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区域电网规划与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区域电网规划与设计1 设计任务书区域电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1.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如图1所示(距离单位为km)。
图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2.距离L1=150kmL2=120kmL3=110kmL4=100km3.发电厂技术参数表1-1火电厂技术参数火电厂 A 额定功率因数ecos装机台数、容量(MW)125MW×3 0.90 50MW×4 0.85 25MW×4 0.80A112131 L1 L3L2L444.负荷情况表1-2 负荷情况荷为500MW,装机容量为525MW,要求发电厂在最大综合负荷时向系统提供有功功率220MW。
2 初选方案的选择2.1 检验功率平衡,确定电厂的运行方式最大综合负荷∑Pmax=k1k2∑Pimax=0.09×1.15×(100+100+120+ 120+220)=683.1(MW)1、储备系数k% = 系统总装机(MW)−系统最大综合负荷/系统最大综合负荷×100k%=125×3+50×4+25×4−683.1683.1×100=−1.1<10因为k%<10,故系统总装机不够,需再两台50MW的发电机,此时k%=125×2+50×4+25×4+100−683.1683.1×100=13.5>10满足条件。
2、最小负荷时,发电机组运行方式最小负荷时的总负荷为:70+70+90+80=310(MW),故运行两台125MW,一台50MW,一台25MW的机组即可,P G=125×2+50+25=325(MW)2.2 初选方案的分析计算1.根据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拟定5个初步接线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五:2、按均一网对其进行粗略潮流分布计算均一网初步功率分布的计算公式如下:S a=∑S i L i n1∑L in1环网潮流有功功率计算公式:P=∑P m L m ∑L m①供电路径ΣL×1.1②导线长度(消耗有色金属)ΣL×1.1(考虑单、双回线)③开关台数(单回线:2台开关,双回线:4台开关)④负荷矩ΣPL (双:12ΣPL)⑤最大故障电压损耗∆U max=0.05×ΣPL×10−2(kV)3、计算过程方案一的粗略潮流计算:P1=120MW P2=100MW P3=120MW P4=100MWL1=180km L2=100km L3=110km L4=163km L5=192km 供电路径:X=(L1+L2+L3+L4+L5)×1.1=819.5 km导线长度:L=(L1+L2+L3+L4+L5)×1.1=819.5 km 开关台数:N=5×2=10P a=P4(L2+L3+L4+L5)+P1(L3+L4+L5)+P3(L4+L5)+P2L5L1+L2+L3+L4+L5=234MWP b=P2(L1+L2+L3+L4)+P3(L1+L2+L3)+P1(L1+L2)+P4L1L1+L2+L3+L4+L5=206MWP a+P b=206+234=440MW=P1+P2+P3+P4负荷矩:∑PL=P a L1+(P a−P1)L2+(P a−P1−P3)L3+P b L5 +(P b−P2)L4= 113890L1断路:∑PL=(P1+P2+P3+P4)L5+(P1+P3+P4)L4+(P1+P3)L3+P1L2= 158980MWL5断路:∑PL=(P1+P3+P4+P2)L1+(P3+P4+P2)L2+(P4+P2)L3+P2L4=174100MW⋅km最大故障电压损耗:∆U max 1=0.05×15300×10−2=79.49kV∆U max 2=0.05×174100×10−2=87.05 kV方案二的粗略潮流计算:P1=120MW P2=100MW P3=120MW P4=100MWL1=150km L2=120km L3=162.8km L4=148.6km L5=180.3km供电路径:X=(L1+L2+L3+L5+L4)×1.1=834.6km导线长度:L=(L1+L2+L3+L5+L4)×1.1=834.6km开关台数:N=4×2+4=12P a=P1(L2+L3+L5+L4)+P3(L3+L5+L4)+P3(L5+L4)+P4L5L2+L3+L1+L5=235.5MWP b=P4(L1+L2+L3+L4)+P3(L1+L2+L3)+P2(L1+L2)+P1(L1L2+L3+L1+L5∙=204.5MWP a+P b=235.5+204.5=440MW=P1+P2+P3+P4负荷矩:∑PL=P a L5+(P a−P4)L4+(P a−P4−P3)L3+P b L1+(P b−P4)= 105392.85L1断路:∑PL=L5(P1+P2+P3+P4)+L4(P1+P2+P3)+L3(P1+P2)+L2P1=178848MV∙km L5断路:∑PL=L1(P1+P2+P3+P4)+L2(P1+P2+P3)+L3(P1+P2)+L4P1=154776MV∙km 最大故障电压损耗:∆U max 1=0.05×178848×10−2=89.424 kV∆U max 2=0.05×154776×10−2=77.388 kV方案三的粗略潮流计算:P1=120MW P2=100MW P3=120MW P4=100MWL1=180.3km L2=120km L3=110km L4=148.7km L5=192.1km供电路径:X=(180.3+120+110+148.7+192.1)×1.1=826.21km导线长度:L=(180.3+120+110+148.7+192.1)×1.1=826.21km开关台数:N=5×2=10P a=P4(L4+L3+L2+L5)+P3(L3+L2+L5)+P1(L2+L5)+P2L5L1+L2+L3+L4+L5=218.9MWP b=P2(L2+L3+L4+L1)+P1(L3+L4+L1)+P3(L4+L1)+P4L1L1+L2+L3+L4+L5=221.1MWP a+P b=218.9+221.1=440MW=P1+P2+P3+P4负荷矩:∑PL=P a L1+(P a−P4)L4+(P a−P4−P3)L3+P b L5+(P b−P2)L2= 113845.41MVL1断路:∑PL=(P1+P2+P3+P4)L5+(P1+P3+P4)L2+(P3+P4)L3=164394MW∙kmL2断路:∑PL=(P1+P2+P3+P4)L1+(P2+P3+P1)L4+(P2+P1)L3+P2L2 =166090MW∙km最大故障电压损耗:∆U max 1=0.05×164394×10−2=82.197kV∆U max 2=0.05×166090×10−2=83.045kV方案四的粗略潮流计算:P1=120MW P2=100MW P3=100MW P4=120MWL1=150km L2=120km L3=163km L4=149km L5=100km供电路径:X=(120+150+100+163+149)×1.1=750.2km导线长度:L=(120+150×2+100+163+149)×1.1=915.2km 开关台数:N=4×2+4=12P a=(P1+P3)(L3+L4+L5)+P4(L4+L5)+P2L5L1+L3+L4+L5=167.529MWP b=P2(L3+L4+L1)+P4(L1+L3)+(P1+P3)L1L1+L3+L4+L5=152.406MWP a+P b=181.870+138.131=320.001MW=P1+P2+P3+P4负荷矩:∑PL=P a L1+12P3L2+(P a−P1−P3)×L3+P b L5+(P b−P2)L4= 53947.499MVL1断路:∑PL=(P1+P2+P3+P4)L5+(P1+P3+P4)L4+(P1+P3)L3+12P3L2=87697.499MW∙km L5断路:∑PL=(P1+P2+P3+P4)L1+(P2+P4)L3+P2L4+12P3L2=122258MW∙km L2断路:∑PL=(P1+P2+P3+P4)L1+(P2+P4)L3+P2L4+12P3L2=114080MW∙km最大故障电压损耗:∆U max 1=0.05×107597×10−2=43.849kV ∆U max 2=0.05×82983×10−2=61.129kV;;∆U max 3=0.05×107597×10−2=57.04kV 方案五的粗略潮流计算:P1=120MW P2=100MW P3=120MW P4=100MWL1=150km L2=100km L3=110km L4=163km L5=192km 供电路径:X=(L1+L2+L3+L4+L5)×1.1=786.5 km 导线长度:L=(L1+L2+L3+L4+L5)×1.1=896.5 km 开关台数:N=5×2+2=12P a=P4(L2+L3+L4+L5)+P1(L3+L4+L5)+P3(L4+L5)+P2L5L1+L2+L3+L4+L5=148.78MWP b=P2(L1+L2+L3+L4)+P3(L1+L2+L3)+P1(L1+L2)+P4L1L1+L2+L3+L4+L5=191.21MWP a+P b=206+234=440MW=P1+P2+P3+P4负荷矩:∑PL=P a L1+(P a−P1)L2+(P a−P1−P3)L3+P b L5 +(P b−P2)L4= 77062.35L1断路:∑PL=(P1+P2+P3+P4)L5+(P1+P3+P4)L4+(P1+P3)L3+P1L2= 104400MWL5断路:∑PL=(P1+P3+P4+P2)L1+(P3+P4+P2)L2+(P4+P2)L3+P2L4=91500MW⋅km最大故障电压损耗:∆U max 1=0.05×15300×10−2=52.20V∆U max 2=0.05×174100×10−2=45.25kV3.