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合集下载

4个时期的讨论发言稿

4个时期的讨论发言稿

4个时期的讨论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四个时期”,我们所指的四个时期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这四个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历程,也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依据。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四个时期的特点和意义。

首先,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点,这个时期没有私有制,人们主要以采集、狩猎、捕鱼为生,生活在小部落或家庭单位中。

在这个时期,人类还没有形成明确的阶级分化,社会关系相对简单。

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原始共产主义,人们享有共同的生产资料和产品,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生活水平也比较低下。

其次,奴隶社会是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这个时期以城邦制度为基础,奴隶是生产的主要力量,奴隶主是生产资料的主要拥有者。

在奴隶社会中,私有制开始形成,阶级分化日益加剧,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再次,封建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前奏期。

在这个时期,封建地主占有绝对的生产资料,农民变成了地主的附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

封建社会是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但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换和城市经济。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当今社会的基本形态。

在这个时期,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劳动成为主要形式,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对立最为激烈的社会形态,也是人类社会最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的时期。

通过对这四个时期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个人的价值。

谢谢大家!。

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与变迁。

从远古时期的早期文明到今天的现代国家,中国历史穿越了多个朝代和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有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部分: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在远古时期,中国地区出现了原始社会,人们开始从事狩猎采集和土耕农业。

这一时期没有统一的国家,人们生活在小部落和氏族社会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商周时期出现了。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虽然有一些争议,但它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商朝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发展了不少艺术和文化。

第二部分:春秋战国时期与统一的秦朝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不同的诸侯国开始互相争斗和征战,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墨子等。

这些人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战国时期结束后,秦朝崛起并统一了中国。

秦始皇帝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例如建立了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使得中国的统一进程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第三部分:汉朝与三国时期在秦朝灭亡后,汉朝建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之一。

汉朝时期,中国经历了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然而,汉朝后期出现了内外交困的问题,导致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和动荡。

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杰出的文化和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

第四部分: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与现代中国中世纪时期,中国的政治局势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

在这些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如唐朝的盛世、宋朝的科技发展和明清时期的海外探险。

随着近代的到来,中国经历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内部动荡。

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宣告了帝制的终结。

此后,中国经历了共和国、抗日战争和内战,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与思想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与思想

• 采取同姓不婚制度的原因存在多种说法: A、遗传原因说 B、宗法原因说 C、伦理原因说 D、迷信原因说 E、政治原因说
• 3、社会生活礼仪化 商周时期有很多礼仪,形成了很多礼规, 祭祀、朝聘、婚丧都要遵守严格的合乎等级身 份的礼节仪式。如周时婚礼有“六礼”:纳采、 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包括从议婚 到完婚的完整程序。
第二讲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与思想
一、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进程
• 1、夏代: 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其时间大约从 BC21—BC16,据《史记》记载夏代从夏 启开始到夏桀灭亡,其间历经14代17王, 夏代疆域以豫西晋南为中心,“东为江, 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有12个部落 组成。在豫西南发现出100多处夏代的遗址。 对于夏代的历史,现在通过考古发现可以 证明确有夏代的存在。
• B、夏朝的祖先崇拜
夏代宗教从原始宗教中继承了祖先崇拜和灵魂 崇拜的观念。
如: 夏启讨伐有扈氏时,对将士们宣布,
“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祖”、 “社”是进行祖先崇拜的神圣地,将士们受“赏” 或者被“戮”,都由祖先灵魂决定,这显示了祖 先崇拜在夏朝建国当中的精神作用。
• C、商朝的祖先崇拜
• 5、祖先崇拜 (1)祖先崇拜的基础
A、婚姻制度有群婚制过渡到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 B、祖先崇拜观念有现实生活和社会礼仪制度作基础 C、有心理需要的基础
• (2)祖先崇拜的表现 A、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
最早的祖先崇拜是母系氏族社会里的女性祖 先崇拜(包含始祖崇拜和近祖崇拜两种)。 到父系氏族社会,男性祖先崇拜(也包含始 祖崇拜和近祖崇拜两类)逐渐成为主流。
• 形式:周人祭祀祖先有“吉礼”、“凶礼”的
区分 “吉礼”指对远祖的祭祀。如《礼记·祭 法》:“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凶礼”指给新丧的祖先举行的丧葬礼仪, 在服丧期间进行,表现“凶礼”的是近祖崇拜。

