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详解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2020/10/9
19
该标准中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程度划分 为4等(D,C,B,A)和8级(D1,C1,C2,B1,B2,
B3,A1,A2),从最低级(D1)开始,随着级 别的提高,系统的可信度也随之增加,风险 也逐渐减少。在橙皮书中,对每个评价级别 的资源访问控制功能和访问的不可抵赖性、 信任度及产品制造商应提供的文档,作了一 系列的规定。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目录
•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 系统安全性的三个要求 • 系统安全性的主要威胁 • 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 • 用户身份认证 • 操作系统的面临的攻击 •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 安全操作系统的设计原则 • Windows 2000/XP系统的安全机制
2020/10/9
2
一、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2020/10/9
4
操作系统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它 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软、硬件资源,并 有效的协调、控制这些资源高效的运转,同 时,它又是用户和计算机的直接接口。无论 是数据库系统还是各种应用软件系统,它们 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都要通过操作 系统来完成对系统中信息的存取和处理。
2020/10/9
2020/10/9
15
②软硬件错误
CPU故障、磁盘或磁带不可读、通信线 路故障或程序里的错误。
③人为过失
不正确的数据登录、错误的磁带或磁盘 安装、运行了错误的程序、磁带或磁盘的遗 失以及其它过失等。
2020/10/9
16
上述大多数情况可以通过适当的备份,尤 其是对原始数据的远地备份来避免。在防范 数据不被狡猾的入侵者获取的同时,防止数 据意外遗失应得到更广泛的重视。事实上, 数据意外遗失带来的损失比入侵者带来的损 失可能更大。
29.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xxxx网络与信息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规范保密申明本文档版权由中国人民大学所有。
未经中国人民大学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抄、复制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目录1目的 (3)2范围 (3)3原则 (3)4主要内容 (4)5参考文档........................................ 错误!未定义书签。
6UNIX系统安全规范 (4)6.1用户账号控制 (5)6.2特殊用户 (5)6.2.1root账户 (5)6.2.2系统账户 (6)6.3资源控制 (7)6.3.1基线控制 (7)6.3.2补丁管理 (7)6.3.3文件/目录控制 (7)6.4系统记账和日志 (8)6.5网络服务 (8)6.5.1inetd启动的服务 (8)6.5.2网络服务的访问控制 (9)6.5.3其它服务 (9)6.5.4替代不安全的服务 (9)6.6A T/CRON的安全 (9)7WINDOWS系统安全规范 (10)7.1W INDOWS系统安全基本原则 (10)7.2W INDOWS安全流程 (10)7.3系统修补 (12)7.3.1Windows系统修补流程 (12)7.4基于的角色保护 (13)7.4.1密码规范 (13)7.4.2密码复杂性要求 (13)7.5服务器基准规范 (14)7.5.1审计规范 (14)7.5.2账户锁定规范 (14)7.5.3安全选项规范 (14)7.6针对网络攻击的安全事项 (15)8附则 (16)8.1文档信息 (16)8.2版本控制 (16)8.3其他信息 (16)1目的各类主机操作系统由于设计缺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安全漏洞,给移动各系统带来安全隐患。
如果没有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远远不能达到它的安全设计级别。
绝大部分的入侵事件都是利用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和不安全配置的隐患得手的。
为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必须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为保护操作系统安全,确保信息安全,以下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的要求:
1. 安装系统前,应仔细查看操作系统的配置和安装要求,例如磁盘分区、安装位置和文件系统类型等,确保系统安装正确。
2. 在安装时应考虑到潜在的安全漏洞,例如关闭默认服务、安装和配置安全软件和工具等。
3. 在系统运行期间,应定期检查系统漏洞和补丁,并及时更新。
4. 应对系统进行监控和审计,以便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5. 应实施信任级别管理,确保系统访问只限于授权用户。
6. 应限制超级用户的权限,以便防止意外或恶意行为。
7. 应限制外部设备(如USB驱动器、光盘等)的访问权限,以防止病毒或恶意软件的传播。
8. 应实现可信启动,以防止系统启动时被篡改。
9. 应确保系统日志完整且可靠,以便追踪系统行为和审计证据。
10. 应实施网络安全策略,包括网络隔离、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流量监测等,以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以上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的要求,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具体情况和安全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系统安全。
简述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
简述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1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是针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保护的一系列技术,用于防止和抵御外部的攻击,以及内部的安全漏洞。
安全技术是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础。
正确使用安全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个人及其他组织的未经授权的访问,让机构的计算机系统保持安全和可用,防范病毒、木马和拒绝服务攻击,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安全,保护机构安全所需的资产和信息安全,避免计算机及其上的信息被利用来进行危害活动,提高机构数据安全可靠性,并减少机构受到网络安全威胁的可能性和影响。
