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论证写作训练31页PPT

合集下载

《高一议论文写作入门》 优秀PPT (31张)

《高一议论文写作入门》 优秀PPT (31张)

Part.02
实用类文体
标题拟定原则
1、简单明了,最好能反映论点 例:勿忘初心,励志进取; 2、言之有物,不能太虚浮 例:路在脚下,梦在远方 3、准确生动,与文章内容相符合 例:振兴中华
结构
主要问题: 1、缺乏论据,论点不明确,语言过于口语化 2、事实的罗列,缺乏分析 3、结构松散,想到哪写到哪 4、没有紧密结合材料,论述流于表面,没有看到本质
1.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 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 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 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 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正面:于中华的漫漫“长征”路之中,初始必定是弱势的,人们便要充分利用其 智慧,科学地来发展,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节约一切可用的时间,来进行经济 建设,提高军事实力等等。于是人们发现国力开始提升,社会开始进步,经济迅 速发展……
反面:但并非所有人,所有民族,都能做到无畏长征。非洲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大 洲,其中有个非洲小国,自建立起就依然保持着封建时代的特征,其国会于建立 起便不断讨论着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终于在其建立两年后决定了走资本主义 道路。做好了决定就要去实践,于是他们决定改革,这一改革后才发现,封建思 想早已融入进当地人的生活于其法律之中,很多东西根本改不得,于是他们又退 缩了,始终都未能跨出属于他们自己民族的“长征”的第一步。
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谢海华
谢海华,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1988年,从 部队复员返乡的谢海华,在报纸上看到邻村的谢芳因勇斗歹徒 而身中九刀的新闻,继而怀着崇敬的心情与谢芳相识,相爱并 于当年喜结连理。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训练课件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训练课件

学高考习评目分标标准::
③发展: 深刻:见解独特,不是故意标新立异,而是确有见解,内容深刻。 丰富:材料的新鲜度、材料与题旨的配套问题。 文采:语言优美。书写
★总结:分类标准
一类: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完整、材料丰富
二类:部分偏离,结构不甚协调,材料部分不配套,语言流畅
三类:明显偏离题意,语言空洞,结构散乱
学佳例习展目示标:
(B)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桥,那么诚 信便是那坚固的桥墩;如果说金钱、权力、才 学是人生的财富,那么诚信便是那颗最耀眼的 钻石;如果说人生的成功是一座塔,那么诚信 便是塔下牢固的基石。
学技法习总目结标::
1、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一个高度上去 认识问题。
人――鼠标(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提示:从身边的 事物取材)
二等:在面上说,不深不透 部分材料游离立意之外 三等:出现偏离题意现象,如概念、话题等的混淆。 四等:完全偏离题意。 ②表达: 文体的规范:四不像直接归入三等;重点提及了书信体, 要求必须有格式且要正确(称呼、措辞、语态……) 结构的运用:会构思是一种写作能力。(王小舒教授) 语言的使用:啰嗦、不通顺、语言干瘪……
落荒而逃。
横生,让人回味。
学范例习回目眸标::
自主阅读,强化感悟
学比喻习论目证标?:
1 、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 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 法。
2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 比方的事物叫 “ 本体 ” ,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 “ 喻体 ” ,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 喻词 ” (像、 是、如等)。
(4)字数
少50字扣1分,写到700字扣2-3分,400-600字打25分左右, 200字一下0-10分。只有题目的给2分。

拿来主义比喻论证31页PPT

拿来主义比喻论证31页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拿来主义比喻论证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பைடு நூலகம்
END

