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12 忽视扶正 .
中医学认为 “ 邪之所凑 , 其气必虚” “ , 正气存
星篓承气汤化裁。笔者认为痰热腑实者 , 其本亏虚之体 , 又有结 聚之实 , 通腑 泻下必耗津伤气 , 故多为暂用之法 , 不宜久服 , 以免
伤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 。
内, 邪不可干” 慢性病毒性肝炎 的主要矛盾是正气虚为主, 。 治疗
2 1 肝胆 湿热 .
主症 : 恶心厌 油、 纳呆 、 腹胀 、 大便黏臭不爽、
小 便 黄赤 短 涩 , 见胁 痛 、 热 、 滑 数 、 苔 黄 腻 。若 湿热 蕴 久 或 低 脉 舌 化火 , 可 见 口臭 口苦 、 角 口燥 、 则 唇 心烦 难 寐 、 大便 秘 结 、 便 灼 小 热 、 胁 灼 痛 、 数 大 、 苔 黄腻 而起 芒 刺 。治 法 : 利 肝 胆湿 右 脉 舌 清 热 。 方 : 陈 3 g 蒲 公 英 2g 白茅 根 3 g赤 芍 1g丹 皮 1g 处 茵 0, 0, 0, 0, 0, 车前 子 2 g郁 金 lg 六 一 散 1 g藿 香 1g 0, O, 5, 0。
康 复 作 用 , 为针 灸 可 以活 血通 络 。 临 床 证 明 , 灸 、 认 经 针 中药 以及
2 2 肝 胃不和 .
主症 : 胸胁胀满或窜痛 、 嗳气呃逆 、 灼心吞酸、
纳 呆 脘胀 或疼 痛 , 或恶 心 呕 吐 、 苔 白 、 弦 。 法 : 肝 和 胃 。 舌 脉 治 平 处
完 谷 不 化 、 呆 口淡 , 子 经 期不 准 、 纳 女 头晕 乏力 、 弦缓 、 质 淡 脉 舌 或 暗 红 、 薄 白。 法 : 脾 疏 肝 。 方 : 柴 胡 1 g党 参 2g 白 苔 治 健 处 醋 0, 0,
化瘀软坚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
化瘀软坚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化瘀软坚汤是中医中的一种经典方剂,其主要成分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
而恩替卡韦是一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能有效降低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细胞的损伤。
那么,化瘀软坚汤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其效果如何呢?本文将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因和表现。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的病毒感染会导致肝脏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机主要是肝脏气滞血瘀,阻碍了气血的通畅,导致肝脏功能失调,形成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病变。
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调理肝脏功能,恢复气血的正常循环。
而恩替卡韦则是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反应,达到抑制病情进展的目的。
在临床应用中,患者在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可以配合化瘀软坚汤进行中药调理。
化瘀软坚汤具有温经活络、祛瘀止痛的功效,能够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瘀血的排出,调节肝脏功能,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发展。
而恩替卡韦则可以在抑制病毒复制的减轻肝脏对病毒的损伤,提高肝脏的抗病能力,两者联合应用,可以达到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化瘀软坚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乙肝炎肝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长期的抗病毒治疗会导致不良反应和药物耐受,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
而中药治疗以其疗效温和、副作用小的特点,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化瘀软坚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中医药治疗肝脏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从根本上调理肝脏功能,提高患者的整体抵抗力,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慢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施治
n coi adif mmao , uh a ea t i sifc o h pti B v u, eaisC vrsifci i ho i vrl e at , ers n a t n sc shp ti vr et n(e at i s hpti i et n wt c nc i pti sn l i is u n i is r t u n o h r a h is
acu t gfrao t8 % o l i lcssao e, o gt m a o o o smpin t ighp ttxcdu sad S n T ecncl co ni o b u 0 n f i c ae b v ) ln - r l h lcnu t ,a n eaoo i rg O o . h l ia cn a e c o k n i ma i s t n s o r p ei ,a g e bot g loes os l e p i, racmp i yju dc ds el go ebo hmi l n f t i s o pte ft u , lan ,o s t l i r a o co a e b n i a w ln f ice c e a o wa p a t i i o ,v n n d a en i h t a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芍 2 、 0g黄芪 3 、 山药 2 、 0g淮 0g陈皮 l 、 Og炒二芽 3 、 0g 车前草 1 、 0 白花蛇舌草 1 、 g 5g 泽泻 1 、 0g 猪茯苓 1 、 5g 丹参 1 、 2g 甘草
