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国际贸易(第七版)国际服务贸易

三、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
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益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自由化
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达2 000多种,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针对产品移动、本移 动、人员移动和商业存在设置的壁垒。 (一)产品移动壁垒
产品移动壁垒包括数量限制、当地成分或本地要求、补贴、政府采购、歧视性技术 标准和税收制度等。
经济转型国家成员 52
发展中国家成员 16
不包括视听服务、邮政、速递和基础电信服务及运 输服务的149种具体服务行业
82 66 19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自由化
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益
(1)促进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通过竞争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改进管理, 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服务专业水平。 (2)有利于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部门发挥效益,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规模效 益。 (3)有助于服务提供者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要,提高服务质量,使广大消费者 受益。 (4)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5)增强各国政策法规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有利于提高资本的利用率。 (6)提高贸易过程的便利化,促进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
在国际货物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国际服务贸易兴 起,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领域。
本章系统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国际服务 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特点与自由化。
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知 道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意义,掌握国际服 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状况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自由化
6.环境服务
排污,废物处理,卫生和相似服务。
7.金融(含银行和保险)服务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区别:前者是以一国(地区)为主体,从一个国家(地区)的角度来看这些交换活动;后者是从整个国际范围或从全球角度来看。
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货物贸易(Commodity Trade)是指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也称有形贸易(Tangible Trade)。
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是指一国(地区)劳动者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相应获取外汇收入的过程。
也称无形贸易(Intangible Trade)。
注:按WTO的分类,国际服务贸易有四大类: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具体可分为商业、通讯、建筑及工程、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健康与社会、旅游、文化与体育、运输及其他等12类155个项目。
技术贸易(Technology Trade)是指纯技术知识以及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机器设备的贸易。
主要内容是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
货物贸易需要经过海关手续,反映在一国海关的贸易统计上;服务贸易则不需要经过海关手续,在国际收支表中只得到部分反映。
三、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过境贸易出口贸易(Export Trade)是指一国把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国外市场销售。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国内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凡甲国经过丙国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另:复出口(Re- Export Trade )、复进口(Re- Import Trade )、净出口(Net Export)、净进口(Net Import)四、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是指货物生产国(地区)A与货物消费国(地区)B直接买卖商品的贸易行为。
01《国际服务贸易学》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2—1)
(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关于国际服务 贸易的定义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通过过境现象阐述服 务贸易,将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货物的加工、 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 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的活动,是 一国与他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
End22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2—2)
End 4
(二)西方经济学家对服务 的定义
在服务经济研究中,一种广为人知的 服务定义是克拉克(1930)提出的“剩 余定义”。克拉克认为,服务是除第一 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一切活动。根据 这一定义,服务变成第二产业外延的函 数。例如,建筑业、汽车修理业和公用 事业有时被划入第二产业,有时却又划 入第三产业范畴。
End 5
西方经济学家对服务的定义(2)
在西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中,另一种有 广泛影响的定义是希尔(1977)给出的“变化定 义”。他认为:“服务是隶属于某一个经济单位 的个人或物品状况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事先经过 该个人或该经济单位同意之后由其他经济单位实 施的……服务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这种变化是 同一过程的变化。服务一旦生产出来必须由消费 者获得的事实意味着服务不能储存。这种不能储 存性与其物理特征无关,只是逻辑上的不可能, 因为储存同一过程的变化是矛盾的。”
End19
GATT/WTO的分类
(1)商业服务(Commercial services);(2)通讯 服务(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based services);(3) 建 筑 服 务 ( Construction services ) ; ( 4 ) 销 售 服 务 ( Sale services ) ; ( 5 ) 教 育 服 务 ( Educational services);(6)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7) 保健服务(Health services);(8)旅馆服务(Hotel lodging places);(9)保险服务(Insurance services); (10)个人服务(Personal services),是指非厂商型的 个人范围内的各种服务,它包括房清洁及维修服务、护 理 , 以 及 其 他 个 人 护 理 服 务 。 ( 11 ) 文 化 娱 乐 服 务 (Amusement and recreation services);(12)动产的销 售 ( Sale in personal estate ) ; ( 13 ) 交 通 运 输 服 务 ( Transport services ) ; ( 14 ) 其 他 服 务 ( Other End20 services);
