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族

合集下载

高山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高山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高山族有哪些风俗习惯高山族有哪些风俗习惯高山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对中国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指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除汉族外的中华民族人口。

那么台湾高山族又有什么独有特色的风俗习惯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高山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山族有哪些风俗习惯1居住习俗高山族过去是依山傍水,巢居穴处,或辟竹编茅,架木为屋。

住宅类型有木屋、竹屋、茅屋、板岩石屋、草顶地下房屋等,但十分讲究造型和实用相结合。

大都呈长方形或四方形,有门无窗。

婚嫁习俗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婚。

男女大多自由恋爱结合,如泰雅人以吹口哨表示爱情,有的阿美妇女到男方家赠物表示相思。

高山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非常自由,父母从不干涉。

当姑娘到了结婚年龄时,家里就会为她准备单独的住处。

排湾人婚庆时,将小米磨成粉,加水搅糊,包入鱼虾(虾露出尾巴),捏成鸡蛋大小的团,置于沸水锅中烧,熟后捞出食用。

丧葬习俗丧葬形式,泰雅人、布农人、曹人多行屋内葬,埋尸于死者床下。

排湾人、达悟人行野外墓葬,阿美人将死者埋葬在屋前后空地,对恶死者,一律就地埋葬。

民族禁忌禁忌是带有宗教意义的禁规。

它是人们慑于大自然的威力而采取的避祸远害的消极手段。

高山族有许多关于狩猎、农耕、祭祀及其他方面的禁忌,其目的在于:通过强制性的恪守这些禁规,避免不可觉察的危险,特别是死亡的发生,以维护生产、祭祀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不受影响和干扰。

禁忌一旦被触犯,大家预感到可能蒙受某种祸害而惶惶不安,当即中止正在进行一切活动,采取祈祷、咒语、喷酒、祭献等祓禳方式,解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犯禁的人,轻则受罚,承担祓禳飨宴的一切费用,重则处死赎罪。

在高山族禁忌中,有些是共同的,各部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守。

具有普遍意义的禁忌,属于视觉的,如:禁忌遇见横死者及其葬地、遇见动物交尾等;属于触觉的,如禁忌接触神物、接触死者的器物等;属于行为的,如禁忌排气、打喷嚏、同族性交等。

台湾民族全知道之二 邹族

台湾民族全知道之二 邹族

台湾民族全知道之二:邹族地理分布邹族大致分为北邹及南邹,当中的北邹指的是阿里山曹亚族(又分为Tapagu-Tufuja群和Lututu群),南邹是指卡那布亚族及沙阿鲁阿亚族。

邹族又称曹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嘉义县阿里山乡,其次为高雄县三民乡,另外还零星分布于高雄县桃园乡、南投县信义乡境内。

总人口近四千多人族群介绍「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一首「高山青」正是阿里山邹族人的写照。

沈稳内敛的个性,高耸的鼻子,带着几分的骄傲与自信。

是邹族人给人的印象。

邹族居住于玉山西南方,现今阿里山一带。

有些学者将之称为「北邹」。

有别于「北邹」,居住于高雄县三民乡的「卡那布那布」族及高雄县桃源乡的「沙阿鲁阿」族被称为「南邹」。

三个系统的文化特质、服饰、质文化接近,姓名、会所制度亦相同,语言也有半数以上相似,但仍然有其差异性,加以隔离久远,而高雄方面的南邹又毗邻布农族,使南、北的认同有所差距。

目前南邹的会所已消失,前几年恢复的祭典也与阿里山邹族的传统祭典不同,因此有些学者曾建议将之分为三个独立的族群。

如何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大社?邹族人的观念里拥有会所,能够举行全部落性祭仪的社群才有资格称为大社,也才是一个完整的政治实体,阿里山邹族目前有八个村落,来吉、里佳、乐野附属于大社特富野;新美、茶山、山美附属于达邦社。

邹族人的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份:(一) 大社(hosa):由几个氏族联合组成。

