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二-4.9孔子世家译文素材苏教版《史记选读》

合集下载

语文 课文翻译(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语文 课文翻译(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课文翻译《高祖本纪》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充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2.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

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3.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

增设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瓦解,因此大败秦军。

4.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zhǐ,纸)道旁投降。

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6.诸吏人皆安堵如故。

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

7.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给他的封号是雍王,在关中称王。

如今要是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

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

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

”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

8.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项羽怨恨怀王当初不肯让他和沛公一起西进入关,却派他到北边去救赵,结果没能率先入关,落在了别人之后。

9.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军队离去以后,在陡壁上架起的栈道就全部烧掉,为的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也是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之意。

苏教版选修《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

苏教版选修《孔子世家》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干侯。

其后顷之,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译文: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

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

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在野外媾合而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便死了,安葬在防山。

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

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

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的考虑。

苏教版语文高二-4.10管仲列传翻译素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苏教版语文高二-4.10管仲列传翻译素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第10课管仲列传翻译素材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他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鲍叔牙知道他有才能。

管仲家里穷,处境艰难,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经商分利时)常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与他友好相处,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不把(这种事)对外说。

后来鲍叔牙追随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而管仲则追随公子纠。

等到小白登位做了国君(即桓公),公子纠死了,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管仲被囚禁,鲍叔牙就向国君推荐管仲。

管仲被任用之后,在齐国施政,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齐桓公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使天下一切天下,管仲之谋也。

得到匡正,这全是管仲的谋划。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管仲说:“我原先不得志时,曾经同鲍叔牙一同经商,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分财分利时经常多分给自己,他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这是因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穷困所致。

我曾经替鲍叔牙出谋划策,却使他处境更加艰难,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他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运会有不利的时候。

我曾经多次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从政却总是被国君贬斥,他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还是没有遇到时机。

我曾经多次作战多次逃跑,他不认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为我胆小,知道我是因为家有老母。

公子纠争夺君位失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追随他的召忽为此自杀,我被囚禁而忍受耻辱,鲍叔牙不认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为我无耻,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在天下显扬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而感到耻辱。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管仲施政辅助齐桓公后,凭借小小齐国在海边的条件,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发展贸易,积累财富,使国家富裕军队强大,使执政者与同好恶。

苏教版文言文全文翻译——史记选读(2)

苏教版文言文全文翻译——史记选读(2)

苏教版文言文全文翻译——史记选读(2)《滑稽列传》1.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来讲,作用是相同的。

《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诗》是用来抒情达意的,《易》是用来窥探天地万物的神奇变化的,《春秋》是用来通晓微言大义、衡量是非曲直的。

”太史公说:“世上的道理广阔无垠,难道不伟大么!言谈话语果能稍稍切中事理,也是能排解不少纷扰的。

”2.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

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

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

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

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

”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

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这些话全记载在《田完世家》里。

3.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

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

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

威王说:“先生是嫌礼物太少么?”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威王说:“那你笑,难道有什么说辞吗?”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

’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

”于是齐威王就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马车百辆。

淳于髡告辞起行,来到赵国。

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

语文导学苏教史记选读讲义:专题四 第9课 孔子世家 Word版含答案

语文导学苏教史记选读讲义:专题四 第9课 孔子世家 Word版含答案

第9课孔子世家——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

2.思维:具体把握孔子的生平与事迹,体会其伟大人格与坚持理想的不懈精神。

3.审美:赏析衬托的写人手法。

学法点拨《孔子世家》是中国最早的孔子传记,记述了孔子一生所从事的种种活动。

本文节选内容介绍了孔子的身世、早年从政、好学善学、穷且益坚、整理古籍、教书育人的相关内容。

概括起来,就是“两简”“两繁”:孔子的从政情况、整理文献及教书育人两方面内容记述得简练,要言不烦;孔子的好学和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两方面的情况写得详细,生动具体。

学习本文,重点放在“两繁”上,潜心玩味,深入思考,可以深切地感受他的“为人”,感受他的孜孜不倦,了解他的博学多才,体会他用知识、用学习改变自己“贫且贱”命运的精神,更叹服他“一以贯之”的人格和坚持自己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情操。

