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学前教育学 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 黄人颂](https://img.taocdn.com/s3/m/1158c87a6529647d26285246.png)
第一章学前教导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之袁州冬雪创作第一节学前教导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学前教导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导的规律的迷信.1学前教导学包含学前社会教导和家庭教导.2 学前社会教导:由社会设施或资助,指派专人实施或辅导的各种机构和组织.二学前教导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导的经历,研究学前教导实际,引进国外学前教导的实际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导的规律以及此后的发展趋势.三、学前教导学的任务:1 本门学科的对象、任务和学前教导学的发生和发展.2 学前教导与社会的关系.3 学前教导与儿童发展的关系.4 教导目标和学前教导任务.5 三岁前婴儿教导的内容和手段.6 幼儿教导的内容.7 幼儿教导的手段.8 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9 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在教导上的配合和衔接.10 婴幼儿教员培训及学前教导迷信研究等.四学前教导学的方法:1 应以相邻学科的基本实际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为迷信基础.2 应遵循实际实际实际.3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各种才能.第二节学前教导学的发展学前教导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概括地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讲明:一第一阶段或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导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中柏拉图——《抱负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导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春秋分期的测验测验昆体良——人的教导应该从摇篮开端二第二阶段或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导论著中,包含有对学前教导的阐述,随着教导学的建立,学前教导实际也逐渐丰富起来夸美纽斯——捷克——《大讲授论》洛克——英国——《教导漫话》卢梭——法国——《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和葛马德》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导学》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导》这些著作的学前教导实际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依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导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当作是天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导.2提出教导必须“适应自然”,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明智的,身体的才能萌芽,如果用适当的教导加以培养,就可以使儿童一切内涵才能和谐地发展起来.3系统提出了家庭教导的完整体系.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即是主要的教师,对一至六岁儿童停止学前教导,并详细阐述了学前教导的内容和方法.4重视儿童主动参与活动,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历,并提出直观的讲授方法.三.第三阶段或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期)学前教导学从普通讲授中分化出来,开端成为一门的独立学科,并逐渐发展起来.1 学前教导学是从德国教导学家福禄贝尔开端创立的.(生平)原先从事学校教导,后致力于学前教导,并建立了第一个学前教导机构,设计了一套游戏和作业资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导实际,系统说了然幼儿园的基来历根基理和讲授方法,著有《幼儿园教导学》等,并在幼儿园停止实践. 热心宣传学前教导,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员,他对教导学所做的贡献,不但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导学开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导思想):1 教导应适应儿童的发展.2 教导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3 游戏有重要的教导价值.福禄贝尔的某些教导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天赋,忽视教导的作用,是不敷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导实际和实践作出了很大贡献.2 英国幻想主义——罗伯特欧文人的性格的形成是受教导和环境的影响,从小培养儿童“是最容易的形成性格的方法”,他还重视培养儿童友爱等杰出习惯,主张让儿童尽量多在户外活动,在教导中不该责罚儿童,也不要过多的约束儿童.3美国前进主义运动——霍尔和杜威霍尔——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学习才能天生不成改变的,幼儿园应提供儿童自然发展的条件.杜威——教导即生活.学校生活应与儿童生活打成一片.从做中学.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和处理实际问题时学习.以儿童的经历为基础,并使经历继续不竭改造.重视儿童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社会技能的发展.主张儿童是中心.教导的措施要围绕儿童组织起来,教导活动是以儿童的兴趣和才能为依据的.4(生平)原是意大利医生,从事智力掉队儿童的工作后,开端学习和研究教导,建立了学前教导机构——儿童之家,并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以及系统的观察法和实验法等迷信研究方法,停止教导实验,提出了自己的学前教导实际,推动了学前教导的发展.她著有《蒙台梭利教导法》等.(教导思想)1> 以她的儿童观为基础.2>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才能,儿童的生长是内涵生命潜力的发展.3> 教员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将具有促使儿童目不斜视的最有利的外部条件”.4>提出儿童履历一系列的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提供了易于承受某种学习类型的倾向.5>强调儿童的自我教导方法,儿童通过与讲授资料学习玩具的相互作用来学习,鼓励儿童自我指导和个人创造.6> 认为分歧的个体详细分歧的发展节律,应让每一个儿童依照自己的程序自由发展.7> 重视感官教导,设计了一套发展感官的讲授资料,让儿童自己玩弄,自己操练,自我校正,由此积极主动地发展感知觉与动作.5比利时教导家——德可罗利(生平)原先也是医生,从事特殊儿童教导,以后研究学前教导(教导思想)1 经历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成果,提出了“让儿童在生活中预备生活.”2 教导方法以儿童生活的三过程——观察、联想和表达为基础,要求儿童手脑并用.3 主张儿童应在集体中活动,教员应采取设计讲授法,为儿童计划和设计长时期和短时期的活动.6康有为——《大同书》——第一次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导.7陈鹤琴——1> 1923年创办了最早的幼儿教导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2> 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杰出的习惯.3>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导儿童.4> 主张幼稚园的课程应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讲授,采取游戏方法,主张多在户外活动等.5> 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8陶行知——1> 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平易近化”.2> 主张在工农中普及学前教导.3>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四第四阶段或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中叶以来)辩证唯物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教导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学前教导学的实际化和迷信化的水平,学前教导学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1 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导学的研究提供迷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前教导学进入新阶段.2 临近学科和迷信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导学提供了迷信基础,提高了学前教导的迷信水平.我国束缚后对学前教导基本实际问题停止了研究:1 学前教导必须为人平易近服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2 学前教导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必须和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相接洽,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相连系.3 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条理的相互作用的成果,而且是儿童主动的发展.4 从出生开端就对儿童停止有目标、有系统的教导5重视儿童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和教导.6幼儿园的课程形式7教员的指导和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相连系8游戏是学前教导的主要手段9托儿所、幼儿园教导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参与等方面,并取得很大停顿,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学前教导学奠定了基础.