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山水城市总体城市设计(工业艺术之城)

合集下载

塑造山水城市特色 保护“中国近代第一城”风貌——南通总体城市设计框架体系研究

塑造山水城市特色  保护“中国近代第一城”风貌——南通总体城市设计框架体系研究

引 言
地处 长 江三角 洲北 部 的江苏 南通 市 , 濒 黄海 , 东
心 , 闸 工 业 区 、 生 港 港 口区 和 狼 山 风 景 区 环 绕 的 唐 天


城三镇 ” 的城镇 组 团体 系 ( 1 , 中国 近代 史 图 )是
上 最为 独特 的城市 形 态 , 使南 通从 单 一 的 、 城墙 围合
南 临长 江 , 与上海 、 州隔江 相望 , 江海 门户 , 悠 苏 称 其 久 的江海 文 明可追 溯 到五千 年前 的海 安青 墩新 石 器 时 代遗址 , 北 朝 时 期 南 通 一 带 已逐 渐 成 陆 , 南 时称 “ 逗洲 ” 胡 。五代 后周 显 德 五 年 ( 5 9 8年 ) 城 , 称 建 始
化 商 贸 中心 , 宋元 时 期形 成 的 “ 葫 芦 ” 河—— 濠 宝 城 河 和古 城格 局至 今 未 变 。在 布 局 上 唐 闸 、 生港 作 天 为 工业 、 口重镇 , 山镇 作 为 南 通 风景 区 , 港 狼 弥补 了 城 市功 能上 的不 足 。14 9 9年 新 中 国成 立 后 , 通开 南
“山水 城 市 ” “ 江城 市 ” 色景 观 的 构 成 要 素 为根 本 出发 点 和 目的 的 南通 市 总体 城 市设 计 控 制 框 架体 系 。 、滨 特
【 键 词 】南 通 市 ; 关 总体 城 市设 计 ; 代 第 一 城 ; 制 ; 导 近 控 引 【 图分 类 号 】T 9 4 中 U8 【 献标识码 】 文 B
能 结构 调整 。 12 山水相 依 、 河相拥 的城 市景观 . 城
南 通滨 江 临 海 , 道 水 网 稠 密 , 其 “ 水 相 河 以 山 依 ” “ 河相 拥 ” 格 局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山水 城 市 景 、城 的 观 。市 中心 区濠 河是 南通 千 年 历 史 的 见证 , 历史 据

山水城市案例总结

山水城市案例总结

“山水城市”理念最早是由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7月31日给北京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提出的。

钱学森教授提出,山水城市概念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苏州的网师园,位于长长的、窄窄的小巷内,犹如抒情诗中的一串含蕴丰富的省略号,其意义表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富者我不攀,贵者我不顾,故“轩车不容巷”宋代大诗人苏轼对竹子情有独钟,“无竹使人俗”,王献之的“不可一日无此君”,因为竹子代表气节高尚;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这些植物都寄托了园主人的人生态度,即与世无争,自我清高,自在逍遥。

山水城市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从大的环境看,指那种依山傍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如依山造林,为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修渠引水,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又可以提供景观用水和一些水景的建设;而对于中国国土上的大部分城市来说,大多位于平原地区,没有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在这些城市中建造山水城市只能从第二层含义出发。

第二层含义是从小的环境看,指的是在城市中的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等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的环境景观的建设,主要是学习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以人工建设为主,模拟自自然中的山水,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古典园林的建造对于绿化是非常重视的,园林各要素的分配是:“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占用了大自然一片绿地,就要在屋顶上还给大自然一片绿色”2006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中国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指出:我国城市环境出现三大新问题:一是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日益显现;二是城市机动车污染更为严峻;三是城市生态失衡不断严重。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水而灵”“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

永康市溪心片区城市设计浙江省永康市是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地级市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

马岩松山水城市设计理念资料

马岩松山水城市设计理念资料

马岩松:让中国城市寻回“山水”精神马岩松:让中国城市寻回“山水”精神建筑设计师马岩松提“山水”并不是想复古,而是力图超越技术层面的各种概念,去追求人和自然之间精神性的东西。

“一个没有思想的建筑师让开发商难受,一个有理想的建筑师让开发商更难受。

”谈及与建筑事务所MAD创始人马岩松的合作,开发商骏豪地产集团董事总裁张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双方合作的大型综合项目“中央公园广场”今年4月刚刚破土动工,选址北京市朝阳公园南岸的黄金地段,计划于2016年落成。

该项目是“有理想”的马岩松对其正在坚持探索的“山水城市”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

