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cb9827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7.png)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技活动教材》第三章“认识自然”,详细内容为“探索植物的世界”。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生长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标本、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放大镜、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植物标本、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新课(1)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2)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
(3)阐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物、药材、环境美化等。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要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基本结构,并记录下来。
4. 例题讲解(1)展示植物图片,让学生判断植物的基本结构。
(2)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 植物的生长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3. 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食物、药材、环境美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认识的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简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答案:(1)例如:柳树,特点:树干直立,枝条细长,叶子狭长。
(2)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系生长,茎、叶生长,开花、结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科技小组活动(1) 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科技小组活动(1)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037b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f.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科技小组活动(1)青岛版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和数学在现代社会的关系;2.学习在计算机中使用计算器;3.了解并掌握计算器中基本的计算操作;4.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1.计算机与数学的关系;2.计算器的使用方法;3.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1.计算机与数学的联结;2.如何正确使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1.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和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关系。
2.告诉学生:为了更好地使用计算机,我们应当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3.向学生展示计算器,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按钮。
4.介绍计算器中加、减、乘、除四种基本的运算操作。
5.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如:2+3、3-2、2x3、6÷3。
教学活动21.翻阅课本,找出需要计算的数字。
2.将这些数字输入计算器中。
3.让学生在计算器中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让学生自己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活动31.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计算器中的科学计算器。
2.让学生了解一些科技计算的概念,如sin、cos、tan等。
3.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输入一些数字进行计算。
教学活动41.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2.活动要求:在计算器中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计算出一道数学题的答案。
3.学生需要向全班报告他们小组的运算结果以及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结束教学总结通过本节科技小组活动的课程,学生了解到了计算机和数学之间的关系,并且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也学会了在计算器中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在今后的数学学习和计算机使用中,学生会更加自信和熟练。
一年级科技知识辅导教案
![一年级科技知识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76581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4.png)
一年级科技知识辅导教案第一章:认识科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科技的概念:介绍科技是什么,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2. 科技的发展:介绍科技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科技?科技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观看科技发展历程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科技的认识和感受。
作业:1. 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介绍科技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观察一天中自己接触到的科技产品,并记录下来。
第二章:生活中的科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科技产品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介绍一些常见的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脑、电视等。
2. 科技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介绍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展示一些常见的科技产品,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用途。
2. 讲解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中的科技产品及其使用方法。
作业:1. 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介绍一些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作用。
2. 让学生观察家中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科技与未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思维。
教学内容:1. 科技与未来社会:介绍科技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2. 创新意识和科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思维,让学生敢于想象和创造。
教学活动:1. 展示一些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科技对未来的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想象和分享自己对未来科技社会的设想。
3. 创意作品展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件关于未来科技的作品。
作业:1. 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介绍科技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2. 让学生思考和记录下自己对未来科技社会的设想。
