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摘要】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商业银行的资产转化为证券的金融手段。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与发展,然后探讨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包括对资本金的优化、风险管理的挑战以及盈利能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但也会带来风险管理上的挑战。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商业银行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影响、资本金、风险管理、盈利能力、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各类资产转变为可以交易的证券,并通过市场募集资金的金融工具。

它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上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形式,尤其在近年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逐渐蓬勃发展。

作为金融创新的一大亮点,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

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在面临全球化、数字化、市场化等多重挑战的如何有效应对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于完善商业银行金融体系,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揭示其在银行业运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分析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优化效果,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旨在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工具,通过将具有一定收益的资产转化为证券,从而实现资产流动性和风险分散的目的。

在商业银行的运营中,资产证券化可以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特点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资产,如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转化为证券,然后发行到市场上,用以融资或进行资产管理。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包括资产现金流的分离、证券化产品的多样性和资产配置的灵活性。

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将持有的资产快速转化为现金,减少自身的资金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 资金来源多样化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多样化其资金来源。

通过发行证券化产品,银行可以向市场融资,而不再仅仅依赖存款和债券等传统融资渠道。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还可以提高其资本利用效率,增加业务经营的灵活性。

2. 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表优化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降低其风险敞口。

通过将各类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银行可以分散风险,避免集中在某一类资产上面临的风险。

通过将一部分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实现资产和负债的有效匹配,更好地管理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3. 提升盈利能力资产证券化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

通过将一部分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并发行到市场上,银行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与传统贷款业务相比,证券化产品可能具有更高的收益率,从而有助于提升银行的盈利水平。

4. 促进业务创新资产证券化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通过将各类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银行可以创新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满足市场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这有助于丰富银行的产品线,增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5. 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高其资本充足性。

通过将一部分资产证券化并发行到市场上,银行可以获得资本注入,提高其资本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风险。

资产证券化与PPP资产证券化研究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与PPP资产证券化研究文献综述

2017年,我国PPP 领域首批4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挂牌发行,成为PPP 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PPP 资产证券化横跨PPP 与金融市场两大领域,未来存在巨大市场发展空间,将会对这两大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盘活PPP 项目存量资产、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PPP 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其理论研究成果及现状必然要追溯资产证券化研究情况。

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梳理了PPP 资产证券化研究历史及动态。

一、国外资产证券化与PPP 资产证券化研究(一)2008年金融危机前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ABS)是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房地产抵押证券化,80年代到90年代在欧美资本市场迅速发展。

金融危机前相关理论已经较为成熟,值得借鉴的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1.关于交易结构的研究。

其中以风险隔离理论为代表。

Frost (1997)较早提出这一问题,这是资产证券化制度设计的核心,即证券化过程把基础资产真实出售给SPV ,使其与原始权益人其他资产相隔离,从而也就隔离了原始权益人破产清算等风险。

2.关于资产证券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首先,能够降低融资成本。

成本的降低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真实出售”形成“风险隔离”,降低了投资者风险;另一方面是资产证券化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投资者可专心关注作为证券支持的基础资产。

其次,可以进行风险再配置并改进效率。

证券化使风险从厌恶型投资者向中立型投资者转移并实现优化。

再次,能够缓解流动性风险。

资产证券化业务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该过程通过结构性融资对融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提升对信贷资产的利用效率和资产的流动性。

3.其他基础性理论研究。

信息非对称理论模型被用来分析资产证券化对金融机构的替代作用,资产证券化本身即为信息不对称的产物;运用金融脱媒理论分析发现,资产证券化可使原始权益人摆脱对金融媒介的依赖。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通过发行证券来融资和转移风险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金融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对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探讨。

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

商业银行通过将自身的资产转化为证券并出售给投资者,可以获得新的资金,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和规模。

这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偿还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敞口。

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部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减少自身的风险敞口。

尤其是对于持有大量风险较高的资产的商业银行来说,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减少单一资产所带来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利用效率。

商业银行往往持有大量的资产,但其中有一部分资产流动性较差,很难将其变现。

通过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将这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好的证券,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资产证券化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资产证券化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加剧。

由于证券化后的资产被分散到不同投资者手中,商业银行对资产的监管和信息披露相对困难,这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资产的价值和风险。

资产证券化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产生负面影响。

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化将资产转移出去后,可能面临着收入稳定性和流动性的问题。

特别是当证券化的资产出现违约或回收变现困难时,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可能会大幅增加。

资产证券化还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关联风险增加。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需要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资产管理公司合作,这可能导致商业银行与这些机构存在相互依赖和关联风险。

当这些合作方面临风险时,会对商业银行产生连带风险。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影响。

从正面来看,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降低风险敞口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资产证券化可能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可转让的资产打包组合成证券,并通过拍卖或私人定向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等机构可以将资产转变成可流通的证券,再以此获得资金支持,从而解决短期借款、信用评级、违约风险等问题。

1. 改变资产结构
资产证券化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将贷款等长期资产转化为短期流动性资产,从而优化银行资产结构,提高流动性。

2. 降低融资成本
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集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率。

3. 优化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风险分散到各个投资者手中,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机构风险管理能力。

4. 加强市场竞争力
资产证券化可以使商业银行减轻自身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5. 增强监管压力
资产证券化虽然为商业银行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增加了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压力,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结论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提高银行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好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监管压力。

