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索动物门
古生物学——第五章半索动物门
第五章
三、笔石枝
半索动物门(Graptolithina)
第二节 笔石形态结构
4、笔石枝的生长方向
下垂式、下斜式、 下曲式、平伸式、 上曲式、上斜式、 上攀式
第五章
四、笔石体
半索动物门(Graptolithina)
第二节 笔石形态结构
由笔石枝和胎管组成 依据笔石枝上胞管的列数可以分为: 单列式、双列式、多列式 依据线管是否形成中轴: 有轴正笔石:正笔石中各笔石枝攀合, 形成了一个整体,线管被包裹,形成 中轴。 隐轴正笔石:上攀的笔石枝不愈合为 整体,中轴位于各笔石枝之间,或无 中轴。
正胞管+颈胞管 前一代正胞管+颈胞管
第五章
三、笔石枝
半索动物门(Graptolithina)
第二节 笔石形态结构
3、笔石枝的分枝方式
同分枝和后分枝
同分枝:正分枝 侧分枝
第五章
三、笔石枝
半索动物门(Graptolithina)
第二节 笔石形态结构
3、笔石枝的分枝方式
同分枝和后分枝 原笔石枝长成以后再分枝
第五章
半索动物门(Graptolithina)
第一节 笔石一般特征概述
●
早已灭绝的个体微小的海生群 体动物 骨骼成分主要是硬蛋白质 一般海生浮游或底栖生活 中寒武世出现,早石炭世绝 灭,是奥陶纪和志留纪最繁盛
●
●
●
笔石的生活方式
第五章
半索动物门(Graptolithina)
第二节 笔石形态结构
胎管——胞管——笔石枝——笔石体
正笔石:原胎管的芽孔
颈胞管
第二代正、副、颈胞管 第三代正、副、颈胞管……
第五章
三、笔石枝
半索动物门(Graptolithina)
4.6半索动物门
(四)笔石演化趋势与阶段性
• 演化方向
• 笔 石 枝: 多 少 上攀
阶段性
• 寒武纪: 树形笔石 • 奥陶纪 :无轴类
• 生长方向:下垂
• 胞管类型:简单
复杂
• 志留纪 :有轴类
• Climacograptus Hall,1865(栅笔石):笔石体横切面呈卵形;胞管强烈弯曲, 腹缘作s形曲折,烟斗状,口穴显著,常为方形(图之10)。早奥陶世至早志留 世。 • Monograptus Heinitz,1852(单笔石):笔石枝直或微弯曲,胞管口部向外弯 曲,呈钩状或壶嘴状(图之ll)。早志留世至早泥盆世。 • Rastrites Barraude,1850(耙笔石):笔石体弯曲,钩形,非常纤细;胞管 线形,孤立没有掩盖,有向内弯曲的口部,共通沟纤细,胞管倾角大,与轴 部近于垂直(图之12)。早志留世。
3 笔石枝 • 始端:近胎管的一端 • 末端:胞管增长的一端 • 共通管(沟):在笔石枝背部连 通各个胞管 • 腹侧:胞管所在的一侧 • 背侧:靠近共通管(沟)的一侧 • 每个胞管靠近共通管一边为背, 另一侧为腹
笔石枝的生长方向各有不同,两 个笔石枝腹侧的交角,称为分散 角。以胎管尖端向上,口部向下 为准,分以下几种形式,下垂式, 分散角小于1800)、下斜式、下 曲式(先下斜,后平伸)、平伸 式、上斜式(分散角大于1800)、 上曲式和上攀式。凡下垂式、下 斜式和下曲式的笔石体,笔石枝 彼此以腹侧相向;凡上斜式和上 曲式笔石体,则以背侧相向。
2 胞管常见类型有:
1.均分笔石式:胞管直管状 2.单笔石式:胞管外弯呈钩状 3.卷笔石式:胞管外卷呈球状 4.半耙笔石式:胞管向外扩展,大部分孤立,呈三角形
5.耙笔石式:呈全孤立耙形
10 半索动物门(Himichordata)(含牙形石)
2019/10/8
半索动物门
49
3.平台型:由复合型的基部扩大而成平台状,刺体由平台和齿片组 成。齿片位于平台型刺体窄的一端,齿片上的细齿较高,排成一列, 称为隆脊。平台上还可具有横脊、齿瘤等装饰。平台的下面有基腔。 在平台的下面有一条突起称为龙脊,与平台上的隆脊相对应。平台 型牙形石类主要繁盛于晚古生代和三叠纪。
2019/10/8
半索动物门
28
4 笔石体和笔石簇
笔石簇:由多个笔 石体聚在一个浮胞 上,以中轴相连形 成的综合体。
2019/10/8
半索动物门
29
胎管 胞管 笔石枝 笔石体
笔石的硬体构造
第一个分泌的外壳,是笔石发育的基础 笔石软体的外壳 多个胞管构成笔石枝 多个笔石枝构成笔石体
2019/10/8
2019/10/8
半索动物门
50
牙形石的自然群集
牙形石一般以单个的、分离的形式保存为化石,但有时在岩层面 上能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牙形石分子有规律地成对成行地排列在一起, 形成牙形石骨骼分子组合,这种组合是牙形石动物器官的一种支持 构造,这种牙形石化石的集合体称为牙形石的自然群集。
2019/10/8
半索动物门
22
2 笔石枝的生长方向
以胎管尖端向上,口 部向下为基准,可以分 为7种类型: (1)下垂式 (2)下斜式 (3)下曲式 (4)平伸式 (5)上斜式 (6)上曲式 (7)上攀式
下斜式
Sinograptus
2019/10/8
部向下为基准,可以分 为7种类型: (1)下垂式 (2)下斜式 (3)下曲式 (4)平伸式 (5)上斜式 (6)上曲式 (7)上攀式
(2)始、末端——靠近胎管的一 端为始端,远离胎管的一端为末 端。
第十章 半索动物门
第三节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
有人认为:半索动物主要特征基本符 合。(1)口索-脊索;(2)背神经索前有腔隙 -背神经管;(3)有咽鳃裂。当然,是脊索动物 中最原始的一群。
