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贤-寿山石雕刻大师简介

合集下载

寿山石-工艺美术大师

寿山石-工艺美术大师

寿山石雕刻名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十一位,两位已故。

)郭懋介1924年生,福建福州人,又名茂介,字石卿。

师从林友竹,擅长人物圆雕及浮雕、薄意,兼工篆刻、书画,以雕刻薄意而著称,作品题材广泛,技法上得师法而有新意,文学艺术底蕴深厚,艺术境界高远,融诗书画篆于一炉。

曾多次应邀赴海外展览,作品深得海内外收藏家青睐。

2002年寿山石雕作品《羲之爱鹅》获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现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省民间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

现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顾问。

林元康 1925年生,福建福州人,早年跟随堂兄林元庆学习石雕,后又拜林友竹、周宝庭、郭功森为师,擅长人物、山水雕刻,以艺术处理简洁著称。

在人物的刻画中以传统八仙题材最具特色,作品构图饱满,技艺精湛。

1975年合作创作的作品《长征组雕》中的作品《韶山冲》作品以立体的笔调,再现了毛泽东故乡的山山水水,得到高度赞赏。

作品作品《铁拐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一级名艺人。

冯久和别名求和,1928年生,福建福州人。

17岁从艺于名艺人黄恒颂先生,早年继承师法以雕刻动物为主,其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他在寿山石雕界声名鹊起,后来又涉足花鸟。

70年代初,冯先生从石雕厂分配到雕刻艺术研究所以花果篮这一题材而名重艺坛。

擅刻动物、花鸟、群猪神态而蜚声海内外。

曾应邀前往日本、新加坡、香港进行技术表演。

冯大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州市寿山石研究会会员、福州市特级名艺人、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研究所副所长。

曾获福建省、福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1978年被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作品获全国、省、市工艺美术作品大赛奖项。

寿山石雕刻名家

寿山石雕刻名家

寿山石雕刻名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共十一位,三位已故。

)周寶庭 男,(1906.5.14—1989.7.14)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壽山石雕名藝人。

小名依季,又號異臂,福州人。

師從名藝人林友清、鄭仁蛟。

創立“周派",技法既有東門尖刀深刻,剔透靈巧,又有西門圓刀薄意,古樸典雅,擅長仕女與印鈕、古獸雕刻。

周寶庭 ,1906年5月14日出生於福州市郊東門後嶼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5歲時,他父親把他送到壽山石雕“東門派"名藝人林友清處學藝,4年滿師後因不滿足於已掌握的技術,至25歲又拜夀山石雕名匠鄭仁蛟為師。

鄭仁蛟經常帶他到“集古齋"等古董店雕刻仿古印鈕,臨終還以平生技術結晶《古獸圖稿》相贈。

周寶庭感激不盡,再加上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不但把師傅那一套技術全學到家,而且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雕刻題材樣樣精通,尤其擅長于仕女與古獸的雕刻。

他雕刻的古獸,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使其更具生命力;他雕刻的人物,善於保留原料特質,構圖飽滿、古樸典雅、富有神韻,且刀法以渾樸見長。

解放後,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認真研究壽山石雕東、西門兩大流派的藝術特色中。

大膽地在東門派精巧靈通的基礎上,吸收西門派古樸淳厚的優點,形成自己刻工精細、刀法嚴謹、構圖新穎、意境深邃的藝術風格。

1955年,他又積極回應國家號召,帶頭組織一個18人的“後嶼石刻生產小組",將自己的住房騰出來作為工廠,並親自擔任技術指導和產品檢驗工作,還讓妻子出來燒水煮飯、搞好後勤。

1956年,福州西門石刻生產合作社成立時,他又擔任工務主任,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也首次榮獲福州市“名藝人"稱號。

1961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朱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董必武來閩視察並到福州石雕廠參觀時,周寶庭受到接見。

董老在參觀工廠裡擺出來的數十件壽山石雕精品時,反復端詳、揣摩他雕刻的那件《九螭虎穿環》,說是“群螭屈曲盤旋,穿環靈動自然,圓滑晶瑩,古樸可愛,難得可貴"。

寿山石雕刻工艺的艺术特色及题材选取

寿山石雕刻工艺的艺术特色及题材选取

天工|2021年第1期文 雷剑镖寿山石是一种质地温润、色彩斑斓的珍稀石材,好操刀。

寿山石独产于福州市晋安区北峰寿山的周边一带地区,属于福州的“特产”,并逐渐演变为福州的地域文化。

寿山石雕发源于南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一件完整的寿山石雕作品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构思主题,要有条理地布局,灵活运用雕刻技法,在俏色上也要运用得当。

传统的寿山石雕工艺是由纯手工制作完成的,相对于古时候来说,目前的寿山石雕刻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在雕刻前的选题,还是布局构思,抑或是雕刻时的线条处理,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摘 要]寿山石是中国的四大名石之一,且中国的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便深受文人喜爱。

寿山石雕在南朝时期就初具雏形,但整体造型简陋,雕刻技法粗糙。

随着朝代的更迭与文化的演变,寿山石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且内容在不断地丰富扩充。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审美品位也在不断提升。

发展至今,寿山石雕成为人们常见的一种生活类艺术品。

雕刻艺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不断探索中一起进步,共同发展。

就寿山石雕刻工艺的艺术特色及题材选取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石文化;雕刻;工艺[中图分类号]J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1-0072-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雷剑镖.寿山石雕刻工艺的艺术特色及题材选取[J].天工,2021(1):72-73.寿山石雕刻工艺的艺术特色及题材选取一、寿山石雕工艺的起源寿山石雕发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

远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福州先人就已经懂得使用刀来雕刻寿山石了。

寿山石雕——猪俑,在南朝时被当时的贵族作为随葬品一同下葬,寓意墓主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衣食无忧、富贵荣华。