商业银行需要在资产证券化中注重风险控制,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是一个金融工具,它将资产转化为可以交易的证券,从而可以通过发行证券来融资。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将它们的贷款资产转变为证券,将它们的资产转移给持有者,并从这些证券中获得现金流。

这种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降低风险。

通过将贷款资产转变为证券,商业银行可以将风险分散给各个持有者,从而减少其自身承担的风险。

这对商业银行来说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常常在各种贷款项目中承担着大量的风险。

通过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将这些风险转移给投资者,从而降低其自身的风险敞口。

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资产通常是以长期贷款的形式存在的,而这些贷款是不能很容易地变现的。

通过将这些贷款转变为证券,商业银行可以将它们卖给投资者以获得现金流。

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就能够迅速满足现金需求,而不必等待贷款到期,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融资。

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将资产转化为证券并出售给投资者,商业银行可以获得一次性的现金流,这可以增加其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加其盈利能力。

通过将资产转移给持有者,商业银行可以释放出资金,用于更高回报的投资,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资产证券化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对商业银行。

资产证券化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下降。

一些商业银行可能会将低质量的贷款转化为证券,并出售给投资者。

这可能导致投资者面临较高风险,同时也会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造成影响。

资产证券化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监管风险增加。

当商业银行将贷款资产转化为证券时,它们可能需要满足一系列的监管要求,并遵守相关法规。

这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监管成本,并使其容易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和处罚。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它也可能导致贷款质量下降和监管风险增加。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首先,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向投资者出售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支持证券(MBS)和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等证券,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

此外,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股票交易所发行证券,进一步扩大其融资渠道。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丰富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发挥其金融中介功能。

其次,资产证券化使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更加有效。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将其不良资产转让给证券化特殊目的实体(SPV),将贷款风险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出去。

如果SPV 遵循了适当的管理措施和评级制度,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原始贷款的信用风险。

而且,由于投资者对资产支持证券等证券的需要,这将使得商业银行对某些资产的借贷对冲更加精细,从而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第三,资产证券化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利润率。

资产证券化允许商业银行将贷款转移出去,从而减少其资本占用。

因此,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化业务可以获得更高的资本利润率,增强了其利润能力。

最后,资产证券化也与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有关。

商业银行可能会倾向于在放贷过程中推销低质量的贷款,这种情况下,银行可能会协作创造"坏贷款",并将其转售给投资者。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证券化交易将会影响投资者和市场的稳定。

因此,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应该加强自律并落实风险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使银行的风险分散更加有效、提高了其资本利润率以及与道德风险问题有关。

未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商业银行在证券化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并探讨资产证券化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精编版

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精编版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课程论文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姓名:杨鹏展学院及专业:财税学院财政学课程名称:货币金融理论专题学号:201401370006指导老师:李文哲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四日摘要:随着金融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经济的白热化竞争和对金融创新的强烈需求,使得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而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

其中,作为金融创新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资产证券化,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当代国际金融、资本市场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针对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信用增级、信用评级等手段转换为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过程,使之具有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作为近年来出现的金融创新思想和方法,为各国有效管理经济和金融风险,发挥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并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资产证券化产品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品种,无论是从政府的管理视角和金融创新规律来看,还是从银行、企业和广大社会投资者的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来看,资产证券化理论研究及其创新应用的构筑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金融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次贷危机;资本市场;信用评级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首先,美国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最早也最为全面,而且大量的研究依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得以相互支持。

在2008年的次货危机以后,大量的研究更多的开始涌现。

其次,Theodor Baums, E. Wymeersch(1996)对欧洲各主要国家如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英法德、西班牙等国的资产支持证券化进行了深度的研究与论述,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起源与发展、产品与市场等,认为资产证券化在欧盟各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者较全面的,并着重探讨了在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以及税务等方面的问题,指出立法在资产证券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综述关于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在经营风险方面,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确有影响。

资产证券化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程度的影响存在“证券化-稳定”与“证券化-不稳定”两种不同观点。

Jiangli.w(2008)的“证券化-稳定”理论认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建立特殊spv能把风险转移并隔离,风险转移过程中商业银行相当于为经济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购买了保险。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更多的研究支持了“证券化-不稳定”的理论。

Allen和Carletti(2006)Acharya等(2013)认为资产证券化强化了金融机构的关联性,增强了风险的溢出性和感染性,诱发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

关于城商行的研究:在国外,银行被划分为大银行和中小银行,但是国外并没有城市商业银行的说法。

由于从本质上来看,城市商业银行本质上属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国外关于商业银行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可以给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Brickley和James(2003)认为,地方政府的介入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日本,大多数地方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地方城市,而这些地方银行无例外地与当地政府、企业以及公共团体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此他们得出: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能够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从而刺激地方经济的增长。

2007年,Allen N.Bergel9在对美国的社区银行的发展历史的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各家银行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总之,国外商业银行有关的发展研究比较多。

从研究主体上看,有学术专家,还有新闻报刊、研究机构、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等 ;从研究主题上看,主要有对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趋势的研究,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研究,对银行上市的研究等等。