有人则认为:把口索看成是与脊索相当的构造, 还欠说服力,半索动物尚具有一些无脊索动物的 结构,例如腹神经索、开管式循环、肛门位于身 体末端等等。
就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把半索类 作为无脊索动物中的一个独立的门较为 合适。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的亲缘更近, 它们可能是由一类共同的原始祖先分支 进化而成。根据是:
1.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都是后口动物。 2.两者的中胚层都是由原肠凸出形成。
3.柱头虫的幼体(柱头幼虫)与棘皮动物 的幼体(如短腕幼虫)形态结构非常相似。
第十章 半索动物门
又称隐索动物,是一类口腔背面有一条短盲 管,前伸至吻内的海栖类群。1825年黄殖翼 柱头虫最早被发现和命名,至今全世界有90 余种,包括肠鳃纲(体呈蠕虫)和羽鳃纲 (形似植物苔藓)两类。其中有77%以上的 种类隶属于肠鳃纲,最常见的代表动物为各 种柱头虫。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尚有争论
思考题
1.柱头虫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试述半索动物在动物界中的位置?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柱头虫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
第一节 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1.具有背神经索,背神经索伸入领部处出现 有狭窄的空腔,一般认为这是雏形的背神经 管。 2.消化管前端有咽鳃裂,为进行呼吸的器官。 3.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称为口索, 很小,半索动物因此得名,它是半索动物特 有的。
雌雄异体。生殖腺小囊状,成对,位于躯干前 半部至肝囊区之间。性成熟时卵巢呈现灰褐色,精 巢呈黄色。体外受精,卵和精子由鳃裂外侧的生殖 孔排至海水中。受精卵为均等全裂,胚体先发育成 柱头幼虫,然后经变态为柱头虫。
古生物地史学讲义(7)半索动物门
正笔石:亚胎管的芽孔—第一代正胞管 —第二代正胞管……
正笔石枝背侧的 共通管相当于树形 笔石的茎胞管所连 接成的通道
胎管及胞管的生长
(2)笔石枝的分枝
S4 S4
树形笔石:
正胞管+茎胞管 正、副胞管+茎胞管 正胞管+两个茎胞管 前一代正胞管+茎胞管 正笔石:产生双芽胞管直接分枝;或从原枝上的早期胞管壁、胞管口及胎管口部长出
半索动物门下分三个纲: 肠鳃纲(Enteropneusta) 翼鳃纲(Pterobranchia) 笔石纲(Graptolithina) 柱头虫(Balanoglossus)是肠鳃纲 的现生代表,是一类海底自由运动的 单体动物,杆壁虫(Rhabdopleura)是 翼鳃纲的现生代表(图11-2),是一类 营固着底栖的小型群体动物。 笔石纲是一类早已绝灭的小型海生 群体动物(∈2—C1),是古生代海 相地层中的一类重要化石。由于笔石 动物的骨骼和结构与杆壁虫相似,如 都是群体、分枝、体内有茎系,且有 纺缍形条带组织组成的管壁(图11-3), 因此,一般把笔石动物作为一个纲, 归入半索动物门中,但也有人根据笔 石动物在超微结构、骨骼成分以及生 殖方式上与杆壁虫的差异,主张把笔 石动物列为独立的一个门。
第三节
分类及常见化石
网格笔石,3-C1
刺笔石,O-S 无羽笔石, 2-C1
四笔石,O1
对笔石,O1-2
丝笔石,O2
叉笔石,O
雕笔石,O1-S1
栅笔石, O1-S1
耙笔石,S1
单笔石,S1-D1
第四节
演化趋势
总演化趋势是笔石体向简单化方向 发展,以适应由固着底栖转变为漂浮 的生活方式。 1.笔石的演化趋势:树形笔石—正笔石 2.正笔石的演化趋势:无轴正笔石—隐 轴正笔石—有轴正笔石 笔石枝数目由多变少,曾出现过以 侧分枝或后分枝增枝的复杂化现象, 出现过7次,但出现后很快消失, 只形成一些旁支。 笔石枝的生长方向从下垂到上攀, 笔石体进一步简化,双枝单列(隐 轴正笔石 上攀)—单枝双列(有 轴正笔石 愈合)—始部单列末部 双列(两形笔石类)—单枝单列 (单笔石类)。(图3) 胞管形态从直管状变成弯曲状 体壁退化成网状 横管数目由少变多(图1、2)
动物学16半索动物门PhylumHemichordata
半索动物,又称隐索动物( Adelochorda),是 一个种类很少的小门(约 90 种)均为海产,生活 于海水中或泥质沉积物中。典型的种类如柱头虫 (Balanoglossus)。
一。本门主要特征 •具有背神经索,其最前端变为内部有空腔的管状 神经索,一般认为这是背神经管的雏形; •消化管的前端有鳃裂,为呼吸器官; •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称为“口索”, 这是半索动物特有的( 半索或隐索动物名称由此而
( 6 )哺乳纲( Mammalia):体外被毛,恒温, 胎生(单孔类除外),哺乳(具乳腺)。 四。起源与进化
1.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与联系