其次,要积累文中词汇,了解文言语句,增强文言语感。

最后,可适当扩大学习范围,多背背《论语》名句,读读当今学者于丹、李零介绍孔子著作的文章。

诗美晨读颂鲁[唐]苏拯天推鲁仲尼,周游布典坟①。

游遍七十国,不令②遇一君。

一国如一遇,单车不转轮。

③良由至化力④,为国不为身。

礼乐行未足,邅回厄于陈⑤。

礼乐今有余,衮旒⑥当圣人。

伤哉绝粮议,千载误云云。

⑦[注]①周游:孔子周游列国。

布:传播。

②令:使。

③这两句说,如果孔子遇到了赏识他的国君,就不会那样劳碌奔波。

④至化力:上天之力。

至化,指天。

⑤邅(zhān)回:行进艰难。

厄于陈: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间受到困厄。

《史记·孔子世家》:“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⑥衮旈(ɡǔn liú ):衮衣和冕旒,这里指圣人的装束。

衮,古代皇帝和王公的礼服。

旒(liú),皇帝的冠饰,以丝绳串玉垂于冠前。

⑦这两句说,关于孔子在陈蔡间断粮的说法,是后世的误传。

绝粮:断粮。

[赏析]该诗歌颂孔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并认为他生前受困是暂时和偶然的现象,甚至是误传。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白话翻译】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按: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境鄹城)。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做孔防叔。

(按:孔防叔为孔氏自宋迁鲁的第一代。

)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与颜姓女子野外交合而生孔子(按:一说“野合”意为不合婚配常理,指结婚时叔梁纥年老而孔子母亲年轻),而且是到尼丘山去向神明祈祷才怀上孔子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诞生。

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是凹下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

字叫仲尼,姓孔。

【原文】丘生而叔梁纥死,葬於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郰人輓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後往合葬於防焉。

【白话翻译】孔子生下不久,叔梁纥就死了,葬在防山。

防山在鲁城的东边,自此孔子没法确知自己父亲的坟墓所在,因为母亲没有告诉他。

孔子小时候玩耍,常摆起各种祭器,学着大人祭祀时的礼仪动作。

母亲死了(按:钱穆《孔子传》认为在孔子十七岁以前),就暂时浅厝在鲁城街道五父衢的路旁(以便以后为父母合葬),可能是他行事谨慎吧!后来同邑人挽父的母亲,指点出孔子父亲的墓地,然后孔子才把母亲迁去防山和父亲合葬在一起。

【原文】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白话翻译】孔子腰间系着孝麻(还在守丧),(鲁国贵族)季孙子设宴招待士人(按:士有二说,一说文学之士,一说军役之士),孔子前往参加。

季孙的家臣阳虎拒斥他说:“季氏招待士人,不是要招待你的。

”孔子于是退了回来。

【原文】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後,灭於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

苏教版《〈史记〉选读》文注及译文辨正

苏教版《〈史记〉选读》文注及译文辨正

苏教版《〈史记〉选读》文注及译文辨正作者:郁俊生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10期苏教版《选读》使用省份很多,但由于文注及译文存在不少错误和矛盾,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给考试测评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里我将其代表性的错误做了一番辨正,以期给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7月份《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已经发出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现在提供给大家。

《鲁周公世家》“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的“墟”,文注解释为“区域”,课本译文译为“旧墟”。

译文正确,因为字典并无直接解释为“区域”的义项,而有“废墟”之义,且“墟”前有“少昊”作定语,说明此地原先是封给少昊过的,现在分封给周公旦,所以解释为“旧墟”好。

“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中“当国”,课本译文为“主持国家大权”,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主持国政”或“掌握国家大权”。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的“三”,课本译文译成“三次”,欠妥,应译成“多次”,周公礼贤下士肯定不是每次洗头都三次握发每次吃饭都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极言其多而已。

“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课本译文“唐叔得到二茎共生以穗的粟禾,献给成王”是对的,“母”这里应指“母茎”,可文注却把“异母同颖”解释为“异亩同穗。

母,同‘亩’”,不同田里长出同样的穗子这奇怪吗?而且还要把“母”当“亩”通假字理解?“成王在丰,天下已定,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中“百姓”,课本译文保留“百姓”二字,未作翻译。

这里“百姓”应译成“百官”,前文有“周之官政未次序”的语境,说明周公写《周官》《立政》是为建立官政秩序,划分每种官职合理的职责范围,确立百官的行政规范。

课本16页《夏本纪》中“诸侯百姓”的“百姓”,注释就明确注为“百官”。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我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中“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课本译文为“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算不上错,但离直译还有距离,可译为:“来表明自己这个后辈不敢把周公当臣子看待。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孔子世家课文素材全译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孔子世家课文素材全译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孔子世家课文素材全译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译注【说明】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ã,禾)。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完整)苏教版《史记》选修重点句子翻译(教参版答案)