今朝国外有种种分歧的学前教导思想:1 苏联学前教导实际:根据人的心理是在人掌握社会文化经历中发生和发展,认为有明白目标的教导和讲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起决议作用,主张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儿童停止全面发展教导.2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实际,认为儿童的行为是有外部刺激决议的,通过节制外部刺激和强化的作用,便可以形成或改变儿童的行为,在教导中主张有明白的目标和实施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内容直接交给儿童,并给以强化,儿童的活动是在教员带领下停止.3 西方开放教导实际认为儿童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决议要学什么,如何学,教导的任务在于帮忙儿童学习着如何停止学习,发展他们的智力,情感,以及处理处理问题的才能,在方法上大都采取发现法.4认知心理学的教导实际.主要运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和学习的认知实际,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知识是从儿童外部构成的,重视儿童主动探索和主动操纵.复习思考:一学前教导学的对象和任务二学前教导学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2024广东统招专升本《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2024广东统招专升本《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8be8d4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2.png)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黄金考点学前教育学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考点1: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概念1.教育:人类为了培养自己的新生一代,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①广义的教育包含家庭教育、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和社会教育。
②狭义的教育则专指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
2.学前教育:对从初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考点2:学前教育的价值和性质1.学前教育的价值(1)基础性在我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先导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开始,合理的学前教育可以让儿童未来的发展有个好的开始。
(3)公益性可帮助和引导父母们教育好自己幼小的孩子,并通过收托儿童,使父母们能够安心地投身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学前教育的对象是0-6岁的儿童,他们需要成人的保护和照料,所以包含着保育或称之为学前保育与教育。
保育是教师关心、照料儿童的日常生活并提供服务。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维护他们应有的权利,对儿童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指导,使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同时,学前教育包含教学成分,科学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就有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学习的能力,会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也能在专门组织地教学活动中学习。
学前教育中教育、保育和教学三者是整合在一起的,互相渗透的。
这是学前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教育的特殊性。
考点3:学前教育学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和代表作(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特点:儿童早期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国内代表人物:1.西汉贾谊在《新书》中记载了胎教的方法;1.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认为应注意胎教,从小教育儿童,重视早期教育的作用;2.朱熹曾编《童蒙须知》《小学》等,主张对儿童“教之以事”“从小便养成德行”。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59b71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7.png)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对象、任务及发展一、填空1。
教育是人类为了,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2。
这种贯穿人的一生和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的教育称为教育。
3.学前教育的价值,它具有性,性, 性。
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三者的整合。
5.学前教育泛指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教育、教育和教育。
6.我国古代就有一些思想家总结了儿童出生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如著的《》。
7.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
8.对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3~6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9.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为依据的。
她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适宜的。
10。
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11.著有《新幼稚教育》的幼儿教育家,曾在北平主办 . 12。
学前教育是从德国教育家开始创立的。
13.古罗马教育家,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里开始.二、选择1。
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学前公共教育主张的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康有为2.世界上第一个做出年龄分期尝试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3. 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母育学校》 D.《三字经》4。
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公共学前教育的人是().A.陈鹤琴 B.孔子 C.蔡元培 D.康有为5。
主张“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陶行知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三、辨析1。
花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可算是一种有利的投资。
2. 儿童早期既有学习的需要,而且也有学习的能力。
四、名词1.学前教育学2。
教育五、简答1.简述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2.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3.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
六、论述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填空1.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新拉纳克创立,这是他在历史上为式人阶级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学 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 黄人颂](https://img.taocdn.com/s3/m/a1bcaeb583d049649b6658d8.png)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1学前教育学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学前社会教育:由社会设施或资助,指派专人实施或辅导的各种机构和组织。
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三、学前教育学的任务:1本门学科的对象、任务和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3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4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
5三岁前婴儿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幼儿教育的内容。
7幼儿教育的手段。
8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
9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在教育上的配合和衔接。
10婴幼儿教师培训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等。
四学前教育学的方法:1应以相邻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为科学基础。
2应遵循理论理论实际。