5g腹 胀 加 川 朴 1 , 吐 加 姜 夏 1 , 油 加 炒 山楂 1 , , 0 呕 g 0g厌 0g 黄
一 0固囤绾国目钮回叵昏
中西 医结合 治疗慢 性病 毒性 肝炎 疗效 观察
孙有松 周 爱芹
( 高邮市第二人民医院 , 江苏 高邮 2 5 0 2 6 0)
【 摘要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祛湿解毒汤配合 西药静滴治
H V D A水平 < .×13, B—N 1 0 0)2周后复查仍正常。②临床近期基
所用 柴胡 为炒 , 用量亦轻 ; 黄芪 、 山药能提高免疫力 , 抗乙肝病 毒, 促进 白蛋白的合成【 陈皮 、 ; 炒二芽具有健脾和 胃, 疏肝理气
1 治疗方法 . 2
①对 照组 : 促肝细胞生长因子( 广东 阳江
制药 厂生产 )0 g甘草酸二铵( 10m , 商品名 : 甘利欣 , 江苏正大天
A T 5 / B — N L <0ULH V D A水平 < . 0)2 1 0×1 , 周后 复查仍在此水
平 。③ 好 转 :肝 脾 肿 大 稳 定 不 变 ( 功 能 S < 57 moL 肝 B 2.及 生 化 指 标 变化 。 结 果 治 疗 纽 治 愈 率
汁分泌 , 具有 明显 的利胆作用 自由基清除作用 丹参 、 及 ; 郁
金、 柴胡 、 白术具有 明显 改善肝脏微循环 , 强纤维组织 的供 增
血、 供氧, 抑制胶原生长和抗氧化作用『 捌 。
参 考 文 献
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18例
( 南省 曲靖 市 中 医医院 , 南 曲靖 650 ) 云 云 500 [ 图分类 号 ] 2 5 973 [ 中 R 7 .8 .3 文献 标 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04— 84(09 0 — 1 0 10 2 1 20 ) 1 04— 1
近 5年来 , 笔者 自拟消痤方治疗痤疮 7 2例 , 收效甚好 , 现
治愈 : 面部痤疮全部 消失 , 无新疹 出现 , 月 内无 复发。 3个
显效 : 痤疮全部 消失 , 3个月 内复发或痤 疮减少 5 % 以上。 但 0
有效 : 痤疮减少 3 % 以上 。无效 : 0 治疗前后 无明显改变 。
4 治 疗 结 果
治愈 3 , 效 2 9例 显 O例 , 有效 I , O例 无效 3例 , 总有 效率
实 用中医药杂志 2 0 0 9年 1月 第 2 5卷 1期 ( 总第 12期 ) 9
J OURNAL OF RACTI P CAL TRADI ONAL TI CHI NES M EDI NE 2 0 1 2 . E CI O 9 Vo . 5 No 1
毒, 折其火热之势。药理研究证 明紫花地 丁、 大青 叶对金 黄色
性肝炎 。符合 19 9 5年第 5次全 国传染 病既 寄生虫学 术会议 修订 的慢性病毒性肝炎 的诊断标准 。
2 治 疗 方 法
四逆散加味药用柴胡 6 , g 白芍 1g 枳实 1g 贯仲 1g 绵 5, 0, 5, 茵陈 1 g 虎杖 1g 田基 黄 1 g泽 兰 1 g 甘草 3 。肝郁气滞 0, 0, 5, 0, g 甚者加川楝子 、 延胡索 、 附 , 虚明显 加太 子参 、 香 脾 黄芪 , 肝火 旺者加龙胆草、 山栀子 , 纳呆明显加 山楂 、 麦芽 , 肝肿大 者加三 棱、 莪术 , 肿大者加鳖 甲、 脾 牡蛎 , 瘀血加桃仁 、 红花 , 眠加枣 失 仁、 合欢皮 , 肝区痛者加延胡索 、 郁金 。 日 1剂 , 煎 , 晚服。 水 早 同时每天加用 4 o 河蚬煮汤 , 次饮用 。1 og 分 个月为一疗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
[ y r s HB T M: a v dn ; f c Ke wod 】 V; C L mi ieE et u i
慢性 乙型病 毒性 肝 炎简称 “ 慢性 乙肝 ” ,是感 染 乙
型肝 炎病 毒 ( V)以后 以肝 脏 炎症 反应 长 期持 续或 HB
分会在 2 0 制定 的 《 0 5年 慢性 乙型病 毒 性肝炎 诊 断标 准》 ,本组 1 0 病 例 中均符 合 以下条件 之一 : 2例 @HB e Ag阳性 慢性 乙型 病毒性 肝 炎、血 清 H s BA g B - NA 和 H e 、H V D B Ag阳性 ,抗. B H e阴性 ,血 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L T持 续或 反复 升高 ,或 肝组 织学检 查有 肝炎 病变 。
@HB Ag阴性 慢性 乙型病毒 性肝 炎 、 清 HB A e 血 sg
和 H VDNA 阳性 ,HB A B - e g持续 阴性 ,抗 . e阳性 HB
或 阴性 ,血 清 AL T持 续或 反复异 常 ,或肝 组织 学检 查
【 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自20 年 1 ~ 06 月 2 0 年 l 月收治的慢性 乙型病毒性肝 炎患者 10 09 2 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6 例 , 0 治疗组给予中医药治疗, 另一组给予拉米夫定 ,2 组疗程均为 1 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 6 例病例 中总有效率为 9 . 2 0 0 %, 0 而对 照组 6 病例 中总有 效率 为 5 . 0例 49 %,两者 比较 差 异显著 ( < .1。结论 : 中 医 中药疗 法在 治疗慢 性 乙型 P OO ) 病毒性肝炎上要优于常规拉米夫定疗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关键词】 慢性 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拉 米夫定;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63例
± .1 2 0 )年。B组男 4 0例 ,女 2 3例 ;年龄 2 ~6 l o岁 ,平 均 ( 13 4 . 6±7 3 )岁 ;病程 0 9~2 .6 . 1年 ,平 均 ( . 8±2 1 ) 59 .4 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 12 诊断标准 . 病毒性 肝炎诊 断标 准参 照 2 0 00年 9月 中华 医学会传染病与寄 生虫病 学分会 、肝病学 分会 西安会 议联合
[ ]徐莲 ,方路 .乙型肝炎 3 7 例 临床资料分析 及辨证论治 规律探 4 33 讨[ ]. J 中医杂志 ,18 ,3 ( ) 5 1 5 3 99 0 8 : 0 — 0 .