•脊索:脊索动物具有纵贯背部的脊索,后被脊柱 所代替;无脊椎动物无脊索或脊柱。 •中枢神经:脊索动物中空的神经中枢位于背部; 无脊椎动物中枢神经呈索状位于身体腹面。 •鳃裂:脊索动物生活史的全部或部分时期具有鳃 裂;无脊椎动物不具鳃裂。 •心脏位置:脊索动物心脏位于消化道腹面;
三。分类
1 。羽鳃纲( Class Pterobranchiata) 小型(小于 8mm),通常群体生活于分泌的管中,肠道为“U” 形。无鳃裂或有两对鳃裂。代表动物有杆壁虫和
头盘虫。
2。肠鳃纲(Class Enteropneusta) 固着生活。有 多个鳃裂。代表动物为柱头虫。 四。进化地位
1。半索动物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鳃裂及 中空的背神经索又与脊索动物相似,说明半索动物 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均有亲缘关系,它们可能是 由一类共同的原始祖先分支进化而成。主要证据为: •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都是后口动物。 •两者的中胚层都是由原肠凸出形成的。 •柱头虫的幼虫(柱头幼虫)与棘皮动物的幼虫
第十二章 半索动物门
一、半索动物的进化地位半索动物(又称隐索动物)是一个种类很少的小门,分为二个纲:肠鳃纲(如柱头虫)和羽鳃纲(如头盘虫和杆壁虫)。
由于它们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但又有鳃裂及中空的神经,类似于脊索动物。
所以,认为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二、主要结构特征1、体型•典型的种类如柱头虫,身体蠕虫状,多穴居在泥沙中,•分布在浅海和潮间带,体长2~250 cm;•身体可分为吻、领、躯干3部分;•吻和领都有发达的肌内,吻能缩入领内,依赖于吻部和领部的伸缩、柱头虫能在泥沙中掘穴和运动身体。
•躯干部细长,前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翼状板,内有生殖腺,称为生殖翼。
肛门在躯干部未端。
•动物学上,将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适应辐射。
•半索动物门羽鳃纲的动物(如杆壁虫),由于营海底固着的群体生活,形态结构上发生很大的变化,该纲动物体形小,有腕和触手,吻部退化,外形上像苔鲜虫。
二、体壁•体壁层由上皮层和肌肉层构成。
上皮层由表皮细胞、腺细胞和神经细胞等组成,吻部的上皮着生纤毛,为纤毛上皮。
•上皮下为肌肉层,包括环肌层和纵肌层;领部肌肉层更发达,分别由领圈外肌,领圈内肌和领部纵肌组成,躯干部为纵肌层。
三、体腔•体腔包括一个吻体腔、成对的领体腔和成对的躯干体腔,体腔之间有隔膜隔开。
四、鳃裂•柱头虫躯干部前端,背中线两侧各有一行成对(7-700)外鳃裂,其内部为鳃囊或咽囊,鳃囊中有若干对“U”形的内鳃裂。
内鳃裂与外鳃裂一一相对应。
五、中空的领神经索•半索动物的神经系统原始而又特殊:身体头部表皮细胞的基部的一层神经纤维网,或称表皮神经丛,分别在背中线和腹中线处加厚形成背、腹神经索,两神经索在躯干的前端相连成一神经环,背中神经索在领内形成领索,可能为动物的神经中枢。
五、中空的领神经索•特别的是:领索是中空的,而且位于体腔内,这种中空的神经索类似于高等动物的神经管。
第12章 半索动物门笔石纲
二、形态构造
1. 笔石体 胎管 胞管 笔石枝 笔石体大小差别很大,从几mm到70cm。
2. 胞管类型及形态 (1)类型: 正胞管、副胞管、茎胞管(茎系)
(2)形态:正笔石类正胞管形态类型很多, 是鉴定笔石的重要依据之一
3. 笔石枝 (1)笔石枝的分枝 同分枝 后分枝 假分枝
3. 笔石枝 (2)笔石枝生长方向有6种, 依据是:以胎管尖端向上,口部向下
(一)树形笔石目
胞管有正胞 管、副胞管和茎 胞管三种,具发 育的茎系。笔石 枝分枝规则或不 规则。笔石枝一 般数目较多。一 般固着生活,少 数浮游生活。中 寒武世至早石炭 世。 树 形 笔 石 亚 目 正笔 石式 树形 笔石 亚目
树 形 笔 石 目
笔石体树枝形、锥形、 扇形等,枝间 多具横耙或 绞结。分枝很多,一般不规 则。始端的表皮组织常演变 为茎、根或底盘,借以固着 生活,有些用线管营浮游生 活。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 线管外露,营浮游生活。 笔石枝下垂到上斜式,不具 横耙和绞结,分枝规则,常 为正分枝。笔石体形状与正 笔石目的笔石相似,但有三 种胞管。早奥陶世。
4. 线管及中轴 (1)线管:当胎管裸露,其表层沿尖端方向延伸 成一根伸出笔石体外的丝状细管 (2)中轴:当胎管与线管被笔石体包被,线管变 得硬直,则称中轴
三、笔石的分类
笔石据其骨骼特点分为八个目,即:树形笔石 目、管笔石目、腔笔石目、甲壳笔石目、茎笔 石目、正笔石目、双胞笔石目和古树笔石目。 其中树形笔石目及正笔石目延续时间长,数量 多,分布广,最为重要,常见的化石多属于这 两个目,一般所讲的笔石也即指这两类而言。 其余各目化石零星,分布局限,有的是否为笔 石,尚有疑问。
184-185页
4 个 发 展 阶 段
四 、 笔 石 的 发 展 历 史
第二章 海洋生物的分类与特征 第六节 半索动物门
有柄与领连接;领前伸环绕吻,腹面生有口;躯干部细长,前端 背中线两侧各有一列小孔,为鳃裂孔,其数目因种而异。
半索动物门--羽鳃纲
羽鳃纲动物多分布于深海,多附着在岩石或贝壳上,以柄附着,体 外分泌有虫管,营管居生活。 身体圆柱形,个体大小一般为1~5mm ,群体生活时基部有匍匐茎