3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概括地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说明:一第一阶段或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着作中柏拉图——《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年龄分期的尝试昆体良——人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开始二第二阶段或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着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卢梭——法国——《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和葛马德》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这些着作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看成是天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育。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如果用适当的教育加以培养,就能使儿童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及发展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51a435376baf1ffc4fadae.png)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了解)
(一)胎儿学校
对胎儿进行教育的专门场所,主要由医务部门管理。
(二)托儿所
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全天开放。
(三)幼儿园
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 负责。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了解)
(四)托幼园所一体化
托儿所、幼儿园联在一起,招收出生几个月至六周岁的儿童。主要由 工厂兴办。
资料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要从胎教开始。”这已是得 到了人类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根据脑 科学研究,人的脑细胞数大约有400亿,这400亿几乎 在胎儿期间都已形成。而我们实际使用的脑细胞只有 100亿左右,胎教可以达到激活沉睡脑细胞的效果。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 布伦纳在其著作《人类的 发展》中指出:“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对儿童出生头几 年的发展是起决定作用的。” 美国早期教育家亨特在《智力与经验》中认为,丰富儿 童的早期经验,对儿童智力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 布鲁姆的《人性的稳定与变 化》中阐述了智力发展的速率,即1岁时达20%,4岁时 达50%,8岁时完成80%,也就是说,人的智力3/4是在 入学前形成。
【课程设置目的】 《学前教育学》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幼儿教育 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幼儿教育的实践技能和 重要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有:初步理 解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培养现代学前教育观念;树 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 初步形成学前教 育的专业素养。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自学、案例分析、实际调研等方式相结 合。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一上台,就对学前教育提 出了“0岁至5岁教育计划” ,根据“0岁至5岁教 育计划”的设想,每年由联邦政府拨款100亿美 元,资助各州普及学前教育,希望借助该项目 使每个儿童在幼年时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 在入学前都能作好充分准备。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62ce0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d.png)
学前教育学的背景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有关幼儿教育的书 籍就已经开始涌现,如《三字 经》、《百家姓》、《幼学琼林》 等,这是学前教育学的起源。
20世纪初,德国、美国等国开始 自觉地进行幼儿教育和幼儿研究, 形成了学前教育学的雏形。经过 多年发展,学前教育学已成为一 个独立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范围
3
性格发展
幼儿在向外界延伸时,要听到鼓励和热情的声音,这是他们性格健全发展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与教育
研究如何应用新科技,如智能 出版、教育游戏、虚拟现实等, 来促进小学前儿童的个性化发 展。
跨文化教育
研究如何在不同社会的儿童中 开展学前教育活动,以及如何 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兼容和发展。
任务二
2
惯,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促进儿童智力、语言、心理和创造力的
发展,为儿童的良好发展和日后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任务三
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和行为习惯,为儿
童日后的日常交往和公共生活增加信心
任务四
4
和技能。
鼓励儿童发现自我价值,促进全面发展 和能力提升。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1 中国初期
与《三字经》、《幼学琼 林》等古代文化有关,为 部分少数地区提供了一些 规定性的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 及发展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旨在为儿童提供最初的、有系统的培养的学科。这是从儿 童的角度考虑的,从身体、智能、情感、社会等不同方面实现儿童全面发展 的教育。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背景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
学前教育学是由婴幼儿到中国小 学阶段(0-6岁)的儿童早期教育、 发展、心理和医学研究组成的学 科。
学前教育复习题黄人颂
![学前教育复习题黄人颂](https://img.taocdn.com/s3/m/6be37e786529647d262852df.png)
《学前教育学》习题集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填空:1。
学前教育是指从到岁前儿童的教育。
2.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的科学。
3. 学前教育是指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教育和教育。
4。
学前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我国以、为主。
5。
学前教育学是从德国教育家开始创立的。
6. 第一个提出游戏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7.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 .8.蒙台梭利稫重视教育,她设计了一套材料让儿童自己摆弄,由此发展感知觉与动作。
9.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于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10。
陈鹤琴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和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
11.我国人民教育家在工农中普及学前教育,并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
12。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知识是从儿童内部构成的,要重视儿童。
13.夸美纽斯在其所著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中,提出是一所母育学校。
名词:1。
学前教育学2。
学前教育简答:1.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人是谁?简述他的主要贡献。
2.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3.谈谈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4.中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是谁?谈谈他的主要贡献.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填空:1.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6年在新拉纳克建立了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2.1903年湖北武昌首先创办我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 3。
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所制约。
4.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与的关系,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与的关系。
5。
1903年,清政府制订《》,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简答:1.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2.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填空:1。
发展是指儿童成长过程中和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_黄人颂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_黄人颂](https://img.taocdn.com/s3/m/64c6120b02d276a201292e7a.png)