国际服务贸易

• GATS将各成员方的义务分为两部分:一
般义务和特定义务。
第四节《服务贸易总协定》
• 三、GATS的意义
• 1、GATS标志着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正逐
步臻于完善。 • 2、GATS将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不断增 长。 • 3、GATS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全面发展。 • 4、GATS为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 创造了条件。
第五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第二节国际服务贸易的种类 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第四节《服务贸易总协定》
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从一国境内向任何其他
国家境内,或在一国境内向任何其他国家的服 务消费者,或一国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 他国家境内的商业存在,或一国的服务提供者 通过在任何其他国家境内的自然人存在的服务 提供。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
• 二、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的差异,国际 • • • • •
服务贸易可分为: 1、资本密集型国际服务贸易; 2、劳动密集型国际服务贸易; 3、技术与知识密集型国际服务贸易; 4、混合密集型国际服务贸易。 这种分类方法不太严格,各类之间有交 叉情况。但这种分类以生产要素密集程 度为核心,对生产要素充分合理使用的 研究以及对以生产要素为中心的竞争力 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四节《服务贸易总协定》
• • • • •
四、GATS与中国服务贸易 (一)GATS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良机 1、GATS有助于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国际化。 2、GATS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国可以利用GATS的透明度原则,获得更 多更新的世界服务贸易信息,提高国际服务贸 易的决策能力。 • 4、GATS要求发达国家拆除服务贸易壁垒,为 我国优势的服务业出口创造了更多机会。
06-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及其协调

06-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及其协调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及其协调------------------------------------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概述==================================1. 服务贸易的定义---------------------------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境内居民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以提供或使用服务为目的的国际经济活动。
它包括跨境供应服务、商务旅游、跨境投资、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
2. 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重要性----------------------------------------国际服务贸易规则是确保各国在服务贸易活动中能够公平、透明地进行的重要保障。
这些规则涵盖了服务贸易的开放、市场准入、投资保护、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3. 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协调机制---------------------------------------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协调机制由多个国际组织和协议共同组成。
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是制定和协调服务贸易规则的主要机构。
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1. 服务贸易的开放原则----------------------------服务贸易的开放原则是指各国应当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式,实现对外服务贸易的自由和公平。
2. 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原则是指各国应当在公平、透明的基础上,为外国服务提供者提供平等的市场准入机会,并保护其在本国市场的合法权益。
3. 投资保护与服务贸易规则----------------------------------投资保护与服务贸易规则是指各国应当通过建立投资保护机制、推动投资自由化等方式,保护本国和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投资流动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精讲)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概述1、服务的基本要素〔选择〕①资本〔实物资本〕②劳动力③知识与技术2、服务的基本特征〔选择〕①服务的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服务最主要的特征〕②服务过程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③服务的异质性④服务的不可储存性⑤所有权不可转让性⑥服务价格名称多样与不易确定性3、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看看〕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及其服务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第三产业:处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4、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看看〕国际服务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GATS将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以下四类:〔1〕跨境交付: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这种服务方式特别强调卖方和买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
〔2〕境外消费: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消费者到境外去享用境外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
〔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者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领土内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与商业存在的共同点是,服务提供者到消费者所在国的领土内提供服务,但没有设立机构。
5、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简答,P9〕〔1〕贸易标的的一般具有无形性〔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时性〔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4〕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5〕贸易保护方式具有刚性和隐蔽性〔6〕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6、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论述,P14〕(一)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1、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共同增长。
服务贸易增速略低于货物贸易。