西周及以前社会思想的变迁——从神本到人本的演变

西周及以前社会思想的变迁——从神本到人本的演变

二、社会思想起源
1、社会思想的产生 “非群不可” “群则有分” “分则有制” “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 —《韩非子》 “人类、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社会思想是同时产生的” — —王处辉 《中国社会思想史》
第一篇
西周及以前社会思想的起源及发展
二、社会思想起源 2、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
发展历程:
刘邦、项羽,复兴春秋时的人本道德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必然且唯一的选择
佛教传入,刺激自身发展
第二篇 上帝退出历史的第一步
四、人文视角的解答尝试
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战乱导致佛教发展
唐朝平息战乱,道德伦理再次发展
宋、元、明、清,二程到朱熹,黄宗曦到王阳明,道德伦理总结先前经验,继续发展
第一篇
西周及以前社会思想的起源及发展
四、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世衰道微……臣弑其君有之,子弑其父有之。孔 子惧,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 语·八佾》
第二篇 上帝退出历史的第一步 一、殷商的宗教信仰
对神的崇拜
“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尚书· 盘庚上)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 商颂· 玄鸟) “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尚书· 汤誓)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 亲。”(礼记· 表记)
西周及以前社会思想的变迁
——从神本到人本的演变
主讲人:童禾
陈丹
先秦一组:童禾 陈丹 吴军 宋昀芊 阎茂瑶
目录
第一篇 西周及以前的社会思想概况
一、社会思想定义 二、社会思想起源 1、社会思想的产生 2、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 3、古代神话反映的社会思想 三、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1、夏商时期从巫觋文化向祭祀文化的转变 2、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3、宗法制、封建制反映的社会思想 4、周公旦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 四、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是以部落为单位的社会形态,社会关系以血缘和族群为基础,采取的是共产主义式的分配方式,不存在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在原始社会中,政治制度是以部落为中心的,由长老会议制定法律和决策,部落内部往往是平等的,不存在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但是,原始社会是落后的社会形态,生产方式和科技水平都非常低下,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向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形态转变。

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

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不断演变,出现了开国君主统治的朝代,国家和社会的管理逐渐趋于规范化和专业化,同时存在着诸侯割据和兼并争霸的情况。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依据宗法思想和血统原则,实行的是封建君主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非常重视血缘和亲族关系,对各级官员和官员家族的出身和血统要求极高,力图保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血缘关系或者亲戚关系。

由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力量的不断壮大,君主制度逐渐趋于稳定,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始出现规范,由此也催生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在夏商周时期,夏政权的开国君主禹创立了封建的公社制度,也就是“三公九卿”的组织方式。

在这种制度下,国家被划分为各种级别的公社,每个公社有各自的官员和职能,在这个公社中,人民自愿组织为土地、水利和其他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同时,公社内的官员和组织之间存在相应的职权和责任,互相制约,以保证公共事务的公正和有效运行。

这种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制度的演变。

总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政治制度的演变始终贯穿着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治制度也不断优化和演进。

原始社会中的政治制度和夏商周时期的封建君主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第2讲 夏商周时期思想

第2讲 夏商周时期思想

广西永福“千叟宴”
(3)周代朝廷对老年人及其家庭也实行优 惠政策
王制篇》 《礼记王制篇》有云: 礼记 王制篇 有云:
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 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 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
之传统文化内涵: 4、“孝”之传统文化内涵: 孝 之传统文化内涵
(1)敬亲 (2)奉养 (3)侍疾 (4)立身 (5)诤谏 (6)善终
祖先崇拜与祭祀
□未卜,求雨,自上甲、大 乙、大丁、大甲、大庚、大戊、 中丁、祖乙、祖辛、祖丁十示, 率牡。
第二节
周人的宇宙、 周人的宇宙、社会与道德观念
可依据的文献
现在据以考量周人思想的材料比殷商 丰富的多,主要有: 丰富的多,主要有: 《尚书》 《逸周书》 《史记周本纪》 《左传》 《国语》 诸子著述 《诗经》 铜器铭文 甲骨卜辞
阴阳思想
阴阳是不是恒定的?它会 不会有变化?
阴阳思想
阴和阳不是固定的,在不 同的对应物下,阴可以转为阳, 阳也可以转为阴。
五行思想
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 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 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 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
——顾颉刚《古史辨五德终始说下 的政治和历史》
五行思想
五行思想
五行排序的意义 水火木金土
五行思想
水和火排在前面二位
这种对水与火的尊重, 这种对水与火的尊重,实际是 出于民生上的理由。 出于民生上的理由。
五行思想
土排在最后
在很长的时间里,土却总是最尊, 在很长的时间里,土却总是最尊, 大有压轴或压阵的架势
五行思想
史伯对曰: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史伯对曰: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语》 (《国语.郑语》) 范蠡对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 范蠡对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 容畜禽兽,然後受其名而兼其利。 物,容畜禽兽,然後受其名而兼其利。 国语.越语》 (《国语.越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土所以不名时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土所以不名时者:地,土之 别名也,比於五行最尊,故不自居部职也。 别名也,比於五行最尊,故不自居部职也。 太平御览》卷十七引《乐记》佚文) (《太平御览》卷十七引《乐记》佚文) 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 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 庄子.在宥》 (《庄子.在宥》)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美恶贤不肖愚 俊之所生也。 俊之所生也。 管子.水地》 (《管子.水地》)