相对应;体腔为三分型,口属于后口;放射型卵裂,肠腔法形成体腔及中 胚层。
半索动物门 分类: 2纲,近100种,代表种:柱头虫、头盘虫、无管虫。
柱头虫
半索动物门 分类: 2纲,近100种,代表种:柱头虫、头盘虫、无管虫。
头盘虫
半索动物门--肠鳃纲
肠鳃纲动物主要分布于浅海,多数分布在潮间带,在泥沙中穴居或 石块下活动。 身体呈蠕虫状,脆弱易折。个体大小10-45cm,小的仅1~2cm,最
第二章 第六节 半索动物门
半索动物门
半索动物门:形态结构和生活史在某些方面具有脊索动物和棘皮 动物的基本特征。因而,半索动物是介于棘皮动物与脊索动物之 间的一个相对低等的后口动物门类。
半索动物门
主要特征:
外形大多为蠕虫状; 咽及前端体壁具有鳃裂,咽部前端突出一个盲囊进人吻中的前体腔内,称
为口索; 背神经在前端形成中空的管状; 身体可分为吻、领、躯干3个部分,分别与后口动物的前体、中体、后体
相连。身体脆弱易折。 吻呈楯形,用以吸附管壁,其基部有口。吻部短小,柱形,后端
有柄与领连接,领前伸环绕吻。 领腹面生有口。 躯干部细长,前端背中线两侧各有一列小孔,为鳃裂孔。
第七章 半索动物门
•
第二节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
根据脊索的性质,现存的脊索动物分属于3个亚门:尾索动
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 动物亚门是低等脊索动物,总称为原索动物。
• 一.尾索动物亚门 (一).主要特征 1. 除少数的种类外,成体一般无脊索,但幼体的尾部有脊索 的存在,故明尾索动物。 2.成体呈囊状,体外被覆被囊,又称被囊动物。 3.成体无背神经管,开管式循环,血流方向不定,血液无色。 4.多数雌雄同体,以出芽生殖方式繁殖群体,也有有性生殖 和世代交替。 (二).代表动物—海鞘 成体似一把水壶,壶底的基部固着于岩石、海藻、 贝壳、船底等处。游离端的壶口处为入水管口,壶嘴 处为出水管口。有出水管一面为背面。身体表面有一 层粗糙的皮囊,是外套膜分泌的被囊素形成的,类似 于植物纤维素。(略)
• 1.根据有无明显的头部
• 无头类:头索动物和尾索动物
• 有头类:脊椎动物
• 2.根据有无上、下颌
• 无颌类:圆口纲
• 颌口类: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 3.在胚胎发育中有无羊膜出现
• 无羊膜类:圆口纲、鱼纲、两栖纲
• 羊膜类: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 4.根据体温是否恒定
• 变温动物: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
•
柱头虫在生物界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由于其口索被认为是
原始的脊索,加上有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所以半索动物曾被列为脊索动物
门中。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口索并不是脊索,而是一种内分泌器官。此外,
半索动物还有许多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 如有腹神经索、开管式循环、肛门位于身体的末端等。
•
所以,半索动物是介于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
半索动物门
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门(Phylum Hemichordat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包括了一些具有原始特征的无脊椎动物。
与脊椎动物(Chordata)相似,半索动物门动物也具有背神经索。
然而,半索动物门动物缺乏真正的脊髓和柱状骨,因此被归类为半索动物。
性状和分类半索动物门动物具有一些独特的性状,使得它们与其他动物门区分开来。
它们的体长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多数半索动物具有三个主要部分,包括头、颈和躯干。
许多种类的半索动物有一种称为触手的结构,可以用来捕获食物,同时也是呼吸和排泄的器官。
它们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通常由前后肠、咽和腔肠组成。
根据研究者的不同分类方法,半索动物门被分为两个亚门:栉水母亚门(Enteropneusta)和石鱼亚门(Pterobranchia)。
栉水母亚门中包括了许多种类,如栉水母、长鞭类和裸胸鱼。
石鱼亚门包括了一些构造复杂的生物,形成了社会结构。
生活环境和习性半索动物门动物主要分布在海洋中。
其中一些种类生活在浅海沙滩附近的海底,而另一些种类则生活在深海中。
它们通常栖息在软泥或沙质海底,以底栖生活为主。
半索动物门动物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栉水母亚门中的栉水母有一个常见的生活方式,它们通过挖掘沙土和底泥来吸收有机物。
长鞭类半索动物则以浮游生物为食。
石鱼亚门中的生物构筑了复杂的筑巢系统,并通过共生细菌来获得营养。