《议论文论证方法》课堂课件PPT(30张)-优秀课件

《议论文论证方法》课堂课件PPT(30张)-优秀课件

假设论证法
常用句式:反问句、排比句
效果:增强文章的说理力度,增加文章的文采。
思路: 反面假设—展示结果—点题强调
语言标志 多用假设分析的关联词,加强分析力度。
试想:如果……那么……;假如……就……; 可以想象一下,倘若……很可能……;如果没 有……就没有……倘若……; 哪怕是……也不 可能……如果不是……怎么会有……;要 是……怎么能……。
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
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彻天地的绝响。是的,嵇康并没
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厚重的过程,但是他
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性,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
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于是,
历史由此留下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为骄傲也最有个性的篇 章——魏晋风度。
例文: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
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 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 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
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地 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痛,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 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 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不, 是她的感情变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 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述“学习如爬山”。
学习如爬山。你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因为 山太高须仰视而不敢前进,这是懦夫;当你 爬到半山腰时,不要因为前路茫茫而徘徊不 前,甚至萌发退意,这是弱者;当你攀上山 顶,俯察万物之小时,你该高歌,因为你胜 利了,但你还须抬头看看,有一座更高的山 横在你面前,它在召唤你:“勇士,前进吧 ,学无止境!”

高中比喻类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中比喻类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ppt[优秀课件资料]

的确,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当中,中国文明曾经趋
于保守与自闭。当西方探险者乘风破浪,开辟新时代时, 中国人还无虑地生活在自己季季葱郁的“山林”中。但, 正是这在稳健中求发展,在更新与生长中永葆特性的 “山”的品质,使中国人在经历时代震荡后选择了有中 国特色的稳定发展的道路,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 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古印度的史迹早成为地底尘 封绝缘的神秘印记,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 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我想,孔子不会 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土底的沉淀仍是千 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中国是稳 健中发展的仁者。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 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这,才是最大 的智慧。寿哉,仁者!
比喻性作文,其实关键是抓住比喻的是人还是 事物,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
材与非材——是人才,还是不是人才?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水是指谁?山又是指 谁? 买镜——镜是用来照自己,还是照别人?其目 的是什么? 忘忧草——忘忧草愁是为了什么?为了快乐人 生。
【示例点化】
一(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 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 立意自定。③ 文体自选。④ 题目自拟。⑤ 不少于 800字。⑥ 不得抄袭。
【解析】“材与非材”暗指是人才还是非人才。人 们往往关注常规的人才而忽视在某一领域中的人才, 即所谓的“奇才”。
(二)选材的余地很大,但一定扣准
话题“变与不变”这一核心,与“山与 水”结合起来,不可游离于话题之外。 此话题易于抒情,但抒情也一定要结合 事例。

高三语文配套:专题3 专题写作学案-比喻论证作文训练(苏教版必修3)精品PPT教学课件

高三语文配套:专题3 专题写作学案-比喻论证作文训练(苏教版必修3)精品PPT教学课件

把旧日的习惯冲破了,总有一部分的人感受苦痛;仿佛水源太旺,
旧有的河槽,不能容受他,就泛滥岸上,把田庐都扫荡了。对付
本 课
洪水,要是如鲧的用湮法,便愈湮愈决,不可收拾。所以禹改用
栏 目
导发,这些水归了江河,不但无害,反有灌溉之利了。对付新思
开 关
潮,也要舍湮法用导法,让他自由发展,定是有利无害的。孟氏
五四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是:一方面,在一批资产阶级和小资
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倡导和宣传下,资本主义新思
本 潮,主要是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迅速发展;另

栏 一方面,封建保守势力虽已不是主流,但还有很强大的势力,天

开 下割据,军阀混战还是社会、政治常态。这两者和当时的社会现

实之间,存在着很深的矛盾。进步的革命者们要如何解决这种矛
的202,0年文10月艺2日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4
技法指导
专题写作学案
这部分选文是怎样运用比喻论证的? 答:
答案 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犀利幽默,善用比喻进行形象的分析

课 栏
论证。比如将“传统文化”比喻成“大宅子”,用“鱼翅”、“鸦
目 开
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传统文化中的不同内

容,文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我们该怎样区别对待传统文化。
盾,推动中国社会、中华民族继续向前发展呢别
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2020年10月2日
9
技法指导
专题写作学案
此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譬如新思潮,里边有许多符合社会
发展规律的东西,譬如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但也有一些东西未 必适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这就像水,水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但如果来势太猛,是会冲毁田舍、危害百姓的,不过只要治理得

