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汇总
【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
【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考点一:聚落1、聚落概念: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一般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乡村形成条件: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人类互助合作和共同生活。
考点二:城市的区位和城市空间形态一、城市的分布1、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古代城市诞生在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一黄河中下游平原、印度河谷地、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
2、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60°N以南的欧洲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3、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特点(1)从海陆位置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从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形类型主要为平原)。
(3)从气候上看,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4)从水源条件看,很多特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5)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
二、城市空间形态1、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2、类型团块状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地域形态多分布于平原,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互不连属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河流延伸原因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地形限制、河流阻隔、资源分布交通线分布、地形限制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缺点设施集中,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例子成都、合肥、郑州重庆市、浦东新区、大庆西宁、兰州、延安三、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条件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城市区位区位优势举例平原(大部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业耕作,能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人口分布集中世界上和我国的多数城市热带地区高原热带地区,低地闷热,不利于居住;高原凉爽,利于居住巴西高原山区谷地或低地地形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宝鸡、咸阳、西安、太原等2、气候:(气温、降水适中)①世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总复习知识讲解 城市与城市化
高考总复习城市与城市化::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复习建议认识城市形态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城市区位因素;了解城市功能分区;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认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
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及形成原因;认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知识清单一、城市形态与地域结构1.城市形态(1)概念:每个城市都占据着一定的________,有着特定的________。
(2)成因:与________密切相关。
(3)主要类型:________、条带状、________。
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________用地、____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________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3.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原因:不同类型的________在城市里的集中。
(2)三种主要类型a.住宅区:城市里最____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住宅区分化为________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b.商业区:多位于________、________两侧及街角路口处,主要形状为________、条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出现了________区。
c.工业区:一般靠近________、________和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________,一个功能区往往以________为主,也可兼有其他功能。
(4)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a.历史因素:城市的________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b.经济因素: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距离________的远近和________。
一般来说,商业区一般选择地租最高的________和地租次高的________;住宅区选择地租较高的________两侧;工业区选择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城市与城市化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指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3、城市用地可以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4、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其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5、主要功能区的比较6、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
7、不同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是不相同的,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8、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9、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2.8)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段商业活动付租能力最强; AB段住宅活动付租能力最强;BC段工业活动付租能力最强。
10、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有: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等。
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考试说明要求:1、城市等级是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划分的,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等。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低,服务种类就越少,服务范围就越小;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就越多,服务范围就越大。
3、城市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4、分析上海为什么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高考地理城市化进程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化进程知识点1. 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同时伴随着城市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城市化的特征包括人口集中、经济多样化、社会结构复杂、建筑密集等。
2. 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初级城市化、中级城市化和高级城市化三个阶段。
初级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低,城市规模小,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的比例较低。
中级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逐渐上升,城市规模增大,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的比例增加。
高级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达到高水平,大城市数量增多,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比例接近饱和。
3. 城市化的推动因素经济因素:城市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
社会因素:城市生活更加便利,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服务设施。
政策因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城市化发展的政策,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
4. 城市化的效应经济效应:城市化可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提升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社会效应:城市化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资源。
环境效应:城市化也带来了资源消耗、土地利用不合理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5. 城市化的问题与挑战土地问题:城市扩张需要大量土地,导致农田减少和农村土地资源流失。
就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需要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确保他们能够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社会问题:城市化加速了社会流动,产生了城乡差距、社会矛盾和城市贫困等问题。
环境问题:城市化对水资源、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6. 城市化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合理规划:加强城市规划,控制城市空间扩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城市经济结构优化水平。
改善社会保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
保护环境:加强环境管理和保护,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章末知识整合
解析: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纸厂应位于河流的 下游;②地靠近铁路和工业用地,不适合布局新的居住用地; 如果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④。
专题二 城市化示意图的判读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
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 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 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 判断”:
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 分析:①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②注意观察城市 数量的变化;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 ④是否形成城市带等。 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 成城市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工业用地位于城区的南部,因此当地盛行风向可能 为偏北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适宜在 P 点布局的是自来水厂
②适宜在 P 点布局的是造纸厂
③如果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②
④如果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研机构附近
商贸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布局在城市几何中 心或交通中心
仓库
布局在港口、码头、 用地多、交通 方便
车站附近
奶牛场、养鸡 场
靠近市场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 利地区
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D )
①东南风 ②东北风 ③南风 ④西北风
高中地理选修5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5知识点总结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地理学被分为物理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
高中地理选修5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主要涉及了人文地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高中地理选修5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功能不断增强。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中心。
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导致的交通、环境、就业等问题。