列表比较,选出2个最佳方案负荷矩太大,一旦建成就满负荷运行如方案一;负荷矩太小,利用率不高,如方案一。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电网结构、负荷预测、线路敷设等相关知识;3. 了解我国电网规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电网规划设计和分析;2.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教学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概述:介绍电网规划的定义、目的、意义,以及电网规划的层次和流程;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网规划概述内容:电网规划基本概念、规划目的与意义、规划层次与流程。
2. 电网结构及其优化:讲解电网结构的基本类型,探讨电网优化的方法与策略;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网结构及其优化内容:电网结构类型、优化方法与策略。
3. 负荷预测与电力需求分析:介绍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分析电力需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教材章节:第三章 负荷预测与电力需求分析内容:负荷预测方法、电力需求特点与影响因素。
4. 线路敷设与设备选型:阐述线路敷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介绍常用设备及其选型方法;教材章节:第四章 线路敷设与设备选型内容:线路敷设原则、设备选型方法。
5.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电网规划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内容:典型电网规划案例、经验教训。
6. 电网规划软件应用:介绍电网规划软件的功能、操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材章节:第六章 电网规划软件应用内容:软件功能、操作方法、实践操作。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设计的目的电网规划设计是学完《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练习。
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地区电网的设计,巩固和运用前面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网规划设计要求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力网的初步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综合地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
设计的基本要求·熟悉电力网初步设计的有关技术规程,树立安全、可靠和经济的观点。
·掌握电力网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熟悉电力网正常运行的基本计算。
·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设计内容·设计题目:地区电力网规划设计·设计的原始资料:(附录A)1、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2、各变电所及发电厂负荷的最大有功功率、年最大有功功率、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功率因数、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和调压要求及供电可靠性要求。
3、各发电厂的装机台数、单机容量、型号及功率因数等。
4、地区最热月平均空气温度等。
·设计的基本内容:1、功率平衡计算功率平衡计算,包括有功功率平衡和无功功率平衡两部分;(1)有功功率平衡为了维持频率的稳定,满足用户对功率的要求,电力系统装设的发电机额定容量必须大于当前的最大负荷。
因此必须进行最大负荷时有功功率平衡计算,以校验系统备用容量是否符合要求。
有功功率负荷按下式计算:·用电负荷 ∑==ni i LD P K P 1max 1·供电负荷 LD g P K P 211-= ·发电负荷 )(113y g f P P K P +-=式中 ∑=ni i P 1max —n 个变电所最大负荷之和;1K —同时率2K —网损率3K —厂用电率y P —发电厂的机压负荷(一般不超过机组容量的5%)同时率1K 的大小与电力用户的多少、各用户的用电特点等有关,一般应根据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地方电网规划设计
前言电力工业就是国家得基础工业,在国家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得地位。
电能就是一种无形得,不能大量储存得二次能源。
电能得发、变、送、配与用电,几乎就是在同一瞬间完成得,须随时保持有功功率与无功率得平衡。
电力工业发展得经验告诉我们,电力系统愈大,调度运行就愈合理,经济效益愈好,应变事故得能力就俞强,这也就是我国电力工业必然得发展趋势。
然而联合电网也就是由地方电力网相互联接而成得。
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得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得建设十分重要。
电力规划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得需求,能源资源与负荷得分布,确定合理得电源结构与战略布局。
确立电压等级,输电方式与合理得网架结构等,电力规划合理与否,事关国民经济得发展,直接影响电力系统今后得运行得稳定性,经济性,电能质量得好坏与未来得发展。
根据《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 161-85)》地方电网网络方案设计应从全网出发,合理布局,消除薄弱环节,加强受端主干网络,增强抗事故干扰得能力,贯彻“分层分区”原则,简化网络结构,降低网损,并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网络发展应与电源发展配套,与下一级电压网络相协调,适应各地区电力负荷发展得需要,并对电源与负荷得变化有一定得适应能力;二、电压质量应符合标准;三、系统运行应安全稳定,调度灵活;四、网络得过电压水平应不超过允许值;五、不超过允许得短路电流水平;六、节省投资与年运行费用,使年计算费用最小,并考虑分期建设与过渡得方便。
网络结构必须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中保持稳定运行得标准。
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得容量、台数、相数、绕组数及阻抗等主要规范得选择,应根据电力负荷发展及潮流变化,结合系统短路电流、系统稳定、系统继电保护、对通信线路得危险影响、调相调压、设备制造及运输等具体条件进行。
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就是有关电网、发电厂与变电站方面得理论、概念与计算方法,了解电力行业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指标、设计规程与规定,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得观点,掌握电网规划设计得一般原则与常用方法,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得能力。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网规划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电网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掌握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指标。
