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步:添加勾连,浓缩成文 把标画圈点和提取的文字进行前后勾 连,适当添加关联词,形成一篇逻辑 较为通顺的简易小短文(原文本的浓 缩版)
如何“把握主旨”?
①抓标题与文体
②抓“文眼” 1.从重点句 段上找突破
③思路
④线索
⑤抓文中表现作者 情感的议论、抒情 性的句、段
2.从写 作材料(题 材)上看作 者用什么来 表达感情, 以此来把握 文章的主旨。
第一步:化整为零,标画圈点 以自然段落为单位,标画圈点领起句 段、过渡句段,标志事件阶段过程的 时间词,标志段落之间语意因果、转 折、并列的关联词,标志层次的总分 词语,段落间的指代词,段落中心句, 表达主旨的议论抒情句段。
第二步:化零为整,合并提取
合并,对总分段落、前后因果段落、 前后并列段落合并归纳,形成几个层次。 提取,以层次为单位,提取主体内容。 一般截取原文语句加以组合。
考点四: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考点五: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附:赏析技巧
构成散文的材料作用如下:
人、事、物、景本身的描写——揭示散 文的神(品德、道理、志向、情感) 他 人、他 物 的 描 写——对比或类比, 形成反衬或正衬 环 境 描 写——渲染气氛、衬托中心, 烘托形象
考点二: 理解/赏析重要句子/段的含义和作用
1、能揭示文意的句子/段 文中写“一个白了头发的老人”这段文字,有 什么用意?(4分) 2、表现作者观点态度或感情的句子/段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该早荒芜了,记忆中的一团绿色。(3分) (2)窗纸绿了,我的心也给绿色浸湿了一层。 (3分)
(7)联想想象。它是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 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有两种,人们在自己 的头脑中再现曾体验过的事物的形象,叫再造想象; 人们根据已有的形象和体验,设想出自己没有直接见 过的形象,叫创造想象。
悬念: 引起读者对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感知作用。 照应: 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 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伏笔: 将对下文的内容作暗示,在相宜作呼应,使情节发展合理,主读者 感到妙趣。 突出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表达方式 —— ①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 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 表达效果。 ②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景物、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特点,烘托人物,渲染 氛围,烘托主题。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 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主体事物。 正面描写: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白 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 体,化冗长为简洁,用来描绘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 生动,用来说明道理,能让道理通俗易懂。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增强想象力。 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满论 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 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反问:表达鲜明,加重语气作用。 设问: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 主题。
表达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叙、
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 如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 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表现手法(如铺垫、对比、象征、烘托、 人称、想象、联想、引用、情景交融 等) 重要的谋篇布局的方法(如线索、顺序、 过渡、悬念、照应、详略、呼应)
4、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段 站上去往南望,土地猛然间改变了颜色:河北 是黑色的原野,河南是苍黄的土地。秋天, 万亩高粱在河南成熟,像血像火又像豪情。 采集高粱米的鸽子们的叫声竟然如女人的悲 伤的抽泣。但现在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寒冬, 大地沉睡在白雪下,初升的太阳照耀,眼前 便展开了万丈金琉璃。 请对文中第三段划线处文字作简要赏析。
(2)文章多次写到“骆驼”“跋涉”,有什么寓意? 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4分)
例、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 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 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 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 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 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我不知道这可就是著名的山阴道? 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 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 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 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 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 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 《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 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 打碎! 湖南高考《在山阴道上》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
有wk.baidu.com方法:
快速读懂
理顺思路,提取勾连,浓缩成文思路:
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 路径、脉络。散文的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 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散 文的形散使得这个有条理的思维过程有些 模糊。读懂散文就是要把这个连贯的思维 过程梳理出来。思路梳理出来了,文意也 就明白了。 强化散文的思路梳理,是散文阅读化难 为易、准确解题的前提。

③叙述人称的技巧: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感情。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能使读者 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 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能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第二人 称在表现情感方面更具有震撼力。如“我”向 “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 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 了。)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 地反映客观内容。) ④议论的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 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⑤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开头能
3、含义丰富、能引人思考的句子/段 (1)这些人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对时间的交待和对生活 惘然的品味。 (2)你曾经反感的,或者隔阂的,在多年之后,也许 会成为最亲近的。 (1)只有通,才有一种博大的仁爱,仁爱而不博大, 就算不得真正的仁爱。(3分) (2)为了阻止糟践,我们有时也要高声断喝,甚至施 行惩罚,但这全然是出于对生命群体的慈悲。(3分) 答案:(1)只有把柔弱的躯体同与生命群落密切相关 的社会与自然一一联系起来,通彻中外、上下以及人 我之后,那才是一种至情、至爱、至理的仁爱。(2) 作为渺小生灵的人能“修得同船渡”,的确不易,所 以我们要努力维护人生百年的和平,和谐共处,惺惺 相惜,对破坏人类和平、和谐的事情,要敢于阻止并 与之斗争。
①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 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②寓情于物(托物言志) — —通过对所写之 “物”的分 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③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 “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 情
3.从写作背景及作家的思想发展 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考点一、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例:曾经是一片具有磁石般吸引力的土地,吸引 着汤显祖以七十高龄仍扶仗前来,留下“一生痴 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千古绝唱。 问题:“扶杖”一词有什么含义?
答题常见的错误和对策
(1) 似是而非。对策:尽可能利用原文,留意关 键词。 (2) 遗漏要点。对策:瞻前顾后,宏观把握。全面 筛选信息,同质的合并,异质的分立。

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 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 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 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 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 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4)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烘托出主体 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 “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5)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 事件等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反复、排比)的 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6)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 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 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 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渲染:
象征: 引申事理,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扬抑: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小中见大,表现人、事的本质。
以小见大: 铺垫:
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可以限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 关注。 虚实结合: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 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布局谋篇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 前后呼应→伏笔照应→制造悬念→照应开头→ 总结上文→卒章明志→详略主次。 文章或段落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 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 比;④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 文章或段落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④ 照应上文,转换话题。 文章或段落结尾-―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 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应 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⑥言已尽而意无 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记叙 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 晰的了解(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 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议论 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篇, 画龙点睛的效果。 说明 (列数字: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画图 表 :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下定义 :科学准确地解 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分类别 :使说明条 理清楚)。 描写 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 动形象(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 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 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 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抒情 则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含蓄隽永,令人回味,烘托作品的主题,给 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空间)。 此外,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通常能
散文的基本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
(1)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 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 下文。 (2)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 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首尾呼应使结 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
(3)伏笔。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 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 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考点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绝不辜负春天》文中米勒的三幅画给作者的感受是 什么?三幅画又分别给作者什么样的不同感受? 《绿》作者在“这二十年头上”浮想联翩,心情既矛 盾又有微妙的变化,请勾勒出这种变化的 轨迹。 (5分) 《旷野》文章以“旷野”为线索,联想到了哪几件事? 这样写有何用途?(6分) 《后门大街》概括后门大街的那些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