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分桃子》教案设计(精选17篇)

《分桃子》教案设计(精选17篇)

《分桃子》教案设计(精选17篇)《分桃子》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分一分“,并体会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

难点: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的含义。

关键: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分一分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或小棒)20个(根)。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打扮的漂亮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了,今天是小熊的生日。

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

都有谁呢?(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伙伴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大家,看看都有什么?这节课我们就帮助小熊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分给伙伴们,好吗?2、揭示课题:分一分(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摆一摆。

小熊先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

请同学们用8个圆片代替桃子,分成两堆。

2.说一说。

(1)学生边分边口述操作过程,教师巡视。

(2)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看谁分得多?(3)学生汇报操作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

1 2 3 487 6 5 43.想一想,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小猴都满意?说说你的想法。

4.引导小结:都分4个。

两只小猴就分得一样多。

像这样分得同样多,在数学王国里还有一个词语叫做“平均分”。

5.分一分:放手让学生分,着重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两只小猴喜滋滋地抱着桃子到一边去了,该给小猫分鱼了。

1)12条鱼分给4只小猫吃,要想每只小猫分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几条呢?想一想怎样给小猫分鱼比较快一些?(用学具代替小鱼来分、连线、圈一圈)可把小狗急坏了,汪汪地叫了起来。

我们赶紧帮小熊给小狗分骨头吧。

3)把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几根?用你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分桃子》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在教材第32—33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体会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考虑,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1.设置情景,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新单元的学习.2.引导学生从"小猴分桃子"的情景人手,安排"分一分"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在小组内交流方法.4.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5.总结本课内容,指导学生练习,解答学生疑难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2.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通过小组探讨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创新,勇争第一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体会平均分的过程.◇难点正确理解平均分.◇教学突破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利用图片(或小棒)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平均分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用语,不能用固定的语言表述,可以用"同样多","一样多"等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来代替.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实物:若干糖果;若干纸圆片(或小棒).2.图片:"分桃子"的主题教学主题图.◇学生准备若干纸圆片(或小棒).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提问,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出示教学挂图,安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指导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方法.4.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体验平均分的过程.5.总结本课内容,指导学生练习.1.思考问题,在情景中进入新课.2.观看教学挂图,参与活动,体会学习的乐趣.3.分组操作学具,动手操作,积极讨论,交流学习方法.4.完成练习,体验和掌握平均分.5.巩固知识,完成练习.一,设置场景,导入新课(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提问:我们班上有多少名同学呀2.拿出准备好的糖果,引导提问:老师这里有50颗糖果,大家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分呢3.组织学生把糖果分给大家.4.谈话引入新课,提示今天学习的内容1.齐声回答:50名(假设).2.思考后,兴高采烈的回答:每一位同学一颗.3.很高兴地领糖果.4.认真听讲,仔细想想分糖果的细节,与分糖果有关.二,创设情景,解决实例(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出示"分桃子"的主题图,制造问题:两只小猴子到小熊家作客,小熊拿出8个桃子招待小猴子,请同学们想一想,每只小猴子能吃到几个桃子呢2.提示学生用手中的8个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说怎么分.3.指导学生按照教材第32页"分一分"的内容,讨论解决小猫,小狗遇到的问题,听取全班汇报.4.指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完成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1—3题,在行间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1.认真观看主题图,思考老师的提问.2.认真动手操作,举手回答,说出各种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用小圆片摆一摆,在小组内交流方法,由代表汇报结果.4.积极参加活动,采取连一连,圈一圈或摆一摆的方式完成练习,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过程.三,解决新问题,完成思考题(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并引入新问题: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每次平均分东西以后,都正好将东西分完呢结合教材第33页第4题的内容,指导学生完成分气球的活动.请学生思考剩下的一个气球还能不能再分.向学生解释"一半"的概念,指导学生完成第33页第5题.总结本课内容.思考老师的问题,不能确定答案,寻求得到正确的讲解.利用小圆片进行分气球,发现在每人分得一样多的情况下,会有剩余的气球.齐声回答,并了解到在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剩余的情况.认真听讲,了解到"一半"就是平分成两份,解决疑问后,完成练习题.回顾本课知识,初步了解平均分.本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桃子,知道即使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剩余的情况,"一半"就是平分成两份.同学们在学习中利用小棒和小圆片,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活动,很好地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加努力学习.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请同学们结合学习内容,仔细思考,用小木棒摆一摆,将10个小木棒平均分一分,有多少种分法.教学探讨与反思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意从学生熟悉的情景人手,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时候,融人到新知识的学习中.2.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时,要善于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3.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学习态度.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教案三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教案三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兴趣。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百以内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一步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计算的除法竖式对学生而言很陌生,因此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

