干的嫌疑犯身上。这些陪审员,起初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无懈可击的逻辑,他们的偏见反映的是美国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是人性中的阴暗。

除此之外,其中一句话很令人回味:“这是一项沉重的责任”。8号说:“我们在谈论一条人命。我们不能用五分钟就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果我们错了呢?”为了说服唯一的异议者,十二个陪审员围绕律师、证据和证词展开讨论,一步步发现疑点,一步步逼近真相,最终断定无罪。情节的曲折,显然不是国产的“普法剧”所能比拟。为了一个已经确定死刑的孩子而去激烈辩论,而且争得面红耳赤。不得不说对生命的重视,对法律的尊重;这就是西方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除了剧情引人入胜,《十二怒汉》更在于对人性的揭示。首先,偏见蒙蔽眼睛。有人认定有罪,仅仅是因为被告生长在贫民窟——贫民窟是犯罪的温床,“来自那种地方的孩子都是垃圾”。先入为主的偏见,自然会导向被告是罪犯的结论。其次,为了引起别人的重视,人甚至不惜说谎。证人之一是住在楼下的老头。他不仅穷困,而且残疾。老头作证说,听到楼上有人喊杀人的声音,不久之后还看到被告匆匆下楼。据此,部分陪审员认为被告有罪。但是,凶案发生时,附近刚好有列车经过,巨大的噪声会淹没一切声音,老头根本不可能听到有人喊杀人。另外,老头躺在卧室且跛脚,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走到门口,也就不可能看到被告下楼。那么,为什么老头会作伪证?一个年老的陪审员说:“我认为,我比你们任何一位都了解那个老头。他是个安静、怯懦、不起眼的老头,一辈子一无所成。没有人认识他,名字也没有上过报纸。没有人认得他,也不会听他说话。七十五年来,没有人征询过他的意见。各位,默默无闻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像他那样的人,会希望去询问他的意见,有人会听他的话。即使只问他一次,对他来说都很重要。要他放弃这个机会真的很难。不,事实上他不算是说谎。或许他幻想他真的听到那些话,认为那个男孩就是凶手。”第三,人会被情绪左右,但也有理智。假设老头真的听到有人喊“我要杀了你”。但是,人们经常在情绪失控的时候说“我要杀了你”,却又有几个人真的动手杀人了呢?可见,冲动是魔鬼,但人具有理智,并不会轻易地向情绪屈服。第四,金钱是对人的诱惑。被告来自贫民窟,辩护律师没有什么油水可捞,所以并未尽职尽责,导致如此之多的疑点没有在庭审中被发现。总之,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把具体人物的性格以及更为普遍的

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其中3号陪审员对于老人粗鲁的说话方式引起别人的不满,说你再敢这样我就揍你。8号即使在天气很烦闷的封闭屋子里依然很有风度,很有逻辑和责任的去坚持正义与法律,值得令人钦佩。美国版的的《十二怒汉》深切反映了美国的平民窟生活的混乱和贫穷,种族歧视,贫富差距。

中国的这十二个真正意义上的怒汉,几乎毁了简洁的原版。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中版只是一个模拟法庭,人物动机明显欠缺。我们在此不讨论法律,因为即使中国没有陪审团制度,导演也理应从别处为人物找到充足的动机。必须要看到的是,《十二公民》对当下的社会有很现实的意义:不断争吵的辩论象征着国人缺乏秩序,集中展现的社会矛盾很接地气,大家动情的自我剖析很有商业价值,以及最重要的是让人们开始关注法律和公民权利,但这些是现实意义,站在电影本身来看,本片中人物的根本动机不足,以及电影时长过短使得本片与经典相去甚远。《十二怒汉》是部伟大的电影,而《十二公民》则只是部不错的电影,这全因为它站在了伟大的肩膀上。,与之相比影片的根本语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探讨的案件是近来社会上热议不断的一桩“公案”——一个被富翁收养的继子,被控在争执间杀死了自己穷困潦倒的亲生父亲。这样一个身份地位色彩鲜明的设置,几乎让每个人都下意识地有了先入为主的立场代入——为富不仁的儿子必然是可恶的杀人凶手。也因此,陪审团的偏见也就不再是对贫民窟穷人的歧视,而转为极具当代中国特色的仇富心理。11位认定嫌疑犯有罪的陪审员的偏见也就看似更合情合理,容易与当下的观众产生共鸣。《十二公民》让12位陪审员各具职业与阶级特征,而且性格大多棱角分明,如圆滑世故的小摊贩、淳朴老实的保安、玩世不恭的刑满释放人员、心思缜密的企业家、游手好闲的包租公、以及满嘴京片子的土著的哥。这些陪审员的角色设定,与美俄日等各版中的建筑师、医生、演员、会计师、将领等中高阶层职业群体迥异,大多都是极具市井生活气息的身份与职业,因此他们的偏见,也更接地气,囊括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父子代沟、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歧视等等早已深入人心的扭曲观念,此外,还有经历过文革的老人追忆历史。电影翻拍于《十二怒汉》,这样的案情可能在中国发生,但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美国有健全的陪审团制度和对生命的高度认真负责这正是我们缺少,应该不断学习的。《十二公民》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农民工难被流散工作不能融入当地,小经商个体户的艰难,职业岗位歧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任何社会都会存在矛盾,我们只有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

综上所述:1957年版和2015年中国版,各有所长,剧中表演者从表情到语气表演的很是到位。美国版对社会的影响更全面,因为取材于社会现实,而中国的并非原创。从现实来说,中国很少原创经典,这与我们的教育文化有关。欣赏经典,从而有所获益。

参考文献《中西方法制的比较》—中国法制在线

《十二怒汉剧本》

《导演徐昂的访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