(完整)苏教版《史记》选修重点句子翻译(教参版答案)

高二语文《史记》翻译《高祖本纪》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苏教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2:第9课 孔子世家

苏教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2:第9课 孔子世家

老子说,仲尼,你是我所有学生中最优秀的学生。
孔子说,老子,你是我所有老师中最优秀的老师。
老子说,我对你还有些放心不下,还有句话想对你说,但是,你
看,我的牙齿都已经掉光了。
孔子看了下老子的口腔,说,老子,你的牙齿虽然掉光了,但是
你的舌头还在啊,你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
老子沉默了一会儿,说,难道你现在还不知道我想说什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相关链接
贤者回也
子曰: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 雍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相关链接 眼见不为实
孔子懂得因材施教,发现仲由不是讨饭的料,就叫颜回去 讨饭。结果颜回饭讨不着,讨了点米回来。于是就回到孔子避 难的破庙里给孔子煮稀饭吃。在颜回煮稀饭的时候,孔子偷偷 地看了一眼,结果发现颜回用勺子刮了点稀饭往自己嘴巴里送。 孔子心想,颜回这个贱人,一直以来看错他了,他居然自己先 偷吃独食。但孔子毕竟是圣人,也不好意思当场揭发他,以免 尴尬。孔子等了好久,颜回终于把煮好的稀饭端上来了。此时, 孔子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但还是装作正经地说,还是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②子贡——小心谨慎、讲用务实 子贡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过于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无
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子贡从能否为社会接受、 能否为世所用的角度出发,暗示孔子之道不切实际,这是对 孔子之道的实用性表示了怀疑,孔子对他进行了直接的批评, 告诫子贡——应当多考虑如何完善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不要 急功近利,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否则就会犯眼光短浅的错误, 最终会丧失了自己的“道”。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三部分(6-11节): 叙述孔子师徒被困陈、蔡的经过情形。

高中语文专题四第9课孔子世家讲义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专题四第9课孔子世家讲义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孔子世家司马迁是第一个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的文学家。

在一些优秀人物的传记中,作者本着“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着力凸现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渗透着他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解读。

我们在探讨、理解和学习传主的人格和品质的同时,也能深刻领会到作者在传记写作中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

本专题由《孔子世家》《管仲列传》《屈原列传》三篇文章组成。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被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著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长的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管仲列传》主要写了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

他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内政、外交功名卓著。

他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屈原列传》中,作者先写屈原才能之高。

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

上官大夫进谗言使怀王疏远屈原。

屈原被贬之后,作者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但屈原最终也没能使怀王觉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兰,惨遭放逐。

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重点写了他的死。

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是一种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

第9课孔子世家千古圣子——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孔子世家》教案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孔子世家》教案史记选修孔子世家翻译
至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思考2】司马迁赞孔子为 “至圣”的依据有哪些?
(1)依据孔氏书——表现了孔子伟大的人格精神。
(2)依据在孔子故里见到的与孔子密切相关的器物(庙、车服、礼器)以及许多儒生按时在孔子家中虔诚演习礼仪的情景——表现孔子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依据与天下众多君王和贤人比较的结果——表现孔子至高的社会地位和巨大的社会影响。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 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 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 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 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诵读、理解词语——被困陈蔡(8~10)
【思考1】陈蔡大夫为什么“发徒役围孔子”?这种行为说明了什么?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担心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孔子之“贤”,“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思考2】(6-7)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作者描述孔子与身边弟子们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情况危急,身边的弟子们都“病”得“莫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以至引起子路和子贡的反感和怨愤。这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孔子回答子路和子贡的话,既袒露了自己的心境和为人做事准则,也含教育弟子之意。

《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译文

《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译文

《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译文《《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译文《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者久留陈、蔡之意,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来源:学.科.网]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楚令尹子西曰:“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

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

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

”昭王乃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译文: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楚国派人去聘请孔子。

苏教版《史记》选修重点句子翻译

苏教版《史记》选修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语文《史记》翻译《高祖本纪》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4 孔子世家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4 孔子世家 Word版含解析

孔子世家青蛙爬铁塔有一大群小青蛙在玩耍,看到一个高耸入云的铁塔,忽发奇想:我们能不能爬上塔尖?大家都受到这个理想感召,呼朋引伴的开始爬了起来。

爬着爬着,便都气喘吁吁了,又有太阳晒着,有人开始怀疑:我们傻不傻?干吗去爬啊?这是谁先说的啊?于是,就有一个停了下来,接着是三个,然后是五个、十个……大家都在嘲笑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大家发现,有一只最小的青蛙它还在爬。

