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设计及实现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一、概述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建立的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有所不同。
其采用对象的概念来描述数据,使得数据更加直观、容易管理,也更符合现代软件的需求。
二、对象概念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中,数据被组织成对象的集合。
对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常包含多个属性和方法。
属性是对象的数据成员,用于存储对象的状态信息;方法是对象的操作成员,用于对对象进行操作。
对象还可以包含其他对象,从而形成复杂的关联关系。
三、关系映射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中,需要将对象映射到关系型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为了实现这个映射过程,需要定义一个映射规则,将对象的属性映射到表的列,将对象的方法映射到表的操作。
通常采用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技术实现对象与关系之间的映射,如Hibernate和MyBatis等。
四、关键技术1.继承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中,继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
继承可以让类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从而实现数据的复用。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继承通常通过表的关联实现。
子类表通过一个外键与父类表进行关联,从而实现子类与父类的继承关系。
2.封装封装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数据库设计中也同样适用。
封装可以将数据和方法隐藏起来,只对外提供接口,从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在数据库设计中,可以使用视图(View)和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等技术来实现数据的封装。
3.多态多态是面向对象设计的重要特性之一,可以让同一操作作用于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结果。
在数据库设计中,可以通过触发器(Trigger)和函数(Function)等技术实现多态。
触发器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不同的操作,函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返回不同的结果。
五、案例分析以一个简单的学生和教师管理系统为例,说明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和实现过程。
1.需求分析该系统需要实现学生和教师的管理功能,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基本信息管理、课程安排和考试成绩管理等。
面向对象编程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编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面向对象编程的方式,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加深对面向对象编程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应用技巧。
二、实验内容1. 设计学生类(Student):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以及相关操作(添加信息、修改信息、删除信息等)。
2. 设计班级类(Class):包括班级的基本信息(班级编号、班级名称等)以及与学生类的关联关系(一个班级包含多个学生)。
3. 设计主程序类(Main):用于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和操作,包括添加学生、删除学生、修改学生信息、查询学生信息等功能。
4. 编写测试用例:对设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测试,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实现预期功能。
三、实验步骤1. 设计学生类(Student):首先确定学生类的属性和方法,定义学生类的成员变量(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以及成员方法(添加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查询学生信息等)。
2. 设计班级类(Class):确定班级类的属性和方法,包括班级编号、班级名称以及一个包含学生信息的集合,设计班级类与学生类的关联关系。
3. 编写主程序类(Main):在主程序类中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功能,通过用户输入选择对学生信息的操作,调用学生类和班级类中的方法实现相应功能。
4. 编写测试用例:设计多个测试用例,分别测试添加学生、删除学生、修改学生信息等功能,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运行并实现预期功能。
四、实验结果分析经过测试,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实现预期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主程序类对学生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操作界面友好,操作流程清晰,便于用户操作和管理学生信息。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理解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和概念,掌握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应用技巧,提升了对Java编程语言的熟练程度。
面向对象编程具有代码复用、维护方便和高扩展性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的编程思想。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面向对象编程,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面向对象数据库(Object-Oriented Database,简称OODB)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和操作面向对象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不同,面向对象数据库以对象为中心,将数据和操作进行封装,并支持面向对象的继承、多态等特性。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一、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1. 对象模型设计:在设计面向对象数据库时,首先需要进行对象模型设计。
对象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进行抽象和建模的过程。
设计者可以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或其他建模工具来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包括继承、关联和聚合等。
2. 类定义:在面向对象数据库中,数据存储在对象中,而对象定义了用于访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
因此,设计者需要定义和声明对象的类。
类定义包括属性(数据成员)和方法(行为)。
3. 对象标识和唯一标识符:为了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对象,需要为每个对象定义一个唯一标识符(Object ID)。
对象标识符可以是数字、字符串或其他形式的数据。
在数据库的设计中,需要确保每个对象都有唯一的标识符。
4. 继承与多态:面向对象数据库支持继承和多态的特性。
继承是指一个类从另一个类派生而来并继承其属性和方法。
