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册语文教学设计(精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册语文教学设计(精品)

《观潮》教学设计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

3.动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促进朗读。

4.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教学用具:

钱塘江大潮录像带(3分钟)音乐录音带(2.5分钟)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释题,教师朗诵课文。

目的: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同时创设情境,激情入境,让作品感染学生,训练听、思、说能力。教学手段:用音乐伴朗诵。

用谈话法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

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范读课文。听读思考。

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听的时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几

个画面。

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根据回答板书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

追问:“天下奇观”的“观”当什么讲?什么叫“天下奇观”?

(二)理清文路,分段精读。

目的:知道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时间顺序写的,并按照这一顺序正确地给文章划分段落。理解各段主要

内容,并能抓住要点准确概括段意。

步骤:

1.理清文路,划分段落。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0最新审定部编本新教材配套教案)

1.《观潮》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浩、荡、涌、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据、踮、恢”指名读。组词: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崩”,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山崩地裂……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蟋蟀的住宅》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蟋蟀的住宅》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蟋蟀的住宅》教师招聘面试试

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蟋蟀的住宅》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1教学目标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练习写一个小动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

3.1.2学时重点

3.1.3学时难点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审题

《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作者怎样描述蟋蟀的住宅呢?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活动2【活动】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蜜蜂》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蜜蜂》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蜜蜂》教案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2.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测、阻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证是后鼻音。在写字指导方面,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试的右边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间不要写成良,减的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要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认识字词

1、了解安徒生写这篇童话时的一个小故事。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二、再读文章,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都发生了什么事

2、读后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

(1)你体会到了什么

(2)提出疑难问题。

三、默读课文,积极思考

1.提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准备小组交流。

2.老师提示提出问题的方法。

发问的词有:谁什么怎么样

发问的地方可以是:对课题、对主要人物、对主要事件、对结果、或者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并对能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对自己足够满意的答案提出来大家讨论。

4.展示各小组问题,梳理出问题清单。对照课后的问题清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讨论解决:

小豆子像“一个囚犯”,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一株豌豆苗为为什么称为“一个小花园”

哪一粒豌豆最了不起

四、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1.提出问题,读中思考,梳理相关内容,找到答案。

2.课后再读童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罗”、“眠”、“霸”、“占”,积累“压扁”、“霸占”、“滴溜溜”、“偷渡”、“青峰”等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爬山虎的脚》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

教材解读

《爬山虎的脚》是第七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本单元是第七册教材的第二个单元,训练重点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除了要从读到学写,训练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之外,还要复习巩固本学期学到的读和写的基本功,使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担负着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的任务,因此在本组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很少有见过爬山虎的,对课文可能就理解不好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学中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研究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就更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演示,加深理解。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篇1)

【设计思想】

作为中国历少有的天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超凡卓绝的成就,他以融会了儒、道、佛的胸襟和气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巍巍壮观的文化景象,限度地提供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并在生活态度、人格建构、审美高度等上给后世百姓、尤其是中国文人树立了标杆。

如何通过对该词具象、意境、主旨等的把握,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是为基本设想;如何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大文本理解的范围和加深文化感悟的深度,是为第二设想;如何通过文本揣摩和探究,建立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并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地,寻找生存的智慧和文化的密码,充实心灵空间,是为第三设想。

【教学目标】

一、通过文本阅读,认识词人形象

二、通过感悟拓展,提升审美能力

三、通过鉴赏评析,领略中国文化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

请学生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方式:漫谈,由学生前后左右,三言两语完成。

点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后者有了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

说明:通过简单议论,来激活思维,最后引到“雨”,引到“苏轼会怎么看”,自然过渡到《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

1、一读: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调动情绪,营造氛围,正音正形;一问:就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请联系文本来解释。

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初听本词的最初感受来简单回答,要求尽量在原词中寻找回答线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册复习教案(二)生字词复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册复习教案(二)生字词复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册复习教案(二)生字词复习生字词复习导言:

四年级的秋季语文教材,就要到了第七册。这一本教材,内容丰富,令孩子们知识涨了不少,语文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然而,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孩子们的辞汇量是否真的达到了理想标准呢?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复习生字词来检测孩子们的语文基础。

一、生字词的复习方法

1.朗读复习

看一遍生字词,先沉下心来,准确地读一遍。大声读出每一个字,让听力和口语来帮助记忆。第二遍,可以加速一些,目标是能够流畅且正确地读出生字。

2.默写复习

学习生字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能够用这些词进行表述和交流。默写复习就是让孩子们在不看字面的情况下,准确地书写出这些单词。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书写和记忆的方法。

3.组词复习

学习单词时,很多时候孩子们难以理解单词的意义。这时就可以通过构建词组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单词的含义。例如,“饪”这个字,

可以和“饮食”“烹饪”“调味饭菜”等等词汇组成词组,让孩子们通过整个词组来理解“饪”这个字的含义。

二、生字词的复习详解

1.“溪”、“涧”

这两个字是指小型水流,通常在山中流动。孩子可以从生活中常见到的水流中把这些词汇融入到日常的表述中。

2.“闫”、“闯”

这组字的复习,需要孩子们熟悉汉字的结构,吃透部首。只有掌握汉字的组成结构,才能够更快地记忆和学习汉字。

3.“婚”、“嫁”

这两个词都是说到和爱人之间的婚姻关系。但是“婚”指的是男女之间的结合,而“嫁”指的是女子成为他人的妻子。这两个词的用法需要孩子们搞清楚。

4.“饪”

指用热的或加热的食物制成菜肴。复习这个字,可以通过整个词组来让孩子了解“饪”这个字的含义。做些菜肴,让孩子沉浸在烹制食物的氛围中,通过亲眼目睹和分享口感,增进孩子对这个词的认知。

07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07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观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词。

2、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搜索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展示课题,启发谈话。

边放课件(片头)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请大家谈一谈你知道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展示课件背景资料,师生欣赏。

师:欣赏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生1:很神奇。

生2:令人难以相信。

生3:规模宏大

……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分析

1、规模宏大,体现在哪个自然段中。

生:第二自然段。

2、除了规模宏大,兵马俑还有哪些特点?在哪个自然段中进行了总结?