第 四 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 四 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三、 周公旦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
周公旦,姓姬 名旦,是周初的大 政治家、思想家, 中国奴隶社会的 “圣人”。他是周 武王的弟弟,是辅 佐武王灭殷的重要 人物。
周公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就是要用 怀柔的办法,让人民安于现状,但他重视 社会下层疾苦,注意调适社会人际关系, 以保持社会稳定的思想,是对中国社会治 理思想的发展,有进步意义。
周人除了分封宗族亲戚外,还有一番“兴 灭国,继绝世”的举动。
意义如下:
其一,昭示周王朝有宽宏大德。 其二,表示尊重传统文化。 其三,警戒周朝子孙吸取亡国教训。
二、 礼乐制度反映的社会规范思想
西周礼乐制度和宗法思想有着密切的 内在联系。宗法制所设计出的是西周奴隶 主阶级治理社会的组织框架,而礼乐制度 所设计出的则是在宗法制度之中调解内部 各种关系,维护贵族特权的行为规范。
人们可以不忘祖先。 不但可使殷族人安分守己,也可缓解社会矛盾。 实行孝道就是对殷王的效忠,因为殷商崇拜祖先一元神的。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历 史的发展赋予西周具有与商代相比的一些 新特点,如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及礼 等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西周时期新的社 会思想。
第四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
大禹之后,古代神话中 的“禅让”时代终结, “天下为公”转而为“家 天下”。中国传说中的第 一个世袭王朝是夏王朝。 中国历史的夏、商、西周 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 形成和发展时期。夏王朝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 隶制王朝,它的建立标志 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文明时 代。
一、 宗法制、封建制反映的社会组织思想
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人们 在一代又一代的物质生活 过程中实现的。 任何一个 社会都必须有其代际传递 的方式,这个过程或可叫 做社会继替。继替过程若 没有一定的规则,或其规 则不适应当时社会的状况, 势必引起社会的混乱。

夏商周思想总结

夏商周思想总结

夏商周思想总结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统治者都积极推行各自的思想理念,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夏朝时期,夏王朝的统治者提倡的是“王权至上”的思想。

夏王作为人民的天子,被认为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事务的,他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望。

在夏朝的统治下,人们将君主视为神,尊奉君主的命令,乐于接受君主的权威。

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君主的地位,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导致了君主权力滥用、剥削人民等问题的出现。

商朝时期,商王朝的统治者提倡的是“天命认同”的思想。

商王朝认为国家的统治是由天命决定的,君主的地位是与天命相关联的。

在商朝的统治下,人们相信君主负责祭祀上天,以换取上天的保佑和祝福。

这种思想理念加强了君主的合法性,也加强了君主对人民的控制力。

然而,商朝统治者过度崇拜宗教、迷信神灵,导致了一些权贵阶层的腐败现象。

周朝时期,周王朝的统治者提倡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周朝的统治者认为,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统治百姓,使人民得到福祉,实现天地的和谐。

周朝奉行的是天命统治,意味着天命对君主有所限制,君主不得滥用权力。

周朝君主推行的封建制度,将国家划分为一级一级的封建层级,加强了统治者对领地的控制。

此外,周王朝还推行了礼乐制度,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这些思想理念使得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并和谐统治国家。

总的来说,夏商周时期的思想总结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演变。

从夏到商再到周,君主的地位逐渐由神权转变为天命,从而减少了君主的滥用权力和剥削人民。

同时,夏商周三个朝代对于神权、天命的不同理解,反映了人们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和追求。

