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消毒技术规范XXXX4.pptx

合集下载

消毒技术规范(消毒技术)ppt课件

消毒技术规范(消毒技术)ppt课件
消毒技术规范(消毒技术)
消毒方法介绍
2
医院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热力消毒灭菌方法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紫外线消毒方法
3
热力消毒灭菌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煮沸消毒法
4
压力蒸汽灭菌法(1)
方法
• 下排气式: 灭菌温度115℃ 时间40分钟 或温度121℃ 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0分钟 • 预真空式: 灭菌温度132℃ 时间4~6分钟
5
压力蒸汽灭菌法(2)
质量监测与管理
• 工 • 化
艺 学
监 监
测 测
• 生 物 监 测
6
工艺监测
• 监测每锅的压力、温度、时间、灭 菌物品、排气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操作者签名 •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锅每日灭菌前 应先作空锅B-D试验,监测灭菌柜内 有无冷空气存在 • 灭菌物品应放在有孔有盖的器械盒 内或使用蒸汽能穿透的包装材料
9
干热灭菌法(1)
是耐热物品(油、粉、膏)的首选处理法
• 方法:
160℃ 2 小时
170℃ 1 小时
180℃ 30 分钟
10
干热灭菌法(2)
质量监测与管理
• 工艺监测:时间指达到灭菌温度 后的持续时间 • 化学监测:物品表面贴干热化学 指示卡监测灭菌效果 • 生物监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 胞菌片置于热锅中心 部位
11
煮沸消毒法
是耐热耐湿物品最简便的消毒方法
• 方法:一般污染物品消毒煮沸20分钟
特殊污染物品消毒煮沸30分钟
• 注意事项:
煮沸仅杀灭一般微生物,对细菌芽胞无效, 只能作消毒而不能作灭菌处理 污染物品煮沸消毒后按清洗--消毒 (灭菌)--使用原则进行

医院感染的消毒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消毒ppt课件
获得性感染
医院内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医
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 症状者。
医院感染的类型
1.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指病人自身携
带的正常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
2.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指病原体来自 于病人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而 引起的感染。
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感染链
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环节 ,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
5.消毒物品应完全浸没在消毒液内,管 腔内注满消毒液,并打开器械轴节和 容器的盖。
6.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等 渗盐水或无菌蒸馏水冲净,以免消毒 剂刺激人体组织。
(二)方法
1.浸泡法
用于人的体表、锐利器械、化学纤维 制品、精密仪器等。
常用溶液:0.2%过氧乙酸 75%乙醇 0.1%新洁尔灭
2.擦拭法
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的消毒。
常用溶液: 1%—3%漂白粉澄清液 0.2%—0.5%过氧乙酸 0.5%—3%氯氨
3.喷雾法
用于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
常用溶液:0.2~0.4%过氧乙酸 0.5~3%氯胺
4.熏蒸法
用于室内物品、空气、精密仪器、血压计、听诊 器、传染病人用过的票证的消毒。
空气消毒
方法:消毒时间从水沸后开始计算,
如中途加入物品,则在第二次水沸后 重新计时。
(3)注意事项:
1)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裹,在冷水或温水时 放入 2)橡胶类物品用纱布包裹,待水沸后放入 3)器械的轴节及容器的盖要打开,大小相同 的容器不能重叠
4)有空腔的物品要将腔内灌满水再放入
5)较小、较轻的物品用纱布包裹 6)刀、剪等锐器应用纱布包裹,防止变 钝
(1)适用范围:
1)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 2)需急用的某些金属和搪瓷类物品。 3)培养用的试管或烧瓶在开启和关闭瓶口 时使用。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技术规范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技术规范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技术规范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1.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

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2.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

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3.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血液净化室、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消毒。

