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特产介绍
黄梅文化特色 挑花 8

黄梅文化特色挑花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
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目录1介绍2历史起源3价值3.1 传承意义3.2 艺术特色4区别5荣誉6代表人物1.介绍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
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黄梅挑花属挑、补、绣这一民间刺绣的范畴,是在湖北省黄梅县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挑花与绣花同样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它分布广泛,其中湖北黄梅挑花发源最早、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在中国挑花工艺发展史中占主导地位,因此“黄梅挑花”也是各挑花的代表和统称。
2.历史起源相传,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
据《黄梅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黄梅就有了十分讲究的挑花工艺。
1958年,在黄梅县蔡山脚下发掘的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1年)墓葬中,墓中女尸头上搭有彩线挑绣的"福寿双桃"方巾,可以证明黄梅挑花这门民间工艺,最少距今有约500年历史。
黄梅挑花起源元代,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是湖北省黄梅县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
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有俗谚说:“黄梅有女皆挑花”。
被专家誉为“无声的抒情诗,幻想的楚辞”,具有很高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黄梅挑花有着取材广泛,古朴典雅;承载文化,寄寓理想;布局严谨,富于变化;重在神似,浪漫抽象;追求善美,寓意吉祥;色彩明快,沉着和谐的艺术特色,具有稚拙粗狂、浑厚朴实的风格。
其原材料主要是家纺的棉布,早期颜色比较单调,只有白色和藏青色(自家印染),现在可以机织布,但必须是纯棉布,线主要有棉线和五彩丝线。
腊梅的知识

腊梅的知识
腊梅别名黄梅花、蜡梅花、腊梅、腊木、雪梅、冬梅、金梅、唐梅、香梅。
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
花单生于一年生枝叶腋,花梗极短,被黄色,带蜡质,具芳香,12-3月开花。
蜡梅以其花色似蜂蜡又在寒冬腊月开花而得名。
蜡梅端庄高雅,凌霜傲雪,在万花凋谢的数九寒天,唯其一枝独秀,成为最先带来春天信息的使者。
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叫干枝梅。
常见栽培变种有:
①素心蜡梅花瓣内外均为黄色,有浓香。
②磬口蜡梅叶大。
花瓣圆形,深黄色,里有红紫色边缘和条纹,盛开时如磬口状,香气较浓。
③狗蝇蜡梅也叫红心腊梅、狗爪腊梅、狗英梅。
花瓣狭长而尖,外轮黄色,内轮有紫斑,淡香。
庭园多栽培,为早春观赏树种。
寿命可达百年以上。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天王殿前唐梅树龄有1000年。
蜡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
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
早在四千年前,蜡梅的观赏价值就被赏识,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
黄梅 鱼面的介绍

鱼面的介绍鱼面也叫垂鱼,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黄梅龙感湖是鱼面的发源地之一,有逾千年的鱼面加工历史。
相传鄂东一富人,来湖区亲戚走访,送以鱼,富人恐鱼腐,系将鱼去皮、去骨,用石磨配以苕粉捣成泥,擀成面状,蒸熟、晒干。
取名捶鱼。
作为一种地方特产,鱼面食品以鲜鱼、红薯粉、食盐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民间传统手工制作而成。
明朝时作为贡品连年上贡朝廷。
后来经过多年来的优化、加工,鱼面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制作加工而成。