多态是指同一操作用于不同对象时能产生不同的行为。
设计者需要考虑如何在面向对象数据库中实现继承和多态的功能。
5. 数据一致性:面向对象数据库包含了多个对象,对象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和约束。
为了保持数据的一致性,设计者需要定义适当的关联和约束条件,并确保这些条件得到满足。
二、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实现方法1. 数据存储:在面向对象数据库中,数据存储在对象中。
设计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和索引结构来支持对象的快速存取。
常见的数据存储结构包括堆、哈希和B树等。
2. 数据查询和操作:面向对象数据库支持丰富的查询和操作语言。
设计者需要为数据库选择合适的查询语言和操作接口。
常见的查询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查询语言(如OQL)和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C语言实现面向对象设计
C语言实现面向对象设计C语言是一种过程式编程语言,它并不直接支持面向对象的设计。
但是,通过一些技巧和约定可以在C语言中实现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式。
面向对象的设计主要包含了封装、继承和多态三个概念,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如何在C语言中实现这三个概念。
1.封装:封装是面向对象设计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将数据与操作数据的函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即对象。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结构体来实现封装的效果。
结构体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在一起,并通过函数来操作这些数据,模拟对象的概念。
```c//定义一个结构体来表示一个人的信息typedef structchar name[20];int age;} Person;//定义一个函数来创建一个人的实例Person* createPerson(char* name, int age)Person* person = (Person*)malloc(sizeof(Person));strcpy(person->name, name);person->age = age;return person;//定义一个函数来输出一个人的信息void printPerson(Person* person)printf("Name: %s, Age: %d\n", person->name, person->age);int maiPerson* person = createPerson("Alice", 25);printPerson(person);free(person);return 0;```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通过创建一个结构体`Person`来封装一个人的信息,然后使用`createPerson`函数来创建一个`Person`对象,并使用`printPerson`函数来输出对象的信息。
2.继承:继承是面向对象设计中一个很有用的特性,它允许一个对象继承另一个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与实现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与实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编程语言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就是其中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以及实现方式。
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1. 早期的面向对象编程早期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是模拟面向对象编程的语言,例如Simula和Smalltalk。
Simula是第一个支持类和子类概念的语言,它被开发出来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在模拟船只运行和停靠方面进行研究。
Smalltalk是第一个完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被设计为支持图形用户界面。
2. C++语言C++是一种跨平台的编程语言,它继承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并引入了类、封装、继承和多态等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
C++是一种比较流行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在游戏制作、桌面软件和嵌入式系统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3. Java语言Java是由Sun公司开发的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它基于C++语言,并且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
Java在很多方面都比C++更好用,例如它支持垃圾回收、自动内存管理、跨平台等特性。
Java很流行,很多大型企业都使用它来开发软件。
4. Python语言Python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它容易学习,语法简单,支持面向对象编程。
Python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面都非常流行。
Python的成功得益于其简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也支持很多第三方库和框架。
二、面向对象编程的实现方式1. 类和对象类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种自定义数据类型。
程序员可以在类中定义属性和方法,从而实现数据的封装和功能的实现。
对象是类的实例,它包含了类中所有的属性和方法。
对象可以被创建和实例化,从而实现对类的使用。
2. 继承继承是一种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特性。
它允许程序员创建一个新类,该类从已经存在的类中继承了属性和方法。
在继承过程中,程序员可以重写已经存在的方法,或者定义新的属性和方法。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必不可少的技术。
其中一个主要的数据库类型是关系型数据库,这种数据库使用表来存储数据。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需要以更灵活和更高效的方式储存和处理。
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因此应运而生,它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存储数据。
本文将介绍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
1. 概述相比于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们可以更好地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比如Java,Python和C++等。
其次,它们可以在对象之间建立更自然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更简单地管理和操作数据。
另外,由于对于每个特定类型的对象都有一个特定的类来定义,所以数据的类型可以更具体和精准。
1.1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实例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一个实例是Zope Object Database (ZODB),它是用于Python 语言的对象数据库。
它允许用户将Python对象直接存储到数据库中,这意味着可以完全避免转换为表的过程。
另一个例子是Versant Object Database,这是一个可用于C++和Java语言的对象数据库。
2.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设计面向对象数据库可以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困难的过程,因为它涉及到如何将对象转化为数据模型的问题。