(二) 氏族(aemana):由几个联合家族组成。

可能有血缘关系,也可能没有血缘关系,同一氏族之间禁止通婚。

(三) 联合家族(ongo-no-emo):由几个单一姓氏的家族组成,共有耕地、共有河流渔区、共有小米祭祀小屋(又称粟祭屋)。

(四) 单一姓氏家族(emo)︰例如:特富野社的安家是本家,由安家分出武家与洋家。

而郑家与田家又是安家的养子,因此安、武、郑、洋、田等五家为同一氏族,不得通婚。

例如:达邦社的庄家与温家、杜家与杨家共同一个小米祭屋,属于联合家族,亦不能通婚,猎区、渔区可共同使用。

台湾高山族

台湾高山族

台湾高山族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

“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

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包括西拉雅族21社,洪安雅族13社,巴布萨族9社,巴则海族4社,拔埔拉族4社,道卡斯族6社,凯达格兰族28社,噶玛兰族34社。

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

1954年3月14日,台湾当局规定:高山族包括泰雅、赛夏、布农、曹族(1998年11月更名为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一说为10个族群,邵族也算一个族群)。

这一部分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脉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少数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汉等地。

总人口约40万人,大陆散居有2909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高山族内部语言差别很大,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十多个分支。

没有自己的文字。

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

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

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共同开发了台湾。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50年间,反抗斗争尤为激烈,以1930年雾社起义规模最大。

1947年又参加了以汉族为主的“二二八”起义。

禁忌: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日常食俗:高山族以谷类和薯类为主食。

除雅美人和布农人之外,其他几个族群都以稻米为日常主食,以薯类和杂粮为主食的补充。

台湾平埔族

台湾平埔族

xx平埔族什麼叫做「平埔族」?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還可以看到平埔族的痕跡嗎?台灣原本是南島民族的天地,台灣原住民族被區分為「高山族」與「平埔族」,這種分類的名稱,是外來的漢語族叫出來的,大抵因地緣關係而分,居住平地者被稱為「平埔番」(但是被稱為「高山族」者,也並非全住於山區,如排灣、魯凱族部分人仍住在平地)。

在近世外來移入者(華寇、倭寇、中日漁民、荷蘭人、西班牙人、中國閩粵移民等)尚未進入台灣之前,台灣從東北部的蘭陽平原、北端的基隆淡水起,沿著西部平地,一直到南端的恆春半島,這廣大的平原及台地上,散居著許多原住民族的聚落,被通稱為「平埔族」。

過去充滿種族優越感的漢語族人以「平埔番」稱之,又以其接受漢化,並向官府繳稅納糧,而稱之為「熟番」,相對於政教不及的高山族,則被稱為「生番」。

平埔族和高山族一樣,族系繁多,語言、習俗也不盡相同,但都屬南島民族(Austronesian),亦即印度尼西亞語族。

荷蘭時代荷人對全台曾做過人類學調查,全台有一百九十三個部落,四十五個族系。

民族學者將平埔族分為八族到十族,包括噶瑪蘭族、凱達格蘭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瀑拉族、巴布薩族、洪雅族、西拉雅族、馬卡道族……。

直到十九世紀初,各族的分布範圍還很清楚。

但是,由於中國閩粵漢語族移民不斷進入,平埔族在外力入侵、通婚,以及強勢文化的浸漬下,社會逐漸解組,語言消失,身分認同錯亂,再加上歷經外來政權(滿清、日本與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思想「教育」,以至於今,平埔族已經不為社會大眾所認知。

雖然平埔族已經在社會大眾的認知中消失,但是平埔族的痕跡,其實在今天台灣人的生活中,處處可見。

平埔族發音的地名即使連「台灣」的名稱,也是來自平埔族的發音。

今天台灣有許多市鎮名稱,都是由平埔族社名而來:根據沈建德的調查研究,今天台灣島上許多市鎮,由平埔族社名漢化者至少一百一十個,西部有七十八個,而且是於一七六四年以前就漢化改名,去社留名,例如:麻豆社→麻豆,赤崁社→赤崁,萬丹社→萬丹。

台湾平埔族

台湾平埔族

台灣平埔族什麼叫做「平埔族」?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還可以看到平埔族的痕跡嗎?台灣原本是南島民族的天地,台灣原住民族被區分為「高山族」與「平埔族」,這種分類的名稱,是外來的漢語族叫出來的,大抵因地緣關係而分,居住平地者被稱為「平埔番」(但是被稱為「高山族」者,也並非全住於山區,如排灣、魯凱族部分人仍住在平地)。