这也间接证明,在南朝时,寿山石雕就已作为一门艺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后来,寿山石雕逐渐演变为独具风格的观赏艺术品。

在唐朝,寿山石雕被用于雕刻佛像、佛珠、香炉、花瓶等供佛用品,使寿山石雕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具备了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寿山石1简介

寿山石1简介

成分特点2

田黄石质是珍珠石与地开石成不同的比例 的银裹金是纯白色、半透明的地开石包裹 着金黄色的冻状珍珠石。
成分特点3

就是一般的印章石,基本上都是由地开石 与高岭石类的矿物组成,含少量叶蜡石, 这些叶蜡石在石料中分布并不均匀,
成分特点4

由地开石组成的石料寿山石与叶蜡石 组成的一般矿石是有区别的,后者软, 指甲易刻动,蜡状光泽强、敲打易裂 开,结晶粗,有定向片状感,
寿山石1—简介
作者:尹贤洙
英文名

寿山石(Shoushan Stone)
主要成分


寿山石主要化学成分有:SiO2、Al2O3、 FeO、TFe2O3、TiO2等。 不同品类的寿山石所含的化学成分值略有 不同
化学成分
类 型 寿山石 AL2O3 29.18 SIO2 60.71 Fe2O3 1.83 TiO2 0.5 CaO 0.15 K2O Na2O
青田石29.Biblioteka 166.210.43
0.16
0.03
0.45
巴林石
37—39
44—47
0.1—0.53
0.05
0.06—0.11
0.02
0.2
矿物组成


寿山石是以叶蜡石、地开石、高岭石、珍 珠陶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为主的单矿物 或多矿物非均质集合体, 含少量石英、绢云母、水铝石、绿泥石、 红柱石、绿帘石和黄铁矿等。
物理性质4

它的另一特点是加温到1050 ℃—1080℃, 具有独特的热膨胀性。
未完待续 请继续收看 《寿山石2—分类》

成分特点5

而地开石质(寿山石)石料硬度略高,指 甲刻不动,断口细腻,无定向感,常成冻 状和结合体。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叶子等117位同志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决定-闽政[2012]21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叶子等117位同志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决定-闽政[2012]21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叶子等117位同志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决定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叶子等117位同志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决定(闽政[2012]2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激励我省工艺美术工作者传承、创新技艺,促进全省工艺美术产业繁荣与发展,我省举办了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

根据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组委会评选及向社会公示情况,经省政府研究,决定授予叶子等117位技艺精湛、成就卓越人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希望各位工艺美术大师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全省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要不断追求艺术创新,提升技艺水平,为推动福建工艺美术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名单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附件: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名单(按专业、姓氏笔划排序)一、寿山石雕叶子叶钗论冯伟刘丹明江秀影江依霖阮邦曦孙财明杨小河吴立旺邱丹桦何马张志在陆祥雄陈波陈明志陈桂明陈益传陈蔚石林霖林大榕林伟国林志峰林国仲郑则金郑宗坦洪天铭徐玮黄功耕黄宝庆温九新潘栩宁二、石雕王向明王惠民庄振灿李幼琴辛小平辛美丽沈金鹏陈晓东松玲婷蒋耀辉谢泉忠三、玉石雕刻李炯林劭川四、木雕方阳航江晓孙文勇佘向群余黎明陈春阳林秀敏郑煌祥胡金佐倪世杰徐元宝高金山黄建明五、根雕张木芳六、漆艺孙世浩张丽张家文陈健林源林洪荣七、金属工艺杨峰峪陈国仁陈国珍八、艺术陶瓷孙建兴苏友德苏杜村李甲栈杨东旸连紫华陈恭陈丽玲陈金通林俊林建胜林禄扬郑少伟郑志德郑国明郑雄伟郑雄彭郑燕婷徐才提曾映雪曾晓红赖双安颜松柳九、花画工艺张峭吴传福陈希炎周文虎郭美瑜十、民间工艺王新明江碧峰张栋华欧阳艳君郑平芳袁秀莹凌文彬黄丽凤谢丽瑜蔡士东十一、古典家具陈少红林友华黄福华蔡洪添十二、其他工艺美术李泽生宋春国张文霞张旺金张国王陈佛顺谢定水——结束——。

匠心营造境界

匠心营造境界

匠心营造境界----陈礼忠寿山石雕刻作品作者:王焕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福州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作为工艺美术的传统技艺,寿山石雕刻艺术凝聚了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是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延传当中的一种审美积淀。

寿山石雕的精工品质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被誉为“闽都”四大文化品牌之一。

陈礼忠,出生于1968年9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化部授予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研究员、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擅刻寿山石花卉、禽鸟、动物,尤其精于鹰与荷叶的创作。

他重视深入生活,最大限度的尊重石材的自然美,擅长观察和发现不为他人所重视的石材的独特之美,善于将传统石雕技法与作者的人文修养相结合,勇于在题材和技法上推陈出新,赋予石头新的生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的作品在传统工艺美术界有很强的代表性,也引起了国内外艺术界高度的关注。

他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先生,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功底,同时也有很强的开拓精神。

他不仅继承了寿山石的优秀传统技法,同时也把西方雕刻技法、现代雕刻技法以及民间传统的木雕、玉雕等其它雕刻技法,运用到寿山石雕刻上来,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寿山石雕刻的艺术语言。

民间行话“一相抵九工”,体现了艺人着手构思、发挥想象,从模糊的意象到清晰的形象的艺术创造过程。

寿山石质地和色泽跟一般的花岗岩、大理石等其它石头不一样,其特定的色泽和色彩组成,决定了寿山石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方式,也就是说,寿山石的材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工艺要求,也决定了它的审美取向,决定了它的与众不同的的艺术存在。

