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集成之数据集成接口规范2.0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七)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系统集成成为了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系统集成的核心在于各个子系统间的接口规范和协议设计。
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系统集成的成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二、接口规范的意义接口规范是系统集成中的重要一环,它规定了系统之间如何进行数据传递和通信。
一个好的接口规范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降低系统集成中的风险和成本。
因此,接口规范的设计必须注重稳定性、一致性和可扩展性。
三、接口规范的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接口规范应该尽可能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定义和冗余的信息。
清晰的接口规范有助于减少误解和错误,并提高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2. 一致性:在不同的子系统之间保持接口规范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致的接口规范可以降低学习和开发的成本,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
3. 易于扩展:接口规范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必要的参数和方法应该被设计为可扩展的,方便后续的功能拓展和升级。
四、协议设计的重要性协议是不同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的约定。
一个合理的协议设计可以确保系统间的数据传递正确、高效和可靠。
因此,在系统集成中,协议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五、协议设计的关键要素1. 数据格式:在协议设计中,明确定义好数据的格式是至关重要的。
数据格式应该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和兼容性,以适应不同系统的需求。
同时,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过程也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数据的准确传递。
2. 错误处理:合理的协议设计应该考虑各种可能的错误情况,并提供相应的错误处理机制。
这可以包括错误码定义、错误信息传递和异常处理等。
良好的错误处理能够增强系统的容错性,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3. 安全性:协议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
对于敏感的数据,必须采取合适的加密和身份验证机制,以保障系统的安全。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一)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在现代科技领域,系统集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软件系统还是硬件设备,通过系统集成可以实现不同组件之间的互操作和信息传递。
而在系统集成中,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是确保不同组件能够良好协同工作的重要因素。
一、接口规范的作用与重要性接口规范定义了系统集成中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方式和数据格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
首先,接口规范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涉及到的组件通常来自不同的厂商或开发团队,它们可能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数据格式。
如果没有统一的接口规范,不同组件之间的交互将会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实现。
接口规范的存在可以确保不同组件在集成时能够使用相同的标准进行通信,从而简化了集成过程。
其次,接口规范提供了明确的功能定义。
在系统集成中,各个组件通常承担着不同的功能,通过接口规范可以准确定义每个组件的功能和作用。
这样一来,集成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协调各个组件之间的工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接口规范还有助于模块化开发。
在大型系统集成中,不同组件之间的功能可以进行模块化开发,开发团队可以独立工作并针对自己的组件进行测试和优化。
通过严格的接口规范,各个模块可以在保证相互独立的同时,确保最终的集成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协议设计的原则与考虑因素协议设计是接口规范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和通信的规则。
在设计协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和因素。
首先,协议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系统集成往往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新的需求和技术可能会不断出现。
因此,协议设计需要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以便在后续的版本中加入新的功能和特性。
其次,协议应具备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
系统集成中的数据传输通常是频繁的,因此,协议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例如,可以采用压缩算法和数据分包等技术手段,减少数据的传输量。
此外,协议设计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稳定性。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在现代化的信息化建设中,系统集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应用系统往往需要相互配合,通过接口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
接口规范和协议设计是系统集成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确保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顺畅运行至关重要。
一、接口规范的重要性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不仅仅是规定了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格式和方式,更涉及到系统之间的交互行为和业务逻辑。
一个良好的接口规范可以提高系统开发和集成的效率,减少误解和错误,保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中,如果不定义好传感器与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那么可能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导致无法正常采集和处理数据。
而通过定义明确的接口规范,可以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一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接口协议设计的原则在系统集成中,接口协议的设计十分重要。
一个好的接口协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一致性:接口协议应该保持一致性,即相同类型的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之间传输时,应该采用相同的格式和方式。
这样可以减少数据转换和兼容性问题,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2. 灵活性:接口协议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系统的需求。