3. 帮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评价方法,并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网规划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中小型电网规划方案。
2. 提高学生运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电网模拟和计算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电网规划设计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树立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和创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电网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课程旨在通过电网规划设计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设计基本概念:介绍电网规划设计的定义、任务和目标,以及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一章内容安排:2课时2. 电网结构及其功能:讲解电网的基本结构、电压等级和主要设备,分析电网的功能和作用。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二章内容安排:3课时3. 我国电网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我国电网发展的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三章内容安排:2课时4. 电网规划设计关键技术:介绍电网规划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优化算法、可靠性评估、经济性分析等。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四章内容安排:4课时5. 电网规划设计主要指标:讲解电网规划设计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如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电网损耗等。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五章内容安排:3课时6. 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电网模拟、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总论本设计的内容为一地方电力网的规划设计.在该地方电力网内规划有1座发电厂,总的容量为84MW,电网内规划了3座变电变电站,用于将发电厂电能输送到用户负荷中心,变电站最大负荷可达到25MW。
总的来说,该地方电网的规模比较小。
发电厂离其最近的变电站距离约为20。
8KM,需要用110KV高压线路将电厂电能送出。
本电网的规划设计为近期规划,电网内的发电厂、变电站位置及负荷分布已基本确定。
主要设计内容为:1.在认为电力电量平衡的前提下,确定最优的电力网及各发电厂、变电站的接线方式;2.确定系统内电力线路及变电站主设备的型号、参数及运行特征;3.计算电力网潮流分布,确定系统运行方式及适当的调压方式;4.进行物资统计和运行特性数据计算.第二部分: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原始材料:发电厂装机容量:2×30+2×12MW功率因数:0。
8额定电压:10.5KV电网负荷:最大负荷(MV A)最小负荷(MV A)Tmax (h)调压要求二次电压(KV)变电站1:|10+j7| =12.21 8+j6 5000 常调压10变电站2:|9+j4|=9。
88 15+j11 5800 常调压10 用S1~S4表示变电站3:|13+j9|=15。
81 12+j9 3500 常调压10机端负荷:|8+j4| =10 6+j4 4700 逆调压10 各条架空线路的范围:(MIN)16。
8KM~(MAX)39。
2KM电网电压等级的选取主要是根据电网中电源和负荷的容量及其布局,按输送容量及输送距离,根据设计手册选择适当的电压等级,同一地方、同一电力网内,应尽量简化电压等级。
查阅资料[3]P34表2—1可知各电压级架空线路输送能力如下:1.10kv电压级:输送容量—0。
2~2MV A;输送距离—6~20KM2.35kv电压级:输送容量—2~15MV A;输送距离-20~50KM3.110kv电压级:输送容量—10~50MV A;输送距离—50~150KM本地方电力网发电厂容量较小,输电距离范围为50~150KM,除变电站2最大负荷比重稍微较大于25MW外,各厂、站负荷均在10~20MW以内.综上所述,各发电厂、变电站之间输电线路均宜采用110kv电压等级。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方电网规划的基本知识,包括电网结构、规划原则及主要技术指标。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地方电网规划的政策、法规。
3. 引导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供电范围划分及电网设备选型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方电网规划方案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小型电网规划项目。
2. 提高学生分析电力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电网规划知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能在电网规划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勤奋刻苦、追求卓越的品质。
3. 增进学生对我国电力行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投身电力行业的热情。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地方电网规划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今后从事电力行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基础知识:包括电网结构、规划原则、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在地方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第二章 电网规划基础。
2.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介绍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原理及其在地方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负荷预测与供电范围划分。
3. 供电范围划分及电网设备选型:讲解供电范围划分的原则、方法,以及电网设备选型的依据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负荷预测与供电范围划分,第四章 电网设备选型。
4. 地方电网规划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电网规划方案设计,包括负荷预测、供电范围划分、设备选型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方电网规划实践。
5.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地方电网规划案例,使学生了解电网规划的实际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
电力系统规划课程设计(DOC)
题目:某地区电网规划初步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摘要电网规划是所在供电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之一。
电网规划的目标就是能够使电网发展,能适应,满足并适度超前于供电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要求,并能发挥其对于电网建设,运行和供电保障的先导和决定做用.电网规划是电网发展和改造的总体计划。