它的速度也不快,就一点一点地往上爬,后来大家瞠目结舌,都不说话了,就看着它爬。

终于看着它以缓慢的速度到达了塔尖。

等到它下来以后,大家都敬佩得不得了,就上去问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得它终于上去了。

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只小青蛙是个聋子。

【内容赏析】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做一个有信念而不太聪明的人也许是一种选择。

我们现在就是因为太聪明了,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们为什么会听信他人的鼓噪呢?为什么爬着爬着就对自己怀疑了呢?是因为我们心里头没有一个信念,没有坚信认定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做成,所以我们才会受到他人的蛊惑或者抱怨处境的艰难。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陬.邑(zōu)圩.顶(wéi)怡.然(yí) 黯.然(àn) 弦.歌(xián) 愠.怒(yùn) 翕.如(xī) 皦.如(jiǎo) 下讫.(qì) 避讳.(huì) 听讼.(sònɡ) 一顷.(qǐnɡ)匪兕.匪虎(sì) 景行行..止(hánɡ)(xínɡ)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有”同“又”)(2)由是反鲁(“反”同“返”)(3)几然而长(“几”同“颀”,长,高)(4)匪兕匪虎(“匪”同“非”)(5)意者吾未知邪(“知”同“智”)(6)夫子盖少贬焉(“盖”同“盍”,何不)(7)赐,而志不远矣(“而”同“尔”,你)(8)下至秦缪(“缪”同“穆”)(9)周监二代(“监”同“鉴”,借鉴)(10)所慎:齐,战,疾(“齐”同“斋”)(11)约其文辞而指博(“指”同“旨”)(12)然心乡往之(“乡”同“向”)(13)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祗”同“低”)(14)师襄子辟席再拜(“辟”同“避”)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长(2)益⎩⎪⎪⎨⎪⎪⎧可以益.矣(动词,增加,增补)满招损,谦受益.(名词,益处,好处)成益.惊喜,掇置笼中(副词,更加)如此者,其家必日益.(形容词,富裕,富足)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动词,上涨)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形容词,多)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副词,渐渐)(3)穷⎩⎪⎪⎨⎪⎪⎧君子亦有穷.乎(形容词,走投无路,困厄)穷.则独善其身(形容词,不得志,不显贵)觉宇宙之无穷.(动词,完结,尽)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寻求尽头)儒有博学而不穷.(形容词,穷尽)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形容词,贫困)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形容词,边远的)(4)微(5)病⎩⎪⎪⎪⎨⎪⎪⎪⎧从者病.,莫能兴(动词,生病)不容何病.(动词,担心,忧虑)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动词,担心)以夭梅、病.梅为业(使动用法,使……呈现病态)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形容词,困苦)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名词,缺点,毛病)君之病.在肠胃(名词,疾病,重病)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形容词,困乏,疲劳)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动词,侮辱) (6)信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名词作动词)弹奏 (2)推此类以绳.当世(名词作动词)按一定标准去衡量,规范(3)弟子皆服.三年(名词作动词)服丧,守丧(4)唯子贡庐.于冢上(名词作动词)建庐居住(5)纲.而纪之(名词作动词)制定法度(6)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名词作动词)写序(7)以太牢祠.焉(名词作动词)祭祀(8)学者宗.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宗(9)其先.宋人也(形容词作名词)祖先(10)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形容词作名词)羞耻的行为(11)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异(12)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13)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名词作动词)安家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古义:耳聪目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孔子世家》译文(全)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

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

由此出任司空。

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

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

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鲁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跟随孔子前往周京洛邑。

”鲁昭公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周京洛邑询问周礼,据说见到了老子。

孔子告辞离去时,老子送他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

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

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抉发别人丑恶的缘故。

做人儿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

’”孔子从周京洛邑返回鲁国,投到他门下的弟子逐渐增多。

孔子去到齐国,当齐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

孔子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的乐曲,学习《韶》乐,陶醉得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齐国人称赞孔子。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

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啁。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

”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乐曲的作者啊。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

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老师说这乐曲叫做《文王操》啊。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

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

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

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

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

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俭了。

”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

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

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

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

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

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

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知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

”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假如知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去,子贡进入见面。

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

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

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

赐,你的志向太不远了!”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

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

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

老师的学说已经努力修明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尸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