尽量设计开放的接口,允许系统进行自定义配置和扩展,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业务需求。
3. 可靠性:接口协议应该具备高度的可靠性,能够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例如,能够处理网络传输中的丢包和重传,能够处理错误数据的校验和纠正。
4. 安全性:接口协议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或窃取。
通过加密和身份验证等方式,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三、常见的接口规范和协议设计模式在实际的系统集成中,有一些常见的接口规范和协议设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集成效率和可靠性。
1. RESTful API:这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接口设计模式,使用资源和操作的概念来描述系统之间的交互。
通过HTTP的GET、POST、PUT、DELETE等方法,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SCA和SDO标准
SCA 和 SDO 标准对 SOA 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当每一个上述情景是可溶解的,每一个要求有不同的编码技术。
用 SCA 的方法,这样的逻辑位于的地点-- 横跨网络或当地-- 应该是需讨论的点,不 要提及语言工具—PHP,JAVA 或者是 C++—都将不相关。这最后的陈述可能会让你问 “嘿,这个听起来很像非选拔的网络服务,不同在哪里?”好好看看清单 1.2,包括一 PHP SCA 组件。
让我们从看看 SDO 能提供给你什么开始。在一个典型的 PHP 应用软件当中,数据将会 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个相关的数据库,但是假如这些相同的应用软件稍后既需要访问这些 资源的信息,又要访问一个平台或者 Web 服务的信息,那将会发生什么?最好的是它将可 能成为一个很长的过程,最坏的它将会是一令人费解的任务,这样的原因是每个数据资源 和他本身的一系列适当的古怪行为一起来的。
答:服务组件体系结构(SCA)描述了一个使用 SOA 的核心概念进行程序及系统构建 的模型规范。SCA 支持一种业务应用程序代码组织,该组织是基于执行业务逻辑的组件, 通过面向服务的接口发挥功能,并且使用其他组件通过面向服务的接口,即服务引用接口 发挥的功能。
在构建 SCA 程序组件时,需要完成以下两个主要步骤。第一,服务组件的实施不仅要 提供服务,而且也能使用其他服务。其次,通过服务引用的服务线路要装配成套组件,以 构建业务应用程序。
Page 6 of 32
服务于 PHP 的 SCA 和 SDO
应用集成开发规范文档
应用集成开发规范文档说明修订记录目录1引言 (1)1.1文档说明 (1)1.2编写目的 (1)1.3适用范围 (1)1.4术语定义 (1)2应用集成平台接口规范 (2)2.1服务类型 (2)2.2服务总线工作原理 (3)2.3业务流程集成 (4)2.4代理协议规范 (5)2.4.1SOAP 规范 (5)2.4.2JMS规范 (7)2.4.3MQ规范 (8)2.4.4HTTP 规范 (8)2.4.5FILE 规范 (8)2.4.6TCP/IP规范 (9)2.4.7数据库规范 (9)2.5服务规范与约定 (10)2.5.1服务提供原则 (10)2.5.2数据格式原则 (10)2.5.3服务设计原则 (10)2.5.4WEBSERVICE服务命名规范 (12)2.5.5SOAP代理服务命名规范 (12)2.5.6MQ代理服务命名规范 (13)2.5.7JMS代理服务命名规范 (14)2.5.8HTTP代理服务命名规范 (14)2.5.9输入、输出参数格式规范 (14)2.6安全控制原则 (15)3应用集成场景实现方案 (15)3.1典型集成场景业务归纳 (15)3.2集成典型场景技术归纳 (17)3.3典型场景基于ESB技术的实现方式 (18)3.3.1SOAP代理服务调用WEBSERVICE服务 (18)3.3.2MQ协议代理服务请求WEBSERVICE服务 (20)3.3.3HTTP代理服务调用WEBSERVICE服务 (22)3.3.4TCP代理服务监控TCP端口数据 (23)3.3.5FILE代理服务进行文件传输 (25)3.3.6数据库代理服务进行变更数据传输 (26)3.4典型场景基于BPM实现方式 (28)3.4.1标准自动化流程 (28)3.4.2标准人工流程 (30)3.4.3人工,自动混合流程 (31)3.5ESB与BPM结合典型场景实现方式 (32)3.5.1ESB调用发布为WEBSERVICE的BPM服务 (32)3.5.2BPM调用ESB发布的WEBSERVICE代理服务 (34)3.5.3BPM调用通过MQ请求ESB代理服务 (35)4系统集成需求描述规范 (37)4.1数据集成 (37)4.2应用集成 (37)4.3流程集成 (38)5Web服务开发指南 (39)5.1准备输入参数 (39)5.2准备输出参数 (39)5.3开发WEB服务 (40)5.4发布WEB服务 (41)1引言1.1文档说明《应用集成开发规范》文档规定系统集成建设的接口规范、开发方式等,对系统用集成平台接口规范、开发方式、基本应用等内容做出详细的规范性说明,并包含了典型集成场景的实现设计。
第一分册 短消息网关与服务提供商(SP)接口规范CNGPV2.0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PHS短消息网关技术规范第一分册短消息网关与服务提供商(SP)接口规范(CNGP)V2.0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引用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缩略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CNGP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CNGP功能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协议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通信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bpmn 2.0标准
BPMN 2.0标准,作为业务流程建模的开放标准,是一种强大且灵活的工具。
它以图形化的方式描绘了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和活动,为业务用户和技术用户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
通过使用BPMN 2.0的图形符号,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其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BPMN 2.0标准以其直观性和易用性而闻名,使得非技术人员也能轻松理解业务流程的逻辑和流程。
这种标准化的表示方法有助于提高业务流程的透明度,加强团队协作,并加速业务创新。
它还能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瓶颈、浪费和低效环节,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业务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BPMN 2.0支持事件驱动的业务流程,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通过捕获、分析和响应各种事件,企业能够更快地调整业务策略,提高应变能力和客户满意度。
除了上述特点外,BPMN 2.0标准还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它与多种技术和工具集成良好,可以轻松地与现有的系统和业务流程集成。
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可扩展标记和属性,允许企业定制化和适应特定需求的扩展。