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ed513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f.png)
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学内容: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认识到小学生也能参与科技创新。
3、掌握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介绍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小学生也能参与科技创新。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科技产品的图片、模型等。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一:科技产品展示师:同学们,你们都使用过哪些科技产品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科技产品的图片和模型。
(展示科技产品的图片和模型)师:这些科技产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科技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吗?是谁发明了这些科技产品呢?活动二:科技创新师:科技产品的发明离不开科技创新。
那么,小学生也可以参与科技创新吗?当然可以!我们可以从小做起,了解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识,开发一些小型的科技产品。
师: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了解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展示电路模型)师:还可以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模型,了解机械原理。
(展示机械模型)师: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成为小小工程师,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活动三:科技发展历程师:科技产品的发明和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发展的历程。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科技发展的历程吧。
师: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算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明了更加先进的计算工具,比如计算器和电脑。
(展示计算工具的图片)师:交通工具也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我们从马车到汽车,再到高铁,交通工具的发展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展示交通工具的图片)师:此外,我们还发明了很多家用电器,比如电视、洗衣机、冰箱等,这些家用电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展示家用电器的图片)小结阶段:师: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了解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小学生也能参与科技创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科技的发展,为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否曾经有滚小球的经历,并预测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更远。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7823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6.png)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科学探索——光的传播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光的传播概念。
(2)光的传播实验。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的兴趣。
(2)新课: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巩固光的传播知识。
二、活动主题:物理现象——力的作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力的概念。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实验。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力的兴趣。
(2)新课:讲解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引导学生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力的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巩固力的知识。
三、活动主题:化学实验——酸碱中和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的概念及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酸碱中和的概念。
(2)酸碱中和实验。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现象,引发学生对酸碱中和的兴趣。
(2)新课:讲解酸碱中和的概念及原理,引导学生理解酸和碱反应盐和水的过程。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酸碱反应现象。
(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巩固酸碱中和的知识。
四、活动主题:生物探究——植物的生长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条件。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植物的生长过程。
小学科技小制作教案
![小学科技小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23f82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7.png)
小学科技小制作教案篇一:科学小制作教案:走马灯科学小制作一:走马灯一、课时:4课时(两次课,每次2小时)二、科学原理: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灯内点上蜡烛,烛火加热空气,热空气密度小变轻从而上升,上升的气流碰到上方的扇叶就会驱动扇叶旋转。
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三、制作过程:1、准备制作所需的材料,包括厚卡纸(19*475px,350g)、软的书写纸(18*1325px,80g)、放蜡烛的罐头瓶子、细铁丝、胶水或双面胶(双面胶更好用)、子母扣、圆规、剪刀、美工刀、铅笔、尺子、蜡烛。
2、如图纸所示,在卡纸上画出参考线,制作灯罩的顶盖既扇叶。
3、将上图中的实线剪开,虚线折叠,并在中心安装子母扣。
4、取出书写纸制作灯罩壁,可以自己设计绘制图案。
5、制作灯罩,将折好的顶盖与绘制好的灯罩壁贴合,做成一个圆筒。
6、将细铁丝一端弯成圈套在玻璃瓶口上,另一端垂直向上。
(注:铁丝上档与子母扣接触的面尽可能小,以减少摩擦)7、点上蜡烛放上灯罩。
稍等几分钟后,灯罩就会旋转起来。
篇二:陈家中心校少年宫科技小制作教案2019上陈家中心校少年宫科技小制作教案2019上课题1:团包手工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2、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设计1.情景教学法、2.动手操作法、3.自主探究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学生欣赏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了解艺术基本构建原理2.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3、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ff84f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13.png)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doc教案第一章:认识科技小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小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科技小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科技小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展示一些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实例。
教学活动:1. 引入科技小制作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意义。