消毒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消毒技术规范》课件

《消毒技术规范》课件

质量控制
通过定期培训和内部检测,提高消毒操作规范性和 效果,保障消毒质量。
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制度
1
制度要求
制定日常消毒管理制度,设置消毒点位,建立消毒档案,并定期对员工进行消毒 培训。
2
消毒质量控制
通过标准化操作、日常检测和巡视等方式,保障消毒所用剂量、时间和方法的正 确性和效果。
3
应急处理措施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感染疫情等突发事件做好消毒和防控措施。
手卫生和消毒的重要性和流程
手卫生
养成勤洗手、少碰口、鼻、眼的好习惯,对预防感 染病非常有效。
消毒
手部消毒和表面消毒是预防感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可以使用洗手液或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
医疗机构无菌操作室的消毒规范
1 摆放物品
无菌操作必须在无菌室内 进行,只摆放符合无菌要 求的物品。
2 手部消毒要求
必须按规定使用手套,做 到随时随地保持手部清洁 和消毒。
高温、高压灭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
1
原理
通过高温高压灭菌,破坏细胞核酸和结构蛋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各 种病原微生物。
2
操作步骤
洗涤物品-装入灭菌器-加入适量水-设定参数-加热加压-灭菌完成。
化学消毒剂的质量评价指标
1 有效物质含量
确定消毒剂中有效成分含 量,保证消毒效果。
2 PH值
3 易挥发性有机物
1
原则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物理消毒
2
量力而行,保证消毒效果,不应盲目提高 消毒强度。
高温、高压、紫外线等,适用于耐高温、
不易变形的物品和表面。
3
化学消毒
主要包括氯系、醛类、过氧化氢、二氧化 氯等,可应用于各种物品和表面的消毒。

院内感染与新消毒技术规范

院内感染与新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与新消毒技术规范
一、一次性医用口罩:临床科室用
医用外科口罩:手术室用
医用防护口罩:隔离用
二、戊二醛:1.A剂含SB,调PH值
2.B剂含防绣剂
使用时先把A剂倒入消毒液中,调消毒液PH值,再把B剂倒入消毒液中,可以防锈,必需按顺序。

三、体温表消毒:75%酒精浸泡消毒30分钟。

四、皮肤消毒:
1.碘伏消毒两次
2.先用碘酊消毒一次,再用75%酒精脱碘一次。

四、临床科室及手术室的无菌包必需用胶带粘。

五、手术室、产房器械消毒:
1.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

2.不耐湿、耐热手术器械应首选低温灭菌,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无菌剂浸泡灭菌。

六、手术病人必须手术当天备皮,并且让病人清洗手术部位。

七、入院评估单、健康教育评价表。

八、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标识。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教学课件ppt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教学课件ppt

05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常见问题与对 策
消毒剂过敏反应及防护措施
消毒剂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在使用消毒剂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 引发哮喘或休克。
防护措施
使用者需了解消毒剂成分,密切关注患者使用后反应,及时更换不过敏的消 毒剂,并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消毒剂使用不当及改进方案
消毒剂使用不当
消毒剂使用方法
详细讲解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配置比例、作用时间、环境温度 和湿度等。
消毒方法与步骤
消毒方法选择
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擦拭、喷洒、浸泡等。
消毒步骤
详细介绍各种消毒方法的步骤,包括准备、消毒处理、效果检查等,以图文结合 的方式进行说明。
消毒效果评价与改进
强调消毒技术规范 在医疗机构中的重 要性
针对医疗机构中常 见的感染控制措施 进行介绍
课程目的
让学生了解医疗机构中消毒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消毒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
提高学生对于消毒技术规范的认识和了解
预期效果
帮助学生了解消毒技术在医疗 机构中的应用现状
让学生认识到消毒技术规范对 于医疗机构的重要性
物体表面消毒
病房内的各种物品表面,如床头柜、病床等,应 定期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医疗器械消毒案例
医疗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应按照危险程度分类,根据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消毒方 法。
压力蒸汽灭菌
医疗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进行消毒,具有灭菌彻底、操 作简便、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低温灭菌
对于不能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医疗器械,可选用低温灭菌方法, 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等。
提高学生对于感染控制的认识 和了解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与消毒技术规范教材(PPT 78张)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与消毒技术规范教材(PPT 78张)

强调术前
1、正确备皮——包括方法和时间
理解术前备皮≠手术部位剃毛
强调术中
1、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用
接近体温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冲洗 手术部位 2、保证手术室空气质量
影响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因素
• 手术类型 • 供应空气的质量 • 空气交换的频率 手术间内的人数 • 手术间内的人数 手术间工作人员的活动 • 手术间工作人员的活动
• 无菌台上备用的器械盖以无菌巾(特别是 时间比较长的大手术)以减少灰尘污染 • 手术中已用过的切开胃肠腔等的刀剪应视 为污染,必须与其他器械分开,单独放置 • 参观者和实习医生必须远离术者一尺,不 得随意靠近
• 医务人员不能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用 物
• 巡回护士不得用手穿过无菌桌传递物品
• 手术衣及无菌被单等被渗透时,视为污染 • 湿纱布、敷料不可直接放在无菌台上,应放在弯 盘内 • 刷手护士移动无菌台时不可手握边栏,巡回护士 移动无菌台时不可手握下垂无菌单 • 手术人员的脐平面以下、肩部以上、背部视为有 菌区,手术器械碰以上位置后视为污染,必须立 即更换
员的出入
• 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
设备经清洁处理后方可进入和使用
• 进入手术部洁净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外包
装后进行存放,设备、设施表面应进行清洁处理
3、实施无菌技术
• 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 必须达到无菌,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 物品储存区域 • 实施手术刷手的人员,刷手后只能触及无 菌物品和无菌区域 • 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 域活动 • 未进行手消毒的人员不能碰触无菌物品及 无菌区域
• 实施感染控制的程度———进入物品的清洁情况
• 工作人员服装的质量