这部分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明白两步计算的除法竖式的算理。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采用动手操作与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这一教学策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竖式。

结合操作,学生对算理有了透彻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这部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可以很顺利地解决问题。

这样,由扶到放,层层递进,将教学的重难点一一突破。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口算除法,以及一步计算的除法竖式。

学校位于农村,条件有限,教、学具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于是,我大胆将教材中“小猴子分桃子”改成“小猴子分甘蔗”。

这样,学生就可以用小棒代替甘蔗来操作,简便易行,更有助于理解算理。

〖教学设计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智慧老公公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他可高兴了!他给大家带来一幅画。

(出示情境图)师:小猴子们想吃甘蔗,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碰到什么问题了?(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汇报。

)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有两只调皮可爱的猴子,想分掉48根甘蔗。

生2:我认为为了公平,这2只猴子必须分得一样多,也就是必须平均分。

2.提出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48根甘蔗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1只小猴子分到几根呢?根据学生的提问,师板书例1(有48根甘蔗,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根?)。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分桃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桃子的活动,学生能够体验除法的运算过程,理解除法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正确地进行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正确地进行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讲解如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演示法通过分桃子的演示,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通过演示除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些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

讲授新课教师通过分桃子的演示,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师通过演示除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1. ◦ ◦2. ◦ ◦3. ◦ ◦ 1. ◦ ◦ 2. ◦ ◦ 1. ◦ ◦ 2. ◦ ◦ 3. ◦ ◦ 1. ◦ ◦ 2. ◦ ◦教师通过讲解如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教师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让学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除法的意义、运算方法和应用。

教师强调除法在数学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除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教师布置一些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五、教学资源教材:《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的分桃子的故事,并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规范和智慧;2.掌握求解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分桃子的故事介绍;2.分桃子的求解方法;3.分桃子的团队合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知识(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传统的分桃子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详细讲解分桃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分桃子的原理和步骤。

第三步:引导思考(10分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分桃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四步:讲解分桃子的求解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分桃子的求解方法,包括公式的推导和具体步骤的解释,同时通过示例演示说明。

第五步: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组桃子进行分配。

每个小组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团队合作来解决分桃子的问题,最后给出具体的分配方案。

第六步:小组评价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配方案,并对其他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和态度,包括积极性、合作性和沟通能力;2.检查学生的分桃子方案,评估其求解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将分桃子的方法应用到其他问题的求解中,如分糖果、分蛋糕等;2.学生可以尝试改变桃子的数量和人数,探索是否存在不同的分配方案。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不仅了解了传统的分桃子故事,还掌握了求解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发展。

同时,通过展示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

数学教案《分桃子》数学分桃子

数学教案《分桃子》数学分桃子

《分桃子》数学分桃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分桃子教具(模型或图片)3.小组讨论记录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颗桃子,引导学生观察桃子的形状、颜色。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桃子可以怎么分吗?(二)探究分数的意义1.老师将一颗桃子平均分成两份,展示给同学们看。

2.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两份桃子的大小一样吗?(三)读写分数1.老师展示分数的读写方法,如:1/2,2/3等。

2.引导学生跟读,并尝试自己书写分数。

(四)分桃子活动1.老师将桃子分给同学们,每人一份,提问:同学们,你们手中的桃子是多少份?2.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手中的桃子。