总的来说,BPMN 2.0标准是一种重要的业务流程建模工具,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灵活和可扩展的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采用这一标准,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FMCOS2.0建设部新版互联互通手册解析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FMCOS2.0-建设事业部新版互联互通标准手册版本号:2.0.0修订日期:2011-10-08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上海目录目录 (2)1.FMCOS简介 (8)1.1.FMCOS特点 (8)1.2.FMCOS V2.0内部结构 (8)1.2.1.CPU及加密逻辑 (8)1.2.2.RAM (8)1.2.3.ROM (8)1.2.4.EEPROM (8)1.3.功能模块 (9)1.4.命令列表 (10)2.传输协议 (11)2.1.类型A PICC的协议激活 (11)2.1.1.选择应答请求 (12)2.1.2.选择应答 (13)2.1.3.协议和参数选择请求 (17)2.1.4.协议和参数选择响应 (18)2.1.5.差错检测和恢复 (19)2.2.半双工块传输协议 (20)2.2.1.块格式 (20)2.2.2.帧等待时间(FWT) (23)2.2.3.帧等待时间扩展 (23)2.2.4.功率水平指示 (24)2.2.5.协议操作 (24)2.3.类型A PICC的协议停活 (26)2.3.1.停活帧等待时间 (27)2.3.2.差错检测和恢复 (27)3.FMCOS文件结构 (28)3.1.文件结构 (28)3.1.1.MF文件 (28)3.1.2.DF文件 (28)3.1.3.EF文件 (29)3.2.文件空间结构 (29)3.3.文件访问方式 (30)3.4.文件类型及命令集 (31)3.5.文件标识符与文件名称 (32)4.FMCOS独特的安全体系 (33)4.1.安全状态 (33)4.2.安全属性 (33)4.3.安全机制 (33)4.4.密码算法 (34)5.命令与应答 (35)5.1.命令与应答结构 (35)5.2.状态字SW1、SW2的意义 (36)6.FMCOS命令 (37)6.1.外部认证EXTERNAL AUTHENTICATE (37)6.1.1.定义和范围 (37)6.1.2.命令报文 (37)6.1.3.命令报文数据域 (37)6.1.4.响应报文数据域 (37)6.1.5.响应报文状态码 (37)6.2.取随机数GET CHALLENGE (39)6.2.1.定义和范围 (39)6.2.2.命令报文 (39)6.2.3.命令报文数据域 (39)6.2.4.响应报文数据域 (39)6.2.5.响应报文状态码 (39)6.3.内部认证INTERNAL AUTHENTICATE (40)6.3.1.定义和范围 (40)6.3.2.命令报文 (40)6.3.3.命令报文数据域 (40)6.3.4.响应报文数据域 (40)6.3.5.响应报文状态码 (40)6.4.选择文件SELECT (42)6.4.1.定义和范围 (42)6.4.2.命令报文 (42)6.4.3.命令报文数据域 (42)6.4.4.响应报文数据域 (42)6.4.5.响应报文状态码 (43)6.5.读二进制文件READ BINARY (45)6.5.1.定义和范围 (45)6.5.2.命令报文 (45)6.5.3.命令报文数据域 (45)6.5.4.响应报文数据域 (45)6.5.5.响应报文状态码 (45)6.6.读记录文件READ RECORD (47)6.6.1.定义和范围 (47)6.6.3.命令报文数据域 (47)6.6.4.响应报文数据域 (47)6.6.5.响应报文状态码 (47)6.7.写二进制文件UPDATE BINARY (49)6.7.1.定义和范围 (49)6.7.2.命令报文 (49)6.7.3.命令报文数据域 (50)6.7.4.响应报文数据域 (50)6.7.5.响应报文状态码 (50)6.8.写记录文件UPDATE RECORD (51)6.8.1.定义和范围 (51)6.8.2.命令报文 (51)6.8.3.命令报文数据域 (52)6.8.4.响应报文数据域 (52)6.8.5.响应报文状态码 (52)6.9.添加记录文件APPEND RECORD (53)6.9.1.定义和范围 (53)6.9.2.命令报文 (53)6.9.3.命令报文数据域 (54)6.9.4.响应报文数据域 (54)6.9.5.响应报文状态码 (54)6.10.擦除目录文件ERASE DF (55)6.10.1.定义和范围 (55)6.10.2.命令报文 (55)6.10.3.命令报文数据域 (56)6.10.4.响应报文数据域 (56)6.10.5.响应报文状态码 (56)6.11.增加或修改密钥WRITE KEY (57)6.11.1.定义和范围 (57)6.11.2.命令报文 (57)6.11.3.命令报文数据域 (57)6.11.4.响应报文数据域 (59)6.11.5.响应报文状态码 (59)6.12.验证口令VERIFY PIN (60)6.12.1.定义和范围 (60)6.12.2.命令报文 (60)6.12.3.命令报文数据域 (60)6.12.4.响应报文数据域 (60)6.12.5.响应报文状态码 (60)6.13.验证并修改口令VERIFY&CHANGE PIN (62)6.13.1.定义和范围 (62)6.13.2.命令报文 (62)6.13.3.命令报文数据域 (62)6.13.5.响应报文状态码 (62)6.14.建立文件CREATE FILE (63)6.14.1.定义和范围 (63)6.14.2.命令报文 (63)6.14.3.命令报文数据域 (63)6.14.4.响应报文数据域 (65)6.14.5.响应报文状态码 (65)6.15.计算程序ROM CRC命令CALCULATE ROM CRC (65)6.15.1.定义和范围 (65)6.15.2.命令报文 (65)6.15.3.响应报文数据域 (65)6.15.4.响应报文状态码 (65)7.中国金融IC卡专用命令 (67)7.1.卡片锁定CARD BLOCK (67)7.1.1.定义和范围 (67)7.1.2.命令报文 (67)7.1.3.命令报文数据域 (67)7.1.4.响应报文数据域 (67)7.1.5.响应报文状态码 (67)7.2.应用解锁APPLICATION UNBLOCK (68)7.2.1.定义和范围 (68)7.2.2.命令报文 (68)7.2.3.命令报文数据域 (68)7.2.4.响应报文数据域 (68)7.2.5.响应报文状态码 (68)7.3.应用锁定APPLICATION BLOCK (69)7.3.1.定义和范围 (69)7.3.2.命令报文 (69)7.3.3.命令报文数据域 (69)7.3.4.响应报文数据域 (69)7.3.5.响应报文状态码 (69)7.4.口令密钥解锁PIN UNBLOCK (71)7.4.1.定义和范围 (71)7.4.2.命令报文 (71)7.4.3.命令报文数据域 (71)7.4.4.响应报文数据域 (71)7.4.5.响应报文状态码 (71)7.5.重装口令密钥RELOAD PIN (73)7.5.1.定义和范围 (73)7.5.2.命令报文 (73)7.5.3.命令报文数据域 (73)7.5.4.响应报文数据域 (73)7.6.修改口令密钥命令CHANGE PIN (75)7.6.1.修改口令密钥命令定义和范围 (75)7.6.2.命令报文 (75)7.6.3.命令报文数据域 (75)7.6.4.响应报文数据域 (75)7.6.5.响应报文状态码 (75)7.7.圈存命令 (77)7.7.1.圈存初始化INITIALIZE FOR LOAD (77)7.7.2.圈存命令CREDIT FOR LOAD (78)7.7.3.圈存交易流程图 (80)7.8.消费交易(存折或钱包) (80)7.8.1.消费初始化INITIALIZE FOR PURCHASE (81)7.8.2.消费命令DEBIT FOR PURCHASE (82)7.8.3.消费交易流程图 (85)7.9.复合应用消费交易(钱包) (86)7.9.1.消费初始化INITIALIZE FOR CAPP PURCHASE (86)7.9.2.复合应用消费命令DEBIT FOR CAPP PURCHASE (87)7.9.3.复合应用消费交易流程图 (90)7.10.圈提交易(存折) (91)7.10.1.圈提初始化INITIALIZE FOR UNLOAD (91)7.10.2.圈提命令CREDIT FOR UNLOAD (92)7.10.3.圈提交易流程图 (94)7.11.取现交易(存折) (95)7.11.1.取现初始化INITIALIZE FOR CASH WITHDRAW (95)7.11.2.取现命令DEBIT FOR CASH WITHDRAW (96)7.11.3.取现交易流程图 (98)7.12.修改透支限额交易(存折) (99)7.12.1.初始化修改透支限额命令INITIALIZE FOR UPDATE (99)7.12.2.修改透支限额命令UPDATE OVERDRAW LIMIT (100)7.12.3.修改透支限额交易流程图 (102)7.13.取交易认证GET TRANSACTION PROVE (103)7.13.1.定义和范围 (103)7.13.2.命令报文 (103)7.13.3.命令报文数据域 (103)7.13.4.响应报文数据域 (103)7.13.5.响应报文状态码 (103)7.13.6.防拔功能 (104)7.14.读余额GET BALANCE (105)7.14.1.定义和范围 (105)7.14.2.命令报文 (105)7.14.3.响应报文数据域 (105)7.14.4.响应报文状态码 (105)8.1.安全报文传送 (106)8.2.如何实现安全报文传送 (106)8.3.MAC的计算 (106)8.4.数据加密/解密的计算 (108)8.4.1.数据加密计算 (108)8.4.2.数据解密计算 (109)8.5.安全报文传送的命令情况 (110)8.6.卡片数据的恢复 (111)8.7.卡片交易流程 (111)附录A.电子存折/电子钱包应用的基本数据文件 (112)附录B.术语和定义 (114)附录C.协议说明书 (116)C.1.记法 (116)C.2.无差错操作 (116)C.2.1.块的交换 (116)C.2.2.等待时间扩展请求 (116)C.2.3.DESELECT (117)C.2.4.链接 (117)C.3.差错处理 (118)C.3.1.块的交换 (118)C.3.2.等待时间扩展请求 (119)C.3.3.DESELECT (121)C.3.4.链接 (121)1.FMCOS简介由于CPU卡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及一张卡支持多种应用的特点,所以IC卡家族中的CPU卡的使用范围正日益扩大。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八)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系统集成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种不同的系统和软件需要相互协作,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和信息流动。
