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散文诗两首 配套教案 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7.散文诗两首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2.过程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

3.情感目标: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

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三.教学课时:2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课时1一、导入是什么让孩子那么快乐,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是母爱。

今天让我们变成一朵金色花,用我们的馨香回报母亲。

(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1、学生介绍泰戈尔情况,教师补充: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著名散文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小说有《沉船》等。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祷告、匿笑、沐浴、罗摩衍那。

3、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2)教师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

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1(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4)“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散文诗两首《秋天的怀念》和《草原》。

(2)分析并欣赏两首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理解并把握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散文诗的内容和形式。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散文诗,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热爱,感受散文诗的魅力。

(2)通过学习散文诗,培养自己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散文诗两首《秋天的怀念》和《草原》。

(2)分析并欣赏两首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散文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散文诗的特点和魅力。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散文诗《秋天的怀念》和《草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散文诗,感受其语言美。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和语句的理解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两首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并背诵两首散文诗。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散文诗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两首散文诗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运用比较法,比较两首散文诗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的课文之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散文和诗歌的区别、特点和优美的语言风格。

本文主要介绍《散文诗两首》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篇文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和散文的区别。

(2)学生能够掌握判断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3)学生能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4)学生能够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文学语言并感受文学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创新思维,在交流和探究中积极学习。

(3)通过精讲和演练散文诗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文学的美感。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问题导入,让学生感受散文和诗歌两者的差别。

问:诗歌和散文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

第二步:讲授知识通过课堂讲解,由老师详细阐述散文和诗歌的概念,特点和区别,让学生对散文和诗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讲解内容涉及: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歌/散文和诗歌的区别和特点/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

在讲解的过程中,新增加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

第三步:展现学生欣赏能力在讲解之后,老师可以放一段散文或诗歌让学生欣赏,并要求学生在欣赏过后提出意见。

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感,增强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步:组织小组讨论在学生分组散文阅读之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展开,引导学生探究散文的特点,交流阅读心得,丰富学生思维。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

第五步:精讲散文诗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翻译课文,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篇章结构。

通过精讲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真正领悟文学的美感。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培养感恩之心。

3.赏析诗歌的语言和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2)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

2.难点:(1)深入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培养感恩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之一。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笔触描绘了母爱的伟大。

比如我们学过的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这首诗深情地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看看他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的。

2.展示泰戈尔的图片和简介,让学生对泰戈尔有初步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展示生字词:匿笑(nì)、沐浴(mù yù)、祷告(dǎo)、罗摩衍那(yǎn)。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1.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首诗主要写了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情景,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2.提问:孩子与母亲进行了几次嬉戏?分别是怎样的?明确:孩子与母亲进行了三次嬉戏。

第一次,孩子变成金色花,在母亲做祷告时,把花香送给母亲;第二次,在母亲读书时,孩子把影子投在母亲的书页上;第三次,在母亲傍晚到牛棚时,孩子落到地上,请求母亲给讲故事。

四、精读析文1.提问: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明确: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象征着神圣和美好。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秋天的思念》和《金色花》。

这两篇散文诗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母爱的伟大。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魅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散文诗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散文诗的特点,深入体会课文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答法、情景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3.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诗的意境。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散文诗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诗的特点和作者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诗的阅读与赏析。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受散文诗的美,理解并掌握散文诗的特点,分析两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修辞手法的运用:讲解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学生掌握并能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举例:《春》一文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教学,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深层含义,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修辞手法识别:学生可能难以识别和区分课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对比等方式进行详细讲解。
-写作技巧:在仿写散文诗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需要教师提供指导和示例。
另外,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语言表达还不够丰富。这说明他们在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方面还需要加强。为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词汇积累和句子仿写的练习,帮助他们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也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积极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采用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们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千古传诵,歌颂母爱的诗歌——《游子呤》,下面让我们集体背诵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金色花》《荷叶母亲》(板书课题)二、交流资料1、大屏幕展示泰戈尔、冰心画像及其概况。

2、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沉船》、《小沙子》等,泰戈尔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3、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超人》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教师播放《鲁冰花》背景音乐,并范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多媒体显示:衍(yǎn)匿笑(nì)沐浴(mù)祷告(dǎo)并蒂(dì)菡萏(hàn)(dàn)欹斜(qī)徘徊(pái)(huái)4、教师指点,学生朗读。

5、组织朗读竞赛。

把全班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组织一场男、女生朗读竞赛。

可分为集体朗读竞赛和个人朗读竞赛。

四、再读课文,研讨内容〈一〉大屏幕显示研讨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并积累诗中的生字、生词。

(3)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珍爱亲情,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审美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游子吟》全体同学诵读。