考大题(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第七章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十章中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泛指初生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二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21世纪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三学前教育价值:基础性(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先导性公益性四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培养新生一代的基础教育做科学指导。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中柏拉图——《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年龄分期的尝试昆体良——人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开始二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第一部体/德/智育分为三部分)卢梭——法国——《爱弥儿》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这些著作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看成是天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育。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如果用适当的教育加以培养,就能使儿童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
3系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便是主要的老师,对一至六岁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并详细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学前教育学_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_黄人颂](https://img.taocdn.com/s3/m/3ab0f736580216fc700afd3b.png)
考大题(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第七章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十章中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泛指初生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二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21世纪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三学前教育价值:基础性(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先导性公益性四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培养新生一代的基础教育做科学指导。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中柏拉图——《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年龄分期的尝试昆体良——人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开始二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第一部体/德/智育分为三部分)卢梭——法国——《爱弥儿》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这些著作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看成是天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育。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如果用适当的教育加以培养,就能使儿童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
3系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便是主要的老师,对一至六岁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并详细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练习题(1)讲解学习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练习题(1)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0442d35e964bcf84b9d57b50.png)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一、填空题1.“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12.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专指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
23.学前教育指的是从初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包括婴儿教育(0—3岁)和幼儿教育(3—6岁)。
3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结合。
45.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的新阶段。
8—176.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世纪中叶中叶开始的。
87.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的教育家是柏拉图,代表作是理想国。
9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公共的学前教育主张的人物是康有为。
15 8.《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他所著的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119.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尔》;裴斯泰洛奇的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福绿培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
11 10. 学前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开始创立的;他致力于学前教育研究,不仅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还设计了一套玩具材料,称为恩物; 1837年,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1211.重视早期教育,认为从小培养儿童“是最容易的形成性格的方法”的教育家是罗伯特·欧文。
1312.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的著名幼儿教育家是蒙台梭利。
她的代表作有《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发活动》等。
1413.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的教育家是陈鹤琴,抗战时期,他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1514.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学前教育学目录
![学前教育学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a91f2111227916888486d7ca.png)
傅建明,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学博士、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主持或参与教育部、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7项,出版《中外家教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与方法》等著作15部,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
第1章学前教育学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一、孕育阶段(16世纪以前)二、萌芽阶段(16世纪至18世纪初期)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半期)四、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之后)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学前教育学的内容与任务第三节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注意事项一、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注意事项第2章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功能一、学前教育功能的内涵二、学前教育功能的类型三、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四、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第二节学前教育的效益一、学前教育效益的内涵二、学前教育效益的类型与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三、学前教育效益提高的途径第3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作用一、学前教育与人的内在发展二、学前教育与人的外在发展第二节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一、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二、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三、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第4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二、幼儿园的任务三、幼儿园工作的原则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一、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与意义二、学前儿童体育的任务与内容三、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第三节学前儿童智育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与意义二、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