2. 展示一些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实例,如自制指南针、小风车等。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感兴趣的科技小制作项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科技小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收集学生的想法和计划,了解他们对科技小制作的认知程度。
教案第二章:探索科技小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科技小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科技小制作中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电线等。
2.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
教学活动:1. 介绍科技小制作中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电线等。
2.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如剪裁纸张、粘贴零件、连接电路等。
3.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尝试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进行简单的制作活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情况,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使用的方法。
2.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第三章:学习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学习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科技小制作中常用的技巧,如切割、焊接、编程等。
2. 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制作活动。
教学活动:1. 介绍科技小制作中常用的技巧,如切割、焊接、编程等。
2. 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制作活动,如切割纸板、焊接金属零件、编写简单的程序等。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如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方案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技巧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12篇)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a500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d.png)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精选12篇〕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教学重点1、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教具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二、活动:磁极的相互作用1、确定教室里的南北方向2、学生判断磁铁的S极与N极的指向。
3、提出问题: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讨论、猜测。
并提出考前须知:实验时,周围不能有其它磁铁的干扰。
4、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
小组实验: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屡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1〕观察发生什么现象?〔2〕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5、尝试用其他方法验证刚刚得出的结论〔水浮法、悬挂法〕。
6、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7、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指导填写实验记录。
8、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磁铁的正负极磁极的相互作用出现的现象作业:总结观察现象课后反思:通过磁极小游戏,吸引孩子们观察磁铁正负极原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究,在课堂上通过动手实验,课堂气氛活泼。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篇2教学目标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保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ac34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8.png)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科技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认识科技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常见的科技制作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塑料管等。
教学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科技制作工具和材料,并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示,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体验。
2. 第二课:制作简单的科技小作品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掌握基本的科技制作技巧,如剪、切、粘、卷等。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科技小作品制作,如制作纸飞机、小风车等。
3. 第三课:探索科技制作的奥秘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科技制作中的科学原理。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制作实验,如制作简易的放大镜、潜望镜等,并让学生解释其原理。
4. 第四课:科技制作与生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制作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科技制作活动,如制作简易的笔筒、收纳盒等。
5. 第五课:科技制作展示与评价教学目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科技制作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制作成果展示,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技制作的基本技能和原理。
2. 运用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科技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科技制作成果,如作品的创意、美观、实用性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作品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849b7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8.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设计第一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简介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内容:1. 介绍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享一些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案例和成果。
活动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了解和看法。
2. 讲解概念:介绍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3. 分享案例:展示一些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案例和成果。