国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于探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同时,从现实意义而言,国外的发展经验对S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一、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Gardener认为1资产证券化是使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地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在这种安排下开放的市场信誉(通过金融市场)取代了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封闭市场信誉该定义强调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信用中介而与机构中介不同在这里“匹配”即指对原以机构中介信用为基础形成的资产进行可转让性的转换处臵引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定义2资产证券化是指“创立主要由一组不连续的应收款或其他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支持的证券它可以为固定的或循环的并可根据条款在一定的时期内变现同时附加其他一些权利或资产来保证上述支持或按时向持券人分配收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创立以收益性资产为担保的可转让性证券的过程潘彦、张银旗认为3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证券化的高级形式从广义上讲资产证券化包括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在证券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资金短缺者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发行证券来融资以取代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手段所以又被称之为融资证券化目前资本市场上所称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二级证券化即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常是贷款和应收帐款)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库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实现融资的过程何小锋、张伟认为4资产证券化和一级证券化有着本质差别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两者具有不同的“发债基础”区别于以资产所有者的整体信用为担保的一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以特定资产作为发债基础这种基础资产范围上的区别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偿债现金流的风险和收益进而影响到证券化交易结构的架构以及破产隔离、信用增级和资产负债表处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廖乙凝等认为5,作为一种具体金融创新的资产证券化与战后世界金融领域的证券化发展趋势不同后者的含义更为广泛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表现之一资产证券化把原本不易流动的资产转换为证券通过实施精巧的现金流分割与重组技术原始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亦相应地得以分割和重组从而实现将风险分散给那些最能深刻理解也最适于吸收这些风险的市场参与者而收益也分配给出价最高的市场参与者金融市场的融资效率由此得以大大提高二、我国银行业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吴晓求认为6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是21世纪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新世纪全球经济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经济体系之间将更加开放、更富有流动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济运行的轴心发生转移实质经济与符号经济(虚拟经济)的关联度逐渐减弱经济发展中金融杠杆的作用明显加强;社会财富的形态也在发生重要变化财富的物质形态逐步淡出资产或财富的虚拟化倾向日益明显21世纪的经济已步入了金融经济的时代有观点认为7针对资产证券化这么一种融资安排我国目前缺乏大量、持续、稳定的长期资金供给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资产支持证券的最主要投资者是机构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共同基金、外国投资者等但是在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现状却不令人乐观一方面我国能够参与各种证券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很少类似于国外典型的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更是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能够真正用于投资的资金规模都很有限无论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还是商业保险公司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作为典型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基金其成为资产支持证券的主要投资者都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可能的情况仍然是个人投资者来支撑资产证券市场然而考虑到资产支撑证券的复杂性以及个人投资者的不稳定性它不可能成为一个稳定的资产支撑证券市场即使是也是暂时的何小锋、来有为认为8目前我国国内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在此情况下通过开展离岸资产证券化业务借鉴与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并进而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培育与完善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理由如下⑴﹑离岸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中的大部分是在国外(或海外)完成的它的一些关键环节如信用评级﹑信用增级﹑发行证券等都是利用国外的机构和人才去完成的⑵﹑由地处本国之外的机构充当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这个机构既可以是本国为了完成离岸资产证券化而在国外专门设立的也可以是国外已经存在的机构如果将特殊目的载体设在开曼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还可以起到良好的避税作用⑶﹑由于离岸资产证券化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因而它是一种吸引外资的新方式开展离岸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王旺国认为9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条件主要表现在⑴、我国已经具备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宏观和微观基础从宏观方面来说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建设的总体目标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具有政治基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已具备了较强的金融监管能力、较强的信用重建能力从微观方面来说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因此它们对于消除不良贷款、盘活存量资产有着较强的欲望和动力;另外国有企业已认识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并且正在逐渐地接受通过市场融资、接受市场竞争考验的观念这些都是有利于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基础⑵、我国已经具备推行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来源据估计到2000年底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总额已达80000亿元这使得资产证券化能在庞大的金融资产中找到支持另一方面我国机构投资者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如1999年底我国已有22只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发行总规模超过500