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诗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方式。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形象描写,领悟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3. 能够模仿散文诗的写作方式,写出优美的散文诗。
【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写作方式。
2. 分析教材中的语言特点和形象描写。
3. 模仿教材,创作一篇散文诗。
【教学难点】1. 体会散文诗中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2. 确定主题和形象,完成题目为“我的故乡”的散文诗创作。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散文诗二首》、相关诗句与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听课文音频,了解散文诗的大致意思。
二、分析课文(25分钟)1. 意义理解分组阅读课文,并选择1-2个段落进行朗读,理解每句话的意义和寓意。
2. 语言特点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语言特点。
例如,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写表达情感,运用夸张、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衬托主题等。
三、诗歌写作(40分钟)1. 理解创作方式根据教材中的特点和示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夸张、深入、细微等手法写出自己的感受。
在创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创作真实的散文诗计划和安排: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或事物,把它形象化、情感化。
组织语言:利用比喻、拟人、对销、排比等手法,运用形容词等修辞手法。
检查和修改:将写的散文诗进行修改,主要检查是否有语言错误、是否符合创作要求。
四、总结反思(10分钟)1. 学习目标分析回答,你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在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2. 提高点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自我检查,活跃思维,倡导自由创新。
【板书设计】散文诗特点1. 增补意向强烈2. 艺术表现自由3. 寓意深刻,情感较强【作业】完成写一篇“我的故乡”的散文诗,力求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情感深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
体会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一、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看看作家冰心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依恋的。
教师点拨法
讲解法
如果没有荷叶的庇护,红莲可能会像文中写到的那朵白莲一样凋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白莲的句子。。
练习指导法
讲授法讲解法等
出示选定的练习题
《荷叶·母亲》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抒发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结合自身情况,谈收获,谈体会与感悟。
母亲祷告时,悄悄开花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寻找时,恢复原形跳到母亲面前。
各小组整理对思考题的解决情况,生成本组的新问题
10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10
15
5
巩
固
练
习
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点分别是什么?
二次备课
作
业
结合自身实际,再次理解课文
板
书
设
计
三次嬉戏
教
学
反
思
领
导
评
课
意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习题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习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诗。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诗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品味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诗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品味作者的情感,提高散文诗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含课文内容、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同时,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探究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金色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金色花》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里的一篇自读课文,主要表达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之情。
文章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以虚拟之境来表现动人的母爱和童真。
题材上,本单元以表现亲情为主,属于“亲情单元”,《金色花》也不例外。
体裁上,它是一篇散文诗,凝练灵巧,富有情韵,是学生练习朗读的非常好的范本。
【教学目标】1、掌握匿笑、祷告、嗅、摩、衍等字词,积累语言。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情感。
3、能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情感,并以深情并茂的语言表达【教学重点】1、指导关键句的朗读,并体会其情感2、挖掘关键句深层次的含义,体会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教学难点】如何将课本中的情感自然过渡到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体会宝贵的亲情.【文本解读】《金色花》篇幅短小,但意蕴丰富,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的代表作。
开篇作者创设了一个美妙的预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引发了孩童与母亲的“四次”捉迷藏,构成了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面,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的孩子,和一位优雅动人、美丽温柔、勤劳虔诚并且疼爱孩子的母亲,表现了温馨和美的家庭之爱。
但是如果解读止步于此,那么文本就会略显得单薄与苍白。
其实,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不仅仅是对伟大母爱的赞美,更深藏着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以及对其爱的回报、母子之间爱的默契。
正如旁批问题所言:“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答案是否定的。
根据“我”变成金色花之后的行踪,不难发现,无论母亲是在工作、祷告、读书,还是喂牛时,“我”都围绕在她身边,为其绽放花瓣、散发花香、投下阴影。
变成花朵的“我”本可自由自在地飞翔、玩耍,但是“我”却没有这样做。
所以,顽皮是假,依恋才是真。
儿童是单纯的,是美好的,在孩童的世界中,母亲是其接触的第一个人,也是最熟悉最亲近的人,对母亲的依恋更可以看出其家庭氛围的美好。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水调歌头》宋朝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蝶恋花》唐朝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淚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教案课时安排本课时为散文诗《水调歌头》和《蝶恋花》的学习,共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2.能理解《水调歌头》和《蝶恋花》的意思,并朗读两首诗;3.能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2.引导学生理解《水调歌头》和《蝶恋花》的意思;3.让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感受文学之美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及如何欣赏其美。
教学方法1.阅读法:通过朗读散文诗、学习诗歌中句子夹杂的典故等方式对其进行理解;2.讲解法:通过讲解散文诗作者背景、经历等方面对诗歌背景、意义进行讲解;3.情境法:通过构建情境,创设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并让学生感受散文诗与其他体裁之间的差异。
2.理解《水调歌头》(2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诗人苏轼的背景和经历;2.教师讲解诗歌的表达手法和意义;3.学生朗读《水调歌头》。
3.感受《水调歌头》(10分钟)教师根据诗歌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并进行情感交流。
4.作业布置(5分钟)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诗歌要求写一篇作文,并在课后交给教师。
第二课时1.反馈与检查(5分钟)学生上交作业,教师进行点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写作手法学习:识别并学习作者使用的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中的作用。
-情感体验: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向往,培养同理心和感悟力。
举例解释:
-在学习“笑嘻嘻”一词时,教师可通过例句和上下文,解释其在文中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使学生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散文诗的形式和内容上鉴赏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象征手法时,教师可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金色花”在文中所象征的美好和希望,以及这一手法如何丰富文本意义。
-对于情感的细腻把握,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我在母亲的笑容里,看到了花朵的盛开”,通过分析这样的句子,帮助学生体会母爱的温暖和作者的情感投入。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散文诗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情感的细腻把握:散文诗中情感的表达往往含蓄而细腻,学生可能难以捕捉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学生可能无法深入理解课文的寓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读。