接口规范和协议的设计对于系统集成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在系统集成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一些常见的技术和标准。
二、接口规范的重要性在系统集成中,接口规范定义了不同系统或组件之间的交互方式和数据格式。
它们为系统集成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和框架,确保各个系统能够无缝地协作。
接口规范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集成过程中的错误和风险。
三、协议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设计接口协议时,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协议应该简洁明了,避免冗余和不必要的复杂性。
简单的协议更易于理解和实现,也更容易维护。
其次,协议应该是可扩展的。
随着系统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协议应该具备向后兼容和向前兼容的能力。
最后,协议应该是安全的。
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机密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协议应该采用适当的加密和身份验证机制。
四、常见的接口规范和协议设计1. RESTful APIRESTful API是一种常用的接口规范,它建立在HTTP协议的基础上。
通过使用RESTful API,不同系统可以通过标准的HTTP方法(如GET、POST、PUT、DELETE)进行数据交互。
这种方式简单直观,易于实现和扩展。
2. SOAP协议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是一种面向服务的协议,它允许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远程过程调用。
SOAP协议使用XML格式来定义消息格式和通信规则,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安全性。
3. MQTT协议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消息传输协议,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和机器间通信。
MQTT协议使用发布-订阅模式,实现了高效的消息传递和设备互连。
4. ODBC接口标准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的接口标准,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访问和操作各种数据库。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在系统集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定义了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通信方式、数据格式以及交互流程,确保系统能够顺利地连接和交互。
下面将详细介绍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在系统集成中的重要性以及设计中应考虑的内容。
首先,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保证了不同组件之间的互操作性。
系统集成中,各个组件通常由不同的厂商、不同的技术团队开发。
接口规范和协议的设计能够确保这些组件能够正确地解析和处理对方发送的数据,使得不同组件能够正常地交换信息,实现功能的整合和互操作。
其次,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系统集成通常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系统的组件可能会被不断地添加或者替换。
良好的接口规范和协议设计能够确保新的组件能够轻松地与现有的组件进行集成,而不需要对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修改。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再次,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定义详细的接口规范和协议设计,可以减少不同组件之间的沟通失误和解析错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接口规范和协议设计还可以限制对系统的非授权访问和操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接口规范和协议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格式:定义系统中组件之间交换的数据格式,包括数据的结构、类型和编码等。
常用的数据格式包括XML、JSON、Protobuf等。
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组件之间的交互方式选择合适的数据格式。
2.接口方法:定义系统中各个组件暴露给其他组件的接口方法。
接口方法应该清晰地定义输入参数和返回值,并规定方法的使用方式和操作逻辑。
3.接口协议:定义系统组件之间通信的协议,包括通信的协议类型(如HTTP、TCP、MQTT等)、通信的安全性要求(如SSL/TLS加密)、通信的压缩和序列化方式等。
接口协议需要根据系统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协议类型和配置。
4.错误处理:定义系统组件之间交互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处理方式。
EAST2.0数据采集标准化接口规范详解
数据采集标准化接口规范2014年12月目录一、采集频率 (3)二、文件格式和命名 (6)三、数据项分隔符 (9)四、数据文件准备 (10)五、空值缺省值处理 (10)六、隐私保护说明 (10)本规范主要介绍数据采集标准化和软件系统设计接口相关规范。
一、采集频率采集频率按表确定,根据数据表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状态类和明细类两种。
除机构关系表和内部科目对照表以外的所有状态类表首次采集采用全量采集,即采集时间点上所有数据的采集,后续采集采用变化量采集,即采集时间点和前次相比发生的变化采集,包含增加和修改。
机构关系表和内部科目对照表首次采集采用全量采集,后续采集也采用全量采集,即后续如发生变化,那么发生变化部分和未发生变化部分都要报送。
明细类表首次采集采用时间段采集,即根据监管要求在采集时间点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所有数据,后续采集采用增量采集。
部分会计类表在部分时间点需要报送额外的数据,如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
如下表所示:二、文件格式和命名数据文件为GBK编码文本文件格式,扩展名为.txt,文件中的一行数据对应一个数据实例,各行之间分隔符为回车换行(0x0D,0x0A)。
每个表生成一个数据文件,文件名称以“机构代码”、“表名对应字符串”、“YYYYMMDD”进行组合的方式进行命名,中间用英文短横线“-”进行隔开(不能是中文环境下连字符),如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岗位信息表、2012年5月31日数据文件名称为:B0151H233010001-GWXX-20120531.txt每一个数据文件要同时生成一个同名的数据校验文件,数据校验文件后缀名为.log,数据校验文件需要包含以下4行信息,如下格式所示:文件名称:B0151H233010001-GWXX-20120531.txt文件大小(字节):80896创建时间(数据文件创建完成时间):2012-06-01 00:29:02文件结束(表示数据文件正常生成完成):Y表名如下表所示:机构代码如下:B0151H233010001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0153H233030001温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0160H233100001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0010H133010001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E0001H233010001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三、数据项分隔符1.数据文件的一行数据对应一个数据库实例,每个数据项末尾以英文逗号“,”进行分割。