亿元这也为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来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ABS只要设计合理具备较高的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和信誉度就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⑶、我国已经有了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早在1992年海南省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通过发行地产投资券融资开发丹州小区就具备了资产证券化的某些基本特征1996年珠海市的建设高速公路案例则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较为成功的尝试这次融资的程序及操作与国外资产证券化已相差无几另外1997年5月重庆市政府与亚洲担保豪升ABS(中国)有限公司签订的资产证券化合作协议被认为是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重大突破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我国已具备了实施资产证券化的经验笔者认为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环境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判断首先从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方分析经过8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企业融资和优化资源配臵的重要场所但是在资本市场内部各种不同筹资方式的发展表现的极不平衡同相当活跃的股票、国债市场相比我国一般意义上的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异常冷清目前我国的企业债券信用差、品种单一难以形成市场热点这些缺陷直接造成了债券市场的严峻现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由于缺乏投融资渠道大量资金被迫流入容量有限的几个市场造成国债、股票市场的异常火爆;(特别是股票市场成了金融泡沫的发源地)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债券的信用较差投资者对其深具戒心就这一点出发资产支持证券恰能弥补企业债券的不足因为资产支持证券本身具有信用等级高、流动性强的特点其次从资产支持证券的供给方分析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内容在于风险转移、信用创造、及流动性创造;资产支持证券的生命力在于其可比风险程度下的价格优势资产支持证券是对利率高敏感的金融产品反观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被行政性的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金融市场在低利率和高准入壁垒中实现均衡结果是一方面大部分经济主体被排斥在金融市场之外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银行等有限的金融机构成为市场的垄断者具有相对充足的资金来源丧失了利用资产证券化技术进行融资的动力三、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设计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如下⑴、资产的产生与资产库的构造;⑵、特设机构(SPV)的组建;⑶、证券化资产的转让真实出售;⑷、信用升级;⑸、信用评级;⑹、债券的设计与发行;⑺、维护与偿还(一)、证券化资产的产生与资产库的构造从欧美各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来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种资产被成功地证券化这些资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抵押、担保贷款;二是各种应收账款;三是各种有固定收入的贷款;四是各种商业贷款在我国我们应该首先选择哪一类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呢从目前人们的认识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主流观点如李峻岭认为10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应该首先从住房抵押贷款起步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住房抵押贷款是一种最为广泛地被证券化的资产从住房抵押贷款本身来看许多方面的因素(如损失和拖欠风险相对较小而且相对容易估计提前支付行为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会计和法律环境更令人满意等)使得以这种贷款为基础或凭之提供所有者权益的证券在市场上比较容易被接受从现实意义来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助于促进我国住房金融资金的良性循环缓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压力填补公积金贷款的部分缺口;有助于深化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创新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也符合国家对新经济增长点选择的战略部署也有人认为11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应以基础设施项目收费和企业出口应收款的证券化为切入点理由是我国目前存在大量能够产生稳定收入流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出口应收款能够形成证券化资产的有效供给而相较之下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尚处于形成阶段汽车贷款和信用卡业务更是刚刚起步而且基础设施项目收费和企业出口应收款的证券化可成为我国开辟利用外资的新渠道张锡营认为12直到目前我国在经济环境、法律框架、信用基础、利益驱动(融资收益)等诸多因素上都无法支持资产证券化近期在国内大规模推进因此应该通过参与跨国界资产证券化运作在21世纪初把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带入崭新的发展阶段跨国资产证券化的适宜资产包括三类一是离岸资产即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的金融资产;二是有外币现金流的资产如对外贸易和服务企业的应收款;三是国际上容易接受的人民币现金流资产如向公众收费的大型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港口、电厂等另有人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有关实际工作部门最迫切希望证券化的资产莫过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摆脱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困境而且有利于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可谓一举两得如陈云贤认为13不良资产是我国目前首选的证券化品种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巨额的呆、坏帐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生存能力流动性危机使整个金融体系的信用基础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投资者手中的巨额金融资产找不到投资渠道大部分以储蓄的形式持有加剧了银行的刚性负债与不良资产的矛盾陈云贤认为资产证券化是理顺这两种不平衡关系的重要途径但是关于不良资产是否适合证券化这个问题争议极大如汪振宁认为14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尤其是转移给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不良贷款与证券化对资产的质量要求相去甚远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不良债权相当一部分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并经过长期的“沉淀”已经没有什麽价值也根本不可能产生现金流剩下的一部分尽管还可能产生收益但也因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其价值大打折扣能否产生稳定的收益现金流量最终还取决于国企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该进程中复杂的企业资产重组效果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稳定性更重要的是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不良贷款大多数属于信用贷款没有任何抵押品和担保品这种资产几乎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证券化处理从国外的实践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经历了一个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