( 收稿 日期 :加1 O 0 编辑 :韦 0一 1— 5
怡)
d i 0 3 6 /.sn 10 -2 4 2 1. 2 0 0 o :1. 9 9 ji . 0 50 6 . 0 0 0 . 2 s
10r/ 。②影像学多普勒检查符合慢性肝炎形态学改变。 2t L g 13 治疗方法 . A组 :甘利欣 +肌 苷片 +中药治疗 ,甘利欣 10 g / / ,口服 ;肌苷 片 0 4 ,3// ;中药治疗 :基 5 m ,3 a R .g Rd
1 1 观察对象 选择病毒性 肝炎患者 16例 ,随机 数字表 法 . 2 分为 A、B组各 6 3例。A组 男 3 8例 ,女 2 5例 ;年龄 2 0—5 8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 1 0 0年第 2 0卷笫
2 2 两组 患者治疗前后 H e g . B A 、HB N V D A的 变化 见表 2 。
浅谈慢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慢 性 肝 炎分 为 慢性 迁 延 性 肝 炎 、 慢性 活 动 性 肝 炎两 种 , 中 医 属
之木 。
“ 疸 ” “ 痛 ” “ 积 黄 、胁 、瘸 等范 畴 。 主 要 病 机 为 正 虚 邪 恋 , 毒 羁 其 邪 留营 血 有 密 切 关 系 。 病 变 在 湿 热 邪 毒 作 用 下 , 接 影 响 肝 脾 肾 其 直
肝 气犯 胃. 气虚J 奏 肾阴虚证 四个证 型来辨 证论治 。 . 肝 L
【 关键 词 l 慢性 肝炎 中 医辨证 有无 症状 治 疗
【 图分 类 号 】R2 0 7 中 5.5Βιβλιοθήκη 【 献 标 识 码 lA 文
I 文章 编 号 l1 7 -0 4 ( 0 o ()  ̄ 1 2 6 4 7 22 1) sb-o 2 一o o
体 检 中 检 查 发 现 为 病 毒 性 肝 炎 并 肝 功 能 异 常 。 性 肝 炎 病 变 在 慢 肝 , 主 疏 泄 , 条 达 , 抑 郁 。 情 抑 郁 , 失条 达 , 气 不 舒 , 肝 喜 恶 心 肝 肝 易 于 阻 遏 气机 。 治 疗 时重 在 疏 肝 理 气 , 毒 通 络 , 用 四君 子 汤 加 故 解 常 柴 胡 疏 肝散 加 味 : 参 1 g 茯 苓 、 党 5, 白术 各 lg, 胡 1g 白 芍 1 g O 柴 2, 2, 枳 壳 1g 陈 皮9 , 附9 , 芩 、 归各9 , 2, g香 g黄 当 g 丹参 、 赤芍 、 盆草 、 垂 半
瘀。 方用 自拟 强肝 方加 减 : 参 、 苓 、 术 、 地 黄 1g 丹 参 、 党 茯 白 生 5, 赤 芍、 灵芝 各 2 g 蒲 公英 、 盘 草 各 1 g o, 垂 2。 肝 主 疏泄 , 人体 气血 调 节 的重 要 器 官 。 为 肝病 极 易 出 现 气血 运
成冬生主任医师采用养血柔肝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经验
1 肝 脏“ 体 阴而 用阳” 的生理 病理特 点 肝脏 “ 体 阴 而用 阳” 是 肝 本 体 与 功 能 间关 系 的 概 括 。二者 相互 为根 , 肝 藏血 , 血养肝, 肝 体 为肝 用 的 物 质基 础 。肝体柔 和才 能制 约肝用 , 防止其 升 动太过 , 维
护 疏泄功 能 的冲和 条 达 。而 肝疏 泄 冲 和 , 又有 助 于 肝
成 老师 在注重 肝脏 本 身 的 生理 病 理特 点 外 , 也 重 视与其 他脏腑 的相 互 关 系 、 病 机转 化 规 律等 。肝 主 疏 泄, 调 畅气 机 , 分 泌胆 汁 , 促 进 脾 胃消 化 。肝 失 疏泄 一 则 出现肝气 郁结 , 症 见 情 绪抑 郁 , 胁腹胀痛等, 或肝 气
参 考文献
[ 1 ] 王永 炎 , 王 庆 文.今 日儿 科 [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版
社 , 2 0 0 0: 4 5 3 4 5 4 .