3.老师出示不同数量的桃子,让学生尝试用分数表示。

(五)解决问题1.老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小明有3颗桃子,他想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份?2.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解决问题。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老师点评并指导。

(六)小组讨论a.分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b.你是如何理解分数的?c.如何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3.鼓励学生课后去发现生活中的分数,并尝试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a.一颗苹果b.一块巧克力c.一杯水2.选做题:发现生活中的分数,用分数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桃子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桃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桃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桃子》教课方案与教课反思教课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经过详尽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均匀分的过程。

3、经过分一分的活动,培育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激发兴趣。

师:在大丛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 个桃子要分给 2 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研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取代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报告分的状况。

(全班报告,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以为哪一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谈谈你的想法。

(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同多、相同多)。

活动二:(1)师:这时猴爸爸又取出 6 个小木块,请小猴分红 2 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相互谈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均匀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特其他快乐,他们准备把好信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忧愁呢。

(出示):要把12 条小鱼分给 4 只小猫,每只小猫要相同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

( 4 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报告:12 条鱼均匀分给 4 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 3 条鱼。

(3)学生总结均匀分东西的方法。

结论:把每一份分得相同多叫均匀分。

(板书)活动四:牢固均匀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抵达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 32 页第 3 题)。

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试试用完好的话报告。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

( 33 页第 1 题,课件出示 12 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领会均匀分)。

《分桃子》数学教案设计

《分桃子》数学教案设计

《分桃子》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桃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分桃子为情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2 教学内容:(1) 学习平均分的定义和意义。

(2) 学习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展示一颗桃树上的桃子,提问:“如果把这些桃子分给几个小朋友,怎么分才能使每个小朋友得到的桃子数量一样多?”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2 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平均分桃子。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平均分的原则。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除法运算的规律。

3.3 实践:(1) 教师发放桃子模型,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平均分和除法的概念。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采用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1) 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平均分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2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组分桃子分得最快、最公平。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尝试解决其他有关平均分的问题。

(3)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运用平均分的原理?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具准备:桃子模型或图片练习题纸张除法计算器分组讨论的小组标志6.2 教学环境:安静且宽敞的教室环境每个学生有一张桌子和一个座位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解题过程第七章:教学策略7.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故事《分桃子》并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桃子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2.教材内容:《分桃子》故事三、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2.《分桃子》故事图片或大字卡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PPT或黑板向学生展示《分桃子》故事的图片或大字卡片,并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通过朗读、解释和讲述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故事《分桃子》的内容、情节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 初步理解(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故事中表达的意义。

例如:•故事中的哪一个角色最后变得开心了?•为什么小猴子会把桃子分给小朋友们?4. 数学运算(15分钟)教师提供数学运算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景进行运算。

示例问题: 1. 小猴子有8个桃子,他想分给3个朋友,每个人分几个桃子?2. 小猴子有16个桃子,他想分给4个朋友,每个人分几个桃子?5. 分组活动(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一个情节,例如小猴子如何决定将桃子分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怎样感谢小猴子等。

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6. 情感教育(10分钟)教师通过反思故事《分桃子》中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分享、帮助别人和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分享意识。

7.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询问学生对于故事和课堂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的数学运算题目。

2.思考并写下分享和乐于助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以上为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并运用数学运算进行学习和思考。

通过故事和数学运算,培养学生的分享和乐于助人的意识。

《分桃子》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分桃子》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分桃子》教学设计(通用16篇)《分桃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二年级上册教材32、33页分一分与除法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数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老师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听童话故事对不对?(对)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小猴的故事。