2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概述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主要由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技术5个部分组成。
(1)访问控制:通过必要的访问控制技术,将系统资源保护起来,避免或限制访问者对系统资源的访问,以及其他任何未经授权的攻击行为。
(2)安全审计:通过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将其纳入到可用于预防和恢复的策略中,以防止和纠正可能发生的安全威胁。
(3)数据加密:对数据进行加密,以保护其不被非应用方和未经授权的使用方获取。
(4)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所使用的哪些信息,以便在发生灾难性故障时可以快速恢复服务和数据。
(5)其他技术:防火墙、反病毒、网络监控、防欺骗、电子邮件安全、自动化安全测试和安全操作系统等技术也被认为是计算机安全技术的一部分。
3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的重要性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黑客攻击可能对网络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可以帮助机构防止和抵御攻击,确保网络安全。
机构应重视安全技术,及时审查技术,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体系,做到安全防范和意外处理能力,以确保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为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和管理。
以下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
1. 严格控制用户权限。
根据用户的身份和需要,分配相应的权限,确保用户无法越权操作系统。
2. 启用安全认证机制。
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系统。
3. 加强系统日志管理。
对系统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及时发现系统异常行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4. 实施安全审计。
对系统的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安全隐患和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
5. 安装和更新安全防护软件。
安装防病毒、防火墙等安全软件,并及时更新软件版本和病毒库,保证系统免受病毒和攻击的侵害。
6. 加强物理安全管理。
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加锁、封存等物理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计算机设备。
7. 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
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改进计划。
8. 加强应急响应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系统安全事件和故障,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安全技术要求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 1 -。
操作系统的安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操作系统已成为各种应用的基础,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一旦操作系统被攻破,攻击者可能获得对系统的完全控制权,造成严重的损失和风险。
重要性
定义与重要性
早期安全问题
早期的操作系统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文件保护、访问控制和资源分配等方面。
现代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和互联网的普及,操作系统安全问题已经扩大到网络安全、身份认证、远程访问和数据保护等方面,同时攻击手段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
xx年xx月xx日
操作系统的安全
contents
目录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操作系统安全机制主流操作系统的安全特性操作系统安全配置与防护应对新兴威胁的措施结论与展望
01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操作系统安全是指采取措施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篡改或盗窃数据,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自由裁量权
根据用户所属的角色,确定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
数据加密
将明文数据转换为不可读的密文数据,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泄露。
数据解密
将密文数据还原为明文数据,以便用户读取和使用。
加密与解密
安全审计策略
制定安全审计策略,监控和记录系统中的安全事件,以便发现安全漏洞并及时应对。
Android是谷歌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机和平板电脑。它的安全特性包括生物识别技术、安全沙箱机制、Play Store的安全审核机制等。
Chrome OS
iOS
Android
04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与防护
网络安全配置
配置防火墙,过滤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禁止外部访问不必要的网络端口和服务,限制网络流量。
第6章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传递性: 传递性: 若a≤b且b≤c,则a≤c 且 , 非对称性: 非对称性 若a≤b且b≤a,则a=b 且 , 代表实体, 代表主体, 代表敏 若引入符号 O 代表实体,S 代表主体,≤代表敏 感实体与主体的关系,我们有: 感实体与主体的关系,我们有 O≤S 当且仅当 密级 密级 并且 隔离组 隔 密级O≤密级 密级S 隔离组O≤隔 离组S 离组 关系≤限制了敏感性及主体能够存取的信息内容 限制了敏感性及主体能够存取的信息内容, 关系 限制了敏感性及主体能够存取的信息内容, 只有当主体的许可证级别至少与该信息的级别一样 高,且主体必须知道信息分类的所有隔离组时才能 够存取. 够存取.
