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游大林寺》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白居易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白居易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白居易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白居易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白居易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唐]白居易白老忘机客,牛公济世贤。

鸥栖心恋水,鹏举翅摩天。

累就优闲秩,连操造化权。

贫司甚萧洒,荣路自喧阗。

望苑三千日,台阶十五年。

是人皆弃忘,何物不陶甄。

[居易三任宫寮,皆分司东都,于兹八载。

思黯出入外内,凡十五年,皆同平章事。

篮舆游嵩岭,油幢镇海壖。

竹篙撑钓艇,金甲拥楼船。

雪夜寻僧舍,春朝列妓筵。

长斋俨香火,密宴簇花钿。

自觉闲胜闹,遥知醉笑禅。

是非分未定,会合杳无缘。

我正思扬府,君应望洛川。

西来风袅袅,南去雁连连。

日落龙门外,潮生瓜步前。

秋同一时尽,月共两乡圆。

旧眷交欢在,新文气调全。

惭无白雪曲,难答碧云篇。

金谷诗谁赏,芜城赋众传。

珠应哂鱼目,铅未伏龙泉。

远讯惊魔物,深情寄酒钱。

霜纨一百匹,玉柱十三弦。

[思黯远寄筝来,先寄诗云: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

仍与酒资同至。

楚醴来尊里,秦声送耳边。

何时红烛下,相对一陶然。

白居易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2[唐]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城东楼名望海楼。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

]作品赏析:【注释】:此诗为长庆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

诗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写,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

七处景色都靠“望”字把它们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有笼住全篇之势。

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

”《太平寰宇记》中望海楼作望潮楼,高十丈。

次句护江堤指杭州东南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海潮的长堤。

清晨登望海楼,极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钱塘江水,奔流入海,护江长堤,闪着银光。

此联把城外东南的景色,写得极其雄伟壮丽。

次联诗人把目光转到城内。

杭州城内吴山(又称胥山)上有“伍员庙”。

游大林寺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游大林寺 阅读答案

游大林寺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游大林寺 阅读答案

游大林寺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游大林寺阅读答案《游大林寺》是唐代人诗人白居易在被贬为江西江州司马后所写的一篇记游散文。

下面是WTT收集整理关于《游大林寺》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游大林寺》阅读原文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中考原题为“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③,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④孟夏,如正、二月天。

山桃始华⑤,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⑥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⑦一世界者。

因口号⑧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⑨,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⑩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⑾三人姓名诗句。

因与集虚辈叹,且日:“此地实匡庐⑿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⒀无半日程。

自萧、魏、李游,迨⒁今垂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

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及其作品选》[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

②历:经过。

③穷远:十分僻远。

④于是:在这里。

⑤华:同“花”,此作动词,开花。

⑥聚落:村落,村庄。

⑦别造:别外来到。

造,到访。

⑧口号:随口吟诗。

⑨芳菲:花草,此处泛指百花。

⑩长恨:常恨。

(11)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分别指唐代比部郎中萧存、户部郎中魏弘简、右补阙李渤三人。

李渤,苏轼《石钟山记》一文中曾提及。

(12)匡庐:庐山。

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隐居庐山,故有此说。

(13)曾:还。

(14)迨:至,到。

(15)垂:将近。

《游大林寺》阅读题目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练习及答案

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大林寺[唐] 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

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

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选自《全唐文》,有删减)[注] 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营建的草堂。

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

后文的“化城”指化城寺。

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

④聚落:村庄。

⑤迨(dài):等到。

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华:_____________(2)造:___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11.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出游的行踪。

(2分)12.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答案:8.B9.(1)开花。

(2)到(或“往”)。

10.寺院的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11.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

12.①大林穷远;②名利之诱人也如此![参考译文]我和河南人元集虚、范阳人张允中……共十七人,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东林寺与西林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休息后,又登上香炉峰,后在大林寺住宿。