如果仅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去创作,其作品定然没有特色。

所以尊重石头的特点,恰到好处地利用巧色,尽量烘托出寿山石天然之美至关重要。

寿山石雕刻技法及艺术性的关系

寿山石雕刻技法及艺术性的关系

寿山石雕刻技法及艺术性的关系作者:卢振秀来源:《天工》2017年第01期[摘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石头情有独钟,作为中华瑰宝之一的寿山石更是在人们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寿山石雕在各种玉石雕刻艺术中堪称石艺奇葩,这种凝聚着大自然精华的灵性彩石,其雕工精细、色彩丽质、造型逼真、气韵生动,充溢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为越来越多的艺术欣赏者所青睐。

欣赏寿山石雕,如同欣赏一幅国画,入景于目,入情于心,细细品味,才能品出其深邃的內涵和灵动的神韵。

一块普通的寿山原石,一旦被技艺深厚的雕刻师看破其中的一缕乾坤,下手施刀,它的一段崭新的旅程也就开始了,也会因此变成一件罕有的佳作,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

[关键词]雕刻技法;艺术性;寿山石一、寿山石艺术的审美价值石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寿山石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寿山石的种类非常多,质地温润、色彩斑斓、纹理丰富。

艺人们巧妙利用原石固有色彩和肌理,顺应材质本身的美感和属性,巧妙地安排画面,达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开始注重精神上的享受。

寿山石雕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文化创意精神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二、寿山石艺术的发展取向福州的寿山石作坊主要集中在鼓山脚下与寿山乡相邻的晋安区樟林村。

他们主要采用就地取材、产销结合的生产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更多的人开始注意精神上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寿山石雕。

虽然寿山石雕市场需求扩大,但是寿山石雕的生产存在两大问题:首先,寿山乡的原石产量逐年减少,整体的生产力下降,生产规模大幅度缩小,很多手工作坊因无法维持生计而大幅度“缩水”。

其次,市场上还有一部分寿山石雕刻手工作坊主要以薄利多销的生产模式经营,做工粗糙,只求速度不求质量。

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重视这些问题将会对寿山石雕刻这一产业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山石文化也会因此而贬值。

针对寿山石雕刻未来的发展取向,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寿山石-工艺美术大师

寿山石-工艺美术大师

寿山石雕刻名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十一位,两位已故。

)郭懋介1924年生,福建福州人,又名茂介,字石卿。

师从林友竹,擅长人物圆雕及浮雕、薄意,兼工篆刻、书画,以雕刻薄意而著称,作品题材广泛,技法上得师法而有新意,文学艺术底蕴深厚,艺术境界高远,融诗书画篆于一炉。

曾多次应邀赴海外展览,作品深得海内外收藏家青睐。

2002年寿山石雕作品《羲之爱鹅》获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现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省民间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

现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顾问。

林元康 1925年生,福建福州人,早年跟随堂兄林元庆学习石雕,后又拜林友竹、周宝庭、郭功森为师,擅长人物、山水雕刻,以艺术处理简洁著称。

在人物的刻画中以传统八仙题材最具特色,作品构图饱满,技艺精湛。

1975年合作创作的作品《长征组雕》中的作品《韶山冲》作品以立体的笔调,再现了毛泽东故乡的山山水水,得到高度赞赏。

作品作品《铁拐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一级名艺人。

冯久和别名求和,1928年生,福建福州人。

17岁从艺于名艺人黄恒颂先生,早年继承师法以雕刻动物为主,其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他在寿山石雕界声名鹊起,后来又涉足花鸟。

70年代初,冯先生从石雕厂分配到雕刻艺术研究所以花果篮这一题材而名重艺坛。

擅刻动物、花鸟、群猪神态而蜚声海内外。

曾应邀前往日本、新加坡、香港进行技术表演。

冯大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州市寿山石研究会会员、福州市特级名艺人、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研究所副所长。

曾获福建省、福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1978年被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作品获全国、省、市工艺美术作品大赛奖项。

寿山石雕刻艺术大师——林建忠

寿山石雕刻艺术大师——林建忠

寿山石中的每一种藏品,是一种文化裁体,历史缩影,具有独特的魅力------访-林建忠林建忠自幼善于观察生活、喜爱绘画和手工制作,凭着对寿山石的至爱和对雕刻艺术的执着,立志钻研雕刻艺术。

师从名艺人吴略,擅刻动物、花鸟、古兽、印章、博古,因色巧雕,作品刻画细致,浑厚古朴。

后经冯久和、陈敬祥以及王良凯等名师点拔,结合传统技法,求实创新,博彩众长,刀法细腻。

其作品曾被中国新闻社及省、市电视台与报纸、杂志等媒体报道。

其中《福州特色小吃》、《千载之寿》、《桃园乐趣》等作品在省、市工艺美术大赛中屡获高奖。

2008年被授予: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石雕艺术大师。

中国寿山石文化源远流长,寿山石是福州特有的石头。

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学问,寿山石可谓五花八门、色罗万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林建忠国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的繁荣和人们投资意识的增强,新的寿山石热蓬勃的兴起,以及民间文物,艺术品和古旧交易的形成,拍卖业的兴起,文物艺术品的局部开放,都进一步激发寿山石收藏热,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趋势中,寿山石中的每一种藏品,是一种文化裁体,历史缩影,具有独特的魅力,寿山石即神奇又是自由,凡物皆可藏,任您随心所欲,自由选择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物品散落民间被储藏于民,为“民藏”他们都使传统文化得到保存和延续,寿山石从经济角度看,是一种投资,是对价值、市场、财富的一种体现,寿山石即保有历史又传播历史文化,寿山石是一个奇妙有趣的世界,可以吸入广大群众,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投身到这里来,从而有了对寿山石品的积累、鉴赏、交流和研究及展示,寿山石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美感的视觉及心理,身体上的多种享受,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回味历史,提高生活的品味,拓展思维,可以增长财富,可以提高高雅的文化氛围,使广大人民和青少年更加了解和珍重自己的生活的文化氛围,使人们更加了解和珍重自己民族的历史,从而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又促进了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林建忠慕名采访林建忠,被称为大胡子雕刻师,主要因为他长着一脸好胡子,具有艺术家的风度和雕刻家的魅力,他深情的对我说:“通过寿山石,回报社会,从一侧面反映了国泰民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不过显示了人们文化素质和追求水平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寿山石收藏的兴趣,是国家文明进步的象征。