在近世外來移入者(華寇、倭寇、中日漁民、荷蘭人、西班牙人、中國閩粵移民等)尚未進入台灣之前,台灣從東北部的蘭陽平原、北端的基隆淡水起,沿著西部平地,一直到南端的恆春半島,這廣大的平原及台地上,散居著許多原住民族的聚落,被通稱為「平埔族」。

過去充滿種族優越感的漢語族人以「平埔番」稱之,又以其接受漢化,並向官府繳稅納糧,而稱之為「熟番」,相對於政教不及的高山族,則被稱為「生番」。

平埔族和高山族一樣,族系繁多,語言、習俗也不盡相同,但都屬南島民族(Austronesian),亦即印度尼西亞語族。

荷蘭時代荷人對全台曾做過人類學調查,全台有一百九十三個部落,四十五個族系。

民族學者將平埔族分為八族到十族,包括噶瑪蘭族、凱達格蘭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瀑拉族、巴布薩族、洪雅族、西拉雅族、馬卡道族……。

直到十九世紀初,各族的分布範圍還很清楚。

但是,由於中國閩粵漢語族移民不斷進入,平埔族在外力入侵、通婚,以及強勢文化的浸漬下,社會逐漸解組,語言消失,身分認同錯亂,再加上歷經外來政權(滿清、日本與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思想「教育」,以至於今,平埔族已經不為社會大眾所認知。

雖然平埔族已經在社會大眾的認知中消失,但是平埔族的痕跡,其實在今天台灣人的生活中,處處可見。

平埔族發音的地名即使連「台灣」的名稱,也是來自平埔族的發音。

今天台灣有許多市鎮名稱,都是由平埔族社名而來:根據沈建德的調查研究,今天台灣島上許多市鎮,由平埔族社名漢化者至少一百一十個,西部有七十八個,而且是於一七六四年以前就漢化改名,去社留名,例如:麻豆社→麻豆,赤崁社→赤崁,萬丹社→萬丹。

少数民族介绍——高山族ppt课件

少数民族介绍——高山族ppt课件

坐标风景
人物

美丽的台湾

神秘而充满魅力的高山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族(1998年11月更名为 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
文化习俗概述
高山族世代相承的传统习俗中,有许多华南古文化的特质, 诸如巢居、公廨、舟楫、杵臼、木鼓、生食海产、嗜槟榔、 嚼米酿酒、竹筒饮酒、跣足、蹲踞、木雕、猎头、祭祀、 巫术、太阳与蛇和鸟崇拜、祖先崇拜、洪水神话、射日神 话、连名制度,等等。
魅力十足的少数民族 高山族
台湾原住民——高山族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 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 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 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 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 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 传说和民歌等。
阿美人在做肉菜时,喜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 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 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节,他 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煮熟即吃。 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
节日习俗
重要节日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 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 (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 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 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 日)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

台湾撒奇莱雅族服饰特征解析

台湾撒奇莱雅族服饰特征解析

第54卷第11期Vol.54, No. 11 2017 年11 月N o v.,2017设计与产品DOI: 10.3969/j.issn.l001-7003.2017.11.010台湾撒奇莱雅族服怖特征解析徐强(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州350108)摘要:台湾撒奇莱雅族服饰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鲜明,呈现出特有的民俗风情、审美情趣、文化底 蕴。

为了给设计师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并能够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台湾撒奇莱雅族服饰形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民俗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进行调研,结合撒奇莱雅族服 饰典型图片,对该族服饰的历史记忆、民族融合、传统思想、环境因素的成因进行分析,阐述该族服饰 的阶级体现、祖先崇拜、崇尚自然、源于生活、男女平等的文化内涵。

研究新兴的撒奇莱雅族服饰特 征,对保护和传承该族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台湾撒奇莱雅族;民族服装;服装形制;款式结构;文化内涵;传承中图分类号:TS941.742.8;K892.2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7003(2017)114056-07 引用页码:111201 Research on costume characteristics of Sakizaya tribe in TaiwanXU Q iang(Faculty of Clothing and Design,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A b stra c t:The clothing of Taiwan Sakizaya tribe has region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and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 folk customs,aesthetic tast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In order to provide the designer with referential design train of thought,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stume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y,the clothing shape of Sakizaya tribe 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o research the folk culture.Meanwhile,typical images of Sakizaya tribe clothing were combine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historical memory,ethnic fusion,traditional thoughts,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In addition,cultural connotations such as class reflection,ancestor worship,advocation of nature,stemming from life,and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were expounded.Researching Sakizaya clothing characteristics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culture.K ey w o rd s:Taiwan Sakizaya tribe;folk costume;clothing shape;style and structure;cultural connotation;inheritance台湾撒奇莱雅族世居在中国台湾东部的花莲平 原,立雾溪以南木瓜溪以北,包括花莲县新城乡、花 莲市和吉安乡三个地区,人口一万余人。