4.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个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活动评价:1. 学生对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生对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内容:1. 介绍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步骤。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活动步骤:1. 讲解设计与实施步骤:介绍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步骤。
2. 创新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如头脑风暴、逆向思维等。
3. 问题解决方法学习:教授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4. 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设计和实施一个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活动评价:1. 学生对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情况。
第三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工具与材料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的能力。
活动内容:1. 介绍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 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的方法。
活动步骤:1. 讲解工具与材料:介绍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 演示使用方法: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
3. 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活动评价:1. 学生对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所需工具和材料的了解程度。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6346bf7ec4afe04a1df8f.png)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篇一:小学科技活动教案】第一单元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实验分析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教学过程:一、小调查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 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活动二:神奇的风帆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
2、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
3、懂得如何投稿。
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教学过程:一、导课出示“征稿启事”二、寻觅风帆宝库1、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2)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1、风帆百态2、风帆助行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四、构思稿件1、怎么投稿?2、投稿的内容是什么?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
五、如何修改稿件同学互相交流。
活动三:让小电珠亮起来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验教具:小电珠电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要注意: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2、风力发电说明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4、操作场地和时间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
![一年级科技小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c11e1083c4bb4cf7ecd196.png)
科技小制作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青少年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环境,促进品学兼优的青少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本学年,我校要积极参与区市中小学科技节活动,组织好我校的科技工作。
二、活动主题做中学——快乐体验成长三、参加对象全校对科技小制作比较感兴趣的学生。
四、活动内容第一课:转动的风车课题:转动的风车材料准备:卡纸,直尺,剪刀,小棒,钉子,锤子,打孔器等。
制作过程:1、把卡纸裁剪成正方形;2、从对角线处剪开(合适的长度);3、用打孔器在卡纸中心和四角上打孔;4、钉子按顺序窜过孔;5、再用锤子把钉子钉到木棒上。
第二课:鞋拔子课题:鞋拔子材料准备: 1.25升的饮料瓶一个,剪刀制作过程:1、利用剪刀把饮料瓶先剪开;2、再把下口修剪成“u”型就可以用了。
如果装上装饰带就更漂亮了。
第三课:手臂模型课题:手臂模型材料准备:塑料酒瓶盒或卡纸,剪刀,螺丝销钉,牛皮筋,线,打孔器等。
制作过程:1、把塑料剪成手臂的形状;2、用打孔器打孔;3、装上销钉;4、在边沿安装上模拟肌肉的橡皮筋。
第四课:水火箭课题:水火箭材料准备: 1.25升的饮料瓶两个,剪刀,胶带,胶塞,气门嘴,打孔器等。
制作过程:1、把其中一个瓶横向剪开;2、一半做火箭的头,另一半做火箭的尾;3、用胶带绑紧;4、用打孔器把胶塞中间打孔;5、把气门嘴装上去。
第五课:烤夹课题:烤夹材料准备:一米长的铁丝一根,细铁丝,老虎钳制作过程:1、把粗一点的铁丝弯曲成锅铲一样的形状;(两个)2、再把细铁丝编织上去,成网状;3、最后把两部分连接起来。
第六课:独脚平衡小鸡课题:独角平衡小鸡材料准备:橡皮泥,铁丝,小棒制作过程:1、用橡皮泥做成小鸡的形状;2、把长的铁丝窜进去;3、铁丝的两端固定住橡皮泥小球;4、鸡的下端插上尖棒。
第七课:滤汤汤匙课题:虑汤汤匙材料准备: 1.25升的塑料瓶,剪刀,打孔器,木棒,胶带制作过程:1、把塑料剪成汤匙的形状;2、舀汤口留长一些;3、在长一些的地方用打孔器多打一些小孔;4、安装上长柄。
一年级科学教案上
![一年级科学教案上](https://img.taocdn.com/s3/m/8d49948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7.png)
一年级科学教案上第一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1 观察法学习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等了解生物的特征1.2 实验法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取用物品、测量等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3 调查法学习如何进行调查,如问卷调查、访谈等通过调查了解周围环境和生活常识第二章:我们生活的地球2.1 地球的基本面貌学习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2.2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特点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2.3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学习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简单的环保行为第三章:我们周围的生命3.1 植物的世界学习植物的特征和分类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3.2 动物的王国学习动物的特征和分类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的适应能力3.3 人与自然学习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保护动植物和环境的重要性,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第四章:科学在我们身边4.1 生活中的科学学习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4.2 科学实验与探索学习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4.3 科学创新与发明学习科学家和创新者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五章: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5.1 科学思维学习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如归纳、演绎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5.2 科学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如提出问题、制定计划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5.3 