与内容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一、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二、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与原则三、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四、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一、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二、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与任务三、学前儿童美育实施的途径第5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第一节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一、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容与意义二、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三、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第二节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与类型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第三节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一、游戏活动的概念与意义二、游戏活动的类型与特点三、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第6章幼儿园环境设计第一节幼儿园环境设计概述一、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二、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与类型三、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第二节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与特点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第三节幼儿园物理环境的设计一、幼儿园户内环境设计二、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第7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角色二、教师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一、观察能力二、沟通能力三、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第三节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一、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二、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三、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四、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第8章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第一节幼儿园的家庭工作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三、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方法第二节幼儿园的社区工作一、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概述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第9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一节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与意义一、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与意义第二节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二、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三、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原则四、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原则第三节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与途径一、我国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途径二、国外解决幼小衔接的经验参考文献后记学前教育学黄仁颂我所主编的《学前教育学》出版、发行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a5d24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5.png)
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 综合性
学前教育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教 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卫生学等,综 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
2. 应用性
学前教育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注重研究学前教育的实际问 题,为实际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总结词
学前教育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 系统性、时代性等学科特点。
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
初步发展阶段
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学 前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重 视程度有限。
科学化发展阶段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 学前教育学开始引入心理 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 逐渐走向科学化。
多元化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至今,学前教 育学不断吸收各种理论成 果和实践经验,呈现出多 元化的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正朝着更加全面、多元化、 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展望
未来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家庭、社 区的合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 育质量,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 的支持和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心理健康引导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通 过关爱、支持、鼓励等方 式,促进幼儿形成积极、 健康的心理品质。
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为幼儿提供安全、温馨、有趣的教育环境, 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要。
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在身体、智力 、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注家庭在学前教育中的 作用,研究家庭教育的特 点、方法、影响因素等。
02
学前教育的任务
学前教育的目标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内容及发展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内容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037370cbb68a98271fefad7.png)
学前教育
(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 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
胎儿 婴儿教育:初生——三岁 婴儿教育:初生 三岁 幼儿教育:三岁 幼儿教育:三岁——六岁 六岁 概论: 概论:对婴幼儿教育做统一论述 婴儿教育: 婴儿教育:婴儿的特点及具体教 育内容、手段、方法等。 育内容、手段、方法等。 幼儿教育:论述幼儿教育的内容、 幼儿教育:论述幼儿教育的内容、 手段、方法等。 手段、方法等。
返回
昆体良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
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 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 注意婴儿的语言发展, 注意婴儿的语言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观 念形成的重大影响。 念形成的重大影响。 主张为儿童挑选好的乳母和教育者, 主张为儿童挑选好的乳母和教育者,因为儿童从教 育者那里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和道德观念。 育者那里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和道德观念。 认为游戏对增强智慧,培养品格有积极作用。 认为游戏对增强智慧,培养品格有积极作用。
返回
我国古代古书记载