产品富含人体所需蛋白质、钙等多种微量元素,煨汤、烧、炒、火锅等都极具特色,适合各种年龄阶层的人食用,经常食用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哺乳期妇女食用尤为有益,能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
其做法为:去鲜鱼之刺皮,剁其肉至泥酱状,加一定比例的淀粉、食盐揉搓成面,将面分成团,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蒲扇大小之大而薄面饼,然后卷成卷,放蒸笼猛火蒸20~30分钟,出茏后摊开,待冷却后用刀横切成薄饼,于日光下晒干即成。
可单炖,加肉同炖,做火锅主料,亦可油炸而食。
炖熟为面条状,故称鱼面。
其味鲜美,虽为之鱼,然食无鱼味,实乃一绝。
黄梅龙感湖位于古语"不越雷池一步"的古雷池之畔,境内大源湖盛产鱼虾,鱼是餐桌上的常菜,其中有一道独具风味的佳肴--鱼面。
黄梅鱼面,相传有五百年的历史,是从明朝传下来的。
其制作很有讲究。
首先要选用青、草、鲢、鲤等鱼肉,和上等白面、精制红苕粉或玉米粉,按一比一混合捣细,再拌上麻油、细盐,经过揉、擀、蒸、切、晒(即压片卷筒,蒸熟、切丝、晒干)等工序精制而成,是喜庆婚宴的一道上好特色菜。
鱼面形状似普通面条,但更精细,以"色香味形"著称,为湖北特产中的精品。
黄梅鱼面问世以来,深受食客欢迎,它具有健脑、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等多种功效,是一种低胆固醇、纯天然的绿色营养食品,又因味道鲜美,柔韧皆可。
它色白如银,条细如丝,越煮越清,面越透明。
烹调方便,可油炸,生炒,热煮。
腊梅

腊梅
学名:蜡梅
别名:黄金茶、黄梅、黄梅花、金梅、腊梅、蜡花、蜡梅花、腊木、麻木紫、石凉茶、唐梅、香梅、香木。
拉丁学名:Chimonanthus praeco
科属:蜡梅科蜡梅属
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
落叶灌木,高可达4-5米。
常丛生。
叶对生,近革质,腊梅花开于寒月早春,花黄如腊,清香四溢,为冬季观赏佳品,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观赏花木。
一般以孤植、对植、丛植、群植配置于园林与建筑物的入口处两侧和厅前、亭周、窗前屋后、墙隅及草坪、水畔、路旁等处,作为盆花桩景和瓶花亦具特色。
我国传统上喜欢配植蓝天竹,冬天时红果、黄花、绿叶交相辉映,可谓色、香、形三者相得益彰。
更具中国园林的特色。
黄梅是什么季节

黄梅是什么季节我们身边有很多神奇的气候现象,它们往往伴随着一些植物生长情况出现与消失。
人们经常会说黄梅、黄梅天、黄梅雨,黄梅是什么季节出现的呢?一、黄梅是什么季节黄梅指水果时,是说的杏。
6-8月份是杏子成熟的时期。
杏树在春季发芽开花,花期一般在3月-4月之间,花期半月左右,杏子的成熟受温度影响。
大部分在7月份成熟,和麦子收割时候差不多,因此也有“麦子黄,杏子熟”的说法。
黄梅指天气时,一般称为黄梅天,出现在每年夏季的6-7月份,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阴天降雨,因为杏子也在这时成熟,而古时称杏子为黄梅,因此这种气候被称为梅雨或黄梅雨。
二、吃黄梅需注意什么1、没有熟透的杏子不建议食用。
杏子中含有一定量的苦杏仁苷,此物质在生杏中含量高,这类物质在胃肠内会转化为氢氰酸,具有毒性,食用可引起食物中毒。
2、杏子含有杏氢苷类物质,具有毒性,因此,肝功能欠佳的人士以及孕妇、产妇、小孩不宜食用。
3、杏子的糖分高,不宜食用过多,以免加重眼胃肠中糖分,引发糖尿病和肥胖。
三、黄梅天具体时间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入梅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梅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
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
台湾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
日本大约在5月下旬入梅,7月下旬出梅。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
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浙江地区是农历五月份入梅,具体是逢芒种后的壬日入梅,夏至后庚日出梅。
以上就是对黄梅进行的粗略介绍,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腊梅

腊梅又黄梅、香梅、黄花梅、腊木,属腊梅科腊梅属的落叶灌木,原产我国中部诸省。