不过,使用现代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这个过程。
以下步骤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面向对象数据库:2.1 确定对象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将在数据库中存储哪些对象。
这通常需要一些领域知识和分析,因为我们需要知道在该领域中哪些对象是重要的并需要存储到数据库中。
2.2 创建类和属性然后,我们需要为每个重要的对象创建一个类,并为该对象定义相关的属性。
这些类和属性通常需要编写程序语言,并将其映射到数据库中的表。
2.3 建立对象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需要建立对象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能需要为某些对象的关联属性添加关联关系。
这些关联关系需要在数据库的表中建立外键。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范式接口设计与实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范式接口设计与实现第一章概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其中的重点是使用类和对象来组织和管理数据和功能。
接口设计是OOP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定义了一个类可以向外部提供的方法和数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接口设计的原则、标准以及如何实现它们。
第二章接口设计原则2.1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类应该遵循单一职责原则,意味着一个类只应该有一个负责区分其他类的职责。
接口设计中,单一职责原则可以使接口的用途更加清晰,减少了接口的多余功能。
2.2 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开闭原则意味着软件应该对扩展开放,但对修改关闭。
在接口设计中的应用为,当需要新增功能时,应该考虑添加新接口来扩展而非修改已有接口。
2.3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里氏替换原则指出,任何子类型都应该能替代其超类。
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接口设计中,即实现了某个接口的类应该能够完全替代该接口的引用方法。
2.4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接口隔离原则认为,一个类应该只依赖于它需要的方法,而非依赖于整个接口。
在接口设计中,应该尽量拆分出不同的接口,以便于强制只依赖必要方法的类使用。
2.5 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依赖倒置原则表明,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它们应该共同依赖于抽象。
在接口设计中,这意味着写出接口以及其他较高层次的代码应该基于抽象、定制化的低层次代码。
第三章接口设计标准除了设计原则以外,接口设计也需要一些需要考虑的标准。
接口设计的标准旨在保证接口易于使用、可读性高、提供良好的错误处理和避免常见的漏洞。
3.1 命名规范命名规范是为了使接口易于理解和方便使用。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库,它具备了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特点,并将面向对象的技术应用在数据库设计中,为开发人员带来了更加方便、简洁、高效的编程方式。
本文将介绍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一、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数据模型,它将数据存储在一个对象库中。
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相比,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更能够反映出现实中的复杂对象关系。
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中,需要对对象进行良好的分类,找出其中的关系,并建立对象之间的联系。
因此,正确地分类和建立对象的联系是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
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中,我们需要先定义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由此建立对象间的联系。
属性可以是类似于关系数据库中的字段,而只要是对象内部的数据,就可以定义为属性。
方法就相当于面向对象程序中的函数,在调用方法时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建立一个对象之前,需要采取的关键步骤是确定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例如,在一个银行账户系统中,我们可以定义一个账户对象,它有账户号、姓名、余额等属性,有存款、取款、转账等方法。
在确立好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之后,就可以建立相应的类,以及构建对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二、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实现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关系映射(Object-Relational Mapping, ORM)和数据库缓存(Object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ODMS)。
ORM是一种通过映射数据库关系的方式将Java对象存储到关系型数据库中。
ORM技术将领域对象映射到关系型数据表上,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像访问Java对象一样访问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
ORM技术的优点在于Java程序员不再需要编写SQL代码,这样大大降低了模块之间的耦合性。
ODMS技术是一种以对象作为数据储存的技术,它消除了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中的表之间的联系。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建模与实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建模与实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方法论,它通过抽象、封装、继承、多态等概念来构建程序,能够使得程序更加模块化、灵活、易于维护和扩展。
在OOP中,建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问题、设计程序结构和功能,减少错误和代码冗余,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
本文将从建模和实现两个方面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建模在OOP中,建模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概念、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抽象出来,转化为程序中的类、属性、方法和继承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简洁的程序模型。
建模是OOP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开发高质量软件的重要保证。
下面我们将讲述OOP建模的五个关键步骤。
1.确定系统的需求在开始建模之前,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即要开发的系统的功能、性能、用户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明确了系统需求,才能从宏观上设计出合理的程序结构和功能。
2.抽象问题空间抽象是指从事物中提取出其重要的特性和关系,忽略掉不相关的细节和差异。
在建模过程中,应该从问题领域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将它们转化为程序中的有意义的实体和关系,忽略掉不必要的细节和冗余。