寿山石雕一代名艺人林清卿

寿山石雕一代名艺人林清卿

作者: 余嘉实
出版物刊名: 艺术生活
页码: 72-73页
主题词: 寿山石雕 艺人 雕刻艺术 作品 浅浮雕 民间石雕 传统技法 林清 石头 印章
摘要: 林清卿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逝于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

在他出生的凤尾乡后洋村一带曾聚居着许多寿山石雕“西门派”的艺人,他从小耳濡目染了许多艺人从事寿山石雕刻的情景。

当他十四、五岁时,就拜自己的亲戚、“西门派”传人陈可应为师并到福州总督后古玩街学艺,凭着他的勤奋好学和聪明才智,不到二十岁就已成为当时城内小有名气的寿山石雕刻艺人。

福州寿山石雕刻大师陈敬祥薄意艺术欣赏

福州寿山石雕刻大师陈敬祥薄意艺术欣赏

福州民革张祖仁说福州寿山石雕刻大师陈敬祥薄意艺术欣赏福州寿山石雕刻大师陈敬祥薄意艺术在福州享有较高的声誉,他是福州1958年寿山石合作社18罗汉之一,成就最高,共有三十多件作品在全国获奖,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创作的求偶鸡作品轰动全国。

现在已经82岁了,还在从事寿山石雕刻,并把他的技术传授给了他的小女儿。

他的薄意雕刻艺术十分出名,他在寿山石雕独特的表现技法。

薄意的雕刻层很浅,创作讲求中国画理、笔墨韵趣,是具有国画与雕刻特点的艺术,既能品尝,又适于抚摩掌,比国画更耐人寻味。

因为作品既有雕刻,又有画意、所以称之“薄意”。

薄意作品刀韵画意融于石中,摸起来手感好,看起来层次分明,韵味无穷,备受文人雅士的欣赏推崇。

书画家潘主兰先生说:“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

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

薄意艺术才焕发出璀灿的光芒,而广为世人所瞩目。

真正的薄意艺术的画世,立即引起文人倾心,因为薄意使用的石材、题材、表现手法,所形成的玩法石赏艺的特殊过程,恰好与文人所追求的审美要求和趣味相吻合,所以文人不但喜爱,而且不断地为薄意艺术融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陈敬祥对薄意艺术最重要贡献是开创了以画理入石,将章法、黑韵、意境融入薄意之中,形成前人所没有的艺术格调。

是石以画传者。

”陈敬祥最善于将浮雕薄意结合,作品矫健华丽,十分轻灵精致,另有韵味。

薄意作品的创作过程很特殊,也相当复杂,其制作步骤分为:审石构思、墨绘勒线、起地分层、开纹雕饰和墨拓、磨光等,每一步骤都倾注了艺术的智慧和心血。

现分别阐述如下:(一)审石薄意艺术人将“相石”称为“审石”。

一位薄意名家对于审石的感受很深,他产,创作时要先与寿山石建立感情,将已整理成形并经过磨光的石料摆在案前,随进把玩,面对石料先入忘我之境。

任思想驰骋,灵感并发,各种设想画历历在目。

(二)墨绘勒线构思确定后,艺人用尖细的毛笔在石上描绘,画出所设计的构思与内容,可能反复修改,定稿后用尖刀沿着墨迹的外缘全图勒勾。

寿山石神雕杨玉璇

寿山石神雕杨玉璇

寿山石神雕杨玉璇作者:陈海英来源:《闽南风》2010年第05期福州寿山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名石,寿山石质地温润,晶莹剔透,五颜六色,适于雕刻。

自古以来,人倚石而出名的很多,在寿山石雕刻史上,有一颗璀灿的明星,是每一个人不得不提起的,他就是寿山石第一神雕杨玉璇。

杨玉璇,漳浦县人,生于明崇祯年间,明末清初著名玉石雕刻家。

少年杨玉璇聪慧机敏,对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勤学苦练,好奇心强,善于观察。

他深入实践,对寺庙里的佛像、罗汉、壁画、民间石雕、木雕、泥塑,直至官家珍藏的画卷、篆刻、古玩,他都悉心研究,从中学习传统美术工艺的表现手法。

细心观察自然界奇峰怪石、林泉落瀑、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物象,对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尚、喜怒哀乐等情态,也细心地揣摩。

因此,他不论玉石、水晶、琥珀,都能雕成各种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玩饰或器皿。

明末清初,杨玉璇凭借自己的手艺出外谋生。

他深知玉石玩赏群应是达官贵人,缙绅显贵,而福州是省府,是达官贵人集居之地。

又听闻福州寿山石乃天下名石,温软华丽,适于雕刻,就前往省府福州寻找合适的地方定居下来,专心雕刻寿山石,并授徒传艺,为他的人生辉煌写下了精彩的一页。

杨玉璇寿山石雕主要集中在禽兽、花木、佛像,其作品艺术性高,是石雕中的精华。

他用汉白玉雕刻的白狐狸,狐狸项上微带紫色;他雕刻的马,就如唐代著名画家韩干画的马一样壮健雄骏;他雕刻的牛,就像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的牛一样,具有野性筋骨之妙;他雕的虎如出笼的饿虎,森森向上,磅礴尽致,非常出色。

