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理学 呼吸PPT

生理学 呼吸PPT
cohesive force
浆液的润滑 和内聚力作用
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存在的压力
(intrapleural pressure) 低于大气压 胸膜腔负压
维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 A. 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B. 胸膜腔密闭 C. 胸膜腔内有少量液体 D. 吸气肌收缩 E.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胸膜腔内压的测定:间接法、直接法
(二)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 2.非弹性阻力
(一)肺通气的动力
1. 肺通气的原动力—— 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 )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直接动力)
肺内压 < 大气压: 气体入肺(吸气)
肺内压 > 大气压: 气体出肺(呼气)
➢ 吸气肌: 膈肌 肋间外肌
辅助吸气肌
答案:ABE
2. 肺气肿病人 A. 肺顺应性增大 B. 肺弹性阻力增大 C. 吸气困难明显 D. 呼气困难明显 E. 呼气时程缩短
答案:AD
(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胸廓是双向弹性体,其弹性回位力的方 向,随胸廓所处的位置改变(67%肺总容量 为界,平静吸气末肺容量)。
< 67%
吸气的动力 呼气的阻力
安静状态下平稳均匀的呼吸。(12~18次/分) 特点:吸气主动过程,呼气被动过程。 用力呼吸 (forced breathing): 深呼吸 (deep breathing): 运动、劳动,吸入气中CO2增加或O2下降, 肺通气阻力增大出现的加深加块的呼吸。 特点:吸气、呼气均为主动过程。
2. 肺内压 (intrapulmonary pressure)
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最快呼气时,在一定时 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以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

(生理学课件)第五章呼吸

(生理学课件)第五章呼吸

0.31
CO2 2.53
动脉血
化学结合 20.0
46.4
混合静脉血 合计 物理溶解 化学溶解 合计
20.31 0.11
15.2
15.31
48.93 2.91
50.0
52.91
二、氧的运输
(一)物理溶解:(1.5%) (二)化学结合:(98.5%)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ml/min) (ml/min)
8000
5600
8
1000
8000
6800
32
250
8000
3200
• 意义:浅快呼吸对气体交换不利
(三)呼吸功
1、概念:在呼吸过程中,呼吸肌为克服弹性 阻力和非弹性阻力而实现肺通气所作的功。
2、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压力变化·容积的变 化,单位:J
3、呼吸耗能占全身总耗能的3%-5%
复习思考题
1.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生理意 义?
2.什么叫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有什么生理意义?
3. 无效腔对肺泡通气量有何影响?
第二节 气 体 交 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扩散原理) 动力: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决定扩散方向。
速率: 扩散速率(D):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容积
— —— —— —— —— —— —— —— —— —— —— —— —— —— —— —— —— ————— O2 32 21.4 13.9 13.3 5.3 1 CO2 44 515.0 5.3 5.3 6.1 2 ————————————————————— ——————————————————
支气管扩张 肺A部分梗塞
解剖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 150

人体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ppt

人体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ppt

弹 性 阻
粘滞阻力
常态下可忽略不计
力 惯性阻力
人体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顺应性(C):单位跨壁压变化(△P)所引起的容积 变化(△V ):C=△V/△P(L/cmH2O)
顺应性(C)与弹性阻力(R)呈反变关系。 (1)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肺的弹性阻力——肺的回缩力。 肺的回缩力总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肺的弹性阻力来自:① 肺的弹性回缩力(1/3);
(一)CO2的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5% 化学结合:95% (1)碳酸氢盐(HCO3-)的形式:约占88% (2)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形式:约占7%
人体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
1.碳酸氢盐(HCO3-)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呼吸频率 (三)呼吸功 肺通气阻力增大时,呼吸功增大。
人体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气体扩散速率(D)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气体的分压差:O2是CO2的10倍。 溶解度(S)
② 气体分子的扩散系数= 分子量的平方根(√MW)
人体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
(二)Hb与O2结合的特征
氧合血红蛋白(HbO2)呈鲜红色。 去氧血红蛋白(HHb)呈紫蓝色。 当血液中的去氧血红蛋白>5g/100ml时,皮肤、 粘膜呈暗蓝色,称为发绀(cyanosis)。 出现发绀常表示机体缺氧。
4.Hb在与O2的结合或解离过程中发生变构 效应,使氧解离曲线呈 S 形。
② 肺泡表面张力(2/3)。
人体生理学
第五章 呼吸
肺泡表面张力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存在液-汽界面,产生表面张力,形成肺泡 回缩压力(P),P=2T/r