其任务是研究负荷增长的规律,改造和加强现有电网结构,逐步解决薄弱环节,扩大供电能力,实现设施标准化,提高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建立技术经济合理的电网。
电网是电源和用户之间的纽带,其主要功能就是把电能安全、优质、经济地送到用户.电力工业发展是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大电网具有不可取代的优越性,而要充分发挥这种优越性,就必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电网.随着电网的发展和超高压大容量电网的形成,电力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效益,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
但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内外经验表明,如果对供电电网设计不善,一旦发生自然和认为故障,轻者造成部分用户停电,重者则使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威胁,造成电网运行失去稳定,严重时甚至会使电网瓦解,酿成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对电网的合理设计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主要部分。
电力系统是由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是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并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的一个统一系统。
电力系统还包括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通信等相应的辅助系统(一般成为二次系统),以及通过电或机械的方式联入电力系统中的设备。
关键字: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电量平衡供电可靠经济目录摘要 0目录 (1)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1。
1、题目:某地区电网规划初步设计 (2)1.2、目的要求 (2)1。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48042
地方电网规划设计前言一、目的要求:通过此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电网、发电厂和变电站方面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电力行业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指标、设计规程和规定,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的观点,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巩固并拓展所学专业知识;2、理论与实际联系,基本掌握电力网设计的主要内容、原则与方法;3、树立技术经济观点,进行技术经济比较;4、培养正确计算、绘图与编写说明书的能力;5、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与方法,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二、摘要该课程设计是进行地方电网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一个容量为3×25MW,包括2-4个水、火电厂、4个变电站的地方电力网。
本规划设计包括有一个电厂,四个变电所。
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为 3*25 MW。
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五种接线方案,通过对这五种方案的初步选择后,选出三种较为优异的方案详细比较,进行指标排选,同时选择了主要设备的型号和确定了大致投资运行费用,最后参考市场价格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即有发电厂通过两台升压变压器(10.5KV / 121KV)与母线连接,3个变电所母线与其构成一个小环网,另一变电所用双回线连接到母线,再分别通过两台降压变压器(110KV / 10.5KV)连接负荷。
整个网络采用110KV等级。
之后对整个网络进行了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和电网调压措施的确定,并计算得到网络的功率损耗、年电能损耗和输电效率,给出了全网的等值潮流分布图。
三、主要设计内容1.电力电量平衡2.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3.电网接线方案的初步拟定4.电网接线方案的详细技术经济比较5.推荐方案的潮流分布与调压计算6.运行特性指标计算7.投资估算目录前言第一章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拟订及初步比较. 4 1.1 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 41.1.1 电网接线方式. 41.1.2 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 41.2 方案初步比较的指标. 51.2.1路径长度(公里). 51.2.2线路长度(公里). 51.2.3 负荷矩(兆瓦*公里). 61.2.4 高压开关(台数). 71.3 方案初步比较及选择. 8第二章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8 2.1 架空线路导线选择. 82.2 电压损耗计算. 82.2.1 线路参数计算. 82.2.2 线路功率计算. 92.2.3 电压损耗计算. 92.3 电网的年电能损耗. 122.3.1 最大负荷时的有功损耗计算. 122.3.2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的计算. 132.3.3 电网的年电能损耗计算. 142.4 方案经济比较. 152.4.1 计算网络建设投资费用K 152.4.2 计算年运行费用N 162.4.3 方案经济比较. 17第三章潮流分布与调压措施选择. 173.1 变压器的选择. 173.1.1 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 173.1.2 发电厂变压器的选择. 183.2 潮流分布计算. 183.2.1最大负荷时功率分布与电压分布. 183.2.2最小负荷时功率分布与电压分布. 203.2.3故障时时功率分布与电压分布. 233.3 调压与调压设备选择. 263.3.1 发电机端调压. 263.3.2 变压器变比(分接头)调压. 26第四章物质统计及其运行特性计算. 28 4.1 物质统计. 284.2 网损率及网络输电效率. 284.2.1 最大运行方式有功功率损耗率. 284.2.2 最小运行方式有功功率损耗率. 284.2.3 年电能损耗率. 28附:电网潮流分布图. 30第一章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拟订及初步比较1.1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1.1.1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电网电压等级要符合国家标准电压等级,选择电网电压是根据网内线路输送容量的大小和输送距离来决定的。
地区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地区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区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网结构、发展现状,以及地区电网规划中的关键问题。