cngp 2.0 接口规范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PHS短消息网关技术规范 第二分册 短消息网关与计费中心接口规范V2.0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1)1.适用范围 (1)2.引用标准 (1)3.缩略语 (1)4.消息格式定义 (1)4.1 基本数据类型 (1)4.2 消息结构 (1)4.3 消息头格式 (1)4.4 SMGW与PSC之间的消息定义 (2)4.4.1 login (2)4.4.2 login_resp (3)4.4.3 p ayment_request (3)4.4.4 payment_request _resp (6)4.4.5 payment_affirm (6)4.4.6 payment_affirm_resp (6)4.4.7 active_test (6)4.4.8 active_test_resp (7)4.4.9 query_userstate (7)4.4.10 query_userstate _resp (7)4.4.11 exit (7)4.4.12 exit_resp (7)5.计费原则 (8)5.1 后付费方式 (8)5.2 预付费方式 (8)5.3 计费文件采集 (9)6.计费流程 (10)6.1 后付费MO短消息流程 (10)6.2 后付费用户发给异网用户流程 (10)6.3 后付费MT短消息流程 (11)6.4 异网用户发给PHS用户流程 (12)6.5 后付费异地点对点短消息互通流程 (12)6.6 后付费包月短消息流程 (13)6.7 后付费包月扣费短消息流程 (14)6.8 预付费MO短消息流程 (15)6.9 预付费用户发给异网用户流程 (15)6.10 预付费MT短消息流程 (16)6.11 预付费异地点对点短消息互通流程 (17)6.12 预付费包月短消息流程 (18)6.13 预付费包月扣费短消息流程 (19)7.话单格式 (20)8.编码说明 (22)8.1 计费确认标识(R ESULT N OTIFY C ODE)代码表 (22)前言本规范规定了PHS的短消息网关(SMGW)与计费中心之间的通信协议。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三)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系统集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系统集成,还是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系统集成,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的一些关键问题,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挑战和解决方法。
1. 为什么需要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在系统集成中,不同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接口规范和协议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不同系统之间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以实现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
接口规范可以理解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时的“约定俗成”。
通过定义接口规范,可以明确数据格式、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安全等关键要素,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协议设计则进一步细化接口规范,定义具体的通信协议和传输机制,以确保系统之间的通信能够顺畅、高效进行。
2. 接口规范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接口规范时,有一些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首先是一致性原则。
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规范应该保持一致,即相同的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之间传输时应具有相同的格式和语义。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的丢失或混乱。
其次是灵活性原则。
接口规范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系统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接口规范应该允许扩展和升级,以适应新的需求和功能。
最后是可读性和易用性原则。
接口规范应该易于理解和使用,对开发人员而言是清晰明了的。
3. 协议设计的关键问题协议设计是接口规范的具体实现,它涉及到数据的传输方式、通信协议和数据安全等方面。
在协议设计中,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是数据格式的定义。
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可能略有差异,协议设计需要定义数据格式的具体规范,包括数据类型、字段长度、编码方式等。
其次是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
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传输,例如通过HTTP、SOAP或者消息队列等。
协议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系统集成的传输方式,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最后是数据安全的保证。
用友NC_UAP_技术介绍
客户化开发培训-技术介绍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GBU客户化管理与支持部—NC产品发展线路NC 1.0WAS,服务器集群性能提升Portal 后台任务中心信息交换平台集成开发平台新界面风格产业链支持应用平台构件深化2006~2007全球化集团管控动态企业建模多系统多集团多组织架构企业动态建模NCTools 产品化集成开发平台全新UI 及个性化中心整合IUFO 分布式部署2010~NC 2.0NC 3.0NC 5.0NC 5.6NC 6.023********~2000集中财务核算100%Java 实现支持多硬件平台支持多数据库2000~2003高端ERP 集团财务供应链生产制造平台化技术用友中间件J2EE 标准支持2003~2005集中管理协同商务多帐簿全面预算集团资金高性能工作流引擎集团交付元数据管理与业务建模轻量级开发框架企业级信息搜索工作流平台应用集成2008~2009会计平台预警平台访问控制业务流程配置UI 数据缓存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审批流配置多语言准则消息管理移动管理组织管理表单模板报表模板打印模板表单设计器报表设计器打印设计器查询设计器业务流程设计器规则设计器组织管理工具部署工具客户端安装工具配置工具系统监视器登陆/CA 认证任务调度异常缓存日志工作流规则引擎持久性框架基本算法连接引擎同步SQL 翻译器元数据管理SwingUi 框架SwingUi 控制JSP 框架JSP 标签JavaScriipt 脚本J2EE 服务器(WebSphere/WebLogic/UFIDA Application Server )Portal 服务器Solaris/AIX/Linux/Windows DB2/Oracle/SQL Server/OSCAR胖客户引擎瘦客户引擎基本技术服务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模板基本应用服务UAP 应用框架UAP技术框架系统框架UAP 分层结构图强大的建模工具、开发平台、客户化平台跨硬件平台、跨操作系统、跨数据库业务服务总线(ESB )开放的SOA 的框架结构开发模型远程接口Impl 远程接口实现类业务逻辑持久化,数据库操作数值VO类UI类按接口编程---nc.itf.<模块>: 表示该模块定义的接口---nc.impl.<模块>:表示该模块定义的接口实现---nc.vo<模块>: 表示VO的实现---nc.bs.<模块>: 普通的后台应用---nc.ui.<模块>.*: 客户端代码将代码分区域存放---public 接口和公共代码(比如VO和公共算法) ---private 实现和其它实现细节---client 客户端代码---gen 工具生成ejb目录---META-INF 模块配置文件目录代码结构VO是ValueObject的简写,在NC中是一个抽象类,它实现了Cloneable和Serializable接口。
软件工程中的企业应用集成
