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复习精美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教学课件(477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教学课件(477张)
答:它充满电后,大约存储了15051.6J电能。
随堂训练
6.小明观察单位电能表有“600r/(kW·h)”的字样。他观 察电能表的转盘在2min内转动了60转。请你计算这2min 内小明班上消耗多少kW·h的电能?合多少J?
解: ∵N= 600r ,W1= 1 kW·h =3.6 × 106 J ,n= 60r ∴W= n/N×W1 = 60r/600r × 1 kW·h =0.1 kW·h =3.6 × 105 J
●“50 ~”表示 这个电能表在频 率为50 Hz的交流 电路中使用。
讲授新课
有一种电子式单向电能表已开始使用,期中没 有转动的铝盘,靠内部的电子电路计算电能,读数由 液晶板显示。
表示每消耗 1kW·h的电能,指 示灯闪烁3200次
讲授新课
用户买来IC卡 后插入,电能表读 取卡中的金额。一 旦金额用完,电能 表切断电路,这时 需要到银行为IC卡 储值,重新插入电 能表。
答:2min消耗0.1kW·h的电能,合3.6× 105J 。
第十八章 电功率
学练优九年级物理(RJ) 教学课件
第2节 电功率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电能表,常常可以发现:电能表上的铝盘在使 用一只节能灯时转得慢,在使用电热水器时转得快。电 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是否与用电器的种类有关!这两种 用电器究竟有什么不同? 下面我们来看它们的铭牌。
单位:KW·h、度、J
电能
能量的转化


各参数的计算
电 电能的计算:电能表 功
读数
电功的计算:W=UIt
随堂训练
1.用__电__能__表___测量一段时间内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
18.2 电功率
第2课时 电功率的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知识与技能 1.巩固理解电功率概念,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 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会应用电功率的定义式P=W/t及公式P=UI进行推导和 计算.
(3)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之比.
(4)电功率的公式:
PW t
W ——焦耳(J) t —— 秒(s)
P ——瓦特(W)
又因为W=Pt=UIt,则 P =UI
电能表测量电功率
知识点2 “千瓦时”
kW ·h 和 kW 是两个不同物理量的单位。
P
=
W t
W = Pt
如果 P 和 t 的单位分别用 kW、h,那么它 们相乘之后,就得到电能的另一个单位:千瓦时 (度)。 W=Pt =1kW×1h =1kW·h=1000W×3600s =3.6×106J
方法一:观察电能表表盘上前后两次的示数,它们的示数差 即是所求的电能值.
方法二:测出一定时间内电能表上转盘的转数,再算出电能 值.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明确电能表铭牌数据的含义,求出 电能表转1转时消耗的电能值.
例如,“3000R/kW·h”的含义是,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 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0转.故其转 1转时消耗的电能为:
1kW h = 1 kW h=1.2103J 3000 3000
各式各样的家用电能表
科学动画:IC卡电能表
【例2】某同学家里上月底抄表时,电能表示数为

本月底抄表时,电能表的示数为
. 该家庭本月用电
____1_3_7_.2度,合___4_._9_×__1_0J8,若电费价格为0.60元/(kW·h),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八章《电磁波》8.1 电磁波的传播8.2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8.3 电磁波的应用2. 第九章《电和磁》9.1 静电现象9.2 磁现象9.3 电流的磁效应9.4 电磁感应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掌握静电现象、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电磁感应现象。

2. 教学重点:静电现象、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波演示仪、磁铁、电流表、导线、电池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电磁波演示仪、磁铁、导线、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电磁波现象,如手机通信、电视信号等,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讲解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实验:分组进行电磁波传播、反射、折射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5.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波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九年级物理《电磁波与电和磁》2. 目录:八章、九章章节名称及详细内容3. 重点、难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突出显示4. 关键概念:用框图或表格形式呈现,便于学生记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

列举生活中电磁波的应用。

简述静电现象、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

2. 答案:电磁波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略。

生活中电磁波应用:如手机通信、电视信号等。

静电现象、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磁波在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如5G通信技术、电磁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 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2页 0065页 0115页 0186页 0230页 0255页 0257页 0307页 0361页 0422页 0480页 0511页 0549页 0607页 0666页 0697页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4节 变阻器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2节 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3节 安全用电
第十三章 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 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 课件
第2节 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 课件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套总复习课件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套总复习课件

内能、热量及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定义、单位、影响因素, 以及内能变化的计算方法 。
热量
定义、单位、计算方法, 以及热量传递的条件和方 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 的表现,以及应用热力学 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法。
气体性质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性质
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意义、气体状态方程等。
03
光学部分复习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及规律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 到障碍物可形成影子、小孔成像
等。
光的反射
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界面
对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角
重要实验原理、方法及数据分析技巧讲解
密度测量原理及方法
01
通过测量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掌握不同物质密度测量的方
法。
压强测量原理及方法
02
通过液体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掌握不同深度下液体压强的变
化规律。
浮力实验原理及方法
03
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
应用。
误差来源分析及减小误差方法探讨
恒定电流基础知识及电路分析方法
总结词
基础知识、欧姆定律
电流的形成及方向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为电流的方向。
电阻、电压、电流的关系及欧姆定律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 因,而欧姆定律则是描述电阻、电压、电流之间关系的定律。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精品PPT课件

练一练
1.从图片可以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 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练一练
2.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可吸入颗粒物非 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 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 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 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1.用火烧
用温度更高 热
2.太阳晒
的物体使铁 传
使铁丝
4.用手焐
丝温度升高 递
温度升

