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高校物理试验论文(5篇)高校物理试验论文范文第1篇物理学是一门试验科学,物理试验是物理学进展的基础。

也可以说是“系统工程”,它集力、热、声、光、电于一体。

高校物理试验作为一门独立设制的课程,是同学动手、观看、制造思维、处理数据、总结写作等综合力量提高的过程,有着其他课程不行替代的作用。

因此不能教条学习,只是简洁地照猫画虎,测几组数据。

应使知其然,还能举一反三,循序渐进。

要在全学年试验中,致使综合力量有全面“质”的飞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熬炼实效,这就要求试验老师在每个试验过程中乐观引导同学的学习欲望。

2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同学的爱好光学是讨论客观世界中有关光现象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的分析讨论,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光学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的重要贡献。

当时物理学领域内成就最大的是墨家,它是由鲁国的墨翟(公元前480~39年)和他的弟子等所创立。

《墨经》是墨家的集体创作成果,它比古希腊欧几里得(公元前330~275年)“光学”还早百余年,不仅是中国光学的先驱,在世界光学史中也占据先的地位。

《墨经》对光的直进律,做出了精辟的记载,认为从物体上发出来的光线,似乎箭矢一样(“光之人,照若射”),通过精细的观看试验发觉,当两个光源同时照一物,产生本影和半影,还给投影下了一个科学定义:光有所遮挡的地方就是影。

墨家依据光的直进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照相机。

在十一、十二世纪间,我国科学家郭守敬依据光学原理制成了各种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取得了丰硕成果[4]。

在教学中我们感到,上试验课缺少足够的时间,应当将试验仪器的一些改进通过演示,使同学明白其有用与便捷。

而我们只能见缝插针,简洁叙述。

例如:在薄透镜测焦距的试验中,以前成像的像屏用的是一个喷漆薄铁片。

共轭法测焦距,要求同学们在观看到大小两个像,我们说这叫“大像追小像”,追的结果是看两像的中心是否重合,这一步是用成像的方法(细调)验证粗调是否调好了,是否“同轴等高”。

物理学论文(5篇)

物理学论文(5篇)

物理学论文(5篇)物理学论文(5篇)物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本文提出的针对于理论物理教学与实践的探究方案,是遵循微观到宏观,理论讨论到详细实践,单体到多体的挨次绽开的,一共包括三个学问单元,它们是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

为了使得同学充分把握理论物理学问,我们需要结合教材中原有的三个单元的学问体系,改善原有体系中学问的规律性,合理支配各个学问的所占比例,以帮助同学循序渐进的把握学问点。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主要是讨论宏观物体。

宏观物体主要是由微观粒子组成,因此,在这个学问单元里面,我们依照宏观到微观的挨次绽开讲解,并遵循统计学和宏观物体的联系。

以一般物理学为背景,循序渐进,引入量子统计理论,渐渐激发同学对量子力学的学习爱好。

由此引出其次个学问单元。

量子力学学问单元。

在其次个学问单元里面,我们首先讲解单原子分子量子理论,渐渐引入到多原子分子量子理论,最终引出第三个学问单元——固体物理。

在第三个学问单元里面,先讲解理论,在注意实践应用,引导同学实现创新。

这样,三个学问单元相互联系,前后连接,最终贯穿成为一个整体,赐予同学整体上对于理论物理学的学问。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物理理论较为抽象,即便是来源于详细的事例,同学学习起来也具有肯定的困难。

因此,在理论物理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同学从感性上熟悉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培育同学的感性熟悉,一方面可以从同学的日常生活中着手,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同学从物理试验中不断培育。

本质与非本质的熟悉影响着同学对物理概念的熟悉,因此同学熟悉物理规律会有肯定的困难。

物理试验能够供应给同学最详细、最直观的感性熟悉,由于这些出来的物理试验,是最通俗易通,简明扼要表达物理理念的感性材料。

与生活中的现实例子有所不同,物理试验也有自己的特点,例如:物理试验比较典型,可以代表肯定的物理现象;物理试验需要有动手操作,有肯定的趣味性;物理试验定性定量的表明白全面性。

同学通过物理试验,可以积累制造意识,同时可以帮助同学科学的讨论理论物理。

大学物理结课小论文

大学物理结课小论文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摘要:介绍爱因斯坦生平及其创立相对论时代背景,阐述相对论对科学界的影响,分析爱因斯坦的成功因素。

关键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创立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德裔瑞士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表彰他光电效应的研究,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但爱因斯坦却未因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只因当时身为诺贝尔奖评审团成员、191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加尔斯特兰德认为,相对论应接受时间的考验,致使爱因斯坦连年落选。