在MAD的主页上,对此项目有如下描述:“通过人工与自然景致的和谐营造,探索现代都市的人居理想。

”在其设计示意图上,能看到一片形似山峰、高低错落的建筑群,造型迥异于棱角方正的传统高层建筑,在北京东部高楼林立的天际线上,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今年39岁的马岩松,已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建筑师之一,也是各类国际项目、论坛展览和学术交流的常客。

他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及Samuel J.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毕业后曾在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2004年回到中国创建了自己的北京MAD建筑事务所。

2006年,马岩松参与加拿大多伦多ABSOLUTE超高层国际竞赛,拿出一个完全隐匿了刚硬笔直的线条、在不同高度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的设计方案,意在使不同高度的楼层对应的景观各异,强调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达出都市人对自然的憧憬,一举中标。

这次成功,使他成为首位在国际上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设计权的中国建筑师,从此蜚声国际。

这栋大厦因线条柔美,后来被人命名为“梦露大厦”,相继包揽了“2012年度全球最佳摩天楼”(全球房地产调查机构安波利斯[EMPORIS]评)、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世界高层建筑与人居环境委员会[CTBUH]评)等一系列国际奖项。

浅析以历史情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以马岩松的“山水城市”为例

浅析以历史情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以马岩松的“山水城市”为例

浅析以历史情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以马岩松的“山水城市”为例摘要: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们似乎都只关注文化中的那些具有实质性的东西而忽略了精神,但那些容易被忽略掉的内涵反而才是让文化称之为文化的灵魂所在。

马岩松,作为希望他人称呼自己为对历史有情感的建筑师,则用其具有灵动感的建筑语言,给人们展示了文化在建筑中保留和展现的新方法。

将“山水城市”概念,和具有人文精神的,自然功能性未来城市设计理念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带有韵律感的狂想,为中国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马岩松建筑设计历史情感山水城市设计理念前言:以历史情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其实换句话说就是将原建筑的文化内核融合在新生建筑中。

在抽象层面上来看,那些在历史的沉淀中保存下来文化内核就是“新”物质,马岩松也不过是在“新”上加新,用其“山水城市”的概念为历史代言,传达历史的感情,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带入到设计中,为建筑提供新思路,新形式。

尽管在部分人看来,马岩松的一些建筑太过于空想,是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被准确地表现出来。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马岩松的设计中,那些充满韵律的线条,能真真实实地让人们在无意识中进入中国特有的“美”的空间内。

一、以历史情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在北京胡同长大的马岩松,像是被北京的人文精神所雕刻的人。

在那种生活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使其对历史沉淀中形成的文化有着特别的感情。

在马岩松看来,正是因为那些古代的哲学理论以及生活背景的存在,才使得这个城市有了独特的韵味。

这种理念和Thomas Heatherwick的“本土概念[1]”设计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以文化来编写建筑的基因。

在Thomas Heatherwick看来,“不管是国外设计师的作品还是本土设计师的作品,一定要与本土的文化形成某种对话,这样的建筑才是有生命力的[1]”。

此外,中国建筑大师何镜堂的“两观三性”的理念在实质上也是同样的想法:建筑要集合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一体。

山·水·林·城——伊春市中心城新区南区城市设计

山·水·林·城——伊春市中心城新区南区城市设计

山・水・林・城——伊春市中心城新区南区城市设计黄锰蔡新冬李光皓张磊【摘要】以“人与自然”的生态规划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山水林城”为核心,通过对现有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挖掘、保护、利用与激活,体现了依山、理水、绕林和围城的共生理念。

项目对规划用地内的山、水、林三个自然要素条件作出积极回应的同时,有机生成了具有独特地域个性的新城区。

项目探索了中小城市如何因地制宜地形成自己特色这一现实性问题,指出了自然要素、地域形象和小城尺度是形成该区域整体风格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自然;生态;尺度;策略URBANDESIGNOFSOUTHPARTOFYICHUNNEWCENTRALCITYHUANGMeng;CAIXindong;LIGuanghao;ZHANGLeiABSTRACT.Basedonthe“humanandnature”ecoplanningconcept,thispaperintroducestheplanningmethodsoftheSOUthpartofYichunnewcentralcitywhichiSfeaturedbytheharmoniouscoexistenceofthemountain,water,forestandcitybyutilizingandprotectingthenat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文章编号l1002—132912009)11—0093—04【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作者简介】黄锰(1975-J,男,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

蔡新冬f1977一).男,博士,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

李光皓(1977一),男,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张磊(1981一),男,硕士,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筑设计院。