因其通常在农历腊月开花,且花的香味与梅花相仿,故得此名。
腊梅是冬季的重要观赏花卉,也是我国13种熏茶香花之一,花瓣色美,香气浓郁,树形美观,栽培在庭院或作盆栽都很相宜。
它还可做切花,插于瓶中,香可盈室,久不凋萎,是切花的理想花种。
它与梅花是互不相干的两种植物,不可混为一谈。
腊梅高者可达3米,干丛生,小枝近方形,树皮黄褐色,皮孔明显。
单叶对生,叶表面粗糙,叶背光滑无毛,椭圆状卵形,全缘。
花蕾外被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花黄色,瓣厚,带蜡质,单生,开于一年生枝条叶腋。
花期长,自初冬至初春,开在展叶之前,傲风雪而开放,花色如蜂蜡,花色黄,故又叫黄梅。
它的枝干形态苍古,可作盆栽造型,艺术加工,制成树桩盆景,是室内陈列之佳品。
腊梅寿命甚长,可长达百岁以上。
腊梅除观赏外,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鲜花可提取芳香油和窨制高级花茶。
鲜花浸入生油中,可制成腊梅油,外用治水烫伤,内服可治小儿麻疹。
花烘干后为名贵药材,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解毒、生肌的功效。
根茎为镇咳、止喘药。
腊梅花浸膏在国内市场上很受欢迎。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也称腊梅,是蜡梅科蜡梅属的植物。
落叶丛生灌木,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
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诗句。
《姚氏残语》又称梅为寒客。
它也因为在冬天开放而被称作冬梅。
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
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蜡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
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下属分类:美洲夏蜡梅属Calycan thus(共2~4种,生长在北美洲南部)蜡梅属Chimonanthus(3~6种,生长在东亚)奇子树属Idiospermum](只有一种,生长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夏蜡梅属Sinocalyc anthus(只有一种,生长在东亚)分布于朝鲜、美洲、日本、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河南、山东、福建、江苏、安徽、云南、湖北、浙江、四川、贵州、陕西、江西等地区,生长于海拔300至7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地林中。
黄梅简介

黄梅简介在万里长江与京九大动脉的交汇处,镶嵌着一颗璀灿的明珠,这就是美丽富饶的黄梅县。
她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东邻安徽宿松县,西接武穴,北连蕲春,南与九江市隔江相望,素有鄂东门户之称,是一个鸡鸣三省的地方。
黄梅县现设黄梅、孔垅、小池、濯港、新开、蔡山、五祖、停前、下新、大河、分路、独山12个镇,杉木、柳林、苦竹、刘佐4个乡,共16个乡镇,共有483个建制村和40个社区居委会。
全县版图面积1701平方公里,人口95.15万。
黄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黄梅县,距今有1400年历史。
黄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圣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是红十五军诞生地,还是闻名全国的“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
“唯楚有才,鄂东为最”。
这里诞生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哺育了明朝哲学家瞿九思、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探花、一代廉臣帅承瀛;走出了中国近代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著名民主人士、民革中央秘书长梅龚彬;孕育了当代教育家、独树一帜的文学巨匠废名(冯文炳),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等。
古往今来,群星灿烂,无不显现这是一块充满灵气、绚丽而文明的热土。
黄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