抽象是建模的关键步骤,它需要开发人员具备良好的业务理解和模型设计能力。
3.定义类和对象类是一个抽象的模板,它描述了一个对象的特征和行为,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单元。
一个类由属性和方法组成,属性描述了对象的静态信息,方法描述了对象的动态行为。
对象是类的实例,它具有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并且具有自己的唯一标识符和状态。
通过定义类和对象,可以清晰地描述问题空间中不同实体的关系和行为,为程序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
4.建立继承关系继承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一种重要特性,它允许程序员从现有类中派生出新的类,并扩展或重写其功能。
继承可以有效地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和扩展性,减少程序中的重复代码和冗余。
第11章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实现一、填空题(30小题)1、类型一致性原则
第11章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实现一、填空题(30小题)1、类型一致性原则要求子类S必须满足6个限制条件:( )、( )、( )、( )、( )和( )。
答案:S的状态空间(State-space)必须与T的状态空间一致(但S可以拥有额外空间以延伸T的状态空间)、在S和T的共享空间中,S的状态空间必须等同于或位于T的状态空间之内。
对于T的每一操作(如T.叩),S覆盖或重定义为S.op,则:S.Op必须与T.op名称相同、S.op的形式函数原型的参数必须与T.op的形式函数原型的参数表一一对应、S.op 的前置条件必须等同于或弱于T.op的前置条件、S.op的后置条件必须等同于或强于T.op 的后置条件2、类的实例化是( )。
答案:对象3、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构造叫做( )。
答案:消息4、闭合行为原则是指:( )。
答案:在基于类型/子类型层次结构的继承层次结构中,类C的任何对象操作的执行,包括从C的超类继承的所有操作应满足C的类不变式5、类型( )对于创建类库的类层次结构至关重要。
答案:一致性原则6、输出端是指( )。
答案:通过一个给定程序的多行代码来测量引用其他程序的次数7、不同应用中信息共享的这种机制和构造是通过( )来实现的。
答案:类库8、类型一致性设计原则可表述为( )。
答案:如果S为T的真子类型,则S必须与T一致,即类型S的对象可以出现在类型T的对象所需要的任何环境中,并且当该对象的任何获取操作执行时,仍能保持其正确性9、耦合性用来度量( )。
答案:程序之间联系的次数和强度10、没有经过封装的原始代码规定为( )封装。
答案:0级11、一个( )可以具体实现为多个类,每个类又包括自己独特的内部设计。
答案:类型12、受限关联由两个类和一个( )组成。
答案:限定词13、类具有属性,描述类的属性用( )。
答案:数据结构14、一个标准的面向对象系统包含的类通常来自于4个主要领域:( )。
(1)基础领域包含了( )。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原理及实践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原理及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OOP)是目前程序设计领域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设计方法,伴随着软件开发的日益复杂,我们需要高效的方法来管理和维护软件的复杂性。
在OOP中,一切皆为对象,对象是根据类定义而创建的。
类定义了一组属性和行为,对象是类的实例,拥有这些属性和行为。
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组织代码,提高代码重用和可维护性。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三大特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三大特征分别为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是指将数据和行为打包到一个单元(class)中,通过访问权限限制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继承是指通过已有类派生出新的类,子类继承父类的所有属性和行为,同时可以添加自己的属性和行为,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代码的重复性。
多态是指同一行为对于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多态的实现方式有重载、重写和向上转型等。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分析(Object Oriented Analysis, OOA)是一种软件工程方法,是软件设计中的第一步,它主要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描述系统中的对象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面向对象设计(Object Oriented Design, OOD)是软件设计的第二步,它主要是在OOA的基础上,根据系统需求,定义系统中的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
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中,主要有以下步骤:1. 需求收集和分析:通过与用户沟通,理解用户的需求,收集和分析需求。
2. 建立用例图和场景描述:从需求中抽取功能点,建立用例,同时描述用例的详细场景。
3. 建立类图:根据用例图和场景描述,建立类图,描述类之间的关系和属性。
4. 设计框架和结构:根据类图,设计系统的框架和结构。
5. 编写代码:在完成以上步骤后,编写代码实现系统。
面向对象实践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很多编程语言来实践,较为常见的有Java、C++、Python等。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各种编程语言的特点和优势,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面向对象实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 (1)将面向对象设计的结果
所选择的语言应该具有丰富的类库和方便的开发环境。 10
(4)其它因素
选择一种面向对象语言时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语言的难 易程度,使用语言期间可以提供的技术支持,能提供给开发人 员使用的开发平工具、开发平台;所选语言对机器性能和内存 的需求;集成已有软件的容易程度等。 二、程序设计风格 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包括传统的程序设计风格,也包括为 适应面向对象方法而必须遵守的一些规则,主要包括(1)提 高可重用性;(2)提高可扩充性;(3)提高健壮性。
所有属性和方法,但是当逻辑上不存在一般--特殊关系时,
为了重用已有的代码,可以使用委托机制。 (4)把重用代码封装在类中 可以将一些可重用的软件包封装在类中,来实现重用。
15
2、提高可扩充性 提高程序的可扩充性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准则: (1)将实现策略封装 将类的实现策略(描述属性的数据结构及修改属性的算法) 封装起来,对外只提供公有的接口,以利于今后的修改和扩充。 (2)不要用一个方法遍历多条关联链
6
7、效率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效率并不低,主要原因如下(1) 早期大多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是编译型的;(2)类库中提 供了效率很高的基本数据结构类;(3)优化了动态联编实现多 态性时查找过程。 8、持久保持对象
选择面向对象语言时要考虑怎样将存储对象的问题,因为
长期保存数据的原因如下: (1)实现不同程序之间传递数据;
为了提高可重用性,通常将策略和实现分开。
13
(5)全面覆盖 处理过程要全面覆盖输入的数据,不仅对正常值可以处理, 而且对极限值、界外值等都有响应。
(6)尽量不使用全局信息