这也为后来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夏商周时期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尊奉君主权威的思想为后来中国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天命理念则为后来儒家思想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这些思想和理念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根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夏商周时期的领导思想总结

夏商周时期的领导思想总结

夏商周时期的领导思想总结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领导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夏商周时期,社会逐渐由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国家转变,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领导思想的形成。

夏朝以“道德化治理”为主要思想,强调君王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化行为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在《尧典》中,尧被称为“道德圣人”,他强调以德治国,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

这一思想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道德和德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后世的君主思想产生了影响。

商朝为奴隶制社会,其领导思想主要体现在甲骨文中。

商代统治者注重崇拜神灵,认为君主是神的代言人,拥有神圣的权力。

商代的统治者秉持“天命”思想,将国家的兴衰与天命、神灵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祭祀和巫术来祈求神的庇佑。

这一思想体现了统治者对神权合一的追求,试图以此巩固统治地位。

同时,商代领导者也注重崇尚武力,用武力维护统治。

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后世封建君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王朝之一,其兴起和发展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周朝的领导思想主要反映在《周礼》和《尚书》中。

周朝倡导“以德治国”,注重制度建设和道德修养。

周朝的国家治理模式基于分封制度,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贵族,实行分封制度,以达到对统治地区的控制。

这一领导思想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对后世的封建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以上几个时期的领导思想外,夏商周时期还涌现出一些其他重要的思想流派。

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其思想精髓集中在《尚书》、《礼记》和《论语》等经典著作中。

儒家思想强调榜样力量,提倡人治和仁爱,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此外,道家思想也在夏商周时期逐渐形成并发展。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强调无为而治,以此达到心灵的和谐与自由。

第二篇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二篇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二篇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二章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与古代神话中的社会思想第一节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一、氏族社会时期社会思想的产生二、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中的社会思想(一)原始宗教中的社会思想(二)巫觋文化中反映的社会思想(三)社会习俗所体现的社会思想原始社会社会思想的产生关于宗教的认识原始宗教⏹从原始宗教的本质看,它是一种被歪曲了的社会思想。

⏹原始社会的宗教,除了崇拜鬼魂以外,还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占卜巫术等,崇拜对象非常广泛。

图腾图腾崇拜是氏族制在宗教观念的表现,它以无形之手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从事社会生活,对氏族起着巩固的作用巫术⏹巫术就是原始人通过模仿自然万物而获得支配力量的重要方式。

“绝地天通”巫是专职从事人和神之间交流活动的人。

当初他们绝地天通的初衷,就是要造成这种不平等。

第二节古神话传说中的社会思想⏹一、古神话传说的本质⏹二、古神话传说中的社会观⏹三、古代神话所反映的社会思想之特点古神话传说的本质⏹在本质上说,神话也和别的艺术一样,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的。

远古时代劳动人民根据自已在劳动过程中的具体的感受和欲望需求,创造出各种神话。

⏹因此,神话的产生并非出于人类的毫无根据的空想,而是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

古代神话中的思想⏹这些神话说明,原始人在同大自然和其他生物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而有作为“人”的自豪感。

⏹说明自己是“神”创造的并与神相似,在天地间有着特殊的地位。

⏹表明当时人有了“人能胜天”的思想萌芽。

⏹神话还歌颂了战天斗地的英雄们的崇高品质。

古代神话中社会思想的特点⏹第一,它是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的;⏹第二,它是各不相关,没有系统的;⏹第三,在全部古神话中,可分为人对自然和人对社会两类,而属于人和社会的一类为数甚少,绝大多数是反映人和自然斗争的情况的;⏹第四,只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隐隐约约地反映出一些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进化的思想,而没有抽象的社会思想。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原始社会及古代神话中的社会思想)【圣才出品】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原始社会及古代神话中的社会思想)【圣才出品】

第二篇原始社会至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三章原始社会及古代神话中的社会思想3.1 复习笔记一、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1.氏族社会时期社会思想的产生(1)原始群时期及其社会思想①原始群时期的人类社会在两三百万年以前,人类就在生产劳动中诞生出来了。

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只有依靠集体的行为和力量,才能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才能抵御猛兽的侵袭。

人类自诞生起,就过着群居式的社会生活。

②原始群时期的社会思想a.当时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感到只有集体劳动、共同生活,才能求得生存,他们也逐渐意识到加强群体内各成员之间互助协作的好处,从而不断地强化了这个阶段的原始的群体组织。

b.人类从原始群时期逐渐发展到氏族社会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就体现着一种社会思想。