[ 2 ] 王雪 峰.中西 医结 合儿科学 [ M] . 北京: 中国中 医药
出版 社 , 2 0 0 5 : 1 3 7 — 1 3 8 .
现 肝 阴亏虚 , 肝 血 不 足 的病 理 表 现 , 临床 症 见 目涩 昏
花, 失眠 多梦 , 神疲 乏力 , 指 甲苍 白易折 , 肢麻 , 关 节 屈 伸 不利 , 女子 月 经 量 少 、 经闭等, 常 归 纳 为肝 的 虚证 。 由于病理 状态 下肝 血 易 于亏 虚 , 肝 阳气 易 亢 、 易逆、 易 郁, 故有 “ 肝 阴血常 不足 , 肝 阳气 常有余 ” 的特 点 。
而排 出体 外 。因肺气 能促 进和调 节水液 代谢 。所 以有 “ 肺主 行水” 和“ 肺 为水之 上源” 之 说 。若 肺 的通调 水道
提高中医药辨治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再思考
J ( XP a  ̄ AL NA NJ I NG 丁 y 丁 【 M 四 No , 6N o v . 2 0 1 3 论著 ・
・
学术探 讨 ・
提 高 中 医药 辨治 慢 性 病 毒 性 肝炎 疗效 的再 思 考
周仲 瑛 ( 南京中医 药大 学,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9 )
摘要: 病毒性肝 炎发病率 高, 流行 范 围 广 , 起病缓 慢、 隐袭 , 易复发 、 迁延 , 甚 至发 展 为 肝 硬 化 、 肝癌, 故 属 于难 治 病 范 畴 。 尽 管
~ 一 ~ 一 ~ 一 _ ~ 一 量 ~ 一 = ~ 一 量 一 ~ 一 ~ 一 ~ ~ 一
中、 西 医在 治 疗 方 面取 得 重 大 进 展 , 但 仍存 在 诸 多 问题 , 尚 难 取得 满 意 临 床 疗 效 。 从 中 医 自 身理 念 出发 , 思考如何提 高 中医药 辨 治 慢 性 病 毒 性 肝 炎 的 疗效 , 提 出辨 证 需 重视 湿 热 逗 留 、 久病 络 瘀 、 伏毒深蕴 、 肝 郁脾虚 、 脏病传腑 、 邪 恋正 虚 6个 方 面 ; 治 疗 策
药 管理 局评 选 为 “ 国医大师” 。
南 京 中医 药 大 学 学 报 2 0 1 3 年 1 1 月第 2 9卷 第 6期
鉴 于 肝炎 发 病 的 特殊 性 , 既 有从 气 及 血 的主 要 方面 , 也有 邪伏 血分 , 从 里 外发 , 由血 及气 , 因血瘀 而
综 上所述 , 临床必 须把握 的辨证 要点 : 清热 化 湿 应 辨湿 与热 的主 次 消 长 , 动态 演 变 , 兼夹它邪; 久 病 人 络应 辨从气 入血 与瘀 阻气滞 的先 后不 同 , 湿瘀、 热
8大中成药治慢性肝炎
家庭医药 2016.0650·传统医学用药之道慢性肝炎病情复杂、病程绵长,常常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终使人体正气亏损,气血失调,肝肾不足。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肝炎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持续存在于体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肝组织损伤和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所致。
相比西医对症治疗,中医药辨证论治无疑更有针对性,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比中药汤剂煎煮起来相对复杂和费时,中成药服用方便更受欢迎。
中成药因参合组方机理精准,与慢性肝炎病证病机契合,辨证用药后往往都能收到良好治疗效果;并且,中成药还不受说明书上所列单一病证的限制,而这也正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保肝中成药主要有8种,建议患者辨证选用。
1.肝苏颗粒:为棕黄色颗粒,味微苦,有降酶、保肝、退黄、健脾等主要功效。
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治疗,能起到降低转氨酶、黄疸指数的作用。
一般建议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小儿则需酌量减少。
2.双虎清肝颗粒(冲剂):气香,味微苦,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化痰宽中、理气活血等功效。
临床上,双虎清肝颗粒主要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胃脘痞闷、口干不欲饮、恶心厌油、食少纳差、胁肋隐痛、腹部胀满、大便黏滞不爽或臭秽,或身目发黄,舌质暗,边红,舌苔厚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者,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可以抑制乙肝病毒DNA 的复制,具有明显的降转氨酶的作用,在较短时间内能使转氨酶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不易反跳;还能促使乙肝病毒标志阴转,抗体阳转。
本品需开水冲服。
每次1~2袋,每日2次,或遵医嘱。
3.健肝乐颗粒(冲剂):微苦,具有养血护肝、解毒止痛等功效,有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以及改善各类肝炎临床症状的作用。
该药主要用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开水冲服,每次15克,每日2次,12岁以下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4.鸡骨草胶囊:方含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牛至、鸡骨草、白芍、大枣、栀子、茵陈、枸杞子等中药,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的功效。
中草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28例
药复方联合复 方甘草 酸瞽针 治疗慢性 淤胆 型病毒 性肝 炎,疗效较好 ,较为安全。
