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渭南工业结构的现状及转型升级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渭南工业结构的现状及转型升级浅析

2017/12/19 9:49:00 陕西统计局

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主战场。渭南市作为一座资源型工业城市,正处于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战略黄金期,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既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全市顺应经济发展形势、重构经济发展格局、奋力进位争先的必然途径。

一、工业经济总体情况

2016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工作总基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53.87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工业增加值550.43亿元,同比增长6.4%,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

1、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6年512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发生亏损的有104户,同比减少了18户,亏损面为20.3%,同比降低了4.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59.04亿元,同比增加了14.54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3.54%,同比提高了0.77个百分点。

2、工业企业数量增加,户均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2户,较2015年增加22户,户均产值4.18亿元,与2015年基本持平。按产值规模分,2016年100亿元以上企业2户,50-100亿元企业3户,20-50亿元企业14户,10-20亿元企业13户,1-10亿元企业181户,亿元以上企业数占全部企业的41.6%。

3、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发展格局已经确立。经过多年的发展,渭南工业已经形成了能源工业、化工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冶金工业六大行业工业体系和“南有色,北能源,中部加工和装备制造”的发展格局。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有色冶金工业占36.8%,能源工业占26.6%,这两大行业合计占规上工业的63.4%,成为影响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柱行业。

4、产品产量总体平稳,部分产品增减明显。全市重点监测的30种工业产品中,1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瓷质砖、印刷机、小麦粉、商品混凝土、生铁、啤酒、洗煤等7

种产品增速达到10%以上;14种产量同比下降,挖掘机、食用植物油、金属轧制设备、电子元件、原煤、软饮料、卷烟、配混合饲料降幅在10%以上。原煤产量1625.96万吨,同比下降30.53%;焦炭790.49万吨,同比下降6.91%;钢铁683.32万吨,同比增长9.03%;发电量302.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9%。

5、工业园区健康发展,聚集效应比较明显。按照“大项目引领、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2016年底全市已形成了13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和3个工业集中区,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70%以上。

6、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地位.近年来,渭南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经济中的地位也日趋显著。2016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7.7%,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二、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有所增长,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工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业链短、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明显缺乏优势。

1、轻重矛盾依然突出。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来看,2016年重工业产值占比为85.5%,虽较2015年相比降低了1.5个百分点,但占比依然较高。2016年工业产值前30户企业中,重工业企业28户,这28户企业产值占到全市规上工业的61.8%;在六大工业行业中,5个行业为重工业,且占比较高。

2、工业投资占比下降。2016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9.47亿元,较2015年下降6.8%,低于全市固定资产平均增速19.7个百分点,同时也分别低于一、三产业增速31.0、24.6

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0.57%,较2015年下降了4.35个百分点。

3、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一是数量较少,2016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共49户,仅占全省企业数量的4.3%,在关中5地市中仅较铜川市多13户,而与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相比分别少367户、95户、92户;二是比较分散,49家企业分布在10个县市区,企业最多的高新区,共14户企业,而华州区、白水县、富平县一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也没有;三是规模较小,2016年49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实现战新产值129.83亿元,仅占全省的3.4%,而宝鸡市、咸阳市分别实现战新产值481.83亿元和424.0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与咸阳市、宝鸡市相比差距较大。

4、科研经费投入强度较弱。2016年,全市工业研发经费虽有19.06亿元,只占到全省10%,其中企业获得政府部门研发经费的扶持资金为1827.8万元,较上年增长4.1%,仅占工业研发经费的0.95%。企业获取研究开发资金的途径不广,大部分都是企业自筹资金,导致企业研发强度不高(研发投入强度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R&D投入强度在3%--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力),2016年,全市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1.12%,较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投入强度依然徘徊在很低的水平上,导致绝大部分企业无力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

5、企业能耗高。2016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达到1723.39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3.29%。在全社会能源消费中,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最高,2016年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1.95吨标准煤/万元,第一产业0.32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0.33吨标准煤/万元,二产单耗分别是一、三产的6.1倍和5.9倍。从贡献率累计数据来看,第二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1.54%,但对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贡献率为70.43%,远远超出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加快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1、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确产业发展重点

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类推进、整体跨越”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以工业园区为承载,充分挖掘各县市区的比较优势,找准产业定位,选择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工业基础好,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县市区,加强其经济辐射能力,形成与其它县市区的产业合作;对于有一定工业基础,有望做大做强的县市区,要高起点谋划,统筹资源配置,加快发展步伐;对于具备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优势的县市区,积极促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对于工业基础薄弱,处于起步阶段的县市区,要突出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实现突破。

2、确定行业发展模式,分类推进转型升级

一是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是未来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应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化工行业具备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向精细化工发展的潜力,应加快推进煤炭深度转化,鼓励行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