科学精神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和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第六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6.1 物质的分类学习物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特点6.2 分子与原子学习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和作用6.3 物质的变化学习物质的变化,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不同变化的特点和区别第七章:人体的奥秘7.1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如骨骼、肌肉、器官等了解人体的各种功能和作用7.2 健康与生活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了解营养、运动、睡眠等对健康的重要性7.3 人体保护机制学习人体的保护机制,如免疫系统、疼痛感觉等了解人体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和疾病威胁第八章:声音与光8.1 声音的世界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了解声音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8.2 光的现象学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了解光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8.3 视觉与听觉学习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和功能了解视觉和听觉在生活和科学中的重要性第九章:能源与材料9.1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学习不同能源的分类和特点了解能源的利用和节约的重要性9.2 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学习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材料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9.3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学习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概念了解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的重要性,学习相关的环保行为第十章:科学探究与实践10.1 科学探究活动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实验、观察、调查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10.2 科学实践与创新进行科学实践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10.3 科学探究与生活学习科学探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一年级科技教案
![丰富多彩的一年级科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7c3a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f.png)
丰富多彩的一年级科技教案一年级科技教案科技教育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他们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在科技教育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本教案将介绍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
一、探索吸水小鬼为了让学生对物质的吸水特性有更直观的了解,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有趣的实验。
首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鬼模型,模型用纸巾或棉花制作而成。
然后,请学生将小鬼放入水中观察它的变化。
让学生回答问题:小鬼会变得更大吗?它会吸收水吗?为什么?二、动手制作简易电路通过制作简易电路,学生可以了解电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的组成。
我们可以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块导电纸、一块铜箔和一块电池。
让学生按照图纸上的引导,将铜箔贴在导电纸上,然后将电池连接上。
三、环保家园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我们应该从小抓起。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公园或湖泊,观察自然环境的现状。
四、种植小绿苗种植小绿苗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准备适合播种的土壤,并按照正确的步骤种植。
五、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天文学是一门引人入胜的科学,通过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星星、行星和月亮。
我们可以使用两个小纸筒,通过连接纸筒和放大镜片,制作出一个简易的望远镜。
六、设计悬浮飞行器悬浮飞行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技项目,通过设计和制作悬浮飞行器,学生可以学习有关气体浮力和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生可以利用塑料袋、纸板等材料,设计自己的悬浮飞行器,并进行测试。
七、制作水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制作水下机器人,学生可以了解机械结构和机器人控制的基本原理。
学生可以使用水泵、电池盒等材料,制作出一个简易的水下机器人,并进行测试。
八、设计迷宫设计迷宫是一个训练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活动。
学生可以使用纸箱、木板等材料,设计一个自己的迷宫,并安排障碍物。
小学科技活动教案
![小学科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cd7e4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2.png)
小学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彩笔;(2)多媒体课件。
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传播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特点;(2)实验操作:让学生用透明塑料尺插入玻璃杯中的水,观察光的传播路径;(3)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光在水中传播的情况,并用彩笔在透明塑料尺上标记光的传播路径;(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制作原理;(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硬纸板、彩笔、剪刀、胶水;(2)多媒体课件。
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风向标的制作原理和作用;(2)制作风向标: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风向标,包括剪裁硬纸板、绘制风向指示箭头、粘贴固定;(4)总结: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秘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特点;(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磁铁、铁钉、塑料尺、彩笔;(2)多媒体课件。
3. 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磁铁的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奥秘;(2)实验操作:让学生用磁铁吸引铁钉,观察磁铁的吸铁性能;(3)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磁铁在不同角度和位置对铁钉的吸引情况,并用彩笔在塑料尺上标记磁铁的磁场范围;(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特点,如吸铁性、磁极性等。
四、活动主题:环保小卫士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综合实践我们身边的科技教案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我们身边的科技教案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cdcff7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f.png)