高山族的民族节日

高山族的民族节日

高山族的民族节日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及传统节日。

每一个民族都带有自己的神秘色彩。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那么其有什么民族节日呢?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高山族的民族节日,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高山族的民族节日:打耳节打耳节又称射耳节,台湾省高山族布农人传统祭祀节日。

每年农历四月举行。

节前男子要进山打猎,女子在家酿酒,并准备茅草和新水。

节日到来这天,人们纷纷送新煮的兽肉到集会所的打耳场上,之后举行打耳仪式。

高山族的民族节日:拔草祭拔草祭是台湾省高山族布农人祭祀节日。

每年农历二、三月间择日举行。

祭前,各家酿酒,准备祭祀所用的物品。

祭祀这天,入们盛装打扮,纷纷来到田地附近。

家长弯腰拔草,祈求上天保佑粟苗迅速成长。

之后还用一种野草轻轻敲几下各人的后背,据说这样可以减轻腰背的酸痛。

祭祀仪式结束后,高山族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人们在回家的路上,要射用草和树皮缠成的滕球。

象征射死一切专吃农作物的害虫。

高山族的民族节日:少年节少年节是台湾省高山族支系曹族民间传统节日,择年在农历三月间举行。

居住在阿里山区的曹族人,男孩从12岁起,要接受为期五年的特别训练,每期训练开始和结束时,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即少年节。

届时,男人们全副武装,手持长矛,将一广场围住,女人们则身着节日盛装,簇拥在广场四周。

首先将一大肥猪赶进广场中央,男人们一边呼喊,一边手持长矛向大肥猪猛刺,直到将猪刺死。

人们在矛尖上涂上猪血插在广场周围,随后将猪肉当场煮熟,和米糕一起,分给在场的所有男人,得到食物的男人,奔到受训少年寄宿地,唱着歌曲,在那里聚餐,尽兴方散。

此后,受训少年将要离开家庭接受训练。

五年后,在结束训练前,举行一次传奇式考试,合格者才能毕业。

高山族的民族节日:斯密乌斯得莫莫赫斯密乌斯得莫莫赫,泰雅语即播种。

台湾省高山族泰雅人祭祀节日。

每年农历一月择日举行。

届时由“戛戛”祭团的首领担任祭司主持祭仪。

祭前各家都要杀鸡备酒、捣粟作糕,然后送祭品到祭司家。

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的历史过程

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的历史过程

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的历史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岛内政治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之外的反对势力要求国民党当局取消戒严、结束独裁统治、实行民主政治的呼声此起彼伏。

基于对国民党当局长期以来民族认定、民族政策的不满,台湾原住民通过出版地下刊物、建立维权组织等方式,向国民党当局诉求“正名”、“还我土地”、“自治”等一系列权利,掀起台湾原住民族运动的高潮。

在政治上获得瞩目的原住民,成为学界学术研究的新宠。

就原住民要求正名运动的过程来说,一方面牵涉到具有权利的官方以怎样的准则来认定民族,另一方面则涉及原住民族运动者如何作为,以回应官方的种种要求,来完成正名的目标。

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是台湾地区政府为传承保护原住民文化,贯彻其政治目的所作的制度安排,自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制度意义。

本文遵循历史结构分析法,结合时代背景,试图了解现阶段台湾原住民的族别认定,在历经清代、日据时期、迁台后的国民政府等时期,台湾原住民的官方族别认定及民族自身认同或建构有何落差:先系统归纳从清代至南京国民政府迁台时期的原住民分类,以更好从纵向角度理解新时期原住民族别认定的制度背景;紧接着对新时期的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进行分析,以发掘新时期影响族别认定的因素;最后对比两岸少数民族的族别认定过程及要素,以相互借鉴,不断完善。

研究发现,台湾新认定的五个原住民族的认定前提是已有的原住民族身分,原住民族身分认定采取严格的血缘标准,而与原住民族身分紧密捆绑的原住民正名也是在血缘基础之上,再强调民族的文化特征,基本依据主要包括血缘、语言、宗教、物质、民俗,其中血缘与语言是重要的考虑要项。