生殖与发育半索动物门动物的生殖方式多样。
有些种类采取雌雄异体的性别分化,而其他一些种类则是雌雄同体,具有内受精的生殖方式。
半索动物门动物的绝大多数种类都具有幼虫阶段,幼虫形态与成年形态差异较大。
半索动物门动物的发育过程通常包括原肠胚阶段和褶状胚阶段。
在原肠胚阶段,胚胎会通过外层细胞扩展形成一个袋状结构,并在一侧形成一个口。
在褶状胚阶段,胚胎的外层细胞形成背侧和腹侧两个引导器官。
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虽然半索动物门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但它们在许多生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09.半索动物
• 半索动物由于具有一个类似于脊索的 半索动物由于具有一个类似于脊索 由于具有一个类似于脊索的 器官——口索。所以曾被看作是脊索 口索。 器官 口索 所以曾被看作是脊索 动物。 动物。 • 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表明口索与 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表明口索 口索与 脊索既不是同功器官,也不是同源器 既不是同功器官 脊索既不是同功器官,也不是同源器 官。所以现在将半索动物作为无脊椎 动物的一个门对待。 动物的一个门对待。 • 身体蠕虫状,分布于浅海和潮间带, 身体蠕虫状,分布于浅海和潮间带, 多穴居在泥沙中,体长2- 多穴居在泥沙中,体长 -250 cm。 。 柱头虫。 如柱头虫。
四、具有鳃裂: 具有鳃裂:
• 咽部背面有许多成对的鳃裂,水从口进入鳃 咽部背面有许多成对的鳃裂, 并排出体外时,即可完成气体交换。 裂,并排出体外时,即可完成气体交换。
• 半索动物既有无脊椎动物的某些特征 (腹神经索、开管式循环、肛门位于身 腹神经索、开管式循环、 体末端等), 体末端等),又有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 ),又有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 (雏形的背神经管、咽鳃裂等),所以 雏形的背神经管、咽鳃裂等),所以 ), 认为它们是介于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 认为它们是介于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 的过渡类型。 的过渡类型。
三、背神经索
• 除有腹神经索外,还有一条背神经索。背神经索在伸入领 除有腹神经索 腹神经索外 还有一条背神经索 背神经索。 部处出现了狭窄的空隙,由此发出的神经纤维聚集成丛, 部处出现了狭窄的空隙,由此发出的神经纤维聚集成丛, 这种结构被认为是脊索动物背神经管的雏形(中空的), 背神经管的雏形 这种结构被认为是脊索动物背神经管的雏形(中空的), 该特点表明与高等的脊索动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该特点表明与高等的脊索动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第四章6 无脊椎动物——半索动物门
二、笔石的基本构造-1胎管 笔石的基本构造• 第一个个体分泌的圆锥形外壳, 第一个个体分泌的圆锥形外壳, 是笔石发育的基础 • 可分为二部分、近尖端部分叫基 可分为二部分、近尖端部分叫基 胎管(prosicula),近口端部分叫 , 胎管 亚胎管(metasicula)。基胎管上常 。 亚胎管 具螺旋状纹, 具螺旋状纹,亚胎管上常具与口 缘近平行的环状生长线
一、笔石动物的一般特点
• 笔石体最初都由一个 圆锥形的胎管生出, 胎管出芽生出第一个 胞管,许多胞管接连 生长,排成一条,构 成一个笔石枝,再由 一个或多个笔石枝构 成一个笔石体。 成一个笔石体。 • 有时多数笔石体聚生 在一个浮胞上,形成 一个综合体,称为笔 石簇。 石簇。
二、笔石的基本构造
•胎管 •胞管 •笔石枝 •笔石体 •笔石簇
第四章 无脊椎动物
第六节 半索动物门
地震科学系 刘智荣
一、笔石动物的一般特点
• 笔石是一类已绝灭的动物,笔石化石常呈炭质 笔石是一类已绝灭的动物, 薄膜保存, 薄膜保存,很象用笔在岩石层面上的书写的痕 迹,故得此名。 故得此名。 • 有人在笔石动物体上观察到一索状物,认为是 有人在笔石动物体上观察到一索状物, 脊索,故有将其归入脊索动物门半索亚门 脊索动物门半索亚门的趋 脊索,故有将其归入脊索动物门半索亚门的趋 势。
线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笔石的基本构造-2胞管 笔石的基本构造• • 是笔石体的外壳, 是笔石体的外壳,个体生长的地方 笔石体的第一个胞管由亚胎管侧面的一个 小孔出芽生出, 小孔出芽生出,树形笔石目该小孔位于 基胎管上,并由此长出第一个胞管。 基胎管上,并由此长出第一个胞管。 • 树形笔石目有两种类型的胞管:正胞管、 树形笔石目有两种类型的胞管:正胞管、副胞 目有两种类型的胞管 管。正胞管和副胞管由茎系联接在一起。茎系 正胞管和副胞管由茎系联接在一起。 茎系联接在一起 由芽茎串连而成。芽茎出牙长出新的正胞管、 由芽茎串连而成。芽茎出牙长出新的正胞管、 副胞管和新的芽茎, 副胞管和新的芽茎,如此连续规则地发育而组 成笔石枝。 成笔石枝。