【收稿日期】2009—09—21Throu曲reasonablearrangementofthethreenaturalelementsofmountain,waterandforestintheplanningarea,therebecomesanareawithparticularity.Thenitexploreshowsmallandmediumsizecitiesdeveloptheirlocalidentityaccordingtolocalconditions,andarguesthatnaturalelements,localidentityandsmall-cityscaleshouldbetheplanningprinciplesofthearea.KEYWORDS:nature;ecology;scale;strategy特色是城市的命脉.特色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和历史积淀有着密切的关联。

山水城市方案设计理念

山水城市方案设计理念

山水城市方案设计理念山水城市方案设计理念山水城市方案设计理念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借鉴中国古代的山水画理念,以自然的山水景观为核心,将城市与自然融合,营造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这一理念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旨在打造出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

首先,山水城市方案设计理念注重在城市规划中融入自然元素。

通过将自然景观融入城市空间中,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混凝土森林,而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可以利用水体、绿地、山丘等自然元素来打造城市景观,例如,在城市中心设置一个大型公园,用绿地、花坛、湖泊等自然元素来构建城市的“绿心”,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其次,山水城市方案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对自然的尊重,争取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

可以通过开辟自行车专用道、建设生态廊道等措施,鼓励和促进人们与自然互动。

同时,在建筑设计中,也要注重提升建筑环境的绿色性,采用可再生材料、节约能源的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山水城市方案设计理念强调文化传承和创新。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

可以通过修复和保护传统建筑,打造古朴和文化底蕴浓厚的街区;同时,也要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鼓励民众参与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保留和传承当地的文化特色。

最后,山水城市方案设计理念注重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和建设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节能的技术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可以通过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雨水收集系统等来减少对能源和水资源的依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并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

总之,山水城市方案设计理念是一种注重自然、人文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

通过融入自然元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以及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可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宜居的城市环境。

这一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山水城市”与小城镇城市设计

“山水城市”与小城镇城市设计
Ciy ’_] t’ 4

12 “ . 山水 城 市” 的理 论要点
降, 生态 系统 遭受 破 坏 , 城 镇 原 有 的 地 域 风 貌 特 色 小
严 重丧失 [2。而“ 1] - 山水城 市 ” 正是 在这 样 的历 史 背景 下产 生 的一种 适 合 中 国 国情 的城 市 规 划 理 论 。就 自 然 因素 的方 面而 言 , 国华 东 、 南 和 西南 地 区更 具 我 华 备早 日探 索“ 山水 城市 ” 自然 条件 ; 易于操 作 的角 的 就
0 引

烂文 化 中一 个 重 要 的组 成 部 分—— 山水 文 化 。山水
文化 涉 及 的方 面非常 广泛 , 如 自然环 境 、 诸 天文地 理 、
宗教 礼 制 、 学政 治 、 哲 音律 书 画 、 词歌 赋 、 艺工 程 诗 工 等方 面 , 含 了 丰 富 的 内容 。同 时 , 水 文化 又 是 一 包 山
《 工程与建设 》 2 l 年第 2 O1 5卷第 1期 3 3
殊 的感情 , 山水意识 几乎 已经 注入到 了中华 儿女 的血
自2 O世 纪 8 O年 代 以来 , 着 城 市 化 进 程 的加 随 快 , 国的农村 城镇 化 也进 入 了高速 发展 时期 。中 国 我
社科 院 2 1 0 0年 7月 2 9日发 布 的城 市蓝皮 书称 , 截至 20 年 , 0 9 中国 城 镇 化 率 为 4 . % , 镇 人 口达 6 2 66 城 . 亿, 城镇 化 规模 居全 球 第 一 。而 在 18 90年 我 国城 镇 化 率仅 为 1 .%。短 短 的 3 间 , 国 的城 镇 数 量 94 0年 我
1 “ 山水 城 市 ” 概 念 与 理 论 的

山水城市视角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A市为例

山水城市视角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A市为例

◎特色城镇◎山水城市视角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A市为例A Study on the Overall Urban Design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 andscape City-----Taking A City as an Example谢易明XIE Yi-ming(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Hualan Design and Consulting Group Co.,Ltd.)【摘要】论文以A市的基本It况为例,从山、水、城、文等方面开展分析,通过研究城市格局设计中的保山护水策略、景观系统设计中的借山用水策略、开放空间设计中的引山入水策略、建筑形态设计中的显山露水策略等内容,其目的在于提高A市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Abstract]T ak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A c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mountain,water,city and text. Through studying the strategy of protecting mountams and water in urban pattern design,the strategy of borrowing water from mountain in landscape system design,the strategy of bringing mountains into water in open space design and the strategy of showing mountain and water in architectural form design,etc.,its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A city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关键词】山水城市;城市设计;总体规划;景观系统[Keywords]Landscape city;urban design;overall planning;landscape system1引言由于前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较差,导致城市污染情况也在不断加剧,若对其置之不理,那么也将直接限制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山水城市”理念在城市设计中的实践