到非抵押债权资产(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企业应收款以及资产支撑商业票据等)证券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显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原来认为不适合证券化的资产也进入了证券化行列从原则上讲只要借助于各种技术安排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设立各种安全机制提高信用减少毁约和拖欠稳定未来现金收入流降低证券化资产的风险能够实现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就会越来越多尽管如此但进行证券化的资产还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一般而言这些条件包括可理解的信用特征;明确界定的支付模式/可预测的现金流量;平均偿还期至少为一年;拖欠率和违约率低;完全分期摊还;多样化的借款者;清算值高15很显然并非所有的资产都适宜于证券化宜于进行证券化的资产的最关键的条件或者说最基本的条件是该资产“能够带来可预测的相对稳定的现金流”换言之证券化的成功必然是以被证券化的资产的良好的预期收益为前提的对缺乏良好收益前景的资产进行证券化无异于缘木求鱼我们在选择证券化资产时也应该按照这些条件或标准来衡量在此笔者想特别加以强调的是不良资产一般不适宜证券化16操作前文已经分析资产证券化运作对利率相当敏感同样的我们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资产证券化对运作成本也相当敏感对于不良资产且不说不良资产在进行资产库的构造及证券设计时所面临的障碍只是信用升级和信用评级就足以在成本上使运作中止归根结底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融资手段它的基本功能在于提高流动性;而不良资产所面临的主要是安全性受损两者的勉强结合是没有效率的笔者以为这其中存在观念上的错位(二)、特设机构(SPV)的组建特设机构的创立地点特设机构的创立地点的选择一般要考虑三个因素⑴、法律规范而监管宽松;⑵、赋税较底;⑶、政治、经济、法律结构稳定特设机构的产权结构特设机构的产权结构有两种类型⑴、发起人控制的特设机构⑵、非发起人控制的特设机构在发起人控制的特设机构中发起人和特设机构之间的资产交易一般较难被法律认定为真实出售表外处理也受到限制特设机构的资产管理特设机构是为了资产证券化融资设立的、法律意义上的经济实体它不需要场地和员工是典型的空壳公司特设机构的资产管理和运营全部委托服务人进行考虑到发起人熟悉自己“出售”的资产便于维护原有客户的关系在多数案例中特设机构一般委托发起人管理其资产但是也有的国家如西班牙为了在证券化的交易中增加制约力量要求特设机构的资产管理必须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进行无论哪种管理方式特设机构的资产都必须交由信托机构托管信托机构严格按照信托合同进行帐户管理和资金运作特设机构的约束为了使特设机构成为不破产实体它的运作受到严格约束首先特设机构不能从事资产证券化交易以外的任何经营业务和投融资活动其次虽然特设机构与发起人、服务人、受托人等业务关系交织其自身也没有场地和员工但在法律和财务上必须保证严格的分立性要求宋芳秀认为17SPV作为发起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中介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中心也是资产证券化结构设计中最为典型的妙笔之一SPV的本质特征——“破产隔离”给予交易的安全性以极大的保障破产隔离简言之就是指实体一般不会遭受自愿的或非自愿的破产无论SPV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只要它满足以下六个方面的要求有关的评级机构就认为它是破产隔离的⑴对SPV目标和能力的限制;⑵对债务的限制;⑶独立董事;⑷不会合并或重组;⑸独立契约;⑹资产的担保权益王平认为18,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非常不利于进行SPV 的相关操作SPV是为实现预期财务目标而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法律实体在美国SPV的法律形式主要有有限合伙、信托、公司三种其中以信托和有限合伙为典型反观我国现行的相关制度有限合伙尚未取得合法地位《信托法》虽然早就列入了八届人大五年立法计划中但至今仍未出台自1979年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设立以来仅有1986年的《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和《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来规范信托的运作这都严重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三)、证券化资产的转让真实出售资产证券化在许多国家得到认可它和担保贷款、抵押贷款、信托贷款的区分具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发起人和特设机构之间的资产转让有三种法律形式债务更新发起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原有债权债务关系终止特设机构与债务人重新签署协议债权转让发起人通过法律合同将资产或债权转让给特设机构被转让的对象具有法律认可的可转让性质从属参与发起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变特设机构和债务人没有合同关系一般是由特设机构先发行债券将发债收入转贷给发起人转贷金额等于资产池的金额发起人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偿付贷款宋芳秀认为19真实出售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另一特色要真正作到破产隔离证券化结构应该保证发起人的破产不会对SPV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为了做到这一点证券化资产从发起人到SPV的转移一般应为真实出售而不是担保融资如果资产在发起人和SPV之间的转移为担保融资那么资产仍保留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在发起人破产时抵押支撑证券的持有人只能以受担保的债权人的身份参加破产清算因此投资者能够获得的款项会受发起人的破产风险的影响界定交易是真实出售还是担保融资各国法律的侧重点不同美国的界定标准是重实质而轻形式一般情况下美国法庭在确定交易是否为真实出售时需根据⑴、当事人的意图;⑵、损失风险转移的程度/追索权;⑶、转移发生后卖方对转移资产的控制程度;⑷、会计和税收处理;⑸、对第三方当事人的通知等五个方面的因素来判断交易是否为真实出售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采用金融合成法对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内的金融交易进行确认在第170段还对资产证券化的披露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指出“如果企业进行了证券化或签订了回购协议则应就发生在当前财务报告期的这些交易和发生在以前财务报告期的交易形成的剩余留存利息单独披露⑴、这些交易的性质和范围包括相关担保的说明、有关用于计算新利息和留存利息公允价值的关键假设的数量信息;⑵、金融资产是否已终止确认”(四)、信用升级在实际操作中信用升级有多种方式并根据不同资产证券化交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信用升级方式信用升级按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部信用升级和内部信用升级两大类外部信用升级是通过发行人之外的金融机构提供的全部或部分信用担保借以提高证券化债券的信用级别的方式⑴、银行提供的信用担保具体分为信用证、第一损失保护、现金储备贷款等;⑵、单线担保公司的担保;⑶、保险公司的担保内部信用升级是通过证券化结构的内部调整重新分配现金流使债券达到所需的信用级别⑴、优先从属结构;⑵、现金储备帐户;⑶、利差帐户;⑷、超额抵押;⑸、回购条款;⑹、担保投资基金针对外部信用升级方式王旺国认为20,应该建立权威的担保机构理由是只有权威的担保机构的担保才能真正确保ABS的稳定和相对确定的收益,提高ABS的信用等级所以王旺国建议担保机构应由中央政府出面组建而且必须是全国性的(五)、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由专业评级机构应证券发行人和承销人请求进行为证券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信用评级机构为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所发行的债券进行评级其标准和程序与对普通企业债券的评级类似所评定的信用等级表明发行人按照契约向投资者及时支付利息和本金的可能性唯一的区别是信用评级机构首先要确认资产证券化方案中的交易结构在法律上已经将资产的信用和初始权益人或发起人的信用相隔离然后针对资产或特设机构及其采取的信用升级措施进行评级不考虑发起人的信用级别资产证券化交易的法律、支持资产和结构特点是评级分析的重点评级机构对任何公司或债券的评级都需经历三个最基本的步骤⑴、收集足够的资料作为研究评价信用质量的基本因素⑵、分析并评定出恰当的信用级别、⑶监督已评级债券和发行人信用质量并随时根据信用质量的变化对评级进行调整有观点认为21,我国目前缺乏被市场投资者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资产支持证券的评级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的重要依据独立、客观的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成败。