尽量降低方法与外界的耦合程度,不使用全局信息。 (7)利用继承机制 使用继承机制是实现共享和提高重用程度的主要途径。 (1)调用子过程 把公共代码分离出来,构成一个被其它方法调用的公用方 法,是实现代码重用的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通常可以在基 类中定义这个公用方法,供派生类中的方法调用。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实践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实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件开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已经成为了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设计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以对象为中心,将实体的抽象化作为核心思想,利用类、继承、多态等概念,来描述系统中的各种实体对象及其相互关系。
采用这些概念,可以将系统中的复杂对象进行有效地分解,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为特性进行描述,然后将这些描述用软件工具来实现。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软件开发工程学科中的基础概念。
下面,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来介绍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实践。
一、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在进行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时,我们需要尊重一些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可以提高我们软件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SRP)这一原则也叫“单一功能原则”。
它指出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单一的职责。
也就是说,一个类只应该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SRP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2、开闭原则(OCP)这一原则指出“开放-封闭”原则。
软件的设计应该是开放扩展的但是封闭修改的。
换句话说,对于那些高度可变的需求,我们应该保持系统的灵活性以使之适应这些变化,但是我们不应该去打破那些已经运作良好的模块。
3、接口隔离原则(ISP)这一原则指出,应该为每一个客户端定制一个接口,而不是为一个类定制一个庞大而臃肿的接口。
这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4、依赖倒置原则(DIP)这一原则指出,应该依赖于抽象而不是具体的实现。
通过DIP原则,我们可以减小不同模块之间的关联度,从而提高系统的模块化程度。
二、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是建立在设计模式之上的,设计模式可以视为软件设计界的调配图谱。
在面向对象软件设计中,有很多模式可以提高我们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设计与实现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设计与实现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以对象为基本单位的编程范式,它通过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机制,使得软件开发变得更加模块化、灵活和可扩展。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设计与实现是为了支持这种编程范式而建立的程序设计语言。
在设计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和消息传递。
首先,类是面向对象编程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类描述了一组具有相同特征和行为的对象。
在设计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时,需要考虑如何定义和实现类以及如何支持类的继承和多态。
其次,对象是类的实例。
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
在设计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时,需要考虑如何创建和管理对象,以及如何支持对象之间的交互和通信。
封装是指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类内部,使得外部无法直接访问和修改。
封装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时,需要考虑如何提供封装机制,并确保数据的私有性和方法的访问控制。
继承是通过扩展已有类,创建新的类的过程。
继承可以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在设计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时,需要考虑如何支持继承,并解决继承带来的问题,如方法重写、父类引用的子类实例等。
多态是指同一个操作可以作用于不同类型的对象,并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进行不同的操作。
多态可以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读性。
在设计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时,需要考虑如何支持多态,并提供动态绑定和虚函数机制。
消息传递是面向对象编程中对象之间交互的基本方式。
对象通过发送消息来请求执行某个操作或获取某个信息。
在设计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时,需要考虑如何支持消息传递,并提供消息的处理机制。
在实现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时,需要考虑不同的编程范式和编译器技术。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可以基于解释器或编译器来实现。
解释器可以直接执行源代码,而编译器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码或字节码,然后再执行。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设计和实现还需要考虑语言本身的语法和语义。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一、引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以对象为基础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成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程序的功能。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二、实验目的1. 熟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3. 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验内容1. 设计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2. 实现图书的增删改查功能;3. 设计并实现图书管理系统的类结构;4. 编写测试代码,验证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
四、实验步骤1. 设计图书管理系统的类结构:a. 创建一个Book类,包含图书的属性(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和方法(借阅、归还等);b. 创建一个Library类,用于管理图书馆的图书,包含添加图书、删除图书、查找图书等方法;c. 创建一个User类,用于表示图书馆的用户,包含借书、还书等方法;d. 创建一个Main类,作为程序的入口,用于测试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
2. 实现图书的增删改查功能:a. 在Book类中实现图书的增删改查方法;b. 在Library类中调用Book类的方法,实现图书的增删改查功能。
3. 设计并实现图书管理系统的类结构:a.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图书管理系统的类结构,包括Book、Library和User 类;b. 在每个类中定义相应的属性和方法,实现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