“山水城市”理念在城市设计中的实践

“山水城市”理念在城市设计中的实践作者:刘旭东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9年第06期摘要:从山水城市的内涵中汲取城市设计的思想,将山水城市的理念和低碳发展的目标相结合,在桂林万达文旅城的规划设计中以“山水城市“为切入点体现地域特色,在城市设计的空间布局,慢行交通、水环境以及建筑风貌等方面展开分析进行“山水城市”的探索。

关键词:山水城市;地域特色;文旅城;低碳一、山水城市理念的意义(一)山水城市的理念钱学森教授在给吴良镛教授的信中说:“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了山水城市的概念。

山水城市的理念其目都是人類创造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对人居环境的探索。

(二)山水城市与城市风貌中国进入快速的城市化阶段,原有城市的山水格局被破坏历史遗存被忽略。

“城市文脉”遗失,许多城镇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魅力,形成千城一面的现状。

山水城市”是在现代规划理论和建设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以民族文化为内涵,尊重特定的城市地理环境条件,创造与环境和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

(三)山水城市与低碳城市城市无序扩张,由自然环境“低碳”演进为人工环境的“高碳”。

而带来的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矛盾日益突显。

因此“山水城市”思想,就是为了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日益严重的人地危机,将“低碳”与“山水”并重融合,就是把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与中国特的山水城市的精髓有机结合。

二、项目概况(一)山水桂林桂林城市兴起于秦始皇统一岭南开辟的湘漓水路漓水西岸的岩溶盆地中。

为岩溶地貌,多石灰岩峰林和孤峰,漓江及其支流穿流其间,使桂林拥有甲天下的山水风貌,在2000多年城建史中桂林的城市格局始终以其生态本底为依托,城市生长顺应自然山水环境特征进行城市空间形态的布局,以延续山水环绕、自然融合的城市风貌。

(二)项目现状桂林万达(融创)文化旅游城位于桂林市东南方向,与园博园相邻。

南京山水城林讲解词

南京山水城林讲解词

南京山水城林讲解词南京山水城林是指南京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山水和绿地的布局和保护,以营造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为目标的城市发展理念。

下面将从历史沿革、规划设计、建设成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历史沿革南京作为中国的古都之一,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山水资源。

尤其是明清时期,南京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水”,山川秀丽、水系纵横。

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山水资源逐渐受到破坏和破碎化。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山水资源,南京市开始了山水城林的规划和建设。

二、规划设计南京山水城林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注重山水布局,将山水元素融入城市空间结构中;二是在具体的建设项目中注重绿地和景观的设置,营造宜居环境。

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南京市采用了“山水之城、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设计理念。

即在城市规划中尽量保留和利用现有的山水资源,将山水元素贯穿于城市各个部分,同时在城市内部设置大面积的绿地和公园,使得城市中有丰富的植被和景观元素。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具体的建设项目中,南京市注重绿地和景观的设置。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绿地和景观融入到城市建设中,使得城市中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和景观带,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三、建设成果南京山水城林的建设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绿化水平大幅提升。

通过大规模的绿化工程,南京市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提升。

2.城市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南京市的城市景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

无论是古建筑、公园还是河流湖泊,都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成为城市的亮点和特色。

3.城市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修复。

南京山水城林的建设还注重保护和修复城市的生态系统,通过湿地保护、水质治理等措施,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山水城市城市设计分析

山水城市城市设计分析

San Francisco
旧金山城市设计——框架
01
城市的格局
强调塑造旧金山独特的 风格和面貌 • • • • 构成要素 目标 外部感知(城市天际 线) 内部感知(城市道路)
03
02
城市的保护
对于城市自然环境、历史 • • • •
04
新建筑开发
要求新开发项目必须与 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构成要素 目标 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体量控制
San Francisco
旧金山城市设计——01城市格局
3.内部感知——城市道路 • 通过街道各种元素的运用,增加不同街道的可识别性 • 通过道路绿化和照明规划来区分过境道路与地方性街道 • 适当增加公园绿地与观赏俯瞰视点 • 完善街道设施及照明体系
San Francisco
旧金山城市设计——02城市保护
HELSINKI
城市概况
Helsinki自行车专用 道基本覆盖城市主要 道路,步行道呈现密 集网络状,这也是城 市公园组团化和系统 化的前提。
HELSINKI
生态格局 生态系统
important forest area
nature reserve
important flora area
important polypore area
Land art and urban design in the parks of New Vuosaari
Apple blossom and exercise in the parks of Lauttasaari
HELSINKI
微观视角——HELSINKI中央公园
The Central Park
山水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HELSINKI