软件工程中的企业应用集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企业业务的日益复杂,诸多企业纷纷选择利用软件系统来管理和支持其业务流程。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许多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各种应用系统的孤立存在,无法进行有效地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简称EAI)应运而生。
一、企业应用集成的概念与意义企业应用集成是指将不同的软件应用系统进行无缝衔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相互操作的一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它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层和业务处理层,使得企业内部的各个应用系统能够相互协作,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和业务的高效处理。
企业应用集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工作效率:通过集成不同的应用系统,可以避免重复的数据输入和业务操作,减少人工介入的错误率和耗时,提高工作效率。
2. 优化资源利用:集成后的应用系统可以共享数据和资源,避免数据冗余和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 提高决策效力:通过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企业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其业务状况和市场动态,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 促进业务创新:通过集成多个应用系统,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调整,从而促进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二、企业应用集成的关键技术要实现企业应用集成,需要依靠一系列的关键技术来支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1. 数据集成:数据集成是指将来自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格式转换和整合,以便进行后续的业务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数据集成技术包括数据映射、数据转换和数据清洗等。
2. 应用接口集成:应用接口集成是指通过定义和实现统一的接口规范,将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业务逻辑进行无缝衔接。
常见的应用接口集成技术包括消息队列和Web服务等。
3. 进程集成:进程集成是指通过将不同应用系统中的业务进程进行协同和协调,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动和业务的相互作用。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四)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系统集成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系统集成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
本文将重点论述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在系统集成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来提升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接口规范的重要性接口规范是系统中不同组件或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或通信的约定。
良好的接口规范能够确保各个组件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协同工作,提高系统整体的性能和稳定性。
1. 统一标准接口规范可以统一不同组件或系统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
这样一来,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系统,只需要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开发,就能够确保彼此之间的兼容性,提高整体集成效率。
2. 降低开发成本由于接口规范的存在,不同组件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
开发人员只需按照规范进行开发,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各种复杂的数据交换方式和通信协议,从而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
3. 提高系统稳定性通过接口规范,系统集成的各个组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变得可控可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潜在的问题和错误,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规范化的接口设计还可以避免系统中不同组件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三、协议设计的重要性协议是系统中不同组件之间共同遵守的规则,用于保证数据交换的顺利进行。
良好的协议设计可以为系统集成带来以下优势:1. 数据完整性保证合理的协议设计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通过建立校验和和数据重传机制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保障数据的完整性,避免数据丢失对系统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2. 数据安全性保障协议设计还可以为数据传输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例如,通过加密算法和身份验证机制等手段,可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真实性,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访问或篡改,有效保护了系统的安全性。
3. 系统性能优化合理的协议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数据传输的开销,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通过采用高效的数据压缩算法、优化的传输协议等技术手段,可以降低数据传输的带宽消耗,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MSS功能流程及数据接口(工程部分)_V2.0
资产主数据
财务辅助
网上报账
财务核算
工程财务 总账 资产
用戶至上 用心服务 Customer First Service Foremost MSS规范项目组
物资管理模组
01:物资需求
是否采购
否
是
02:采购管理
03:物资配送 04:库存管理
05:卡管理
功能定义及范围
物资管理主要是对中国 电信物资采购、库存和 配送进行管理,根据目 前的现状,结合未来发 展所需和中国电信目前 使用的BOSS系统,建立 统一的物资管理应用平 台。对物资进行统一采 购、统一管理、统一调 配。 物资管理的范围包括所 有物资、服务等方面的 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
映射的业务流程
2-1-2:工程物资需求管理流程
2-2-4:签订采购合同流程 4-1:合同签订流程
2-3:出入库流程
2-4-5:物资出库核算流程
2-4-8:物资入库核算流程
7-1
MM04-FI04
对库存台账、物资出入库记账
2-5-8:盘点结果核算流程 2-6-8:报废处理流程
2-7-4:物资出库核算流程
18
合同审批流程 是
审批通过 8-2
合同签署
8-3
财务核算/FI
03:应付 05:应收 06:关联交易
合同执行 合同归档
8-1
管理会计/CO
22 01:内部定单管理
用戶至上 用心服务 Customer First Service Foremost MSS规范项目组
合同管理模组相关接口清单
编号 接口编码
1-5:付款管理流程
用戶至上 用心服务 Customer First Service Foremost MSS规范项目组
企业应用集成之数据集成接口规范2.0