3. 帮助学生掌握地区电网规划所需的技术参数和评价指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地区电网规划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技术工具进行电网规划和优化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及电网规划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专业、投身电力事业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以及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为未来从事电网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在专业素养、环境保护和职业道德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地区电网规划基本概念与原则- 电网规划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地区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2. 电网规划流程与方法- 电网规划的总体流程及各阶段任务- 常用的电网规划方法与技术3. 我国电网结构与发展现状- 电网电压等级、网络结构及其特点- 我国电网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4. 地区电网规划关键问题- 电网负荷预测与电力需求分析- 电网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价- 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5. 技术参数与评价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6.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与优化设计- 典型地区电网规划案例分析- 电网优化设计方法与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共分为六个部分,按照教学大纲安排,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
地区性电网规划设计
地区性电网规划设计1绪论1.1概述电网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地区电网规划设计是城市用电网建设中较为关键的技术环节,是我国电力建设的重点内容,要求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较少的投资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的需求,提供充足、可靠、优质的电能。
因此,做好地区性电网规划设计尤为重要,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电网规划设计,使电网建设适应社会发展定位要求。
1.2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电力系统应向用户提供充足、可靠和优质的电能,而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是电网建设应该具有的品质,故满足一定程度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是对规划设计电网的基本要求[1]。
(1)经济性电网建设的经济性包括电能的生产和输送,发、送、变电设备的一次投资和折旧,能量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其他运行费用等。
由于是规划设计中的系统,系统运行费用是以生产模拟方法来计算的,总的要求还是年费用最低。
(2)可靠性可靠性包括对用户供电的充足性和对用户供电的安全性。
供电的充足性是指系统满足一定数量负荷用电的不间断性;供电的安全性是指系统在保持向用户安全稳定供电时能够承受故障扰动的严重程度,通常是指规程中规定的故障条件。
(3)灵活性灵活性一方面是指能适应电力系统的近、远景发展,便于过渡,尤其要注意到远景电源建设和负荷预测的各种可能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指能满足调度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运用方式下潮流变化的要求。
1.3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1.3.1设计要求及原始材料(1)数据一个地区性电网的负荷点、电源点已经确定,由一个发电厂和是个变电所组成,其相对位置地理接线图见图1-1。
(2)各地区负荷调查确定的待设计电网设计年负荷水平(以后5-10年中某年为准)项目变电所发电厂C D e A B最大负荷,MW 100 100,80 70 50 40最小负荷,MW 60 55,45 50 40 30I类负荷,% 50 50 45 45 50II类负荷,% 35 35 35 35 35III类负荷,% 15 15 20 20 15负荷对供电要求有备用最大负荷利用小时5500 cosφ=0.85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10,10 10 10 10调压要求逆调压负荷单位调节功率k*=1.5 (以新系统负荷容量为基值)(3)本地电源情况:当系统负荷发展水平确定以后,电源容量必须满足负荷的要求。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20316
地方电网规划设计(一) 目的要求:通过设计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电力网、发电厂和变电站方面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深对电网特性的了解,进而了解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指标、设计规程和规定,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的观点,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 设计内容:本规划设计包括有一个电厂,四个变电站的地方电网。
他们的地理位置如下图:发电厂G 装机(MV ):4⨯12MV 85.0cos =φ 10.5KV 电网负荷(MVA ) 最大负荷 最小负荷 Tmax 调压要求 低压侧电压 变电所1 7+j6 6+j4 4000 顺调压 10KV 变电所2 7+j4.5 6.5+j4 3000 顺调压 10KV 变电所3 7.5+j4 5+j3 3500 逆调压 10KV 变电所4 8.5+j5 7+j4 4800 顺调压 10KV 机端负荷5+j34+j23800逆调压10KV具体设计过程如下:距离关系:Km S G 162=- Km S G 203=- KmS G 6.334=-KmS G 4.381=-Km S 4.2221=- Km S 1232=- Km S 1643=- Km S 3241=- Km S 2.2731=- Km S 2.2742=-第一节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拟订及初步比较1、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由于电网电压的高低与电网接线的合理与否有着相互的影响,因此,在这里设计的时候是将两者的选择同时予以考虑。
1.1 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电网电压等级符合国家标准电压等级,根据网内线路输送容量的大小和输电距离,在此确定电网的电压等级为110KV1.2 电网接线方式这里所拟订的电网接线方式为全为有备用接线方式,这是从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与安全性来考虑的。
当网络内任何一段线路因发生故障或检修而断开时,不会对用户中断供电。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摘要电力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电能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
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须随时保持有功功率和无功率的平衡。
电力工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力系统愈大,调度运行就愈合理,经济效益愈好,应变事故的能力就俞强,这也是我国电力工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然而联合电网也是由地方电力网相互联接而成的。
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的建设十分重要。