破额山前的四祖寺重建如初,距寺不远的灵润桥、毗卢塔,造型奇特。
驰名中外的五祖寺,始建于唐,盛于宋,是我国佛教禅宗的主要圣地。
西山挪步园云雾缭绕,幽静清新,崇山峻岭之中,宾馆楼房林立,实属避暑胜地。
被誉为中华古梅寿星的蔡山晋梅,比浙江天台山的隋梅还年长300岁,堪称稀世之宝。
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塞墩遗址,汉代英布王城址,南北朝时参军鲍照墓,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墓,宋代乱石塔、朱元璋题匾天下第一山的意生寺等,都是著名的古迹,这些已与江西的庐山、石钟山、龙宫洞以及安徽的天柱山、九华山、黄山等旅游胜地连成跨省旅游网络。
关于枇杷的知识

关于枇杷的知识枇杷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的香甜味道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枇杷其实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水果,它还有很多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有关枇杷的知识。
一、枇杷的品种和分布枇杷又称为“黄梅”,是杏科植物常绿乔木果树,是中国的特产水果之一。
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某些地区,如四川、湖南、广东、江苏等省份。
枇杷在我国分布广泛,有很多品种,而主要的品种有“话梅”、“沙田柚”、“包柱”、“蜜枇杷”等等,其中以“话梅”最为著名。
二、枇杷的营养和健康功效1. 枇杷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A、钙、磷、铁等,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同时,枇杷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2. 枇杷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止渴生津、消食开胃等功效,对肺热咳嗽、口渴喉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 枇杷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和多酚等,能够对抗自由基的侵害,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
此外,枇杷还含有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4. 枇杷中提取出来的一些活性物质,如脱氧核糖核酸和嘧啶核苷等,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因此,枇杷还被广泛用作药用植物,在癌症的辅助治疗中有一定作用。
三、枇杷的食用方法1. 生吃:如果要体验枇杷的原汁原味,可以选择将其直接生吃。
但是,建议在洗净后先将果皮去掉,以免摄入过多的杂质。
2. 煮熟:将枇杷煮熟后,果肉变软,口感更佳。
此外,也可以搭配一些冰糖或者蜂蜜,让味道更加鲜美。
3. 泡茶:除了作为水果食用,枇杷还可以泡茶,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
将枇杷果肉和若干茶叶放入开水中泡约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4. 调酒:将枇杷和其他水果混合,加入适量的酒类,可以调制出美味的鸡尾酒。
四、枇杷的保存方法1. 建议将枇杷放在阴凉处,以保持新鲜度和口感。
如果要长时间保存,可以选择将枇杷放入保鲜袋中,冷藏放置。
2. 枇杷不宜放在阳光直射和高温下,容易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梅特产简介黄梅鱼面明朝时作为贡品连年上贡朝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其色白如银,条细如丝,越煮越清,面越透明,口感鲜嫩,色味俱佳。
黄梅鱼面问世以来,深受食客欢迎,适合各种年龄阶层的人食用,其烹调方便,可油炸,生炒,热煮。
并可陪辅各种肉类和素菜,使主菜更为增色。
易贮耐存,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特点:条细如丝味道鲜美柔韧皆可黄梅豆米茶芳香四溢,润喉爽口,香甜回荡,清心明目,提神益气,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黄梅豆米茶是盛于黄梅一带的传统民间饮品,始于公元1777清朝乾隆年间,因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用于招待宾客,又因其主要原料“芫荽”在黄梅乡土话中接近于“元宵”,由此得名。