他雕刻的一方寸大的卧螭,骤然观之,但见两螭环首掉足,蜿蜒绿波中。

杨玉璇雕刻的花木更是逼真动人,让人拍案叫绝。

他的作品中有二枚高二寸半,横径各一寸三分,灰白色带花锦的寿山石雕。

他分别刻上葡萄钮和瓜钮。

葡萄和瓜都是纯灰色的,独取其白色略渗微红色者刻为枝叶,叶的蠹蚀处各带红黄色,浅深相接,如画老莲叶一样,而且嵌缀玲珑,虽交藤接叶,而穹洞四达,更因石身如冰裂,色带花锦,平蔓亦似有枝叶横波,纷拿盘攫之势。

寿山石雕刻的传统技艺探析

寿山石雕刻的传统技艺探析

设计·技艺文 吴远自寿山石雕刻的传统技艺探析寿山石传承着历史演变,是中华艺术瑰宝,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从南朝时期开始,寿山石雕刻艺术已经萌芽,在朝代更迭与文化演进中,寿山石雕通过特有艺术属性不断流传,不断丰富人类进步的文化。

如今,寿山石雕成为人们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探究雕刻传统技艺及其传承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寿山石雕刻的传统技艺传统雕刻技艺属于纯手工制作,在相石、雕刻及造型上均具备极高艺术水平,在当时文化熏染下极具艺术内涵。

传统的雕刻技艺,每一步均历经无数次积累与验证。

1.相石从古代与寿山石相关的文字记载中,“相”解释为观察及分析。

在寿山石雕刻技艺中,相石为雕刻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寿山石雕刻中,外形是造型的关键处,寿山石的形状,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形象,摸骨、相形均属于寿山石雕刻的前期准备,更是相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寿山石中,纹理与质地属于最出彩部分,更是寿山石价值所在。

相石,即要把寿山石的纹理、质地把握到位,保持自然美的基础上适当进行雕琢,雕刻时因材施艺,尽可能体现出寿山石纹理美与质地润。

寿山石的色彩极其丰富,相石时,要重视俏色妙用,将色彩间的碰撞归于和谐,展示天地至理、万物变换。

2.雕刻在雕刻萌芽期间,所雕刻形象几乎无技巧可论,仅有大体形状。

但是经过历朝历代发展,寿山石雕不仅拓宽了运用范围,而且雕刻技法也得到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寿山石雕刻手法非常丰富。

(1)圆雕。

圆雕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但使用在寿山石雕刻中,在玉雕、木雕中也常被使用。

古代圆雕作品比较注重神行兼备,通过简洁笔触体现丰富的艺术形象,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通过人们视线延伸,从而营造出一种立体感。

特别是塑造人物,刻画的形象生动、逼真,要注重雕刻物的角度与方位和谐统一。

(2)浮雕。

浮雕属于一种装饰性雕刻技法,与圆雕的差异在于,浮雕比较重视从前方位体现作品的物体形象,而后方位粗略雕刻,所以具备半立体感,大多都是依照寿山石料情况简单处理即可。

浅论寿山石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浅论寿山石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的寿山石佛珠 串、寿山石如意配饰件和摆件等等。寿山石雕 借助僧众之手,得以强有力的播洒 ,从而让更多的人经 由宗
教发 现 寿 山石雕 ,并 发现 凝结 在 寿 山石 身上 的雕 刻艺 术 。同
绝。 ” 寿山石雕之所 以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流传至今 , 与 其深刻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1 9 5 4年 9月 , 福建省文物管 理委员会在福州仓山区桃花山,出土寿山石卧猪,同年在仓 山区乐群路速成中学建筑工地 的南朝墓 中,也出土有寿山石
3 寿 山石雕 历 史文化 的 发展 过程
寿 山石雕 历史 文化 的发 展是 逐渐 形成 的过 程 ,这 个过 程 甚 至 是漫 长 的 ,经 过无 数 岁月 的 累积 ,而 渐 渐从 早期 的简 单
原始过渡到复杂完善。唐代是寿 山石雕的第一个传播期 ,寿
山石 雕在 这一 阶段 有 了飞跃 的发 展 ,跟 这一 时期 社会 物质 的 富足 、文 化 的繁荣 尤其 是 佛教 的兴 盛等 有 紧密关 联 。唐代 佛 教盛 行 , 唐武 宗元 年时 , 全 国僧人 有 1 7 余万 , 而仅 仅过 了四
先 民的 视域 与生 活之 中 ,并打 上 民间世 俗墓 葬 的文 化烙 印 。
南沿海的重要城市 , 寿山石雕得到了高速发展 , 已初具规模 ,
而且 题材 广泛 ,除 了各 种 民 间世 俗 文化 的欣 赏 品之外 ,还 跨
人了宫廷官府文化 的大 门。但直到元 明之间,寿山石才得 以
被更 具力 度 的开 采和利 用 ,正 是这 个 时期 的艺术 需要 决 定 了 寿 山石 的文 化走 向 。 元 明之 际 , 随着 “ 花 乳石 ” 篆刻 开始 盛 行 , 因篆刻 艺术 对石 材 的要求 十 分苛 刻 ,过硬 过软 的石 质都 不适

寿山石薄意雕刻艺术中的诗情画意

寿山石薄意雕刻艺术中的诗情画意

寿山石薄意雕刻艺术中的诗情画意寿山石,又称为“龙洞石”、“灵璧石”,是中国优质名石之一,具有高密度、细腻的质地和丰富多彩的色彩,被誉为“石中皇室”。

自古以来,寿山石就被人们用来制作文房四宝和装饰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寿山石的薄意雕刻艺术。

寿山石薄意雕刻艺术是一种精细、独特的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刻画技艺和丰富的意境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刀法的翻飞、线条的交错,雕刻师们将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形象刻画表现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寿山石薄意雕刻的艺术世界,感受其中蕴含的诗情画意。