3、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稳步上升(二)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宽,结构不断改善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倾斜,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保持稳定增长。
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概述1.服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服务作为非实物的使用价值,和一般商品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⑴服务的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⑵服务过程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⑶服务的异质性⑷服务的不可储存性⑸服务的所有权不可转让性⑹服务价格名称多样与不易确定性2.服务业是怎样分类的其发展趋势如何答:㈠服务业的分类:为了明确不同服务业的经济性质、揭示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与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服务业进行了以下分类:⑴服务业的理论分类:a.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的分类;b.以功能为基础的分类⑵服务业的统计分类:a.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b.世界贸易组织分类法;c.我国服务业的统计分类㈡服务业的发展趋势:⑴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⑵服务业对工农业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⑶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业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
3.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答: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
服务的提供国称为服务的出口国,服务的消费国称为服务的进口国,各国的服务出口额之和构成国际服务贸易额。
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服务输入和输出活动。
广义的包括有形的劳动力的输出输入和无形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的交易活动。
4.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哪些特点答:⑴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⑵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时性;⑶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⑷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⑸贸易保护方式更具有刚性和隐蔽性;⑹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为什么能得到迅速发展答:⑴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⑵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⑶跨国公司扩张带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⑷服务需求的迅速扩大;⑸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⑹发展中国家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世界服务贸易。
6.简述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1.2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 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指一缔约方的服 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例 如,美国律师到中国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中国学者赴国外 讲学、技术咨询等,不涉及投资行为。
举例:
❖ 姚明是中国最大的单个出口商品。
102万吨大米 46万吨钢材 239万台电视 630万辆自行车 98万吨原油
2、GATS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
Heilongjiang
Xinjiang
跨境交付 CrossbordTiebert Supply
Jiling Liaoning
N
Inner Mongolia
Beijing
Hebei
境外消费 CQiongnhasi umptio
Co商m业mSh存aenrx在iciaSlhandong自Mo然v人em流e动nt
❖ 相互依存 ❖ 相互促进 ❖ 相对独立
二、服务贸易与相近概念的界分
❖ 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 ❖ 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 ❖ 服务贸易与服务业 ❖ 服务贸易与国际劳务合作
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贸易标的不同。前者是物品, 后者是服务。后者可以不跨越国境实现,前者则必须跨越国境。现代国 际贸易主要由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构成。
3、国际服务贸易特点
管理的 困难性与复杂性
交易过程与生 产、消费过程 的国际性
贸易市场高度 垄断性
ch9-国际服务贸易

第二节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 5、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促使服务贸易扩大。 • 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 (1)承包外国各类工程 • (2)各种技术性服务出口或生产技术合作 • (3)向国外出租配有操作人员的各种大型
机械 • (4)向国外提供咨询服务。
存性。 • 3、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生产要素跨国界的移 动。
• 4、国际服务贸易涉及法律的复杂性。 • 5、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物使用权和所有权的
关系呈现复杂性。 • 6、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物的作价原则较复杂。
第二节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 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阶段 • 1、萌芽阶段。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社 、萌芽阶段。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社
• 11、交通运输服务。主要包括各种货物运 11、交通运输服务。主要包括各种货物运
输服务、航天发射以及运输服务、客运服 务、船舶服务及附属于交通运输的服务。 • 12、其他服务。 12、其他服务。
• (二)特点 • 1、国际服务贸易中大多数服务具有无形性。 • 2、国际服务贸易中大部分服务具有不可贮
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 较快发展,地理大发现又促进了航海业的 兴起。
第二节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 2、产生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80年 、产生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80年
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一次产业革命, 确立了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生产制度。 蒸汽机的使用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得以迅速 发展,并使得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第九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 一、含义 • 服务,也称劳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劳动 产品。当服务作为交易的对象进行交换时, 就构成了服务贸易。 • 服务贸易就是指以提供服务的形式满足他 人的某种需要并索取一定报酬的活动。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是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第一次就 服务贸易问题进行谈判。