(2)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在 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教子篇》 勤学篇》 《教子篇》、《勤学篇》中论述了对幼儿的家庭 教育。 试儿”的方法,观察婴儿期感觉— 教育。用“试儿”的方法,观察婴儿期感觉—运 动发展的特点。他注意胎教,指出: 婴稚( 动发展的特点。他注意胎教,指出:“婴稚(7、 个月大)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 8个月大)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 则为,使止则止。 则为,使止则止。” 南宋朱熹编的《童蒙须知》 小学》 (3)南宋朱熹编的《童蒙须知》和《小学》。也注重 胎教,他认为孕妇应注意“一寝一坐,一言一念, 胎教,他认为孕妇应注意“一寝一坐,一言一念, 一视一听” 以使胎儿能够“气禀 乳母必须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 等道德品质。 等道德品质。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7de562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8.png)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Ⅱ、考试内容总要求: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教育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2、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能力;Ⅲ、考试大纲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教育学和对象和任务2.学前教育学的发展二考核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学学科性质与特点,掌握相关概念;2.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习、研究方法;3.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性质、目标与任务;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二考核要求:1.了解世界及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有关重大事件及相关幼儿教育家的学说;2.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3.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原因,掌握蒙台梭利、杜威和克鲁普斯卡亚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4.掌握世界幼儿教育现状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2.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二考核要求:1.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2.了解几各教育和发展的理论;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任务一考核知识点:1.我国的教育目的2.学前教育的任务二考核要求:1.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2.学前教育的任务与教育目的的关系;3.学前教育各任务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婴儿教育一考核知识点:1.婴儿教育的意义、任务和原则2.婴儿日常生活的护理和教育3.婴儿发展动作和发展智力的教育4.发展婴儿社会性及情感的教育二考核要求:1.了解婴儿教育的意义;2.了解婴儿的护理环境和护理方法;第六章幼儿体育一考核知识点:1.幼儿体育的意义和任务2.幼儿体育的内容和手段二考核要求:1.理解幼儿营养教育的目的,掌握幼儿营养教育的内容;2.了解幼儿基本生活习惯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方法;3.能分析幼儿造成不安全情况的原因,并掌握幼儿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4.掌握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要求;第七章幼儿智育一考核知识点:1.关于智力的一般问题2.幼儿智育的意义3.幼儿智育的任务和内容4.发展感知觉与观察力的教育5.发展思维能力6.正确对待幼儿的教育问题二考核要求:1.掌握智力与幼儿智力教育的含义,明确幼儿智力教育的特点;2.了解幼儿感知觉的培养的意义,熟知感知能力培养的内容既方法,掌握幼儿观察能力培养的方法;3.明确语言能力的及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掌握培养的基本方法;4.掌握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含义及其与智力因素的关系;熟知幼儿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方法;第八章幼儿德育一考核知识点:1.幼儿德育的意义2.幼儿德育的任务和内容3.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4.幼儿德育的原则5.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二考核要求:1.掌握幼儿德育的基本概念,并了解相关的概念道德、品德;2.掌握幼儿道德的发展的基本特点,并能举例说明;3.明确我国幼儿德育的目标及内容;4.在掌握有关的幼儿德育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能够分析、解决幼儿的行为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说谎行为、嫉妒行为以及恐惧;5.掌握幼儿德育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第九章幼儿美育一考核知识点:1.幼儿美育的一般理论2.幼儿美育的意义和任务3.幼儿美育的实施二考核要求:1.掌握幼儿美感教育的概念、美感教育的特点、作用;2.明确幼儿美感教育的意义及任务;3.掌握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内容与方法;4.了解培养幼儿感受大自然、大社会的美的教育;5.掌握幼儿的艺术教育的内容,理解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第十章幼儿园的游戏一考核知识点:1.游戏的理论基础2.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及其指导3.表演游戏和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4.幼儿园有规则游戏及其指导5.幼儿的玩具二考核要求:1.了解游戏的含义及游戏的教育意义、了解国外有关游戏内涵的研究、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2.掌握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含义及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掌握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3.掌握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含义及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掌握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4.了解幼儿园表演游戏的含义及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掌握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5.掌握幼儿园有规则游戏的含义及意义、掌握对有规则游戏的指导方法;6.了解玩具的分类,掌握为幼儿选择玩具的标准;7.掌握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了解有关幼儿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第十一章幼儿园的教学一考核知识点:1.幼儿园教学的一般概述2.幼儿园教学的过程3.幼儿园教学的原则4.幼儿园教学的方法5.幼儿园的课程设置6.幼儿园教学的组织形式和领导二考核要求:1.了解教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幼儿教学活动的特点;2.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3.了解教学方法的含义,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种类;第十二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一考核知识点:1.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2.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二考核要求:1.了解幼儿园为即将入小学的儿童要做的准备;2.国外解决衔接问题的尝试;第十三章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一考核知识点:1.家庭教育的含义和特点2.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3.良好家庭教育应具备的条件4.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5.独生子女教育6.托儿所、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二考核要求:1.了解作为合格家长应该具备的良好条件;2.了解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3.了解独生子女成长过程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4.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原则; 5.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第十四章学前教师及其培训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作用2.学前教师的职业品质3.学前教师的培训二考核要求:1.掌握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在幼儿保教中的作用;2.明确幼儿教师的职责及应备的职业品质第十五章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一考核知识点:1.概述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考核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2.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3.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试卷内容比例:第一章~第三章约占30﹪,第四章~第七章约占30﹪,第八章~第十三章约占30﹪,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占10%;3.试卷题型比例:名词解释20﹪、选择题20﹪、判断题10﹪、简答题20﹪、论述题30﹪;4.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为30﹪、50﹪、20﹪;Ⅴ、参考书目1.黄人颂主编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梁志燊编着: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对象`任务及发展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对象`任务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144362fccbff121dd3683eb.png)
