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公开课1(4)

合集下载

《我的中国心》教案公开课(1)

《我的中国心》教案公开课(1)

《我的中国心》教案一、教材分析《我的中国心》是一首经典的爱国歌曲,4/4拍,采用七声羽调式,结构为三段体。

歌曲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表达爱国之情。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体会所学歌曲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

2、能用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3、能通过对节拍、节奏、旋律等的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切分节奏的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年除夕夜中国人都会和家人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198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台湾歌手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打动了几亿中国人民的心。

(二)、歌曲创作背景介绍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霑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

黄霑找到香港歌手张明敏,把《我的中国心》送给张明敏演唱。

(三)作者介绍黄霑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

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四大才子”。

代表作有《上海滩》、《沧海一声笑》、《我的中国心》等作品。

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

(四)、聆听歌曲1、初次聆听歌唱者是以什么身份来演唱的?2、复听从哪些歌词体现出来?(五)分析歌词1、“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否换成“盖”?为什么?2、“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实际指什么?为什么说“重千斤”?3、歌曲中直抒胸臆表达对祖国一片深情不可改变的句子有哪些?用怎样的语气唱?(六)、学唱歌曲1、学唱A段,强调情感2、学唱B段,强调力度3、完整演唱4、结构分析,带重复再现三段体(七)背记歌词(八)跟伴奏完整演唱(九)小结下课无论何时,无论身在何处,生而为中国人,肩负起爱国之责任,做我中华之栋梁。

音乐公开课教案(推荐8篇)

音乐公开课教案(推荐8篇)

音乐公开课教案(推荐8篇)音乐公开课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学习用响筒、碰铃、圆舞板三种打击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型,较协调的进行合奏。

2、体验大家一起演奏、呼喊劳动号子时有力的气氛。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加油干》。

2、响筒、碰铃、圆舞板若干,大鼓一个。

3、节奏图谱、《加油干》音乐CD。

活动过程1、复习演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表现歌曲的稳健有力。

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加油干》这首歌曲是在什么时候唱歌?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唱“嗬嗨”时怎样唱更有力量?2、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歌曲节奏。

(1)引导幼儿观察节奏图谱,尝试用动作拍出每句乐曲的节奏。

(2)重点分析第三乐句的节奏表现,这个乐句又轻又快,该怎样表现?(3)选择幼儿创编的动作,指导幼儿准确拍出乐曲节奏,重点指导第三乐句的节奏表现。

(4)播放乐曲,指导幼儿随乐曲用动作完整拍出节奏。

(5)创编“嗬嗨”动作,提问:这么有力的口号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6)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节奏动作。

3、指导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

(1)出示响筒、碰铃、圆舞板三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配器方案。

如:第一、二乐句可用响筒、圆舞板两种乐器合奏,第三乐句可用碰铃演奏,第四乐句和“嗬嗨”处三种乐器齐奏。

(2)请幼儿自选乐器按照所选乐器分为三组。

(3)引导幼儿看教师指挥,按配器方案分别练习乐器演奏、合奏。

提示幼儿注意倾听同伴的演奏,是自己的演奏与集体协奏。

(4)播放乐曲,引导幼儿看教师指挥进行演奏。

尝试在“嗬嗨”处加入大鼓演奏的效果。

(5)鼓励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6) 评价、鼓励幼儿的演奏,指导幼儿将乐器收放整齐。

4、欣赏乐曲。

活动延伸:将打击乐器投放在表演区,请幼儿继续创编配器方案进行演奏,并尝试练习指挥演奏。

活动反思:节奏乐“加油干”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是一首劳动号子曲,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

小班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小班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小班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小班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1活动目标:1、熟悉几种常见的小动物,辨别它们的名称和明显特征。

2、学念儿歌,喜爱仿照动物的声音或动作。

活动预备:ppt课件、动物胸饰若干活动过程:一、看课件,猜动物价值分析:以小动物捉迷藏的画面导入,引出几种常见动物并辨别它们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的爱好。

1、出示PPT画面:瞧,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嬉戏呢!你找到了谁?它躲在哪里?〔验证〕2、观看躲在房子里面的长耳朵:你怎么知道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学一学小兔蹦蹦跳的动作〕3、观看躲在小花下面的硬硬壳:你怎么知道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学一学小乌龟渐渐爬的动作〕4、观看躲在大树旁边的扁嘴巴:你怎么知道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学一学小鸭子摇摇摇的动作〕5、观看躲在石头后面的长尾巴〔尖耳朵、长胡子〕:你怎么知道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学一学小花猫静静静的动作〕小结:原来每个小动物走路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