《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资产证券化(ABS)是由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住房抵押证券(MBS)演变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亚洲市场逐渐引入资产证券化。

这也使得外国对资产证券化的分析研究远远领先于中国。

Jobst(1975)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通过证券化,融资方的资产信用可以直接提供给资本市场,而不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融资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Thomas(199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即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通过债权进行证券化融资是一种不错的手段,同时也可以降低从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

Schwarcz(2002)提出在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参考资产差异特征,区分不同种类,分离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其形成的现金流在资本市场上融入资金,融资成本通常小于股权融资。

在租赁资产证券化角度,Sudhir P.amemba(2000)分析研究了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论述了融资租赁业对社会经济的宏观效应。

Charles W.calomiris和Joseph R.Mason(2004)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深入研究,对融资租赁业证券化提出了建设性构想。

通关开展对融资租赁业资产证券化的系统分析,建立操作模型。

外国对资产证券化行业领域的分析从含义、原理与交易结构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探索研究到更为细微的层面,对资产支持证券化的研究更为细致,这也表明国外资产证券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更加成熟。

在资产证券化的动机方面,Charles W.calomiris(2004)发现企业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拓宽融资渠道。

Shawn D Halladay(2005)提出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缓解融资压力,从而缓解自身融资困难。

在信用增级方面,Fabozzi&kothari(2011)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设计资产证券化产品,提高产品的信用评级,减少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

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

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付 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近30年来,资产证券化问题一直受到国际金融界的普遍关注。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金融机构和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升温。

2005年3月21日,央行宣布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与住房按揭证券化工作。

4月20日,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 正式颁布,这标志着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迈出重要一步。

对于资产证券化特征、推行的意义、存在的风险和法律障碍、完善建议及其未来发展,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笔者就此做一个综述。

一、推行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作为备受国际资本市场推崇的资产证券化,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何现实意义呢?李建华认为,资产证券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一是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二是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将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散给社会投资者;三是获得新的融资渠道;四是增加服务费收入,提高盈利能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是增加了投资品种的选择;二是投资风险相对较低,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收益率,风险又低于股市;三是税收优惠,收益从发起方转移到投资者过程中不二次征税,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

[1]陆烨彬、吴应宇认为,除了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益处外,推行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缓解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压力,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大部分投向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过度负债问题,融资方式也以间接融资为主。

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把银行持有的大量贷款,通过技术处理转化为可分割转让的证券销售给投资银行或其他投资者。

这样,由原来的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的单一债权人,变成由众多的投资者共同享有债券或持有债务企业股权。

由此企业用新债券融资或股权融资归还银行贷款,既缓解了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改善了资本结构,同时也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此外,由于债权变为流动的产权,还有助于资源的合理流动,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文献综述

169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文献综述柳安娜作者简介:柳安娜(1994-),女,汉族,新疆人,硕士,新疆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会计。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与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相比而言,国内证券化起步晚,发展缓慢,但是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基于本国国情的证券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比较匮乏,为了更好的理解资产证券化,并且为我国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充分的实践经验,本文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对资产证券化的动因、效应及风险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现在作为新兴的融资手段被广泛应用。

2012年,我国国内开始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企业已普遍接受这种新的融资模式。

但是,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起步晚,理论和实践方面还不成熟,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资产证券化,并且为我国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充分的实践经验,本文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从资产证券化的动因、效应及风险方面开展文献综述。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确切的定论。

(一)国外相关研究“资产证券化”一词首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抵押贷款市场,在之后的发展中,资产证券化经过学术界和资本市场的研究形成了由广泛到具体,由模糊到详细的过程。

Gardener (1986)给出了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他认为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其实是在金融市场,通过开放信用,拥有盈余资金的供给者与短缺资金的需求者完成匹配的过程。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资金的匹配,涵盖了所有融资方式,比如股票、债券等。

Yoshihiko (1988)分别给出了狭义和广义的资产证券化定义,他指出狭义的定义下,资产证券化是将商业银行资产转化为可转让证券的过程,而在广义的定义下,资产证券化是票据流通的市场,二者不同点在于基础资产的类型。

Fabozzi (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未来现金流量汇集并出售给第三方机构的融资形式。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四篇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四篇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四篇篇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一、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Gardener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使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地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

在这种安排下,开放的市场信誉(通过金融市场)取代了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封闭市场信誉。

该定义强调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信用中介,而与机构中介不同。

在这里,“匹配”即指对原以机构中介信用为基础形成的资产进行可转让性的转换处置。

引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定义[2],资产证券化是指:“创立主要由一组不连续的应收款或其他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支持的证券,它可以为固定的或循环的,并可根据条款在一定的时期内变现,同时附加其他一些权利或资产来保证上述支持或按时向持券人分配收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创立以收益性资产为担保的可转让性证券的过程。

XX认为,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证券化的高级形式。

从广义上讲,资产证券化包括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

在证券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资金短缺者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发行证券来融资,以取代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手段,所以又被称之为融资证券化。

目前资本市场上所称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二级证券化,即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常是贷款和应收帐款)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库,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实现融资的过程。

XX认为,资产证券化和一级证券化有着本质差别。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两者具有不同的“发债基础”。

区别于以资产所有者的整体信用为担保的一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以特定资产作为发债基础。

这种基础资产范围上的区别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偿债现金流的风险和收益,进而影响到证券化交易结构的架构以及破产隔离、信用增级和资产负债表处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XX认为,作为一种具体金融创新的资产证券化与战后世界金融领域的证券化发展趋势不同,后者的含义更为广泛,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表现之一。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也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在许多学者、专家研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观点,试图将资产证券化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中,这也是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的新方法。