森林里住着小猴皮皮一家。

猴爸爸特别疼爱他的两个猴宝宝,他经常给猴宝宝代一些好吃的、好玩的。

一天,猴爸爸在果园李摘了8个桃子带回家。

猴宝宝可高兴了,一会就吃完了。

猴哥哥吃了5个,猴弟弟皮皮吃了3个。

(老师边说边贴)猴哥哥高兴的舔着嘴唇,皮皮可不高兴了,皮皮为什么不高兴呢?生:它们吃到的果子的个数不是同样多,皮皮就觉得特别不公平。

师:小朋友怎么分这8个桃子才公平呢?生:应该是每只小猴分4个桃子。

师:请你来分一分。

(学生上台分桃)师:好的,通过他这一分,现在每只小猴拿到的桃子是不是同样多了?(是)师:都是几个?生:4个。

二、探索新知1、分一分师:现在猴爸爸拿了6各木块要小猴皮皮分成2堆,你们猜猜小猴皮皮会怎么分?生1:我觉得小猴会分成3个一堆,两堆都是3个。

生2:我觉得小猴也许会一个木块为一堆,另一堆5个木块。

师:你分的两堆没有一样多。

生2:可猴爸爸只说把木块分成两堆,又没有规定要两堆一样多。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

只说分成2堆是可以有多种情况的,还可以怎么分?生3:也可以分成2个一堆,另一堆4个。

师:原来猴爸爸出的这道题有多种答案。

现在猴爸爸说,你们拿出8个圆片,自己动手分成4堆,每堆要分得同样多。

小猴皮皮一听,说:“这太简单了!”一会就分完了,你们知道小猴皮皮是怎么分的吗?请一个同学上台分一分。

《分桃子》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分桃子》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分桃子》优秀教学设计教案分桃子优秀教学设计教案教案背景《分桃子》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它通过讲述两只猴子如何分配桃子来传达了分享和公平的重要性。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阅读故事和相关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重要的价值观,并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分享和公平的概念。

2. 能够从故事中找出与分享和公平相关的关键词和句子。

3. 运用分享和公平的概念,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分桃子》故事的主题。

2. 与学生讨论分享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二步:阅读故事1. 向学生朗读《分桃子》故事,或分角色由学生逐段阅读。

2. 每读完一段,停下来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情节和相关的价值观。

第三步:讨论关键词和句子1. 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与分享和公平相关的关键词和句子。

2. 与学生一起解释这些关键词和句子的含义和重要性。

第四步:小组讨论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故事中的猴子是如何分享桃子的?- 这种分享方式是否公平?-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你觉得分享和公平重要吗?为什么?第五步:角色扮演活动1.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如两只猴子和几个朋友。

2. 让学生在小组内分配和分享桃子,体验不同方式的分享和公平。

3. 角色扮演结束后,让学生讨论他们的经历和体会。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听取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观点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里与亲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2. 让学生找出身边其他故事中关于分享和公平的例子。

3. 培养学生主动分享和帮助他人的惯。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案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案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分桃子》。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教学重点:1.学会理解和朗读课文。

2.学会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2.能够使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对话和表达。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碟桃子,并进行解释桃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桃子的兴趣。

2.教师出示课文《分桃子》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分桃子》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3.让学生集体讨论,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下自己的答案。

Step 2:让学生朗读课文1.教师将课文《分桃子》的内容展示在课件上,并指导学生读课文,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语音调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确保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Step 3:学习课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1.教师通过图示化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文中涉及的动词和形容词,如“分、砍、均匀、不公平”等。

2.教师进行例句教学,让学生理解这些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和意义。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词和形容词的操练,如配对活动、小组讨论等。

Step 4:理解故事情节和对话内容1.教师将课文《分桃子》中的故事情节和对话内容逐句呈现在课件上,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物的角色和他们的对话。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如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

Step 5:运用课文句型进行对话1.教师将课文中的句型逐步展示给学生,并给予解释和示范。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句型操练,如小组对话、角色扮演等。

3.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编写故事情节,运用课文句型进行对话创作。

Step 6:巩固与拓展1.教师进行课堂小测,让学生复习课文的重点知识。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小组讨论改编故事、绘制故事图画等。