而以“表彰他光电效应的研究颁发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只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年轻的奥森于1921年提出一项折衷方案,才打破爱因斯坦是否能因相对论的提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僵局。

而如今,经受住了实践和历史的考验,是人们普遍承认的真理,无论是在量子力学还是天体结构和演化的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1 爱因斯坦的生平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班霍夫街。

父母都是犹太人。

1900年8月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并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

1901年5-7月完成电势差和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1902年6月,被瑞士伯尔尼专利局雇佣。

1904年9月,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

1905年3月,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

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

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

1906年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

11月完成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固体比热的论文。

1908年10月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1909年10月,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0年10月,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2年提出“光化当量”定律。

大学物理论文3000字(精选5篇)

大学物理论文3000字(精选5篇)

⼤学物理论⽂3000字(精选5篇) ⽆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作中,⼤家都尝试过写论⽂吧,借助论⽂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的。

你知道论⽂怎样写才规范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学物理论⽂3000字(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学物理论⽂篇1 摘要: 电磁运动是物质的⼜⼀种基本运动形式,电磁相互作⽤是⾃然界已知的四种基本相互作⽤之⼀,也是⼈们认识得较深⼊的⼀种相互作⽤。

在⽇常⽣活和⽣产活动中,在对物质结构的深⼊认识过程中,都要涉及电磁运动。

因此,理解和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学。

关键词: 电磁学,电磁运动 1.库伦定律 17xx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伦⽤扭秤实验测定了两个带电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的电⼒。

库伦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的规律,即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静⽌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其⼤⼩和他们电荷的乘积成正⽐,与他们之间距离的⼆次⽅成反⽐;作⽤的⽅向沿着亮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这是电学以数学描述的第⼀步。

此定律⽤到了⽜顿之⼒的观念。

这成为了⽜顿⼒学中⼀种新的⼒。

与驽钝万有引⼒有相同之处。

此定律成了电磁学的基础,如今所有电磁学,第⼀必须学它。

这也是电荷单位的来源。

因此,虽然库伦定律描述电荷静⽌时的状态⼗分精准,单独的库伦定律却不容易,以静电效应为主的复印机,静电除尘、静电喇叭等,发明年代也在1960以后,距库伦定律之发现⼏乎近两百年。

我们现在⽤的电器,绝⼤部份都靠电流,⽽没有电荷(甚⾄接地以免产⽣多余电荷)。

也就是说,正负电仍是抵消,但相互移动。

──河中没⽔,不可能有⽔流;但电线中电荷为零,却仍然可以有电流! 2.安培定律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ndre Marie Ampere, 1775-1836)提出:所有磁性的来源,或许就是电流。

他在18xx年,听到奥斯特实验结果之后,两个星期之内,便开始实验。

计算物理结课论文

计算物理结课论文
3-1.磁场分布
载流线圈磁场的分布由毕奥--萨法尔定理来算的:
B= (公式1)
该公式中的u=4π× N/ ,I是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度,dl是“电流元”,它是导线上很小的有方向的一段直导线,正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ȓ是电流元到场点的单位矢量,r是电流元到场点的距离。
dl=R·{ ,0}
下面利用Mathematica这个软件处理这个公式,具体操作一下:
Mathematica软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在大学物理计算中从分利用其数值计算和绘图功能,可以快速地解决许多原本要用复杂的高等数学知识才能求解的实际问题。
而且解析结果也可以通过Mathematica作图功能得到形象化的图形,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和规律的理解,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磁阱的磁场形成很简单。设两个线圈的半径都是R,两个线圈平
行距离为d,令轴线方向为z,(如图)将前述单个线圈的磁场分布公式沿着z轴分别向上,向下平移d/2,并将上移线圈的电流反向,然后将这样的两个线圈形成的磁场叠加,就形成了磁阱的磁场。
下面就利用MLeabharlann thematica这个软件,来揭示磁阱的特点:
四.结论:
具体输出的图形如下:
小结:利用Mathematica这个软件,将一些积分算不出来的的公式,绘图出来,这样可以直接的观察到整个函数的变化趋势,可以从分了解该函数的性质。便于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增强认识。
3-2.磁阱
若两个线圈所通过的电流方向相反,则两个线圈之间的磁场分布就很有特点,就是形成一个捕获具有磁矩的院子陷阱,简称磁阱。这种磁场在现代低温冷却和捕获院子的实验中有这重要的应用。
从Out[3]可以看出来,叉乘得到的矢量有三个分量,代入公式,能够进行计算得,第一个分量为0,第二和第三个分量不为零。