尽管这一观点目前仅停留在探索阶段,要将之付诸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可操作性。

因此,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进行探讨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同时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国外的研究数据中,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高速公路收费、隧道隧道、公用事业收费)的所占比例比较小。

因此就城市基础设施的收费资产证券化而言,这方面的专著和论文非常稀少的,只是散见于一些零星的文章中。

这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实践中的数量是密切相关的。

从统计数据看,在实践中其所占比例也是相当的少,绝大多数的是汽车贷款支撑资产证券、信用卡应收款支撑证券、房屋抵押贷款担保的资产证券。

从其他统计数据也可以得到验证,如在美国1997 年,这三种资产证券的发行额分别达到457 亿美元、476 亿美元、638 亿美元,分别占当年资产证券总额的21%、22%、30%由于实践中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因此相应的所作的研究也就比较少。

在国内,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虽然利用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还刚刚起步,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也已经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使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不少学者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张志强、刘德顺等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融资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建设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课题组曾经就国内和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比较写过专门的两本研究报告,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进行过专门研究,其中涉及到市政债券融资的观点。

关于在基础设施领域实行资产证券化方面,有关较为系统的理论在国内还很缺乏,但许多专家和学者也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发表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优秀论文和著作。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关于资产证券化研究的文献综述资产证券化, ( 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 ,是指将性质类似、风险相近的基础资产组合为资产池,并以该资产池在未来所产生的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为支撑,面向广大投资者所发行的一种固定收益证券。

根据基础资产来源的不同,其又可以具体细分为以商业银行为发行主体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以企业的应收账款证券化、未来收益等为基础资产的企业资产证券化等。

2015年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资产证券化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我国资产证券化能否迎来发展良机,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和交易现状何如,供需前景又将如何变化以及资产证券化将如何影响市场投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甚至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献综述将围绕资产证券化从发展历程、经验回顾、发展现状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回顾(一)国际方面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其主要是为了应对二战之后婴儿潮的购房问题以及促进本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税收、法人地位等约束,美国政府通过不断立法( 如1986年著名的REMIC 法案) ,逐渐为本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扫清了障碍。

之后,资产证券化也迅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壮大,包括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

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公司( International FinancialServices London) 2010 年的报告,从2000 年至2006 年,全球范围内证券化的资产总量已经从1.022 万亿美元迅速增长到3.298 万亿美元。

而美国在2007 年有40%的银行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操作,虽然金融危机使其有所收缩,但该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量依然超过了当年本国公司债市场的规模( Loutskina, 2011) 。

资产证券化的供给和需求: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的供给和需求:文献综述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供给与需求 理论与实证 综述

邹晓梅: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博士生,电子邮件:zouxm8948@;张 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副研究员,电子邮件: zhangming@;高蓓: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电子邮件: gaobeibaby@。
(一)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供给层面的解释 1、信息不对称假说 信息不对称假说强调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信 贷资产的流动性并帮助发起人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根据阿克罗夫的柠檬市场理 论,当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很可能会出现逆向选择,最终导致特定商品的 交易市场萎缩(Akerloff,1970) 。传统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银行在信用评估和贷款 监督执行等方面具有优势,而要使得银行在上述方面采取有效行动,银行必须持有 贷款至到期,或是保留与贷款相关的风险。1 (1)通过打包和分层等步骤构造信息不敏感资产有助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与 贷 款 销 售 不 同 , 资 产 证 券 化 将 分 散 的 基 础 资 产 打 包 ( pooling ) 与 分 层 (tranching) ,这样可以消除单个资产的异质性风险(idiosyncratic risk) ,从而降 低证券价值的信息敏感度以及信息优势方拥有的信息价值,最终提高相关资产的流动 性。Myers and Majluf (1984)认为,分层设计将违约风险集中在资产的某一部分, 其 余 部 分 资 产 的 风 险 显 著 降 低 , 这 有 助 于 降 低 投 资 者 的 柠 檬 贴 现 率 ( lemons discount) 。 Gorton and Pennachi (1990) 指出, 将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进行拆分, 并发行以这些现金流为支持的证券,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损失。因为,上 述证券的价值并不依赖于信息优势方拥有的信息。De Marzo (2005)宣称,组建资产 池具有“信息毁灭效应”(information destruction effect)和“风险分散效应” (risk diversification effect) 。如果基础资产剩余风险的相关性较低,那么分层

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研究动态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研究动态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研究动态的文献综述资产证券的概念和发展模式,操作步骤及结构图:国外的研究动态综述:国内的研究动态:在中国,由于资产证券化研究比较晚,因此没有对资产证券化做具体的定量研究,而且研究深度不足,特别是将资产定价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研究的研究还很少。

虽然最近有不少国内学者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展开了一些工作,但多数都偏重于资产证券化的机理介绍及制度设计层面的研究。

研究范围主要汇集在银行不良资产和住房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的定性研究,对证券化的动因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还很少,而针对国内现实问题做资产证券化的定量研究就更少了。

何小峰(2002)在《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一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发展历程,操作步骤。

集中体现在对中国地产和汽车信贷等市场方面的应用,可以说是第一本全面介绍资产证券化的著作。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效率问题,孙奉军(2004)提出了提前偿付风险的防范机制,并提出了资产证券化的定价思想,定性地分析了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供求与效率,也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模式和策略建议。

胡旭阳(2001)主要从金融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结构的效率提升机制及其决定因素。