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

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

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
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
游大林寺
白居易(唐)
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中考原题为“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③,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④孟夏,如正、二月天。

山桃始华⑤,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⑥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⑦一世界者。

因口号⑧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⑨,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⑩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⑾三人姓名诗句。

因与集虚辈叹,且日:“此地实匡庐⑿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⒀无半日程。

自萧、魏、李游,⒁今垂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

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及其作品选》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答案】 9.B(2分)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华( ) (2)造( )
【答案】1 0.(1)开花(1分) (2)到(或“往”)(1分)
11,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答案】1 1.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意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意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意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意导语:《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

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意,欢迎阅读。

古诗原文: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古诗诗意: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古诗赏析: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翻译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翻译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翻译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⑴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⑵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⑶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⑷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回去了。

觅:寻找。

⑸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

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情况,白居易集有《游大林寺序》可参考:“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即《大林寺桃花》)。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

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遗,可谓春风得意。

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

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

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回去了。

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赏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赏析《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原文:《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1)大林寺:在江西庐山附近。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6)长恨:常常怨恨。

(7)春归:春天回去了。

(8)觅:寻找。

(9)不知:岂料、想不到。

(10)转:反。

(11)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12)始:开始。

赏析: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

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深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不,岂只是有脚而已?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

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大林寺所在地,地势较高、气候寒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开放,四月凋谢,这里却到四月才盛开。

柳宗元《小石潭记》和白居易《游大林寺序》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柳宗元《小石潭记》和白居易《游大林寺序》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柳宗元《小石潭记》和白居易《游大林寺序》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游大林寺序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人迹罕至。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乃匡庐间第一境。

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

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一样)B.不可久居.(居住)C.时.节绝晚(季节)D.既而..周览屋壁(不久,一会儿)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三处)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宿大林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大林穷远,人迹罕至。

4.(1)甲文中,描写小石潭的清澈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柳宗元游览完后对小石潭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白居易游大林寺的行踪】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白居易游大林寺的行踪】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白居易游大林寺的行踪】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导读:这是唐代人诗人白居易在被贬为江西江州司马后,同好友元集虚等十余人一起游览江西庐山大林寺时所写的一篇记游散文,几乎是他写《琵琶行》同时。

游大林寺白居易(唐)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中考原题为“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③,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④孟夏,如正、二月天。

山桃始华⑤,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⑥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⑦一世界者。

因口号⑧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⑨,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⑩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⑾三人姓名诗句。

因与集虚辈叹,且日:“此地实匡庐⑿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⒀无半日程。

自萧、魏、李游,迨⒁今垂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

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及其作品选》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

②历:经过。

③穷远:十分僻远。

④于是:在这里。

⑤华:同“花”,此作动词,开花。

⑥聚落:村落,村庄。

⑦别造:别外来到。

造,到访。

⑧口号:随口吟诗。

⑨芳菲:花草,此处泛指百花。

⑩长恨:常恨。

(11)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分别指唐代比部郎中萧存、户部郎中魏弘简、右补阙李渤三人。

李渤,苏轼《石钟山记》一文中曾提及。

(12)匡庐:庐山。

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隐居庐山,故有此说。

(13)曾:还。

(14)迨:至,到。

(15)垂:将近。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答案】9.B(2分)【解析】此句意思为:此处实为庐山第一胜境。