电力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源资源和负荷的分布,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和战略布局。
确立电压等级,输电方式和合理的网架结构等,电力规划合理与否,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电力系统今后的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电能质量的好坏和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地区力电网规划设计技术比较调压计算分接头引言根据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连续性,瞬时性,重要性的特点,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也必须保证对第一类负荷的不间断供电,对第二类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除此之外降低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保证系统虑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使方案达到最合理化。
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运行的经济性也极为重要。
于是在规划电力网时应该根据各个负荷点对电能要求的不同和保证运行的灵活和操作时的安全来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和合理的电压等级。
在选择电网设计方案时,首先考虑系统对负荷供电的可靠性,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对供电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进行设计和规划。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对有一类负荷的负荷点采用双回或环网供电。
对于灵活性,系统主要通过变电所的接线来实现。
在本电网设计中,电压中枢点是变电所,故通过调节变电所的电压来实现电压调整。
总之:进行电网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合理选泽方案,综合考虑。
目录1. 设计任务和原始资料 (1)1.1 设计任务 (1)1.2 原始资料 (1)2. 电网初步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2)2.1 电力电量平衡计算 (2)2.2. 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 (3)2.3. 初步接线方案及其拟定依据 (4)2.3.1.方案初选: (5)2.3.2.备选方案参数一览表: (5)2.4. 初步潮流计算结果 (7)2.5. 优选方案经济比较 (9)2.6. 二导线截面积的校验 (14)2.7. 较优方案一,二的经济比较 (14)3. 变压器的选取及电网的接线图 (16)3.1. 变压器的选取和校验 (16)3.1.1.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16)3.1.2.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16)3.2. 变压器参数的计算 (18)3.3. 发电厂接线 (22)4. 电压调整与精确潮流计算 (22)4.1. 精确潮流计算 (22)4.1.1.精确潮流计算 (22)4.1.2.潮流分布计算结果 (25)4.2. 电压调整计算 (26)4.2.1.计算各线段的电压降落 (26)4.3. 变压器变比接头选择及校验 (27)附录一 (31)附录二 (31)致谢 (35)参考文献 (35)1. 设计任务和原始资料1.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 计: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 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1.6 调压计算。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地区电力网设计
前言电力是一种能源,他不仅为工业农业,现代科学和现代国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动力,而且与现代社会生活有着日密切的联系,电能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电力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本身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同时又是学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基础。
电力系统分析取决于电力系统本身客观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取决于当时能够采取的研究,分析计算的手段和工具。
地区电力网是支撑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我国面临着电力网结构不合理、电网发展滞后的制约。
这次课程设计将设计一个地区电力网,综合考虑电力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通过实践更进一步的体会科学规划,统筹协调,优化电力网结构和布局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2. 功率平衡计算功率平衡计算包括有功功率平衡计算和无功功率平衡计算2.1有功功率平衡计算为了维持功率的稳定,满足用户对功率的要求,电力系统装设的发电机额定容量必须大于当前的最大负荷。
因此要进行最大负荷时有功功率平衡计算,以计算系统备用容量是否符合要求。
MW P P K P MW P K P MWP P P K P K P y g f LD g ni i LD 1.155)2150](02.011[)(111501351.01111135)25504530(9.0)(323max 2max 1max 11max 1=+-=+-==⨯-=-==+++=++==∑=发电负荷供电负荷用电负荷n式中 ∑ P max i — n 个变电所最大负荷之和;i =1K 1 —同时率 K 2 —网损率K 3 —厂用电率P y —发电厂的机压负荷同时率 K1 的大小与电力用户的多少、各用户的用电特点等有关,一般应根 据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当无实际统计资料时,可参考附表 B —1 的同时率 K1 。
网损率 K 2 以供电负荷的百分数表示,一般为 5% ~ 10% 。
厂用电率 K 3 以厂用电负荷占发电负荷的百分数表示,通常发电厂厂用电率 如附表 B —2 所示。
电网计划课程设计
电网计划课程设计计划说明书前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工程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内容即理论知识的明白得,专门是对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所学知识的明白得等等。
因此,它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电网计划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后进行的综合训练,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在于:1、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成立必要的工程概念。
3、培育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能力,树立从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式。
要做好课程设计,第一明白得任务书所规定的设计任务,设计进程中要去独立试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关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应有深切的技术经济分析,应有自己的观点和独到的观点。
所提出的课程设计功效应知足:分析正确、方案合理、内容详实,格式标准。