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动因方面的研究,也出现了不少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张超英(2004)提出了包括监督技术假说、管制税假说、担保假说、道德风险假说、市场机制假说、流动性假说以及比较优势假说等七个假说,是中国资产证券化动因研究比较前沿的成果。

而这之前,尹龙(1999)也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动力约束与制度安排,指出资产证券化不仅仅是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它涉及到了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金融工程。

因此事先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好各种客观的条件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何德旭(2000)研究了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指出当时的中国推行住房抵押与证券化的基础还十分脆弱,基于当时的经济环境,虽然可以再中国局部地区进行试点,但更主要的的任务还是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各种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作者:李玉梅
来源:《商情》2017年第11期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资产证券化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首先被用于住房抵押贷款问题的解决,经过40多年的发展,资产支持证券已经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融创新工具,学术和理论界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理论;实践;风险
1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资产证券化进行研究,主要从资产证券化定义、动因、风险、定价及收益等角度进行分析,对资产证券化结构设计已深入到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层面,理论研究相当成熟。

1.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美国投资银行家 Lewis S.Ranier(1977)首先提出“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这个概念。

James A.Rosenthal & Juan M.Ocampo(1988)认为,广义的证券化是指一切以证券为媒介的一般化现象。

“证券化之父”Frank J.Fabzzi教授认为资产证券化可被视为一个过程,通过该过程将具有同类性质的贷款、租赁合约、应收账款、分期付款合同以及其它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打包成可在市场流通的带息证券。

1.2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上个世纪50年代,Anrrowand Debreu 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证明了经济主体可以利用有价证券来防范金融风险,从而为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动因提供了依据。

Steven L.Schwarcz (1994)将资产证券化视为一种“炼金术”,即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与机制,企业可以通过SPV从资本市场上筹得资金,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Claire A.Hill(1996)认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隔离机制可以有效降低信息成本。

上述相关理论主要是按实践进程发展延伸的,相对集中于论述证券化某一单一方面的社会经济功能。

与此同时,很多国外学者从综合性角度对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效应进行了考证。

JureSkarabot(2001)指出证券化是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优选择;Gorton & Haubrick(2003)论
证了流动性假说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的证券化能力可以影响其流动性风险的大小;UgoAlbertazzi(2011)发现证券化市场能够提供有效转移信贷风险的工具。

1.3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大量国外学者运用蒙特卡洛分析、期权定价和偏微方程等数理方法,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与收益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主要研究了三方面: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计量、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管。

关于风险计量,国外对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研究较多。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来自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和交易结构的证券化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主要关注的是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

关于风险控制,普遍认为其实质是风险隔离。

Gortona & Pennacchi(1995)提出银行对贷款者的审查和监督将随着贷款风险的转移而弱化。

Hugh Thomas(2001)指出资产证券化自始至终与金融机构的贷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治理应回归到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治理中。

关于风险监管,该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Mark Fagan (2009)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和金融体系,从全球视角评估了资产证券化监管效果。

James R.Barth(2013)指出金融监管部门犯下的错误以及对既有监管缺陷的无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累积,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2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资产证券化的尝试,于2005年开始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同时逐步深入。

总体来看,我国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2.1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前的引进探讨阶段
张超英(1998)在其著作《资产证券化——原理.实务.实例》第一次系统地对资产证券化的原理、评级、会计、税收问题以及资产证券化国外经验等方面进行介绍。

汪利娜(2002)详细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美国、加拿大、欧洲和香港模式,并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模式。

在发展模式问题上,陈裘逸(2003)提出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一定要照搬美国的“真实出售”模式,可以考虑采用从属参与模式。

该阶段主要引进介绍国外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并从实践角度探讨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潜在问题。

2.2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中的深入研究阶段
洪艳蓉(2006)认为在试点阶段,由于我国目前特定的金融市场环境所造成的发生于不同监管主体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制度竞争利弊共存,应该通过制度协调来营造健康市场。

梁志峰(2008)运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从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风险隔离制度和现金流管理等角度研究了证券化风险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该阶段主要以资产证券化结构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我国证券化实践的现状与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2.3金融危机后的重新审视阶段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学者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形成了大量的反思性文献。

李明伟(2008)从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真实销售和信用风险分散功能三个方面阐述资产证券化作为创新融资工具所具有的内在缺陷。

温馨(2009)认为资产证券化在过度扩张中可能出现异化,因为其具有风险创造和风险规避的内在矛盾。

该阶段理论界开始反思资产证券化存在的先天缺陷,集中研究了监管、制度和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2.4近年来的继续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逐渐淡去,资产证券化业务又重新活跃起来,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

巴曙松(2013)指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正处于二次发展时期,各项业务的试点范围也在慢慢扩大。

赵燕(2015)研究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现其存在贷前审查不规范、贷后管理忽视等问题,进而提出通过购买保险转移风险、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管理等有效建议。

该阶段主要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特点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总结与评价
国外对资产证券化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伴随着其实践领域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不断演进和创新,其相关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具有鲜明的创新性。

国内研究起步于向西方的借鉴与学习,伴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实践的发展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总体来看,目前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一角度或某个方面的解读,系统深入的整体性研究并不多见。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控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1):1517
[2]洪艳蓉.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竞争与协调[J].证券市场导报,2006(9):1624
[3]王国刚.从次贷危机看中国资产证券化[J].中国金融,2013(21):29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