二、学习并理解儿歌价值分析:以去小熊家过生日的情境,仿照动物过桥的声音或动作,并学念儿歌。

1、森林里有一座美丽的房子,那是小熊的家,今日小熊要过生日了,小动物们要给小熊过生日,可到小熊家必需要经过一座桥,想一想,这些小动物会怎么过桥呢?2、学说儿歌短句:小白兔过桥蹦蹦跳……3、一边念儿歌一边仿照小动物的动作三、仿照动物过桥并尝试仿编价值分析:尝试依据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进行仿编,并分角色仿照小动物过桥的声音或动作。

1、除了小白兔、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给小熊过生日,它们会怎么过桥呢?2、幼儿尝试仿编,师以儿歌式语言小结。

〔幼儿学一学小动物过桥的声音或动作〕3、分角色仿照小动物过桥1〕我们也一起去小熊家过生日吧,。

每个小伴侣来选一个你喜爱的小动物,跟好伴侣说一说你是谁,你会怎么过桥?〔幼儿自选角色〕2〕师扮小熊:去我们家的小桥很窄,可是有这么多的小动物要过桥,这可怎么办呀?3〕念儿歌过桥,每念一句儿歌,扮该种动物的幼儿便仿照该动物的声音或动作,逐一过桥。

4四季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4四季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4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四、春、夏、秋、冬"等12个生字,会写“了、子、田、也”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好。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观察四季的图片或录像,感受四季的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四季美景。

大家看,这些画面都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对,春天过去了,夏季就会来临。

夏季过去又是什么呢?(秋天)秋天过后又会是冬天。

四季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板书:四季你们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景色十分美丽。

有的小朋友喜欢夏天,因为可以在水里尽情地游泳。

有的小朋友喜欢秋天,因为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

还有的小朋友喜欢冬天,因为可以打雪仗、堆雪人。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四季》的诗歌,大家打开课本到第4课,齐读一遍。

(生齐读)好,现在请小朋友自读一遍,看看你能不能读懂这首诗歌。

你可以标出这首诗歌有几小节。

二、新授教学1. 指名读。

老师会请一二个小朋友读给大家听一听,请大家认真听,他们是否读准、读通了。

2. 理解重点词语。

老师把这首诗歌用课件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遍。

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草芽尖尖"中为什么说“尖尖”呢?你见过小草发芽吗?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悄悄地钻出来,露出了尖尖的嫩芽。

所以说是“草芽尖尖"。

那么,“荷叶圆圆”呢?看看课件中的荷叶,它圆圆的、绿绿的,一片片漂浮在水中,真惹人喜爱。

你能不能用圆圆的、东西来形容一下荷叶呢?大家说一说。

3. 理解课文内容。

(1)接下来老师问一个问题,谁能回答了?春天是什么季节?谁来说说“四季"是什么意思?对,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和不同的景物。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4篇)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4篇)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4篇)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课件。

2、绿色食品的标志一个,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的字卡三张。

3、幼儿收集的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标志,直接引题。

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猜想像什么?(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直接引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标志上的图案,从而了解标志的真正含义。

)2、教师向幼儿讲解标志上图案表示什么以及它所蕴涵的意义: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培蕾组成,寓意为植被在阳光的照耀下长的枝繁叶茂,从而形成一片绿色的环境。

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

3、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

找一找,把绿色食品的放在有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把非绿色食品放在有非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

4、为什么这些食品不是绿色食品?可能是什么原因?以同样品牌的牛奶作对比。

小结:同样的牛奶一个有绿色食品标志说明它是纯天然的食品,而另一个则是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往牛奶里添加了香料、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的东西,所以不能称绿色食品。

(本环节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进行亲身体验,尝试把所带的食品按照标志分成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两大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并通过验证比较给幼儿一个明确的答案。

)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看一看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

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3)山清水秀风景地。

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2、师生共同总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第一节: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帮助幼儿认识基本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辨认不同的图形。

3. 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画出简单的图形。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合作完成任务。

第二节:教学准备教学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大型图片,用于展示不同的图形。

2. 绘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绘画。

3. 小组活动材料,如拼图、积木等,用于小组合作任务。

4. 教案、教具和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第三节:教学活动1. 惹兴趣引入- 在幻灯片上展示一系列不同的图形,引起幼儿的兴趣。