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亲情的美好与圣洁。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二、检查预习,为下列生字新词注音释义匿笑( nì ) :匿笑,偷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沐浴( mù 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养。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 :闻(气味)。

并蒂(bìng dì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 ruì ):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 dàn):荷花;攲(qī)斜:倾斜、歪斜。

慈怜(cí lián) :爱怜荫蔽(yīn bì):遮蔽、隐蔽;荫庇。

三、学习《金色花》(一)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两首散文诗,学生能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分析散文诗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散文诗,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热爱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散文诗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散文诗的审美价值和创作技巧。

2. 学生创作散文诗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2. 参考资料:关于散文诗的相关论文和作品。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散文诗产生兴趣。

2. 学生朗读教材中的两首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韵律和意境。

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首散文诗《xxxxx》,解读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的理解和个人感悟。

三、创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创作主题,要求学生以散文诗的形式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鼓励。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内容、形式和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的散文诗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首散文诗,学生能够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教师也应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六、深入探讨散文诗的艺术特色(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首散文诗《xxxxx》,解读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7《7 散文诗二首》优质精品课课堂教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7《7 散文诗二首》优质精品课课堂教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7《7 散文诗二首》优质精品课课堂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散文诗《草原》和《背影》,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散文诗的美。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的描绘,也有画面的展示,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后,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散文诗的美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散文诗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感受散文诗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散文诗的美。

2.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散文诗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音韵美。

2.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写作法: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对美的感受。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课文: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

3.相关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散文诗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让学生自由阅读,感受散文诗的音韵美。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散文诗的美。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散文诗的美。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本店铺为家人们分享的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两首散文诗,让学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散文诗的主题、意象和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散文诗的基本特点,主题分析,意象描绘,表达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散文诗的深层含义,学生独立分析与创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散文诗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两首散文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首散文诗的主题、意象和表达技巧。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深入讲解散文诗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5. 练习与拓展: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创作一首散文诗,并进行交流展示。

四、课后作业1. 背诵两首散文诗,掌握诗歌的字词、句式和韵律。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散文诗,进行模仿创作,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积极性高,表现出对散文诗的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作业认真,对散文诗的分析深入,创新能力强。

3. 创作展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散文诗创作,展现个性化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课时散文诗《再别康桥》教学分析徐志摩的抒情风格和诗歌意象学生进行诗歌角色扮演,体会情感2. 第七课时散文诗《春》教学探讨朱自清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学生进行散文诗创作尝试,以春天为题材3. 第八课时散文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教学理解鲁迅对秦淮河夜景的描述及其文化意义学生进行散文诗创作,以夜景为题材4. 第九课时散文诗《荷塘月色》教学分析荷塘月色中的静谧美学生进行散文诗创作,以自然景色为题材5. 第十课时散文诗《故都的秋》教学探讨郁达夫对北京秋天的独特感受学生进行散文诗创作,以秋天的景象为题材七、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3.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例如:
-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了解散文诗的发展历程和著名散文诗人的作品。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散文诗知识,与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 ①本文重点知识点:《秋天的怀念》和《我的老师》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
- ②本文重点词:散文诗、意象、情感、写作手法等。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和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散文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对散文诗进行鉴赏。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让我看到了他们在思维和表达能力上的进步。在作业环节,虽然有些学生的完成质量不高,但也有不少学生提交了高质量的作业,这让我感到欣慰。
- ③本文重点句:两篇散文诗中的精彩语句,如《秋天的怀念》中的“秋天,是一把钥匙”,《我的老师》中的“他像一座山,屹立在那里”。
2.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 ①艺术性: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如在黑板上绘制与散文诗意境相符的简笔画,增强视觉效果。
- ②趣味性:采用有趣的字体或符号,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关键词,或用卡通形象代表散文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两首散文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散文诗,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文解析(15分钟)
1.分析《秋天的怀念》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2.解析《我的老师》中的情感表达,感悟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四、课堂讨论(10分钟)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散文诗的概念、特点和鉴赏方法,结合《秋天的怀念》和《我的老师》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学会用美丽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包含两篇散文诗:《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理解两篇散文诗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感受散文诗的意境和掌握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写作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比喻描绘春天的景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散文诗。
5.教学内容的拓展。本次教学主要围绕两篇散文诗展开,但在课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其他散文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散文诗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诗歌欣赏:分析两篇散文诗的意象、情感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
-《春》:分析朱自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07 《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07 《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7课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展示课件中的漫画,并提问:你的母亲有什么特点?你对她有怎样的感情?学生分享交流,由此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两位作者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2.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并简单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情。

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散文诗”的知识。

三、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教师先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意思,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并加以点拨。

匿笑()花瓣()沐浴()嗅到()衍()荫蔽()并蒂()菡萏()攲斜()心绪()徘徊()匿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攲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整体感知【活动内容】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这两首散文诗,读通顺。