2、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树:
(1)提出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使儿童的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
(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三)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1、在清末维新运动中,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1858--1927年)在《大同数》中的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教学难点 掌握学前教育学形成和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自由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复习
及思考题 1.阐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学前教育学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可以比较透彻地认识这门科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预测将来发展的趋势
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
幼儿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孕育阶段(15世纪前)
教育学尚未独立,所以幼儿教育学混杂在一些哲学、政治或者神学、伦理学之中,且为零星、片断的
从人类原始社会开始,逐步积累了教养儿童经验,出现了儿童教育思想的萌芽
最初散见在谚语中
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0e40ee416fc700aba68fcc0.png)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任务、对象及发展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考点一:教育和学前教育★★★1、教育:广义:包含家庭教育、专门机构中的教育和社会教育,其对象并不限于年轻一代。
狭义: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
2、教育的类型终身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和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的教育。
全民教育:3、学前教育:◆定义:指从出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儿童所受的教育,学前教育是非强制性的。
◆价值:基础性、先导性、公益性◆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结合◆对儿童发展有长期正面的影响4、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考点二)◆对象:学前教育规律◆任务:(1)研究幼儿园、托儿所教育,也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2)总结我国经验,借鉴国外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教育科学指导。
(3)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和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二、学前教育的建立与发展(考点三)★★★★★★★★1.孕育阶段:原始社会开始逐步积累了教养儿童经验,出现了儿童教育思想的萌芽。
我国古代(十五世纪以前)思想家总结了胎教和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重视幼小儿童的教育,提出宝贵的早期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建设有积极意义。
中世纪教育处于停滞衰退的状态,教育上一味压制儿童,培养驯服儿童,学前教育思想禁锢,发展很是缓慢。
2.萌芽阶段(16世纪后):古代的教育只在奴隶主和贵族中等有范围的人群中实施。
资本主义兴起,出现文艺复兴运动,资产阶级阶段要求个性解放,主张提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条件,使社会逐渐重视儿童教育,我国唐宋以后,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学前教育仍因袭传统的封建教育,和国外学前教育思想没有交流,发展缓慢。
3.初创阶段(19世纪中后期):学前教育理论从笼统的认识中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从普通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新中国成立前,一些学前教育家和学前工作者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学前教育的经验,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丰富学前教育理论,为我国学前教育迈出第一步。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教案首页)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教案首页)](https://img.taocdn.com/s3/m/1afa3774f12d2af90242e67a.png)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导语:学前教育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学前教育学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比较透彻地认识这门科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将来发展的趋势,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
幼儿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阶段:一、孕育阶段(15世纪前)教育学尚未独立,所以幼儿教育学混杂在一些哲学、政治或者神学、伦理学之中,且为零星、片断的。
从人类原始社会开始,逐步积累了教养儿童经验,出现了儿童教育思想的萌芽。
最初散见在谚语中。
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1、我国古代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学前教育的记载(1)西汉时期。
如《大戴礼》的《保傅》篇中曾记有殷周统治者如何注意胎教,如何为太子选择保傅人员,使太子“自为赤子时,教固已行矣”……(2)魏晋南北朝时期。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在《教子篇》、《勤学篇》中论述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
用“试儿”的方法,观察婴儿期感觉—运动发展的特点。
他注意胎教,指出:“婴稚(7、8个月大)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3)南宋朱熹编的《童蒙须知》和《小学》。
也注重胎教,他认为孕妇应注意“一寝一坐,一言一念,一视一听”,以使胎儿能够“气禀正而方理全”。
乳母必须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等道德品质。
总之,我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总结了胎教和儿童出生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重视幼小儿童的教育,提出宝贵的学前教育思想。
2、在古代,国外也有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关于学前教育的一些看法和主张。
(1)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437)。
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
A他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B他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C他还提出学前儿童的游戏和讲故事活动。
(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2—前322)在《政治论》中,主张学前教育和胎教(即优生)(3)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指出:“婴儿时期的所得就是青年时期的收获,凡是每个儿童应该学习的东西就应早点开始”二、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后期)从17世纪夸美纽斯写成《大教学论》——1806年赫尔巴特写成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科学独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 5、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介绍
• 《幼教博览》月刊 • 《父母世界》(聪明宝宝) • 《学前教育研究》月刊 • 《孩子》月刊 • 《幼儿教育导读》月刊 • 《学前教育-幼教版》月刊 • 《幼儿教育》月刊 • 《早期教育》月刊
期刊:《父母世界》(聪明宝宝)
期刊:《父母世界》(聪明宝宝)杂 志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中国儿 童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普教 育类月刊。
本刊宗旨 以倡导儿童身心健康、全 面发展的科学理念为根本,以"聪明宝宝" 为主题,推行国际育儿新观念---"多元智 能"理论为主的育儿期刊。
读者对象 0-6岁儿童的家长及相关的 各界关心儿童成长的人士,同时也是当代 年轻母亲自我健康发展的资深顾问。
《孩子》月刊
主办单位:家庭期刊集团 主要栏目:
〔孩子视点〕 〔在国外〕 〔点击校园〕 〔走近童年〕 〔父母心〕 〔心灵之灯〕 〔保金医生〕 〔喂养与保育〕
《幼儿教育导读》月 刊
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教 育工作者 出版时间:每月1日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部分栏目:
幼教聚焦 素质新浪 心理世界 婴幼教养 卫生保健 海外传真 家长关注
• 广义的教育 • 狭义的教育 • 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价值
• 学前教育的可能性 • 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研究对象
• 0-3岁? • 3-6岁? • 0-6岁?