- 提问幼儿他们认识哪些图形,激发他们的思考。

2. 图形辨认- 展示单个图形,让幼儿大声说出图形的名称。

- 继续展示多个图形,让幼儿辨认并指出不同的图形。

3. 图形绘画- 鼓励幼儿使用彩色笔在纸上绘画指定的图形。

- 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填充不同的图形。

4. 小组合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拼图或积木任务。

- 引导幼儿在小组中互相合作,完成任务。

第四节: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学习,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延伸活动,如:1. 图形拼贴:提供不同图形的材料,让幼儿在纸上拼贴出指定的图形。

2. 图形分类:将幼儿带入教室,让他们在教室中寻找并分类不同的图形。

3. 图形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图形游戏,如找图形、画图形等。

第五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观察: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表现和对图形的掌握程度。

2. 幼儿表现:鼓励幼儿展示他们所画的图形,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3. 绘画作品展示:在教室中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幼儿和家长都能够欣赏。

第六节: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思考以下问题:1.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满足了教学需要。

大班优秀教案公开课

大班优秀教案公开课

大班优秀教案公开课
1.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表达关于家庭的信息和情感。

2. 教学重点:
学习和运用家庭成员的词汇,描述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

3.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学准备:
幻灯片、图片、家庭成员的卡片、录音设备。

5. 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组家庭照片和一个家庭树图,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成员,并介绍一些与家庭有关的词汇。

(2) 学习家庭成员的词汇:
教师逐个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呈现单词和图片的对应关系。

然后,教师播放听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并记忆。

(3) 句型练习:
教师通过模仿对话和实际对话练习,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家庭成员的词汇进行句型练习。

(4) 个人表达:
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通过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信息,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对比。

(5) 总结和拓展:
通过回顾今天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总结和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短文,并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口头汇报。

7. 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听力练习和口语交流等,激发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兴趣,并提高了他们的词汇记忆和口语表达能力。

再结合课堂作业,学生在写作和口头表达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下一步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更多的口语交流和分享,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上学路上》教学设计1 (公开课)2022年道德与法治教案

《上学路上》教学设计1 (公开课)2022年道德与法治教案

《4 上学路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珍爱自己生命的情感。

2、知道在上学的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路上玩耍,不要吃地摊上不洁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上学不迟到的好习惯。

3、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教学重点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珍爱自己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仪。

2、学生:调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围同学在上学路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1、谈话:你每天是怎样到学校的?2、出示三幅到校方式照片,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由家长开车接送,乘公共汽车上学,走路上学。

点评:出示照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问题更直观。

二、与生活联系,深化感悟1、说一说(1)在我们的上学路上,你还见过哪些不恰当的行为?这样做有什么后果?(2)学生回答。

2、劝一劝(1)(课件出示三组图片:路上玩耍、买零食、不遵守交通规则)遇到这些行为,你该怎样劝他们?选出一组劝一劝。

(2)学生练习。

(3)学生发言。

3、画一画(1)我们每个同学的家住在不同的地方,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也不同,那么你家到学校会经过哪些地方呢?能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样画,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如果你们觉得这些图示还不全,还可以另外补充。

(2)学生动笔画,教师巡视帮助。

(3)小组之间说一说(要求:说清路线;在经过那些地方时要注意些什么)。

(4)各组推选一名学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上指着说。

4、看一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镇的几个岔道口的录象(高峰期的景象),提醒学生这儿是事故易发点,要注意安全。

(注:这些岔道都没有设置红绿灯。

)5、演一演让学生演练如何过马路。

(1)先指名说一说。

(要走人行横道,在马路的这头要向左看,走到马路的那头要向右看。

(2)布置道具(人行横道),指名表演。

(2-3名)6、议一议在上学路上,我们究竟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一组知道得最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4)

圆的周长教材分析:教材向我们呈现了什么是圆的周长,以及通过操作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展示了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可见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发现的,教学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对周长的认识,只是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那么,对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这个倍数关系,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是能发现的,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关键是引导学生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认识圆的周长(一)激发兴趣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

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二)认识圆的周长1.回忆正方形周长: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2.认识圆的周长: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2.反馈:(基本情况)(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4)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部编本只有一个地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4)

部编本只有一个地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4)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严谨用词准确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体会说明文用于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板书:地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深切感受地球存在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把词语读准确,语句读通顺。

思考: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2、生字生词检测裹着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扁舟滥用威胁目睹3、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屏幕,对照课文,看看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答案。