(2)氏族社会及其社会思想①氏族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氏族社会里,人们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中,过着原始共产制的生活。

由于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互助的人与人的关系,并且平均分配他们的劳动产品。

②氏族社会的社会思想a.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人们没有私有观念,在氏族社会内部的人与人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助关系。

b.由于当时的人类生活地域、社会视野和社会思想都比较狭隘,往往视本氏族之外的其他氏族的人为异类,常有血腥的氏族间屠杀事件发生。

2.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所体现的社会思想(1)原始宗教与社会思想在原始社会的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是人们对于自然和现实社会的歪曲反映,是一种被歪曲了的社会思想。

它一经产生,就对氏族社会的群体生活起着控制作用。

①自然崇拜人们把生活中的得失、胜败都归结为自然力的威力,错误地崇拜自然现象,从而出现了最早的宗教,即自然崇拜。

②灵物崇拜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灵物崇拜。

灵物崇拜是对某些物品的崇拜,相信灵物能保护自己或本氏族,并能抵御敌人,战胜邪恶力量。

③图腾崇拜a.灵物崇拜后来又发展为图腾崇拜。

夏商周的思想文化总结

夏商周的思想文化总结

夏商周的思想文化总结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分别是夏、商和西周。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发展。

以下是对夏商周思想文化的总结。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被认为是远古文化的高峰期。

夏朝的思想文化以礼制为核心,鼓励人们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夏朝的刑法较为宽松,尊重家族和血缘关系。

此外,夏朝还重视神灵信仰,崇拜自然,相信天人合一的观念。

这种信仰体系为后来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夏商周时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商朝的思想文化主要围绕着牧师王权的合法性展开。

商朝的统治者被认为是天命所在,他们通过祭祀和神圣的宗教仪式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此外,商朝的思想还包括对祖先崇拜的重视,血脉至上的观念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惧怕和应对。

西周是夏商周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西周的思想文化主要围绕着礼制和典章制度展开。

西周推崇礼仪作为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的标志,并通过周礼的制定和推行来规范社会行为。

此外,西周还重视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注重君臣和父子等家族关系的维护。

总体而言,夏商周时期的思想文化具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都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倡导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其次,这些朝代都重视家族和家族关系,并通过宗教仪式和祖先崇拜来强化这种观念。

最后,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都十分重视礼仪和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以达到社会秩序和和谐的目标。

夏商周时期的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和皇权主义奠定了基础。

其次,夏商周时期的思想文化成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的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最后,夏商周时期的思想文化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标杆。

总结来说,夏商周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它们以礼制和祭祀为核心,高度强调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并注重家族关系和宗教信仰。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二版)课件:原始社会及古代神话中的社会思想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二版)课件:原始社会及古代神话中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
一、氏族社会时期社会思想的产生
恩格斯说:“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 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克 拉拉·汤普逊说:“社会不是某种与人相对 立的东西,而是由人创造,同时又创造了 人的东西”。也就是说人类与人类社会是 同时产生的。我们则更可进一步说,人类、 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社会思想是同时产生的。
二、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所体的社会思想
在原始社会的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 了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人们对于自然和 现实社会的歪曲反映,是一种被歪曲了的 社会思想,但它一经产生,就对氏族社会 的群体生活起着控制作用。
三、 巫觋文化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规 律知道的还很少,所以面对自然界对人类 生活的困扰,常感到无能为力,他们常常 感到自然界不照他们的期望的情形变化和 运动,因此他们就幻想到在自然界的背后 藏着一些小神小鬼,有意地与他们为难, 原始宗教就从这种情结中产生出来。
三、 对人民英雄的歌颂
古代神话中,还塑造了很多为民除害 兴利而不计个人得失的英雄人物。
四、 古代神话所反映的社会思想之特点
1、它是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的; 2、它是各不相关,没有系统的; 3、在全部古神话中,可分为人对自然和人对社 会两类,而属于人和社会的一类为数甚少,绝大 多数是反映人和自然斗争的情况的; 4、只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隐隐约约地反映出 一些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进化的思想, 而没有抽象的社会思想。
第二节 古代神话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一、 古代神话与社会思想
神话的产生并非出于人类的毫无根据 的空想,而是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所 以说,“古代每一个时期的神话所包含的 特定意义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不能离 开当时人类的现实生活、劳动和斗争而作 凭空的推想。”