3.用手搓
5.在地上摩擦 温度升高的

6.用锤敲
过程,往往

伴随着运动
7.反复弯折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
内能增加。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 度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叫做扩散。 实验观察1 气体扩散现象
气体扩散现象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观察2 液体扩散现象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固体间的扩散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 会变黑,用笤帚扫都 扫不干净。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
光年: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100 000光年。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
千米: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约5 200 km,南北约 5 500 km。
米: 姚明的身高是2.26 m。 毫米: 学生刻度尺的最小一格是1 mm。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力1.1力的概念1.2力的测量1.3力的作用效果2.第二章运动与力2.1运动状态2.2力的作用2.3牛顿第一定律3.第三章简单机械3.1杠杆3.2滑轮3.3轮轴与斜面4.第四章压强与浮力4.1压强4.2浮力4.3阿基米德原理二、教学目标1.掌握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

2.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3.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能运用杠杆、滑轮等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简单机械原理;压强与浮力计算。

2.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运用;简单机械的动态分析;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滑轮、杠杆等)。

2.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际生活案例,引入力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1)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讲解力的概念,展示力的测量方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运动与力:讲解运动状态,分析力的作用,引入牛顿第一定律。

(3)简单机械:介绍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4)压强与浮力:讲解压强概念,分析浮力的计算方法,引入阿基米德原理。

3.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2.运动与力运动状态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3.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与斜面4.压强与浮力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解释力的概念,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计算简单机械的力与力臂。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2.答案:(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详细知识点【精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详细知识点【精品】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含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例子气体扩散现象例子:(1)打开一瓶香水,很快会闻到香味;(2)走进花园,很远就闻到花香;(3)如下图,抽出玻璃板后,装空气的瓶子颜色变深,装二氧化氮的瓶子颜色变浅液体扩散现象例子:(4)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5)在清水中滴一滴墨水,墨水会自动散开(6)开水中放一块糖,过一会整杯水都会变甜固体扩散现象例子:(7)铅块和金块紧挨在一起五年后,彼此扩散1毫米(8)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9)黑板上的子长久不檫就很难檫干净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分子间存在间隙(典型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4、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分子热运动的含义: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6、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例子:(1)两个底部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2)固体很难被拉伸。

(3)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大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例子: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7、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3)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

(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圆)8、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9、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3)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

(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圆)10、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第2节内能注意:内能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3-2
第十三章 内能 ┃试卷讲评针对练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十三章过关测试第4题针对训练 1.如图13-3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
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 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 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的体积减小了,这说明 ( B)
内 能。
第十三章 内能 ┃ 回眸教材析知识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来回弯折铁丝能使铁丝变热,
这是利用了
做的功方式改变了铁丝的内能;若将铁丝放到火上
烤,也能使它变热,这是利用了
热传的递方式改变了铁丝的内
能。这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其中热传递的前提是物体存

温。度在差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 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 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 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 质吸热能力强
图13-4
第十三章 内能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十三章过关测试第18题针对训练 3.如图13-5甲所示是教材上提供的“探究比较不同物
与温度有关,所以将分子的运动又叫热运动。
2.内能不同于机械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石头,机械能
为 零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能量,
它的大小与
机运械动有关;而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动能和分子势的能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
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关,所以石块仍具有
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 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 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小雨经过 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
图13-5
第十三章 内能 ┃试卷讲评针对练
(1)与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 制_食__用__油__和__水__吸__收__的热量___相同。
第十三章 内能 ┃ 思维感悟成体系
┃思维感悟成体系┃
第十三章 内能 ┃ 回眸教材析知识
┃回眸教材析知识┃
1.分子热运动:生活中气体清新剂能使整个室内弥漫清新
气味,这就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我们称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为 扩散 现象。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说明分子间有 间隙 ,同时扩散现象还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图13-3
第十三章 内能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十三章过关测试第9题针对训练 2.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
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 如图13-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第十三章 内能 ┃实战演习成高手
2.现有两种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不同液体a、b,分别用两 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各种损失相同,且a、 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13-2所示,则这两 种液体中比热容较大的是_____a___,因为
_加__热__相__同__的__时__间__,__升__高__的__温__度__越__多__比__热__容__越__小__,__升__高__的__温__度__ _越__少__比__热__容__越__大______。
mt-t0
方法点睛 读取坐标图象时,可以选取横坐标上的一点,然后比
较各个物质图线对应的纵坐标的物理量;或选取纵坐标上的 一点,然后比较各个物质图线对应的横坐标的物理量。这实 际是控制变量法在图象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 内能 ┃实战演习成高手
┃实战演习成高手┃
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子间有间隙。分子动理论包括:(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的;(2)分子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第十三章 内能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和联系
例2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
A.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第十三章 内能 ┃典例精析把方向
知识对比
概念 描述 说明
举例
温 度
状态量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 加,不一定吸热
钻木取火、
热 水
升温
沸腾
内 能
状态量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升 温
晶体熔化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吸 钻木取火、摩

擦生热
第十三章 内能 ┃ 典例精析把方向
第十三章 内能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分子热运动现象
例1 芜湖四季如画,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 停息地运动的是( B )
A.初春的镜湖柳絮飞扬 B.盛夏的陶辛荷花飘香 C.深秋的赭山落叶飘零 D.寒冬的长江烟波浩渺
知识扩展 扩散现象既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又说明分
典例3:比热容和图象
例3 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 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3-1所示,由图线可 以看出( B )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 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图13-1
第十三章 内能 ┃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B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 即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读图时,可以选取某一段时间,比较甲、乙两者在相同时刻 的温度,根据 Q 得到,温度高的液体比热容小。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B。
热。量
4.比热容的含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
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
热容。
水的比热容较大,常用来取暖、散热、调节气温。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 ,大小与物体的种类 、状态
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 无 关。
计算物体吸、放热的公式:Q 吸=__cm(t-t0)__,Q 放=__cm(t0-t)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