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冥有鱼复习资料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中考复习资料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中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37ced2b5ef7ba0d4b733bb6.png)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北冥有鱼文言文知识点
![北冥有鱼文言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1697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d.png)
北冥有鱼文言文知识点一、北冥有鱼出处《北冥有鱼》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被收录于他的文集《韩文公全集》中。
这篇散文通过描述一个北冥有鱼的寓言故事,表达了韩愈对官场腐败、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呼吁。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深刻的寓言,堪称中国古代文言散文的经典之作。
二、北冥有鱼故事梗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生而大,不可饱食。
食则恒活,无穷之理也。
鲲之背,不可求载,载则怀之者反劳。
骨为剑把,坚利无比。
鲲者,天之大物也。
鲲之为物也,足以载天下之重而不沉,可以见吞吐亿万之太山,可以观日月之行,足以容天下之物而不碍己。
是故鲲之为物也,岂为人者欤?然虽不人,其形犹鱼也。
蜃之蛰者,蜃之梟也。
呜呼!蜃之死,命也。
人之窘困,亦蜃之蛰也。
死命之后,则无了期而已矣。
三、北冥有鱼文言文知识点1. 修辞手法在《北冥有鱼》这篇文章中,韩愈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通过比喻将鱼的形象与天下的物象进行类比,如“骨为剑把,坚利无比”;•排比:通过排比手法对事物进行并列列举,如“可以见吞吐亿万之太山,可以观日月之行,足以容天下之物而不碍己”;•夸张法:通过夸张手法来加强描述的效果,如“足以载天下之重而不沉,可以见吞吐亿万之太山”;•对偶:通过对偶手法对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是故鲲之为物也,岂为人者欤?”;•反问:通过反问手法来引出问题或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岂为人者欤?”;•倒装:通过倒装句式来强调或突出某一事物,如“载则怀之者反劳”;2. 文言文特点《北冥有鱼》作为一篇文言文,具有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
文言文是古代中国的文字体系,有着独特的词汇、句法和语法结构。
以下是一些文言文的特点:•典雅简练:文言文注重句子的简洁明了,追求精炼、简练的表达方式;•注重修辞:文言文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正式庄重:文言文表达时注重场合和身份的正式性和庄重性,使用较多的礼貌用语和尊称;•多音字和繁体字:文言文中使用较多的多音字和繁体字,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文言文阅读经验;•拆字注音: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汇需要通过拆字注音来理解,需要进行一定的解读和思考。
《北冥有鱼》复习
![《北冥有鱼》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d642511312b3169a551a405.png)
拿,把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因为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依靠
2.下列各组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C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助词,的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代词,这
B.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助词,补音节,不译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助词,主谓间取独
无丝竹之乱耳
道德情操。
C.庄子的行为是荒唐的,偏激的。
D.庄子是个其貌不扬,但有大智慧且能淡与泊时名俱利进,
的人。
追求自由
5.句子翻译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他们)说:
“(楚王)想用国内的政事来劳累你!”
将国内的政事托付于你 劳累您管理国家政事
【中考链接] 1.下面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藏之庙堂之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为留骨而贵乎 面山而居 C.吾将曳尾于涂中 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愿以境内累矣 以其境过清 2.下面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B )(3分) 例句:庄子钓于濮水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相与步于中庭 C.甚矣,汝之不惠 D.何陋之有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 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 “(楚王)想将国内的政事托付于你,劳累您 啊!”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 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 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 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 巴爬行呢?”
项是( C )
A.藏之庙堂之上
代词,它,指神龟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北冥有鱼》中考语文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课件PPT复习真题练习题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北冥有鱼》中考语文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课件PPT复习真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44b70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5.png)
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②从“是 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凭风迁 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③从“天之苍 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 茫的感慨。 形象: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 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第
篇 北冥有鱼
《庄子》 【文学文化常识】 ①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②《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 括 内 篇 7 篇 、 外 篇 15 篇 、 杂 篇 11 篇 。 本 文 节 选 自 内 篇 中 的 《 逍 遥 游》。
原文(黑体字词为课下注释)
译文(已核课下注释及教参)
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 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
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 迁徙到南海之时,翅膀拍打水面而行,激起的波
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 涛浪花有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
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山野中
4.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试分析本文是如何 体现这一艺术特色的。
【答】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不知其几千里 也”反复渲染鲲鹏之硕大无比,以“水击三千里”和“抟扶摇而上者 九万里”中两个极度夸张的数字来展现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最 后以人之视天来想象鹏之视下,意境开阔邈远。
2.作者是如何描写大鹏这一形象的? 【答】作者从体大、背大、翼大、活动力道大、活动范围大五个 方面展开想象,极写鲲鹏形象的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 “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水击三千 里”言其拍打水面的力道,“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范 围。 3.课文是如何表现大鹏“志存高远”的形象的? 【答】通过写“变鲲为鹏”表现其志在高空;通过写“飞往南 冥”表现其志在千里。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中考复习资料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中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2f70a17cc22bcd126ff0cb0.png)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 ūn )(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 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北冥有鱼》中考复习精要
![《北冥有鱼》中考复习精要](https://img.taocdn.com/s3/m/81038fe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0.png)
《北冥有鱼》中考复习精要
易考考点多题相关覆盖全面排版规范省时省力
一、文学常识填空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
二、重点问题
1. 鲲为什么要变成鹏?根据“化而为鸟”发挥想象,说说鲲变化的过程。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比海更宽广的是天,硕大无比的鲲为了追求更大的逍遥和自由,鲲通过努力化作了鹏。
2.化而为鸟,乘风而飞,我们在鲲鹏身上体会到了怎样的精神?