4.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中,学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如“笑嘻嘻”、“骄阳”、“温柔”等,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和语境运用。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散文诗描绘自然之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散文诗。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秋天的思念》和《金色花》。
这两篇散文诗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母爱的伟大。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魅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散文诗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散文诗的特点,深入体会课文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答法、情景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3.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诗的意境。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散文诗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诗的特点和作者情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散文诗两首
7散文诗二首第一课时《金色花》【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把握诗歌的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点: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了解作者幻灯片出示泰戈尔的图片以及他的几组诗句;由学生介绍诗人泰戈尔;幻灯片出示作者简介。
三、美文朗读1.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轻声跟读。
2.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一个调皮孩子的口吻朗读。
3.教师着重从重音、语速、节奏、感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找不见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再如:“我不告诉你,妈妈。
”孩子撒起娇来,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
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4.男女生各选一名代表朗读课文,然后学生点评。
5.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齐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1.出示问题,请学生回答。
问题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明确: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赞美了孩子的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象征着母爱的光辉,也象征着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
问题2:孩子回报母爱,为什么总是悄悄地进行,不让妈妈知道呢?明确:这样会给妈妈带来惊喜,让妈妈感觉更加温馨;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2.教师板书: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
五、赏析感悟1.幻灯片出示有关母爱的诗句,教师深情朗诵。
2.请学生展开想象,以“妈妈,假如我变成了________”为开头说一段话,表达对妈妈的爱。
3.教师出示问题:如果哈利·波特送给你魔法,你可以把自己变成任何一样东西,那么,你最想变成什么依恋在母亲身旁?为什么?(幻灯片文字提示:凉风、清茶、阳光、雨伞……)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教案
7* 散文诗二首
第1 课时 金 色 花
1. 反复朗读《金色花》, 体会作者笔下孩子对母亲的纯真
第2 课时荷叶·母亲
1. 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 写
诗歌教学中朗读是关键, 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因此在本文的学习中, 我把朗读作为教学的重点, 学生试着边朗读边背诵, 效果显著。
对于诗歌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鼓励学生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些短小的诗句, 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文学修养。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以美感和想象, 但内
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从形式上看, 它有散文的外观, 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 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 即“散文其形, 诗意其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5.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6.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
7.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通过感悟《金色花》中的美好情感,提升对散文诗的欣赏水平;
2.设计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动手能力;
3.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意语言的感悟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句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如“母爱的表达方式”或“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诗意语言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创意写作练习,尝试用散文诗的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意语言的感悟:课文中泰戈尔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描绘母爱的美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感悟,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掌握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效果,提升写作技巧。
-文章结构的理解: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文章脉络,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举例:
- “我”变成金色花,默默开放,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爱(诗意语言感悟)。
- “我”又变成孩子,缠着母亲讲故事,运用了拟人修辞,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修辞手法运用)。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二首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反复朗读,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3.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的异同。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比较两篇散文诗的异同,加深对散文诗的特点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两部诗集,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介绍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共有50余部诗集,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伽利》等。
其诗集作品的基本题材多为极其常见事物,如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等。
其诗歌多带宗教和哲理色彩,以歌颂光明、母爱、自然为主题。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种母爱的颂歌,在《繁星》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可以说,正是对母爱的深情赞颂,奠定了这部作品深沉的细腻的感情基调。
二、品读散文诗(一)感知《金色花》的诗意1.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看出”的句式说话。
并将你找出来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另一方面,孩子的表现和美德,可以侧面反衬出妈妈的性格、品质,因为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过程中预设生成的问题:(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吗?【交流点拨】“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首散文诗《再别康桥》和《我爱这土地》。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语言表达。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学生可以领略到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散文诗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散文诗;能够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能够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散文诗;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难点: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欣赏散文诗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生词、难点解析等内容。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朗读等音频资料。