游大林寺文言文翻译

游大林寺文言文翻译

余尝游大林寺,在钟山之阴,盖禅林也。

寺中多古木,皆千岁以上。

松柏森森,郁郁葱葱,如烟如雾。

寺后有大池,池中多荷,夏日盛开,清香扑鼻。

寺前有溪,溪水潺潺,清澈见底。

山泉石上,绿苔满布,苔上有时隐时现的小草,绿意盎然。

登寺后,可览钟山全景,烟雨朦胧,令人神往。

【译文】我曾游览过大林寺,位于钟山的北面,是一座佛教禅林。

寺中有很多古树,都是千年以上的古木。

松柏茂密,郁郁葱葱,宛如烟雾弥漫,云雾缭绕。

寺后有一个大池塘,池塘中生长着许多荷花,夏日盛开,香气扑鼻。

寺前有一条溪流,溪水潺潺,清澈见底。

山泉石上,绿苔遍布,苔上时不时地露出一些小草,生机盎然。

登上寺后,可以观赏到钟山的全景,烟雨蒙蒙,令人陶醉。

【原文】寺内僧人皆和蔼可亲,善谈佛法。

余与僧人谈笑风生,颇得禅意。

寺中有一宝塔,高耸入云,塔尖直插云霄。

塔下有一座大钟,钟声悠扬,响彻山谷。

余观寺内景象,宛如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译文】寺中的僧人皆和蔼可亲,善于谈论佛法。

我与僧人谈笑风生,深感禅意。

寺中有一座宝塔,高耸入云,塔尖直插云霄。

塔下有一口大钟,钟声悠扬,响彻山谷。

我观看寺内景象,宛如仙境,令人陶醉不已。

【原文】夜幕降临,余独步寺内,月色皎洁,银辉洒满大地。

寺内僧人敲钟,钟声悠扬,仿佛在为众生祈福。

余静心聆听,感悟人生,仿佛置身于极乐世界。

【译文】夜幕降临,我独自漫步在寺内,月色皎洁,银辉洒满大地。

寺中的僧人敲响钟声,钟声悠扬,仿佛在为众生祈福。

我静心聆听,感悟人生,仿佛置身于极乐世界。

【原文】游览大林寺,使我领悟到佛教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此行虽短,却让我受益匪浅。

今后,我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追求人生的真谛。

游览大林寺,使我领悟到佛教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此次旅行虽然短暂,却让我受益匪浅。

今后,我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追求人生的真谛。

最新游大林寺翻译及赏析

最新游大林寺翻译及赏析

游大林寺翻译及赏析[唐]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

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成、憩峰顶。

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

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及其作品选》[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

②历:经过。

③穷远:十分僻远。

④于是:在这里。

⑤华:同“花”,此作动词,开花。

⑥聚落:村落,村庄。

⑦别造:别外来到。

造,到访。

⑧口号:随口吟诗。

⑨芳菲:花草,此处泛指百花。

⑩长恨:常恨。

(11)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分别指唐代比部郎中萧存、户部郎中魏弘简、右补阙李渤三人。

李渤,苏轼《石钟山记》一文中曾提及。

(12)匡庐:庐山。

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隐居庐山,故有此说。

(13)曾:还。

(14)迨:至,到。

(15)垂:将近。

【参考译文】我同河南府元集虚等好友一道,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和西林寺,来到上化城寺,在讲经台峰顶休息后,登上香炉峰,投宿于大林寺。

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迹罕至。

寺的周围溪水清澈,岩石苍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长。

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和器用,寺僧都是海东人。

这里山势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节变换非常缓慢。

在这里,初夏时节却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气。

山中桃树刚刚开花,山涧绿草还很短浅,人事景致,风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点不同。

刚到这里,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

游大林寺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大林寺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大林寺白居易(唐)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②孟—————————————夏,如正、二月天。

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③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

因与集虚辈叹,且日:“此地实匡庐④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

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

嗟呼,名利之————————————。

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及其作品选》【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

②于是:在这里。

③聚落:村落,村庄。

④匡庐:庐山。

⑤迨:至,到。

(1)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B.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C.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D.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华___ ②造___③垂___(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2)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

(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

答案(1)B(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山中桃树刚刚开花.华:开花.②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造:到、旺.(3)(1)句子翻译为: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2)从交通大道走到大林寺,还不到半天路程。

(4)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理解语段意思的能力.文中表明作者游踪的句子为“余与河南元集虚辈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此句的大概意思是: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翻译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翻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⑴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⑵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⑶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⑷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回去了。