大学物理实验三级课程结业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三级课程结业论文

物理三级实验课程结束论文物教1401 杨阳140804224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做完了三级实验,由一级实验的普通的力,到二级时间光,热等,最后到本学期有关于量子的,内容在一步步丰富,难度在一步步上升,实验也不再是邯郸学步,老师也不再会给予全方位的指导,更多需要的是我们自己动脑筋思考,解决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三个学期的物理实验,我体会颇深。

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得出物理规律的第一手资料的来源。

很多物理实验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复现课堂上所学的原理和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做实验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也有了很多直接的认识,示波器,牛顿环等等。

这也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发现很多原来学的理论当中觉得很复杂的实验,只要运用了适当的一起组合,原来也可以很简单而且正确,比如可以把很对其他不易观测的物理信号转化成可以直接观测的电信号,或者说通过示波器把它转化成波形图像,这样就可以准确而迅速的观察到试验中的变化等等。

当然在这其中最最重要也是我收获最多的是培养了我对物于理实验需要的最基本的素养。

比如说实验设计,基本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数据的处理。

比如说数据处理时需要计算不确定度,得出数据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作图法,平均值法等等。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让我认识到了物理实验的魅力所在,就像所谓的“蝴蝶效应”,初始条件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结果的巨变,所以这更需要我们以更加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实验,留心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过程,不放过一丝细微的变化,没准这一丝细微就代表了一枚诺贝尔奖呢!我觉得如果想要高效准确的完成一项物理实验需要以下几点素养。

第一丶实验前的实验设计以及对于某些突发情况的考虑及解决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所需用到的实验器材及其操作方法,和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务必保重对于实验原理的融会贯通。

第二丶课堂操作是要仔细阅读每个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安全威胁。

大学物理论文

大学物理论文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论文2000字(通用12篇)大学物理论文篇1摘要:就近年来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的体会,探讨大学物理教学中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期望对改进大学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论文一、前言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也是作为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它能够培养出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活跃、也能够使他们在适应科学发展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是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学好大学物理是非常的重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应用,也意识到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中巨大作用,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物理教学的探讨。

二、大学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若干问题1、理论课授课方法单一在现在,最常见的授课方法有两种: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

已经有很多教师意识到将两者进行结合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无论何种方式被采取,很多教师都早已习惯了针对大纲的知识点进行逐一地讲解,甚至还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讲解习题上。

课堂枯燥无味却没有探索其它的方式来进行授课。

2、学生没有端正学习的观念尽管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是普通高校理工科各专业都要开设的,然而除了那些与物理学专业相接近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会下功夫之外,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则是为了来完成任务、应付考试而来学习大学物理,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自己的大学物理考试。

他们由于没有学习大学物理的动力及兴趣,使得有一定难度的大学物理在他们的心里变得更加是难学,对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所以很多学生是抱着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大学物理的学习。

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不愿意将上课讲过的课程内容进行复习,更不愿意继续探讨上课时没有弄懂的问题,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抄袭,也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在考试前也不愿意进行认真的复习备考,也没有把大学物理的学习当作自己的学习任务,甚至还有些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对待大学物理考试。

2024年物理论文与小结范文(三篇)

2024年物理论文与小结范文(三篇)

2024年物理论文与小结范文引言物理学一直是理解自然界与宇宙奥秘的重要学科。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理学领域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突破。

本文将就2024年物理学领域的重要论文和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对物理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量子计算与信息学研究量子计算与信息学一直是物理学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2024年,关于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一项名为“量子比特的高可靠性量子门”的论文指出了一种新的量子计算架构,用于提高量子比特的可靠性和保真度。

这项研究的结果将为未来的量子计算机设计和实现提供重要的指导。

另一篇名为“量子纠缠与量子通信”的论文通过实验结果展示了一种新型的量子通信协议。

该协议在传输过程中利用了量子纠缠的特性,实现了信息的安全传输和远程量子态的分发。

这项研究对未来量子通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能物理与粒子物理学研究高能物理与粒子物理学一直是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2024年,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发现。

其中一项名为“强子对撞机的发现”的论文阐述了在强子对撞机实验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粒子。

这个新粒子具有重要的质量和自旋特征,对于理解宇宙的起源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篇论文名为“超对称理论与暗物质”的研究指出了一种新颖的超对称理论对解决暗物质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研究通过分析粒子的对称性和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型超对称理论,并对暗物质的特性和存在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凝聚态物理与新材料研究凝聚态物理与新材料的研究对于应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024年,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一篇名为“新型二维材料的研究”论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二维材料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这种材料具有特殊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对于新型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篇论文名为“拓扑绝缘体的发现与性质研究”。