寿山石薄意雕刻的题材广泛,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山水画中,寿山石被雕刻成各种崇山峻岭、飞瀑流泉、奔流的江河,流露出壮美的气势和奔放的豪情。

在花鸟画中,寿山石被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鸟类,栩栩如生地展现出花开鸟鸣的生动场景。

在人物画中,寿山石被雕刻成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了古代人物的生活场景。

在传统文化中,寿山石被雕刻成各种各样的经典形象,如孔子、老子、关羽等,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一块寿山石薄意雕刻作品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所雕刻的题材各异,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所展现出来的意境,它们在石头上的雕刻中蕴含着诗情画意的深邃内涵。

寿山石薄意雕刻的艺术家们擅长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灵感,将自然界的景色和人物的形象融入到石头之中,使之成为一种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表达。

在寿山石薄意雕刻作品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其精湛的刻画技艺。

由于寿山石本身就具有高密度、细腻的质地和丰富多彩的色彩,因此对于雕刻的技法和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寿山石薄意雕刻需要雕刻师具备精湛的刀法和审美能力,以及对石头的质地和结构有着深刻的了解。

只有通过精湛的刻画技艺,才能将寿山石雕刻出各种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

除了刻画技艺,寿山石薄意雕刻中还体现了丰富的意境。

在寿山石薄意雕刻作品中,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都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石为名

以石为名

以石为名作者:晋华来源:《远方的家》2018年第05期寿山石雕微档案寿山石雕产于福建福州。

福州寿山石质地奇异,学名“叶腊石”,因产于福州北郊的寿山而得名。

寿山石雕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共分圆雕、浮雕、镂雕、薄意、印钮五大类,品种千余种。

其中有人物、动物、花果、山水、花卉等供人们陈设的欣赏品,也有文具、烟具、花瓶、印章等实用品。

寿山石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聚旁备石睢工作室的展柜里,一件件石睢作品,石头光泽鲜丽,睢工造诣深厚,造型精巧别致,让人叹为观止。

所谓艺术,就是斌予一事一物以生命活力,引人共鸣,发人深省。

聚旁斋的主人,国家一级(高级)雕刻师胡奔校就是这样以文化艺术为内涵来完走诠释寿山石的灵性,把岁月融于刻刀之间,把深情情寄予玉石之中,以石为名,刻画万艘深情。

稍有不慎就链断石毁怀着对寿山石雕技艺的喜爱和对寿山石雕艺人的好奇,我几经周折联系到了寿山石艺人胡奔校,让我意料之外的是,胡奔校创作出无数奇绝石雕的聚芳斋,竟然地处阳泉宾馆后院的简易房内,创作间是由窄小狭长的过道搭建而成,虽然稍显局促拥挤,但墙角朴拙的寿山原石、工作台上雏形将成的半成品、架上刚完成的石雕艺术品却让这陋室华彩毕现。

出现在我面前的胡奔校,并不如印象中功成名就的石雕技师道骨仙风的耄耋老者形象,只是一个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三十多歲的青年才俊。

胡奔校戴着套袖端坐工作台前,手持打磨机精心雕琢着一块辽宁岫岩玉三连章作品。

现在正进入最关键的脱环环节,这三件章料主体依旧连为一体,上面一排链环密密麻麻地排在章纽四周,有些链环已经分离开,有些环节却依旧若即连在一起。

只见他手持打磨机,细若绣花针的抛光头灵巧地在链条的空隙间游动,同时不时地调整着章料的方向。

时而眉头紧锁,盯着链条就着灯光仔细端详,研究着怎么样下刀,时而凝神定气,轻握抛光机细细磨削,掏掉链条间多余的玉料。

不多时一个个链环便从玉料上脱落下来,我的心被这鬼斧神工的技艺深深震憾了,也被这位帅气的年轻小伙子的风雅清韵所折服,我的思绪也随着胡奔校的刀头在连环章作品中游刃穿梭。

寿山石雕创作中禅宗美学的运用

寿山石雕创作中禅宗美学的运用

天工|2021年第2期文 叶 子寿山石雕创作中禅宗美学的运用寿山石集天地之精华,聚自然之神奇,千姿百媚,色彩斑斓,富有灵性。

寿山石雕以其独特的意蕴和技法,在方寸之间将自然美与艺术美融会贯通,气象万千,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颂。

寿山石雕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受到禅宗美学的影响,雕刻家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变化,并逐渐渗透到了自己的艺术领域,从而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点。

因而,要使作品充满禅意、禅境,就必须深入了解禅宗美学的精神要义,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读懂每一块寿山石。

谈及禅宗美学对寿山石雕刻的影响,首先要了解寿山石与佛教的特殊渊源。

佛教自三国的吴、晋之际传入福州,至唐、宋时期已十分鼎盛,当时寿山一带也大兴寺院,在不及1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有广应寺、九峰寺、林阳寺、翠微寺、芙蓉寺等禅寺相继建成,后人称之为“寿山五大古刹”。

而坐落于寿山村外洋的广应寺独占地利之便,僧侣在诵经礼佛之余,至附近的矿山凿洞采石,并用它雕刻佛用器具馈赠四方香客,或研磨成粉给周围百姓治病,还把未用完的石头储于寺内。

日积月累,寺中藏石甚丰,但后来该寺因火而废,寺内所藏之石经火炙后与残灰废渣齐埋土中,经过近千年土壤和水分的侵蚀,其色彩转暗,犹如古玉,自成特色。

明清以来,当地村民偶尔从广应寺废墟遗址中挖掘石头,所得之石称为“寺坪石”。

其种类繁多,涵盖田坑石、水坑石以及山坑石,以田坑石和水坑石最为常见。

其古貌盎然,且灵气、石韵远胜新产之石,故备受藏家珍重。

应该说,佛教的兴盛推动了寿山石雕的发展。

在僧侣的参与下,寿山石雕也得以更快捷、更广泛地传播,因此,佛教僧侣与当地石农可谓是早期寿山石文化的拓荒者。

从寿山石矿洞及石种的名称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受佛教的影响,如“和尚洞”“尼姑寮”“无头佛坑”“寺坪石”等。