觅:寻找。

⑸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诗人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国三大诗人,人们尊杜甫为“诗圣”、“诗史”,尊李白为“诗仙”,对白居易称“诗魔”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而李白的.“诗仙”是清代文人给予的称呼。

因此,学者认为:中国诗坛应该是一圣二仙。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赏析】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

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深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全诗全文、翻译、注释和赏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全诗全文、翻译、注释和赏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全诗全文、翻译、注释和赏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

(6)始:才;刚刚。

(7)长恨:常常惋惜。

(8)春归:春天回去了。

(9)觅:寻找。

(10)不知:岂料、想不到。

(11)转:反。

(12)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古代名句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赏析该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诗句大全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诗歌大全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现代名言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赏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赏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赏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赏析《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

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自己因惜春而怨恨春去无情,原来是对春天的错怪。

春并未归去,不过是转到这山寺里来了。

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富于情趣,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原文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

(6)始:才;刚刚。

(7)长恨:常常惋惜。

(8)春归:春天回去了。

(9)觅:寻找。

(10)不知:岂料、想不到。

(11)转:反。

(12)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赏该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及翻译

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及翻译

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及翻译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及翻译《游大林寺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篇序。

游大林寺的原文及翻译

游大林寺的原文及翻译

游大林寺的原文及翻译游大林寺的原文及翻译大林寺与西林寺,东林寺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

大林寺为四世纪僧昙诜所创建,位于大林峰上,所以叫大林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大林寺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游大林寺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中考原题为“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③,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④孟夏,如正、二月天。

山桃始华⑤,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⑥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⑦一世界者。

因口号⑧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⑨,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⑩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⑾三人姓名诗句。

因与集虚辈叹,且日:“此地实匡庐⑿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⒀无半日程。

自萧、魏、李游,迨⒁今垂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

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与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

②历:经过。

③穷远:十分僻远。

④于是:在这里。

⑤华:同“花”,此作动词,开花。

⑥聚落:村落,村庄。

⑦别造:别外来到。

造,到访。

⑧口号:随口吟诗。

⑨芳菲:花草,此处泛指百花。

⑩长恨:常恨。

11、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分别指唐代比部郎中萧存、户部郎中魏弘简、右补阙李渤三人。

李渤,苏轼《石钟山记》一文中曾提及。

12、匡庐:庐山。

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隐居庐山,故有此说。

13、曾:还。

14、迨:至,到。

15、垂:将近。

【译文】我同河南府元集虚等好友一道,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与西林寺,来到上化城寺,在讲经台峰顶休息后,登上香炉峰,投宿于大林寺。

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迹罕至。

寺的周围溪水清澈,岩石苍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长。

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与器用,寺僧都是海东人。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译文鉴赏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译文鉴赏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译文鉴赏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回去了。

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游大林寺》原文及翻译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

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

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选自《全唐文》,有删减)
[注] 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营建的草堂。

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

后文的“化城”指化城寺。

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

④聚落:村庄。

⑤迨(dài):等到。

译文:
我和河南人元集虚、范阳人张允中……共十七人,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东林寺与西林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休息后,又登上香炉峰,后在大林寺住宿。

大林寺路远又荒凉,(所以)人们很少到这里。

寺院的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寺中仅有木板屋与木器,寺僧都是海东人。

因山高地深,所以节气来得很迟。

当时已是初夏四月,(而这里)还像正月、二月的天气,山上的桃树刚开花,涧中水草还很短小;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村落都不相同。

刚来十
分惊讶,如同到了另一个世界。

因而随口赋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然后遍览寺壁,看到郎中萧存、魏弘简,补阙李渤三人的姓名与文句。

于是对元集虚等感叹道:此地的风景实在是庐山第一境。

由驿路到山门,也不到半天的路程,但是自从萧存、魏弘简、李渤游览后,到今天将近二十年,寂寞得竟无人问津。

唉!可见名利诱惑人到了何等程度啊!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