关键词 :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 炎;复方甘 草酸苷 ;中 医药疗法 d i 03 6  ̄is.6 22 7 .0 21 .1 o:1 .9 9 . n17 —7 92 1 .00 3 s 文章编号 :17 —7 9( 0 2)一00 2 .2 6 22 7 2 1 1.0 70
参、茜草各 2 g 0 ,黄芪 、五味子 、柴胡 、垂盆草各 1g 5, 生大黄 ( 后下 )9 。湿浊痰凝 型加茯苓 2g g 0 ,陈皮 、厚 朴各 1g 0 ;阳虚阴盛型加 肉桂 1g 0 ,炙附片 6 。每 日 1 g 剂,水煎取汁 2 0 ,10 / ,2次/ 0 ml 0 ml 次 日, 口服 ,治疗 1 个月 。2组患者均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保持情绪稳定 , 治疗前后均监测血压 ,定期检查肝功能、血糖 、血脂 、 电解 质 、凝血功能等指标 。
我们运 用 白拟中草药复方辨证 分型辅 以复方甘草酸 苷针 治疗慢性淤胆 型病毒 性肝 炎 2 8例, 单用 复方甘草 与 酸苷针 治疗 2 例对 照,进行 临床 观察,现报 告如下 。 8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般 资料 . 1
本文涉及 5 6例患者均为 2 0 年 2月至 08
21 0 1年 9月本 院住 院及 门诊病例 。均符 合 2 0 0 0年全 国
第十 次病毒 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 的 《 病毒性肝炎 防治方 案 》中的淤胆 型肝 炎 的诊 断标准【。随机将 患者分 为治 1 ] 疗组与对照组各 2 例 。治疗组 2 例 中,男性 1 例 ,女 8 8 7 性 1 1例;年龄 2  ̄6 5 4岁 ,平均 ( 25 .)岁 。对照 3 .±8 5 组 2 例 中,男性 1 ,女性 1 8 6例 2例;年龄 2  ̄6 岁 , 7 8 平均 ( 4 ±95 岁 。 3 . .) 所有病例 丙氨 酸氨基转移 酶 ( T 5 AL ) 均升高 ,治疗组 (5 .±105 / ,对照组 (4 .± 123 0 .)U L 16 8 9 .) L;. 6 U/ 丫谷氨酰转移酶 (- T 均 升高, 7 7G ) 治疗组 ( 8 . 10 7 ±8 .)U/ ,对 照组 ( 7 .±8 .)U L;碱性磷酸酶 9 5 L 15 3 61 / ( P 均升高, AL ) 治疗 组( 2 .±6 .) 几, 2 76 08 U 对照组 (2 . 23 9 ±5 .) L 血清 总胆红素 ( B L 均升高 , 71 U/ ; T I) 治疗组 ( 0 7. 9 ±2 .) ̄ l ,对照组 ( 8 ±1 .)g l ;直接胆 0 6 mo/ L 6. 2 8 5 mo/ L 红素 ( B L)均 升高 ,治疗 组 ( 0 ±1.) ̄n l D I 5. 2 7 4 ro L, / 对照组 ( 8 ±1 .) ̄ l 。2组 5 4. 5 5 6 mo L / 6例按 中医辨证分 型毒热瘀滞型 2 9例 ,湿浊痰凝型 1 例 ,阳虚 阴盛型 1 6 1 例 。2组患者 的性 别、年龄 、肝功 能等指标 ,均无显著 性差异 ( P>0 5 ,具有可 比性 。 . ) 0
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经验
理 气之 品太过 , 肾 阴虚 , 肝 肝络 失 养 , 阴不 足 而致 肝
胁 肋疼痛 。本证 还 可服 用 汤药 2周 , 再服 用 六 味地 黄丸浓缩 丸 2周 , 交替使 用 。 2 14 补 肾健 脾 , .. 益气养血 临床表现 : 神疲 乏力 ,
心, 或伴见有 黄疸 , 舌苔黄腻 , 弦滑 。方药 : 脉 黄连温
痛” “ 、肝积” “ 、积聚” 等范畴 , 现代医学 尚缺乏理想 的治疗 方法 , 而使用 中医药 治疗可 取得很 好 的效 果 ,
笔者师 从于孙 守才 教授 及 常 占杰 主任 医 师 , 习 中 学 医肝病 的治 疗 , 听 老 师教 诲 , 合 自 己的 临 床 经 聆 结 验, 总结 中医治疗慢性 病毒性 肝炎 的 的经 验 。
及胆 、 、 脾 。 脏, 肾多 肝郁 气滞 、 病 传脾 及 肝 肾 阴亏 、 肝
脾 肾阳虚是必然 演变过 程 。
2 治疗 方法
鉴 于慢 性病 毒 性肝 炎 病情 复 杂 、 化 多端 的特 变 点 , 以下三个 方
阴补血 以养肝 的基 础 上佐 以疏 理气 机 、 络止 痛之 通
当 以辨 证 用 药切 中病 机 为要 , 守病 机 、 极 治 疗 , 体 得 以康 复 。 谨 积 机 关 键 词 : 医 中药 ; 性 肝 炎 ; 床 经 验 中 慢 临 中图 分 类 号 : 1 . R5 26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慢 性病毒 性肝炎 主要包 括慢 性乙型肝 炎和慢 性
1 病 因病机
胆汤。本型病多见于湿热较盛 , 余邪未净者 , 病毒标
志物 阳性 , 且滴 度一 般 较 高 , 丙 转 氨 酶 常 明显 升 谷 高, 血脂亦 常偏高 的 病人 ; 黄 疸 明显 者 , 若 加用 茵 陈
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 笪 红远 . 兜铃 酸和 “ 1 马 马兜 铃酸 肾病 ”涉及 新 药研 发方 面 问题
患者 ,而在 自然环境中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有60 0 多种,国内占4 多 0 种。临床最常用的含有马兜铃酸药物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纯阳正
参 3g 0 、白术 2g 0 、炙 甘草3 g 0 、当归2 g 0 、陈皮 1g 5 、升麻 1g 5 、柴胡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充分显 示出中医药具有抗病毒、降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抗肝纤维化、改
善肝功能 、调节免疫功 能、改善I床症状等作用 。以 中医基础理论 为 l 缶
1 ・中医中药 ・ 8 4
甚 至不知道该药 不能长期服用 。对 于一些基层 医院 ,多数都是 中西医
N v mb r 01 , o., .1 o e e V 1 No3 2 1 9