Step 7:课堂总结1.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可以进行诗朗诵、小结等形式。

《分桃子》数学教案设计

《分桃子》数学教案设计

《分桃子》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桃子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分桃子》这一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对本节课的平均分概念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2.3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讲故事引入课题,讲述一个关于分桃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颗桃树上的桃子,提问:“如果我们要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应该如何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每人拿一定数量的桃子,尝试平均分给其他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程度。

4.2 实践操作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平均分的掌握情况。

4.3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课堂小游戏教师设计一个关于平均分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5.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平均分的家庭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5.3 课后反思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分桃子》相关的内容。

6.2 教具桃子模型、分配道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6.3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展示一颗桃树上的桃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案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案

《分桃子》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桃子的概念,掌握分桃子的方法和步骤。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分桃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分桃子为主题,通过讲解分桃子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分桃子的技巧。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分桃子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桃子的技巧。

3.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分桃子的方法。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分桃子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4.2 讲解讲解分桃子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3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分桃子的方法。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对分桃子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具准备准备桃子、刀具、计数器等教具,用于教学和实践操作。

6.2 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果园氛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分桃子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7.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分桃子的数学题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8.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

第九章:教学计划9.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讲解分桃子方法,第二课时进行实践操作。

9.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进度顺利进行。

10.2 教学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分桃子的概念,并掌握分桃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关注学生能否将分桃子的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情感目标: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分数”的第一课时“分桃子”。

详细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并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

教学重点:分数的表示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桃子模型、分数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桃子的篮子,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些桃子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引导学生思考,导入分数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时,结合桃子模型进行直观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a. 分数的意义是什么?b. 分数的读写方法有哪些?c. 如何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六、板书设计1. 《分桃子》2. 内容:a. 分数的意义b. 分数的读写方法c. 分数的基本性质d. 分数的表示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2、2/3、3/4、4/5b. 小明有5个苹果,他将其中的2个苹果给了小红,请用分数表示小红得到的苹果数量。

c. 小华有10块巧克力,他将其中的1/4给了小明,小明得到了多少块巧克力?2. 答案:a. 1/2:一半;2/3:二分之三;3/4:三分之四;4/5:四分之五b. 2/5c. 2.5块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及其应用。

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分桃子”这一趣味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桌子上准备好桃子模型•准备好白板和黑板•准备讲台纸和彩色粉笔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活动教师将桌上的桃子模型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桃子,我们如何公平地将它们分给大家呢?”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

2. 定义关键词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分桃子”,并请学生解释和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帮助他们理解分配和分享的概念。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如何公平地分配桃子,并提醒他们需要考虑每个人的需求。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分配方案,并解释他们的理由。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5. 教师点拨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分配方案进行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分配方案是否公平,是否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

6.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一些案例,例如“有10个桃子,要分给5个人”,让学生自己设计分配方案,在小组内讨论并展示自己的答案。

7. 游戏实践教师组织“分桃子”游戏,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分配。

游戏结束后,学生可以对比自己的方案与实际的分配情况,看是否一样或者差异在哪里。

8. 总结复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复习“分桃子”的概念以及公平分配的原则。

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际应用这些概念。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合作情况来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将“分桃子”活动应用到其他领域,例如分配糖果、玩具等,从而加深他们对公平和分享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分桃子”教学设计活动通过生动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并确保活动的公平性,避免出现不公平的情况。

《分桃子》数学教案设计

《分桃子》数学教案设计

《分桃子》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桃子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分桃子为题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分数的概念。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表示部分。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部分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整数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故事情境,引入“分桃子”的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数来表示分到的桃子?3.2 新课导入介绍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分数的意义。

3.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为主要评价依据。

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回答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分数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桃子模型或图片,用于课堂演示。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

5.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设备,用于展示课件、教学素材。

白板、黑板,用于板书、演示。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1/2”、“3/4”等。

6.2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每人分到一定数量的桃子。

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自己分到的桃子。

《分桃子》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分桃子》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分桃子》教学设计(精选14篇)《分桃子》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2页—33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经历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力目标:(1)能按要求把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会用自己的话叙述分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分法的多样性。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难点:在分一分活动中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圆片8个、小棒18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创设故事情境: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两兄弟合作,一共摘了8个桃子。