追求远大理想的执着勇敢,聪明智慧。
3.思考《北冥有鱼》的寓意?(重要)
在《北冥有鱼》中,庄子借鲲鹏寄托自己向往逍遥、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但也指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条件的,并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
北冥有鱼复习资料
![北冥有鱼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718765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6.png)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灰尘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假如则已矣。
一、文学知识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首创人之一,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代将其与老子并称“老庄” ,他们的思想系统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等。
二、基础知识1、生字难字(略)2、书下说明:(若有进出,以教材为准)鲲:传说中的大鱼。
鹏:传说中的大鸟。
怒:奋斗,这里指鼓起翅膀。
徙:迁徙。
志:记录。
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取水面。
抟:回旋。
扶摇:旋风。
去:走开。
生物:指有生命的东西。
以息相吹也。
息:呼吸所产生的气味。
去以六月息者。
息:气味,这里指风。
苍苍:深蓝色。
正色:真实是颜色。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吹:吹拂。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表示选择,是仍是。
亦假如是:这样。
三、构造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本文是节选一小段。
它的中心是说,人应该不受任何约束,逍遥自在地活动。
这实质上反应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与空间,挣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限制,忘记全部,在主观想象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这是一种根本不行能有的主观唯物主义的想象。
在庄子看来,即便是大鹏,也算不上逍遥,由于他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达到自己的意向。
而只有因循自但是游于无量时空中,才是真实的逍遥。
这在现实社会中即意味着,除去自我意识,碌碌无为,无所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逍遥的境地,这明显是一种不确实质的幻想。
四、写作手法略五、习题练习1.作者细细描绘鲲与鹏的形体之大,有如何的意图它们固然体形巨大,表面看起来逍遥自在,实则仍需借助风的力量才能凌空而游,他们并无获取真实的逍遥。
(完整版)《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复习资料
![(完整版)《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59abaeb9f3f90f76c61bd1.png)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复习资料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巩固【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初三语文《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中考复习资料
![初三语文《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中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0167efeed630b1c58eeb5d4.png)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旋风)而上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气息)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北冥有鱼》复习资料汇编
![《北冥有鱼》复习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7747cae0066f5335b812128.png)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一、文学常识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等。
二、基础知识1、生字难字(略)2、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鲲:传说中的大鱼。
鹏:传说中的大鸟。
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徙:迁移。
志:记载。
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抟:盘旋。
扶摇:旋风。
去:离开。
生物:指有生命的东西。
以息相吹也。
息: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去以六月息者。
息:气息,这里指风。
苍苍:深蓝色。
正色:真正是颜色。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吹:吹拂。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表示选择,是……还是……。
亦若是是:这样。
三、结构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本文是节选一小段。
它的中心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
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与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这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
在庄子看来,即使是大鹏,也算不上逍遥,因为他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达到自己的意愿。
而只有因循自然而游于无穷时空中,才是真正的逍遥。
这在现实社会中即意味着,消除自我意识,无所作为,无所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四、写作手法略五、习题练习1.作者细细描写鲲与鹏的形体之大,有怎样的用意?它们虽然体形巨大,表面看起来自由自在,实则仍需借助风的力量才能腾空而游,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
北冥有鱼文言知识点归纳
![北冥有鱼文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4717cf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b.png)
北冥有鱼文言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
1. 出处。
二、字词解释。
1. 通假字。
- “北冥有鱼”中的“冥”通“溟”,大海。
2. 古今异义。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海运”,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 “天池也”中“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今义:高山湖泊名。
- “野马也,尘埃也”中“野马”,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野生的马。
3. 一词多义。
- 息。
-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之。
- “鹏之背”(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 “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选择,是……还是……)4. 重点实词。
-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怒而飞”。
- 垂:悬挂。
“其翼若垂天之云”。
- 徙:迁移。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抟:盘旋飞翔。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扶摇:旋风。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三、句子翻译。
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2.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3.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 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
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4. 齐谐者,志怪者也。
5.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6.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初三语文《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中考复习资料
![初三语文《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中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998a2740912a21615792943.png)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气息)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北冥有鱼复习资料