把读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小组讨论互助;或在全班提出,由同学或老师解答。

听教师范读后,再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读的语气。

可以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进行个性化朗读、品析。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上册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散文诗的朗读语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的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体会人间至爱亲情,感知散文诗的语言美,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4.体会散文诗中浓浓的母子情,学会感恩母亲。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体会人间至爱亲情,感知散文诗的语言美。

2.教学难点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的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体会散文诗中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人和父母一起玩过?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这时妈妈估计会生气得要打你了,问你躲哪儿去了。

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装满了幸福。

现在我将这首诗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们的心里。

(二)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泰戈尔是亚洲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

他的诗歌多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格调清新,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他的作品在 20 世纪,曾经对中国文坛产生过比较重大的影响。

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三)文体知识——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文学体裁。

对于散文诗,我们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因此,在本质(内容)上,散文诗属于诗。

它虽然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它又不缺少诗歌内在的音韵美。

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是保留了诗意的散文,能够给读者带来诗的情绪和美的想象。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重描写客观生活中思想情感的波动。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7 散文诗二首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7 散文诗二首

7*散文诗二首【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味人间挚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挚爱亲情,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冰心和泰戈尔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金色花【课时目标】1.把握散文诗基调,有感情地朗读《金色花》,培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同学们,提到母亲你会想到哪些事物?那么,诗人笔下又会怎样表达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感情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5)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代表作长篇小说《沉船》《戈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等。

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2)课文知识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散文涉及的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6)金色花,即黄兰,木兰科常绿乔木,树形高大,开金黄色花朵。

印度将其视为圣树。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出示课件7)教师提示:注意“嗅”“梗”“徘徊”“荫蔽”“姊”的读音。

(2)析一析多音字。

(出示课件8)(3)辨一辨形近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散文诗两首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把握诗文感情。

2、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文感情基调,通过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语言赏析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金色花》一、导入介绍金色花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图片展示金色花母爱二、介绍作者、作品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

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

(不少人以为"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其实是献诗之意.作者的另外一部诗集<<奈维德雅>>才具奉献之意.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

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泰戈尔获诺贝尔奖的作品英译诗集《吉檀迦利》,是1912-1913年间,泰戈尔本人用英文从孟加拉语诗作《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选择部分诗作而成。

《吉檀迦利》的孟加拉语诗作是韵律诗,而翻译成英文之后变成自由诗。

三、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金色花,画出不懂的字。

2、检查预习嗅( 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yǎn) 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花瓣( bàn )叠(dié)3、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四、理解文本问题: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大意,看谁概括得好!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与他母亲“捉迷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五、研读探究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所以他只是撒娇,总是瞒着妈妈。

3、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叫妈妈急死了。

“我”呢,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呢。

“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六、欣赏语言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我们已经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怎么样的感觉,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活泼、机灵、天生善良,母亲的沉静、虔诚、慈爱、善良七、探究主题联系泰戈尔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诗中除了歌颂母爱以外,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热爱祖国八、仿句你想怎样回报母爱,以“假如我是……”写一段话!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九、拓展阅读我总是怀着最虔诚的心读您的诗,在我最快乐的时候,最悲伤的时候,最孤独的时候,任何时候。

倾听您的声音,就如在无灯无月无星的深夜里,有人为我燃起一支蜡烛,微微的光明,静默,豁达,宽厚,仁慈,执着,让我去冰寒而温馨,去浮躁而宁静,去混沌而澄明……1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末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

3 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4 “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藏在你心里呢,花呀。

”5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

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6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7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

十、作业品读全诗,借鉴本诗的手法。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手法。

请同学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板书设计散香气金色花投身影母子情深捉迷藏第二课时学习《荷叶母亲》一、导入欣赏荷花图片展示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三、检查预习注音注解花瑞:ruì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舒适。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欹斜:qī倾斜,歪斜。

遮拦:zhē遮挡,阻挡。

荫蔽:yìn bì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四、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感情变化的语句有些烦闷仍是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五、细细品味1、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红莲是全文着力描写的重点。

课文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

但在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之前,作者先将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

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母亲是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5、“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

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6、“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结构上,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却是无形的,涉及的面广,内容纷繁,除了母亲,还有谁能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诗。

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六、总结: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这种对母亲爱恋的情感,在冰心的另一首《母亲》诗中,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而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母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七、拓展阅读母亲冰心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进你的怀里。

八、作业:歌颂母亲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写一写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荷叶母亲冰心(散文)寄寓荷叶―――――― ―――> 母亲(无畏遮蔽)联想(无私爱护)红莲―――――――――>我象征心中的雨――――――> 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