应 展示 在人 们面前 。由于我 国基层 医 院以及偏 远地 区 的医疗 设备 不
并用,对中药的知识了解情况欠缺,容易造成临床患者的其他并发 症 ,所以尽量避免此情况的发生,将新知识与自身的经验完整结合,
蒲 公英、赤芍 ,川芎等 。
1Hale Waihona Puke .3随证加减 2体 质强 ( 以实证 为主 如 :湿 热 中阻 、瘀 血 阻络 ) :小柴 胡汤 加 减 :湿热者 加茵 陈3g 0 、薏 米3 g 0 、苍术 1g 5 、茯苓 1g 5 ,淤血 内停 阻
络 :郁金 1g 5 、桃仁 1g 5 、牡蛎2g 0 、赤芍1g 5 、三 七末3 ( 服)、鳖 g 冲
气丸 、十香 返生丸等药物 ,而且经过观察 ,细辛、威灵仙 、等药 物中 也有马兜铃酸 的存在 。 随着 社 会 的 不 断进 步 ,人 们对 医疗 方 面 也有 了越 来 越高 的要 求 ,临 床使 用 中药 药 品的几率 也越 来越 高 ,但 是临 床在对 中药 药理 应 用 的研 究 方面 并没有 得到 重视 ,所 以在临床 使用 中药 物的不 良反
中西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述要
中西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述要摘要:从病因病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分析与辨证精要、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治则治法、慢性乙肝的西医治疗现状及要点等对中西医药治疗慢性乙肝作了综述。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瓣证论治;中西医药治疗;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37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77-02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变、肝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常见类型,中医学采用瓣证论治,实施个体化疗法,西医则采用抗病毒的方法进行治疗。
现在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更明显。
笔者观察中西药对慢性乙肝治疗,现将近年来的认识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虽无病毒性慢性乙肝的病名,但历代类似乙肝的论述较多,它是以临床症状及病因病机而定名,常见“黄疸”“阳黄”、“阴黄”、“疫黄”、“胁痛”、“肝脾不和”、“肝郁气滞”、“郁症”、“虚劳”“癥痂”、“痞块”等类似。
其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2]:1.1 湿热蕴结:又分为感受湿热和饮食不节两个方面。
湿热之邪侵入人体,或饮食不节,酗酒过度或饥饱不适,皆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熏蒸肝胆,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下流膀胱,使面目小便俱黄。
1.2 肝胆瘀热:由于情志不舒,气机怫郁,或经受大惊大恐,均能伤及肝胆,致能伤及肝疸,致使肝失条达,疸失疏泄,郁而化热,久经煎熬,结成砂石,阻塞疸液,使其不循常道,泛溢肌肤而发黄。
1.3 脾胃虚寒:一是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湿从寒化,以致寒湿阻滞中焦,疸汁排泄受阻,渍于肌肤而发黄;二是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以生气血,由于气血亏虚,血败而不华色,可发生黄疸。
1.4 热毒炽盛:外感湿邪夹热毒或蕴毒,其性酷烈,热毒内入营血,损及肝肾,陷入心包,蒙蔽神明,则发为急黄重症(重型肝炎)。
韩如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经验
延不 愈 的主 要病 机 。故 清 、 、 三 法 应 贯 穿 本 病 利 泻 的始终 。慢 性肝 炎 活 动 期 , 往 转 氨 酶 增 高 , 往 出现
胁痛 , 苦 , 口 纳呆 , 便秘 , 尿赤 , 苔腻 , 脉数等肝经郁
疏泄无权 , 正虚气滞 , 影响脾 胃运化 , 消化功能 日益
衰退 ; 在脾 则失 于 健 运 而湿 困 , 血生 化 无 权 而 气 气 虚 血少 , 微不 足 , 精 木失 土荣 。互 为 因果 , 肝脾 两 乃
伤 之关 键所 在 , 病虽 在肝 , 主要 责之 于脾 , 但 因脾 为 生 化之 源 , 仓廪 之 官 , 天之 本 , 临 床上 出现血 清 后 故 总蛋 白降低 或 白球 蛋 白 比例 接近 或倒 置 , 然肝 细 虽
2 实脾 法
慢性 肝 炎 在 发 生 和 发 展 过 程 中 , 因 湿 热 久 常 蕴 , 伤 正气 而 出现肝脾 两 伤 的病理 变化 。在 肝则 耗
虎杖 、 贯众 、 茯苓 、 酱 草 、 皮 、 土 败 丹 白花蛇 舌 草 等 。 若 湿 邪 过 重 , 现 胸 闷 , 呆 , 心 , 吐 , 体 困 出 纳 恶 呕 肢
善 , 临床症 状 与肝 功能 将 随之好 转 。 则
1 清 热解 毒 利湿 法
湿热 蕴 遏 是 慢 性 病 毒 性 肝 炎 发 病 、 发 或 迁 复
正安 ” 说 。故慢 性 肝 炎 虽病 久 有 虚 的一 面 , 多 之 但 为虚 实 相兼 , 而湿 热 余 邪 常 贯 穿 始 终 , 湿 浊瘀 仍 若
中 图分 类 号 : 5 5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0— 16 2 1 )0— 0 5—0 R 7 . A 10 7 5 (0 0 1 0 0 3
孙同郊运用解毒除湿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经验
1g茯 苓 1g 薏 苡 仁 1g 赤 芍 1g 丹 参 1g 当归 0, 0, 5, 5, 5, 1g郁 金 1g泽 兰 1g佛 手 lg蒲 公 英 1g 白花蛇 0, 5, 5, O, 5,