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三自然段。引导认识过渡段及作用。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的要求:

(1)先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一读。

(2)再自读课文,抓住“规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哪些词句体现了这一特点。

(3)再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四人小组完成填表。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四人小组互相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讨论交流

(1)、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所在的段及特点,并谈谈体会。

(2)、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四)品读课文

1、我们知道了描写的各种兵俑类型众多,那么仔细看,又会怎样呢?

四年级语文教案:观潮

四年级语文教案:观潮

四年级语文教案:观潮四年级语文教案:观潮

四年级语文教案:观潮1

一、教材及学情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我们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编者将这篇课文选编在这里,一方面是继续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了解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雄伟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二、教学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特拟定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生字词,抓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注重语言积累。

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使学生受到壮阔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出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3、4自然段,体会大潮的磅礴气势。

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四、教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教学流程
时控
补充修改
2、请同学们合作学习最后一段,把你知道的问题和还想知道的问题,与小组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1)自读、讨论
2)集体交流
a、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掠、毁、烧)“掠”是什么意思?从“掠”字你体会到了什么?还从哪些词能看出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
b、看了这令人痛心的场面,你想说什么?
二、指导预习:
1、回忆一般预习方法、要求:预习课文必须解决哪些问题?
(读准、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遇到生字、新词要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解决。)
2、读课文前“预习提示”,思考提出了哪些要求·
3、按要求独立预习。
三、检查交流:
1)抽读生字、词卡,提示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A、我读懂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布局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的意思)。
B、我读懂了园内景观很美。
(圆明园中共有100多处景点,课文只重点介绍了几处。想不想再看看?) (放录像:)
(这景观美不美?请同学们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把你刚才的感受读出来,一会儿读给大家听,看谁读的最棒·)
2、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

12
16
10

教学流程
时控
补充修改
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深入探究
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带着这几个问题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语气自读课文第2、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自读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学生汇报哪段的问题,教师就引导探讨哪一段·)
1、面对此奇观,你最想说什么?让我们带着对钱塘江大潮,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把课文尽情地、美美地朗读一次。
辉煌(掠毁烧)毁灭
万园之园残垣断壁
损失不可估量!




教学流程
时控
补充修订
第一课时
一丶谈话揭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在北京的西郊有一座皇家园林一一一颐和园。你知道吗?在北京的西北郊还有一座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那就是圆明园。可现在,我们在那里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景(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习第l9课一一《圆明圆的毁灭》。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解决。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3、出示字、词、卡,指名认读,正音
4、指名朗读课文,全班交流,说长论短。
5、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情景
6、小组交流阅读感受,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哪部分写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4)谁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熟读质疑
自由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内容说给同桌听,不懂的问题做上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9课《圆明园的毁灭》,。想一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梳理重点问题:
1、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

28


27
教学流程
时控
补充修改
5、这样罕见的大潮,想不想再看看?学生闭眼,听老师范读第3、4段。
指名读一一齐读一一依据板书练习背诵。
6、小结:
这部分内容,作者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抓住潮来时浪潮声音和样子的变化,具体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难怪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就被称为什么?
7、指导朗读第一段。
三、总结拓展
三、熟读质疑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就词、句、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题目中“观”是什么意思?“潮”指哪儿的潮?观潮就是 谁知作者为什么去看钱塘江大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观潮的经过的?
二、重点品读
1、看录像,谈感受:钱塘江大潮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声音巨大,样子雄壮。)
2.作者和我们的感受一样。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把潮来时的声音和样子写具体的。
指名读一一范读一一评价一一练读一一背诵。
C、我读懂了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引导探究:“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什么?
面对如此丰富的收藏及辉煌的景观,你想说什么?
小结过渡:
可惜,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最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竞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是谁毁灭了圆明园?
下去以后,小组讨论讨论,积极搜集资料,准备参加中队委组织的“辩论会”:圆明园该不该重建!
13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案
课题
32观潮
授课时间
课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主备课Fra Baidu bibliotek
教师
武月芬
参与备课
教师
授课教师
武月芬
三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生词。
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3、4段。
过程与
方法
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想象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增强环保意识,热爱自然景观。




(声音大) (样子壮)
潮来前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观潮潮来时 越来越大 白色城墙
潮退后 山崩地裂 白色战马




教学流程
时控
补充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听说过钱塘江大潮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节课老师领同学们去观潮,高兴吗?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案
课题
19圆明园的毁灭
授课时间
课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主备课
教师
武月芬
参与备课
教师
授课教师
武月芬
三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3段。
过程与
方法
抓重点语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
C、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练习读、指名读、齐声读)。
小结过渡:
现在圆明园的废墟仍贮立在北京的西北郊,它虽然没有声音,但我们时时都能听到,世人在仰天长叹一一一(!)
3、请同学们齐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
三、总结拓展:
1、依据板书,总结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谁有不同意见?
指名读第3、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用“一一一”线画出描写浪潮声音的词句,用“~~”划出描写浪潮样子的句子。
3、谁来读描写浪潮声音的词句?
引导理解“山崩地裂”。思考: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可见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远一一近)
我们试着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分组递读一一领读一一一齐读·)
4、指名读潮来时浪潮样子的句子。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质疑问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