《生理学课件呼吸》PPT课件

《生理学课件呼吸》PPT课件

姿势对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
(三)肺扩散容量
• 概念:气体在单位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 吸膜扩散的气体的ml数
• 计算: DL=V/(PA-PC) V是每分钟通过呼吸膜的气体容积(ml/min)
PA是肺泡气中的平均分压(mmHg) PC是肺毛细血管血液内的平均分压(mmHg) • 正常值:O2— 20ml/(min·mmHg)
意义: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 FVC) 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
气体量。
★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 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第1、2、3秒末呼出
气量。 FEV/FVC × 100%
400~600ml (2) 补吸气量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IRV
) 1500~2000ml
(3) 补呼气量(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 900~1200ml
(4) 余气量(residual volume, RV) 1000~1500ml
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形式:气体单纯扩散 动力:气体分压(张力)差
分压差× 温度× 扩散面积× 溶解度 D=——2、———C—O—2—扩——散———速——率———(——D—)———的——比——较————————
分子量 血浆溶解度 肺泡气 A血 V血 D ——————————(—m—l/—L)———(—K—Pa—)——(—K—P—a)———(—K—Pa—)———————— O2 32 21.4 13.9 13.3 5.3 1 CO2 44 515.0 5.3 5.3 6.1 2 ———————————————————————————————————————

生理学呼吸(课堂PPT)

生理学呼吸(课堂PPT)
▪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3)内呼吸又称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 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3
19:46
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
4
19:46
第一节 肺通气
▪ 一、肺通气的原理 ▪ (一)肺通气的动力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呼吸运动 ▪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力与大气压力
之差
5
19:46
▪ 呼吸运动: 指由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 廓扩大和缩小活动,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 运动。
▪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17
19:46
▪ 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时的每分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 呼吸频率(次/ min) 潮气量(ml) 肺通气量(ml/min) 肺泡通气量(ml/min)
▪ 12 ▪ 24 ▪6
500 250 1000
6000 6000 6000
4200 2400 5100
13
19:46
▪ 5、余气量和功能余气量: ▪ (1)余气量(RV):在最大呼气末肺内残余的
气量称为余气量。 ▪ 正常成人男性约1500ml,女性约1000ml。 ▪ (2)功能余气量(FRC):是指平静呼气末肺内残
余的气量。功能余气量为补呼气量与潮气量之和, 其正常值男性约2500ml,女性约1500ml。, ▪ 6、肺总量(TLC): 肺所容纳的最大气量称为 肺总容量。即肺活量与余气量之和。肺总量也有 很大的个体差异,正常成人男性平均5000ml,女 性约3500ml
第五章 呼 吸
学习目标
第1节肺通气 第2节气体交换 第3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4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目标检测
1
19:46
学习目标

生理学课件PPT第5章呼吸系统_PPT课件幻灯片课件

生理学课件PPT第5章呼吸系统_PPT课件幻灯片课件

5.余气量(残气量) RV(residual volume) 正常成人为1000 ~1500ml
6.功能余气(残气)量 FRC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 补呼气量+余气量
生理意义: 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O2和CO2分压的变化。
7.肺活量 Vital capacity VC
CO2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气体扩散速率 P 温度 溶解度 扩散面积 扩散距离 分子量平方根
D∝ △P•T•A•S d•√MW
2.呼吸膜(气血屏障) 厚度和面积
3.肺通气/血流比值
( 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V/Q)
1) V/Q :每分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 2)正常值: 4.2升/5升= 0.84 3)V/Q异常 肺换气 缺O2 V(增)/Q(或减)> 0.84 产生肺泡无效腔 V(减)/Q (或增)< 0.84产生功能性A-V短路
不同呼吸频率、潮气量对肺通气量及肺泡通气量的影响
被测者 呼吸频率 潮气量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次/分) (毫升) (毫升/分) (毫升/分)
正常安静 16
500 8000 5600
深慢呼吸 8
1000 8000 6800
浅快呼吸 32
250 8000 3200
结论:一定呼吸频率范围内深而慢的 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为有效。
不张和肺泡内表面透明质膜形成,造成新生儿呼 吸窘迫综合征,导致死亡。
糖皮质激素等可促合成。
2、胸廓的弹性阻力
肺容量占 肺总容量百分比
胸廓容积
胸廓弹性回位力
67%
自然容积