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物理地理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它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活动。
人类活动又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互联系的,而要实现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关系,则必须了解和尊重地理环境的客观规律,合理的配置利用地理环境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三、全球化和地缘政治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政治和科技等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各国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应对。
地缘政治是指国际政治中存在的地缘关系和地缘矛盾,它是国际政治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现象。
全球化和地缘政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互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四、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而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生活需要的同时,不影响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
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正确把握资源的含义、资源的分类、资源的地域分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的保护等重要内容,加强对资源问题的研究和管理。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构造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一样,一般能够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所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一样种类。
(2)不一样种类的土地利用在城市中的集中,就形成了不一样的功能区,列如住所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但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可能兼有其余种类的用地。
(3),1,住所区:城市中最为宽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中所占的面积最大。
而且分化出了高级住所区和中初级住所区。
高级住所区多建在城市外缘,房子面积较大,多处于城市河流上游,上风向及环境优美、文化设备齐备的地方。
初级住所区房子面积狭窄,常常散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邻近,环境相对较差。
,2,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双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散布,在某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市中心,会形成特别商业区(中心商务区,简称 CBD ),此中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著名大公司的总部,能够供给金融、保险、旅行等服务。
,3,工业区:由城市内部工业互相齐集而形成。
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公司之间常常有很强的协作性。
工业公司多处于凑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带用来部署其厂房和库房等设备。
2)城市内部空间构造的形成和变化( 1)不一样功能区的散布和组合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构造,也叫做城市地区构造。
不一样的城市,其内部空间构造是不一样的。
(2)城市地区构造模式主要有三种: 1 齐心圆模式:呈齐心圆状,一般有五个齐心圆组成,形成要素是地租要素。
2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向,其形状由交通要素影响。
3 多核心模式:跟着城市不停向外扩展,范围愈来愈大,原有市中心区因为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堵等原由,使远离中心的郊区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环绕不一样的点,发展成多核心模式。
(3)土地付租能力的不一样,也决定着功能区的散布情况。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及城市化第一讲城市区位与城市地域形态一、城市(1)含义: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2)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二、城市区位因素1、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地理事物的位置,二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
位置优越;××气候优越(恶劣);××水热适中(不足);××地形平坦(崎岖);河流为××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资源丰富(缺乏)。
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政策、宗教、科技、旅游××经济发达,有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经济欠发达不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优惠政策的促进;××宗教圣址。
3、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具体方法①、分析ー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该城市在诞生初期,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该城市的发展。
②、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同一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区位因素也有所不同。
相对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而言,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较大。
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则可称为动态因素。
自然因素中,地形、气候可看作宏观因素,河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三、城市的地域形态1、城市的地域形态第二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一、城市土地利用类型1、一般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等。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
高中地理城市化进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城市化进程知识点总结1.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的过程,以及城市地区经济、社会和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2. 城市化过程-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城市化、中级城市化和高级城市化。
- 初级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低,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 中级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经济结构开始多元化,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快速。
- 高级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增加,现代化产业快速发展,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提高。
3. 城市化原因-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闲置,求职机会增加等。
-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城市地区的出生率相对较高,人口自然增长导致城市化。
- 国际移民:国际间人员流动导致城市化程度加深。
4.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人口密度增加:城市人口增多导致人口密度加大,社会资源压力增加。
- 环境污染:工业发展和交通增加带来污染问题,空气质量下降。
- 社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扩大、民生问题增加等。
5.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
- 增加消费能力:城市化过程中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加。
- 市场扩大:城市化带动商品和服务市场的扩大,推动经济的发展。
总结: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地区迁移的过程,经济、社会和物质文化等方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城市化过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原因包括农村人口迁移、人口自然增长和国际移民等。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包括人口密度增加、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消费能力和市场扩大等。
高考地理重难点解析:城市与城市化
高考地理重难点解析:城市与城市化重难点解读根据近几年的考查方向分析,2020年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的变化应该不大,一般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图表,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等级和城市化等角度进行考察。
考查形式基本都是依据图表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从材料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在备考复习时,要注意结合新时代情景下城市群建设及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社会热点,理解和掌握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核心考点。
典例探究一、(2019·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答案】1.D 2.B 3.A【解析】1.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宁波有海港,A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B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上海位于长江口,C错误;这些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南京、合肥、杭州为省会城市,苏州和宁波为地级市,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D正确。
2.读图可知,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中,安庆、池州、宣城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西南部,盐城和滁州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分布不均衡,A错。
属于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都远离核心城市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边缘地区,B对。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地理城市专题是高考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城市的特征、发展、管理、问题和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高考地理时,必须掌握城市专题的必要概念和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题目。
以下是关于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一、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市政管理区域、居民集聚、主要以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人口聚集地,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集中、较快的地区。
2.城市的特征:人口密度大、空间范围小、交通发达、产业集聚、文化繁荣、管理规范。
3.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非农业人口集中在具有市政管理区域的地方形成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并在数量、规模和空间范围上逐渐扩大的过程。
4.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对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结构、人口经济、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城市发展与规划1.城市发展模式:德国型城市、美国型城市、英国型城市、日本型城市、中国型城市等。
2.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城市空间组织的方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城市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3.城市管理:城市公共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城市环保与绿化等。
三、城市问题与保障1.城市问题: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资源短缺、城市社会问题等。
2.城市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经济转型、建设绿色城市、合理城市扩张、城市防灾减灾与救灾等方面的措施。
四、城市群1.城市群的定义:城市群是以若干个城市为中心,相互依存、互补发展的区域集群,包括主城、副城、卫星城和县城等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2.城市群的类型:世界一类城市群、国家重点城市群、经济联动型城市群、政治文化中心型城市群、资源优势型城市群等。