第二讲原始社会至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二讲原始社会至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诸侯与周王的臣属关系
分封制度在诸侯对于周王的臣属关系上做 了明确得规定,如受封者要对周王承担保 卫王室、贡纳、朝贺等义务。周王对他们 享有赏罚予夺的大权。
《孟子·告子下》记载,周王巡猎天下,到 他所分封的诸侯国中考察,如果“入其疆, 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 则给予诸侯奖赏。如果“入其疆,土地荒 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要对诸侯 进行责让。
“德”的内涵:1、敬天;2.敬祖,继承祖业; 3.尊王命;4.虚心接受先哲之遗教,包括商先 王先哲的成功经验;5.怜小民;6、慎行政,尽 心治民;7.无逸;8.行教化.“惠不患,懋不 懋”(用爱的办法引导教育那些不驯服的人,勉 励那些不勤快的人使之勤勉);9.“作新 民”(《尚书·康浩》),重新改造殷民,使之改邪 归正;10.慎刑罚。
西周的宗法制,反映了周代确定了以身份作为社 会继替标准的原则,并由此而形成一个社会控制 的组织体系。
(二)礼乐制度反映的社会规范思想来自概而言之,礼——一种社会规范、社会制度, 乐——与礼相应的音乐。西周,是上古礼乐文明 发展的鼎盛时期。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号 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 根据政治社会地位的高低分别制定规格不同的礼 仪 “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 八年》)
西周时期的礼仪,按性质划分有五类:吉、凶、 军、宾、嘉,其中比较重要的礼仪有冠礼、婚礼、 丧礼、祭礼、射礼等
冠礼
“冠者,礼之始也。”(《礼记·冠义》) ——冠礼是礼的起源。
冠礼有完整而又繁琐的礼仪程序
行礼前的准备:筮日、戒宾——筮宾、 宿宾——为期
冠礼正礼:陈服器——就位、挽髻—— 加冠——宾礼冠者——拜见母亲——命 字
三、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一)分封制、宗法制与西周的社会组织、社 会控制 (二)礼乐制度反映的社会规范思想 (三)周公的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是复习笔记

社会思想是复习笔记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思想一、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1.神权社会思想夏代以后,中国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统治阶级认为社会上的一切都应被他们所统治,因而他们设计出来的神间世界也和人间一样,有一个支配一切的主宰即天帝。

夏商时期神权社会思想,是奴隶主阶级设计出来的一种本阶级的理想社会的模式。

2.关于行为规范的思想(1)关于人的个人修养,商代强调一个“德”字。

(2)人们要完成“德”德修养,必须用“礼”作为行为规范。

(3)商代所谓“礼”德具体表现主要是“孝”。

(4)评价。

商代的“德礼孝“的思想体系目的在于以此作为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以整合社会秩序。

二、西周宗法制反映的社会继替和社会整合思想1.周代宗法制反映的社会继替思想2.周代宗法制反映的社会整合思想三、西周“礼治”思想1.周代礼治思想的基本原则2.西周礼治思想的社会功能3.西周礼治思想在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的意义四、周公旦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1.敬天思想西周统治者灭商之后,继承了商代的神权社会思想,周公旦称受命于天,所以要敬天,就是因为他认为周代的统治权是由天赋予的。

2.明德思想周公旦认为上天授命的原则是看谁有德行,所以他主张“明德”。

“德”作为一个社会伦理范畴,是指人对社会规范德体会,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发生作用德,利用这些行为规范去调整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统治阶级道德的重要职能。

3.保民思想敬天、明德、保民是密切联系的。

德行施于天命,就是“敬天”;施于尊祖敬宗,施于人事,就是“保民”。

周公旦认为,天的意志是靠人民的意志来体现的。

周代形成了成体系的社会治理思想,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春秋时期德社会思想一、轻天重民的社会思想1.轻天重民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2.轻天重民思想的基本内容3.轻天重民思想在中国社会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二、管仲的社会思想1.四民定业与人的社会化思想管仲认为,要治理社会,必须要给当时社会存在的四大社会阶层士、农、工、商规定出各自的生活方式,并分别居住于不同社区。

关于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演变研究

关于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演变研究

关于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演变研究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演变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阶段。

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演变,夏商周时期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探讨夏商周时期的演变过程。

一、原始社会夏商周时期之前,中国主要是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的人们主要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没有稳定的居所和家园,也没有明确的社会分工。