小学综合实践我们身边的科技教案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我们身边的科技教案活动科技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科技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了解,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科技教案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身边科技教案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
一、水果电池实验水果电池实验是一个很有趣的科技教案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的基本原理,并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索的能力。
首先,老师可以简要介绍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然后,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水果,如柠檬、苹果、香蕉等,将它们切成两半并取出果汁。
接下来,学生们使用铜片和锌片作为阳极和阴极,在水果中插入这些金属片,形成一个简单的电池电路。
最后,学生们可以使用这些水果电池点亮一个小LED灯。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水果电池的原理,并且明白了电池的基本作用。
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也培养了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编程小达人编程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通过编程,小学生可以学习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在科技教案活动中引入编程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计算机思维。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编程软件,如“小码王”或“乐高编程”,让学生们通过这些软件进行编程操作和游戏。
在编程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编程概念,如变量、条件语句和循环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编程任务,如编写一个小游戏或控制一个机器人等,来锻炼他们的编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将编程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如编写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目生成器,让他们在编程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的理解。
通过编程活动,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到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科技创新设计科技创新设计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小学科技社团活动电子版教案20篇
![小学科技社团活动电子版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c6e9e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9.png)
小学科技社团活动电子版教案20篇.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纸张受力时的弯矩对承受力的影响,并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纸张的承受力。
教学准备:纸、胶带、1本书。
思考:你知道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吗?操作:1、将一张纸沿中间对折,再将其横向对折。
2、将书放在纸张的中央。
3、轻轻地将书压在纸上,观察纸张是否会撕裂。
4、将胶带粘在纸张的两端,再将书放在纸张中央。
5、再次将书压在纸上,观察纸张是否会撕裂。
讲解:1、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主要取决于纸张受力时的弯矩。
2、弯矩越大,纸张承受的力越大,反之越小。
3、在实验中,通过将胶带粘在纸张的两端,可以使纸张的弯矩增大,从而增加其承受力。
延伸:你知道如何用纸张制作一个能够承受重物的桥吗?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纸张受力时的弯矩对承受力的影响,并且能够通过实验验证这个理论。
同时,延伸部分的问题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思考:你能想象用一根竹筷子能够举起一杯米吗?你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吗?操作:1)将竹筷子插入米中,使米粒紧贴着竹筷子。
2)用竹筷子轻轻地提起米杯,米粒会紧贴着竹筷子,不会掉落。
3)思考这是怎么做到的。
讲解:1)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
2)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整个杯子和米粒被竹筷子牢牢地吸住,不会掉落。
创造:想一想,你能用哪些物品来做到类似的效果?一些湿润的泥土,以适合蚂蚁生活的环境。
3、捕捉蚂蚁使用镊子捕捉蚂蚁,注意不要伤害到它们。
二、观察与记录1、观察蚂蚁的生活性观察蚂蚁在饲养器中的活动,记录它们的行动轨迹和行为惯。
2、观察蚂蚁的形态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大小和颜色等特征,了解不同种类的蚂蚁之间的区别。
三、探究与思考1、探究蚂蚁的社会结构和分工观察同一巢穴的蚂蚁之间的协作和分工,探究蚂蚁的社会结构和分工原理。
2、思考蚂蚁的生活与人类的联系思考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联系,如何保护和利用蚂蚁。
一年级科学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00a3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f.png)
一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界的四季变化•学习四季的概念,了解春夏秋冬的特点。
•观察并记录不同季节的温度、天气和植物、动物的变化。
•讨论不同季节适合的服装和活动。
2. 生活中的物体•学习物体的分类和特征。
•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外形、颜色、质地等特征。
•进行简单的物体分类活动,并解释自己的分类依据。
3. 常见动物的特征•学习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比较动物的大小、颜色、食物喜好等特征。
•进行动物分类的游戏及相关讨论。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自然界的四季变化1.观察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让学生看出不同季节的特点。
2.分组讨论各个季节的温度、天气和植物、动物的变化,并记录在课堂笔记中。
3.学生穿着不同季节适合的服装,进行服装选择游戏。
4.小组展示并讨论各季节适合的活动,并画出相应的活动图片。
第二课时:生活中的物体1.准备一些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外形、颜色、质地等特征,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它们的分类依据。
3.学生进行物体分类的活动,各小组列出自己的分类依据,并解释自己的分类原因。
4.小组间交流并比较各自的分类方法。
第三课时:常见动物的特征1.展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并命名这些动物。
2.引导学生比较这些动物的大小、颜色、食物喜好等特征,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3.学生进行动物分类的游戏,小组之间讨论不同动物的分类方法。
4.每个小组给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并进行讲解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常见动物的特征评估:•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适当的动物图片,并描述该动物的特征。
•老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和选择情况进行评估。
2.物体的分类评估:•学生进行物体分类活动,根据所给物体进行分类,并解释自己的分类依据。