《动物学半索动物门》课件
c门简介 • 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种类 • 半索动物门的生活习性 • 半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半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与意义
01
半索动物门简介
半索动物门的定义
半索动物门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 的低等动物,属于动物界的一个
门。
它们通常具有圆柱形的身体,由 口前叶和躯干部组成,没有明显
。
隐鳃类动物通常生活在海底或珊 瑚礁中,通过捕食、滤食或寄生
等方式获取营养。
隐鳃类动物的体壁肌肉发达,能 够进行快速移动和捕食,同时通
过体壁进行呼吸。
毛头星类动物
毛头星类动物是半索动物门中的小型 种类,通常生活在海底或泥沙中。
毛头星类动物的繁殖方式比较特殊, 通常是通过无性繁殖或分裂繁殖等方 式进行繁殖。
。
有些种类也会进行有性繁殖,通过交配 产生受精卵,然后孵化出幼虫。
幼虫在孵化后会漂浮在水中一段时间, 直到它们找到适合的栖息地并定居下来
。
04
半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半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
半索动物门通常占据食物链中的中下层位置,以小型生物为食,同时也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 来源。
THANKS
感谢观看
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05
半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与意义
保护现状
半索动物门物种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面临 严重的生存威胁。
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坏是主要原 因之一。
非法捕猎和贸易也是威胁半索动物门生存的重要 因素。
保护意义
01
半索动物门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 衡具有重要作用。
半索动物门特征
半索动物门特征半索动物门(coelida,或称前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一大类,大多数无脊椎动物,有些甚至被分到有脊椎动物中。
它们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蔓足亚纲,鳃足纲,肉足纲。
它们也是十足目和二鳃亚目下的主要群体。
annelida半索动物门又分为两个纲:后口动物亚门和前口动物亚门。
其中前口动物亚门包括:颚胃动物、螯肢动物、单枝动物等;而后口动物亚门则包括:脊索动物门的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门的尾索动物亚门。
半索动物的幼体(如无颌类和双壳类)不经过担轮幼虫期直接进入成体阶段。
而后口动物则需要在胚后期完成变态,这种幼体与成体之间的过渡类型被称为似成体幼虫(mesograna)。
例如蛤类和蚌类的幼体,半索动物没有类似脊椎动物胚胎期那样的内陷型卵裂(内出卵),也不具备脊椎动物胚胎期的环带。
半索动物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种类可以生活在海水中,但它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陆地上,像田螺就喜欢栖息在水田和沟渠的污泥中,并且一般生活在底质松软的地方,如河床、湖底等。
而它们最常见的食物是水生植物的叶片、茎杆或果实,有时候,它们还会捕食小鱼、虾或软体动物。
除此之外,它们也可以吃一些微小的昆虫。
总的来说,它们属于杂食性动物,不挑食,什么都吃。
和陆生的无脊椎动物一样,它们的身体构造也由许多部分组成,比如头部、躯干、足、触角、内脏等。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外形特征,也有着相应的生存本领。
因为它的幼虫期要经过海洋,成体期则要经过淡水,所以,它在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具有显著的适应性。
半索动物虽然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性,但它却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例如,不用劳神费力地收获庄稼,只需把长在植物身上的那些“肉刺”收割下来就行了。
由此看来,半索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呢!人类不仅靠半索动物的肉生活,还要靠它的壳来建房子呢!而且这些壳的作用可大着呢!我们可以利用贝壳来保护珍贵的物品。
它还可以制作工艺品,制造家具、日用品等。