> 67%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PPT课件

一.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二. 氧的运输
(一)氧容量,氧含量和氧饱和度 (二) Hb与氧的可逆结合 (三)氧离曲线 (四)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氧含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 的氧量
氧容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可以结合 氧的最大量
血氧饱和度: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三. 二氧化碳的运输
3. 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男性约3500ml,女性约2500ml 。
4. 肺总容量=肺活量+残气量
时间肺活量:临床 上一般指最大吸气 后,进行用力呼气, 计算在第1、2、3 秒末呼出的气量占 总肺活量的容积百 分比。反映一定时 间内所能呼出的气 量。
六. 肺通气量 ——指单位时间内进出肺的气体量。
的气体交换。
第一节 肺通气
一.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二.肺泡的结构和功能 三.肺通气的动力 四.肺通气的阻力 五.肺容积和肺容量 六.肺通气量
一. 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1.呼吸道的组成: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肺内分支。
2.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及功能
分泌粘液:湿润和清洁空气,受交感神经调节; 支气管及其分支:平滑肌收缩调节气道阻力,
三. 肺通气动力
原始动力——呼吸肌的运动 直接动力——气体压力差
(一)呼吸运动 (二)肺内压 (三)胸膜腔内压
(一)呼吸运动——
指呼吸肌的舒缩引起的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平静呼吸
吸气运动:吸气肌(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 大。 ——主动
呼气运动:吸气肌舒张,胸廓复位。 ——被动
用力呼吸
吸气运动:吸气肌和吸气辅助肌(斜角肌、胸锁乳突 肌、胸肌和背肌等)收缩,胸廓扩大。 ——主动

第五章 呼吸1 《生理学》课件(共42张PPT)

第五章 呼吸1 《生理学》课件(共42张PPT)
第三十五页,共42页。
(三)呼吸肌的本体(běntǐ)感受性反射
定义:由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 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称为呼吸肌本体感受 性反射。
过程:当牵拉肌肉时,肌梭受刺激而兴奋 ,其冲动传入脊髓,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 肌肉收缩。
意义:参与呼吸的调节,其意义在于随着 呼吸肌负荷的增加(zēngjiā)而相应地加强 呼吸运动,这在克服气道阻力上起重要作用 。
枢(zhōngshū)部位的影响。
第二十七页,共42页。
呼吸节律(jiélǜ)形成
起步(qǐbù)细胞学说 神经元网络学说
第二十八页,共42页。
二、呼吸(hūxī)的反射性调节
(一) 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呼吸(hūxī)的反射性 变化,称为肺牵张反射。
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反射两种。
胸膜腔内压 = 大气压 - 肺弹性 (tánxìng)回缩力 假设结以论大( j气ié压lù为n)零,那么
胸膜腔胸内膜负腔压内是压肺回=缩- 力肺引弹起性的(t。ánxìng) 回缩力
第十页,共42页。
胸内压特点 (tèdiǎn)
胸内压在呼吸过程 (guòchéng)中始终低于大气压 ,为负压。 平静呼气之末胸内压为与-5 ~ -3mmHg, 平静吸气之末胸内压为-l0 ~ -5mmHg, 用力吸气时负压可达-3OmmHg。
吸气运动:平静呼吸时,吸气运动是由膈肌 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实现的。
呼气运动:平静呼吸时,呼气运动的产生(建 议删除这三个字)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的舒张引 起(yǐnqǐ)的。
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 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
第七页,共42页。
肺通气(tōng qì)的动力
吸气 肌
收缩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ppt课件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ppt课件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氧气的运输方式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物理溶解,即氧 气以分子形式溶解在血浆中;二是化学结合,即氧气与红细 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也有两种形式,一是物理溶解,即 二氧化碳以分子形式溶解在血浆中;二是化学结合,即二氧 化碳进入红细胞内,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与水结合形成碳酸 ,碳酸再解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呼吸中枢的调节方式
通过神经元网络对呼吸肌的放电频率 和强度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呼吸深度 和频率。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CO2对呼吸的调节
CO2是主要的化学刺激物,通过刺激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 器来调节呼吸。当CO2浓度升高时,会刺激呼吸中枢,使 呼吸加深加快。
O2对呼吸的调节
低氧血症时,O2浓度的降低会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 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同时,O2也能直接作用于呼 吸中枢,但其作用较弱。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呼 吸道疾病的发生。
深呼吸练习
通过深呼吸练习,可以增 加肺活量,提高呼吸道的 通畅度。
咳嗽与排痰
掌握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方 法,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增强肺部功能的方法与技巧
体育锻炼
支气管树
分级分支,形成复杂的管道系统 ,保证气体均匀分布到各个肺泡
肺部的组成
肺泡、肺泡管、支气管树等
肺部的血管与淋巴系统
丰富的血管网为肺部提供营养和 氧气,淋巴系统参与免疫防御
02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