![北冥有鱼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ceffb96da38376baf1faeec.png)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一、文学常识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等。
二、基础知识1、生字难字(略)2、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鲲:传说中的大鱼。
鹏:传说中的大鸟。
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徙:迁移。
志:记载。
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抟:盘旋。
扶摇:旋风。
去:离开。
生物:指有生命的东西。
以息相吹也。
息: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去以六月息者。
息:气息,这里指风。
苍苍:深蓝色。
正色:真正是颜色。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吹:吹拂。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表示选择,是……还是……。
亦若是是:这样。
三、结构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本文是节选一小段。
它的中心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
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与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这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
在庄子看来,即使是大鹏,也算不上逍遥,因为他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达到自己的意愿。
而只有因循自然而游于无穷时空中,才是真正的逍遥。
这在现实社会中即意味着,消除自我意识,无所作为,无所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四、写作手法略五、习题练习1.作者细细描写鲲与鹏的形体之大,有怎样的用意?它们虽然体形巨大,表面看起来自由自在,实则仍需借助风的力量才能腾空而游,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中考复习资料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中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1005680c22590102029db9.png)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气息)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复习资料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6b8f04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9.png)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复习资料内容:(重点词汇)北冥(大海)有一种鱼,名为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有几千里;它能变化为鸟,名为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的背部,也不知有多长;当它奋起飞行时,翅膀展开像天空的___。
这只鹏鸟,随着海洋的运动迁徙到南方的天池。
天池是指南方的大海。
《齐谐》是一本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书中写道:“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___的波涛,随后在旋风中盘旋上升,直冲九万里高空,用六个月的时间离开北方的大海。
”野马指春天___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尘埃则指扬在空中的土,细碎的尘粒叫“埃”。
这些都是生物之间吹拂的结果。
天空苍苍深蓝,真正的颜色是什么?它的尽头有多远?鹏鸟俯视下方,也只能看到这个样子了。
巩固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种鱼,名叫鲲。
它的体积有多大,无人知晓,也许有几千里之长。
它能够变成一只鸟,名为鹏。
鹏的背部也有多长,无人知晓。
当它展翅高飞时,翅膀展开像天空的___。
这只鹏鸟随着海洋的运动迁徙到南方的天池,也就是南方的大海。
《齐谐》是一本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书中写道:“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___的波涛,随后在旋风中盘旋上升,直冲九万里高空,用六个月的时间离开北方的大海。
”野马指春天___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尘埃则指扬在空中的土,细碎的尘粒叫“埃”。
这些都是生物之间吹拂的结果。
天空苍苍深蓝,真正的颜色是什么?它的尽头有多远?鹏鸟俯视下方,也只能看到这个样子了。
文学常识:这则文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___是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___”。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___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通假字:北冥有鱼(“冥”通“溟”,海)五、词性活用:怒而飞腾:用形容词作动词,形容奋发振翅的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一、文学常识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等。
二、基础知识
1、生字难字(略)
2、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
鲲:传说中的大鱼。
鹏:传说中的大鸟。
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徙:迁移。
志:记载。
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抟:盘旋。
扶摇:旋风。
去:离开。
生物:指有生命的东西。
以息相吹也。
息: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去以六月息者。
息:气息,这里指风。
苍苍:深蓝色。
正色:真正是颜色。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吹:吹拂。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表示选择,是……还是……。
亦若是是:这样。
三、结构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本文是节选一小段。
它的中心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
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与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这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
在庄子看来,即使是大鹏,也算不上逍遥,因为他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达到自己的意愿。
而只有因循自然而游于无穷时空中,才是真正的逍遥。
这在现实社会中即意味着,消除自我意识,无所作为,无所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四、
五、写作手法
略
六、
七、习题练习
1.作者细细描写鲲与鹏的形体之大,有怎样的用意?
它们虽然体形巨大,表面看起来自由自在,实则仍需借助风的力量才能腾空而游,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
2.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齐谐》一书中的话?
对鲲鹏之事补充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你怎样理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句话的内容?
天空是那么湛蓝,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向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人往上看天,与鹏往下看人,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角度不同,可见鹏与人一样都受到了限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
4.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
5.用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这样写,在选材上有何特色?
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都是不自由的。
意境广大。
6.如何评价本文?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本文是节选一小段。
它的中心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
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与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这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