相应地,佛教故事也是寿山石雕艺人百刻不厌的题材,如观音、弥勒、罗汉、达摩等,甚至寿山石雕艺人在“禅”与“蝉”的谐音上大做文章,以表达观石意禅的旨趣。

这些历史都指明了佛教与寿山石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这些,更能让我们怀着对寿山石悠久历史的感叹,去潜心探索并领悟禅宗美学对寿山石雕刻艺术的指引。

叶子贤-寿山石雕刻大师简介

叶子贤-寿山石雕刻大师简介

叶子贤编辑叶子贤,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擅长人物圆雕、高浮雕。

其作品融汇木雕、牙雕技艺,作品造型别致,深得海内外各界的高度评价。

目录1基本信息2人物简介3主要经历4艺术特色5个人作品6获奖情况1基本信息叶子贤(照片1)人物:叶子贤朝代:当代性别:男出生:1950年籍贯:福建省艺术家类别:工艺美术师擅长:工艺品头衔: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2人物简介叶子贤,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福建省民间艺术家联谊会理事、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

[1]叶子贤(照片2)叶子贤早年学习木雕、牙雕,1980年转入寿山石雕,擅长人物圆雕、高浮雕。

其作品融汇木雕、牙雕技艺,创作能随石赋形,巧妙利用寿山石“俏色”,刻工精细,刀法细腻流畅,善于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

作品造型别致,巧色分明,饶有情趣,赏心悦目,深得海内外各界的高度评价。

3主要经历叶子贤(照片3)叶子贤,1950年出生于著名的寿山石雕之乡福建福州东门后屿村,始于习木雕、牙雕,1980年转行从事寿山石创作后,在石雕界老前辈们的严格指导下,不仅克服了许多转行艺人所共有的由于不同创作手法所带来的固有的弊病,而且技艺日进,熟练地掌握了寿山石雕的各种技巧,以刀法清灵犀利,善以多变的技法来表现高浮雕作品,使作品矫健富丽,玲珑剔透,形成了典雅、精妙的独特风格。

他能相度石势,以土配石,以石取形,以能变为上的艺术风格,他对中国画颇有研究,对国画艺术在寿山石创作中的应用深有心得,他认为,要提高创作水平,只有从雕外学雕,吸取中国画绘画家艺术养分,将画理融于创作之中,才能丰富与发展寿山石的创作艺术,他的作品《虎溪三啸》、《刮骨疗伤》中,娴熟地运用了传统国画散点透视原理,整个画面十分讲究大小相随,疏密相间,奇正相参,起伏相让,营造出了意境深远的效果,整体作品、带给观赏者的是一分清新的愉悦上的快感。

大师名家篇

大师名家篇

大师名家篇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天工团队征集了一百余件寿山石作品它们即将在北京石工坊亮相,敬请关注天工·艺品会即将开始有人说,无论世界多么复杂,人生如何跌宕,玩石能够使人恬静依然,不悲不喜。

为了让石友能欣赏到更多优秀寿山石作品。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天工的第一场寿山石艺术品鉴会于6月10日即将在北京石工坊开幕了(线上同步展)。

此次艺术品鉴会总共征集了一百余件寿山石作品,涵盖了老中青三代雕刻名家的精品,不乏有人物圆雕、薄意、印纽雕刻、高浮雕等多种类型的作品。

无论是朴茂的,还是诗意的,亦或是精微细雕的,总有一款能够打动你,今日,小编先给各位透露一下本次参展的大师级别的作品。

北京线下展时间:6月10日—6月14日全国线上开售时间:6月12日早上9:00艺品会——大师名家作品——周宝庭——【名称】虎【作者】周宝庭【材料】寿山石>花坑石【规格】3.5*5.0*7.8公分附有寿山石鉴定中心证书作品欣赏:周宝庭汇聚了寿山石雕“东门”与“西门”派之精华,在继承传统技法与题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周派”风格。

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艺术成就影响了广大的年轻寿山石雕者。

他的作品以古拙著称,很多人都喜欢他作品萌萌的感觉,如此作品,呆萌中有一股朴实的气韵。

周宝庭(1907—1989),小名依季,又号异臂,福建福州人。

生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5岁时,到寿山石雕“东门派”名艺人林友清处学艺,后又拜郑仁蛟为师,临终还以平生技术结晶《古兽图稿》相赠。

创立“周派”,技法既有东门尖刀深刻,剔透灵巧,又有西门圆刀薄意,古朴典雅,擅长仕女与印钮、古兽雕刻。

——郭祥忍——【名称】狮钮方章【作者】郭祥忍【材料】寿山石>芙蓉石【规格】4.1*4.2*8.1公分作品欣赏:郭祥忍是如今“郭家工”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作品的水准已为藏界所公认。

祥忍的印钮风格,有点类似郭功森晚年,华丽之外显得稳重、大气,此作品造型圆健厚实,神态凌厉威猛,回首之间霸气十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子贤
编辑
叶子贤,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擅长人物圆雕、高浮雕。

其作品融汇木雕、牙雕技艺,作品造型别致,深得海内外各界的高度评价。

目录
1基本信息
2人物简介
3主要经历
4艺术特色
5个人作品
6获奖情况
1基本信息
叶子贤(照片1)
人物:叶子贤
朝代:当代
性别:男
出生:1950年
籍贯:福建省
艺术家类别:工艺美术师
擅长:工艺品
头衔: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
2人物简介
叶子贤,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福建省民间艺术家联谊会理事、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