另外,考虑到差异要素逐渐减少的现状,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也考虑族群自我认同要素,以尽可能达到平衡。

台湾官方更侧重原生论中血缘、语言对族别认定的重要性,原住民和平埔族的精英和知识分子则侧重于从工具论的文化建构角度回应官方的认定要求,来完成原住民认定的目标。

在台湾官方的族别认定工作中,有很多借鉴大陆民族识别的认定思路,如“民族”概念的民族学范畴、族别认定的原生文化路线。

台湾主要民族有哪些

台湾主要民族有哪些

生活中的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生活经验知识分享台湾主要民族有哪些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操作方法汉族台湾和我们大陆一样,汉族人也是非常多的,台湾主要的民族就是汉族。

高山族台湾和我们大陆的民族是很多相同的,台湾也有高山族,而且人数也是比较多的。

泰雅族台湾还有泰雅族人,属于少数民族,人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

赛夏族台湾还有赛夏族人,属于少数民族,人数是非常少的。

布农族台湾还有布农族,布农族是台湾的原住民,人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台湾少数民族丧葬文化(二)

台湾少数民族丧葬文化(二)

龙源期刊网 台湾少数民族丧葬文化(二)作者:青涟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2011年第02期台湾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仪表现了较强烈的地方民族色彩,缺乏统一性与规范性,主要体现了与社会形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及伦理道德观念。

丧葬礼仪,是指在丧葬民俗文化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仪式礼制活动。

大陆丧葬礼仪一般包括葬前礼仪与葬后礼仪。

葬前礼仪包括招魂、告丧、洗尸、易服、送魂、停殡、出殡等。

台湾少数民族的葬前礼仪,大体上也包括类似的内容,而在具体的问题上,则主要表现了其地方民族特色。

葬前礼仪告丧,主要是把死讯知会亲人或族人。

台湾各地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彰化地区,“人死,结彩于户,鸣钟舁尸,诣亲属之门,各酹酒其口,抚摩再三,志永诀也。

既遍,然后归家,瘗之。

”若某些少数民族的土官死亡,其告丧仪式更为隆重,还需游尸社内,以知会族人或社人。

而其他人告丧,则与土官之死有所区别,一般不能举尸而游。

即“余番有丧,悉如土官,惟不敢游尸耳。

”从告丧仪式中反映了台湾少数民族的封建等级观念比较强。

告丧后,一般是进行洗尸装饰。

洗尸的目的,大概是让死者干干净净地走向另一个世界,这也是对死者一种尊重与悼念的方式。

台湾有些少数民族以干尸的方法替代。

有谓其“人死,以荆榛烧地,刳尸烘之,环匍而哭,既干,将归以藏。

”类似的干尸处理方法,虽为原始,也是一种注重环境卫生的办法。

台湾少数民族盛行室内葬,葬式较为开放,在台湾的湿热天气下,若尸体不进行干尸处理,容易腐臭,势必污染生活环境,危害生者的身体健康。

易服,即给死者换上送终衣服。

内地对这方面比较讲究。

台湾少数民族对此并无严格规制。

或以兽皮裹尸,如鹿皮等。

这种以兽皮殓尸的习俗,显然与中原传统的习俗相悖。

古代有“殓葬忌裘”的习惯,这是受佛教来世转生之说的影响,意思谓死者穿着兽服上西天,来世投胎会成禽兽之辈。

停殡,台湾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仪中,其停殡时间并不长。

“人死,结彩于门,所有器皿、衣服,生人与死者均分。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人名制度及其变迁