高原山水城市设计构想

高原山水城市设计构想

然资源 、 规模等) ; 软环境状况( 包括经济发展 水平、 产业结构 、 民 市 的素质、 科技发展水平 、 市精神 、 城 道德 风尚) 等等。 值得当代 兰州规划师 注意 的问题应是 , 旅游城市形象设计对 她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什么样 的形象展现在海 内外人面前 , 这样 的 规划 与设计 命题 , 在城市设计过 程中 , 充分考虑她 的发展趋势 应

围地 区作 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 目的是保证居住 、 其 工作 、 憩 、 游 交 通 四大活动要素的正常进 行。所谓 注重人和居住环境 的和谐 , 即 强调城市 的有机组织 , 也就是说城市规划追求生活环境和 自然环
境 的和谐 。后者强调 的内容 , 市在城市规划 中体现 出从功能性 城 走向了人类文化主体 的发展方 向 这种总体印象是城市发展 的综 合印象 , 是城市形 象这一客 观事物在人们头脑 中的全 面反映 。因 此, 无论是本地居民 , 还是外来游客 , 以通过对城市环境和城市 可 活动各类要 素的感受来感知城市形象 , 形成对城市个性认知 的特 定共识 , 这种认知过程也就是城市形象的产生过程。 以说 , 所织各类城市要素的修整与组合 , 从而使城市整体 审美效果对人们 的感知过程产生有 效的 雳导与 吸引 , 以此来推动社会 公众 对城市形象 的认可与共识。 城 市形 象设计 , 突出其鲜 明的个性 , 要 这是形象设计的重点 。 近年 来 , I CS被广 泛地 应用 于城 市 形象设计 之 中 ,这里 所说 的 CS 就是源起于企业理念和企业: I, 艾化方面 的内容 , 即通过统一 的 识别设计加 以形 象整合和传播 , 使公众 产生 认同感 , 从而营造企 业最佳的市场运作 氛围。 以, 业在历史规模 、 品品种 、 所 企 产 质量 、 产量 、 技术水平 、 管理水 平和服务等方 面的综合 信息要素能 给消 费者 以某种信任 、 荣誉 、 感情 、 性格 、 爱好等 方面的满足感极适合 于城市个性形象塑造 的需求 。因此 , 这一 理念 与方 法被引入 到城 市形象 的设计 与建设领域 时 , 到 了规划 师们的极大重视 ; 受 如大 连 的花 园城 市形 象设计 、 广州 的花都市形 象设计 、 上海的金融 型 形象设计 等。伴 随着 中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 , 大城 市作为地 区 各 经济发展 的龙 头 , 涉外 经 贸活 动和旅 游业迅速发展 ; 经济发 达地 区的城市公共 政策 已经把城 市形象设计作 为城 市整体战略 发展 规划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中西部 地区经济基础较好 的城

以“山水城市”为例谈马岩松的建筑设计理念

以“山水城市”为例谈马岩松的建筑设计理念

以“山水城市”为例谈马岩松的建筑设计理念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艺术审美准则,在这种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所接触的自然和社会也正在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建筑能否寻找到一个新的模式以应对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已成为关键问题。

很多艺术家也尝试着从自然界中获得灵感,将建筑的形态与自然特性相结合,期待着在拉近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也能把自然特性赋予建筑设计的形式当中,使建筑更容易应用于当今社会。

“山水城市”理论,以丰厚的思想内涵,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提供思路。

马岩松所提出的“山水城市”概念,为中国未来城市建筑注入了一个全新的定义。

关键词:马岩松自然山水城市理想山水意境前言:“山水城市”这一概念,最出设想是由中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所提出。

中国城市在当时的建筑是相当大规模笼统的,其所主张的城市概念主要是构建以中国山水意象为主,注入精神文化,给人以脱离自然又回归自然的印象。

“山水城市”是让人们在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产生情感的联系,这是富有理想主义的构想,但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发展。

马岩松倡导的“山水城市”模式,将现代城市与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相结合,将城市建筑赋予人文精神。

强化了现代建筑与传统山水意境的意境传达,使其精神内涵得到丰富与传承,促进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一、山水意境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古人寄情于山水的文化活动一向通过山水画的形式来表现,更是寄托理想的精神载体。

在当代设计中,将山水意境融入建筑是当代设计师的情感表达手法。

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是属于中国独具一格的文化标识,“画中有画,意中有意”,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意象美的感悟。

这种传统自然山水观念是中国长久延续和沉淀的,时至今日都地影响着每个人对意象的思考。

当代设计师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的美学认知和空间表达的认识,将其中的画面表现手法和意象创造手法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与中国建筑相融汇的独特意境美感。