谈判重点:1、各国服务贸易行为的国际规则;
2、各国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即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谈 判,谈判的结果就是各国提交的服务贸易减让表。
我国迄今为止没有专门的服务业统计分类 体系,只有第三产业的分类和统计。
根据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我国三次产业的范 围是:
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 供给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 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 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二、服务业的分类〔2〕
1、传统服务业
是指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大都 历史悠久且信息化程度不高,如饮食业、旅店业 、商业等。
2、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
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兴旺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 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开展起来的,信息和 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有三个重要的特征:
无形性 服务一般是无形的。与商品最大的区别。
不可分割性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
异质性 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异可能很大。
难以贮存 服务是难以贮存的。
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第一章——服务、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概述一、阐述对服务、服务业、服务贸易概念的理解服务是个人或社会组织为消费者直接或凭借某种工具、设备、设施、媒体等所做的工作或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服务是向消费者个人或企业提供的,旨在满足对方某种特定需求的一种活动,其生产可能与物质产品有关,也可能无关;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服务业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
服务贸易是指由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在其境内或进入某一缔约方提供所指定的一项服务;即跨越国界进行服务交易的商业活动,指服务者从一国境内向其他国境内,通过商业或自然人的商业现场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取得外汇报酬的一种交易行为。
二、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试举例说明无形性(即服务的不可感知性):服务的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许多情况下都是无形无质的,让人不能触摸或凭视觉感到它的存在。
例如:酒店服务,服务人员与顾客的沟通中无形的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即是无形性的外在表现。
特别地,物化服务可以使服务有形化。
不可分离性: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
而物化服务的前提下服务与消费可以不同时不同地发生。
例如:银行对客户的存取款业务要求服务需求与服务消费同时发生。
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性):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服务随之发生差异;服务消费者对服务可能提出特殊要求,服务随之发生差异。
例如:餐饮服务中分为高档餐厅、低档餐厅。
不可存储性:一般的,服务不像商品那样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储下来。
举例:酒店服务,以时间为界定来提供服务。
时间上存储的例外:保险。
空间上存储的例外:物化服务。
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指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
例如:酒店服务中服务结束后,酒店的房间并不会属于消费者。
三、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区别有哪些1.两者的界定不同: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而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为标准的。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3.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远低于国际货物贸易 3.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远低于国际货物贸易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在很大 程度上推进了世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但由 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及国际服务贸 易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距,加上服务市场的开放 会涉及国家主权与安全、政治与文化等敏感问题, 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市场显示出很强的垄断性, 国 际服务贸易领域的保护程度远远超过了国际货物 贸易领域。
(3)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稳步上 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产业结构的 调整,世界服务贸易经历了长足发展。1980 调整,世界服务贸易经历了长足发展。1980 年至2005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 年至2005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 亿美元扩大到24147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 亿美元扩大到24147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 5.7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7增长到 5.7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7增长到 近1/5。 1/5。
2.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宽,结构不断改善 2.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宽,结构不断改善 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 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倾斜,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 贸易部门保持稳定增长。 1990年至2005年,运输服务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 1990年至2005年,运输服务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 重从28.6%下降到23.3%,旅游服务占比从33.9%下 重从28.6%下降到23.3%,旅游服务占比从33.9%下 降到28.9%,而以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 降到28.9%,而以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 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其他服 务类型占比则从37.5%逐步增长到47.8%。 务类型占比则从37.5%逐步增长到47.8%。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述

❖ ②远距离国际核心服务。