3.城市群的影响:城市群对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五、国内外知名城市1.世界著名城市:伦敦、巴黎、纽约、东京、首尔、新加坡、悉尼、多伦多等。
地理计划总结-2019年高考地理城市化考点总结 精品
2019年高考地理城市化考点总结
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
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
(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
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2019年06月28日。
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第19讲 城市化
第19讲城市化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结合实例或图表资料,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以区域图或模式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化问题,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
2.与城市人口流动、城市内涝等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读图能力、信息提取及整合能力,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
[教材整体感知][再现基础知识]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时间数量规模功能工业革命前少小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工业革命后增加扩大扩展“二战”以后继续增加继续扩大继续扩展,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二、城市化及其特点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回答问题并填表。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驱动力含义因素推力(乡村) 使人口离开乡村的因素A: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B: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拉力(城市) 吸引人口来到城市的因素C:就业机会多;D: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E: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3.表现: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4.特点(1)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
【易错提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环境影响面面观(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2)不合理城市化的表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3)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地理高一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地理高一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都市与都市化知识点1、(1)我国的成都、合肥都市形状呈团块状,兰州、洛阳呈条带状,重庆呈组团状。
(2)都市中的一样功能区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3)土地利用方式最广泛的功能区是住宅区,一样占据都市空间的40%~ 60%高级住宅区多建在都市的外缘,那儿环境优美,有配套的公共设施。
(4)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要紧为点状或线状分布。
有些大都市和特大都市还形成中心商务区,它不然而商业活动中心依旧服务中心。
(5)工业生产有大量运输要求,应寻求靠近交通便利的地带。
(6)都市地域结构的形状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7)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寸土地用于那种活动要紧取决于各种活动情愿付出租金的高低,而阻碍地租的因素要紧有交通便利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参考课本P23图2.8)2、都市能够进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的等级,与都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
不同等级的都市提供服务不同:如小都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范畴小。
等级越高的都市数目越少,距离越远。
(参考课本P 28图2.13)3、(1)由于生产力进展不平稳,产生了都市化进展的拉力和推力。
衡量都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都市人口比重。
都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现象,要紧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
(2)各国都市化水平随时刻变化的曲线呈稍被拉平的S型,(参考课本P 33图2.20)初期时期(25%~30%以下):都市化水平较低,进展较慢。
加速时期:都市化推进专门快,都市环境问题严峻,显现郊区都市化。
后期时期(60%~70%以上):都市化水平高,都市人口比重增长慢,有些地区还显现逆都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后期成熟时期,进展中国家大部分处在初期时期和中期时期。
合理的都市化能够改善环境,过快的都市化就会使都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显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高中地理城市化进程知识点
高中地理城市化进程知识点一、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二、城市化的主要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这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比重越高,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业劳动人口减少,工业和服务业劳动人口增加。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占用更多的土地用于建设。
三、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
城市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中心城市。
2、中期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
3、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趋缓甚至停滞。
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一些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人口向郊区和乡村回流。
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出现逆城市化。
由于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率先开始城市化进程,所以起步早。
经过长期发展,城市人口比重较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但也面临着城市中心区衰落、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
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才开始大规模城市化,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导致出现了许多“城市病”。
五、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1)城市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城市成为区域的文化、教育、科技中心,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2、不利影响(1)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地。
(2)土地质量下降城市扩张占用大量耕地,同时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导致土壤污染。
高三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内容
高三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内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内容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最高理想。
2019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汇总
2019 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汇总城市的空间构造与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的空间构造1、城市功能分区——同样的城市用地种类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双侧—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人流量大 ; 付租水平强。
★中心商务区 (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散布在城市边沿,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所区:是城市最宽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遗迹。
2、城市地区功能分区形成的原由:历史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行政要素3、城市规模与地区构造、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区构造的分化不显然,供给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区构造的分化显然,供给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要素( 一) 、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天气——天气暖和润湿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里位。
( 二) 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基础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多数在大道集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
( 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 。
3、政治 ( 如行政中心 ) 、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行等也能促动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记:①城市人口增添、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此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色: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出小城市 ; ②大城市数量连续增加 ; ③100 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大城市化趋向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 特色: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由: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备逐渐完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汇总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水平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
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能够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
(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动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持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升,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
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
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大力增强绿化建设。
城市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水准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2)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
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
4)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
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增强5)影响和改变地
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
流与融合。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4)使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
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的标志是:物质建筑景观.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影响的特点是:
a建筑布局:皇权为中轴线(中国)/教堂为中心(西方);
b建筑结构:封闭性(中国--内向)----围墙/开放性(西方--外向)——园林;
c建筑风格.
中国宫廷:红墙、黄瓦、飞檐、斗拱、亭、台、楼、阁,
西方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
民居:四合院(中国);洋楼、花园、绿篱、草地(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