单层模型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 单层模型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 , 在现代操作系统 的设计中,使用了多级安全模型, 的设计中 , 使用了多级安全模型 , 信息流模型在其 中得到了深入的应用.如著名的Bell-LaPadula模型 中得到了深入的应用 . 如著名的 模型 模型. 和Biba模型. 模型
2. 多层网格模型
6.2 操作系统的 安全设计
开发一个安全的操作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开发一个安全的操作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建立安 全模型,进行系统设计,可信度检查和系统实现. 全模型,进行系统设计,可信度检查和系统实现. 实现安全操作系统设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专门 实现安全操作系统设计的方法有两种: 针对安全性面设计的操作系统; 针对安全性面设计的操作系统 ;另一种是将安全特性 加入到期目前的操作系统中. 加入到期目前的操作系统中.
(3)加拿大的评价标准(CTCPEC) )加拿大的评价标准( ) 加拿大的评价标准(CTCPEC)的适用范围:政府部 门.该标准与ITSCE相似,将安全分为两个部分:功能 性需求和保证性需求 (4)美国联邦准则(FC) )美国联邦准则( ) 美国联邦准则(FC)是对TCSEC的升级,在该标准中引 入了"保护轮廓"(PP)的概念,其每个保护轮廓包括: 功能,开发保证和评价. (5)国际通用准则(CC) )国际通用准则( ) 国际通用准则(CC)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现行多种安全 标准统一的结果,是目前最全面的安全主价标准.CC的 第一版是在1966年6月发布的,第二版是在1999年6月发 布的,1999年10月发布了CC V2.1版,并成为ISO标准. 该标准的主要思想和框架结构取自ITSEC和FC,并允分 突出"保护轮廓"的相思.CC将评估过程分为:功能和 保证;评估等级分为:EAL1~EAL7
操作系统的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
操作系统的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的核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同时也是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和严峻。
本文将介绍操作系统在网络安全和防护技术方面的作用和应用。
一、操作系统的网络安全功能操作系统在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提供一系列网络安全功能,以确保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1. 访问控制操作系统可以通过用户账户和权限管理来实现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
管理员可以设置用户账户的权限级别和访问权限,限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操作和访问。
这样可以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和篡改系统数据。
2. 密码保护操作系统提供了对用户密码的安全保护机制。
用户在登录系统时需要输入密码,而密码是经过加密和存储的,防止被黑客获取或破解。
同时,操作系统还支持对密码的有效期限和复杂度要求的设置,提高了密码的安全性。
3. 数据加密操作系统可以对存储在计算机或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黑客通过网络攻击手段获取敏感数据。
加密算法可以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即使数据被偷窃也难以解密。
4. 防火墙防火墙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网络安全功能之一,能够监控和控制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
通过设置防火墙规则,可以过滤和屏蔽非法访问和攻击,保护系统免受网络威胁和恶意行为。
二、操作系统的网络防护技术除了上述的网络安全功能,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一些专门的网络防护技术,以抵御各种网络攻击和威胁。
1. 权限管理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权限管理来限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操作和访问。
管理员可以为每个用户或用户组分配特定的权限,防止未授权的用户修改系统配置或访问敏感数据。
2. 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可以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和行为模式来检测和报告潜在的入侵活动。
操作系统可以集成IDS功能,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网络数据,及时发现并阻止入侵行为。
3. 更新和补丁管理操作系统厂商会不定期地发布安全更新和补丁,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弱点。
操作系统安全与防护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与防护技术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为软硬件提供了接口和管理资源的功能。
然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操作系统的安全与防护技术成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就操作系统安全与防护技术进行探讨。
一、操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性操作系统安全是指保护操作系统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的能力。
操作系统安全性具有以下重要性。