同桌互相说一说,抽生说。

4、当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课件出示)板书:可爱;易碎三、研读课文,品析感悟(一)研读“地球的可爱”过渡:宇航员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同学们,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地球的可爱”?1、学习第一段(课件)(1)抽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美丽壮观)(2)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美丽)你能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知道纱衣指什么吗?(大气层)运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也叫打比方(板书:打比方)(3)运用打比方的手法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丽。

体育公开课教案4篇

体育公开课教案4篇

体育公开课-教案体育公开课-教案精选4篇(一)体育公开课-教案引导语:围绕“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构建了五个学习领域、三个课程目的层次的课程目的体系。

一.指导思想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的领域目的程度目的,但课程目的并没有规定详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换而言之,就是目的统领内容。

二、学情分析^p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班,女生*人,男生*人。

现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高中阶段的`转型期与定型期,在这个阶段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团队协作、互帮互助、互相学习为目的。

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互相配合,互相学习的才能。

三、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理解拓展运动的知识,体验拓展运动的魅力,使拓展运动的精神深入人心。

2.技能目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多数学生体验几种简单的、容易进展的拓展运动工程,并开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团结协作、互相协调、共同努力完成目的后的身心愉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团队合作难点:队员之间如何协调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自评互评。

教学设计“亲身体验共同学习尝试合作评价总结”体育公开课-教案精选4篇(二)体育公开课优秀教案体育公开课优秀教案1 一、准备局部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宣布本课内容,按排见习后;3、围操场跑两圈;4、整队,调整呼吸;5、做第八套播送体操;6、做准备活动。

二、根本局部A、复习俯卧撑组织:四列横队〔表示女生⊕表示男生〕4列⊕⊕⊕⊕⊕⊕⊕⊕⊕⊕3列⊕⊕⊕⊕⊕⊕⊕⊕⊕⊕2列1列B、学习仰卧起坐。

1、动作方法:预备姿势:仰卧,两腿并拢屈膝,两脚放平,两手抱头后;同伴压着脚面。

两手抱头,收腹低头成坐姿,两肘触膝;然后复原成预备姿势,继续进展。

教法;老师讲解、并叫两名学生出来作示范。

组织:四列;两人一小组。

⊕⊕⊕⊕⊕⊕⊕⊕⊕⊕⊕⊕⊕⊕⊕⊕⊕⊕⊕⊕要求;动作到位、有节奏。

公开课教案1-《我国的宗教政策》

公开课教案1-《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学习,加强对国家宗教自由政策的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自觉抵制落后迷信思想,反对邪教组织,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宗教政策的学习,理解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教学难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PPT课件五、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2、讨论法3、启发式提问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说起宗教,大家能想起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我国多宗教的国家内实行一定的宗教政策需要大家一起通过同龄人小慧的遇到的事情探究理解掌握国家这一政策。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一女生小慧,其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每天都去寺庙诵经拜佛。

在家庭影响下,小慧有时也跟妈妈一起去寺庙拜菩萨。

最近小慧阅读了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籍,遇到了一些困惑。

困惑一:作为中学生,我可以信教吗?为什么?我作为共青团员,可以信仰宗教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引导:我国宪法规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PT展示)(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四个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实质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3)共青团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后卫队,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和信仰,不能信仰宗教。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困惑二:小慧与同学小凡的争论中,两者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小慧:我们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可班里信佛的还不多,组织一个佛教团体到学校宣传宣传。

小凡: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坚持无神论,因此应到寺庙里向信徒们进行无神论宣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无神的辩论。

第4课《花之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4课《花之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4课《花之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花之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理解课文,了解以象征的方法展现奇特想象的表现形式。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关注奇特的想象,感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理解课文,了解以象征的方法展现奇特想象的表现形式。

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关注奇特的想象,感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一朵朵娇艳美丽的花朵,带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感受花的美好,花的灵性吧!2.揭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认识作者:纪伯伦导入语:下面我们根据自读提示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自读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梳理归纳:找出课文中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了解以象征的方法展现奇特想象的表现形式。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

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同桌互动、讨论交流:(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2)这首散文诗可以分成几部分?(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交流、明确: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2.这首散文诗可以分成几部分?第一部分(1~4):以一系列“我是……"的句式写花对自己的认识。

第二部分(5~7):写花的品格。

她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她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品读感悟:(一)阅读课文第1~4自然段:小组交流、讨论:如何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交流回答:(1)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即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公开课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设计公开课教案的方法和步骤;3.提高公开课教学的实施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公开课教学概述:介绍公开课教学的定义、意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公开课教学的重要性。