由于基础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只能靠狩猎和采集为生,无法形成真正意义的社会分工。

社会生产的不发达,自然也就无法造成深刻的社会分化,一般只是以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二、奴隶社会在夏商周时期,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是重要的社会分子,奴隶的存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奴隶主制度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奴隶主制度极大地瓦解了原始社会的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

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分工。

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独特的地主剥削奴隶的制度。

相比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生产方式更加灵活。

人们开始有了定居,开始有了家庭和城镇,开始有了商业贸易,一切生产资料和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三、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加深,中国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土地私有制的兴起。

封建地主利用剩余劳动力对农民进行剥削,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化。

在封建社会中,市场经济开始发展,商业贸易也开始迅速发展。

中央集权政府不断强化,皇权开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剥削、阶级矛盾达到了极点。

四、总结夏商周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历程,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民族心理形态演变的历程,尤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对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民族心理形态都出现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后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现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新时期,但对于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演变还需要深入探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国历史的过程及其影响。

中国社会思想史新编PPT 第一章 神话文告歌谣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中国社会思想史新编PPT 第一章  神话文告歌谣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第二节 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
一、天命论思想
原始社会宗教里的崇拜对象,包括祖先神、 自然神、图腾等,他们在人们的意念中是 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神、 魔、妖、鬼之别。这是原始社会没有阶级、 没有压迫的现实在人们观念中进而在宗教 中的反映。
二、反抗“天命”的思想
由于“天命论”与奴隶主阶级利益一致, 所以得到统治者们的笃信。他们还用以论 证奴隶制国家政权的合理性和奴隶们接受 奴隶主的压迫、剥削的合理性,在全社会 广为宣传和倡导。
三、社会整合思想
宗法制度的建立,说明在周代统治阶级思 想中已意识到,要对社会实行有效的控制, 必须有一套社会组织体系,在这个组织体 系中,必须“名分”分明。
二、宗法制度和“礼治”思想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代际传递的方式,这个过 程或可叫做社会继替。“继替过程若没有一定的 规则,势必引起社会的混乱。为了避免社会的混 乱,任何社会都有它的继替机构,按照一定的原 则,使社会职位,包括对物和对人的各种义务和 权利,和所担任的工作,在规定和公认的方式中, 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使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条 不紊地进行。”
第一章 神话文告歌谣中反映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社会思想
第一节 古神话传说中的社会思想 第二节 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古神话传说中的社会思想
一、古神话传说中的社会观念
原始公社时期,虽然生产力低下,人们的 思维能力也低下,但人类毕竟在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进而掌握自然的道路上迈进, 一步一步地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 知之较多。
二、古代宗教中的社会思想
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关于 它产生的原因,一百多来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 理论。黑格尔认为宗教是仅次于哲学的永久的 和独立的精神活动,是宇宙观。康德则认为宗 教是将人们的义务神圣化。而站在教会立场的 施莱尔马赫则宣称宗教是一种人类觉得处于绝 对依赖地位的感情。这三种理论分别被称为知 识说、道德说和感情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二章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
与古代神话中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
一、氏族社会时期社会思想的产生
二、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中的社会思想
(一)原始宗教中的社会思想
(二)巫觋文化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三)社会习俗所体现的社会思想
原始社会
社会思想的产生
关于宗教的认识
原始宗教
⏹从原始宗教的本质看,它是一种被歪曲了的社会思想。

⏹原始社会的宗教,除了崇拜鬼魂以外,还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占卜
巫术等,崇拜对象非常广泛。

图腾
图腾崇拜是氏族制在宗教观念的表现,它以无形之手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从事社会生活,对氏族起着巩固的作用
巫术
⏹巫术就是原始人通过模仿自然万物而获得支配力量的重要方式。

“绝地天通”
巫是专职从事人和神之间交流活动的人。

当初他们绝地天通的初衷,就是要造成这种不平等。

第二节古神话传说中的社会思想
⏹一、古神话传说的本质
⏹二、古神话传说中的社会观
⏹三、古代神话所反映的社会思想之特点
古神话传说的本质
⏹在本质上说,神话也和别的艺术一样,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的。

远古时代劳动人民
根据自已在劳动过程中的具体的感受和欲望需求,创造出各种神话。

⏹因此,神话的产生并非出于人类的毫无根据的空想,而是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

古代神话中的思想
⏹这些神话说明,原始人在同大自然和其他生物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而有作为“人”的
自豪感。