该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种新型拓扑绝缘体的存在,并揭示了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导电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物结课论文
光现象————地磁场对生命的保护
摘要:我们知道, 空气、阳光和水是生命的三大要素. 但是, 除了这些基本的要素之外, 对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还有一个几乎与此同样重要,对我们经常起作用, 然而我们又无法直接感到的重要因素, 这就是围绕着我们的地磁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有幸成为生命的摇篮,依仗于地球生成后的宙境和地理环境,众多的物理因素构建了生命物质的存在条件,也为地球生命提供了保护伞,它有效地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功不可没。

关键字:保护作用、地球磁场、生命、健康
极光是出现于星球的高磁纬地区上空,是一种绚里多彩的发光现象。

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

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

无处不在的地磁场影响着我们生活,地球是个富有生命力的星球,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释放着
内部的活力。

地磁场是地球最基本的物理场,地磁场似乎很深奥,感觉不到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的确,它不像空气和水对于人是那么习以为常。

没有空气、水,或者空气、水被污染了,人们马上就有感觉。

实际上,地磁场也像空气一样,人人都生活在其中。

地磁场与空气的差别,最显著之处是它不仅存在于地球表面及其周围,而且存在于地球内部和遥远的太空。

如同空气一样,地磁场也随时问和空问的变化而变化,只不过它的变化极其缓慢,往往被人类忽视。

古代中国人和希腊人最早知道天然磁石具有吸引力的性质。

研究了磁石对生命健康的作用,古代枕磁枕百年耳不聋。

地磁场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磁层,除了能保护地球的大气层不被太阳风吹走, 从而挡住大部分宇宙射线和电磁辐射,造成地球上生命发生和发展的特定生态环境外, 地磁场还直接作用于生物机体的内代谢过程。

在地质历史上地磁场层多次发生倒转(即南北极翻转) 。

在极性转向时期,地磁场强度随之减弱, 失去对大气层的保护作用。

这时不仅大气质量大量丧失, 臭氧层也遭到更大的破坏,难以屏蔽大量有害宇宙射线的辐射。

这就是地质历史上多
次生物群体大规模灭绝都发生在地磁场倒转时期的重要原因。

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近百年来地磁偶极矩减少5 % ,如果保持这个下降势头, 再过2 0 0 0 年地磁场将完全消失。

近期的究结果证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扩大和臭氧量的减少, 可能是地磁俩极矩长期减少的一个直接结果,应该引起世人的注意。

我们知道呼吸作用是由于红细胞在血浓循环过程中,将氧气送到组织,把二氧化碳带到肺部排出而实现的. 但是,组织中毛细血管的直径大约为2 .8 x10 米,而红细胞象一个两面凹陷的透镜,其直径要比毛细血管大两倍, 那么红细胞是怎样通过毛细血管的呢? 原来,这一工作也是在地磁场的参与下实现的。

由此可见,地球的磁场是真正赋与生命的重要因素巧妙的利用人工磁场对于维持和刺激某些生命过程也是完全可行的.现在, 人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磁场对于生命的作用机制,磁疗在国外也被广泛地应用.磁场无论作为单独治疗,还是作为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治疗手段,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成功地应用磁疗,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以彻底了解磁场对于生物分子的作用性作用程度和功用.
人们利用地磁场导航已经400年的历史了,现在发现鸽子、海鸥、蝙蝠和乌龟等大量动物都用地球磁场来导航。

地球表面以及近地空间的地磁场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性构成了不同地区的一种典型特征。

利用这种特征来确定载体所在的地理位置。

就是地磁导航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地磁导航具有无源性,与其他有源制导和导航方式相比,地磁制导与导航在军事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使用地磁制导的导弹抗干扰性能强,突防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地磁场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孜孜不倦的研究着,期待能用地磁场发电:研究地磁场和人的生理磁场的关系,通过心磁图和脑磁图观测,希望能用来改进人的大脑,为人类服务。

然而人类才建立了4 00年的地磁场数据,还有更多的规律期待人们去研究,为什么今天的地磁场在慢慢消失?为什么地磁的南北极每过一段时间要翻转?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磁场消失了,人类又何去何从?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就会掀开,事实全部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孟昭渊,李金刚.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可行性分
析与实践[J].太阳能,2007,(7).
[2]范小春.电动轮椅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3]李国栋,一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2 ( 1980 )16
[4]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 上海19 8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