台湾原住民族传统人名制度及其变迁
1 .亲子连名 制 。其下又 可再分 为父子连 名和母
子连 名两 种形 式 ,其 中采用 父 子连名 的有泰 雅族 和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 学基 金重 大项 目 “ 台湾原住 民族群关 系研究 ”( 1 4 Z D B1 1 3)阶段研究成果 。 本成果同时受厦 门大学 研究生 田野调查基金项 目 ( 2 0 1 6 G F 0 0 1 )资助 。
其人名 制度可分为亲子连名 制、氏族名 制、家屋名 制、亲从 长嗣更名 制四种类型 。台湾原住 民族 的传统人名制度
在经历 了代表不 同国家权 力的政 治主体 的改造与形塑后 , 由于部落社会 固有 的文化 制度和社会秩序遭到冲击和破 坏 ,文化发生涵化, 因此演变成为一种 多元 而又混杂 的形 态。
台湾原住 民族传统人名制度 及其变迁
郑伟斌 ,董建辉
( 厦 门大学 人类学与 民族学系 ,福建 厦 门 3 6 1 0 0 5)
摘 要:台湾原住民族属南岛语系,其传统人名制度体现了南岛 语族社会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蕴含着族
群的社会结构、亲属 关系、 社会分 类逻辑 、疾病观 、宇宙观等丰富的信 息。在文 中所讨论的 1 O 个原住 民族群 中,
从 母家 名 制 ( 卑 南族 )三 种 。
的名字 。 若 祖父 母 、高 曾祖 父母 、伯叔 父母 还健在 , 则 可 以用他 们 的名字 为小 孩命名 。也有 的人取名 为 寄托美 好 期望 ,以部 落 中骁勇 的前头 目名 字为 男婴
命 名 , 以善于织 布 的妇女 之名 为女婴 命名 。最后 ,
作者 简介 :郑伟斌 ( 1 9 8 2一 ) ,男 ,福建诏安人 ,厦门大学人类 学与民族 学系博士研究 生 , 研究方 向 : 文化人类学 、台湾原 住 民族群关系 ;董建辉 ( 1 9 6 6 一) ,男 ,江西流坑 人 ,厦 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 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 人类学 、东南 民族史 。

少数民族介绍高山族(课堂PPT)

少数民族介绍高山族(课堂PPT)

坐标风景
15
16
17
18
19
人物
20
21
22
美丽的台湾
神秘而充满魅力的高山族
23
阿美人在做肉菜时,喜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
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
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节,他
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煮熟即吃。
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
4
节日习俗
重要节日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 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 (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 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 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 日)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
如泰雅族,赛德克族。
最特别的传统是,女孩子到了18岁就要由族里德高望重的 老人为她纹面绣身,目的是保护女孩子不被外族部落的人 抢走,在她们眼里,纹路越多越复杂,人越漂亮
。 据说,从不同的面纹图案,当地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妇女
居住的地方,是某个部落或民族的。
9
关于纹面的由来,说的原因各不相同,又似乎都有理。 第一个说:妇女纹面是美的象征,不纹面的姑娘,以后是 嫁不出去的; 第二个说:纹面可以避邪(不明白男人为何无邪可避?) 第三个说:作为区别各个氏族或家族部落的标志; 第四个说:防止北方察瓦龙藏族土司抢逼独龙女。
12
民族艺术
文学
(丰富多彩,古拙质朴的歌谣、神话、传说以及故事等,)
舞蹈
(歌谣既有反映农耕、渔猎、采集等各种生产活动,又有记

高山族饮食文化介绍

高山族饮食文化介绍

高山族饮食文化介绍由于台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又四面环海,所以他们的经济属于农耕和渔耕采集型经济,食物多以谷类和可食用的根茎类为主,以狩猎的禽、兽、鱼肉及采集的野菜为副,再次是自家养的家畜。