1.1 数据保护:操作系统承载着大量重要的数据,保护操作系统安全意味着保护用户的数据不被泄露、丢失或毁坏。
1.2 系统稳定性: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崩溃和故障的风险。
1.3 用户隐私保护:操作系统安全防护还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防止用户的个人信息被第三方获取和滥用。
二、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威胁在开展操作系统安全防护工作之前,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威胁是非常重要的。
2.1 病毒与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是最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威胁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操纵操作系统,窃取用户数据、破坏系统文件等。
2.2 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是指攻击者向目标操作系统发送大量请求,造成系统资源耗尽,导致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运行。
2.3 网络攻击:操作系统与网络是紧密相关的,网络攻击也是威胁操作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黑客可以通过网络渗透操作系统,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篡改系统文件。
三、随着技术的进步,操作系统安全与防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列举了一些操作系统安全与防护技术。
3.1 访问控制:通过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对用户的访问进行限制和控制。
访问控制可以分为物理访问控制和逻辑访问控制两种,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权限等进行安全认证和授权。
3.2 系统强化:系统强化是指通过配置和修改操作系统的设置,减少系统的攻击面,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例如,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加固系统访问权限等。
3.3 安全更新与补丁管理:随着威胁的不断演变,操作系统供应商会不断推出安全更新和补丁,以修复系统的漏洞和弱点。
第4章 操作系统安全
2020/1/31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15
存储器保护
• 对于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存储保护是 最基本的要求,包括
内存保护 运行保护 I/O保护等。
2020/1/31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16
存储器保护-内存保护
内存储器是操作系统中的共享资源,内存被用户程序 与系统程序所共享。在多道环境下更是被多个进程所 共享。
2020/1/31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23
• 分段与分页技术
–分段技术有许多优点:
• 任何段可以放在任何内存空间——假设地址空间 大小足够容纳任何一个段。
• 不同的访问控制可以实施在不同的段中。 • 在分段这种方式下,任何地址的引用必须通过操
作系统,这样操作系统可以进行完全的调度。
2020/1/31
• 因为段大小可变,内存“碎片”成为一个潜在的问题,使 得内存中虽然剩余碎片的总和大于某个段的长度,但仍无 法为该段分配内存的现象发生。
• 如果压缩内存以便于更加有效地利用已有空间,分段表则 会发生改变。
• 总之,分段本身比较复杂,并且它给操作系统带来了明显 的负担。
2020/1/31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24
• 分段与分页技术
–段的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主要是:
• 当操作系统使用<段址,偏移地址>的方式来进行寻址时, 必须知道段的大小以确保访问的地址在该段之内。但是很 多段(比如那些可以进行动态内存分配的段)的内存是可以 在执行的过程中动态增长的。所以,操作系统中必须保存 可变化段的大小。为了保证安全,要求系统检查所产生的 地址,验证其是否超出所访问段的末端。
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控制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分,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愈发严重,而且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安全漏洞。
所以,加强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操作系统从技术上是一个软件程序,也就是说,它可能存在相应的漏洞和安全隐患。
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也就是在软件工程的基础上,集成安全防护机制和技术手段,保障操作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当前日益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只有科学合理地采用各种安全策略,才能有效地保护操作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安全。
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是多方面的,它们包括:一、安全加固操作系统的安全加固是指操作系统安装后的第一步应该是对系统进行加固,保证其安全漏洞少,从而减少操作系统被攻击者利用的风险。
操作系统加固主要是对操作系统的文件和目录进行保护和监控,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1、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提供的服务越多,攻击的面也就越广。