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与任务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极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学前教育学
主讲:孔凡芳
• 想一想: • 什么是学前教育? • 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 学习学前教育学对自己有何 帮助?
• 你想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 对《学前教育学》的学习有 何建议?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
2、高岚,《学前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下),人
师、教育工作者 出版时间:1月1日 主办单位:浙江教育报刊社 部分栏目:
研究与探索 放眼世界 教育经验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月刊
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 教育工作者
出版时间:1月15日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 部分栏目:
家园立交桥 卫生保健 教育经验 咨询台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 及发展
本章要求:
一、了解教育、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关系 二、了解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 三、明确学前教育的价值 四、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五、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对象和任务
本节内容:
一、教育和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价值 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和学前教育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建立 与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发展阶段
孕育阶段
–15世纪以前 ,学前教育 思想散见在 各种著作之 中
萌芽阶段
–16世纪后, 教育学已从 哲学中分离 出来,成为 一门独立的 科学
初创阶段
–18世纪---20世纪前半 期,学前教 育学成为一 门独立的科 学
发展阶段
–二十世纪中 叶以后至现 在
《幼教博览》月刊
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教育 工作者
主办单位:浙江教育报刊社 部分栏目:
如何开发儿童智力 教育大家谈 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者
《学前教育研究》月
刊
对象:3-6岁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者 办刊宗旨:学前教育理论的核心 出版时间:每月1日 主办单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部分栏目:
理论建设 科研与教研 幼儿园教改 国外幼教 教师成长 问题与研究
(一)孕育阶段(十五世纪前)
十五世纪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 作之中。 1、中国古代
谚语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爬,六坐” 《颜氏家训》
2、西方古代
(1)柏拉图《理想国》 在世界上 第一次提出了 公共学前教育 的主张。
(2)亚里斯多德
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 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的教育家, 主张“教育遵循自然”。
《学前教育-幼教版》月 刊
对象:3-6岁幼儿教师 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园地 出版时间:每月1日 主办单位: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部分栏目:
观念与行为 提高幼儿师资素质 培训案例:小事情、大教育 “做中学”科学教育 启蒙者 家园共育
《幼儿育》月 刊
刊物名称:《幼儿教育》月刊 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
研究对象
0——6岁前 儿童教育问题
1、总结实践任经务验,进行理 论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思想 探讨规律;
2、指导实践提高学前科学 教育水平;
3、提供依据基本理论的研 究,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 订政策、措施、进行教育 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学前教育学
是专门研究从初生到6岁儿童教 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前教育的任 务、内容、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 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揭示教育者可以 通过何种手段和方法对儿童施加教育 影响,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德国教育家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萌芽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
1、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 2、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 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
(三)初创阶段(十八世纪后期——二十世纪中叶
)
西方:
学前教育学的创立以 福禄倍尔为标志。
福禄贝尔(1782~1852) 德国教育家
(3)昆体良 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
(二)萌芽阶段(十五世纪——十八世纪中叶
)
捷克大教育家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母育学校》
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
卢梭
裴斯泰洛奇
(Johann Hel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年) 瑞士著名教育家。 他一生从事贫民教育工作
在论述人的发展和教育 问题上,福禄贝尔接受裴斯 泰洛齐的观点,认为人具有 天赋的力量,对儿童进行教 育,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使这 种内在的力量得到发展。他 认真研究了学前教育理论、 体系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他把儿童的年龄分为3期:哺 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 展儿童的外部感觉;童年期, 是家庭教育、游戏、言语发 展的时期;少年期,是学前 教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