❖ (二)WTO的分类 ❖ 1.商务服务 (Business services) ❖ 2.通讯服务(Communication services) ❖ 3.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Construction and
related engineering services) ❖ 4.分销服务(Distribution services) ❖ 5.教育服务(Educational services) ❖ 6.环境服务(Environmental services)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
❖ (一)非官方的分类 ❖ 1、以“移动”为分类标准 ❖ (1)分离式服务(separated services)。服
务供给者与需求者不需要移动而实现的服务(如 运输服务)。 ❖ (2)需求者所在地服务(demander-located services)。服务的供给者移动后产生的服务。
之后,正在迈向服务经济时代。所谓服务经济, 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 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形态。目前,发达国家 均已完成向服务经济形态的转变,其服务经济产 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的占百分六十多 、有的占百分之七十多、有的占到百分之八十以 上。
中国和世界部分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
❖ (3)与新生产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本形成 所需要的服务
❖ (4)对整个生产体系进行协调和规制所需 要的服务
第二节 服务与服务产品
❖ 一、服务的概念 ❖ 二、服务的特征: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别 ❖ 三、服务产品的市场特征 ❖ 四、服务产品的市场进入障碍
一、服务的概念
❖ 物品的分类 ❖ 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 ❖ 自由物品:指人类不需经过努力,即可自由取用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大纲(2006年制订)课程编号:010107英文名: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课程类别:类别选修课前置课: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等后置课:学分:2学分课时:34课时主讲教师:卢映西等选定教材:汪素芹,国际服务贸易,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课程概述: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类别选修课,本大纲适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课程首先介绍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形成和发展趋势;其次介绍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政策,介绍国际服务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价值理论及相关理论,介绍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与措施,包括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贸易政策、服务贸易的保护主义政策及其成因,同时介绍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经济发展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再次介绍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主要内容和发展,介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和竞争力,并介绍加入WTO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金融业、基础电信业、批发零售业和旅游业等服务行业的现状和开放情况。
最后介绍国际服务贸易变化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一般基础知识和理论。
具体地说,作为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形式,学生应掌握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和各种政策措施,了解经济发展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
同时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应熟悉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主要内容,加入WTO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金融业、基础电信业、批发零售业、旅游业等服务行业的现状、开放情况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教学方法采取课堂讲授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本门课程的知识信息,讲授过程中注意讲授内容的目的性和科学性,并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
同时结合课堂问答和课堂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开阔思路,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活动能力。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服务
不能在时间上储存 不能在空间上转移
特殊情况:物化服务
❖
“异质”
同规格、同批次的商品, 服务的提供者素质不同, 除次品外,质量无明显差异。服务的消费者本身个性特色
也不同。
注:服务质量弹性很大,管理较难 举例:
“香港低价旅行团” KFC、麦当劳的服务流程规范化
❖三、国际服务贸易 (二)特点(与商品贸易相比)
无形性 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 服务贸易保护更具隐蔽性和灵活性
(非关税壁垒、市场准入、国内立法等手段) 管理更具复杂性
(行业众多、对象无形、人员流动、规则复杂) 市场的高度垄断性
(发达国家在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中拥有垄断地位P12表1-1)
❖ 据WTO秘书处估算,全球通过“商业存在”实现 的销售收入约为跨境服务贸易的1倍多。
三大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的初级产品生产(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的初级产品加工(制造业、采矿
业、水电气生产等) 第三产业:上述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剩余法)
服务业接近第三产业,但并不等同; 服务业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概念; 我国的服务业划分为四个层次(课本P4)
❖(二)服务业分类
劳务(掠夺性质)
转折时期 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 运输、金融(形式更加丰富)
全球性 自由资本主义竞争时期(科 发展 技革命)
快速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快 速扩张,产业革命深入)
过境交付、商业存在、自然人移 动等形式基本具备
新兴服务业层出不穷,快速发展 (医疗保健、汽车服务、文化娱 乐等)
❖ 可以看出,世界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 建立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并伴随着 货物贸易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货物 贸易的发展。
1章国际服务贸易概论4 国际服务贸易教学课件

注意:几个概念的异同
1)传统服务业 2)新型/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
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 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有三个重要的特征:高人力资本含量;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
现代服务业的主体是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国 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 国际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领域 进一步扩大;