•老师根据学生的分类依据进行评估。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305d8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3.png)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理解光的传播方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方式光的传播实验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特点和方式分组进行光的传播实验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制作原理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风向标的制作原理风向标的制作步骤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风向标的作用和制作讲解风向标的制作原理和步骤学生分组制作风向标展示并测试风向标三、活动主题:探究声音的产生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实验探究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分组进行声音的实验探究四、活动主题:制作弹力小车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弹力的概念和原理弹力小车的制作步骤弹力小车的测试和优化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弹力的概念和应用讲解弹力的原理和制作步骤学生分组制作弹力小车展示并测试弹力小车五、活动主题:认识太阳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概念、利用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对新能源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太阳能的概念和利用太阳能的影响和前景太阳能实验演示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太阳能的利用和影响讲解太阳能的概念和利用方式展示太阳能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讨论太阳能的影响和前景六、活动主题:种植绿色小盆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种植方法。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小学生科技活动教案
![小学生科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cdb65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d.png)
小学生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管若干根。
(2)彩纸、剪刀。
(3)手电筒。
3. 活动步骤:(1)教师向学生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路径。
(2)学生分组,每组用透明塑料管、彩纸和剪刀制作一个光的传播演示器。
(3)学生用手电筒照亮塑料管内的彩纸,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4)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观察到的光的传播现象。
4. 活动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光在其他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2)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光的传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增强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彩纸、剪刀。
(2)竹签。
(3)胶水。
3. 活动步骤:(1)教师向学生讲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气象知识。
(2)学生分组,每组用彩纸、剪刀和竹签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
(4)学生记录风向变化,了解风向与气象的关系。
4. 活动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风向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邀请专业人士讲解气象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天气预报。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力量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磁铁若干块。
(2)铁钉、铁片。
(3)实验记录表。
3. 活动步骤:(1)教师向学生讲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学生分组,进行磁铁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磁铁的磁力作用规律。
(4)学生互相分享实验心得,了解磁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活动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磁力作用在其他领域有哪些应用?(2)邀请专业人士讲解磁铁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篇一:小学科技活动教案】第一单元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实验分析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教学过程:一、小调查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 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活动二:神奇的风帆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
2、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
3、懂得如何投稿。
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教学过程:一、导课出示“征稿启事”二、寻觅风帆宝库1、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2)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1、风帆百态2、风帆助行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四、构思稿件1、怎么投稿?2、投稿的内容是什么?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
五、如何修改稿件同学互相交流。
活动三:让小电珠亮起来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验教具:小电珠电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要注意: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2、风力发电说明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4、操作场地和时间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第二单元活动一:向英雄致敬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祖国近百年来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中华民族经受了深重的灾难,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2、知道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的独立解放,为了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怀有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对英雄们的热爱与怀念。
教具:幻灯、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英雄赞歌》配乐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通知:队员们做准备二、表演节目1、表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2、全班齐唱《英雄赞歌》三、幻灯出示有关英雄纪念碑的图片1、观察、讨论:“你们明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意思吗?”2、交流四、采访计划1、我想知道英雄的读书经历。
2、我想知道英雄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五、想一想1、怎样与英雄取得联系?2、通过提问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吗?3、将自己和英雄作比较后,我最想说的和最想做的分别是什么?活动二:采访身边的英雄教学目的:1、通过采访英雄了解英雄的事迹。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采访身边的英雄教具:幻灯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选择采访对象注意:要采访的英雄在我们这个地区吗?和他联系方便吗?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确定要采访的英雄是谁?二、采访计划: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后,列出一个详细的采访计划。