2、修改默认系统密码 -- 修改系统密码可以防止初次登录时的攻击。
3、启用防病毒软件 -- 防病毒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在操作系统中监控潜在的恶意软件。
二、权限控制操作系统的权限控制是指管理用户和程序可操作资源的访问权限。
通过权限控制可以确保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目录和其他用户资源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权限控制方法包括:1、用户和密码 -- 能够对操作系统进行访问的用户必须拥有操作系统授权的账户和密码。
并采用严格的密码策略。
2、用户群组和权限 -- 操作系统的许多安全机制,如文件访问控制列表、目录权限等都是基于Linux用户群组概念实现的。
这些用户群组和文件权限的分配可以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3、系统配置文件 -- 操作系统的系统配置文件存储着所有管理和监控操作系统行为的信息。
当对系统的系统配置文件进行访问时,操作系统将会询问用户,以获取相应的系统文件权限。
安全操作系统原理与技术
安全操作系统原理与技术
安全操作系统原理与技术是指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些特定的安全机制和策略,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免受各种安全攻击和威胁的理论和技术。
安全操作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设计原则:对安全系统进行安全性设计,应该遵循最小特权原则、分层原则、完整性保护和可审计性等原则。
2. 安全机制:主要包括访问控制、身份鉴别、加密、安全审计等机制,它们被用于保护系统和网络资源的安全。
3. 安全策略:指导安全机制的使用和实施,可以在保证最小特权原则的基础上灵活配置,以满足不同的安全需求。
安全操作系统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加固:通过删除不必要的服务和软件、更新补丁、关闭不必要的端口、防火墙等手段来加固系统的安全。
2. 安全审计:通过审计记录、日志、报告等手段,对系统的安全事件进行监控、分析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3. 加密技术:主要包括对数据、文件和通信的加密,以保证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得到保护。
4. 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来隔离不同的应用和资源,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同时还可以解决系统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总之,安全操作系统的原理和技术是保障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系统环境进行合理选择和配置。
操作系统的可信计算与安全验证技术
操作系统的可信计算与安全验证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交互的关键部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安全挑战。
为确保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可信计算与安全验证技术。
本文将介绍可信计算的概念和目标,以及常见的安全验证技术。
一、可信计算的概念和目标可信计算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进行验证和保障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目标是建立起一个可信赖的计算环境,确保计算系统在面临各种攻击和恶意软件时能够保持稳定、安全运行。
可信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相互协作,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全方位保护。
具体来说,可信计算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身份认证:确保用户和系统之间的身份识别和验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2. 数据保密性:加密算法和访问控制机制可以有效保护数据的机密性,防止数据泄露。
3. 防篡改与完整性验证:采用数字签名、哈希校验等技术保证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性,防止被篡改或者插入恶意代码。
4. 安全启动过程:验证系统引导过程的完整性和信任性,保证系统启动时不受恶意软件的影响。
二、安全验证技术为了实现可信计算的目标,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安全验证技术。
下面将介绍其中较为常见的几种技术。
1. 可信平台模块(TPM)可信平台模块是一种硬件组件,它集成了加密、身份认证、密钥管理等功能,用于保护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TPM可以生成和存储密钥,验证系统启动过程的完整性,并为认证和访问控制提供支持。
2. 安全启动技术安全启动技术确保系统在启动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其中,UEFI(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替代了传统的BIOS,提供了更安全的启动环境。
Secure Boot技术则确保固件和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的可信性,防止恶意软件的注入。
3. 虚拟化安全虚拟化技术在云计算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面临着安全性挑战。
为了保障虚拟机(VM)的安全,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技术,如虚拟化安全监控器、虚拟机隔离、虚拟机快照等。