医院感染最新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最新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最新消毒技术规范一、引言医院感染防控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消毒技术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工作的质量,减少医院感染,我国卫生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本文将对最新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进行解读,以指导医疗机构提高消毒工作水平。

二、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原则1. 先清洗后消毒:消毒工作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原则,确保消毒效果。

清洗过程中可去除物体表面的有机物和部分微生物,为消毒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分类处理:根据物品的使用对象、环境和自身材质特性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感染性织物,应先消毒后分拣洗涤;其他脏污织物应先洗涤后消毒。

3. 专业人员操作:消毒工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确保消毒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 监测与评估:对消毒工作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消毒效果达到规定标准。

三、医疗机构消毒方法与技术1. 消毒方法: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包括干热灭菌、湿热灭菌、辐射消毒等;化学消毒法包括消毒剂浸泡、擦拭、喷雾等。

2. 消毒技术:消毒技术应根据物品的材质、结构和消毒要求选择。

如手术器械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而皮肤消毒则可采用酒精擦拭。

3. 消毒剂选择: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消毒对象的特性、消毒效果和安全性进行选择。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4. 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时间: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应根据消毒剂的特性和消毒要求进行确定。

一般而言,消毒剂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四、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监测与评估1. 消毒效果监测:对消毒后的物品进行监测,确保消毒效果达到规定标准。

监测方法包括生物监测、化学监测等。

2. 消毒过程监测:对消毒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如温度、湿度、消毒剂浓度等,确保消毒过程的有效性。

3. 消毒工作评估: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评估,分析消毒工作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管理与质量控制1. 建立健全消毒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消毒管理制度,明确消毒工作的职责、流程和要求。

院内感染的控制和消毒隔离课件PPT

院内感染的控制和消毒隔离课件PPT

03
院内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感染监测的方法
01
02
03
04
日常监测
通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实 验室检查,及时发现院内感染
病例。
目标性监测
针对特定部位、特定病原体或 特定人群进行监测,如手术部
位、呼吸机相关肺炎等。
主动监测
通过定期对住院患者进行筛查 ,及时发现潜在感染病例。
实时监测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院感染 病例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01
推广智能化消毒设备
利用先进技术研发智能化消毒设备,提高消毒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操
作带来的误差和风险。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院内感染控制的有效方法
和措施,促进全球医疗质量的提高。
03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
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行为,确
保消毒隔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
违法成本。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耐药菌株的增多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多,给院内感染 控制带来新的挑战。需要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和防控。
医护人员短缺
医护人员短缺可能导致工作负荷过重,影响消毒隔离措施 的执行效果。需要增加医护人员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患者及家属认知不足
部分患者及家属对院内感染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不配合 消毒隔离措施,影响防控效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 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
VS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 ,通过尿道进入膀胱。为了预防和控 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医生需要选 择合适的导尿管,并定期更换。同时 ,保持尿道口的清洁,定期进行清洗 。此外,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加尿量 ,有助于冲刷尿道,减少细菌的滞留 和繁殖。

院内感染消毒技术规范

院内感染消毒技术规范

院内感染消毒技术规范一、引言院内感染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常见的问题,为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消毒技术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院内感染消毒技术规范,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消毒技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二、消毒原则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消毒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消毒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根据被消毒物品的性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严格执行消毒流程:消毒前、中、后的操作流程应严格执行,确保消毒效果。

•保证消毒条件:消毒时要保证所需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条件,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避免交叉感染:消毒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感染,保证消毒物品的无菌状态。

三、常用消毒方法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物理力学的方式对被消毒物品进行处理,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高温消毒:通过高温蒸汽或高温烘烤等方式进行消毒,适用于耐热物品。

•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过滤消毒:通过过滤器或过滤器消毒器对水进行过滤消毒,常用于水质净化。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药剂对被消毒物品进行处理,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酒精消毒:使用酒精进行消毒,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漂白粉消毒:使用漂白粉制成的消毒液进行消毒,能有效杀灭各类病原体。