舌 草 1 g 甘草 3 。方 中重用 黄芪 补脾 益气 为 主药 , 5, g 气
旺 以促血 行 , 白术 、 苓 、 苡仁 健脾 助黄 芪 以益 气 , 配 茯 薏
蛇舌草 1g甘草 3 。方 中茵 陈 、 苡仁 、 石 、 草 清 5, g 薏 滑 通
热除湿 ; 子 、 翘 、 栀 连 蒲公 英 、 杖 、 虎 白花 蛇舌 草 清 热解 毒 ; 芍、 赤 丹参 清 热凉 血 活 血 ; 白术 、 苓 、 草顾 护 脾 茯 甘 胃。热 重 加 金 银 花 、 花 、 花 地 丁 、 酱 草 、 茯 苓 菊 紫 败 土
验继 承工 作 指导 老师 , 治疗 慢性 病毒 性肝 炎经 验颇 丰 。
等; 湿重 加 白茅根 、 车前 子 、 香 、 藿 佩兰 、 石菖 蒲等 ; 热 血 重加 牡丹 皮 、 生地 黄 、 草等 , 紫 并注 意 中病 即止 。 12 疏肝健 脾解 毒 除 湿 法 适 用 于 湿 热 毒邪 侵 扰 肝 . 脾 , 失疏 泄脾 失健 运 的肝郁脾 虚证 , 肝 症见 胸胁 胀 闷窜
分, 可产 生血 热 , 故还 需 配用 凉血 活血药 。 自拟 茵陈解
毒汤 随 证 加 减 , 成 : 陈 l 组 茵 5~3 g 栀 子 l g 连 翘 0, O,
且 可培 土 以护肝木 ; 丹参 、 芍 、 赤 当归养 血活血 ; 金行 郁 血 中之气 ; 兰 、 仁活 血祛瘀 为辅 药 ; 泽 桃 佛手疏 肝行 气 ;
孙 老认 为 , 由于湿 性 缠绵 , 隐伏 于脏 腑 虚 弱 部 位 , 易 愈 久 而 愈藏 , 临床 症状 错 综 复 杂 , 使 常在 肝 郁 脾 虚 、 滞 气 血 瘀 、 肾 阴虚 、 肾阳虚 等基础 上 , 夹有 湿 热余邪 , 肝 脾 仍 此时 , 湿热 标象 可 以不 很 明显 , 表 现 为 口干 微 苦 , 仅 或 小便 黄 、 便溏 而 不 爽 , 舌 红 、 微 黄 腻 等 。治 疗 当 大 或 苔 见微 知 著 , 守 病机 , 谨 在辨 证论 治 的基 础上适 当处 理 隐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71例疗效观察
后3 0天 丧 失 体 重 超 过 1% 上 下 分 为 两 组 ( 表 4) 行 比 较 . 5 见 进
血缺氧 可引起对激 素刺激 的不敏感 性 , 以上 原 因均 有可 能引起
月 经 中断 的 发 生 。
证实体 重丧失超 过 1 % 的患 者 月经 中断 发生 率 显 著增 高 (P 5
3 1 严重 烧 伤后月 经 中断 的原 因分析 : 常 月经 的建立 . 正
有赖 于丘脑下 部一 脑垂 体一 卵巢 轴 的功 能协 调 以及靶 器 官对 性激 素的周期性 反应 。严重烧 伤后 , 这种 正常的生 理机 能失 去
协调 , 以致 于 引 起 月 经 中 断 , 纳 起 来 可 由 以 下 原 因引 起 : 归
个疗程 。
15 典 型 病 例 : 某 , ,8岁 , 人 。 19 . 王 男 2 工 90年 7月 1 日 0
以“ 右上腹疼痛 , 皮肤巩 膜发黄 6天 ” 为主诉来 我科求治 。全身 疲乏无 力 , 纳差失 眠 , 无发热 , 尿色黄赤 , 大便呈 陶土 色 , 暗苔 舌 黄腻 , 脉弦 。肝功 检查 : 黄疸指数 10单 位 , 8 脑磷脂 胆 固醇 絮状 试验 3+, 麝香草 酸 絮状试 验 3+, 清谷 丙转 氨酶 4 0单 位 。 血 8 诊断 : 黄疸 ( 温热型 ) 。西医诊断 : 病毒 性肝炎 。治则疏 肝健 脾 。 方药 : 木愈 汤加 减。茵 陈 ( 后下 )0 栀子 1 g 枳 实 9 砂 3g 2 g 仁 6 紫胡 1g 青皮 6 黄芩 1g 木 香 6 茯苓 1g 泽 g 2 g 2 g 2 泻 1g 胆 草 1g 三棱 9 文术 9 郁金 9 川楝 子 1 g 2 2 g g g 5。 日1 , 剂 水煎服 。分早晚两次饭 前温 服 。连 服 2 4剂 , 人诸症 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证实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优势;方法:以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1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达89.3%,较对照组78.6%有明显优势,在副作用、不良反应、随访1年的复发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方面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经统计学分析,平均p值为0.034<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药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势,适于临床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药;西药;临床疗效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与戊型)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变、肝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
慢性病毒性肝炎属于传统中医学的胁痛、黄疸、肝瘟等证治范畴 [1]。
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西药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我院使用中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将临床治疗过程及相关数据汇总成文,给临床应用及先关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1研究对象与治疗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12例,其中男74例,女38例,年龄在25—68岁之间,