4. 编写测试代码,验证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a. 在Main类中创建图书馆和用户对象;b. 调用相应的方法,测试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c. 检查输出结果,确保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正常运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
该系统具备图书的增删改查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借书和还书操作实现对图书的借阅和归还。
经过多次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功能正常。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及其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被广泛应用在软件开发领域中。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建模,将程序中的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个类中,并通过类的继承、多态等特性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扩展。
本文简要介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将程序中的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的编程方法。
在OOP中,数据和操作被组成一个类,类就像一个工厂,可以产生多个实例对象。
每个实例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实例对象可以通过调用类的方法来完成对属性的操作。
同时,在OOP中,可以通过继承、多态等特性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扩展。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最基本的是类的定义。
类的定义分为属性和方法两个部分,其中属性定义了类的成员变量,每个成员变量有一个类型和一个变量名。
方法定义了类的成员函数,成员函数包括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和其他成员函数。
构造函数是类的初始化函数,析构函数是对象销毁时调用的函数,其他成员函数就是实现类功能的函数。
类的定义完成后,通过创建实例对象来使用类的属性和方法。
继承是OOP的另一个重要特性。
继承是指从已有的类派生出新的类,新的类继承了原有类的所有特性,还可以添加自己的特性。
在继承关系中,已有类被称为父类或基类,新派生的类被称为子类或派生类。
子类可以直接使用父类的属性和方法,也可以重写父类的方法,实现自己的功能。
多态是OOP的另一种特性,它关注的是对象的行为。
多态是指同样的消息会被不同的对象以不同的方式响应。
多态常见的实现方式是虚函数和抽象类。
虚函数指的是在基类中定义虚函数,在派生类中进行重载,编译器在运行时根据实际对象类型来调用正确的函数。
抽象类是指只定义接口而不实现具体功能的类,派生类必须实现其接口。
通过多态,可以更好地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扩展。
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设计与实现
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设计与实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编程语言作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
在编程语言的设计与实现中,面向对象编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它将数据和操纵数据的方法封装在一起,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将会深入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设计与实现。
一、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编程,简称 OOP,是一种软件设计方法,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概念:封装、继承和多态。
其中,封装是将数据和数据的操作方法封装在一起,在类的内部实现,外部无法直接访问,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继承是一种从已有类 derive(继承)出新类的方式,使新类能够重用原有类的代码,简化了代码的编写。
多态则是同一方法在不同的对象上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面向对象编程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隔离了软件的各个部分,减少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
二、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的设计和实现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类和对象: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将数据和数据的操作方法封装在类中,并创建对象来使用这些数据和方法。
2. 继承:支持类的继承,可以便于代码的复用和维护。
3. 多态:支持多态,同一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
4. 封装: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数据和方法都是封装在类内部的,外部无法直接访问,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还有很多高级的特性,例如:1. 抽象类和接口:可以定义抽象类和接口,用来规范和约束子类的实现。
2. 泛型:支持泛型编程,提高了代码的可重用性和类型安全性。
3. 反射:支持反射机制,能够在运行时动态地获取和使用对象的信息。
4. Lambda 表达式:支持 Lambda 表达式,使得代码更加简洁、易读。
5. 并发编程:支持并发编程,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响应能力。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一、引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的编程范式。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解,并掌握其基本概念和技巧。
二、实验目的1. 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思想;2. 掌握类、对象、继承、封装、多态等面向对象的核心概念;3. 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程序。
三、实验过程1. 设计类和对象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实现一个简单的学生管理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学生类(Student),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学号等属性,并定义相关的方法,如获取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等。
然后,我们创建多个学生对象,模拟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多个学生。
2. 继承和多态为了进一步理解继承和多态的概念,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教师类(Teacher),继承自学生类。
教师类除了继承学生类的属性和方法外,还可以定义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方法。
通过创建教师对象,我们可以看到继承和多态的效果。