企业应用集成之数据集成规范单位:地址:邮编:电话:传真:日期:修订文档历史记录目录第一章前言 (3)1.1 概述 (3)第二章通用的约定 (4)2.1 数据输出的内容 (4)2.1.1 枚举信息 (4)2.1.2 企业信息 (4)2.1.3 业务报表 (5)2.1.4 报表样式 (6)2.1.5 层级信息 (6)2.2 业务子系统称谓与编码的约定 (6)2.3 委处室与业务编码的约定 (7)2.4 数据输出方式的约定 (8)2.4.1 输出类型 (8)2.4.2 输出位置 (9)2.4.3 输出文件的命名 (11)2.4.4 输出数据的时机 (12)2.5 文件格式的约定 (12)2.6 时间格式的约定 (13)2.7 时间类型的约定 (13)第三章数据集成接口格式 (15)3.1 枚举信息的输出格式 (15)3.1.1 枚举信息格式说明 (16)3.1.2 枚举信息的输出例子 (18)3.2 企业基本信息的输出接口 (19)3.2.1 企业基本信息的内容 (19)3.2.2 输出文件格式规范 (20)3.2.3 企业属性的类型 (22)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规范3.2.4 企业信息输出文件示例 (24)3.3 层级信息的输出格式 (26)3.3.1 层级格式的说明 (28)3.4 业务报表的输出接口 (29)3.4.1 输出文件命名规范 (29)3.4.2 数据文件结构与报表分区 (30)3.4.3 数据报表的关联关系 (31)3.4.4 数据文件元素的层次 (33)3.4.5 单元格的数据类型 (34)3.4.6 二进制单元格的处理 (35)3.4.7 枚举型单元格的处理 (35)3.4.8 附报文件的处理 (36)3.4.9 报表数据的输出文件格式 (36)3.4.10 报表数据输出文件示例 (42)3.4.11 独立上报文件的处理 (47)3.5 报表样式的输出格式定义 (47)3.5.1 样式文件的元素结构图 (52)3.5.2 样式文件表达式定义 (52)附录I 企业基本信息统计项列表 (54)附录II 枚举信息的格式定义enum.xsd (55)附录III 企业信息的格式定义orginfo.xsd (58)附录IV 报表数据的格式定义report.xsd (62)附录V 报表样式的格式定义report_style.xsd (71)附录VI 层级信息的格式定义hierarchy.xsd (75)第一章前言1.1 概述地址:山东中路337号邮编:200001 电话:8621-6351 6236 传真:8621-6351 7610第二章通用的约定2.1 数据输出的内容业务子系统分别负责为委的不同处室收集业务数据,然后按照统一约定的格式将数据以XML文件的方式输出,提供给监管系统。
物资主数据纵向集成接口规范V2.0
物资主数据纵向集成接口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主数据项目组2011年8月9日文档编号:版本:1.0文档信息目录1.前言 (1)1.1.导读 (1)1.2.范围 (1)1.3.术语 (1)1.4.参考资料 (2)2.原则 (1)3.主数据管理集成规范 (1)3.1.集成架构 (1)3.2.接口集成描述 (2)3.2.1.SG-MDM分发主数据到业务应用 (2)3.2.2.SG-MDM发送主数据状态到业务应用 (5)3.2.3.业务应用申请主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主数据类型码对照表 (8)附录二接收端编号对照表 (8)1.前言1.1.导读目前,SG-MDM物资主数据范围包含物资分类(含水电)、物料(含水电),供应商等三类主数据。
本文档也仅限于描述这三类主数据与其他外部应用的数据交互接口规范定义。
1.2.范围SG-MDM管理的物资主数据范围包含物资分类(含水电)、物料(含水电),供应商主数据等三类主数据。
本文档也仅限于描述这三类主数据与其他外部应用的数据交互接口规范定义。
1.3.术语SG-MDM:SG-MDM指国家电网主数据管理系统。
采用总部集中部署,总部/网省两级应用的方式进行主数据管理。
WebService:WebService是业务系统对外暴露的能够通过Web 进行调用的API。
接收端:指各个单位要接入SG-MDM的业务系统。
为了更好的描述和全局定义要接入的业务系统,我们采取“业务模块_业务系统拼音简称_流水号”方式命名接收端的ID,采用“单位名称+系统名称”命名接收端的中文名称。
为了便于SG-MDM系统对接入系统的统一管理,在采用WebService方式进行数据交换时,请求方都需要在接入参数中提供根据本接口规范中预先分配的“接收端ID”来进行系统接入,详情可见附录二“接收端编号对照表”。
具体见附录二接收端编号对照表。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十)
系统集成中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系统集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一个系统集成项目中,不同的软件和硬件需要相互通信与协作,这就需要一套统一的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以确保各个子系统能够正常交互和协同工作。
一、接口规范的重要性在系统集成中,接口规范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它定义了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方式和数据传递方式。
接口规范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合理的接口规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设计思路,并根据规范进行开发,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在定义接口规范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接口应该限制非法访问和数据篡改的可能性,并且需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一些意外情况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此外,接口规范还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变化。
二、协议设计的挑战协议设计是系统集成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协议是一种约定,规定了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
协议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系统集成的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同时也需要兼顾系统的性能和安全。
在协议设计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不同的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技术平台,这就需要设计一种跨平台的协议,以保证不同系统之间的互通性。
其次,协议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方便后续的功能扩展和升级。
再次,协议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以防止敏感数据的泄露和非法访问。
三、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的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接口规范与协议设计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一个实际案例。
假设我们正在开发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其中包括多个子系统,例如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和温控系统。
这些子系统需要通过接口进行通信,以实现统一的控制和管理。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统一的接口规范,规定了每个子系统需要提供哪些功能和接口。