山水项目实施方案范本大全

山水项目实施方案范本大全

山水项目实施方案范本大全一、项目背景。

山水项目是一项重要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旨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

该项目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1. 创造宜居环境,通过规划和建设,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2. 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山水项目的实施,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

3. 促进经济发展,山水项目的实施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三、实施方案。

1. 规划设计,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确定项目的整体布局和各个细节部分的设计方案。

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结合当地的文化和历史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

2. 建设施工,在规划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建设施工的实施。

这包括道路建设、建筑物的修建、园林绿化等工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 环境治理,山水项目的实施还需要进行环境治理工作,包括水体治理、空气治理、垃圾处理等方面。

这些工作对于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安全保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居民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做好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工作。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范围,首先,需要明确山水项目的范围和目标,明确项目的规划设计方向和建设目标。

2. 制定详细计划,在确定项目范围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3. 落实实施方案,根据制定的详细计划,落实实施方案,组织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 监督检查和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检查和及时调整,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实施效果。

山水工业名城景观风貌体系构建及实践

山水工业名城景观风貌体系构建及实践

山水工业名城景观风貌体系构建及实践【摘要】:本文阐述了山水工业名城柳州市因地制宜制定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体系,对城市风貌要素提出全面规划控制要求与建议,加强规划与实践的联系,在规划管理上求突破,进行新尝试,本文介绍了柳州市景观风貌规划的一些思路,文章分析了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管理与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景观风貌规划管理应尊重用户,提高公众认识,动员公众参与,同时应编制下一阶段专项规划健全法制、强化规划管理。

【关键字】柳州市;景观风貌体系;管理实践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城市总是处于多元冲突和特定的地理文化圈中,有着不同的地域文明、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不同的地理文化圈促进形成多样化的城市景观风貌。

城市景观风貌的规划建设是城市文化的一个侧面。

良好的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空间的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90年代规划建设寄希望城市设计,但全市层面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基本上束之高阁。

关键是实际管理中难以发挥作用。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历史已经步入一个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球化的时代。

同世界各国一样,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主题。

制定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体系,对城市风貌要素提出全面规划控制要求与建议,加强规划与实践的联系,在规划管理上求突破,进行新尝试,是柳州建设景观风貌特色规划及实践的思路。

柳州作为广西工业中心,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柳州形成了以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综合工业城市,与工业之强交相辉映的是柳州的山水之美,唐代柳宗元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种美丽的城市。

近年来,柳州市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拓展,尤其新区得到快速发展,如何结合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环境特点,发展自身特色、风格,提高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成为了城市规划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岩松建筑意境——“山水城市”

马岩松建筑意境——“山水城市”

马岩松建筑意境——“山水城市”摘要:现如今在设计领域里,建筑设计尤为之重要。

在建筑发展中,新颖的建筑形式层出不穷,同时文化与现代感的结合也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新兴力量。

一向以“山水城市”闻名的马岩松,他的建筑风格追求的是自然与环境的融合,因此从中提炼的精华展现在自己的设计当中。

在马岩松的“城市山水”观念中,首先他创造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要求在本质上人与自然的结合。

其次是对山水元素的展示,将自己的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最后是对自然之道的解析,使山水理念的建筑设计表达方式充分与现代艺术相呼应。

笔者将从马岩松建筑设计理念、作品分析以及他眼中的“山水城市”对马岩松的建筑意境进行解析。

关键词:马岩松;建筑;意境;“山水城市”前言:建筑形式的转变有多种形式,许多学者提出未来的建筑发展趋势的疑问,也提出了不同的概念,例如绿色空间、智慧城市、花园城市等等,其中许多理念的核心意义都含有自然生态的元素,“山水城市”理念则是其中一点。

马岩松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大量的“山水”元素,这样很多人都引发了思考。

“山水城市”的设计理念是追求自然,这是让钢铁丛林的城市环境融入自然和谐的理念,这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对城市类型的转换,而是要更多考虑现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自然的对比。

一、马岩松对“山水城市”的看法马岩松的的设计理念则是“山水之道”,他希望在山水精神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让人们离开自然,回归自然”的城市模式。

[1]马岩松提出的“山水城市”结合了国家文化,并对未来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新的看法。

马岩松认为,人们创造任何的事物都是我们后天自己思考的,无论是城市、园林设计还是乡村,这些都是人们人为形成的。

就是因为这样,人们才更应该谈论人造和自然的关系。

如果环境中只含有自然元素,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人们可居住的。

反之,人工的自然环境,从早期的人类耕田文明就开始了,纵观东西方的文化,它们都对人们认知和自然观念有所改变。

“山水城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风格,许多读者都说马岩松的设计想法天马行空或者形容为疯狂,但马岩松反映,他的设计谈不上抽象还是具象,他的这一思想应是在深究工业文明中人类的城市建造如何与自然元素的拼接或是情感的共鸣。