比喻论证ppt课件下载(粤教版高二作文指导)

比喻论证ppt课件下载(粤教版高二作文指导)

比喻论证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只是针对比喻论证这一个知识点制作的课件!适合一个课时使用,讲练结合!. 上传者:thesmallboat )下载课件相关课件: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经济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283」课件简介:巩固练习:1、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3、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

4、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5、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497」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本课主要讲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公开课课件,课件内容量大,非常齐全. 上传者:shuhuifen 「下载次数:628」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者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

.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214」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隐形的翅膀”,它比喻的是人生的希望、志向、信念、毅力,等等。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370」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比喻句的使用比喻句的使用比喻句的使用. 上传者:tlb22443531 邮箱:*******************「下载次数:1298」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高中语文作文训练,专项,修辞手法,比喻,以后还会陆续上传. 上传者:lierhui_happy 邮箱:*********************「下载次数:314」上传者:baqiujielai 邮箱:****************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针对写作思维单一的学生设计,引导学生利用比喻手法在创作中积极展开联想和想像,从而拓展写作思路,力求在构思新颖上进行思维训练「下载次数:302」上传者:yuchengfang 邮箱:*****************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比喻的鉴赏与应用,指导仿写题,弄清比喻的要素和条件,掌握比喻的特点。

比喻型材料作文写作PPT 课件

比喻型材料作文写作PPT 课件
•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 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 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 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பைடு நூலகம்
• 材料中“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 水仙花”是一个比喻,富有含义。
常听见这样的感叹:要是当初2018年 中国大 学毕业 生薪酬 排行榜 通过对 280多 万以及 多届毕 业生调 研后, 计算出 了各高 校毕业 生的薪 酬状况 。 虽然我们都知道名校毕业生的收入会普 遍比较 高,但 这份榜 单告诉 我们, 清华北 大毕业 生的月 薪,平 均近万 ,而普 通院校 的只有 两三千 。
• 当然,在审题时最好对所给材料全面兼顾,把握住命 题者的命制意图,然后找准最佳切入点,重点突破, 用心开掘。
【话题设计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
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 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 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 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 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 [审题提示]
• 这是一个富含喻意和诗意的文题, 文题中的“花”可以指事业之花、成 功之花、幸福之花、爱情之花。

“春天”则可以指通常意义上有
利于人生之花盛开的生命阶段、成功
条件、工作环境、人生处境等。
• 二。穆罕默德说过:“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 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面包,物质也;水仙 花,精神也。生活中既要有物质,也要有精神, 物质与精神并重。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片断练习——比喻论证课件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片断练习——比喻论证课件
的积累。所以学习需要积累。假如你在学习的过程中,
忽略了积累,就如同上战场没有枪一样,即使再英勇, 也是子虚乌有。所以在学习的的过程中,“纵情”的积 累吧!
❖ 学习需要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 识如水,不但需要学习来将它掌握,并且一定要 积累才能使它从量变到达质变的飞跃,成为三尺 寒冰。学习还犹如盖房子,零碎的知识就犹如一 砖一瓦,学习需要积累,才能将砖瓦盖成高楼大 厦。古有“积学以储宝”,知识就如珍宝,只有 积累了,才能使仓库储满宝藏。又有“厚积以薄 发”,积累知识,才能丰厚人的文化底蕴,人才 能大有可为。所以,知识,需要学习,需要积累。
片断练习
❖ 学习需要积累 ❖ (1)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4)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 学习需要积累,正如《劝学》中所说的“积土成 山,风雨兴焉”,没有土的积累,岂能有山。“积水成 渊,蛟龙生焉”没有水的积累,岂能有渊;“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没有善的积累,岂能有德。学 习亦如此。学习好比是这里的“山”“渊”“德”,则 积累方是这里的“土”“水”“善”。“山”需要“土” 的积累;“渊”需要“水”的积累;“德”需要“善”
❖ 考题引语的故事说“买镜的人十中有九喜欢 昏镜而不喜欢明镜”,这显然是夸张的说法,目 的在于凸现故事的寓意,而且提示语中说“刘禹 锡所说的镜好像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 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 ‘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 镜。” 可见出题者的用意是启发考生把“买镜” 当作比喻式话题写文章的。
❖ 【片段赏析】 ❖ 1.比喻描画型 ❖ 信念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信念是雨中
航行时对岸不灭的灯塔,信念是狂风肆虐时苍鹰 不停歇的翅膀。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 以点亮一片心空;拥有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 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信念,一叶扁舟,可以 惊动一片海洋。