每到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备有此茶,分成两个碗装,新鲜香菜用盐腌一下放在一个碗内,有人来串客,就冲泡给客人喝,自家饭后吃油腻了也冲泡喝。
特点:清香四溢,民间饮品,历史悠久。
黄梅大蒜种植历史悠久,行销九江、河南、河北及东北各省。
1949年以前,黄梅大蒜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年产大蒜250万公斤以上。
其品种有“独蒜”、“头广”、“二广”、“苏蒜”。
“独蒜”特征为鳞茎不分瓣,个大、色白、肉厚、辛香味较淡;“头广”个小色红,内分5-7瓣,辛香味较浓,又称香蒜;“二广”色微红,个小,内分4-6瓣,味与“头广”无异;“苏蒜”蒜陀大而白,又称“白蒜”,辛香味较淡。
特点:肉厚色白个大黄梅粉丝产地是湖北省黄梅县。
黄梅粉丝用蚕豆、绿豆等加工精制而成。
黄梅粉丝始产于明末清初,具有韧性强、丝直均匀、洁白晶亮、耐烹煮、不浑汤、不易断等特点。
黄梅粉丝远销英国和东南亚各国,为黄梅传统出口产品。
始于明末清初韧性强丝直均匀太白湖藕——明代被列为贡藕。
产地系黄梅太白湖。
该湖之藕与众不同,折断之后“九孔十三丝”。
明代皇帝朱元璋未开国之前,兵败太白湖时,曾吃过太白湖藕,终生难忘,登基后命每年农历八月初一采第一批藕进贡,后称太白湖藕为“贡藕”;清代被列为慈禧太后菜谱。
太白湖藕鲜嫩洁白,脆爽香甜,生食熟做,花样众多,长吃不厌。
太白湖藕精制成藕粉后,远销日本、美国、香港等地。
特点:脆爽香甜生食熟做贡藕黄梅独山红苕为黄梅的特产黄梅独山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独山红苕具有个头均匀,表皮光滑,颜色鲜亮的特点。
独山种苕历史悠久,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糖,据专家称,属优质健康食品。
生食脆甜,熟食甘软、清香。
蒸、煮、煎、炸、熘,吃法众多,一经巧手烹饪,便成席上佳肴。
白皮红心、红皮红心为苕中上等品。
特点:生食脆甜熟食甘营养丰富黄梅荷叶茶历史悠久,品质完美。
黄梅飘香荷叶茶精选产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湖北龙感湖的优质特级荷叶,经“切碎、凉青、杀青、揉捻、炒干”等十五道工序精制而成,原生态、纯绿色。
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泡"之特点。
黄梅飘香荷叶茶汤色浅黄明亮,品之柔润甘醇,荷香芬逸悠长,实乃难得茶中精品!特点:香高耐泡味醇黄梅青峰茶以其条索紧细、色泽嫩绿、清香宜人,深受客户欢迎,早在唐代就是宫廷贡品。
自1992年起,黄梅青峰茶在历届中国茶叶评比会上,多次被评为金奖。
黄梅青峰茶产自紫云山主峰上,海拔高,湿度大,气温适宜,家家户户自古以来就有种茶习惯。
茶叶现已成为黄梅县主要旅游产品之一。
特点:条索紧细色泽嫩绿清香宜人黄梅荷叶茶产自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是由于这里多样的湿地类型、独特的气候特征和优良的水环境,所产的荷叶茶天然无污染,品种优良。
《本草纲目》中就有“荷叶升发阳气、去脂瘦身”的记载,具有清热、解毒、消脂、提神等主要功效。
饮用一段时间后,会变得不爱吃油腻的食物,对摄取油脂成分过多的人群最为适合。
特点:清热解暑口感清新降压消脂黄梅禅茶曾被明清历代皇帝列为贡茶,锋苗白毫显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醇浓持久,饮之回味无穷。
其产于海拔1200余米的云雾深处茶园,栖身幽谷,得天独厚,是历代贡茶和禅茶的重要产地。
茶质优胜,汁浓香醇,是禅师坐禅,待客必备之饮品,因此茶源于古代老祖岩中禅人所煮的山茶,故而名曰“黄梅禅茶”。
特点:香气醇浓持久叶底柔软耐泡茶叶紧细匀秀黄梅青虾以其个大、壳薄、肉嫩、营养价值极高闻名,“黄梅青虾”原产于鄂皖交界的古“雷池”——源感湖中。
湖区,水丰国泽,气象万千,是水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
尤以青虾为最,其庞大的种群,优良的种质,纯正的品系,青蓝透明的颜色,丰富多样的微量元素,全国罕见。
该县水域没有工业污染,不少外地商贩都来此采购绿色环保青虾,黄梅青虾产品远销上海和南京、常州等地。
特点:肉质松软壳薄肉嫩微量元素丰富黄梅豆丝起源于唐贞观年间,是黄梅一种历史名产。
色泽微黄,滋味鲜美,口感绵软,营美丰富。
可煮、炒、蒸、焖,晒干能保留半年以上,方便携带,有健胃作用。
用籼米加绿豆、黄豆、荞麦、芝麻等原料纯手工操作制成。
加些大蒜苗、咸菜炒着吃,清香四溢,味道鲜极了。
也可伴白糖吃。
煮的豆粑可以放青菜,鸡蛋。
色味具佳,让人吃起来有点“黄梅一碗烫豆粑,神仙找我也不换”的意境。