刚开始,两兄弟高兴得手舞足蹈。

可是现在,他们却为了“分桃子吃”发起愁来。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分一分吗?(课件呈现猴子兄弟摘桃子的情境。

)2、揭示课题:分桃子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

(1)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分给两只猴子。

想一想,可以怎么分?(2)学生动手分桃子,教师巡视辅导学生。

(3)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

)(4)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分法当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法能让猴子兄弟都满意?(得出结论:分得同样多最公平)板书:同样多或一样多(5)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板书:平均分2、分小棒,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1)引导学生把6个小棒分成两堆,怎么分?(2)学生开始摆学具,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自己分的过程,说一说哪种分法叫“平均分”?为什么?3、分小鱼,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多种方式分”的过程。

(1)课件出示“小猫的一家”情境图(教材32页“分一分”第2题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一共有多少条小鱼?多少只小猫?(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只小猫要吃同样多的小鱼,每只小猫能吃几条?(3)先让学生用圆片代替小鱼自己分一分,然后找几名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的分法。

《分桃子》教案

《分桃子》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分数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整体中的部分,掌握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举例:如1/2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分子1表示取的份数,分母2表示整体被分成的总份数。
(2)分数的读写:正确读写分数,理解分数线上下部分的含义。
举例:读作“一分之二”,写为“1/2”,分数线上面的数字为分子,下面的数字为分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分桃子》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孩子们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我发现,对于分数的含义,大部分孩子能够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在具体操作中,如读写分数、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时,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分桃子的具体情境,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桃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分一分“,并体会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

难点: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的含义。

关键: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分一分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或小棒)20个(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打扮的漂亮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了,今天是小熊的生日。

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

都有谁呢?(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伙伴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大家,看看都有什么?这节课我们就帮助小熊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分给伙伴们,好吗?
2、揭示课题:分一分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摆一摆。

小熊先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

请同学们用8个圆片代替桃子,分成两堆。

2.说一说。

(1)学生边分边口述操作过程,教师巡视。

(2)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看谁分得多?
(3)学生汇报操作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

1234
8
7654
3.想一想,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小猴都满意?说说你的想法。

4.引导小结:都分4个。

两只小猴就分得一样多。

像这样分得同样多,在数学王国里还有一个词语叫做“平均分”。

5.分一分:放手让学生分,着重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两只小猴喜滋滋地抱着桃子到一边去了,该给小猫分鱼了。

1)12条鱼分给4只小猫吃,要想每只小猫分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几条呢?
想一想怎样给小猫分鱼比较快一些?(用学具代替小鱼来分、连线、圈一圈)
可把小狗急坏了,汪汪地叫了起来。

我们赶紧帮小熊给小狗分骨头吧。

3)把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几根?用你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6、判断:是否平均分,错得在〇打“╳”,并说说为什么?
1)把6块糖分成2堆;
2)把12本书分给三个人,每个人分得4本;
3)30块饼干6个人平均分。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数一数有几支筷子。

这些筷子有几双呢?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

2.引导学生看图,数一数,说图意。

汇报答案。

3.看到这些圆环你想到了什么?请大家数一数有多少个圆环?
这些圆环可以拼出几个五环图?集体订正。

4.请学生观察图,叙述图意。

这次分气球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答案,同时大屏幕显示连线或者画圈的方法。

剩下1个气球还能不能再分?为什么?
从上面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平均分一定是全部分完吗?如果分不完,分到什么情况就不能再分了?
师小结:分不完就是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必须小于份数。

5.请学生看图,数一数蜜蜂有多少只,结合给出的条件,说说图意。

“飞走一半”是什么意思?
请用铅笔圈出飞走的和剩下的,说说你是怎么圈的。

五、课堂总结。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