2.设计公开课教案的方法和步骤:介绍公开课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指导学生进行教案设计的思路和过程。

3.公开课教学实施:指导学生根据设计好的教案进行公开课教学实施,通过实践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公开课教学的定义和意义。

教师可使用以下问题进行引导:•你知道什么是公开课教学吗?•公开课教学有什么特点和好处?2. 讲解公开课教学概述在这一部分,教师将详细讲解公开课教学的概念、意义和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开课教学的重要性。

3. 设计公开课教案在这一部分,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公开课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并指导学生进行教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可以提供示例教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设计,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4. 公开课教学实施在这一部分,学生将根据设计好的教案进行公开课教学实施。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公开课教学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四、教学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记录,根据学生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形成全面的评价结果。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反思环节,教师将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和教学成果,对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以便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延伸拓展本节课的延伸拓展部分提供给学生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4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4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华崛起的意识和使命感。

2. 了解中华崛起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3.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来增加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

教学内容:1. 中华崛起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介绍。

2. 阅读书籍的重要性与价值。

3. 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流程:活动一:导入(5分钟)1. 老师介绍中华崛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中华崛起的看法和态度。

活动二:中华崛起的历史背景和现状(10分钟)1. 老师介绍中华崛起的历史背景,包括近代中华崛起和当代中华崛起。

2. 老师介绍中华崛起的现状,包括国家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和提升。

活动三:阅读书籍的重要性与价值(10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如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培养兴趣等。

2. 老师介绍一些著名的中华崛起相关书籍,如《中国的选择》、《挺起中国脊梁》等。

活动四: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老师介绍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等。

2. 老师介绍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提问阅读、读书笔记等。

活动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中华崛起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

2. 小组讨论各自所读书籍的内容、观点和见解。

活动六:分享和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的结果和各自的见解。

2.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学习收获。

扩展活动: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本中华崛起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写读后感。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博物馆或展览,了解中华崛起的具体展示和实践。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3. 学生写的读后感是否扎实、有观点。

教学资源:1. PPT课件或黑板、白板等。

2. 中华崛起相关书籍的介绍和推荐。

教科版《风的成因》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风的成因》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风的成因》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自然与环境》第四章“气象与气候”,具体内容为《风的成因》。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风的定义、成因、分类以及风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风的定义,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及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风力、风向等现象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定义、成因、分类。

难点:风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风向标、风力计、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风的视频,展示风在不同环境下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风?风是如何形成的?2. 教学内容讲解(1)风的定义风是空气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的现象。

(2)风的成因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气压差异等。

(3)风的分类按照风向、风力等不同特点,将风分为多种类型。

3. 例题讲解(1)如何判断风向?利用风向标,观察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风向。

(2)如何判断风力?利用风力计,数值越大,风力越强。

4. 随堂练习(1)观察教室内的风向和风力,记录下来。

(2)分析不同季节的风向和风力变化。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风的定义、成因、分类等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定义2. 风的成因地球自转地表温度差异气压差异3. 风的分类4. 风向判断5. 风力判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风的定义、成因、分类。

(2)观察并记录家庭所在地的风向和风力,分析其变化规律。

2. 答案(1)风的定义:风是空气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的现象。

风的成因:地球自转、地表温度差异、气压差异等。

风的分类:按照风向、风力等不同特点,将风分为多种类型。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风的定义、成因、分类等知识。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4篇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4篇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4篇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

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

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各种糖纸、羽毛、报纸、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绢、纸杯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夹子、双面胶、泥工、彩带。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把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它落下来的速度是什么样的?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启发幼儿任意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2)引导幼儿两两相伴,同时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

(1)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2)幼儿尝试探索:如将纸折成飞机就扔得高些,落下来也快些。

夹子夹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4、为什么物体都会往下落?师:“扔上去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5、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知道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

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通过改变,也会改变它的速度。

6、组织幼儿观看人在太空中的录象。

7、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继续感知。

《神奇的力》活动评析评析者:吴蓉活动评析:教师能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根据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来制定活动主题,在活动中,教师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了三个操作活动,让幼儿从最初的玩到有目的的玩,再到探索的发现,环环相扣,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下落与地心的引力、物体的重量和空气的浮力有关;通过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部编版《花的学校》公开课教案1

部编版《花的学校》公开课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花的学校2花的学校课时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

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的灵性和童真童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的灵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那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的是什么。

用问的形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二1.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花孩子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花孩子的之情。

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课文写了关于花孩子的哪几件事?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体会其好处。