[1]
叶子贤(照片2)
叶子贤早年学习木雕、牙雕,1980年转入寿山石雕,擅长人物圆雕、高浮雕。

其作品融汇木雕、牙雕技艺,创作能随石赋形,巧妙利用寿山石“俏色”,刻工精细,刀法细腻流畅,善于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

作品造型别致,巧色分明,饶有情趣,赏心悦目,深得海内外各界的高度评价。

3主要经历
叶子贤(照片3)
叶子贤,1950年出生于著名的寿山石雕之乡福建福州东门后屿村,始于习木雕、牙雕,1980年转行从事寿山石创作后,在石雕界老前辈们的严格指导下,不仅克服了许多转行艺人所共有的由于不同创作手法所带来的固有的弊病,而且技艺日进,熟练地掌握了寿山石雕的各种技巧,以刀法清灵犀利,善以多变的技法来表现高浮雕作品,使作品矫健富丽,玲珑剔透,形成了典雅、精妙的独特风格。

他能相度石势,以土配石,以石取形,以能变为上的艺术风格,他对中国画颇有研究,对国画艺术在寿山石创作中的应用深有心得,他认为,要提高创作水平,只有从雕外学雕,吸取中国画绘画家艺术养分,将画理融于创作之中,才能丰富与发展寿山石的创作艺术,他的作品《虎溪三啸》、《刮骨疗伤》中,娴熟地运用了传统国画散点透视原理,整个画面十分讲究大小相随,疏密相间,奇正相参,起伏相让,营造出了意境深远的效果,整体作品、带给观赏者的是一分清新的愉悦上的快感。

4艺术特色
叶子贤(照片4)
叶子贤的艺术手法勇于创新,他能巧妙应用石质与色合理地安排和组合在一起,使作品生意盎然、气势雄伟,形成了一幅完美的雕画,虚灵清晰,富有空间感。

多年来,由于他勤奋学习与刻苦钻研,使叶子贤的艺术创作具有深层的思想境界和成熟的表现技巧。

作品《降龙伏虎》
叶先生的石雕作品有四个艺术特色:巧妙利用变化无序的石材纹理;充分展示斑斓颜色的交相辉映;出人意料地保留原石的自然形态,力求作品的内容与石材主色调的和谐。

使得精妙构思和石质之美相得益彰。

[2]
5个人作品
叶子贤作品集(8张)十八罗汉图
踏雪寻梅
老来福
苦行僧
开心是福
酒仙
静听松声
金蟾之戏
降龙罗汉
降龙伏虎
欢喜佛
欢天喜地
虎溪三啸
红孩儿
关汉卿
哥俩好方章
福禄寿禧
福大寿大
伏狮罗汉
二老献寿
东坡品砚
东渡方章
大喜满堂
达摩
持扇钟馗
长寿是福

采花者
财源广进
松荫会友[3]
寿山石奥运火炬
“寿山石是我们福州的特产,它除了有不凡的品质之外,还有诸多美好的喻意,寿山石因为产地在我们福州寿山,具有‘福'’寿‘的双重吉祥含义。

具’细、洁、润、腻、温、凝‘六德的君子品德,有’时(石)来运转‘之喻。

而奥运圣火代表的是圣洁、和平、友爱,用寿山石来雕刻奥运圣火,我觉得最能表达福州人民欢迎奥运圣火到榕城的心情。

”59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子贤说。

说到自己当选奥运火炬手的原因,叶子贤表示:“寿山石是福州三宝之一,我是雕刻寿山石的,我想是因为我的职业有特点,有代表性吧。

而且其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都80多岁了,举着火炬跑不合适,我比较年轻,年龄上也比较合适。


当选奥运火炬手后,叶子贤突发奇想:用寿山石雕一个火炬!叶子贤录下奥运火炬的资料,还拍了奥运火炬的照片,反复观看。

“我去寿山石市场选了一块合适的石料,边雕刻边想象自己举着奥运火炬跑步的样子,每当我失去灵感时,就看看奥运火炬的照片,这次雕刻是我雕得比较快的一次,只用了大半天就雕好了,有点下刀如有神的意思。

寿山石是福州的特产,用它雕刻奥运火炬最
能体现福州的特色。

”叶子贤说,“这个寿山石的奥运火炬现在还在我的家里,它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4]
6获奖情况
叶子贤(照片5)
1990年作品《知音》获“工艺美术争艳杯”铜奖。

1992年作品《弥勒》获“福州市第七届工艺美术如意奖”一等奖;《八仙过海》获“福州市第七届工艺美术如意奖”一等奖。

1996年作品《心齐水自多》获“福州市第十届工艺美术如意奖”一等奖。

1997年作品《虎溪之啸》获“福州市第十一届工艺美术如意奖”一等奖。

2000年作品《虎溪之啸》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作品《刮骨疗伤》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虎溪之啸》获“中国国石侯选石精品奖”。

2001年作品《刮骨疗伤》获“中国国石候选石精品展”银奖。

作品《三贤》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渔翁得利》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布袋弥勒佛》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2年作品《义之爱鹅》获“中国工艺美术2002华艺杯”银奖。

2003年作品《十八罗汉图》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6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叶子贤石雕艺术》。

多次受邀赴境外交流办展。

[2]
作品《福潞狩喜》
叶子贤的作品在国内各种评奖中曾不断获得佳绩,1992年作品《八仙舟》获市“如意奖”一等奖,《童子戏佛》在福州市举办的艺术节中亦得到一等奖,《二老献寿》、《福禄寿喜》获得第八、九届“如意奖二等奖”,《心齐水自多》获第十届“如意奖”一等奖,《虎溪三啸》获11届“如意奖”二等奖,2001年又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他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创作论文多次在《人民日报》等国内报刊,电视上发表,播出,他的作品《心齐水自多》、《福禄寿喜》也在福建省邮政部门发行的中国邮政明信片上入选发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