以山水为理念的展示中心景观设计

以山水为理念的展示中心景观设计

摘要:“以山赋形,以水生动”作为设计理念的展示中心景观设计,以回填挡土墙修建产生的地势高差为设计基础,结合微地形变化进行设计,使景观层次变化更加丰富,形成从地面空间和展示中心建筑都能清晰可见的主题三角空间和流动的景观韵律。

达到山水流动的效果。

关键词:景观设计;展示区;山水理念1项目背景项目位于四川东北部巴中市,该市在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

西部四大名城――成都、西安、重庆、武汉交汇辐射的腹心地带。

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为川东北中心城市。

全市辖区面积12301平方公里,辖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南江、平昌二区三县。

该项目规划属于南龛文化产业园的小连山片区。

南龛片区是整体解决巴中城市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极佳区位,是巴中市发展第三产业带动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布局。

小连山片区作为该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定位是康体养生。

项目主打特色为生态文化产业功能,用地面积12k?o。

项目规划结合区位及景观地形条件,将规划区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商业片区、酒店片区、住宅组团和大景观公园。

本设计场地属于该项目的商业片区展览展示区,是整个项目初期展示的重要场所,本次设计范围为该区展览展示中心前广场区域,总用地面积为7329平方米。

2“以山赋形,以水生动”的设计理念(1)场地现状。

设计场地现状视野开阔,视线良好,但因为整区属于回填地段,所以在设计中应重视后期挡土墙修建之后所产生的高差变化。

在景观设计方案中重点应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创造区域内的良好视线通道,并注意挡土墙地平线与天际线接壤处的处理。

场地外围区域视线开阔,市政道路较宽,造成内部空间过于空旷,无法形成较为集中明显的整体景观。

因此,在场地上应设计一个在高度上由平地向三层展示中心建筑过渡的空间,并且该空间应必须具有一定主题及标志性。

(2)设计理念。

我们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山赋形,以水生动”。

展示中心景观设计来自于创造一个从地面空间和展示中心建筑都能清晰可见的主题三角空间和流动的景观韵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衙与庙”
——重要标志建筑
北府:德阳县衙 南庙:德阳文庙(南宋始建城东, 明初改建城南)
“堰与河”
——城市水系的重要区段
穿城堰 护城河
1.3 城市产业——重装之城、钢铁艺术之都
新中国工业的 摇篮
德阳城市经济 的支柱
城市特色打造 的重要依托
2. 核心问题
2.1 特色不明 2.2 活力不足 2.3 风貌不佳
图景5:和谐风貌
——显山露水,塑造城市的和谐景观
城市竖向
城市色彩
多因子影响分析
景观风貌 用地功能
BRT站点
山水界面、历史 地段、眺望点与 视廊、天际线
商业办公:100米以下 文化娱乐:24米以下 居住建筑:24-50米
200米以内:100米以下 200-500:80米以下 500-1000:50米以下
工业建筑:24米以下 1000米以上:24米以下
多因子综合模型•交通因子源自•功能因子•风貌因子
•综合模型
总体策略:两条轴带、主次簇群、多层轮廓、有序发展
城市建设高度调整建议
结合特色,良好体 现城市景观特质
结合实际,现实引 导城市发展诉求
结合管理,有效指 导城市规划建设
城市色彩——分区控制
突出特色地段
柔化厂城之间的 边界,形成良好的 城市空间
打造具有区域吸 引力的旅游品牌
工业主题园区
主要项目
工业文明 博览园
工业主题 乐园
综合休闲
旅游服务 中心
工业主题园区
主要项目
工业文明 博览园
工业主题 乐园
综合休闲
旅游服务 中心
工业文博园区
主要项目
Loft餐厅 特色主题酒店 工业文化广场 工业展览区 工业博物馆
——建设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特色德阳
独具魅力的活力生活之城 蓝绿交织的山水宜居之城 特色凸显的工业艺术之城
3.2总体设计结构
三带成川 碧水为脉 滨水聚核 山水织网
3.3设计策略——六大行动计划
实现“特色德阳”的六大图景
图景1:活力轴带——优地优用、打造城市的魅力轴带 图景2:蓝绿纽带——山水交融、构筑城市的开放网络 图景3:古城印记——弘扬文化、彰显城市的深厚底蕴 图景4:工业游园——挖掘特色、凸显城市的特色魅力 图景5:和谐风貌——依山傍水,塑造城市的建筑景观 图景6:特色斑块——因地制宜、形成城市的特色片区
石亭江——突出其生态景观特性
绵远河——延续其城市生活特征
堰渠——注重塑造其宜人尺度与环