比喻论证写作训练课件

比喻论证写作训练课件

• 也许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更 没有记下他们的功勋,但他们贡献了全 部的光和热。正如无数无名的小星才聚 成了浩瀚灿烂的星空,没有他们,夜空 将是何等暗淡。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 一颗无名小星,如果大家都存在那种个 人力量太小的思想,而不愿奉献光热, 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吗?
• 一个生动的比喻论证,能化深奥为浅 显,化抽象为具体,启发人们丰富的 联想,使自己的论证如虎添翼,效果 倍增。 • 要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 个比喻论证,要把它和例证、引证、 对比论证等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最大 限度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
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五句话要 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
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1、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 就是你不能盲目的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 只手握住; 2、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 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 它会使你成为一 支最好的铅笔; 3、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 误, 并且勇于改正它;
比喻论证三步走:
1、展开想象联想,选取
日常事物做喻体; 2、找准相似点,比喻要
贴切自然;
3、恰当描述论证观点。
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人――鼠标
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
人――黑板擦 要像黑板擦那样擦出人生的污点 人――小草 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 人――梅花 在严寒之中尽展飒爽英姿
人――青松 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
巧用比喻铸华章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明确规定:
一等文必须丰富、有文采。
恰当而灵活地使用 比喻论证,会使文章增 色不少!
学习目标
1、感受了解比喻论证的说理效果。 2、掌握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高中语文 议论文论证——比喻论证 课件

高中语文  议论文论证——比喻论证  课件

议论文论证——比喻论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明确规定:一等文必须丰富、有文采。

恰当而灵活地使用比喻论证,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一、比喻论证:用打比方的方法去讲道理,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本体喻体之间重在神似,即关系的相似或是道理的相通。

二、比喻论证三步走:(一)展开想象联想,选取日常事物做喻体;(二)找准相似点,比喻要贴切自然;(三)恰当描述论证观点。

(一)展开联想想象人――鼠标:人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人――黑板擦:人要像黑板擦那样擦出人生的污点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人――梅花:在严寒之中尽展飒爽英姿人――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人――火炬:要像火炬那样照亮曾经黑暗的世界(二)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

诗案中的苏轼――(小心翼翼)――徘徊的孤鸿宫刑后的史迁――(沉默坚毅)――坚强的磐石放逐后的屈原――(英雄悲路)――折翅的青鸟风雪中的苏武――(执著坚守)――不倒的胡杨(三)恰当描述论证观点:要恰当地描绘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

良知――灯(灯温暖、光亮,可以照亮世界,照亮心灵。

)人生――白纸(白纸空白、单纯。

要去填写,要去充实。

)生命――歌(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

)精神――丰碑(挺立,不朽,可以感召后人,引领来者。

)【引】考生比喻论证片段:世界每天都在进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理应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使自己每天更完美更优秀,没有理想的青年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动摇西晃无依无靠。

【范例1】我无法想象“剖肝沥胆”的屈原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在汨罗江畔绝望的挺立和孤傲的苦吟。

《离骚》名垂千古,有人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我想屈原更是以一种青鸟折翅的悲伤徘徊在绝望里,通身的长袍翻飞在朔风中,以一种不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超越了偏激与豪迈,纵身跃下了汨罗江!(比喻描述,析:屈原投江这一段,为文者何止千万,唯有运用了比喻的形象描绘才可回味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