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第一章安全法那么概述:差不多概念NT的安全性UNIX的安全性一、差不多概念:1、安全级别:低安全性:在一个安全的位置,没有储存扫描病毒敏锐信息中等安全性:储存公众数据,需要被多人使设置权限,激活审核,实现账号策略用高安全性:位于高风险的位置,储存有敏锐最小化操作系统的功能,最大化安全机制信息2、安全机制:具体的安全机制:围绕机制:在进程或系统之间加密数据签名机制:抗抵赖性和抗修改性填充机制:增加数据捕捉的难度访问操纵机制:确保授权的合法性数据统一性机制:确保数据的顺序发送广泛的安全性机制:安全标记:通过指出数据的安全性级别来限制对数据的访问信任机制:提供了敏锐信息的传输途径提供了监控措施安全复原:当显现安全性事件的时候采取的一组规那么3、安全治理:系统安全治理:治理运算机环境的安全性,包括定义策略,选择安全性机制,负责审核和复原进程安全服务治理:安全机制治理:实现具体的安全技术二、NT的安全性:当一个系统刚安装好的时候,处于一个最不安全的环境1、NT的安全性组件:随机访问操纵:承诺对象的所有人制定别人的访问权限对象的重复使用:强制登陆:通过对象来操纵对资源的访问对象:将资源和相应的访问操纵机制封装在一起,称之为对象,系统通过调用对象来提供应用对资源的访问,禁止对资源进行直截了当读取包括:文件〔夹〕,打印机,I/O 设备,视窗,线程,进程,内存安全组件:安全标识符:SID ,可变长度的号码,用于在系统中唯独标示对象,在对象创建时由系统分配,包括域的SID 和RID 。
创建时依照运算机明、系统时刻、进程所消耗CPU 的时刻进行创建。
S-1-5-<domain >-500 Administrator A user account for the systemadministrator. This account is thefirst account created during operatingsystem installation. The accountcannot be deleted or locked out. It isa member of the Administrators groupand cannot be removed from that group.S-1-5-<domain >-501 GuestA user account for people who do nothave individual accounts. This useraccount does not require a password. Bydefault, the Guest account isdisabled. S-1-5-32-544 Administrators A built-in group . After the initial installation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the only member of the group is the Administrator account. When a computer joins a domain, the Domain Admins group is added to the Administrators group. When a server becomes a domain controller, the Enterprise Adminsgroup also is added to theAdministrators group.The Administrators group has built-incapabilties that give its members fullcontrol over the system. The group isthe default owner of any object that iscreated by a member of the group.S-1-5-32-545Users A built-in group. After the initial installation of the operating system,the only member is the AuthenticatedUsers group. When a computer joins adomain, the Domain Users group is addedto the Users group on the computer.Users can perform tasks such as runningapplications, using local and networkprinters, shutting down the computer,and locking the computer. Users caninstall applications that only theyare allowed to use if the installationprogram of the application supportsper-user installation.实验:观看用户的SID访问操纵令牌:包含创建:仅在用户登录的时候,刷新作用:访问资源的凭证安全描述符:每一个对象都具有,包括对象的SID,组的SID,随机访问操纵列表和系统访问操纵列表访问操纵列表:进行访问操纵和审核的方式,由一系列ACE构成DACL:操纵资源的访问类型和深度SACL:操纵对资源的审核ACLACE:表示一个用户对此资源的访问权限,拒绝优先于承诺访问过程:安全子系统:Figure 6.1 Windows NT Security Components 重要组件:LSASAM:储备用户密码Netlogon:在验证的双方之间建立安全通道三、UNIX安全性:1、病毒攻击:2、缓存区溢出:crond, wu-ftp, sendmail3、/etc/passwd和/etc/shadow文件的安全4、non-root user access to sensitive commands: poweroff, reboot, halt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 PAMs, create additional authentication parameters without affecting existing authentication systemsPAM directory: /etc/pam.d/ determine what must occur before a user can logged in/etc/security/ set limits concerning users and daemons once theyhave logged onto the system/lib/security/ the actual location of the PAM modules PAM entry format:Module type flags path argsModule type: determine authentication typeFlags: determine module type priorityPath: determine