3. 封装和访问控制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封装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我们可以将学生类的属性设置为私有(private),并通过公有(public)的方法来访问和修改属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护属性的安全性,同时提供统一的接口供外部使用。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学生管理系统。
我们可以创建学生对象,并通过调用相关方法来获取和修改学生的信息。
同时,我们还实现了教师类,通过继承和多态的特性,我们可以灵活地使用学生和教师对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程序,我们掌握了类、对象、继承、封装、多态等核心概念,并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概念来设计和实现面向对象的程序。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具有很多优点,如代码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
通过合理地设计类和对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第7章-实用软件工程(第4版)-陆惠恩-清华大学出版社
7.5.4 面向对象设计的启发规则
1.设计结果应该清晰易懂 2.一般—特殊结构的深度应适当 3.设计简单的类 4.使用简单的协议 5.使用简单的服务 6. 把设计变动减到最小
《实用软件工程(第3版)》 陆惠恩编著
13
7.6 面向对象系统的实现
7.6.1 选择面向对象语言
1. 选择编程语言的关键因素 2. 面向对象语言的技术特点 3.选择面向对象语言的实际因素
《实用软件工程(第3版)》 陆惠恩编著
10
4 、 画状态转换图
【例7.5】分别画出旅馆管理系统中旅客和床位的状态转换图。
《实用软件工程(第3版)》 陆惠恩编著
11
7.4 建立功能模型
确定输入、输出值 画数据流图 定义服务
7.5 面向对象设计
7.5.1 系统设计
1. 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 2.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 3.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 4. 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 5.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
7.7.2 面向对象的测试步骤
1、制定测试计划 2、设计测试用例 3、实现测试构件 4、集成测试 5、系统测试 6、测试评估
《实用软件工程(第3版)》 陆惠恩编著
15
第7章 小结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将数据和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不强调分析与设计之间的严格区分。 面向对象分析
1、发现对象 2. 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 3.划分主题 4.编写脚本、建立动态模型 5.建立功能模型
《实用软件工程(第3版)》 陆惠恩编著
3
7.2.3 确定类的相互关系
1. 类的一般-特珠关系
《实用软件工程(第3版)》 陆惠恩编著
4
2. 聚集关系
“整体—部分”关系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设计与实现
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设计与实现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设计与实现涉及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原则来设计和实现软件系统。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开发方法,在大多数软件项目中都能找到其应用。
本文将介绍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探讨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设计与实现关注软件系统的模块化、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面向对象的设计通过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对象,每个对象都具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来实现系统的模块化。
通过定义对象之间的关系和交互,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
面向对象的方法借用现实世界的概念和思维模式来设计软件系统,使得系统更易于理解、修改和扩展。
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设计与实现中,有几个核心原则和概念需要注意。
首先是封装性。
封装是指将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个对象中,只通过对象的公开接口来访问和修改数据。
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降低代码的耦合度。
其次是继承性。
继承是指一个类可以从另一个类继承属性和方法,并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的功能来扩展类的行为。
继承可以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最后是多态性。
多态是指一个对象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具体表现为同一个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行为。
多态性可以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几个阶段。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然后是系统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需要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并进行详细的对象设计。
接下来是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根据设计文档编写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
最后是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将不同模块的代码进行集成,并进行整体测试,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达到预期。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原则和过程,还有一些常用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模式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设计和实现软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析考察用户 2、设计命令层次 1)研究用户交互的意义及准则 如果已建立的交互系统中已有命令层次,则先研究这个已有的交互界面的意义和准则。 2)建立初始命令层 可以以多种方式提供给用户,如窗口、按钮、下拉菜单、菜单条、可动的图标,等等。 3)细化命令层 为了细化命令层,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排序。在开发命令层时,必须仔细选择不同的操作名称,并把这些名称按一定要求排序,将最有 用的放在前面,或者按习惯的工作步骤排序。 (2)组装。在操作中寻找组装结构模式,这有助于在层次中组织和分离操作。
子系统间交互的形式和交互的信息由接口确定,因此,接口应该简单、明确。
(1)面向对象设计的五个层次、四个部分 面向对象设计模型同样由主题、类-&-对象、结构、属性和服务等五个层次组成,并且 又扩充了问题域(PDC)、人机交互(HIC)、任务管理(TMC)和数据管理(DMC)四个部分。
典型的面向对象设计模型如图3.3.23示。
相对困难些。 (3) 系统组织
将子系统组织成完整的系统有两种方式,即水平层次组织和垂直块组织。 1) 层次组织
层次组织是将子系统按层组织成为一个层次软件系统,每层是一个子系统。上层建立在下层的基础 上,下层为上层提供必要的服务。低层子系统提供服务,相当于服务器,上层子系统使用下层提供的 服务,相当于客户。
图3.3.25 面向对象设计工作内容和步骤
一、问题空间类