生理学(第7版) 第5章 呼吸PPT课件

生理学(第7版) 第5章 呼吸PPT课件
生理学 (第7版)
第五章 呼吸
Chapter 5 Respiration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1 PULMONARY VENTILATION
实现肺通气的器官
Conducting Airways Lungs Gas Exchange
形而产生的回位力。
•顺 应 性:Compliance
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可扩展性。
顺应性(C)=1/弹性阻力(R)
•弹性阻力小,容易扩展,顺应性大 •弹性阻力大,不容易扩展,顺应性小
1)肺静态顺应性曲线:Static comliance
肺肺 肺顺压内应的压性变-(胸化C内L()压Δ=)P肺)容L积/cm的H变2O化((跨Δ肺V)压/=跨 肺静态 顺应性曲线:
5)胸廓顺应性
•肥胖、胸廓畸形 •胸膜增厚 •腹内占位病变
胸廓顺应性
6)肺和胸廓的总弹性阻力:
2、非弹性阻力
①惯性阻力 ②粘滞阻力 ③气道阻力 约占80-90%
吸气肌舒张
吸气 肺内压<大气压
胸廓缩小
肺缩小 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
呼吸运动的类型:按用力程度分类
平静呼吸:Eupnea人体在安静情况下发生的呼吸
特点:呼吸运动平稳均匀。12~18次/分
产生:平静吸气时,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 收缩→胸廓扩张↑→肺容积↑ →肺内压↓ →肺内压 < 大气压 →吸气(主动过程)
平静呼吸时最大
CL=0.2L/cmH20
呼吸省力
2)比顺应性: Specific compliance

[课件](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总结PPT

[课件](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总结PPT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总结
呼吸环节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三个环节 肺通气 1.外呼吸 肺换气 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2.气体在血流中的运输 3.内呼吸 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的动力与阻力
胸廓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占80%
(3)肥胖、胸廓畸形、胸膜增厚和腹腔内 占位病变使胸廓弹性阻力增大。
(4)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使气道平 滑肌收缩,管径变小,气道阻力增加;交感神经节 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气道平滑肌舒张,管 径变大,阻力降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氨 茶碱、前列腺素E2可使气道平滑肌舒张;前列腺素 F2α、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内皮素以及吸入气 中CO2含量增加均使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加。
肺通气的阻力及其影响因素
阻力
肺弹性阻力:
影响因素
(1)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合成并释放,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①肺弹性纤维回缩力 1/3 ②肺泡表面张力:存在于肺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生理作用:①降低吸气 泡气-液界面能使其表面积尽 阻力,增加肺顺应性。②维持大小肺泡容量 的稳定。③维持肺组织适当的扩张与回缩。 量缩小的力量。2/3 ④减少表面张力对肺毛细血管中液体的吸引 作用,防止肺水肿。 (2)肺组织纤维化使肺弹性回缩力增大, 顺应性降低。
肺通气功能评价(1)
指标
基本 肺容 积 潮气量 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余气量 深吸气量 功能余气量 肺 容 量 肺总容量 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 用力呼气量
概念
正常值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平静呼吸时约为500ml 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 1500~2000ml 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900~1200ml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 1000~1500ml 在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 量,等于潮气量和补吸气量之和。 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量,等于余气 2500ml 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等于潮气量、补 男性约5000ml, 吸气量、补呼气量和余气量之和。也等于 女性约3500ml 深吸气量与功能余气量之和。 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等 男性约3500ml, 于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女性约2500ml 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用力呼气时所呼 出的最大气量。 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用力呼气时在一定 1秒率为80% 时间内所呼出的气量,一般以它所占用力 肺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第1秒钟内呼出的 气量称为1秒用力呼气量。

