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翻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孔子文言文翻译现代文
《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现代文解读: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复习巩固;与朋友交往要热情友好;面对别人的误解和不理解,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是君子的风范。
《论语·为政》原文: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现代文解读:孔子说:“政治,就是要正直。
你作为领导者做到正直,谁还敢不正直呢?”这段话强调了政治的本质是正直,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做到正直,才能使国家政治清明。
《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现代文解读: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这句话意味着君子不应该像器物一样局限于某种用途,而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论语·里仁》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现代文解读:孔子说:“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得到的,就不去追求。
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是通过不正当途径得到的,就不去摆脱。
”这段话告诉我们,追求富贵和摆脱贫贱是人的本能,但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否则就会失去道德底线。
《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现代文解读: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兴趣和乐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喜欢并乐在其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现代文解读: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这段话教导我们要谦虚好学,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勇于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
文言文孔子语录翻译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译文:孔子说:“政治的本质在于端正。
你以身作则,谁还敢不端正呢?”三、《论语·八佾》原文: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孔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圣王的政治,以此为美。
不论大事小事,都按照这个原则去做,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
只知道追求和谐而忽视礼节,也是不可行的。
”四、《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孔子说:“居住在仁爱之地才是美好的。
选择不住在仁爱之地,怎么算是明智的呢?”五、《论语·公冶长》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只有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六、《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七、《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不足就加以改正。
”八、《论语·泰伯》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则常常忧愁。
”九、《论语·子罕》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勤于工作而谨慎言语,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课程]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课程]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论语翻译
孔子预学案1.《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要绖(die去声),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译文:孔子的要里正系着白带子给他母亲守孝,这时正巧大贵族季孙氏的家里请客,于是孔子也去了。
到了季孙氏门口,季孙氏的管家阳虎挡住孔子说:“季孙氏家所宴请的是文学之士,没有请您。
”孔子只好退了回来。
2.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於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晏婴进曰:“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
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
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
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
”以季孟之间待之。
”译文:齐景公曾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国君的要像个国君,做大臣的要像个大臣,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做儿子的要像个儿子。
”齐景公说:“讲得好呀!要是国君不像国君,大臣不像大臣,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那么即使仓库里有的是粮食,恐怕我也吃不上了!”过了几天他又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要注意节省财力。
”齐景公很高兴,想把尼溪的一块领地封给孔子。
这时晏婴反对说:“他们这些儒家分子只会油腔滑调地瞎扯,而无法让人按着他们的说法做;他们的行为傲慢自以为是,谁也使唤不了;他们特别讲究办丧事,甚至出一场殡不惜倾家荡产,这样的事情不能让它成为风俗;他们到处游说,求官求钱,这样的人不能让他们来治理国家。
自从那些大贤人们去世之后,周王朝已经日益衰微,礼乐已经残缺很多年了。
现在孔子却极其讲究穿戴服饰要合乎礼,在那里繁文缛节地讲究如何升,如何降,如何趋,如何翔。
孔子语录翻译
孔子语录翻译孔子语录翻译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释: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解释: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解释: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6、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解释: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解释: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10、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解释: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
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文言文《孔子》翻译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也。
生於周灵王二十一年,卒於鲁哀公十六年,年七十三。
孔子少孤,家贫,勤学不辍,志在道义。
其为人也,温良恭俭让,仁爱慈祥,教化之风,遍及天下。
孔子之教,以仁为本,以礼为用。
仁者,爱人也;礼者,别异同,正名分也。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又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教人,必使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孔子教人,重德行,轻名利。
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又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教人,必使敬德修业,务去其骄吝之心。
孔子教人,讲求中庸之道。
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又曰:“过犹不及。
”孔子教人,必使持中,使无过无不及。
孔子教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惟君子乎!”孔子教人,必使修身齐家,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孔子之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又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教人,必使博学多才,深思而慎行。
孔子之德,仁爱、忠诚、孝敬、谦让。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又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姻之礼,吾敬之。
”孔子教人,必使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孔子之教,虽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
孔子之学,虽流传四海,仍为世人所推崇。
孔子之德,虽历经风雨,仍为后人所敬仰。
孔子生于乱世,历尽艰辛,终成一代圣贤。
其言传千古,其德流芳百世。
孔子之教,如日月之光,照亮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灵;孔子之德,如泰山之石,坚不可摧,永垂不朽。
孔子之学,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孔子之教,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孔子之德,高风亮节,令人敬仰。
孔子的一生,是勤奋学习的一生,是不断探索的一生,是传播仁义的一生。
孔子之教,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孔子之教,虽已远去,但其精神永存。
孔子文言文翻译加注释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进行复习,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注释: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 学而时习之:学习知识之后,按时进行复习巩固。
3.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不亦说乎,即不是很愉快吗?4. 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
朋,指朋友。
5. 不亦乐乎:乐,快乐。
不亦乐乎,即不是很快乐吗?6.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
愠,生气,发怒。
7. 不亦君子乎: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不亦君子乎,即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孔子在这句话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君子应有的品质。
首先,他提倡学习之后要经常复习,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复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这种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让人感到愉悦。
其次,孔子认为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一种快乐。
这不仅是因为朋友的到来给人带来了喜悦,更是因为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陪伴,使人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最后,孔子提到了君子之风。
他认为,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应该因此而生气。
这种宽容和忍让的态度,正是君子应有的品质。
君子不因他人的无知而愤怒,而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
整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即学习要勤奋,做人要宽容。
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一个君子所应有的态度吗?”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在三人同行的时候,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个工具。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君子即使只是吃简单的饭食,喝清水,弯曲手臂作为枕头,也能在其中找到快乐。
那些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虑。
”原文: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通过文学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来辅助修养仁德。
”原文: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些语句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观念和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通过这些语句的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孔子的智慧。
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
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论语十则选自《论语》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孟子》二章”是指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的两篇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出自《孟子》。
孔子言论文言文翻译
孔子言论文言文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
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
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
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7.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一、翻译
1.幽兰操·孔子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介绍:古诗《幽兰操》,是精擅琴艺的孔圣人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曾作同名作品,以唱和孔子。而影片《孔子》主题曲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韩愈这首名垂千古的诗作。《幽兰操》只有短短的六十四个字,却韵味十足,汲取了史诗与英雄传说的浩渺气质,带着兰花冷漠的美艳,但又说着人生的变动和永恒。
3.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4.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9.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8.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2.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5.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10.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ín )如也。君在,踧踖(cú jí )如也,与与如也。
在朝堂上,和下大夫说话,安详从容;和上大夫说话,和悦地辩论(国家大事)。国君在时,恭敬而和顺,举止得体。
材料一: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材料四: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导学生,他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只有七十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二、孔子故事
1.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翻译: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
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懂得如何爱人。”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厚诚信。 孔子是在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贯彻“仁”的理念,内心充满仁爱。 《论语·子路》
材料二: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遵守道义是为君子的本质,礼以待人是君子日常行为的准则,孙同逊,谦谦君子,不卑不亢,讲究诚信。
材料三: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说:“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因材施教
翻译: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们不去采摘兰花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正是因为美好的东西具有感染力啊!今日的变故,并非我的过错。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荠麦在寒冬生长茂盛的特性,是它所特有的;君子在世间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他所可以克服的。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