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

孔子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而礼乐废弃,《诗》《书》残缺。

孔子追寻探索夏、商、周三代的礼制,整理《书传》,上记唐尧、虞舜之际,下至秦缪公之时,依次编排其间史事。

孔子说:“夏代的礼制我能说出来,但夏人后裔杞国的文献不足为证了。

殷代的礼制我能说出来,但殷人后裔宋国的文献不足为证了。

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加以验证了。

”孔子考察周代对殷礼、殷代对夏礼所作的变动后,说:“往后即使推到一百代,它的礼制也可以知道,因为总是一代崇尚文采而一代崇尚质实。

周礼借鉴了夏、殷两代,郁郁乎文采斐然啊。

我依从周代的礼制。

”所以《书传》、《礼记》出自孔门。

孔子告诉鲁国的大师说:“乐曲的演奏过程是可以知道的。

开始演奏的时候,一齐出来气势盛大;接着展开,和谐清纯,层次分明,连续不断,一直到乐章演奏完成。

”我从卫国返回鲁国,然后审定各类乐曲的音调声律,使雅乐、颂乐分别恢复了原貌。

”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干多篇,等到孔子整理的时候,删去其中重复的,选取可以在礼节仪式中使用的,往上采集歌颂商人始祖契、周人始祖后稷的诗篇,中间搜罗叙述殷朝、周朝盛世的诗篇,往下包括记录周幽王、周厉王时礼乐残缺情景的诗篇。

《诗经》书从描写男女关系的诗篇开始,所以说:“《关雎》为《国风》的第一篇,《鹿鸣》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为《大雅》的第一篇,《清庙》为《颂》的第一篇。

”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用琴瑟伴奏而一一歌唱过,以求符合《韶》、《武》、《雅》、《颂》的音律。

礼仪、音乐从此又可得到而称述记录,以此具备了王道的礼乐制度,编成了《礼》、《乐》、《书》、《诗》、《易》、《春秋》六经。

孔子晚年喜好研究《周易》,编撰《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周易》的《易传》,孔子反复阅读《周易》,以致编连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

他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像这样的话,我对炙周易》就能融会贯通了。

”孔子用《诗》、《书》、《礼》、《乐》进行教授,弟子大约有三千,其中一人兼通六经的有七十二人。

像颜浊邹之流的门徒,略微接受过学业的就更加众多了。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孔子设立四种教学内容:文献,行为,忠恕,信用。

戒绝四种陋习:不随意猜测,不固执己见,不孤陋寡闻,不突出自己,他所谨慎对待的有:斋戒,战争,疾病。

孔子对自己很少讲到利益、命运和仁德。

对弟子不到为渴求知识而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步就不去启发,不能举一反三,便不再教他。

孔子说:“不行了不行了,君子痛恨活了一辈子而名声不被人们称道。

我的主张不能实行了,我用什么将自己显现给后人呢?”于是利用鲁国史官的记载撰作《春秋》,上溯至鲁隐公,下讫于鲁哀公十四年,包括十二位君主。

以鲁国为中心,以周王室为亲承的前朝,以殷代为隔朝的散旧,将道统贯穿于三代。

简约精炼其中的文辞而意旨博大恢弘。

所以吴国;楚国的君主自称为王,但《春秋》贬称他们为“子”;晋文公在践土的盟会实际上是他召来周天于,但《春秋》避讳此事写作“天王狩于河阳”;推衍这类《春秋》笔法来绳正当时的世道。

《春秋》中褒贬的大义,后代有王者兴起的话,就能推广开来。

《春秋》大义实行之后,那么天下的乱臣贼子便都害怕了。

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

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

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于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

孔子葬在鲁国城北泗水之上,弟子都为他服丧三年。

三年心丧完后,互相诀别而去,都哭得不成样子,一个个都哀伤不已,有人又留下来呆了好多天。

只有子贡在孔子的坟冢旁建了一所茅屋,在此一共守丧六年,然后才离去。

弟子以及鲁国人跟着前往孔子坟冢前建家的有一百多户,因此又称作孔里。

鲁国世世代代相传,根据岁时在孔子坟冢供奉祭祀,而各儒者也在孔子坟冢前讲礼以及乡饮和大射(都是当时的礼仪)。

孔子坟冢大小过一顷。

原先弟子们在此所居住的地方,后世就此建立孔庙,将孔子的衣冠琴车书都收藏在里面,一直到汉朝二百多年都没有丧绝。

汉初高皇帝刘邦经过鲁国,用太牢(猪牛羊俱全)祭祀孔子。

各个诸侯卿相到这里,经常先拜谒然后再去从政。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

”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

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

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

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

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祟他。

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