电力系统计划色剂的大体任务应包括:确信计划范围及计划期限、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稳、变电容量估量、变电站布点及电网计划。
依照课程设计的学习安排及课程设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上述电力系统计划设计的大体任务来看,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计划范围及计划期限已经确信,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稳、变电容量估量、变电站布点已完成的前提下,依照附录所给出的资料,对符合计划的电网进行计划设计。
要求对多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选择出最优方案,并对所选方案进行必要的技术计算(如潮流计算,调压计算等),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是电网计划设计的简化。
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计划设计是依照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确信供电电压品级;初步拟定假设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调压计算。
2 原始资料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发电厂技术参数装机台数、容量:4×75(MW)额定电压(kV):ϕ额定功率因数8.0cos=e压品级。
某区域电网课程设计
某区域电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某区域电网的基本构成和运行原理,掌握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网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及变电设施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电压等级的特点与应用。
3. 帮助学生了解电网调控的基本原理,掌握电网调度、运行控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对电网运行中的常见故障进行初步判断。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模拟实验,学会使用电网调控设备,掌握基本操作流程。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电网调控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能源政策和电力行业发展的意识,树立绿色能源、环保节能的观念。
2. 增强学生对电力工程及电网运行工作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电力行业的热情。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本课程针对某区域电网进行设计,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网知识,为将来从事电力行业工作或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网基本构成与运行原理:讲解电网的组成部分,如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原理。
2. 电压等级与输电线路:介绍不同电压等级的特点、应用范围,以及输电线路的类型、参数和选用原则。
3. 变电设施及其功能:阐述变电设施(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的工作原理、功能及在电网中的作用。
4. 电网调控原理与方法:讲解电网调度、运行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
5. 电网故障分析与处理:分析电网运行中常见故障类型,教授初步判断和应急处理方法。
6. 模拟实验与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网调控模拟实验,学习使用调控设备,掌握基本操作流程。
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电网结构、运行特性和规划要求。
2. 使学生了解长沙地区电网的现有布局,掌握电网规划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数据。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解决电网规划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网规划软件进行电网模拟和优化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电网规划结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电网规划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树立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关注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长沙地区电网实际,培养学生的电网规划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编程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基本原理:包括电网规划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结合教材第一章内容,让学生对电网规划有全面的认识。
2. 长沙地区电网现状分析:分析长沙地区电网的结构、运行特性和发展需求,对应教材第二章,了解实际电网情况。
3. 电网规划技术指标与数据处理:讲解电网规划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如电压水平、线损率、供电可靠性等,学习教材第三章内容,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4. 电网规划软件应用:学习使用电网规划软件进行电网模拟、优化和分析,结合教材第四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与评价:分析典型电网规划案例,学习评价方法,对应教材第五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探讨电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环保要求,参考教材第六章,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电网规划设计(一) 目的要求:通过设计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电力网、发电厂和变电站方面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深对电网特性的了解,进而了解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指标、设计规程和规定,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的观点,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 设计容:本规划设计包括有一个电厂,四个变电站的地方电网。
他们的地理位置如下图:发电厂G 装机(MV ):4⨯12MV 85.0cos =φ 10.5KV 电网负荷(MVA ) 最大负荷 最小负荷 Tmax 调压要求 低压侧电压变电所1 7+j6 6+j4 4000 顺调压 10KV 变电所2 7+j4.5 6.5+j4 3000 顺调压 10KV 变电所3 7.5+j4 5+j3 3500 逆调压 10KV 变电所4 8.5+j5 7+j4 4800 顺调压 10KV 机端负荷5+j34+j23800逆调压10KV具体设计过程如下:距离关系:Km S G 162=- Km S G 203=-Km S G 6.334=-KmS G 4.381=-Km S 4.2221=- Km S 1232=- Km S 1643=- Km S 3241=-Km S 2.2731=- Km S 2.2742=-第一节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拟订及初步比较1、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由于电网电压的高低与电网接线的合理与否有着相互的影响,因此,在这里设计的时候是将两者的选择同时予以考虑。