4.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一句中感悟到了什么?5.“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这句话说明了。

6.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7.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呢?为什么?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地赶回家是为了。

8.搜集泰戈尔的相关资料(故事、作品)。

(二)小组交流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提出疑问。

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三、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学生通过对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的学习,以及作者所使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不难体会到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难点在于朗读。

如何读出喜爱之情。

方法:教师范读、播放朗读。

预设2对于课文围绕花孩子所写的事情,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不必拘泥于教师的答案。

预设3体会重点语句(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东风湿润的特点。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跳舞、狂欢”这两个词语表现出了花孩子们的活泼、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三首古诗是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讲于历史上英雄的豪迈气节的。

《出塞》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

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代表作有《从军行》《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

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性格豪放,能文善诗。

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

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其代表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名句赏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

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

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

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出塞》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格律】本诗格律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首诗依然是一首五言绝句。

但是近体诗两句之间平仄相对,叫“对”;两联之间平仄相似,叫“粘”。

这首诗第一联二、四字平仄相同,但上下仍相对,属于近体诗中的“拗救”现象。

同时,第二联平仄依然相对。

但是邻联失粘。

应该属于折腰体的五言绝句。

吟诵时相对比较难一些。

调式应该重新组合,不能用一般的平起五言绝句调式。

另外,对“拗救”现象的处理,吟诵时要注意修改第四字的音高和旋律。

[押韵]本诗押的是“一东韵”,一个很开阔雄浑的韵。

诗歌的主旋律是豪迈雄浑的,然而入声字比较多,显得有些决绝。

[声韵]“生—当——作!人—杰!”,“当——”字拖长,是一种强调,确信、肯定。

“作!人—杰!”,三个字中用了两个仄声字“作”“杰”,改换音韵,并且起强调作用。

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活着做人中最杰出的人。

“死-亦!为—鬼-雄————”,“死亦”与“生当”相对,一个去声字和一个入声字“亦”连用,声如破竹,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声韵铿锵的发誓的感觉,同时,拉长“鬼雄———”,让人感觉豪气万丈自胸中发出。

即使死了,也要在地狱里做一个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至今——”拉长述说从一千多年前遥远的汉朝到南宋的今天,我依然在想着那位叫项羽的英雄。

“不-肯-过-江——东————”,一个入声字“不”和去声字“肯”“过”,连着一个拉长的平声字“江”,一个押韵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字“东”,仿佛再现出那个战败后,不肯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英雄项羽自刎的画面。

让人肃然起敬。

【用典】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课后作业一、按要求做题。

1.给下面的字组词。

杰()鬼()雄()项()亦()2.给下列字加部首组成新字,并用新字组一个词。

正——()——()崔——()——()二、填空。

()时明月(),万里()人()。

但使()飞将在,()胡马()。

这首诗的题目是《》,诗句中“但”的意思是,这首诗的后两句大意是:()。

三、选择。

1.《出塞》是一首()。

A.山中田园诗B.赠友送别诗C.边塞诗2.王昌龄是()代诗人。

A.宋B.唐C.清3.下面的诗是王昌龄所作的是()。

A.《清明》B.《回乡偶书》C.《从军行》4.《凉州词》是一首()。

A.送别诗B.边塞诗C.赠友送别诗5.“度”的意思是()。

A.越过B.度过C.过度四、回答问题:《夏日绝句》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五、课文整体梳理。

1.《古诗三首》其中《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诗,表达了诗人的愿望。

2.《凉州词》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对死亡并不畏缩,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3.《夏日绝句》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

全诗仅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六、重点段落品析。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5.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戚继光《马上作》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王昌龄《从军行》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李白《塞下曲》七、“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悲伤语还是豪壮语?请说一说理由。

参考答案:一、1.jiéɡuǐxiónɡxiànɡyì2.征征用催催促二、秦,汉时关,长征,未还。

龙城,不教,度阴山。

《出塞》,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三、1.C2.B3.C4.B5.A四、借古讽今。

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朝廷的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五、1.王昌龄,边塞,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2.充满热爱;“醉卧沙场”。

3.一、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三、四;二十。

六、1.A2.A3.B4.表现出豪放、开朗、兴奋的情形,有一点视死如归样子。

此外还可能感慨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李白《塞下曲》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七、“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豪壮语。

这两句是欢宴痛饮时的劝酒之语,意谓: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莫笑,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所以这不是厌恶战争,哀叹生命的悲伤语,这里表现出来的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