《生理学》呼吸系统 ppt课件

《生理学》呼吸系统  ppt课件

肺气肿、肺不张、肺实变、肺Cap闭塞、肺 叶切除→呼吸膜面积↓→气体交换↓。
肺不张
肺气肿
2.呼吸膜厚度
反比
肺纤维化、尘肺、 肺水肿→呼吸膜 厚度↑→通透性 ↓→气体交换↓
3.通气/血流比值( VA/Q)
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定义: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肺血
2.胸廓的弹性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
•产生: •①弹性纤维及 胶原纤维
1/3
•②表面张力 2/3 (液—气界面)
2.胸廓的弹性阻力
•作用:肺容量 = 67%肺总容量时 无回缩力
• 肺容量 < 67%肺总容量时 弹性阻力向外 弹性阻力向外
• 肺容量 > 67%肺总容量时 弹性阻力向内
吸气动力 呼气阻力
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意义: (1)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恒定。
(2)防止肺水肿。
(3)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表面张力的作用:
拉普拉斯公式P=2T/r
肺回缩力
•产生: •①弹性纤维及 胶原纤维
1/3
•②表面张力 2/3 (液—气界面)
假定表面张力不变:
•拉普拉斯公式P=2T/r
肺不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通过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意义: (1)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恒定;
深呼气:呼气辅助肌 (肋间内肌及腹肌)收缩。
人工呼吸:
基本原理:使肺内与外界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
方法:负压吸气式(压胸法) 正压吸气式( 口对口呼吸法,呼吸机)
(二)呼吸运动方式
胸式呼吸(thoracic breathing) :以肋间 外肌舒缩,胸部起伏为主的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 :以膈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连接—气胸
生理意义
•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
•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总结
肺通气的直接动 —大气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
肺通气的原动力 —呼吸肌的活动
胸内负压—是原动力转化为直 接动力的关键
18
二、肺通气的阻力
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


肺 通
阻 力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弹性阻力
肺弹性回缩力: 1/3
分压差×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 =
扩散距离×√分子量
24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换气动力:分压差 换气方向:分压高→分压低 换气结果: 肺V血 组织A血
↓↓ A血 V血
肺泡
O2
组织细胞 CO2
O230 CO250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一)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
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 呼吸膜非常薄,通透性与面积大(70-80m2)。
第五章 呼 吸
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组织
3
软骨 平滑肌
动脉
毛细血管
静 脉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2.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解剖无效腔 从上呼吸道→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无效腔 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腔 生理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23
第二节 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原理:扩散 动力: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条件:气体理化特性、膜通透性和面积、分压差 速率:= 扩散速率(D)
原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一)呼动

3、呼吸的类型
接 :
深度
平静呼吸

深呼吸

肌群
胸式 腹式
扇 动 现
混合式

9
呼吸运动演示
10
呼吸运动演示—膈的变化
11
呼吸运动演示 —膈肌和肋间肌的变化
一、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大气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
原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下 下段:PO25.3~2.0kPa
(15~40mmHg) 坡度更陡。
表明:PO2稍有下降,血氧 饱和度就急剧下降
意义:维持活动时组织的 氧供
下段释放O2量为正常时的3倍 (= O2储备段)