平均年龄34.6岁;患者经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做好鉴别,然后根据特异性检查结果做出病原学诊断,确诊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对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文化程度及病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6>0.05不具有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1.21西药治疗:临床西药治疗常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法:①给予患者阿拓莫兰1.8加入到250ml 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给药,1
次/d;②给予患者30ml的甘利欣注射液加入250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给药,1次/d。
③给予患者肌苷、维生素c 和西利宾胺等药物,口服给药,进行支持治疗。
连续用药10-14天为一疗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疗程数[2]。
1.22观察组治疗观察组根据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治疗分为分型治疗、调节免疫力、抗病毒治疗三个环节:(1)分型治疗:根据中医理论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进行相应的治疗:①肝郁脾虚型:以逍遥散为基础方加茯苓10g、白术12g、当归12g、柴胡12g、郁金9g、蚤休10g、白芍10g、焦三仙各10g、茵陈18g;②肝肾阴虚型:使用方药:茯苓10g、麦冬10g、沙参15g、女贞子12g、枸杞子10g、旱莲草9g、生地9g、当归10g、山药12g、白芍10g、甘草6g;③淤血阻络型:使用方药:丹参15g、党参15g、柴胡12g、鳖甲10g、丹皮12g、生地9g、归尾10g、赤芍10g、茵陈12g、茜草9g、白茅根18g、甘草6g;④脾肾阳虚型:使用方药:党参12g、
制附片6g、、山药10g、茯苓9g、炒白术9g、生苡仁10g、干姜6g。
上述方药均按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用15日为一个疗程。
(2)调节免疫:调节患者免疫力对控制疾病发展、加速治疗、预防复发有着重要作用,临床常使用得药物有免疫增强型药物和免疫抑制型药物,如:黄芪、鸡血藤、苦参、黄精、香菇等属于免疫增强型药物;鱼腥草、牛膝、银花、灵芝、五加皮、地肤子等属于免疫抑制型药物。
将上述药物合理的加入方剂中,起到调节患者免疫力的作用。
(3)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关键,临床常使用苦参碱进行抗病毒治疗[3]。
1.3数据分析方法:将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记录,并将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比较,采用spssl3.1和 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按上述方法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有效率高达89.3%,较对照组78.6%有明显优势,在副作用、不良反应、随访1年的复发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方面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经统计学分析,平均p值为0.034<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具体数据如表1.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比较表(表中数据均为平均值)
3讨论
中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分为分型治疗、调节免疫力、抗病毒治疗三个环节。
既及时消除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又从根本上针对患者的
病因进行治疗,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患者免疫力的调节,预防疾病的复发。
相对于西药治疗根据针对性,更全面。
因此中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复发率较低,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根据国内外先关研究及我院研究数据,证实中医药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较西药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及患者满意率高等优势,且临床操作简单,降低了治疗费用,适于推广使用,尤其是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朱方石.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实验研究现状的评述与思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3):472-475.
[2]龙欢.清热祛湿活血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3):32-33.
[3]王军喜,顾本宇,刘瑞霞. 软肝胶囊研制及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6,21(10):38.
[4]吴建,王际云,徐伟,等. 中药保留灌肠对重度黄疽肝炎的退黄作用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9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