此外,还可以制作乐器呢!总之,它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2半索动物门
12半索动物门
12半索动物门一、代表动物:柱头虫二、特征三、生殖与发育四、分类五、半索动物的分类位置柱头虫柱头虫前段纵切柱头幼虫与短腕幼虫(海星)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门吻领躯干鳃裂区生殖区肝囊区肠区P303原始特征具腹神经索肛
门位于体末端开管式循环进步特征具口索(曾被认为是不完全的脊索)背神经索前段中空具咽鳃裂半索动物门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以肠腔囊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发育过程类似于棘皮动物柱状幼虫与海星的短腕幼虫相似幼虫游泳数日或数周后沉入水底变态为成虫半索动物
门具口索,又称隐索动物。
已知90余种,分为2个纲肠鳃纲:体呈蠕虫状羽鳃纲:形似苔藓动物适应辐射: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适应辐射。
半索动物门过去: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半索
动物门现在:无脊椎动物的一个门(半索动物门)口索相当于脊索(两者既不同源,又不同功)咽部有鳃裂空腔的背神经索相当于背神经管
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均为后口动物中胚层以肠腔囊法形成柱头幼虫与短腕幼虫相似脊索动物肌肉中含有肌酸化合物,非脊索动物的肌肉中含
有精氨酸化合物。
柱头虫与棘皮动物的肌肉中同时含有肌酸和精氨酸,返回半索动物门P303返回半索动物门P304返回半索动物门P305返回羽鳃纲半索动物门肠鳃纲P305。
半索动物门
主讲人:
半索动物也是后口动物的一支,全 部海产,身体多呈蠕虫形。
半索动物的体表覆盖有一层上皮,其 中含有许多腺细胞。特别是在领及 躯干部分,体壁的上皮细胞基部包 括有发达的神经层,这相似于棘皮 动物
取食、消化道为一直管
半索动物有开放式循环系统,是由两条 血管及一系列血窦组成。
本门的主要特征: 1、具有背神经索。 2、消化管的前端有鳃裂,为进行呼吸的 器官。 3、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称为 “口索”。这是半索动物特有的。
•肠鳃纲:柱头虫
•羽鳃纲:杆壁虫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
半索动物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十分相似, 这说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半索 动物又有鳃裂及中空的神经,这又相似于 脊索动物。 由此可见,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及脊索动 物均有某种亲缘关系。
半索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很原始 及特殊的,和棘皮动物一样, 在身体表皮细胞的基部有一层 神经纤维网,但在背、腹中线 处神经层加厚而形成神经索.口 腔背面有一向前伸的盲管,称 为“口索”,口索前端是一血 管球,为排泄器官。
生殖与发育:半索动物雌雄异体,生殖
腺呈囊状,纵列在躯干部前端两侧的体腔中, 约在鳃区处,每个生殖腺开口到外界,因此 生殖孔也排成列。卵产出后往往粘成团块状。 雄性个体在卵的刺激下排精,卵在体外受精。 受精卵由潮汐作用而被分散。 胚胎发育要经过变态,幼体称柱
普通动物学第13章半索动物门
可编辑ppt
19
• 半索动物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但又有鳃裂 及中空的神经,类似于脊索动物。从胚胎发育和具 有腮裂来看,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亲缘关系。
• 1)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都是后口动物; • 2)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的中胚层都是由原肠凸出
形成;
• 3)幼体形态结构非常相似; • 4)海胆和柱头虫肌肉中同时含有肌酸和精氨酸。
7
可编辑ppt
8
二.内部结构
• 1. 体腔包括一个吻体腔、成对的领体腔和成对的 躯干体腔,3个部分间有隔膜。
• 2. 躯干部前端两侧有鳃裂孔,咽壁有鳃裂。
可编辑ppt. 躯干部细长,前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翼状板, 内有生殖腺,称为生殖翼。
• 4. 肛门在躯干部未端。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2
• 代表种类:柱头虫(Balanoglossus)
• 身体可分为吻、领、躯干3部分。
可编辑ppt
3
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1. 有鳃裂:咽区背侧排列着许多(7-700)成对 的外鳃裂。