1、采访目的2、采访地点3、采访时间4、记录工具5、采访内容要知道:1、英雄的读书经历2、英雄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想一想(幻灯出示)1、怎样与英雄取得联系?2、通过提这些问题能达到采访目的吗?三、归来话英雄:对采访记录进行整理。
活动三: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教学目的:1、学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2、学会设计问卷和发放回收问卷。
教学重难点:设计调查问卷教具:幻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确立调查内容我们想知道的问题有:1、小学生和初中生心目中的英雄是否一样?2、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目中的英雄是否一样?二、设计问卷1、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共人。
其中,小学生有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2、根据调查内容,设计问卷。
人,初中生有人,三、想一想:怎么发放和回收问卷?问题是否简单清楚?你和同伴能在几分钟内轻松回答这些问题?四、整理分析调查数据1、我们一共回收了份问卷。
2、我们根据问卷回答情况制作了“英雄人物榜”。
3.还把男生和女生对英雄的看法分别作了整理。
第三单元活动一:制作邮票贴片教学内容:制作邮票贴片教学目的:1、学会制作一张或更多的邮票贴片和喜欢集邮的朋友交流。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制作一张邮票贴片教具:幻灯、邮票、胶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确定一个主题我想做的贴片的主题类别是:,在我的收藏中,有内容涉及,我最后确定的贴片主题是。
二、编写说明文字我为贴片准备了一小段说明文字:说明文字和选择的主题、邮票贴切吗?能引起别人对贴片的兴趣吗?四、编排设计我要做的贴片的尺寸是:(长)╳(宽)1、小心地“包装”每张邮票。
2、套上贴片护封五、和集邮朋友互相交流,总结出好的方法。
活动二:邮票展览会教学内容:邮票展览会教学目的:1、召集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一次邮票展览会。
2、掌握邮票展览会的程序。
教学重难点:掌握邮票展览会的程序。
教具:幻灯张邮票是属于这一类别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成立会务组。
和几个同学组成了本次邮票展览会的会务组,他们分别是()。
我们请来了()做指导老师,在明确本次布展要做的工作后,进行了分工。
二、和校务办公室联系。
1、提交了一份举办邮票展览会的申请书。
2、和校务办公室的老师商量后,我们确定了本次展览会的举办事项。
三、张贴海报我们把即将举办邮展的通知作成海报,张贴在校园公告栏里。
四、想一想海报里要写明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有同学可能担心送展邮票受损或丢失,会务组该采取什么措施,打消他们的顾虑?五、整理参展邮票把参展的邮票进行了分类,并为每一类邮票加上了介绍文字。
活动三:设计环境保护主题邮票教学目标:1、认识环境保护主题邮票的意义,学会设计并制作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邮票。
2、通过搜集整理素材、合作探究、多元评价来参与环境保护主题邮票的设计活动。
3、体验参与活动的愉悦感,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具:幻灯教学重难点:设计邮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环境保护主题邮票1、教师: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内容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邮票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你能找到关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邮票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吗?2、学生收集环境保护主题邮票及相关的资料。
①关于我国发行环境保护主题邮票的情况资料或图片②关于我国发行环境保护主题邮票内容图案情况的资料或图片③关于我国发行环境保护主题邮票内容意义情况的资料或图片④关于环境保护涉及的主要内容的资料或图片⑤关于环境保护热点问题及重大事件的资料或图片3、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合作伙伴一同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①相同主题的资料分类②给图片设计文字说明③对文字材料进行编辑(使其更精练)④筛选贴近我们生活的4、交流展示,资源共享①设计展示活动【篇二:一年级科技教案】小学一年级科技教案第一课学习折纸飞机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让学生在观看国产飞机图片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激情;3.让学生学会纸飞机的一些儿常用折法;教学内容:1. 引题:有人说,理想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由黑暗走向光明,走向成功。
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注:可以让学生思考1分钟,然后让大家举手发言,亦可点名发言。
总之,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理想都很好,希望你们以后多多努力。
刚才某某同学说想当一名飞行员,请问谁能描述一下飞机的样子?你能说出几种比较著名的飞机的名字吗?2.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儿著名的飞机的图片,并对中国的飞机予以重点介绍。
3. 在生活中,我们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见过飞机,但是大家可能没有亲手没过飞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纸飞机的折法,满足大家的愿望。
(由教师示范几种折叠纸飞机的方法,让大家观摩)4.让学生6人一组,运用创造性思维,集思广益地去学习和创新纸飞机的折法。
(可以点名让每个小组到讲台上展示成果,由大家进行评选。
然后,让大家相互赠送纸飞机,并写上祝福语)5.可以向学生简单讲述一下纸飞机的飞行原理,但不要求学生掌握。
(纸飞机的飞行原理与实际真飞机的飞行原理是一样的。
即飞机在飞行时,机翼上下的空气运动速度不一样,机翼上快,机翼下慢,根据伯努利流体力学方程(流体速度越快,其压力越小),机翼上下就有压力差,其差就是上升力,将飞机上举而飞行了)6.结束: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今天我学习了纸飞机的不同折法,并欣赏了一些儿著名飞机的图片。
希望大家课后积极思考,创新几种纸飞机的折法,老师可是会奖励一朵小红花的哦!好了,下课!教学评价:1.让学生以5——7人为一组,将小组的纸飞机进行评选,选出最为优秀的一个;2.将各小组选出的纸飞机统一放到讲桌上,让大家互评,选出较好的三个;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知道其简单寓意。
2、通过活动树立小小的环境保护意识,知道不乱扔垃圾,并且能主动拣拾看到的垃圾。
3、知道绿色代表着洁净,产生保护绿色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请你猜猜今天是什么日子?2、教师简单介绍:每一个有意义的特殊的日子,我们都会用节日的方式来纪念它,今天就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世界环境日,在这一天它告诉所有的人们,要爱惜、保护身边的环境,这样我们以后的生活才会更美好!二、出示ppt——白色垃圾1、请幼儿仔细观看图片。
2、教师提问:请你猜猜这些白色的都是什么?你在哪儿见过,你们家里什么时候也用过它呢?第二课我爱绿色3、教师小结白色垃圾的危害:生活中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使用起来的确很方便,可是它的危害确很大,首先,用一次性次性发泡塑料饭盒盛装食物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其次,由于它们都无法处理掉,而人们又乱丢乱扔,就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4、想办法:用啥装东西更好!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使用竹篮、布袋等环保用品。
三、师生讨论周围的环境:1、你居住的小区楼道里干净吗?2、你喜欢周围的菜市场吗?为什么?3、在小区里看到的垃圾有哪些呢?它又是从哪里来的?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4、比一比:你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它为什么这么干净?5、教师小结:原来脏兮兮的环境都是我们不注意而造成的,这样的环境大家都不喜欢,所以我们要动员所有的人都来学着保护干净的环境,让美丽的绿色留在我们的眼中,赶走讨厌的白色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