是指那些直接从面向对象分析模型设计得到的类,它是使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对问题的求解的 最基本的类,也是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核心类。
利用面向对象分析技术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描述之后,就可以直接将其结果用于问题空间类的 设计,即直接将分析所得到的对象、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联确定为类以及类与类之间的关联, 这些直接从分析结果得到的类就是问题空间类。
不同对象之间耦合是不可避免的。两个对象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时,应该通过类的协议(即 公共接口)实现两个对象相互依赖(耦合),而不是通过类的具体实现细节来描述。
(5) 强内聚
所谓内聚,是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结合得越紧密内聚越强,结合得越不 紧密内聚越弱。强内聚也是衡量设计优良的一个重要标准。在面向对象设计中,内聚可分为下述三 类:
二、用户界面类
是指那些为实现人机交互接口而设计的类,它是使软件系统能够接收用户的命令和能够为用户 提供信息所需要的类。
用户界面类是为了使系统能够与用户进行交互而必须增添设计的类。在实际中,一个软件系统 常常会因为其用户界面使得用户不满意而遭到否定或弃之不用。因此用户界面类的设计是一项既 影响软件系统前途,又需要做耐心细致调查分析的重要工作。尽管在分析过程中已经对用户在用 户界面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仍然必须继续做这项分析工作,必须具体设计确定交 互作用的时间、交互方式和交互技术等。
2) 块组织
块组织将系统垂直地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弱耦合的子系统,一个子系统相当于一 块,每块提供一种类型的服务。例如,图3.3.24示一个典型应用系统的组织结构。
人机交 互控制
应用包 窗口图形 屏幕图形 像素图形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仿真 软件包
(4)设计系统的拓扑结构:构成完整系统的拓扑结构有:管道型、树型、星型等。
2)确定时钟驱动型任务
这种任务在特定的时间被触发执行某些处理。例如,某些设备要求周期性地获得数据或控制, 某些用户界面、子系统、任务、处理器或其它系统也可能需要周期性地通讯。此时就常用到时钟驱 动型的任务。
3)确定优先任务及临界任务
优先任务分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二种,用来适应处理的需要。临界任务是有关系统成功或失败 的临界处理,它尤其涉及严格的可靠性约束。
5)尽量减少要用户记忆的内容 不应该要求用户记下某窗口的信息而用于另一窗口中。 6)易学易用 为用户提供联机学习手册。 7)屏幕生动活泼 屏幕画面看起来能够吸引用户,唤起用户的注意和兴趣。
例如,对于大学教务管理问题,可以先根据对用户的分析设计如下页图所示的用户进入系统的屏 幕。
图示: 用户进入系统屏幕界面
(3)宽度和广度。由于人的短暂记忆局限,命令层次不宜太广太深。以3最为合适。 (4)极小化。尽量少用组合键,极小化用户的击键次数。 3、完成设计
当前由于软件开发工具,特别是可视化开发工具的日益丰富,完成用户界面的具体设计已经是一件 十分容易的事情了,但是在具体设计时不能忽略以下原则: 1)一致性 使用一致的术语,一致的步骤和一致的动作行为。 2)减少步骤 极小化击键次数、使用鼠标的次数和下拉菜单的次数,极小化响应时间。 3)尽量显示提示信息 尽量为用户提供有意义的、及时反馈信息。 4)设置取消操作 用户难免出错,应尽量能使用户取消其错误动作。
4)确定协调任务
当存在三个以上的任务时,就应该考虑增加一个任务,用它来协调任务。协调任务的引入当然 会增加系统的开销,但是引入协调任务有利于封装任务之间的协调控制。使用状态转换矩阵可以描 述该任务的行为。
2、分析任务 设计多任务系统的主要问题是设计人员常常定义太多的任务。原因是为了自己处理时的方便,
以一个字处理系统为例,如下图所示:
图示: 结构化方法设计结果
又例:下图示以及表1~8所示的是大学教务管理问题中的问题空间类。 图示:大学教务管理问题中的问题空间类
表5.1 Class : Student(学生)
数据变量
序号 名称
定义
类型
中文名称 备注
1
ID char(8)
描述型 学号
2
Name char(24)
[补充]:
概括地说,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采用面向对象设计 (OOD)技术进行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工作, 它将问题的解决方案表述为:
类+关联
的形式,其中,类包括问题空间类、用户界面类、任务管理类和数据管理类,是从设计的角度出发 对问题解决方案中的对象的抽象和描述,关联则用于描述这些类和类之间的关系。
因此,面向对象设计工作主要包括问题空间类、用户界面类、任务管理类和数据管理类的设计, 具体工作内容和步骤如图3.3.25所示。
4
PutApplication ()
NULL 回答
5
Note ("message" )
NULL 通知
6 ChangePassword (NewPassword, OldPassword) NULL 修改
表5.2 Class : Graduate(研究生) 表5.3 Class : UnderGraduate(本科生) 表5.4 Class : RegisterRec(注册记录) 表5.5 Class : Course(课程) 表5.6 Class : GraduateCourse(研究生课程) 表5.7 Class : UnderGraduate(本科生课程) 表5.8 Class : SelectCourse(选课单)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是属性和服务的封装体,这就实现了信息隐藏。类结构分离了接口与实现, 类的属性的表示方法和操作的实现算法,对于类的用户来说,都应该是隐藏的,用户只能通过公共接 口访问类中的属性。
(4) 弱耦合
所谓耦合,是指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的依赖关系。依赖关系越多耦合度越强,依 赖关系越少耦合度越弱。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是最基本的模块,不同对象之间相互关联的依赖 关系表示了耦合度。衡量设计优良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弱耦合,弱耦合的设计中某个对象的改变不 会或很少影响到其他对象。
因此,为了设计任务管理类,首先必须从所设计的系统有关类中找出需要并发进行的操作和那 些与特定运行平台有关的操作,然后再对它们进行分析设计
1、确定任务类型
1)确定事件驱动型任务
某些任务是由事件驱动而执行的。这种任务可能负责与设备的通讯,与一个窗口或多个窗口、 其它任务、子系统、其它处理器或其它系统的通讯。
但是这样做就增大了整个设计的技术复杂度,并且不容易理解。因此,在进行任务管理类的具体 设计前,必须仔细分析和选择各个任务,尽量使得任务的数目降低到最少。
3.系统分解与组织 面向对象设计同过程设计一样,自顶向下进行功能分解。在设计比较复杂的应用系统时,将系
统分解成若干个比较小的部分,再分别设计每个部分。这样既简化了应用系统,又降低了设计的 难度,并有利于实现和维护。
系统是根据功能来分解的,我们将系统分解的各个部分(即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称为子系统。
面向对象设计及实现
1.面向对象设计的设计准则 (1) 模块化
模块化是软件设计的重要准则。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将对象定义为模块。对象把数据结构和 作用在数据上的操作(方法)封装起来构成模块。对象是组成系统的基本模块。 (2) 抽象
类是一种抽象数据类型,在该数据类型之上,可以创建对象(类的成员)。类包含相似对象的共同属 性和服务,它对外定义了公共接口,构成了类的规格说明(即协议),供外界合法访问。 (3) 信息隐藏
然后,根据针对该用户界面和大多数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环境所提供的可重用类设计相应的用 户界面类,设计结果如下页图所示。
图示:大学教务管理问题的部分用户界面类和问题空间类
其中,Window、EditField、StaticField和Button等类 一般可从开发环境提供的类库中通过 继承重用获得,需要进一步做的设计工作主要是设计有关与问题空间类和任务管理类进行通讯的操 作。例如需要为OKButton类设计一个向问题空间类中的Student类发送检验消息的操作。
主题层 类-&-对象层
结构层 属性层 服务层
人 机 界 面 HIC
问 题 论 域 PDC
任 务 管 理 TMC
图3.3.23 典型的面向对象设计模型
数 据 管 理 DMC
(2)子系统间的交互方式 在应用系统中,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客户/服务器关系和同等伙伴关系两种。这两种关系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