调味品则用葱、姜、辣椒、盐和蜂蜜。

高山族普遍爱食用生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

高山族的粮食有粟、稻米、芋、薯、五十、黍和豆类,杂粮和油料作物有花生、芝麻、薏米等。

稻米中有旱稻、水稻、糯稻等。

豆类有大豆、赤豆、花豆、豌豆、树豆等,芋薯类有水芋、黑芋、甘薯、薯蓣等。

他们的主食是粟和稻米,兼食芋薯类、面食、豆料,偶食花生等。

他们把粟或稻米煮成粥、干饭,用糯米餐制成糕和糍粑,或类似粽子的干粮。

煮酒用的芋薯也是外出打猎时常带的干粮。

这种食物加工与汉族山区的人们相近。

高山族的餐具极为简单,他们就地取材,用竹笾或藤笾盛饭菜,用竹筒盛汤,竹勺、木匙、水杯作为餐具。

吃饭时,大家蹲在铁锅边,手端盛饭的椰壳、螺壳,用手抓饭,有点类似东南亚某些国家的抓饭。

近年来,他们也逐渐习惯用碗筷了。

就总体来说,高山族的烹饪方法通常可分为炊煮、烧烤、蒸馏3种。

而以炊煮最为普遍,无论是大米、粟、玉米或者芋薯等主食,一般都加水煮成干饭或稀粥,有时也把芋薯或蔬菜加在饭、粥之中。

鱼肉也常以煮食为主。

他们平时很少用蒸食法,只有在喜庆的节日或隆重的祭祀仪式上,才将糯米、黏小米蒸制成米糕,酿酒的时候也有用蒸馏法的。

对于芋头、薯类和鱼肉、兽肉等,他们喜欢用烘烤的方法。

尤其是出猎时捕到鹿,他们会立即杀掉,烧烤,野味的香气能激发猎人们出猎的欲望和信心。

有时也从树上的鸟窝中取出鸟蛋,直接放在柴火上烤熟,当做外出时营养丰富的干粮。

在高山族的饮食文化中,酒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阿美人之外,其他高山族族群几乎都嗜好饮酒。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到处可以闻到酒的醇香。

大凡婚礼、分娩、节庆、建房、狩猎、渔捞以及宗教祭祀,无不与酒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此,他们要事先酿好酒,到时宴饮狂欢,牵手歌舞,尽欢尽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九个族,分别是:
达悟族,旧称雅美族,是台湾岛内惟一原来居住在兰屿岛上的少数民族。

他们可以用整块原木
雕刻成小木舟,结网捕鱼更是他们的拿手活儿。

阿美族,是台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雾溪以南的花莲、台东地区。

泰雅族,集中居住在埔里以北的山区,人口还不到一万人,却是台湾第二大少数民族。

尚武好
战,黥面是泰雅人很特殊的风俗。

女性都擅长织布,织布的技艺是各民族中最精湛的一族。

排湾族,是台湾第三大少数民族,石雕、木雕是他们民族的传统工艺。

赛夏族,分布在新竹、苗栗山区。

该族至今保留着自己最神秘的特殊的祭典“矮灵祭”,每两
年举行一次。

邹族,原称曹族,大多数居住在玉山的西南以及阿里山一带。

他们集会的处所中都有部落象征
的敌首笼和火具箱,均与战争有关。

用藤竹编篮,制陶及纺织均为女性的工作。

布农族,是台湾各民族居住海拔最高的一族。

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时的歌唱,即是享誉世界的
“八部合音”,也叫着布农合音。

卑南族,该族分布于台东平原,接受汉化及农耕技术的年代很早。

在社会组织上,会所是他们
的政经中心。

鲁凯族,分布在中央山脉的南段。

在原始艺术的表现上,非常优秀和细腻,尤其是女人的织布
和男人的木雕。

除了以上九个少数民族部落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知道的邵族,在九族文化村里也有邵族的
一席之地。

他的人口极度稀少,是一个仅剩下几百户的民族,但是汉化程度很深。

据说,他们的祖
先是春秋、战国时期越人的后裔。

看来古代越国之都绍兴府与邵族有着什么我们至今尚未知晓的关
联。

台湾当局正在考虑把他列为第10个少数民族,予以正式承认。

在祖国大陆的许多教科书中,都说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都把台湾的九个少数民族部落统称为
“高山族”。

台湾的学者则认为,所谓的“高山族”的称谓,是在“马关条约”后,由侵占台湾的日本殖民
统治者强加给台湾少数民族的。

台湾存在着少数民族的族群,这是不争的事实。

依照祖国大陆话语,特别是依照祖国大陆对民
族的政治定义严格地来说,台湾的九族,应当称之为九个“部落”,或可称之为九个“族群”。


果统称之为台湾少数民族,也未尝不可。

至于台湾的九族部落,究竟是属于“族群”还是划为“民族”,两岸的学者完全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台湾是个多民族地区,主要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苗族、高山族等民族。

其中97%以上是汉族。

汉族人口中,以闽南人和客家人为两大分支。

闽南人原籍以福建泉州和漳州人最多,客家人原籍以广东的梅州和潮州人最多。

高山族是台湾的主要少数民族。

对于台湾的高山族起源说法不一,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台湾高山族的祖先是从中国大陆迁到台湾的。

台湾高山族包括平地高山族与山地高山族两部分。

高山族人口总量一直呈增加趋势,到2001年,台湾高山族人口达到41.5万人。

台湾高山族主要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邹族、雅美族、赛夏族与邵族(原称曹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