module location in the systemArgs: optional, customize PAM behavior/etc/security directory:access.conf: determines who can access the machine and from wheregroup.conf: determines which group can logintime.conf: set logon time limitslimits.conf: set limits based upon percentage of processor usage or number of processes a user can run simultaneously第二章账号安全性概述:账号安全性概述NT账号的安全性UNIX账号的安全性一、账号安全性:归根结底是爱护密码的安全性1、强力密码:包含大小写,数字和专门字符,不包含用户名和个人信息2、给予最低的权限和及时清理无用的账号二、NT账号的安全性1、定期检查账号数据库,把握账号的变化;同时定期观看系统的的调度任务2、使用账号策略来强化密码的安全性:在2000中账号策略必须在域的级别来进行设置密码策略账号锁定策略Kerberos策略区别:2000最多支持127位密码,NT最多14位,在储备密码时以7位为单位,因此选择密码时应为7的整数倍NT缺省不禁用治理员账户,2000能够远程禁用在设置账号锁定时,要考虑会产生拒绝服务的攻击3、激活密码复杂性需要4、重命名治理员账户5、限制治理员登录的工作站6、限制账户的登录时刻7、使用SYSKEY加强对SAM的安全防护三、UNIX账号的安全性1、密码文件:/etc/passwd:everyone can read, but only root can own it and change it/etc/shadow:only root can read and write it2、账号策略:3、限制登录:Solaris: /etc/default/login console = /dev/consoleLinux: /etc/security list the device name where root can loginLog: /etc/default/su can include sulog = /var/adm/sulog4、限制shell:使用rksh来限制用户所能够完成的工作限制输入输出的重定向检查路径限制更换路径限制更换环境变量5、监视账户:wtmp6、检查路径参数:Windows 2000: looks in current directory for applicationlooks at path statementUnix: only looks at path statementDo not set the current directory in the first place of the PATHDo not allow write permission for normal users about directory inPATH of root7、使用系统级别的日志syslogd: 使用/etc/syslog.conf进行配置inetd: 使用-t选项激活日志功能,能够记录相应服务的运行情形第三章文件系统安全性概述:windows文件安全性Linux文件安全性一、windows 文件系统安全:1、所支持的文件系统:FAT16, FAT32, NTFS4.0, NTFS5.0, CDFS2、NTFS权限:标准的权限权限单元权限的继承:ACL列表的拷贝权限的迁移:移动和拷贝磁盘的分区:系统,程序和数据注意:erveryone和authenticated users的区别缺省,新建的文件权限为everyone full control新添加用户的权限位read only3、EFS:作用:利用公钥技术,对磁盘上储备的静态数据进行加密爱护的措施。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2)文件系统安全
• 设置内核文件的所有者为root • 禁止普通用户运行crontab • .netrc文件中不能包含密码信息。 • 对一些开机启动的文件设置正确的权限 • 文件/etc/inetd.conf和/var/adm/inetd.sec的访问权限设置为0600 • 文件/etc/services被设置成组和其他用户不可读 • 把所有人可以写和执行的文件重新设置权限
2. Linux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 (1)保护口令文件 • (2)删除系统特殊的用户账号和组账号 • (3)账号的密码设置 • (4)自动注销root账号 • (5)设置系统文件和普通文件权限 • (6)关闭系统不使用的服务 • (7)充分利用系统的审计功能 • (8)及时下载安装补丁 • (9)利用系统安全• 禁止root远程Telnet登录FTP。 • 禁止匿名FTP。 • 在非邮件服务器上禁止运行Sendmail。 • snmp密码不要设置为默认的public和private。 • 没必要时不运行NFS Server。 • 关闭潜在的危险服务。 • 禁止非路由器设备转发数据包。 • 为系统打最新补丁。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 1.1 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 如何提高Windows XP操作系统安全的措施。 • (1)及时备份系统 • (2)设置系统格式为NTFS • (3)加密文件或文件夹 • (4)取消共享目录的Everyone组
• (5)创建紧急修复盘 • (6)改进登录服务器 • (7)使用好安全机制 • (8)对系统进行跟踪记录 • (9)使用好登录脚本
• (10)经常检查系统信息 • (11)对病毒的袭击要警惕 • (12)设置好系统的安全参数 • (13)取消简单文件共享 • (14)停止多余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AM(安全帐号管理器)
18
身份验证
Windows用户访问控制机制
❖用户帐户控制(User Account Control,UAC)
▪ 完全访问令牌 ▪ 标准受限访问令牌
20
Windows文件系统安全
❖Windows文件系统安全机制
▪ ACL(存取控制列表) ▪ WFP(Windows文件保护) ▪ EFS(加密文件系统)
❖ 设备管理
▪ 管理不同的外设,保证设备的合理使用和分配
6
操作系统的功能
❖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虚拟计算机,把硬件的复 杂性与用户隔离
❖ 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 CPU管理
▪ 存储管理
用户进程
▪ 设备管理 ▪ 文件管理 ▪ 网络与通信管理 ▪ 用户接口
系统调用接口 内核
21
Windows文件系统安全