•双氧水消毒:使用双氧水进行消毒,对环境无污染。

四、消毒操作规范1.消毒前准备•准备消毒工具和器械:确保消毒液、消毒器械等工具准备充分。

•清洁被消毒物品:在消毒前先对被消毒物品进行清洁,确保消毒效果。

•使用合适的消毒方法:根据被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控制消毒条件:保持消毒时所需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条件。

•避免交叉感染:在消毒过程中避免交叉感染,保证消毒物品的无菌状态。

3.消毒后处理•处理消毒残留物:对消毒残留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存放消毒物品:在消毒后把被消毒物品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

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ppt课件

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ppt课件
12
注意事项
A. 3. 1 不应一只手提鼻夹。 A. 3. 2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 A. 3. 3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A. 3. 4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
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按 A. 2. 5调整鼻夹, 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PART 04
感染科防护管理
PART 01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
2
感染科
负责就诊患者的传染病筛查和感 染疾病治疗。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 均应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感染科包 括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 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区。
3
一、感染科设置与布局
清洁区 指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 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及患者 不应进入的区域。包括医务 人员值班室、男女更衣室等。
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时,及时对房间进行彻底消毒,包括床单 位、地面、墙壁等。
9
四、感染科的防护管理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防护措施。
接触传播防护措施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 等的患者,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戴双层手套,穿隔离衣;离开 病室前,摘除手套,洗手或手消毒。脱下的隔离衣要求悬挂,每天 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 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妖气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 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6
三、感染科清洁消毒管理
清洁消 毒管理
清洁卫生工具
需按照病种、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划分严格分开使用, 有明显标识。每次使用后浸泡于高效消毒液中消毒,洗净悬挂 晾干备用。有独立卫生间的,每个房间固定一把拖把。

院内感染消毒技术规范XXXX4(精品PPT)

院内感染消毒技术规范XXXX4(精品PPT)
• 灭菌水平——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到达无菌保证水 平。到达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 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 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条件下,以适宜的浓度和有效的作 用时间进行灭菌的方法。
第十二页,共八十六页。
术语(shùyǔ)与定义
• 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 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到达高水平消毒常用(chánɡ yònɡ)的方法包括 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 氧、碘酊等以及能到达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 适宜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WS 310.1医院消毒供给(gōngjǐ)中心第1部份:管理标准
• WS 310.2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第2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标准
• WS 310.3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第3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 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第六页,共八十六页。
标准性引用(yǐnyòng)文件
第二十四页,共八十六页。
根据物品上污染(wūrǎn)微生物的种类、 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 c)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到达中 水平(shuǐpíng)或低水平(shuǐpíng)的消毒方法。
• d) 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 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第二十一页,共八十六页。
5 消毒(xiāo dú)、灭菌根本原那么
• 5.1.4 环境与物体外表,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 到患者的血液(xuèyè)、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 与消毒。
• 5.1.5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 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标准,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 和本卷须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作用不同时间,全部样本培养均无菌生长的最短作用时间 (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术语与定义
• D值——在设定的条件下,灭活90%的试验菌所需的时间(min) 。
• 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 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和卫生用品。
•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 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 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术语与定义
•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 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 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 终末消毒——感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 暴露时间——消毒或灭菌物品接触消毒或灭菌因子的作用时间。 • 存活时间——在进行生物指示物抗力鉴定时,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
子作用不同时间,全部样本培养均有菌生长的最长作用时间(min). • 杀灭时间——在进行生物指示物抗力鉴定时,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
生物的制剂。 •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
理。 •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术语和定义
•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 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 剂。
• 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 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 斯伯尔丁分类法 ——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 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 分为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中和低度危 险性物品中。
术语与定义
•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 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 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 、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 要求和试验方法 • YY/T 0698.8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
使用灭菌容器 要求和试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
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
•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 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 、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 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 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术语与定义
• 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 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 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 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
理。 •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
要求的制剂。
术语和定义
• 无菌保证水平(SAL)——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 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 活微生物。
• 灭菌水平——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 证水平。达到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 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 、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 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的方法。
术语与定义
• 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 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 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 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 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Page 1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04-05发布 2012-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灭菌 的基本原则;清洗与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清洁、 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
•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5
规范性引用文件
• GB/T 1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 GB 19258 紫外线杀菌灯 •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 WS 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份:管理规范 • 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 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 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 有效氯——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其含量用 mg/L或%(g/100ml)浓度表示。
• 生物指示物——含有活微生物,对特定灭菌过程提供特定 的抗力的测试系统。
术语与定义
• 中和剂——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混悬 液中和微生物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杀灭作用 的试剂。
规范性引用文件
•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 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 第1部分:
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 • YY/T 0698.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
试验方法 • YY/T 0698.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4部分:纸袋 要求和试验方法 • YY/T 0698.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