4. 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全球化、自由化的趋势。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研究方法
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
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 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 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高接触性服务 中接触性服务 低接触性服务
3、服务的基本因素及其类型
(3)根据服务实际效用的不同(王新奎,2001 )
追加服务(complementary services)
伴随商品生产和交易所提供的补充服务。 是商品在市场上进行非价格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制造业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服务因素。
核心服务(individuality services)
修理业、洗染业、家庭服务业、文化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新闻
传媒、出版业、体育、医疗卫生、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宗教、慈
善事业、政府机构、军队、警察等
根据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 定》,我国三次产业的范围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产业 相互独立
广义的服务含义
满足物质、精神和心理需求、提供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个人、家庭、组织和社会 一切必要的手段和途径 兼具物质和非物质服务
软技术
考虑“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 动
广义服务业 相互渗透和影响
图1 传统服务与广义服务的区别
(二)服务的基本要素 ❖ 资本(实物资本) ❖ 劳动力 ❖ 知识与技术
综合经济学者不同定义,可将服务简单明确的定义为: ❖ 服务是对其他经济组织的个人、商品或劳务增加的价值,
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传统服务的概念
传统意义上 一般将服务当劳务。
(见图1)
人类的生产活动
物质生产活动 非物质生产活动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提供有形产品 提供非实物产品
图1:传统服务的含义
广义服务的概念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
展,服务、服务业的概 念和内涵发生了巨大变 化。服务是通过提供必 要的手段和方法,满足 接受服务对象的需求的 过程。
服务
通过必要的手段
和方法
过程
非
物
物
质
质
手
手
段
段
和
和
方
方
法
法
满足接受服务对象的需求
需要 能够 解决 问题 的有 形工 具和 手段
需要 能够 解决 问题 的无 形工 具和 手段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基本概念
一、服务的含义、要素和特征 (一)服务的含义
“服务”一词,在日常生活用语中, 其含义往往是指“为组织或他人工作”。 在经济学中,一般把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且数量有限的经济物 品划分为两种基本的存在形态:实物形 态和非实物形态。前者称为商品或货物, 后者称为服务或劳务。因此,服务是相 对于产品(物品)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我国服务业分类
❖ 1994年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将第三 产业(服务业)作了分类,包括: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 批发零售和餐饮业; ❖ 金融、保险业,房地产; ❖ 社会服务业; ❖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直接 获得 帮助 或照 顾
得到 方便 舒服、 愉快 和满 足的 感觉
提高
物
能力
质
的需
需
求
求
精神 和感 觉需 求
图2:广义服务的含义
服务功能
服务对象 解决问题的手段
提供的产品
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的操作对 象
所属产业 与制造业的关系
对服务的传统认识
满足物质需求
个人、家庭和企业 劳动、智力 非物质服务
不被视为具有核心 技术
(三)服务的基本特征
图3 服务的基本特征
易于
评价 服 珠
装宝
家房 具屋
汽 车
餐度理 幼 饮假发 儿
电 视
看机
护维
修
法牙 律齿 服保 务健
汽医 车疗 修 理
难以 评价
寻找性特征较强
经验性特征较强
信任性特征较强
图4 三大类产品特征(美F.尼尔森)
二、服务业
(一)服务业的含义 服务业是指专门从事生产服务产品
2、GATS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
Heilongjiang
Xinjiang
跨境交付 CrossbordTeibert Supply
Jiling Liaoning
N
Inner Mongolia
Beijing
境外消费 CQoingnhasi umpt
ion Abroad
GansuCNPo商inrmgex业imsa eS存ehnHarn在eccxnieaiHnaeblSeihandJoianng自gMPsueo然rvs人eoomfn流en动netl
的行业和部门的总称。 服务业是一个多层次、相对的、既
抽象又具体的概念。
(二)服务业的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业 ❖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标志 ❖服务业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三)服务业分类
表2: 服务业的分类(以功能为基础的分类)
消费者服务业
招待与食品服务、私人服务、娱乐与消遣服务、 杂项服务
对服务概念的各种解释。
❖ 萨伊:无形产品(服务)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 物。
❖ 巴斯夏:在萨伊的基础上,认为服务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 特征。
❖ 马克思:服务也是商品,也有使用价值与价值,其形式是 “活动”(服务体现一种活动)。
❖ 希尔:从服务生产入手,认为就服务来说,实际生产过程 一定要直接触及某一进行消费的经济单位,以便提供服务。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Chapter 1: 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The Basic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第一节 国S际er服vic务es贸易基本概念
第二第节二国节际国服务际贸服易务的产贸生易与统发展计 2
1、传统的定义
❖ 当一国的劳动力向另一国的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 提供服务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全过程便构成服 务的出口;与此相对应,一国消费者购买他国劳动力 提供服务的过程便形成服务的进口。
❖ 这一定义涉及到国籍、国界、居民、非居民等问 题,即人员移动与否、服务过境与否、不同国家 之间的国民之间的服务交换等问题。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第三节 国际服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4
The Object And Metho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esearch In Services
服务生产 部门
生产者服务业
企业管理服务、金融服务、保险与房地产
分配服务业 运输与贮藏、交通与邮电、批发与零售
注:若包括政府服务,包括教育、保健、国防与一般行政职能。
按照产业部门划分,服务业通常分为工业服务业、 设备和物质服务业、智力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社会 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环境和生态服务业、服务的服 务业等8种类型。
(四)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服务业内部结构 不断调整,现代 化进程不断加快
服务业发展趋势
服务业对工农业 的带动作用日益
突出
以新技术为基础 的服务业成为提 升国家创新能力
的重要力量
三、国际服务贸易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
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 活动。服务的提供国称为服务 的出口国,服务的消费国称为 服务的进口国,各国的服务出 口额之和构成国际服务贸易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