2.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1. Pco2↑ PH↓ Pco2↑PH↓→曲线右移 Pco2↓PH↑→曲线左移 2.温度 T↑→氧离曲线右移 T↓→氧离曲线左移 3. 2,3-DpG DpG↑→氧离曲线右移 DpG↓→氧离曲线左移 4.缺氧→曲线右移
(一)弹性阻力
1 顺应性=
弹性阻力 (二)非弹性阻力
与气道口径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21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量
最大吸气
最大呼气
肺活量和时间 肺活量
补 吸 气 量
深 吸 气 量
补 呼气量
(二) 肺通气量
⒈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6-8升)
最大通气量=最大限度潮气量×最快呼吸频率 ( 70~120 )
PO2↑(肺)
O2与Hb的可逆性结合:Hb + O2
暗红色
PO2↓(组织)
紫绀:当表浅毛细血管床血液中去氧Hb>50g/L.
临床常见缺氧及紫绀
HbO2 鲜红色
(二)O2解离曲线及影响因素 1.氧离曲线
呈现S形的氧离曲线特征。
2.氧离曲线特征 及生理意义
上段:PO28.0~13.3kPa (80~100mmHg)
(1)厚度
肺纤维化、尘肺、肺水肿 →呼吸膜厚度↑→通透性↓ →气体交换↓
(2)面积
肺气肿、肺不张、肺叶切除 →呼吸膜面积↓→气体交换↓
COO2 2
6层<1μm厚
2.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肺通气量(VA)/每分肺血流量(Q)
(4.2L/min)
(5L/min =0.84)
1.VA/Q↑≈肺通气↑或肺血流↓→增大生理无效腔→
(一)呼吸运动

1、吸气运动

2、呼气运动

3、呼吸的类型
接 :
深度
平静呼吸

深呼吸

肌群
胸式 腹式
扇 动 现
混合式

13
(二)呼吸时肺内压和胸内压的变化
1、肺内压:指肺泡内的压力
呼气
吸气时 肺内压 < 大气压 吸气末 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时 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末 肺内压 = 大气压
临床连接:肺内压的 变化是人工呼吸的原理
氧离曲线
34
二、CO2的运输
(一)物理溶解:5% (二)化学结合:95%
⒈HCO3-的形式:88%
换气效率↓(如心衰、肺动脉栓塞)
2.VA/Q↓≈肺通气↓→增大功能性A-V短路→换气效
率↓(如支哮、肺气肿、支气管栓塞)
(二)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
1.组织细胞代谢活动 2.组织细胞与毛细
血管之间的距离
组织细胞
28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的运输
(一)运输形式
1.物理溶解:(1.5%)
2.化学结合:(98.5%)
吸气
15
2、胸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压的大小
测 定
间接测定:用食管内压替代
方 法
直接测定:动物实验
直直接接测测压定法
胸内压的形成
形成 条件
•胸膜腔密闭 •肺和胸廓都有弹性 •脏壁两层具有浆液吸附作用
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若视大气压为零,则:
胸内压=-肺回缩力
结论
胸膜腔内负压是肺回缩力引起的
气 阻 力
非 弹 性
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气道半径有关 粘滞阻力

常态下可忽略不计
力 惯性阻力
表面活性物质
来源:
肺泡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张力: 液体分子形成的内聚力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
作用: •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调节大小肺泡的内压 •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减少肺泡内液体的聚积
肺小叶模式图
肺泡囊 肺泡
5
6层<1μm厚
6
呼吸的概念:机体细胞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
O2 CO2



换 气
气体运输
换 气
外呼吸
运输 内呼吸
呼吸的作用:1.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2.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
第一节 肺 通 气
概念:气体进或出肺的过程
8
一、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大气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
坡度较平坦 表 明 : PO2 变 化 大 时 , 血氧饱和度变化小
意义:保证低氧分压时的高
载氧能力。
下 中段:PO28.0~5.3kPa
(40~80mmHg) 坡度较陡
表明:PO2降低能促进大量 氧离,血氧饱和度 下降显著
意义:维持正常时组织的 氧供
因正常时组织的氧供, PO2在中段范围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