• 2. 口索:口腔背壁向前突出一个短盲管至吻腔基 部,盲管的腹侧有胶质吻骨,称口索。
• 3. 背神经索,前端呈管状。背、腹神经索在领部 相联成环。
11
可编辑ppt
12
• 5.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 生殖腺的外形相似,呈小囊状,成对地排列于
躯干前半部至肝囊区之间的背侧。 • 性成熟时卵巢呈灰褐色,精巢呈黄色。
可编辑ppt
13
• 受精卵经过辐射卵裂,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再 经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也有前、中、后三 个体腔。
• 幼虫与海参的短腕幼虫相似,称为柱头幼虫,游 泳数日或数周后沉人水底变态为成虫。有的种类 以长有纤毛的原肠胚形式自由生活,然后直接发 育为成体。发育过程类似于棘皮动物。
普通动物学:第十四章 半索动物门
半索动物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相比,具有高 级的进步进化的特征,归纳为:
1、具有背神经索: 背神经索伸入领部处出 现有狭窄的空腔,一般认为这是背神经 管的雏形。
2、消化管前端有鳃裂,为进行呼吸的器官 3、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称为口
索,很小,半索动物因此得名,它是半 索动物特有的。有人认为这是脊索的雏 形。
适应辐射: 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
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过长期演 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 的现象,特称为适应辐射。
半索动物是无脊动物(非脊索) 中最高等的一类
三、分类
半索动物共有100多种,按生活方式, 形态结构的不同分为两个纲:
• 肠鳃纲(nteropneusta) 各种柱头虫,体呈蠕 虫状。
• 羽鳃纲
(Pterobranchia)
已知约20种,大 多是固着于海底 营群居生活,形 似苔藓动物。如 头盘虫
(Cephalodiscus
dodecalophus)、杆 壁虫。 (Rhabdopleura)等。 本纲我国无分布
领吻
躯 干
二、结构与机能 (1)体壁和体腔 体壁: 表皮层:富含多种腺体、
神经细胞 肌肉层:环肌、纵肌 体腔膜
体腔:(真体腔) 吻腔:1个、可充水
钻洞 领腔:1对 躯干腔:1对
(2)消化系统: 无胃,消化管为:口、咽、食道、肠、
肛门
(3)呼吸系统: 水→口→咽腔→内鳃裂→鳃(气体交
换)→外鳃裂→体外
第二节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1、为动物界中独立的一个门 2、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
渡类型 3、它和棘皮动物有亲缘关系。半索动物与
棘皮动物的亲缘关系密切: 根据:(共同特点) 1)都是后口动物 2)均以肠腔法形成中胚层 3)两者的幼体,形态结构非常相似 4)两者肌肉中均含有磷肌酸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柱 头 虫 的 身 体 结 构 :
5
•
关于口索的作用,以前有人认为它就是最 初出现的脊索,加之又具有鳃裂和中空的神经, 因此将其视为脊索动物门的一类。但是近年通 过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表明口索与脊索既 不同功,又不是同源器官,加之半索动物还有 许多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因此现在大多数人将 它列为无脊椎动物的一个门。
玉 钩 虫 :
2
一、主要特征:
• (一)与脊索动物相似的特征: • 1、具有背神经索——其最前面变为内部
有空腔的管状神经索,一般认为是背神经管的 出一条短
的盲管,称为“口索”(stomochord)。为半 索动物特有。
3
柱 头 虫 的 身 体 结 构 :
9
6
(二)与非脊索动物相似的特征:
•
• • • • •
1、开管式循环。 2、发育有变态。 3、分节现象明显。 4、有围鳃腔。 5、开管式循环。 6、肛门在身体的末端。
7
二、分类:
• 1、肠鳃纲(enteropneusta):
• 蠕虫状,体长2-250cm,自由活动,栖息 在洞穴或石头下面。如柱头虫。
无脊椎向脊索动物过渡的类群
——半索动物门 •
又称隐索动物(adelochorda),是一个种类 很少的门,约70余种,均为海产。半索动物门 的分类地位目前仍有争论。 • 半索动物是从无脊索动物向脊索动物过渡 的类群,因此其基本特征即有一部分类似于脊 索动物,又有一部分类似于棘皮动物。
1
柱 头 虫 :
• 2、羽鳃纲(pterobranchia): • 体型小,一般体长1-7cm,营海底固着的
群体生活。如头盘虫。
8
思 考 题
1、为什么把海绵动物称作“侧生动 物”? 2、试从对称、胚层、体腔、分节以及 各系统的特征等方面阐述无脊椎动物从低 等到高等进化的过程。 3、掌握无脊椎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