⏹说明自己是“神”创造的并与神相似,在天地间有着特殊的地位。

⏹表明当时人有了“人能胜天”的思想萌芽。

⏹神话还歌颂了战天斗地的英雄们的崇高品质。

古代神话中社会思想的特点
⏹第一,它是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的;
⏹第二,它是各不相关,没有系统的;
⏹第三,在全部古神话中,可分为人对自然和人对社会两类,而属于人和社会的一类为
数甚少,绝大多数是反映人和自然斗争的情况的;
⏹第四,只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隐隐约约地反映出一些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
和社会进化的思想,而没有抽象的社会思想。

第三章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
一、天命论思想
二、礼、德、孝思想的产生
商代的“德-礼-孝”的思想体系,目的在于以此作为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以此整合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天命论的含义
⏹一方面,夏王朝受命于天,民众不可不服从其统治,不能反抗,否则就是“逆天”,必遭“天
谴”;另一方面,民众所受的剥削和压迫以及所承受的难以承受的苦难,是“天命”的安排,既不能“怨天”,更不能“尤人”,只该逆来顺受。

⏹由此可见, 以“天命论”为中心的神权思想是为奴隶制国家、为统治阶级服务,夏商时
期的基本社会思想。

……礼“与”德“的关系
⏹“德”就是个人的内在修养。

有了好的内在修养,“德”才会有好的行为规范“礼”;反过
来,有好的行为规范“礼”,才能体现好的内在修养“德”。

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商代“礼”的重要内容是“孝”
⏹商代的“礼”、“德″、“孝”,与“天命论”相结合,就是当时奴隶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社
会思想。

第二节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一、西周时期的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
二、宗法制度和“礼治”思想
三、周公旦的“敬德保民”思想
1、周公的天命观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2、敬德
3、慎罚
4、保民
宗法继替制度
⏹“宗法”之“宗”泛义上讲指的是宗族,“法”则指规则规范。

所谓的宗法指的是宗族内部
的规范体系,而尤其指合族之人所奉宗主的继替规则。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文化:“亲亲”与“尊尊”
⏹所谓的“亲亲”,指亲其所亲,即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所谓“尊尊”,指尊其所尊,即尊宗敬祖,小宗尊大宗,大宗尊天子。

⏹在当时的西周,整个社会就是按照这样一个宗法文化的原则进行运转。

宗法制度和“礼治”思想
⏹宗法制度所设计的是西周奴隶主阶级统治社会的组织框架;
⏹而“礼治”思想所设计出来的,则是在宗法制度之中调整内部各种关系,维护贵族特权
的行为规范。

⏹或者说,西周统治阶级的“礼治”思想,就是在宗法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礼治”的目的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第三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四章老子的社会思想
老子其人其事:
一、老子的生平
二、老子的故事
三、《老子》一书
四、老子思想研究概况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道家自然主义哲学有三大要义
⏹一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是对自由个性的高扬。

⏹三是对个体感性生命的珍重。

《老子》一书
⏹《老子》是中国第一本哲学著作。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老子》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的世界文化名著。

老子思想研究概况
第一节老子的社会运行思想
一、“道法自然”的社会法则
二、社会矛盾转化论
第二节老子的社会控制思想
一、老子对“有为”的批判
二、愚民与无为
三、寡欲、无知、知足
何为“道德”
道生万物
“无为”
“无为” 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无知无欲”。

⏹二是“不争不战”。

社会矛盾转化论
“物极必反”
社会矛盾的变化如何控制?
⏹一是贵柔,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二是谦下。

⏹三是宽容。

⏹四是知足。

⏹五是见微。

对“有为”的批判
“有为”不符合“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老子》第五十七
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
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第七十五章)。

“有为”政治的反动
⏹老子强烈反对法治:
“法物滋彰,盗贼多有”(《老子》五十七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杀之,孰敢?”(《老子》第七十四章) 对以“礼”为中心价值体系的怀疑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
首。

”(《老子》第三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
第十八章)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必须放弃那种虚幻的法律与道德观念,取消种种人为的典章
与仪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第十九章)
对文明的看法
⏹老子认为,文明之发达,只会加剧人们的欲望,扰乱人们的心智,对于世道人心并无好
处,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第十二章)
⏹老子主张“寡欲”,即在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前提之下,尽量减少可欲的对象:“不贵难
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老子》第三章)。

⏹在此意义上说,老子宁可放弃现有的物质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