3.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散文诗二首》。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再别康桥》和《我爱这土地》两首散文诗,学生跟读并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美感。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本店铺为家人们分享的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散文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拘谨,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运用鼓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散文诗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精髓。此外,我还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课程节奏。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散文诗的魅力和教学挑战。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习《散文诗二首》,我发现他们在理解诗意、感受情感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诠释散文诗的美。但我也发现,仅仅依靠讲解还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体会散文诗的韵味。因此,我尝试通过分组讨论、写作练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散文诗的特点。这一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们在讨论和实践中逐渐领悟到散文诗的魅力。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散文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 散文诗二首》配套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7 散文诗二首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第1 课时《金色花》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了一份甜美的回忆)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问你躲哪儿去了。
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装满了幸福。
现在我将这首散文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们的心里。
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阅读课文,说说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明确: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画面。
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明确:妈妈我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目标导学二:朗读语言,体会感情感情朗读诗歌,思考: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1.这首诗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依恋之情。
2.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明确:该用喜悦、舒缓、温馨、深情的感情基调,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3.结合诗歌的感情基调,请同学们用心揣摩:看看以下这几个句子如何读?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明确: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明确: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明确: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
”明确: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研讨课《金色花》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反复诵读,品悟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揣摩文中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激发学生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教学重点】准确领悟课文所抒发的情感,把握课文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关键语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悟母爱。
1.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她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
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用什么方式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泰戈尔,文中的孩子是怎样回报母爱的。
2.生交流感受。
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的一生创作丰富,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在他的作品中,童真、母爱是永恒的主题。
其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东方第一人)(多媒体显示)二、初读知情,体会母爱。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生词并展示。
2.师配乐范读课文,生初步感知全文。
3.生交流初步感知。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悟孩子和妈妈的形象,师指导朗读。
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孩子,我是从……看到的。
(多媒体显示句式)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妈妈,我是从……看到的。
3.师小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撒娇,爱妈妈的孩子。
这是一位圣洁,沉静,美丽,慈爱,智慧的妈妈。
4.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诗歌抒发感情时往往借助具体的事物,这首诗中主要借助了什么具体事物呢?(明确:诗中我就是那朵金色花,那朵金色花就是我)5.师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在学习中遇到疑难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形象,可以采用质疑讨论的方法学习。
3.在诵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
体会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1.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作者冰心的简介。
3.课文录音。
4.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5.制成PPT演示文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
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三、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我”想变成金色花的愿望及目的。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三次嬉戏场面。
母亲祷告时,悄悄开花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寻找时,恢复原形跳到母亲面前。
2.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例句: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3.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4.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四、课文精读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性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为了瞒着妈妈。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五、概括主题
《金色花》用充满童真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又稍带顽皮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他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看看作家冰心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依恋的。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三、整体感知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
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2.理清结构层次。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四、课文精读
1.园里莲花有很多,作者选择了其中两朵来写,这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衬托两朵莲花,一白一红,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表现了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2.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
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3.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一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莲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
红莲首次登场。
二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
红莲:左右攲斜无依无靠
三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摇动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章结尾,升华主题。
4.这一朵红莲正是在这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如果没有了荷叶的荫蔽,红莲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花瓣凋零、枯萎;被风吹倒了,压断了)
是啊,如果没有荷叶的庇护,红莲可能会像文中写到的那朵白莲一样凋谢。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白莲的句子。
品读课文描写白莲的部分,指导学生朗读时融入作者的情感。
5.你能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灵感悟、点明题旨的句子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
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
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五、文章主旨
《荷叶·母亲》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抒发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由于两首散文诗都有很强的抒情成分,因此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熟悉文章内容。
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