例如,安防系统需要提供报警、布防等接口;智能照明系统需要提供开关灯、调节亮度等接口;温控系统需要提供调节温度、查询当前温度等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应用集成之数据集成规范单位:地址:邮编:电话:传真:日期:修订文档历史记录目录第一章前言 (3)1.1 概述 (3)第二章通用的约定 (4)2.1 数据输出的内容 (4)2.1.1 枚举信息 (4)2.1.2 企业信息 (4)2.1.3 业务报表 (5)2.1.4 报表样式 (6)2.1.5 层级信息 (6)2.2 业务子系统称谓与编码的约定 (6)2.3 委处室与业务编码的约定 (7)2.4 数据输出方式的约定 (8)2.4.1 输出类型 (8)2.4.2 输出位置 (9)2.4.3 输出文件的命名 (11)2.4.4 输出数据的时机 (12)2.5 文件格式的约定 (12)2.6 时间格式的约定 (13)2.7 时间类型的约定 (13)第三章数据集成接口格式 (15)3.1 枚举信息的输出格式 (15)3.1.1 枚举信息格式说明 (16)3.1.2 枚举信息的输出例子 (18)3.2 企业基本信息的输出接口 (19)3.2.1 企业基本信息的内容 (19)3.2.2 输出文件格式规范 (20)3.2.3 企业属性的类型 (22)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规范3.2.4 企业信息输出文件示例 (24)3.3 层级信息的输出格式 (26)3.3.1 层级格式的说明 (28)3.4 业务报表的输出接口 (29)3.4.1 输出文件命名规范 (29)3.4.2 数据文件结构与报表分区 (30)3.4.3 数据报表的关联关系 (31)3.4.4 数据文件元素的层次 (33)3.4.5 单元格的数据类型 (34)3.4.6 二进制单元格的处理 (35)3.4.7 枚举型单元格的处理 (35)3.4.8 附报文件的处理 (36)3.4.9 报表数据的输出文件格式 (36)3.4.10 报表数据输出文件示例 (42)3.4.11 独立上报文件的处理 (47)3.5 报表样式的输出格式定义 (47)3.5.1 样式文件的元素结构图 (52)3.5.2 样式文件表达式定义 (52)附录I 企业基本信息统计项列表 (54)附录II 枚举信息的格式定义enum.xsd (55)附录III 企业信息的格式定义orginfo.xsd (58)附录IV 报表数据的格式定义report.xsd (62)附录V 报表样式的格式定义report_style.xsd (71)附录VI 层级信息的格式定义hierarchy.xsd (75)第一章前言1.1 概述地址:山东中路337号邮编:200001 电话:8621-6351 6236 传真:8621-6351 7610第二章通用的约定2.1 数据输出的内容业务子系统分别负责为委的不同处室收集业务数据,然后按照统一约定的格式将数据以XML文件的方式输出,提供给监管系统。
监管系统需要收集两种信息:企业基本信息、与业务数据报表,其中业务数据报表涉及到所有的集成子系统,而企业信息则只来自一个特定的业务系统。
2.1.1 枚举信息有些报表的科目(单元格),其取值来自于枚举项。
在导出报表数据时,将会直接导出科目值,这样虽然报表值没有错,但枚举信息却不完整了,所以需要事先将所有的枚举信息统一导出。
枚举信息包括枚举类型,以及每个类型下的枚举项,此信息只需导出一次,如果枚举信息没有变化,以后不需要重复导出。
举个例子:如果报表中有一个科目叫“企业经营类别”,并且该项的值只能从一下四个中选择一个:“私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
则“企业经营类别”就是一个枚举类型,此类型具有四个枚举项,分别为:“私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
各个子系统都需要输出此文件,没有枚举信息的可以填空元素。
2.1.2 企业信息业务系统在实现企业数据填报的时候,都会将企业的基本信息作为报表封面。
监管信息系统归纳整理了所有业务子系统的企业基本信息,并汇总形成一个企业基本属性的列表,有关这些基本属性的内容请参考文档《上海市监管信息系统企业基本信息说明》。
为配合应用集成,截止到试运行版本的需求,企业基本属性还需补充一些统计分类信息,这些信息参见附录的列表。
此文件只与“收集平台”或“层级查询”子系统有关。
各业务子系统需要输出本系统中最主要的业务报表。
业务报表是由子系统采集的业务数据,各个子系统会按照委的要求提供各种“表格”供企业来填报数据,每种“表格”的填报结果都将产生一个报表。
这里的“表格”是一种广义上的说法,并不局限于一张传统的表格,比如,在任何子系统中,只要有界面提供了一组域供用户填写数据,而且此数据最终会提交到委,则用户所填入的这组数据就形成了一张报表。
业务报表的概念与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可能并不一致。
在有的子系统中,通常使用关系数据库的一张表(Table)来存储实体信息,一个实体就是一条记录,不能将整张实体表(Table)中的所有记录当成一张报表,而是每个实体就是一张报表。
有的报表可能会带有附件,附件是一组文件,文件的长度不限。
对于文件附件,则直接输出此文件,不需要做任何加工处理。
但是,输出文件必须与其所附的报表输出的XML文件处在相关位置(附件可与报表文件处于同一目录或报表文件所在目录的子目录)。
比如,子系统中有报表X,此报表具有三个附报文件(a、b、c),则子系统将会输出共四个文件:x.xml、a、b、c,假如x.xml 文件位于目录k,则文件a、b、c可位于目录k或者k下面的子目录,最终x.xml 报表文件中将包括要输出的附报文件的控制信息,其中就含有附报文件的相对路径与文件名。
有时候,企业需要直接上报某些特定的文件,这些文件可能并不作为任何报表的附报文件存在,文件可以是任意格式,比如.doc或.xls文件。
对于单独上报的文件,子系统需要输出一个额外的xml描述文件,我们可以将此描述文件看作一个空的报表文件,而将上报文件看作其附报文件。
子系统承担着委处室的业务功能,其业务流程仍然在子系统中进行,子系统导出的所有数据应该是走完了业务流程的结果数据(已审核过的数据),比如,对于“法人治理信息系统”,它所输出的数据应该通过了委审核后的数据。
各个子系统都需要输出此文件。
为满足原表展现的用户需求,导出的数据报表需要在“监管信息系统”中按照原表样式展现出来,这需要各子系统输出报表的样式。
对于每种不同格式的报表,其数据有多分,但样式只需输出一份。
各个子系统都需要输出此文件。
2.1.5 层级信息层级信息只与“层级查询”子系统有关。
主要用来输出不同统计口径下的企业层级信息。
仅“层级查询”子系统需要输出此文件。
2.2 业务子系统称谓与编码的约定目前,门户需要集成的业务子系统比较多,为便于沟通与程序间的交流,我们将业务子系统的名称统一起来,并且使用统一的编码来代表不同的子系统。
业务子系统的编码如下:2.3 委处室与业务编码的约定各个业务子系统一般会侧重于服务委的某些业务处室,我们将委的各业务处室的名称统一起来并做编码,便于门户与子系统的交流。
委的业务处室以及编码的约定如下:该表列出了准备集成的五个业务子系统所涉及到的委处室称谓与编码,该表将随监管信息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而逐步补充完整。
2.4 数据输出方式的约定各子系统原有的界面、业务操作均可维持不变。
为配合监管系统的数据集成,实现数据交换的对接,需要增加一个数据输出功能。
新功能可以通过增加菜单来体现,具体实现方式由子系统自行决定。
2.4.1 输出类型数据导出方式必须满足下列要求之一:按照时间段输出、更新输出、自动增量输出。
其中按照时间段输出、更新输出为强制要求,自动增量输出为可选要求。
子系统可以将所采用的输出方式标示在配置文件中。
●按照时间段的数据输出用户可选择一个时间段(比如一个年度:2008年),子系统能将发生在该时间段内的、系统中所有企业的所有数据批量输出来,包括该企业的下属企业,只要是发生在此时间段内的数据,都批量输出来。
用户可选择的时间仅限于年度。
输出程序运行时,可给出一个年度时间列表供用户选择,它列出了系统中所有历史数据的时间跨度,以年度为单位。
●更新输出更新输出的数据一般是上次已经输出过了,这次可能发生了更改,需要重新输出。
更新输出的数据在导入时,一般需要按照一定的条件在目的库中做删除操作,将原有的记录直接删除掉,然后再插入新的记录。
●增量输出增量数据的自动输出要求能在监管系统的日常运行中周期性地输出子系统中新录入的结果数据,其周期与起始时间可作为参数来配置,也可以每次综合结果数据时自动触发执行。
各子系统需要内部定义计数器来记录最近输出数据的时间戳,以确保下次只输出新增的数据。
如果使用配置起始时间与周期,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起始时间一旦配置完成,并且只要执行过一次自动增量输出,则起始时间就不再可配置了,用户只能调整周期。
另外,无论是否到达周期执行点,用户都可以手工触发运行增量数据的输出功能。
增量数据输出所产生的数据可能包含多家企业单位,输出结果的文件与目录结构与带参数的数据输出保持一致。
2.4.2 输出位置监管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发生在委内网中。
在委内网,将设置一个公用的文件服务器,通过网络共享,所有的业务系统能将数据报表批量导出并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的指定位置。
所有业务系统的输出数据将存放在统一的文件服务器上,具有同一个起始位置,通过使用不同的子目录来形成不同的路径。
假设起始位置为<doc-base>,则不同业务子系统输出文件的存放路径与约定如下,我们把它称为子系统输出的根目录:尽管各业务子系统可能有各种存在形态:单机版、C/S版、B/S版,它们可能分布在受监管企业的不同部门、或者安装部署在委外网环境。
无论它以什么形态存在,所有的业务系统都在委内网提供了安装或部署,各企业使用子系统录入数据,最终依靠网络或存储介质将数据向委提交,委的工作人员会将数据转移到内网的业务系统中。
输出数据按照企业分类,存放在一个目录结构中。
输出数据的存储目录结构约定如下:首先,以此企业的企业代码创建一个目录,并作为输出数据的根目录,我们称之为“企业目录”,在企业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DATA的子目录,该企业的报表数据则以DATA目录为根目录来存放。
对于一家企业,在其DATA目录下,先按照年度创建一个年份子目录,在此年分目录下,如果有多套报表的(比如有财务预算,财务决算,每月的财务快报等),则需在此年分目录下用报表类名分别创建子目录,而属于该类的报表文件则存放在此子目录中,如果同一类报表还细分为不同的种子类(比如财务报表的1表、0表、9表等),则在报表类名下再建ID子目录来区分。
所有企业目录并行放置在子系统的根目录下。
下面用个例子来详细说明输出数据的文件与目录结构。
例子中的材料属于假想情况,仅用来辅助描述子系统输出数据时的文件与目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