特点:味道鲜美口感绵软色泽微黄黄梅挪步园茶叶代称“团黄”,“淮南三茗”。
唐代宫廷贡品,产自享有“江北庐山”之称的挪步园。
条索紧细、色泽嫩绿、白毫显露,叶底嫩绿完整,香气清高持久,肉质佳美,汤色清明,茶味甘美醇厚,多计耐泡。
1970荣获第二届陆羽金杯奖,1992年正式列入湖北名茶之列,并著录于《中国茶史》一书。
挪步园位于紫云山主峰上,海拔高,湿度大,气温适宜。
黄梅焦末明清时期朝廷贡品,以黄豆和20多种植物香料精为原料,经过水洗、浸泡、碾磨、过滤、烧煮、包扎、压榨、卤制等几十道独特工序加工而成。
其色美味香,质地细腻,象肉一样有纤维,能片片撕开,生吃或热炒,都能沁人心脾。
其配方做法是黄梅孔垅镇梅氏家族于700余年前研制的“秘方”,并传说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族规”。
特点:色美味香质地细腻沁人心脾黄梅粽子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采用纯糯米、薄荷、橙皮、桂枝等三十多味中草药,融合“五祖寺”的碧玉流泉水,运用传统制酒工艺制造而成。
无色透明,醇和味正,蜜香清雅。
具有补益气,强肾健身、通血脉、厚肠胃、润发肤、散冷气,益精神等功能。
曾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新技术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1980年获同类酒中名列全省第一。
明朝诗人汪美云游黄梅四祖寺时,写下了“老僧风味别,对竹倒清醅”的诗句。
特点:蜜香清雅醇和味正强肾健身黄梅粉丝始于明末清初,产于黄梅县张河卢列(现属孔垅),是当地老少皆爱的传统美食,为黄梅传统出口产品,远销英国和东南亚各国。
以蚕豆、绿豆等为原料加工精制而成。
韧性强、丝直均匀、洁白晶亮、耐烹煮、不浑汤、不易断。
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
可凉拌、油炒、煮汤,方便储存。
特点:洁白晶亮韧性强丝直均匀黄梅雪梨因其栽植区域环绕在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禅宗祖庭五祖寺周围,神奇的雨雾滋润,雪梨个大质优,皮薄核小,肉嫩白如雪,果品香甜,汁多脆爽,果质优异,口感极佳,故而得名。
五祖山这里地理环境优质无公害,产出的梨堪称“果中珍品”。
五祖雪梨味甘性寒,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养血生肌等功效,可生吃、蒸吃、做成汤和羹,特别适合秋天食用。
《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
特点:润肺清燥止咳化痰汁多脆爽水月庵辣椒是江西九江市“菜篮子工程”基地重点品种。
种植历史久远,从明代至今,主产于小池镇水月庵、孔垅马坊口一带。
农民有世代相传的栽培技术,故能长期保持优良种性。
此辣椒具有地域选择性,移植它处易变种。
水月庵辣椒别具特色,辣度、个头适中,可由青转红,肉厚子多。
特点:肉厚子多由青转红有地域选择性黄梅菜粑已有千余年历史,清香爽口,面皮翠绿青白,诱人食欲。
其制法是将春季长成的又肥又大墨绿油亮的芥菜叶细切精碎,再将黄梅产的早粘米,淘净后,磨粉炒熟,将熟米粉与碎菜叶混和搓揉形成米粉团,中间包上或荤或素各色各样的馅料后,捏合成扁圆的形状,上笼蒸熟。
是最应景的节气小吃。
自唐宋以来,鄂东地区就流行“三月三,逛庙会,吃菜粑”的风俗。
每年从三月初一家户户都忙着做菜粑。
并在四祖寺、五祖寺举办盛大庙会。
特点:清香爽口面皮翠绿青白诱人食欲黄梅莲子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生长于大别山尾闾的黄梅县东山之腰的白莲池。
迎雾霭而生,接山泉而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优质优良的东山白莲。
颗粒圆润、味甘清香、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
有正心、润气、滋脾、健肾等功效。
可做白糖莲子汤、八宝饭、罐头、点心、清凉饮料等,是人们常喜食的高级滋补食品和馈赠亲友的珍品。
特点:滋脾健肾粒大饱满营养丰富黄梅香米米质晶莹,色泽光亮,味道清香,口感柔和,营养丰富,产地位于素有贡米之乡的黄梅县,特有的地理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无污染水质土质,使该地盛产的黄梅香米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所选精米为人们所喜爱,常吃常新,健胃强身,堪称米中精品。
黄梅香米先后荣获第三姑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享誉海内外。
特点:洁白如玉口感利润香味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