“绿色纽带”
绿楔——组团间隔离、大山水之间
开放空间
绿廊——通山达水的步行通道、社
区的活力空间
公园——市民休闲游憩公共空间
蓝色纽带——以堰渠为例
“穿城堰”——感受城市历史变迁的长卷
图景3:古城印记
——弘扬文化、彰显城市的深厚底蕴
1.2 历史人文—古城格局的四大结构性要素
“墙与门”
——界定城市边界与口门
明城五门:旌阳门、孝泉门、广居 门、迎恩门、接爽门 清城四门:南旌阳、北迎恩、东常 旭、西孝感
“街与楼”
——点与线的锚固
“一楼+四街” 东南西北街、钟鼓楼
德阳有个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 —德阳民谚
1.2 历史人文—古城格局的四大结构性要素
图景3:古城印记
总体策略: 策略1:重塑边界与口门 策略2:感知地段与场所 策略3:恢复水系与印记 策略4:整治老街和界面
身份感、价值、时序
策略1:重塑边界与口门
城墙恢复地段
区段:迎恩门-常旭门 方式:结合石刻公园,墙体恢复方式 意义:面向水陆,展示古城边界
策略1:重塑边界与口门
恢复城墙印记地段
图景1:活力轴带
——功能提升,打造城市的三条魅力轴带
绵远河生活设施带
面向城市、现实生活延续
东山度假休闲带
面向区域、高端功能提升
石亭江生态景观带
面向未来、区域功能整合
•石亭江 •绵远河 •凤翥山
图景2:蓝绿纽带
——山水交融、构筑城市的步行空间网络
蓝绿 色色 纽纽 带带
山 水 网 络
蓝绿纽带
“蓝色纽带”
问题1:山水资源没有良好利用
山体利用
缺乏明确的定位
对东山地区未来发展缺乏明确 的目标和方向
缺乏特色的把握
原有规划对场地特征认识不足
缺乏整体的协调
零星建设较多,各个项目之间 缺乏协调
缺乏有效的控制
部分建设已经侵蚀了优质的山 体景观资源
问题1:山水资源没有良好利用
水系利用
重江河、轻堰渠
对于城市内部的水系空间缺乏 重视
2.核心问题 3.设计策略
1. 特色解读
山水格局 历史人文 城市产业
市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让人把这个城市 吸引游人离开家 真正看成家! 来这里!
1.1 山水格局
山水抱城、绵水串城、渠堰穿城
山水抱城:
凤翥山和石亭江,城市面向 区域的景观资源
绵水串城
城市重要生活景观轴
渠堰穿城:
打造精致城市的天然载体 滋养川西平原的血脉 四川水利文化的缩影
老城中心:强调历史感,冷灰色配
以棕色辅色,注重场所色协调
新城中心:现代感、商业氛围,以
暖灰及白色为主,商业建设色彩强调多 样化
利用与展示不足——偏 西部第一! 安一隅、界面封闭
问题3:产业特色没有充分挖掘
空间界面
——“硬质”的工厂形象与 鲜活的城市生活之间有待 “软化”
特色提升
——对工业的特色没有充分 挖掘,对资源价值缺乏准确 判断
3. 设计策略
3.1 设计目标 3.2 设计结构 3.3 设计策略
3.1设计目标
总体设计目标
区段:孝感门-常旭门 方式:结合广场及旧城改造, 采用印记恢复 意义:全面展示古城历史印记
策略2:感知地段与场所
文庙重点地段整治
凸显主体、强化轴线
开放界面、协调风貌
穿城堰的恢复
➢结合文庙西侧地段的改造,局 部恢复穿城堰水系,环城河采用 印记和水系相结合的方式
图景4:工业游园
——挖掘特色、凸显城市的特色魅力
重绵江、轻洛水
对石亭江利用考虑不足
重绿化、轻设施
滨水建设以绿地为主,缺乏公 共服务设施
重表皮、轻通道
缺乏滨水区和城市内部的联系
问题2:历史文化缺乏应有重视
整体文脉——古城的感知
——悠久的历史 无法感知与体验 ——城市整体记 忆与身份感缺失
价值的判断与 手段的缺乏
问题2:历史文化缺乏应有重视
重点地段——文庙周边地段
德阳市总体城市设计
本次城市设计三大任务与作用
深入挖掘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空间的活力魅力 有效支撑总体规划,提供总规决策的空间策略 提级优化空间品质,提出空间三维的管控准则
总体设计策略与原则
特色为先——凸显特色而不是千城一面 整体把握——注重总体而不是强调局部 重点引导——突出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
要点 1.特色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