❖ACL
▪ 限定于NTFS文件系统 ▪ 权限存储与流文件系统中 ▪ 默认ACL的安全问题
帐号
22
窗口 内存 文件夹 文件 打印机
对象
Windows文件系统安全
❖WFP(Windows File Protection)
▪ 浏览保护 ▪ 备份 ▪ 完整校验及恢复
23
Windows文件系统安全
❖EFS(Encrypting File System )
▪ Windows内置文件加密系统,与文件系统高度集 成
▪ 对windows用户透明 ▪ 对windows其他主体操作透明(例如备份服务) ▪ 结合了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优点(使用
非对称加密算法仅加密文件加密密钥) ▪ 允许用户将私钥存储在智能卡或其他位置,也可存
▪ 注册表体现 ▪ 访问机制:SAM(安全帐号管理器)
用户一 用户二
Security Accounts Manager SAM
16
SAM机制的优势
❖ 存储格式加密 ❖ 运行期锁定 ❖ 仅对system帐号有权限,通过服务进行访问,控
制较严格
17
Windows用户验证
❖ 网络登录的验证(Netlogon) ▪ 挑战机制
• 本地用户 • 域用户
▪ 组帐户
• everyone组 • network组
▪ 计算机 ▪ 服务13来自Windows用户组和安全
❖ 对象
▪ Windows中的资源 ▪ 例如文件、文件夹、设备、窗口、线程、进程、内
存域用户
❖ 安全对象
▪ 安全管理的基本单元 ▪ 文件、目录、注册表项、动态目录对象、内核对象
、服务、线程、进程等
所有资源进行统一 认证和统一管理
14
Windows用户组和安全
❖ 安全标识符
▪ 一个安全主体的代表 ▪ S-1-5-21-1736401710-1141508419-1540318053-
1000
15
Windows用户组和安全
❖ 帐号信息存储
▪ C:\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10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三)
❖ 安全审计
▪ 对系统中有关安全的活动进行记录、检查以及审核 ▪ 审计一般是一个独立的过程
❖ 内存存取保护
▪ 进程间/系统进程内存保护 ▪ 段式保护、页式保护和段页式保护
❖ 文件系统保护
▪ 分区 ▪ 文件共享 ▪ 文件备份
11
知识域:操作系统安全
❖ 知识子域:Windows系统安全机制
25
Windows进程及服务
❖Windows服务(windows service)
▪ Windows服务程序是一个长时间运行的可执行程序 ,不需要用户的交互,也不需要用户登录
26
运行方式
▪ 理解windows系统标识与鉴别机制 ▪ 理解Windows系统访问控制机制 ▪ 理解Windows系统文件系统安全机制 ▪ 理解windows系统安全审计机制 ▪ 理解Windows系统安全策略 ▪ 掌握windows系统安全配置的方法
12
Windows用户组和安全
❖ 安全主体类型
▪ 用户帐户
3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 什么是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 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 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 软件的集合
▪ 连接计算机硬件与上层软 件和用户之间的桥梁
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 底层硬件设备
4
操作系统位置
计算机系统
软件
硬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
数据库系统
5
操作系统基本组成
❖ 用户接口
▪ 为不同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实现对系统资源的控制
❖ 进程管理
▪ 通过分片调度CPU执行周期,实现进程调度,从而实现多任务
❖ 内存管理
▪ 管理和规划主机内存的使用,为其它模块提供接口
❖ 文件系统管理
▪ 明确磁盘或分区上的文件数据结构,提高文件安全性
❖ 磁盘管理
▪ 处理不同的磁盘高度和读写请求,保证磁盘的存储效率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详解
课程内容
操作系统与 数据库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基础 Windows系统安全机制 Linux系统安全机制 安全操作系统和可信计算
知识体
知识域
2
知识子域
知识域:操作系统安全
❖ 知识子域:操作系统安全基础
▪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及作用 ▪ 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设计机制 ▪ 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要点
硬件:CPU、内存、硬盘、网络硬件等
7
操作系统安全目标
❖ 操作系统安全目标
▪ 标识系统中的用户和进行身份鉴别 ▪ 依据系统安全策略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访问控制,防
止用户和外来入侵者对计算机资源的非法访问 ▪ 监督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保证系统自身的安全和完整性
8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一)
❖ 标识与鉴别
▪ 用户身份合法性鉴别 ▪ 操作系统登录
❖ 访问控制
▪ 防止对资源的非法使用 ▪ 限制访问主体对访问客体的访问权限 ▪ DAC、MAC、RBAC
❖ 最小特权管理
▪ 限制、分割用户、进程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 “必不可少的”权限
9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二)
❖ 信道保护
▪ 正常信道的保护
• 可信通路(Trusted Path) • 安全键(SAK)
储在硬盘上
24
Windows进程及服务
❖ Windows系统进程概念
▪ 基本系统进程
• smss.exe • winlogon.exe • services.exe • lsass.exe • svchost.exe • ……
▪ 其他系统进程
• tcpsvcs.exe • ismserv.exe • ups.e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