1.1 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电网电压等级符合国家标准电压等级,根据网线路输送容量的大小和输电距离,在此确定电网的电压等级为110KV1.2 电网接线方式这里所拟订的电网接线方式为全为有备用接线方式,这是从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与安全性来考虑的。
当网络任何一段线路因发生故障或检修而断开时,不会对用户中断供电。
这里结合所选的电网电压等级,初步拟订了五种电网接线方式,方案(1)、方案(2)为双回线路,方案(3)为环网,方案(4),方案(5)中既有环网又有双回线路。
它们均满足负荷的供电的可靠性。
五种方案的电网接线方式如图1-1所示:图 1-1 电网的接线方式2. 方案初步比较的指标2.1 路径长度(公里)它反映架设线路的地理长度,考虑到架线地区地形起伏等因素,单回线路长度应在架设线路的厂、站间直线距离的基础上增加(5-10)%的弯曲度。
这里对各种方案的架空线路的长度统一增加8%的弯曲度。
方案(1):Km 36.9908.1)6.33204.2216(1=⨯+++=L方案(2):Km 35.8008.1)16204.2216(2=⨯+++=L 方案(3):Km 91.11408.1)3216204.2216(3=⨯++++=L 方案(4):Km 92.13308.1)6.3332204.2216(4=⨯++++=L 方案(5):Km 74.12808.1)2.276.33204.2216(5=⨯++++=L 。
2.2 线路长度(公里)它反映架设线路的直接费用,双回路线路的长度应为地理长度的2倍。
方案(1):Km 72.19808.12)6.33204.2216('1=⨯⨯+++=L方案(2):Km 7.16008.12)16204.2216('2=⨯⨯+++=L 方案(3):Km 91.11408.1)3216204.2216('3=⨯++++=L 方案(4):Km 52.15508.1)6.33322204.2216('4=⨯++⨯++=L 方案(5):Km 02.16508.1)2.2726.33204.2216('5=⨯+⨯+++=L 2.3. 负荷矩(兆瓦*公里)全网负荷矩等于各线段负荷矩之和,即i i l P ∑。
它可部分反映网络的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
在方案(3)、方案(4)、方案(5)中有环型网络,这里先按线段长度和负荷功率求出各线段上的功率分布(初分布),再计算其负荷矩。
方案(1)的电网接线及功率初分布图如下所示:2-G S =14+j10.5MVA 3-G S =7.5+j4 MVA12-S =7+j6MVA4-G S =8.5+j5MVAi i l P ∑=22--⋅G G l P +1212--⋅l P +33--⋅G G l P +44--⋅G G l P =14*16+7*22.4+7.5*20+8.5*33.6 =816.4 (MW.km)方案(2)的电网接线及功率初分布图如下所示:2-G S =14+j10.5 MVA 3-G S =16+j9 MVA12-S =7+j6 MVA 43-S =8.5+j5 MVAi i l P ∑=22--⋅G G l P +1212--⋅l P +33--⋅G G l P +4343--⋅l P =14*16+7*22.4+16*20+8.5*16=836.8 (MW.km)方案(3)的电网接线及功率初分布图如下所示:将环网拆开:(阻抗的大小与线路长度成正比,假设所有导线型号均相同)4. 10620)45.7(36)55.8(68)67(4.90)5.47(*1*2⨯++⨯++⨯++⨯+=∑=∑=-jjjjSZSZGkiii=14.71+j10.10 (MVA)4.1064.86)45.7(4.70)55.8(4.38)67(16)5.47(*1'*3⨯++⨯++⨯++⨯+=∑=∑=-jjjjSZSZGkiii=15.29+j9.40 (MVA)12-S=7+j5.6 (MVA)43-S=7.79+j5.4 (MVA)41-S=0.71-j0.4 (MVA) 4为有功功率分点,2为无功功率分点。
iilP∑=22--⋅GGlP+1212--⋅lP+33--⋅GGlP+4343--⋅lP+1414--⋅lP=14..71*16+7*22.4+15.29*20+7.79*16+0.71*32=861.22 (MW.km) 方案(4)的电网接线及功率初分布图如下所示:1046.33)55.8(6.65)67(88)5.47(2⨯++⨯++⨯+=-jjjSG=13.08+j9.21MVA1044.70)55.8(4.38)67(16)5.47(4⨯++⨯++⨯+=-jjjSG=9.42+j6.29MVA 12-S=6.08+j4.71MVA14-S=0.92+j1.29MVA3-GS=7.5+j4 MVA 1为功率分点iilP∑=13.08*16+6.08*22.4+7.5*20+9.42*33..6+0.92*32=841.42 (MW.km)方案(5)的电网接线及功率初分布图如下所示:6.696.33)55.8(6.49)47(3⨯++⨯+=-j j S G =9.45+j5.26 MVA6.6936)55.8(20)45.7(4⨯++⨯+=-j j S G =6.55+j3.74 (MVA ) 2-G S =14+j10.5 MVA 12-S =7+j6MVA 43-S =1.95+j1.26 MVA 4为功率分点 i i l P ∑=14*16+7*22.4+9.45*20+6.55*33..6+1.95*16=821.08 (MW.km) 所以:方案(1)的负荷矩i i l P ∑=816.4 (MW.km) 方案(2)的负荷矩i i l P ∑=836.8 (MW.km) 方案(3)的负荷矩i i l P ∑=861.22 (MW.km) 方案(4)的负荷矩i i l P ∑=841.42 (MW.km) 方案(5)的负荷矩i i l P ∑=821.08 (MW.km)2.4高压开关(台数)由于高压开关价格昂贵,在网络投资中占较大比例,所以需应统计在拟订的各设计方案中的高压开关台数,以进行比较。
这里暂以网络接线来统计高压开关台数,暂不考虑发电厂与变电站所需的高压开关。
考虑到一条单回线路的高压断路器需在两端各设置一个,故一条单回线路的高压断路器需2个。
各种接线方案所需的高压开关台数(高压断路器)统计如下:方案(1)所需的高压开关台数为16个; 方案(2)所需的高压开关台数为16个; 方案(3)所需的高压开关台数为10个;方案(4)所需的高压开关台数为12个; 方案(5)所需的高压开关台数为14个;3.方案初步比较及选择这里将各初选方案的四个指标如表1-1所示: 表1-1 方案初步比较的指标根据表1-2所列四个指标,注意到方案(3)、方案(4)与方案(5)的各项指标较小;但考虑到方案(3)为单一环网,当环网中的某线路发生故障而断开时,电压降落太大很可能不满足电压质量要求,而且线路可能负荷较重,所以为慎重起见,不予采纳。
方案(4)与方案(5)的各项指标均较小,因此这里仅对方案(2)与方案(5),再做进一步的详细比较。
第二节 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架空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对35KV 及以上电压级的架空线路,其导线截面的选择是从保证安全、电能质量和经济性等来考虑。
一般是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用电压损失、电晕、机械强度及发热等技术条件加以校验。
在本次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所选线路统一采用LGJ-120导线,所以导线截面的选取及校验这一步骤可以省去。
2.电压损耗计算2.1线路参数计算LGJ-120型号经查表得: km r /22.01Ω=,km x /42.01Ω=阻抗参数计算公式:l r R l ⋅=1 ,l x X l ⋅=1 (其中l 为线路长度,单位:公里) 1)方案(4)中各线路的阻抗参数计算如下:)(72.652.316*)42.022.0(222Ω+=+=+=---j j jX R Z G G G )(4.15025.252Ω+=-j Z G )(408.9928.421Ω+=-j Z)(112.14392.74Ω+=-j Z G )(44.1304.741Ω+=-j Z )(2.42.22/)4.84.4(3Ω+=+=-j j Z G2)方案(5)中各线路的阻抗参数计算如下: )(36.376.12/)72.652.3(2Ω+=+=-j j Z G )(704.4464.22/)408.9928.4(21Ω+=+=-j j Z)(4.84.43Ω+=-j Z G )(112.14392.74Ω+=-j Z G )(72.652.343Ω+=-j Z2.2 线路功率计算由于所有方案中所选线路的型号都相同,为LGJ-120,所以该整个电网是一个均一网络,环网的功率分布仅与线路长度成正比,因此其功率的分布与前面所算相同,这里不再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